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聚合物发光器件中的输运特性研究
1
作者 瞿述 谢强 +2 位作者 周伟昌 陈志强 彭景翠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9-52,共4页
基于载流子电导是空间电荷限制与空间电荷在器件内部指数减小的假设,通过引入电荷空间分布的特征长度及有效迁移率,并考虑注入电流为热电子电流和隧穿电流,由此对器件的输运特性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电荷空间分布的特征长度对器件中... 基于载流子电导是空间电荷限制与空间电荷在器件内部指数减小的假设,通过引入电荷空间分布的特征长度及有效迁移率,并考虑注入电流为热电子电流和隧穿电流,由此对器件的输运特性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电荷空间分布的特征长度对器件中的载流子浓度、电场强度及电流有很大影响;器件功能层厚度对器件的电场强度影响较大,对器件I-V特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聚合物发光器件 电荷空间分布特征长度 电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环金属铱配合物的高效绿色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英文) 被引量:5
2
作者 骆开均 蒋世平 +4 位作者 王欣 邓先平 朱卫国 赵可清 谢运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8-373,共6页
以2-苯基吡啶为主配体,3-乙酰基樟脑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大空间位阻的环金属铱配合物Ir[(ppy)2(acam)],对它的化学结构和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以环金属铱配合物Ir[(ppy)2(acac)]的发光效率(0.34)为参照物,配合物在2-甲基... 以2-苯基吡啶为主配体,3-乙酰基樟脑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大空间位阻的环金属铱配合物Ir[(ppy)2(acam)],对它的化学结构和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以环金属铱配合物Ir[(ppy)2(acac)]的发光效率(0.34)为参照物,配合物在2-甲基四氢呋喃溶液中的光致发光效率为0.54,表明在配合物中引入3-乙酰基樟脑为辅助配体能够降低分子间相互作用,提高量子效率。将该配合物掺杂在聚合物主体材料中,制备了绿色聚合物发光器件。器件结构为:ITO/PEDOT∶PSS(45 nm)/PVK(40 nm)/PFO+30%PBD∶xIr(ppy)2(acam)(70 nm)/Ca(10 nm)/Al(150 nm)。当掺杂质量分数为1%时,器件的最大功率效率、最大流明效率和最大亮度分别为4.23 lm/W,15.1 cd/A和9 939c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配合物 樟脑衍生物 合成 磷光 聚合物发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膦酸酯聚芴作为阴极界面修饰层的高效聚合物红光电致发光器件
3
作者 牛效迪 刘静波 +2 位作者 王嵩 王虹苏 年桂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74-1877,共4页
以膦酸酯聚芴为阴极界面修饰层,高功函金属铝为阴极,制备了一种高效聚合物红光电致发光器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表征,分析了经真空蒸镀沉积在膦酸酯聚芴表面的Al原子与下层的膦酸酯聚芴在有机物-金属界面处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 以膦酸酯聚芴为阴极界面修饰层,高功函金属铝为阴极,制备了一种高效聚合物红光电致发光器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表征,分析了经真空蒸镀沉积在膦酸酯聚芴表面的Al原子与下层的膦酸酯聚芴在有机物-金属界面处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在真空蒸镀金属Al的过程中,在有机物-金属界面处形成了一种氧/铝复合物.研究了这种氧/铝复合物对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铝复合物的产生提高了阴极电子的注入,使器件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与以Ca/Al为阴极的传统器件相比,以膦酸酯聚芴/Al为阴极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提高了75%,达到7.0c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器件 聚芴 膦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级联发光器件 被引量:2
4
作者 雷勇 刘振 +4 位作者 范昌君 吉霞霞 彭雪峰 李国庆 杨晓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5-722,共8页
基于溶液加工方法制备了聚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氧化锌(ZnO)/乙氧基化聚乙烯亚胺(PEIE)电荷产生层的聚合物级联发光器件,发现PEDOT:PSS层电导和厚度对器件的电流-电压特性影响较小,不同PEDOT:PSS对器件发光效率的... 基于溶液加工方法制备了聚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氧化锌(ZnO)/乙氧基化聚乙烯亚胺(PEIE)电荷产生层的聚合物级联发光器件,发现PEDOT:PSS层电导和厚度对器件的电流-电压特性影响较小,不同PEDOT:PSS对器件发光效率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其对发光层激子不同的猝灭作用,PEDOT:PSS厚度为60 nm的级联器件比PEDOT:PSS厚度为30 nm的级联器件的发光效率稍高,原因是PEDOT:PSS较厚时,其表面形貌更均匀。级联器件的发光效率和驱动电压分别与发光子单元的发光效率和驱动电压之和相近,说明在较低的电压下电荷产生层就能够有效产生电荷并注入到发光子单元中,级联器件的发光光谱中包含两个发光子单元的发光光谱,说明两个发光子单元在级联器件中都能正常工作。