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氟化物对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发光性能的提高 被引量:3
1
作者 林海波 吴宏滨 +4 位作者 徐晓轩 王斌 于肇贤 俞钢 张存洲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6-550,共5页
在以聚合物发光材料MEH PPV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的金属阴极与聚合物发光层之间插入一层绝缘的金属氟化物,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有所提高,而且绝缘层的厚度会影响器件性能提高的最终效果。特别是具有LiF/Al的双层电极的发光... 在以聚合物发光材料MEH PPV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的金属阴极与聚合物发光层之间插入一层绝缘的金属氟化物,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有所提高,而且绝缘层的厚度会影响器件性能提高的最终效果。特别是具有LiF/Al的双层电极的发光器件,其发光特性与工作性能优良,但稳定性较差的Ba(Ca)/Al电极结构器件的发光特性具有可比性。初步分析表明绝缘层的插入造成了发光聚合物层与金属电极界面的能带发生弯曲,降低了发光器件中少数载流子电子的注入势垒,提高了发光器件中少数载流子电子的注入效率。从而最终导致了发光器件的开启电压、发光强度、外量子效率及电流效率等发光性能指标的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MEH-PPV 阴极 氟化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面光源的光热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桂宇畅 林昊天 +2 位作者 刘艳梅 张剑平 文尚胜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9-815,共7页
运用传输矩阵法及MATLAB软件模拟计算了以MEH-PPV为发光材料的PLED面光源出光率,分析了发光层、PEDOT层、ITO层对器件出光率的影响。模拟分析了玻璃表面半球形、圆台形、圆锥形3种微形貌对器件出光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玻璃表面为圆... 运用传输矩阵法及MATLAB软件模拟计算了以MEH-PPV为发光材料的PLED面光源出光率,分析了发光层、PEDOT层、ITO层对器件出光率的影响。模拟分析了玻璃表面半球形、圆台形、圆锥形3种微形貌对器件出光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玻璃表面为圆锥形微散射层对提高器件出光率最有利,且出光均匀性最好。最后分析了PLED面光源工作状态下的热特性,发现发光层的热量容易积聚不易导出。该研究为大面积有机发光照明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面光源 出光率 出光均匀性 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芴为主体的高效红光磷光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3
作者 王保争 文尚胜 +2 位作者 赵宝锋 桂宇畅 张剑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4-576,共3页
以笼型多面体硅氧烷(poss)封端的聚烷基芴PFO-poss和PVK为主体,红光磷光络合物Ir(piq)为客体制作了不同结构的器件,最终在以PFO-poss为主体的双层结构器件当中获得了5.48cd/A的电致发光效率,超过了以PVK为主体的器件效率水平。研究了以P... 以笼型多面体硅氧烷(poss)封端的聚烷基芴PFO-poss和PVK为主体,红光磷光络合物Ir(piq)为客体制作了不同结构的器件,最终在以PFO-poss为主体的双层结构器件当中获得了5.48cd/A的电致发光效率,超过了以PVK为主体的器件效率水平。研究了以PFO-poss为主体的器件中PVK的作用,发现作为空穴传输层的PVK也参与到了能量转移的过程,使得红光的效率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红光 PLED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光学干涉方法实现高对比度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4
作者 邵明 刘宏宇 孙润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2-295,共4页
为了得到高对比度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设计并制作了消光干涉结构位于有机层之外的新型聚合物二极管。消光干涉层的结构为:CrOx/Cr/ITO/Cr。在玻璃衬底和ITO阳极之间溅射的光学干涉层可以部分消去背景光的反射。这种方法不需要考... 为了得到高对比度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设计并制作了消光干涉结构位于有机层之外的新型聚合物二极管。消光干涉层的结构为:CrOx/Cr/ITO/Cr。在玻璃衬底和ITO阳极之间溅射的光学干涉层可以部分消去背景光的反射。这种方法不需要考虑光学干涉层和OLED或PLED材料之间功函数匹配,以及在溅射过程中对有机层的损伤等问题。制作的器件的对比度为14.7∶1,这比没有采用光学干涉结构的器件的对比度要高得多。结果说明新型的光学干涉结构确实起到了提高器件对比度的效果,对器件参数的进一步优化有望达到一个实用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高对比度 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K有机薄膜对PF-BT15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祝秋香 肖卫初 +1 位作者 张学军 简正波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17期110-112,116,共4页
