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孔发泡过程中脉动剪切对聚合物/超临界CO_2均相体系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长云 周南桥 何丹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5-26,45,共3页
提出一种聚合物 /超临界CO2 均相体系快速形成的新方法———将振动力场引入到发泡过程 ,在简单剪切的基础上垂直叠加一个脉动剪切场 ,考察了该方法对均相体系形成的影响。实验材料用聚苯乙烯 (PS) ,用自行设计的电磁动态发泡模拟机 ,... 提出一种聚合物 /超临界CO2 均相体系快速形成的新方法———将振动力场引入到发泡过程 ,在简单剪切的基础上垂直叠加一个脉动剪切场 ,考察了该方法对均相体系形成的影响。实验材料用聚苯乙烯 (PS) ,用自行设计的电磁动态发泡模拟机 ,了不同剪切速率、振动力场及混合时间对聚合物 /超临界CO2 均相体系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 ,聚合物和气体的混合程度明显增强 ;而振动力场的引入进一步增强了剪切混合的效果 ,使聚合物 /超临界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剪切场 聚合物/超临界co2均相体系 微孔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溶剂-超临界CO_2三元体系的相行为 被引量:9
2
作者 曹维良 刘鑫 张敬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57-760,共4页
研究了聚合物-超临界二氧化碳二元体系溶解性,并考查了添加共溶剂对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共溶剂会大大提高CO2的溶解度.此外,还研究了聚合物-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三元体系在高压时的相行为,探讨了组分性质、含量等对... 研究了聚合物-超临界二氧化碳二元体系溶解性,并考查了添加共溶剂对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共溶剂会大大提高CO2的溶解度.此外,还研究了聚合物-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三元体系在高压时的相行为,探讨了组分性质、含量等对温度 压力相图的影响.随着CO2含量的增加,压力-温度相图L-LV(单一液相向液气两相共存)边界线的斜率会出现突变点,发生由L-LV边界线向L-LL(单一液相向液液两相共存)边界线的过渡,而L-LV边界线对不同聚合物并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度 平衡 行为 聚合物 三元体系 溶剂 临界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发泡过程中聚合物/超临界CO_2均相体系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长云 周南桥 彭响方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2-34,共3页
阐述以超临界CO_2为发泡剂的微孔发泡中均相体系的形成过程,研究聚合物熔体和气体的混合机理,并分析影响均相体系形成过程的因素。结果表明,聚合物和气体本身的结构和性质、工艺条件、加工设备、外力场等均影响均相体系的形成,振动力场... 阐述以超临界CO_2为发泡剂的微孔发泡中均相体系的形成过程,研究聚合物熔体和气体的混合机理,并分析影响均相体系形成过程的因素。结果表明,聚合物和气体本身的结构和性质、工艺条件、加工设备、外力场等均影响均相体系的形成,振动力场的引入可以提高多相体系的混合程度,在聚合物/气体均相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引入振动力场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发泡塑料 聚合物 临界co2 体系 振动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多孔介质超临界CO_(2)非混相驱替特征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海军 魏爱华 +2 位作者 彭昊 张凯 陈媛瑶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5-1837,共13页
为深入理解超临界CO_(2)在非均质储层中的非混相驱替过程,探索其流动特性及对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的影响,为CO_(2)增强油气采收率和地质碳储存技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基于Navier-Stokes方程与Cahn-Hilliard方程耦合的微观两相流模型,结合V... 为深入理解超临界CO_(2)在非均质储层中的非混相驱替过程,探索其流动特性及对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的影响,为CO_(2)增强油气采收率和地质碳储存技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基于Navier-Stokes方程与Cahn-Hilliard方程耦合的微观两相流模型,结合Voronoi多边形构造技术建立了具有真实孔隙结构特征的非均质多孔介质模型。