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吡咯/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双层复合膜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苏静 方斌 +1 位作者 王庚超 史宇正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1-75,共5页
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聚乙二醇不饱和聚酯网络 -LiClO4 )中进行吡咯电化学聚合原位制得了聚吡咯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双层复合膜。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膜的界面结构 ,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复合膜的电化学掺杂脱掺杂性能。结果表明 ... 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聚乙二醇不饱和聚酯网络 -LiClO4 )中进行吡咯电化学聚合原位制得了聚吡咯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双层复合膜。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膜的界面结构 ,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复合膜的电化学掺杂脱掺杂性能。结果表明 ,聚吡咯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双层复合膜具有相互穿插渗透的固 /固密接界面结构 ,这种界面结构改善了聚吡咯和聚合物固体电解质间的界面接触 ,提高了聚吡咯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中的电化学掺杂脱掺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双层复合膜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状聚合物固体电解质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杨书廷 陈红军 +1 位作者 贾俊华 尹艳红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7期206-209,共4页
采用微波热交联技术制备出了多孔状的PVDF/PMMA(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混的固体电解质薄膜材料 ,电性能测试表明该固体电解质薄膜在室温下的电导率可达到 2 .0 5× 10 -3 S·cm-1,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用电导率、... 采用微波热交联技术制备出了多孔状的PVDF/PMMA(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混的固体电解质薄膜材料 ,电性能测试表明该固体电解质薄膜在室温下的电导率可达到 2 .0 5× 10 -3 S·cm-1,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用电导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技术对该膜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把PMMA掺入PVDF体系的固态电解质可以明显改善PVDF体系的固态电解质的强度 ,增加其柔韧性 ,同时也可以提高该固体电解质与电解液的亲合力 ,从而提高其吸液和保液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状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制备 性能 聚合物理离子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O基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键合性能
3
作者 阴旭 刘翠荣 赵为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59-1762,共4页
为了促进微机电系统封装技术的发展,设计了应用聚氧化乙烯(polyethylene oxide,PEO)作为主体材料,通过掺杂不同的锂盐获得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用于阳极键合进行封装.阳极键合对材料的要求主要是具有离子导电性,因此采用X射线小角衍射(small... 为了促进微机电系统封装技术的发展,设计了应用聚氧化乙烯(polyethylene oxide,PEO)作为主体材料,通过掺杂不同的锂盐获得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用于阳极键合进行封装.阳极键合对材料的要求主要是具有离子导电性,因此采用X射线小角衍射(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x transform infrared radiation spectroscopy,FTIR)对设计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的导电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iClO4的离解能更小;锂离子的迁移数更多;随着其质量分数的增加,电导率更高;通过键合结果发现,PEO-LiClO4和金属铝键合界面过渡层的产生是两者得以焊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阳极键合 离子导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研究及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包健 官建国 高国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5-18,共4页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是制备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本文介绍了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及基本性能,论述了不同品种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方向。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研究 离子电导率 高功率密度 高能量密度 循环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掺杂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林琼 陆艳博 +1 位作者 任文坛 张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0-32,共3页
离子液体掺杂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稳定窗口宽、绿色环保、安全等优点,可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传感器、超级电容器等电化学设备中。简要介绍了以不同聚合物,如聚氧化乙烯(PEO)、聚氯乙... 离子液体掺杂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稳定窗口宽、绿色环保、安全等优点,可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传感器、超级电容器等电化学设备中。简要介绍了以不同聚合物,如聚氧化乙烯(PEO)、聚氯乙烯(PVC)、丁腈橡胶(NBR)为基体,添加锂盐和离子液体制备离子液体掺杂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高中化学阅读材料——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简介
6
作者 秦晋 王明召 张博 《化学教学》 CAS 2009年第11期73-74,76,共3页
本文扼要介绍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知识,可供一线教师选作新课标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课程中电池内容的补充材料。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化学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固体电解质的聚合物-离子相互作用及其导电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兵 曾来祥 +1 位作者 王新灵 唐小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78-581,共4页