采用聚乙烯基咔唑(PVK)作为空穴传输层,PF-BT15作为发光层,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 PVK(0~60 nm)/PF-BT15/Cs2CO3/Al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通过测试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发光亮度特性,研究了空穴传输层厚度对聚合物发光二级管器... 采用聚乙烯基咔唑(PVK)作为空穴传输层,PF-BT15作为发光层,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 PVK(0~60 nm)/PF-BT15/Cs2CO3/Al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通过测试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发光亮度特性,研究了空穴传输层厚度对聚合物发光二级管器件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器件功能层的厚度匹配。实验结构表明,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光电性能与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密切相关,当转速约为2000 r/s,浓度约为1%,膜厚约为40 nm时,其器件光电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基咔唑 FP-BT15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空穴传输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P有机薄膜对MEH-PPV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万晖 李博 +2 位作者 孙三春 魏斌 张俊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6,共5页
以聚合物发光材料MEH-PPV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ITO阳极与发光层之间,加入一层溶解于氯仿中的有机小分子CBP,能显著改善发光器件的电流特性。在电压较低的时候能提高电流,在电压较高的时候能抑制电流,从而增加工作电压范围。此外... 以聚合物发光材料MEH-PPV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ITO阳极与发光层之间,加入一层溶解于氯仿中的有机小分子CBP,能显著改善发光器件的电流特性。在电压较低的时候能提高电流,在电压较高的时候能抑制电流,从而增加工作电压范围。此外,器件的电流效率也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加入CBP层后,在低电压时,CBP层能够减缓空穴注入到发光层中,将其限制在CBP层,从而在器件中形成一个内电场,有助于电子的传输,降低开启电压,提高发光亮度。在电压较高时,CBP作为电子阻挡层,能阻挡电子漏泄到阳极,从而使在复合区的空穴与少数载流子电子的复合效率提高,改善器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P MEH-PPV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电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修饰层PEO/LiF对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发光性能的提高
7
作者 孙鑫 侯延冰 +4 位作者 刘军 师全民 李妍 靳辉 鲁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76-1278,共3页
在以聚合物发光材料poly(2-methoxy-5-(2-′ethylhexyloxy)-1,4-phenylene vinylene)(MEH-PPV)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的金属阴极与聚合物发光层之间插入一层绝缘的聚合物poly(ethyleneoxide)(PEO),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有所提... 在以聚合物发光材料poly(2-methoxy-5-(2-′ethylhexyloxy)-1,4-phenylene vinylene)(MEH-PPV)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的金属阴极与聚合物发光层之间插入一层绝缘的聚合物poly(ethyleneoxide)(PEO),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有所提高,尤其是PEO/LiF共同对Al电极修饰时发光器件的开启电压、发光强度、电流效率等性能显著提高。初步分析表明修饰层的插入造成了发光聚合物层与金属电极界面形成势垒,通过空穴堆积抑制空穴的注入,增加电子的注入,并且PEO层可以有效抑制激子在阴极的猝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电极修饰 MEH-PP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D分子对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董海星 彭俊彪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4-688,共5页
研究了由聚合物发光材料poly(2-methoxy,5-(2-ethylhexyloxy)-1,4-phenylene vinylene)(MEH-PPV)掺杂2-(4-biphenyl)-5-(4-tert-butylphenyl)-1,3,4-oxadiazole(PBD)制成的发光层厚度为80, 170 nm的高分子发光器件(PLEDs)。研究了PBD不... 研究了由聚合物发光材料poly(2-methoxy,5-(2-ethylhexyloxy)-1,4-phenylene vinylene)(MEH-PPV)掺杂2-(4-biphenyl)-5-(4-tert-butylphenyl)-1,3,4-oxadiazole(PBD)制成的发光层厚度为80, 170 nm的高分子发光器件(PLEDs)。研究了PBD不同掺杂浓度时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J-V)和亮度-效率-电压(L-E-V)特性,发现PBD除传输电子外,还阻挡空穴的注入和传输。研究发现,PBD的最优掺杂浓度为20%,掺入PBD后MEH-PPV的EL光谱红移且发生窄化,当PBD掺杂浓度为40%时MEH-PPV的EL光谱窄化最明显,EL光谱半峰全宽从100 nm减小到44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PBD 阻挡空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发光层中的电场分布 被引量:1