通过对电荷产生层的电容-电压(C-V)特性的测试,确认了在电荷产生层中存在电荷的积累过程。证明了PEDOT:PSS/ZnO/PEIE为有效的电荷产生层。首次报道了包含三个SY-PPV发光单元的级联器件,三个发光子单元发光效率之和与级联器件的发光效率相当,其最大发光效率和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为21.7 cd·A^(-1)和6.95%。在器件亮度为5 000 cd·m^(-2)时,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为20.5 cd·A^(-1)和6.6%。说明并没有由于发光子单元数目增加而影响级联器件的发光效率。并且其发光光谱和发光子单元的发光光谱相接近。通过进一步降低CGL中空穴注入层对级联器件的影响有望提高级联器件的发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器件 电荷产生层 级联器件 发光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对聚合物有机发光器件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尹盛 刘卫忠 +2 位作者 刘陈 钟志有 王长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75-178,共4页
制作了结构为ITO/MEH PPV/Al的单层聚合物有机发光器件(PLED),在镀铝电极前后分别对器件进行高于MEH PPV玻璃化温度的退火处理。结果表明,镀铝电极后的退火处理可使器件的效率提高30%左右,器件的寿命增加40%左右;而镀铝电极前的退火处... 制作了结构为ITO/MEH PPV/Al的单层聚合物有机发光器件(PLED),在镀铝电极前后分别对器件进行高于MEH PPV玻璃化温度的退火处理。结果表明,镀铝电极后的退火处理可使器件的效率提高30%左右,器件的寿命增加40%左右;而镀铝电极前的退火处理对器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 聚合物有机发光器件 PLED 平板显示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聚合物材料及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9
6
作者 彭强 谢明贵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5-589,共5页
共轭聚合物是一种极有应用前景的有机半导体材料,本文综述其研究进展,包括典型共轭聚合物材料PPV、PT、PF等及PPP的工作原理,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共轭聚合物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阴极结构BaO/Al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电子注入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伟 黄美纯 +2 位作者 刘银春 许运华 曾永志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326-329,共4页
介绍了用双层阴极BaO/Al和发光层MEHPPV制成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PLEDs),研究了绝缘层BaO对电子注入所起的作用.实验发现,BaO对电子的注入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与直接用Al做阴极的器件对比,其发光亮度和效率分别提高了20倍和10倍,达到了... 介绍了用双层阴极BaO/Al和发光层MEHPPV制成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PLEDs),研究了绝缘层BaO对电子注入所起的作用.实验发现,BaO对电子的注入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与直接用Al做阴极的器件对比,其发光亮度和效率分别提高了20倍和10倍,达到了1250cd/m2和0.4%.同时也研究了不同厚度的绝缘层BaO对电子注入的影响,随着厚度的增加,外部量子效率和亮度先增加后减少,存在一个约为1nm的最佳厚度.另外,国外用绝缘层LiF和CsF做成器件,与他们的实验结果对比,发现是绝缘层BaO增强了电子的注入,而不是BaO分解得到的金属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电子注入 BAO AL 阴极结构 绝缘层 实验发现 发光亮度 量子效率 最佳厚度 PPV MEH 发光 CSF Li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工作层热效应的喇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秦哲 王剑 张存洲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2-396,共5页
以喇曼光谱和红外测温仪为表征手段,研究了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在施加不同电流密度的工作条件下器件内部热效应对器件老化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器件内发光层的斯托克斯喇曼信号和反斯托克斯喇曼信号强度的比值,代入波尔兹曼方程计算得到... 以喇曼光谱和红外测温仪为表征手段,研究了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在施加不同电流密度的工作条件下器件内部热效应对器件老化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器件内发光层的斯托克斯喇曼信号和反斯托克斯喇曼信号强度的比值,代入波尔兹曼方程计算得到该层对应的温度,从而达到精确测量器件内部工作温度的目的.通过对器件施加0~169mA/cm2的电流密度,发现器件内部工作温度逐渐升高,最终达到有机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后,发光层材料发生相变,变成游离状的液态,这种状态不稳定,造成发光层材料的局部缺陷,使得器件阴阳极短接导致器件短路,从而发光失败.实验表明喇曼光谱是一种探测薄膜器件内部工作层温度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曼光谱 热致老化 斯托克斯 反斯托克斯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聚合物基质材料的热激活延迟荧光及其敏化器件 被引量:3