制备了一种结构类似于聚氨酯硬段的模型化合物 ,并以该模型化合物与聚氨酯和高氯酸钠盐复合 ,制备了一系列的聚氨酯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通过红外光谱和复阻抗谱分析方法对该体系的离子聚集形态、离子 -聚合物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 制备了一种结构类似于聚氨酯硬段的模型化合物 ,并以该模型化合物与聚氨酯和高氯酸钠盐复合 ,制备了一系列的聚氨酯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通过红外光谱和复阻抗谱分析方法对该体系的离子聚集形态、离子 -聚合物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并对其离子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钠离子浓度的增加 ,钠离子优先与醚氧基发生络合 ,当其浓度达到较高水平后 ,转而主要与羰基发生络合 ;体系中盐浓度升高 ,自由离子和离子聚集体数目均有增加 .该体系存在最佳盐程度 ,此时具有最高的离子导电性能 ;但电导率与温度关系不符合 Arrhenius方程 ,硬段模型化合物的加入不利于体系的离子导电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离子电导率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聚氧化乙烯 聚合物-离子相互作用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类聚合物基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倩 任文坛 +1 位作者 张勇 张隐西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6,97,共3页
综述了以丙烯腈类聚合物为基体材料的固体电解质的特性和研究进展,对丙烯腈类聚合物用作固体电解质基体材料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丙烯腈类聚合物 基体材料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导电增强机制与导电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倩 潘春跃 +1 位作者 戴潇燕 高金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11期285-288,共4页
主要讨论了复合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导电增强机制,并结合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详细介绍了有效介质理论、构象熵理论和动态键合渗透理论3种具有代表性的导电理论,对其适用范围、优缺点等进行了评述。通过对这些导电机理的探讨,有助于加深对... 主要讨论了复合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导电增强机制,并结合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详细介绍了有效介质理论、构象熵理论和动态键合渗透理论3种具有代表性的导电理论,对其适用范围、优缺点等进行了评述。通过对这些导电机理的探讨,有助于加深对复合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导电行为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导电机制 有效介质理论 构象熵理论 动态键合渗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池电极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霄平 宋世栋 +2 位作者 谭忠印 张华民 衣宝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21-624,640,共5页
目前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水电解池的膜电极催化层中各组分的配比普遍以全氟磺酸树脂(Nafion)与催化剂的质量百分比来表征,但是由于催化剂的堆密度不同,对于不同的催化剂如果沿用相同的质量配比会造成催化层中Nafion含量的失调,影响电... 目前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水电解池的膜电极催化层中各组分的配比普遍以全氟磺酸树脂(Nafion)与催化剂的质量百分比来表征,但是由于催化剂的堆密度不同,对于不同的催化剂如果沿用相同的质量配比会造成催化层中Nafion含量的失调,影响电极的质子与电子传导能力。研究了以Nafion与催化剂的体积比来表征电极催化层的组分配比和结构,并利用交流阻抗、循环伏安、极化曲线等电化学测试方法,对其体积比进行了最优化研究。结果表明,Nafion与阳极催化剂(Pt黑与IrO2混合物)的体积比1∶10时水电解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解 催化层 Nation树脂 电化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离聚物/PEO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爱玲 刘洋 +2 位作者 吕震乾 汪洋 李三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27,共3页
采用溶液铸膜法制备了含磺酸离子液晶离聚物(LCI)-PEO-高氯酸锂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运用扫描电镜、数字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拉伸测试和交流阻抗对复合电解质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液晶离聚物(LCI)对电解质结晶度、... 采用溶液铸膜法制备了含磺酸离子液晶离聚物(LCI)-PEO-高氯酸锂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运用扫描电镜、数字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拉伸测试和交流阻抗对复合电解质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液晶离聚物(LCI)对电解质结晶度、力学性能以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晶离聚物(LCI)的加入虽然增加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晶度,但是提高了电导率。当液晶离聚物(LCI)含量为3%时,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达最大值,为1.30×10-5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电导率 聚氧化乙烷 液晶离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梅花 王冉 +1 位作者 任文坛 张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27,共3页
综述了纳米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研究工作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以聚氧化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聚氯乙烯和聚磷腈等为聚合物基体的纳米复合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复合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纳米填料 聚合物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膜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卫国强 王宇新 +2 位作者 赵晓嫣 郝晓刚 刘世斌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9-114,共6页
测量了不同电解温度、电解电压等操作条件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膜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采用ZSimpWin软件对阻抗谱进行了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电解温度,可减小电极的电化学反应电阻以及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阻;提高电解电压,... 测量了不同电解温度、电解电压等操作条件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膜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采用ZSimpWin软件对阻抗谱进行了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电解温度,可减小电极的电化学反应电阻以及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阻;提高电解电压,电极的电化学反应电阻降低,但是电压过高,受气泡效应显著影响,电极反应电阻反而增加,阻抗谱中出现散乱的点;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不同,SPE水电解过程中膜电极的阻抗谱出现"弥散效应",拟合时采用的等效电路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膜电极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反应器的“电生”加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紫峰 袁晓姿 +2 位作者 和庆钢 J Hagen V M Schmidt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33-836,共4页