9
作者 彭景翠 黄生祥 +3 位作者 张高明 李宏建 瞿述 许雪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29,共7页
以单层聚对苯乙炔 (PPV)薄膜发光二极管为例 ,研究其薄膜中的电场分布 ,探讨其电场分布对载流子注入、输运和复合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其发光机理 ,为提高发光效率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 聚对苯乙炔薄膜 电场分布 发光 发光机理 载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液体输运制备取向聚合物薄膜:面向性能增强的发光二极管
10
作者 孟利利 陈琳琳 +2 位作者 张小亮 解令海 刘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60-1267,共8页
提出了一种由锥形纤维阵列引导的定向液体输运的简单策略,实现了对聚二芳基芴(PODPF)的有序排列.通过热退火处理(∼240℃),PODPF由无定形相转变为β相态,制备的PODPF薄膜具有一定的取向性并且结晶尺寸更大.在去浸润过程中,锥形纤维阵列... 提出了一种由锥形纤维阵列引导的定向液体输运的简单策略,实现了对聚二芳基芴(PODPF)的有序排列.通过热退火处理(∼240℃),PODPF由无定形相转变为β相态,制备的PODPF薄膜具有一定的取向性并且结晶尺寸更大.在去浸润过程中,锥形纤维阵列能够精确控制三相接触线的后退,从而使得共轭高分子在产生的定向应力作用下定向排列.基于此制备了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器件,与由旋涂膜制备的器件相比具有更高的电流效率(1.53 cd/A)和更稳定的电致发光.表明利用锥形纤维阵列可以制备高性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纤维 共轭高分子 取向性有机薄膜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白光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文尚胜 王保争 +1 位作者 牛晶华 李爱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7-311,共5页
针对聚合物白光发光二极管(WPLEDs)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器件结构和相关材料方面进行了讨论。从结构上将白光器件分为单发光层器件和多发光层器件;从发光材料的性质上将白光器件分为荧光器件、磷光器件和单一高分子白光器... 针对聚合物白光发光二极管(WPLEDs)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器件结构和相关材料方面进行了讨论。从结构上将白光器件分为单发光层器件和多发光层器件;从发光材料的性质上将白光器件分为荧光器件、磷光器件和单一高分子白光器件。通过探讨各种器件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各种器件的发展方向,并对WPLEDs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出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有机电致发光 聚合物白光发光二极管 固态照明 白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粉含量对印刷型聚合物发光器件的影响(英文)
12
作者 曾文进 赵春燕 +7 位作者 李咏华 李冬梅 李雪 张赤 彭俊彪 赖文勇 牛巧利 闵永刚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4,共7页
研究银粉含量和印刷阴极型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PLED)之间的构-效关系.实验比较两种不同银粉含量的导电银胶,通过刮涂法制备PLED的阴极.两种银胶的胶体基底相同,区别在于银粉颗粒的含量不同.实验研究银粉的... 研究银粉含量和印刷阴极型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PLED)之间的构-效关系.实验比较两种不同银粉含量的导电银胶,通过刮涂法制备PLED的阴极.两种银胶的胶体基底相同,区别在于银粉颗粒的含量不同.实验研究银粉的分布状态与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银胶中的银粉含量越高,器件的性能越好,主要体现在驱动电压更低、电流密度更大和量子效率更高.偏光显微镜图片显示,提高银胶中银粉的含量,可以优化银粉在印刷阴极/电子传输层之间的分布.通过银粉覆盖率的数据模拟也证明了这一点.为确定银粉覆盖率的提高能够优化器件效率,在器件中通过蒸镀添加薄银层.结果表明,由于薄银层的插入,器件的驱动电压随之下降,器件性能也得到优化.因此,在印刷型的PLED器件中,提高银胶中银粉的含量可以有效减低载流子的注入势垒,达到器件优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物理学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导电银胶 刮涂工艺 印刷式电极 相界面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致发光聚合物及其发光器件研究
13
作者 潘春跃 黄拥理 黄可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8期59-61,共3页