通过模拟计算,详细描述了不同条件下CO_(2)驱替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学行为和界面特征,研究了流体界面形态的演变和驱替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注入后,不同模型内均出现了指进特征和复杂的非混相界面;孔道结构特征决定了毛细力大小,影响CO_(2)驱替前缘的稳定性,大孔道易形成指进现象,而狭窄孔道受毛细阻力与黏滞力影响,促使CO_(2)渗流路径转向或分叉,并导致孔隙压力不均匀分布;孔道内的黏滞力阻碍CO_(2)推进,适度调节CO_(2)的黏度和密度有助于提高驱替效率;高毛管数条件下,驱替压力导致流体相界面变得不稳定,CO_(2)优势渗流通道数量增多,指进渗流通道宽度拓宽,在黏滞力作用下出现了非连续的卡断现象;长时间的驱替过程显著提高CO_(2)饱和度,但伴随高能耗损失,驱替效率在CO_(2)突破后期逐渐下降。因此,调控超临界CO_(2)的物理性质、优化控制注入速率,能有效改善CO_(2)在地层中的分布和驱替路径,是提高CO_(2)驱替效率和优化地层开发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_(2) 非混驱替 场法 质模型 孔隙尺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浓缩天然生育酚复杂体系相平衡的研究(Ⅰ)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云 丁霄霖 +1 位作者 云志 胡长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4-68,共5页
在温度为 35~ 6 0℃ ,压力为 8~ 17MPa范围内 ,等温、等压和等密度三种实验条件下测定了复杂油脂体系中脂肪酸甲酯与超临界CO2 的气液相平衡数据。实验装置采用气液相交替循环装置。气液相样品中主要脂肪酸甲酯含量分析采用气相色谱... 在温度为 35~ 6 0℃ ,压力为 8~ 17MPa范围内 ,等温、等压和等密度三种实验条件下测定了复杂油脂体系中脂肪酸甲酯与超临界CO2 的气液相平衡数据。实验装置采用气液相交替循环装置。气液相样品中主要脂肪酸甲酯含量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来进行。计算了主要脂肪酸甲酯在超临界CO2 中的溶解度以及它们在汽液两相中的分配系数。这些实验数据为运用超临界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生育酚 脂肪酸甲酯 浓缩 临界co2萃取 临界co2流体 脱臭馏出物 复杂体系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诱导相转化法制备聚苯乙烯膜及膜体系的相图计算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学武 陈淑花 詹世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73-1579,共7页
以甲苯为溶剂,利用超临界CO2诱导相转化法制备了多孔非对称聚苯乙烯膜.通过扫描电镜对膜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不同温度、压力和铸膜液中聚苯乙烯浓度对膜形态、孔径分布及膜孔隙率的影响;同时,基于Tompa扩展的Flory-Huggins聚合物溶液... 以甲苯为溶剂,利用超临界CO2诱导相转化法制备了多孔非对称聚苯乙烯膜.通过扫描电镜对膜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不同温度、压力和铸膜液中聚苯乙烯浓度对膜形态、孔径分布及膜孔隙率的影响;同时,基于Tompa扩展的Flory-Huggins聚合物溶液理论计算了聚苯乙烯/超临界CO2/甲苯铸膜体系的三元相图.研究表明,在温度为35~65℃、压力为8~16 MPa及聚合物质量分数为15%~35%条件下,制备的聚苯乙烯膜截面呈胞腔状孔结构,孔隙率为53.54%~84.67%,且孔隙率随温度、压力和聚苯乙烯浓度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相图计算结果表明,温度对体系双节线位置的改变影响较小,而压力对其影响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转化 聚苯乙烯 微孔聚合物 孔隙率 三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在超临界CO_2/BMIMPF_6两相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
7
作者 鄢浩 李章林 许飞飞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2-497,507,共7页
以铂微盘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二茂铁在超临界CO2/BM IMPF6两相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测定不同压力条件下二茂铁的扩散系数.实验结果表明,二茂铁在超临界CO2/BMIMPF6两相体系中的氧化还原过程是受扩散控制的准可逆过程.低黏... 以铂微盘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二茂铁在超临界CO2/BM IMPF6两相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测定不同压力条件下二茂铁的扩散系数.实验结果表明,二茂铁在超临界CO2/BMIMPF6两相体系中的氧化还原过程是受扩散控制的准可逆过程.低黏度、电绝缘性CO2的存在,均会对电极反应中的传质过程及电极表面上的电子交换过程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临界co2 离子液体 体系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超临界二氧化碳两相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晓刚 刘宗耀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0-38,共9页