Effect of some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s,Nafion,Gore and Fuma membrane,on the electro-generative hydrogenation behavior of the PEMFC reactor was studied.Nafion membrane has demonstrated much better performan... Effect of some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s,Nafion,Gore and Fuma membrane,on the electro-generative hydrogenation behavior of the PEMFC reactor was studied.Nafion membrane has demonstrated much better performance for the electro-generative hydrogenation of organic acids and enols than Gore and Fuma membrane.For Nafion membrane,the thickness and strength both influence the hydrogenation of organic acids and en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MFC 反应器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电生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剂对PVA基碱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月丽 刘建 王松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2-396,共5页
为了改善PVA-KOH-H2O体系碱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ASPE)的性能,采用溶液浇铸法向其中添加改性剂制备复合电解质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法(AC)等对电解质膜的物相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电解质... 为了改善PVA-KOH-H2O体系碱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ASPE)的性能,采用溶液浇铸法向其中添加改性剂制备复合电解质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法(AC)等对电解质膜的物相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电解质以无定形态为主,含极少量晶相,改性剂的适量添加可以降低电解质膜的结晶度增大无定形区域,离子电导率随PEO的加入先减小后增大,随增塑剂的加入先增大后减小,三种改性剂中GROL效果最好可达4.52×10-2 S/cm,电化学稳定窗口随改性剂的添加略微变窄,但仍显示了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当三种物质同时共混加入时电化学性能优于单个组分.该研究结论对制备高能量碱性固体电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聚乙烯醇 氢氧化钾 改性剂 共混 离子电导率 电化学稳定性 无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蓄电池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田春霞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4-187,共4页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质轻、安全、易加工等优点 ,在锂离子蓄电池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主要综述了各类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工作 ,特别是聚氧乙烯 (PEO)、聚丙烯腈 (PAN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聚偏氟乙烯 (PVdF)等聚合物电解质...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质轻、安全、易加工等优点 ,在锂离子蓄电池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主要综述了各类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工作 ,特别是聚氧乙烯 (PEO)、聚丙烯腈 (PAN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聚偏氟乙烯 (PVdF)等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与发展 ,并对面临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作了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楠楠 张忠兵 +2 位作者 卫慧凯 王宇新 卫国强 《绿色科技》 2013年第5期282-284,共3页
综述了固体聚合物水电解制氢膜电极的各种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指出了在这些方法中,喷涂法由于具有明显优势,最适合用于膜电极的大规模批量生产。
关键词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膜电极 电解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制氢的放大试验研究
18
作者 卫国强 方鑫 +4 位作者 杨智 刘世斌 段东红 卫慧凯 王宇新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6-140,共5页
文章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制氢的放大试验研究。首先,探索了大面积(100 cm2)膜电极的制备工艺,建立了用于放大试验的电解试验装置。其次,对所制备的大面积膜电极进行了性能测试,考察了膜电极的电解性能,电解... 文章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制氢的放大试验研究。首先,探索了大面积(100 cm2)膜电极的制备工艺,建立了用于放大试验的电解试验装置。其次,对所制备的大面积膜电极进行了性能测试,考察了膜电极的电解性能,电解池的电解能耗及电流效率。最后,对膜电极的成本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 制氢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放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大豆油氢化反应器中膜电极制备条件的研究
19
作者 刘欣 姜洋 +3 位作者 关忠 于殿宇 江连洲 郑环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2,共6页
利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氢化反应器,在60℃和常压条件下氢化大豆油。对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氢化反应器的核心关键部件膜电极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膜电极最佳制备条件为使用RuO_2为阳极催化剂,40%Pt/C为阴极催化剂,催化剂的载量均为0.6 ... 利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氢化反应器,在60℃和常压条件下氢化大豆油。对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氢化反应器的核心关键部件膜电极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膜电极最佳制备条件为使用RuO_2为阳极催化剂,40%Pt/C为阴极催化剂,催化剂的载量均为0.6 mg/cm^2,其中阳极和阴极黏合剂占催化层总质量的30%,膜电极最佳热压压力为2 MPa。利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膜电极获得了碘值为110 g I/100 g油、反式脂肪酸仅为1.55%的氢化大豆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氢化膜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无机微粒掺杂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20
作者 张爱玲 刘洋 +3 位作者 李三喜 邵亚军 王松 朱训农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9年第5期495-498,共4页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用硫酸对纳米SiO2和TiO2进行表面改性,并加入到PEO基体中.采用溶液铸膜法制备出无机微粒-LiClO4-PEO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运用数字显微镜、交流阻抗和拉伸测试对电解质膜的性能进行了表...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用硫酸对纳米SiO2和TiO2进行表面改性,并加入到PEO基体中.采用溶液铸膜法制备出无机微粒-LiClO4-PEO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运用数字显微镜、交流阻抗和拉伸测试对电解质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无机微粒中w(酸)对电解质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微粒中w(酸)对电导率影响不大;TiO2微粒中的w(酸)与电导率成正比.当w(酸)=8%时,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可达1.83×10-6S/cm.改性后的TiO2微粒,可进一步提高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电导率 聚环氧乙烷 锂电池 无机微粒 交流阻抗 溶液铸膜 拉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