简介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LED,阐述了聚合物发光电池 LEC 的构造、原理、材料选择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 聚合物 聚合物发光电池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LED LEC 材料 电致发光 结构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蓝黄磷光二元互补色的高效聚合物白光器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艳虎 方园 +3 位作者 邹建华 王彪 吴宏滨 彭俊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752-2756,共5页
研究了基于互补色的高效聚合物白光器件,双色材料包括蓝绿光材料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和黄光材料三[3-(2,6-二甲基苯氧基)-6-(2-噻吩基)-哒嗪]铱(Fs-1),器件结构为ITO/PEDOT(40 nm)/PVK:OXD-7:Firpic:Fs-1(80 ... 研究了基于互补色的高效聚合物白光器件,双色材料包括蓝绿光材料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和黄光材料三[3-(2,6-二甲基苯氧基)-6-(2-噻吩基)-哒嗪]铱(Fs-1),器件结构为ITO/PEDOT(40 nm)/PVK:OXD-7:Firpic:Fs-1(80 nm)/Ba(4 nm)/Al(120 nm).当发光层材料PVK∶OXD-7∶Firpic∶Fs-1质量比为63∶27∶10∶0.25时,用溶液加工方法得到高效白光器件,此时CIE色坐标为(0.30,0.39),最大电流效率为10.8 cd.A-1,亮度可达到4200 cd.m-2.在此基础上,引入水溶性电子注入材料聚[9,9-二(3′-N,N-二甲基胺基丙基-2,7-芴-2,7-交-(9,9-二辛基芴)](PFN)修饰阴极界面,使载流子注入和传输更平衡,当阴极为PFN(20 nm)/Al(120 nm)时,电流效率获得显著改善,达到13.1 cd.A-1,此时电流密度为4.9 mA.cm-2,亮度可达到6096 cd.m-2,白光器件的色坐标为(0.33,0.39),同时发光光谱稳定.另外通过电致发光(EL)、光致发光(PL)光谱及能级结构图分析了载流子俘获和能量转移在发光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二元互补白光 能量转移 阴极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聚合物PPV及其衍生物的能带研究
15
作者 柯志杰 黄美纯 陈捷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7-490,共4页
基于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器件全色系的构想,对有机高分子共轭聚合物PPV C8H6) n及其一种烷氧基的衍生物 C14H18O2 n用扩展H櫣ckel方法(EHM)进行了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的计算.所得到的带隙与实验观察值符合较好,为研究PPV及其烷氧基... 基于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器件全色系的构想,对有机高分子共轭聚合物PPV C8H6) n及其一种烷氧基的衍生物 C14H18O2 n用扩展H櫣ckel方法(EHM)进行了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的计算.所得到的带隙与实验观察值符合较好,为研究PPV及其烷氧基衍生物一族的带隙变化规律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聚合物 PPV 衍生物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电子能带结构 烷氧基 电致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噻吩单元的硅芴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蓝色电致发光性能 被引量:8
16
作者 蒋希 田仁玉 +1 位作者 莫越奇 曹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86-1592,共7页
将少量(摩尔分数为1%~3%)含噻吩的窄带隙单体和宽带隙硅芴单体进行共聚,合成了聚{9,9-二己基-3,6-硅芴-co-[2,5-二(2-甲基苯撑-4-基)-噻吩]}和聚{9,9-二己基-3,6-硅芴-co-[2,5-二(2-苯撑-4-基)-噻吩]}两类硅芴共聚物,通过紫外-... 将少量(摩尔分数为1%~3%)含噻吩的窄带隙单体和宽带隙硅芴单体进行共聚,合成了聚{9,9-二己基-3,6-硅芴-co-[2,5-二(2-甲基苯撑-4-基)-噻吩]}和聚{9,9-二己基-3,6-硅芴-co-[2,5-二(2-苯撑-4-基)-噻吩]}两类硅芴共聚物,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并制作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器件测试电致发光光谱等手段,系统表征了两类硅芴共聚物材料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噻吩的加入形成了新的蓝色发光中心,并且实现了从硅芴链段到含噻吩发光中心的有效能量转移.通过增加发光中心结构的空间位阻来减小其共轭程度,可以使聚合物的PL和EL光谱发生较大蓝移.最终得到了效率为0.46%和色坐标(CIE)为(0.19,0.16)的蓝光LED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聚硅芴 噻吩 蓝光聚合物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硒杂环红光聚芴电解质的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罗潺 黄飞 +2 位作者 杨伟 彭俊彪 曹镛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利用新型的聚[9,9-二辛基芴-9,9-(双(3′-(N,N-二甲基)-N-乙基铵^+溴^-)丙基)芴-4,7-二噻吩-2-基-2,1,3-苯并硒二唑](PFNBr—DBse)共扼聚电解质制备了聚合物发光二极管。这类共扼聚电解质可用乙醇等溶剂成膜,不仅可代... 