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面光源的光热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桂宇畅 林昊天 +2 位作者 刘艳梅 张剑平 文尚胜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9-815,共7页
运用传输矩阵法及MATLAB软件模拟计算了以MEH-PPV为发光材料的PLED面光源出光率,分析了发光层、PEDOT层、ITO层对器件出光率的影响。模拟分析了玻璃表面半球形、圆台形、圆锥形3种微形貌对器件出光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玻璃表面为圆... 运用传输矩阵法及MATLAB软件模拟计算了以MEH-PPV为发光材料的PLED面光源出光率,分析了发光层、PEDOT层、ITO层对器件出光率的影响。模拟分析了玻璃表面半球形、圆台形、圆锥形3种微形貌对器件出光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玻璃表面为圆锥形微散射层对提高器件出光率最有利,且出光均匀性最好。最后分析了PLED面光源工作状态下的热特性,发现发光层的热量容易积聚不易导出。该研究为大面积有机发光照明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面光源 出光率 出光均匀性 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BBOT为电子传输层的聚合物蓝色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志林 蒋雪茵 +3 位作者 许少鸿 齐藤觉 长友隆男 大本修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3-365,共3页
以BBOT为电子传输层的聚合物蓝色发光二极管张志林,蒋雪茵,许少鸿(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系,上海201800)齐藤觉,长友隆男,大本修(日本芝浦工业大学工学部,东京108,日本)在前篇文章中[1],我们报导了以peryl... 以BBOT为电子传输层的聚合物蓝色发光二极管张志林,蒋雪茵,许少鸿(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系,上海201800)齐藤觉,长友隆男,大本修(日本芝浦工业大学工学部,东京108,日本)在前篇文章中[1],我们报导了以perylene掺杂的PVCz聚合物单层电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传输层 BBOT 发光二极管 聚合物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亮度高效率蓝色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志林 蒋雪茵 +2 位作者 许少鸿 长友隆男 大本修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81-284,共4页
高亮度高效率蓝色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张志林,蒋雪茵,许少鸿(上海大学嘉定校区,材料系,上海201800)长友隆男,大本修(日本东京芝蒲工业大学,港区日本东京108)蓝色聚合物发光M极管是人们关注的课题,前不久,我们报道[... 高亮度高效率蓝色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张志林,蒋雪茵,许少鸿(上海大学嘉定校区,材料系,上海201800)长友隆男,大本修(日本东京芝蒲工业大学,港区日本东京108)蓝色聚合物发光M极管是人们关注的课题,前不久,我们报道[1]了利用ITO/PVCz/BB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 聚合物 发光二极管 高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热处理方法提高MEH-PPV单层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娟 华玉林 +2 位作者 牛霞 王奕 吴晓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174,共4页
对以MEH PPV为发光层的单层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器件在最佳条件下进行真空热处理 ,并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施加电压后器件的阴极表面形貌。发现处理后的器件阴极表面的气泡及黑斑明显减少。器件的发光性能显著提高。与未经处理的器... 对以MEH PPV为发光层的单层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器件在最佳条件下进行真空热处理 ,并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施加电压后器件的阴极表面形貌。发现处理后的器件阴极表面的气泡及黑斑明显减少。器件的发光性能显著提高。与未经处理的器件相比 ,最大相对发光强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启亮电压降低了2 0V ,半寿命提高了 1 2 7倍。初步分析表明热处理方法提高器件发光性能的主要原因在于有效地减少了器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焦耳热产生的某些气体 ,从而减少阴极表面气泡及黑斑的出现 ,另一方面 ,热处理方法也增强了有机发光层与阴极接触界面的结合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可溶性聚对苯乙炔 热处理 黑斑 界面 OLED MEH-PPV单层聚合物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共轭聚合物发光二极管老化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林海波 徐晓轩 +4 位作者 吴宏滨 武中臣 俞钢 许京军 张存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1-703,共3页
通过显微共焦拉曼光谱 ,对一种以新型的共轭聚合物半导体材料 3,4 (2 乙基己氧基 )苯基 1,3 丙二醇酯 (poly(2 (4 Ethylhexyl) phenyl 1,4 phenylenevinylene) (P PPV) )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器件进行了老化研究 ,无... 通过显微共焦拉曼光谱 ,对一种以新型的共轭聚合物半导体材料 3,4 (2 乙基己氧基 )苯基 1,3 丙二醇酯 (poly(2 (4 Ethylhexyl) phenyl 1,4 phenylenevinylene) (P PPV) )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器件进行了老化研究 ,无论是光致发光光谱还是拉曼光谱都提供证据说明造成器件老化的原因主要是发光层的聚合物的主链结构 ,即聚合物的共轭结构被破坏 ,这对提高以P PPV作为发光层的PLEDs器件的性能提出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聚合物 发光二极管 器件老化 拉曼光谱 共轭结构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氟化物对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发光性能的提高 被引量:3