9
作者 彭雪峰 雷勇 +3 位作者 刘振 吉霞霞 范昌君 杨晓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69-2376,共8页
报道了基于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2,4,5,6-四(9-咔唑基)-间苯二腈(4CzIPN),聚合物聚(9-乙烯基咔唑)(PVK)和小分子材料2,2′-(1,3-苯基)二[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OXD-7)为共主体材料的发光器件,器件的外量子效率达到13%;进一步研... 报道了基于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2,4,5,6-四(9-咔唑基)-间苯二腈(4CzIPN),聚合物聚(9-乙烯基咔唑)(PVK)和小分子材料2,2′-(1,3-苯基)二[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OXD-7)为共主体材料的发光器件,器件的外量子效率达到13%;进一步研究4CzIPN敏化5,6,11,12-四苯基并四苯(Rubrene)的器件,外量子效率达到9.2%,为未掺杂4CzIPN器件的5.4倍。通过瞬态光谱测量证实敏化器件的发光机制为F?rster能量转移,并探讨了Rubrene浓度和载流子平衡对器件发光特性的影响,推测Rubrene自聚集是限制敏化器件效率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器件 热激活延迟荧光 敏化 F?rster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发光材料喷墨打印成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敏 王萌 +1 位作者 武猛 刘天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3,共5页
喷墨打印具有成本低、定位精度高、可实现全彩色化等优点,被业界认为是实现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PLED)量产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喷墨打印技术在PLED制备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探讨了聚合物发光材料溶液喷墨打印流变性、薄膜均匀... 喷墨打印具有成本低、定位精度高、可实现全彩色化等优点,被业界认为是实现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PLED)量产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喷墨打印技术在PLED制备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探讨了聚合物发光材料溶液喷墨打印流变性、薄膜均匀性等基础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打印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聚合物薄膜 成膜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征导电聚合物开发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婉 梁成浩 谢阳 《电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96-402,共7页
本征导电聚合物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因具有独特的化学、电化学和光学性能 ,在能源、电磁屏蔽和电致发光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扼要综述本征导电聚合物的开发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本征导电聚合物 塑料电池 电磁屏蔽材料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光学性能 电化学性能 应用 电致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烷基侧链取代三苯胺类红光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石伟 曾文进 +3 位作者 王磊 张勇 杨伟 曹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0-805,共6页
通过Suzuk i偶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胺烷基侧链取代的基于三苯胺和芴的共轭聚合物聚[4-(N,N-二甲基胺丙氧基)苯-4,4′-二苯胺-9,9-二辛基芴-4,7-二噻吩-2-基-2,1,3-苯并噻二唑](PFTD),并对其化学结构和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末端胺基的存在... 通过Suzuk i偶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胺烷基侧链取代的基于三苯胺和芴的共轭聚合物聚[4-(N,N-二甲基胺丙氧基)苯-4,4′-二苯胺-9,9-二辛基芴-4,7-二噻吩-2-基-2,1,3-苯并噻二唑](PFTD),并对其化学结构和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末端胺基的存在提高了此类聚合物作为发光层应用于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采用高功函数的金属铝作为阴极时).结构为ITO/PVK/PFTD-5(DBT摩尔分数为5%时的聚合物)/A l的器件最大电致发射峰位于647 nm,最大外量子效率达到了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烷基 三苯胺 红光聚合物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与发光器件
13
《中国光学》 EI CAS 2002年第5期5-6,共2页