简要介绍了离子液体-二氧化碳(IL-CO2)两相体系及IL面临的挑战。综述了利用CO2从ILs回收溶质、从有机溶剂中分离IL、IL-CO2体系的高压相行为I、Ls在CO2相的溶度和IL-SCCO2体系分子水平的交互作用几个方面,讨论了压力、温度、阴离子的性... 简要介绍了离子液体-二氧化碳(IL-CO2)两相体系及IL面临的挑战。综述了利用CO2从ILs回收溶质、从有机溶剂中分离IL、IL-CO2体系的高压相行为I、Ls在CO2相的溶度和IL-SCCO2体系分子水平的交互作用几个方面,讨论了压力、温度、阴离子的性质和阳离子烷基链长度对CO2溶度的影响,对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对两相体系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临界co2 体系 溶度 高压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条件下PS/ScCO2均相体流变特性研究
9
作者 王思鹏 黄兴元 +2 位作者 王都阳 李孟山 柳和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0,62,共6页
通过建立含有类似锥板流变仪结构的实验平台对不同的温度、压力、剪切速率以及CO2质量分数等工艺条件下聚苯乙烯(PS)/超临界CO2(ScCO2)均相体的流变性能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压力的升高会增加均相体的黏度,压力由7.5 MPa升高到10.5 MPa时... 通过建立含有类似锥板流变仪结构的实验平台对不同的温度、压力、剪切速率以及CO2质量分数等工艺条件下聚苯乙烯(PS)/超临界CO2(ScCO2)均相体的流变性能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压力的升高会增加均相体的黏度,压力由7.5 MPa升高到10.5 MPa时,CO2质量分数为0.5%的均相体黏度增加了140 Pa s,约为原来的4.6%;增加温度则会降低均相体黏度,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黏度的下降趋势在逐渐减小,温度从443.15 K逐渐增加到473.15 K时,CO2质量分数为0.5%的均相体黏度的减少值分别为778,482,327 Pa s;当均相体中CO2质量分数逐渐增加时,其黏度变化呈线性下降,CO2质量分数每升高0.1%,均相体黏度下降约为52 Pa s;加大剪切速率可以大幅度降低均相体的黏度,当CO2质量分数为0.5%的均相体在剪切速率从(120/π)/s增加到(240/π)/s时其黏度下降趋势最大,值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塑料 流变性能 临界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条件下烯烃氢甲酰化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周海军 张业 +1 位作者 谢鲜梅 陈小平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0-75,共6页
综述了超临界CO2下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了均相和多相体系下催化反应的特点,并结合分离以及催化剂的回收利用等内容,对于该反应技术的未来发展与应用提出展望。
关键词 临界co2 氢甲酰化 催化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Nd∶YAG纳米粉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奋照 王玲 +1 位作者 卫英慧 杨儒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0,53,共5页
以Y2O3、HNO3、Al(NO3)3·9H2O、和Nd(NO3)3·6H2O为原料,采用尿素均相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钕掺杂量的YAG前驱体粉末,分别用直接干燥和CO2超临界流体干燥对Nd∶YAG前驱体粉体进行脱水处理。用XRD、TG-DTA、BET、SEM和荧光分光光度... 以Y2O3、HNO3、Al(NO3)3·9H2O、和Nd(NO3)3·6H2O为原料,采用尿素均相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钕掺杂量的YAG前驱体粉末,分别用直接干燥和CO2超临界流体干燥对Nd∶YAG前驱体粉体进行脱水处理。用XRD、TG-DTA、BET、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对前驱体及煅烧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尿素均相沉淀法,相对于直接干燥,CO2超临界流体干燥制的前驱体800℃煅烧2 h,可获得粒度更细,分散更均匀,团聚较少的纯YAG粉末。Nd∶YAG粉体的荧光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相对强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随钕掺杂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中0.8%钕掺杂量样品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 YAG 沉淀 co2临界流体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