6
作者 林海波 吴宏滨 +4 位作者 徐晓轩 王斌 于肇贤 俞钢 张存洲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6-550,共5页
在以聚合物发光材料MEH PPV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的金属阴极与聚合物发光层之间插入一层绝缘的金属氟化物,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有所提高,而且绝缘层的厚度会影响器件性能提高的最终效果。特别是具有LiF/Al的双层电极的发光... 在以聚合物发光材料MEH PPV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的金属阴极与聚合物发光层之间插入一层绝缘的金属氟化物,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有所提高,而且绝缘层的厚度会影响器件性能提高的最终效果。特别是具有LiF/Al的双层电极的发光器件,其发光特性与工作性能优良,但稳定性较差的Ba(Ca)/Al电极结构器件的发光特性具有可比性。初步分析表明绝缘层的插入造成了发光聚合物层与金属电极界面的能带发生弯曲,降低了发光器件中少数载流子电子的注入势垒,提高了发光器件中少数载流子电子的注入效率。从而最终导致了发光器件的开启电压、发光强度、外量子效率及电流效率等发光性能指标的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MEH-PPV 阴极 氟化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丁基联苯基苯基噁二唑作空穴限制层的掺杂聚合物蓝光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於光 吴军 +5 位作者 薛善华 黄劲松 田文晶 刘式墉 沈家骢 刘晓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17-318,共2页
叔丁基联苯基苯基噁二唑作空穴限制层的掺杂聚合物蓝光发光二极管马於光,吴军,薛善华,黄劲松,田文晶,刘式墉,沈家骢,刘晓冬(吉林大学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开放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3)(白求恩... 叔丁基联苯基苯基噁二唑作空穴限制层的掺杂聚合物蓝光发光二极管马於光,吴军,薛善华,黄劲松,田文晶,刘式墉,沈家骢,刘晓冬(吉林大学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开放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3)(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部)关键词聚合物,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发光二极管 PBD D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发光层中的电场分布 被引量:1
8
作者 彭景翠 黄生祥 +3 位作者 张高明 李宏建 瞿述 许雪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29,共7页
以单层聚对苯乙炔 (PPV)薄膜发光二极管为例 ,研究其薄膜中的电场分布 ,探讨其电场分布对载流子注入、输运和复合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其发光机理 ,为提高发光效率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 聚对苯乙炔薄膜 电场分布 发光 发光机理 载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宏建 彭景翠 +1 位作者 瞿述 黄生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6期18-22,共5页
对共轭聚合物中进行电荷运输及电致发光器件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发光机理 聚合物 电致发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乙炔)共轭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尹五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2-126,共5页
聚(对苯乙炔)共轭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是以共轭聚合物承担电荷运输及电致发光的一种装置。
关键词 聚(对苯乙炔) 共轭聚合物 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小分子掺杂的聚合物共混发光二极管
11
作者 黄劲松 杨开霞 +6 位作者 谢志元 李传南 侯晶莹 高强 马於光 沈家骢 刘式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8-22,共5页
报道了用可溶性发光材料聚(2,5-二丁氧基苯)做发光材料,分别与母体聚合物聚乙烯基咔唑(PVK)和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共混,并掺杂电子传输材料叔丁基联苯基苯基口恶二唑和空穴传输材料二胺衍生物作发光层,用铟锡氧... 报道了用可溶性发光材料聚(2,5-二丁氧基苯)做发光材料,分别与母体聚合物聚乙烯基咔唑(PVK)和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共混,并掺杂电子传输材料叔丁基联苯基苯基口恶二唑和空穴传输材料二胺衍生物作发光层,用铟锡氧化物和铝分别作正负电极,制作了两种蓝紫光有机/聚合物单层发光器件。通过比较两种器件的器件特性,发现以PMMA做母体的器件比用PVK做母体的器件有更好的稳定性,器件开启电压为10V左右,发光峰值波长均位于424nm,电致发光效率可达2.9%,比用PVK做母体的器件效率高一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共混 发光二极管 电致发光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芴为主体的高效红光磷光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12
作者 王保争 文尚胜 +2 位作者 赵宝锋 桂宇畅 张剑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4-576,共3页