O482.31 2002053232亚稳态He(2<sup>3</sup>S)原子与N<sub>2</sub>H<sub>4</sub>分子传能产物的发光研究=Chemiluminescence of the products in energytransfer reaction of metastable atom He... O482.31 2002053232亚稳态He(2<sup>3</sup>S)原子与N<sub>2</sub>H<sub>4</sub>分子传能产物的发光研究=Chemiluminescence of the products in energytransfer reaction of metastable atom He(2<sup>3</sup>S)with molecule N2H4[刊,中]/胡义华,刘美希,陈丽,王小涓(广东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广东,广州(510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器件 亚稳态 应用物理 发光特性 广东工业大学 发射光谱 量子电子学 工作电压 同型结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器件及应用
14
《中国光学》 EI CAS 1996年第2期4-5,共2页
O482.31 96020729 10ns~500ns宽度连续可调的快速光脉冲发生器=Ahigh speed optical pulse generator with adjustablepulse width 10ns~500ns[刊,中]/田子文,霍联正(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激光技术。—1995,19(4)。
关键词 光脉冲发生器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连续可调 激光技术 物理研究所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红外发光二极管 内条形 应用 吸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与发光 发光与发光器件
15
《中国光学》 CAS 2005年第6期3-5,共3页
TN312.8 2005064014 绿色光源-LED=Green light sources-LED[刊,中]/武 毅(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4))∥灯与照 明.-2005,30(2).-45-48,53 介绍了发光二极管(LED)的结构、发光原理,阐述了 作为绿色照明光源的发光二极管... TN312.8 2005064014 绿色光源-LED=Green light sources-LED[刊,中]/武 毅(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4))∥灯与照 明.-2005,30(2).-45-48,53 介绍了发光二极管(LED)的结构、发光原理,阐述了 作为绿色照明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的特点及应用前最。图2 表3参2(杨妹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发光二极管 激基复合物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空穴传输材料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光电子 外部量子效率 混合发光 技术研究所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6'-二氟-2,3'-联吡啶-N,C4'][2,4-戊二酮-O,O]铱(Ⅲ)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晨阳 骆开均 +3 位作者 周世杰 贾娟 苏祎伟 苏仕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0-695,共6页
以2',6'-二氟-2,3'-联吡啶(Hdfpypy)为主配体,乙酰丙酮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二-[2',6'-二氟-2,3'-联吡啶-N,C4'][2,4-戊二酮-O,O]铱(Ⅲ)配合物((dfpypy)2Ir(acac))。在THF溶液中,该配合物溶液最大光致发光光谱... 以2',6'-二氟-2,3'-联吡啶(Hdfpypy)为主配体,乙酰丙酮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二-[2',6'-二氟-2,3'-联吡啶-N,C4'][2,4-戊二酮-O,O]铱(Ⅲ)配合物((dfpypy)2Ir(acac))。在THF溶液中,该配合物溶液最大光致发光光谱为465 nm(半峰宽为53 nm),同时伴有490 nm的肩峰,与面式-Ir(dfpypy)3在438和463 nm两个强度相近的发光光谱相比,发生了红移。配合物在脱气四氢呋喃溶液中的PL量子效率为0.41。将(dfpypy)2Ir(acac)以不同的浓度掺杂在主体材料聚乙烯基咔唑(PVK)中,制备了器件结构为:ITO/PEDOT∶PSS(聚二氧乙基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PVK∶(dfpypy)2Ir(acac)(100∶x)(70 nm)/Ba/Al的蓝色聚合物发光器件(x代表掺杂量)。在驱动电压为15.4 V时,2%掺杂器件的最大发光亮度为1400 cd/m2。当电流密度为0.23×10-3A/cm2时,2%掺杂器件最大亮度效率(ηc)为1.6 cd/A。器件的色坐标(CIE)值为(0.15,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铱配合物 二氟联吡啶 合成 蓝色磷光 聚合物发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bpy)_3^(2+)聚电解质光致发光电致发光性质 被引量:3
17
作者 夏虹 张成波 +3 位作者 刘晓冬 阚士董 马於光 沈家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4-46,共3页
以Ru(bpy) 2 + 3 作为发光材料研制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分别以水溶性聚乙烯基氯化铵 (PAA)和聚苯乙烯基磺酸钠 (PSSTS)作为母体材料 ,研究了聚阴阳离子对器件性质的影响。通过对器件结构、母体浓度、掺杂浓度进行优选 ,得到结构为ITO/P... 以Ru(bpy) 2 + 3 作为发光材料研制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分别以水溶性聚乙烯基氯化铵 (PAA)和聚苯乙烯基磺酸钠 (PSSTS)作为母体材料 ,研究了聚阴阳离子对器件性质的影响。通过对器件结构、母体浓度、掺杂浓度进行优选 ,得到结构为ITO/PVK/Ru∶PAA/LiF/Al的器件。这一器件开启电压为 3 5V ,效率为 1 1l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磷光材料 红光发射 器件结构 聚阴阳离子 掺杂浓度 母体浓度 荧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墨打印技术在功能材料精密器件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建波 朱谱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10,共5页