利用新型的聚[9,9-二辛基芴-9,9-(双(3′-(N,N-二甲基)-N-乙基铵^+溴^-)丙基)芴-4,7-二噻吩-2-基-2,1,3-苯并硒二唑](PFNBr—DBse)共扼聚电解质制备了聚合物发光二极管。这类共扼聚电解质可用乙醇等溶剂成膜,不仅可代替传统的甲苯等芳香性非极性溶剂,而且有利于制备溶液型的多层显示器件。文章研究了这类新型聚电解质的光致发光特性及发光二极管器件的电荧光特性。研究表明在紫外光照射或电激发下,窄带系的DBse链段通过俘获激子能够实现有效的能量转移。聚电解质中DBSe的含量在5%以上,其器件具有电致发光峰值为700-740nm的饱和红光发射。所制聚电解质器件在用铝作电极时的电致发光效率比用钡作电极时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聚[9 9-二辛基芴-9 9-(双(3′-(N N-二甲基)-N-乙基铵^+溴-)丙基)芴-4 7-二噻吩-2-基-2 1 3-苯并硒二唑] 共扼聚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层LiF/Al电极对提高P-PPV发光器件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海波 徐晓轩 +3 位作者 吴宏滨 王斌 俞钢 张存洲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9-472,共4页
为了提高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中Ba(Ca)/A l阴极的稳定性,在该阴极与聚合物发光材料poly(2-(4-ethylexyl)phenyl-1,4-phenylene vinylene)(P-PPV)层之间插入一层7 nm的L iF绝缘层,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在多项参数(发光器件的电压-电流特性... 为了提高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中Ba(Ca)/A l阴极的稳定性,在该阴极与聚合物发光材料poly(2-(4-ethylexyl)phenyl-1,4-phenylene vinylene)(P-PPV)层之间插入一层7 nm的L iF绝缘层,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在多项参数(发光器件的电压-电流特性、发光强度及外量子效率,以及电流效率等发光性能指标)上能够与工作性能优良但稳定性较差的Ba(Ca)/A l电极结构PLED s器件的发光特性具有可比性。这对于研制高效率、高稳定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并最终将其用于商业目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P-PPV LIF 金属-半导体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取代聚苯撑乙烯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性能(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莫越奇 常学义 +3 位作者 胡苏军 韩绍虎 吴宏滨 彭俊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88-1194,共7页
聚苯撑乙烯(PPV)类聚合物是优异的发光材料,有望作为全色显示中三基色的材料之一得到应用.我们采用2-溴-1,4-亚二甲苯二乙酯为原料,合成了商品名为Supper Yellow PPV(SYPPV)的苯基取代PPV.中间体、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都通过核磁共振、... 聚苯撑乙烯(PPV)类聚合物是优异的发光材料,有望作为全色显示中三基色的材料之一得到应用.我们采用2-溴-1,4-亚二甲苯二乙酯为原料,合成了商品名为Supper Yellow PPV(SYPPV)的苯基取代PPV.中间体、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都通过核磁共振、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SY PPV的吸收峰在434nm,吸收边在510nm,带隙2.44eV.光致发光峰值和电致发光峰值分别在516和552nm.SY PPV的器件性能为:启动电压为2.4V,最大亮度大于49000cd·m-2,最大流明效率为21cd·A-1,显著优于采用老方法合成SY PPV的最大流明效率(16-18cd·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撑乙烯 苯基取代聚苯撑乙烯 绿色发光聚合物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超支化聚(芴-co-吡啶并[3,2-b]吡嗪)共聚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鹏 王晶禹 李小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02-606,共5页
合成了新型三溴代的含有吡啶并[3,2-b]吡嗪的化合物,通过Suzuki缩聚反应合成了以吡啶并[3,2-b]吡嗪为核,以9,9-二辛基芴为枝的超支化共聚物.该共聚物在甲苯和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采用共聚物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 合成了新型三溴代的含有吡啶并[3,2-b]吡嗪的化合物,通过Suzuki缩聚反应合成了以吡啶并[3,2-b]吡嗪为核,以9,9-二辛基芴为枝的超支化共聚物.该共聚物在甲苯和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采用共聚物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olymer/Ca/Al的发光器件,其中基于共聚物PFPQ-2的器件在电流密度为3.8 mA/cm2时得到蓝光发射,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29%,最大亮度为1173 cd/m2,色坐标为(0.16,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 蓝光发射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