以笼型多面体硅氧烷(poss)封端的聚烷基芴PFO-poss和PVK为主体,红光磷光络合物Ir(piq)为客体制作了不同结构的器件,最终在以PFO-poss为主体的双层结构器件当中获得了5.48cd/A的电致发光效率,超过了以PVK为主体的器件效率水平。研究了以P... 以笼型多面体硅氧烷(poss)封端的聚烷基芴PFO-poss和PVK为主体,红光磷光络合物Ir(piq)为客体制作了不同结构的器件,最终在以PFO-poss为主体的双层结构器件当中获得了5.48cd/A的电致发光效率,超过了以PVK为主体的器件效率水平。研究了以PFO-poss为主体的器件中PVK的作用,发现作为空穴传输层的PVK也参与到了能量转移的过程,使得红光的效率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红光 PLED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白光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文尚胜 王保争 +1 位作者 牛晶华 李爱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7-311,共5页
针对聚合物白光发光二极管(WPLEDs)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器件结构和相关材料方面进行了讨论。从结构上将白光器件分为单发光层器件和多发光层器件;从发光材料的性质上将白光器件分为荧光器件、磷光器件和单一高分子白光器... 针对聚合物白光发光二极管(WPLEDs)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器件结构和相关材料方面进行了讨论。从结构上将白光器件分为单发光层器件和多发光层器件;从发光材料的性质上将白光器件分为荧光器件、磷光器件和单一高分子白光器件。通过探讨各种器件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各种器件的发展方向,并对WPLEDs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出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有机电致发光 聚合物白光发光二极管 固态照明 白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光学干涉方法实现高对比度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14
作者 邵明 刘宏宇 孙润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2-295,共4页
为了得到高对比度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设计并制作了消光干涉结构位于有机层之外的新型聚合物二极管。消光干涉层的结构为:CrOx/Cr/ITO/Cr。在玻璃衬底和ITO阳极之间溅射的光学干涉层可以部分消去背景光的反射。这种方法不需要考... 为了得到高对比度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设计并制作了消光干涉结构位于有机层之外的新型聚合物二极管。消光干涉层的结构为:CrOx/Cr/ITO/Cr。在玻璃衬底和ITO阳极之间溅射的光学干涉层可以部分消去背景光的反射。这种方法不需要考虑光学干涉层和OLED或PLED材料之间功函数匹配,以及在溅射过程中对有机层的损伤等问题。制作的器件的对比度为14.7∶1,这比没有采用光学干涉结构的器件的对比度要高得多。结果说明新型的光学干涉结构确实起到了提高器件对比度的效果,对器件参数的进一步优化有望达到一个实用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高对比度 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K有机薄膜对PF-BT15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祝秋香 肖卫初 +1 位作者 张学军 简正波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17期110-112,116,共4页
采用聚乙烯基咔唑(PVK)作为空穴传输层,PF-BT15作为发光层,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 PVK(0~60 nm)/PF-BT15/Cs2CO3/Al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通过测试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发光亮度特性,研究了空穴传输层厚度对聚合物发光二级管器... 采用聚乙烯基咔唑(PVK)作为空穴传输层,PF-BT15作为发光层,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 PVK(0~60 nm)/PF-BT15/Cs2CO3/Al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通过测试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发光亮度特性,研究了空穴传输层厚度对聚合物发光二级管器件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器件功能层的厚度匹配。实验结构表明,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光电性能与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密切相关,当转速约为2000 r/s,浓度约为1%,膜厚约为40 nm时,其器件光电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基咔唑 FP-BT15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空穴传输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P有机薄膜对MEH-PPV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万晖 李博 +2 位作者 孙三春 魏斌 张俊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6,共5页
以聚合物发光材料MEH-PPV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ITO阳极与发光层之间,加入一层溶解于氯仿中的有机小分子CBP,能显著改善发光器件的电流特性。在电压较低的时候能提高电流,在电压较高的时候能抑制电流,从而增加工作电压范围。此外... 以聚合物发光材料MEH-PPV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ITO阳极与发光层之间,加入一层溶解于氯仿中的有机小分子CBP,能显著改善发光器件的电流特性。在电压较低的时候能提高电流,在电压较高的时候能抑制电流,从而增加工作电压范围。此外,器件的电流效率也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加入CBP层后,在低电压时,CBP层能够减缓空穴注入到发光层中,将其限制在CBP层,从而在器件中形成一个内电场,有助于电子的传输,降低开启电压,提高发光亮度。在电压较高时,CBP作为电子阻挡层,能阻挡电子漏泄到阳极,从而使在复合区的空穴与少数载流子电子的复合效率提高,改善器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P MEH-PPV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电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聚合物作空穴输运层的纯Tb^(3+)发射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刚 赵宇 +4 位作者 李文连 于沂 虞家琪 钟国柱 赵旭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3-95,共3页