喷墨打印技术应用于聚合物成膜或成型,已成为功能聚合物沉积和精密器件加工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介绍了喷墨打印技术在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有机薄膜晶体管、太阳能电池和传感器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包括聚合物墨水的制备、薄膜均匀... 喷墨打印技术应用于聚合物成膜或成型,已成为功能聚合物沉积和精密器件加工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介绍了喷墨打印技术在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有机薄膜晶体管、太阳能电池和传感器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包括聚合物墨水的制备、薄膜均匀性、聚合物溶液与打印性能的关系、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等问题,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打印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有机薄膜晶体管 太阳能电池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小分子电致磷光及发光机理研究进展
19
作者 仲飞 段光凤 刘彭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42,35,共5页
在过去10余年对小分子和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中,由于器件三线态激子能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器件的内量子效率存在25%的理论极限,大大限制了其发光效率。为突破这一理论极限,在小分子主体材料中掺杂磷光染料制成电致磷光器件是... 在过去10余年对小分子和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中,由于器件三线态激子能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器件的内量子效率存在25%的理论极限,大大限制了其发光效率。为突破这一理论极限,在小分子主体材料中掺杂磷光染料制成电致磷光器件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磷光染料的掺杂可以充分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理论上器件的内量子效率可以达到100%。本文针对有机小分子电致磷光器件的发展、发光机理以及主客体分子间的能量传递等方面作了简明的讨论,指出了在器件设计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小分子 发光机理 研究进展 磷光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内量子效率 理论极限 激子能量 发光效率 主体材料 充分利用 能量传递 三线态 单线态 分子间 主客体 染料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三苯胺对三苯胺-芴-苯并噻二唑共聚物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彬彬 米衡 +3 位作者 高山 李坚 任强 汪称意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0-1015,共6页
采用Suzuki偶合反应合成了取代基团分别为三氟甲基(P1),甲基(P2),叔丁基(P3)的三苯胺-芴-苯并噻二唑类聚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法,凝胶渗透色谱法,热重分析法,紫外-可见光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研究了三苯胺上不同取代基对共... 采用Suzuki偶合反应合成了取代基团分别为三氟甲基(P1),甲基(P2),叔丁基(P3)的三苯胺-芴-苯并噻二唑类聚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法,凝胶渗透色谱法,热重分析法,紫外-可见光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研究了三苯胺上不同取代基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并对这三者的光学性能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比较。这些聚合物的分子量在13300~22000,并且均能溶于常见溶剂中如四氢呋喃、甲苯、氯仿等。P1,P2,P3在薄膜状态下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535、539和545nm。聚合物的光学性质受三苯胺基团上取代基的空间体积及推拉电子能力的大小共同影响,当取代基团的空间位阻及吸电子能力由P3到P2到P1逐渐变大时,聚合物的能带隙宽也逐渐变大,同时使聚合物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峰及荧光发射峰的波长蓝移。利用这种性质可以对三苯胺-芴-苯并噻二唑聚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进行精细调节,从而得到发出纯正绿光的材料。其中的带有三氟甲基(P1)的聚合物表现出相对较纯正的绿色荧光。使得P1成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光致发光器件用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三苯胺-芴-苯并噻二唑共聚物 绿光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