用聚合物作空穴输运层的纯Tb^(3+)发射发光二极管孙刚,赵宇,李文连,于沂,虞家琪,钟国柱,赵旭(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长春130021)(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长春130021)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 用聚合物作空穴输运层的纯Tb^(3+)发射发光二极管孙刚,赵宇,李文连,于沂,虞家琪,钟国柱,赵旭(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长春130021)(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长春130021)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报导了以Tb(AcA)3·Ph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聚合物 空穴输运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价有机聚合物空穴注入层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益飞 相恒阳 +7 位作者 周怡辉 李雪丽 王润 徐勃 刘君 李伟金 向中华 曾海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74-1582,共9页
卤化物钙钛矿(ABX)量子点及其发光器件具有色纯度高、外量子效率高以及在可见光范围内可调等特点,近年来在照明、显示等领域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PeQLEDs)的稳定性正成为制约其商业应用的最大障碍,除了钙钛... 卤化物钙钛矿(ABX)量子点及其发光器件具有色纯度高、外量子效率高以及在可见光范围内可调等特点,近年来在照明、显示等领域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PeQLEDs)的稳定性正成为制约其商业应用的最大障碍,除了钙钛矿发光层本身的稳定性问题之外,传输层的水氧稳定性问题也不可忽略。为了解决这一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我们提出了基于氮唑类单体构筑共价有机聚合物材料(COP-N)替代传统的PEDOT∶PSS作为空穴注入层材料的新型PeQLEDs。我们发现COP-N具有本征的水氧稳定性,且与PVK之间的空穴注入势垒更小。这些特性使得基于COP-N的PeQLED在取得比PEDOT∶PSS更好发光效率的同时实现了近2倍的稳定性提升。我们认为,这种共价有机聚合物有望成为新型的空穴注入材料,实现高效稳定的钙钛矿电致发光,促进钙钛矿发光器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聚合物 空穴注入层 钙钛矿量子点 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合物-量子点共混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5
19
作者 彭辉仁 陈树明 王忆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9-304,共6页
在ITO玻璃上制备了ITO/poly(3,4-ethylene dioxythiophene)∶poly(styrene sulphonate)(PEDOT∶PASS)/poly(N,N-bis(4-butylphenyl)-N,N-bis(phenyl)benzidine(poly-TPD)/QD/1,3,5-Tri(1-phenyl-1H-benzo[d]imidazol-2-yl)phenyl(TPBi)/... 在ITO玻璃上制备了ITO/poly(3,4-ethylene dioxythiophene)∶poly(styrene sulphonate)(PEDOT∶PASS)/poly(N,N-bis(4-butylphenyl)-N,N-bis(phenyl)benzidine(poly-TPD)/QD/1,3,5-Tri(1-phenyl-1H-benzo[d]imidazol-2-yl)phenyl(TPBi)/Li F/Al结构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D-LED)。通过优化量子点的浓度,发现浓度为30 mg/m L时的器件性能最优,最大外量子效率(EQE)为0.83%,最大发光亮度为4 076 cd/m2。为了进一步提高QD-LED的发光效率,将QD掺入聚合物poly(N-vinylcarbazole)(PVK)和1,3-Bis(5-(4-(tert-butyl)phenyl)-1,3,4-oxadiazol-2-yl)benzene(OXD-7)中,以使得注入的电子和空穴更加平衡,同时还有助于能量传递,降低QD团聚及修饰QD薄膜表面,减少激子猝灭效应等。为此,通过旋涂和蒸镀两步法制备ITO/PEDOT∶PASS/poly-TPD/(PVK∶OXD-7)∶QD/TPBi/Li F/Al结构的器件,改变(PVK∶OXD-7)∶QD比例(1∶1,1∶3,1∶5,0∶1),发现(PVK∶OXD-7)∶QD为1∶3时的QD-LED具有最优性能,最大EQE为1.97%,相当于非掺杂器件的2.3倍,并且发光峰没有发生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聚合物PVK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修饰层PEO/LiF对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发光性能的提高
20
作者 孙鑫 侯延冰 +4 位作者 刘军 师全民 李妍 靳辉 鲁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76-1278,共3页
在以聚合物发光材料poly(2-methoxy-5-(2-′ethylhexyloxy)-1,4-phenylene vinylene)(MEH-PPV)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的金属阴极与聚合物发光层之间插入一层绝缘的聚合物poly(ethyleneoxide)(PEO),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有所提... 在以聚合物发光材料poly(2-methoxy-5-(2-′ethylhexyloxy)-1,4-phenylene vinylene)(MEH-PPV)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的金属阴极与聚合物发光层之间插入一层绝缘的聚合物poly(ethyleneoxide)(PEO),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有所提高,尤其是PEO/LiF共同对Al电极修饰时发光器件的开启电压、发光强度、电流效率等性能显著提高。初步分析表明修饰层的插入造成了发光聚合物层与金属电极界面形成势垒,通过空穴堆积抑制空穴的注入,增加电子的注入,并且PEO层可以有效抑制激子在阴极的猝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电极修饰 MEH-PP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