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无机粉体/聚合物复合体系中的无机粉体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金广泉
李训生
陈雪娟
《胶体与聚合物》
2015年第3期131-133,共3页
阐述了无机粉体/聚合物复合体系中的无机粉体化学包裹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化学包覆表面改性的影响因素、无机粉体材料的选择和化学包覆改性剂的选择。对工业废弃物(如废弃石粉)用于无机粉体/聚合物复合体系,用以改善聚合物...
阐述了无机粉体/聚合物复合体系中的无机粉体化学包裹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化学包覆表面改性的影响因素、无机粉体材料的选择和化学包覆改性剂的选择。对工业废弃物(如废弃石粉)用于无机粉体/聚合物复合体系,用以改善聚合物力学性能并降低成本,同时有效解决了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
粉体
/
聚合物
复合
体系
无机
粉体
表面化学包覆改性
工业废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芳纶短纤维增强EPDM弹性体及其烧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耿小鹏
王有道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85-87,共3页
一、前言 目前常用的烧蚀材料是树脂基复合材料及无机纤维增强的弹性体材料。用新型的、具有优异性能的合成纤维增强弹性体可制成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材料,国外在80年代中期已开始研究。用芳纶增强弹性体作为烧蚀材料,可充分发挥芳纶纤...
一、前言 目前常用的烧蚀材料是树脂基复合材料及无机纤维增强的弹性体材料。用新型的、具有优异性能的合成纤维增强弹性体可制成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材料,国外在80年代中期已开始研究。用芳纶增强弹性体作为烧蚀材料,可充分发挥芳纶纤维的高强度、耐高温及其它性能,有很好的前景。如杜邦公司的一项专利,其采用Kevlar浆粕增强EPDM弹性体,主要技术路线是用CR的甲苯溶液对芳纶浆粕进行预处理(称为溶剂型体系),再与EPDM混炼。对比实验表明,Kevlar浆粕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提高,文献中提及该产品有很好的烧蚀速率,但未给出具体指标。 本研究采用芳纶短切纤维和与溶剂体系不同的树脂体系,进行芳纶-树脂-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工艺、性能和结构的研究。其中树脂选用利于粘合并能形成良好碳层的复合树脂。 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
烧蚀性能
弹性体
材料
树脂基
复合
材料
纤维增强
力学性能
拉伸强度
树脂
体系
短切纤维
无机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元复合共混改性理论及其应用
3
作者
刘伯元
陈更新
王梓刚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6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以三元(聚合物/弹性体/无机粉体)复合理论为基础的多元复合共混改性理论取代单一的偶联剂或二元(聚合物/弹性体)体系。在塑料加工业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应用多元复合共混改性理论,以2000-2500目超细滑石粉作为成核...
以三元(聚合物/弹性体/无机粉体)复合理论为基础的多元复合共混改性理论取代单一的偶联剂或二元(聚合物/弹性体)体系。在塑料加工业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应用多元复合共混改性理论,以2000-2500目超细滑石粉作为成核剂和无机粉体,以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为相容剂。采用复合偶联剂、弹性体包覆、茂金属共混等多种改性方法,并在加工中使用预塑化、预混合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透明薄膜母料。该母料的透光率高达91.6%,且在母料质量分数为20%-30%时,制成厚度为12μm的薄膜,其透光率也超过9l%,并可同时保持树脂的力学性能,降低薄膜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
复合
共混改性理论
聚合物/弹性体/无机粉体复合体系
有机包覆
透明薄膜母料
滑石
透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机粉体/聚合物复合体系中的无机粉体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金广泉
李训生
陈雪娟
机构
湖北中科博策新材料研究院
出处
《胶体与聚合物》
2015年第3期131-133,共3页
基金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1B090400236)
文摘
阐述了无机粉体/聚合物复合体系中的无机粉体化学包裹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化学包覆表面改性的影响因素、无机粉体材料的选择和化学包覆改性剂的选择。对工业废弃物(如废弃石粉)用于无机粉体/聚合物复合体系,用以改善聚合物力学性能并降低成本,同时有效解决了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问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无机
粉体
/
聚合物
复合
体系
无机
粉体
表面化学包覆改性
工业废弃物.
Keywords
Inorganic Powder/polymer Composites
Chemical Coating Surface-modification Techniques of Inorganic Powder
Industrial Waste
分类号
TQ316.6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芳纶短纤维增强EPDM弹性体及其烧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耿小鹏
王有道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出处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85-87,共3页
文摘
一、前言 目前常用的烧蚀材料是树脂基复合材料及无机纤维增强的弹性体材料。用新型的、具有优异性能的合成纤维增强弹性体可制成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材料,国外在80年代中期已开始研究。用芳纶增强弹性体作为烧蚀材料,可充分发挥芳纶纤维的高强度、耐高温及其它性能,有很好的前景。如杜邦公司的一项专利,其采用Kevlar浆粕增强EPDM弹性体,主要技术路线是用CR的甲苯溶液对芳纶浆粕进行预处理(称为溶剂型体系),再与EPDM混炼。对比实验表明,Kevlar浆粕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提高,文献中提及该产品有很好的烧蚀速率,但未给出具体指标。 本研究采用芳纶短切纤维和与溶剂体系不同的树脂体系,进行芳纶-树脂-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工艺、性能和结构的研究。其中树脂选用利于粘合并能形成良好碳层的复合树脂。 二。
关键词
芳纶
烧蚀性能
弹性体
材料
树脂基
复合
材料
纤维增强
力学性能
拉伸强度
树脂
体系
短切纤维
无机
纤维
分类号
TB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元复合共混改性理论及其应用
3
作者
刘伯元
陈更新
王梓刚
机构
中国塑料加工协会改性塑料专业委员会
上海塑料制品研究所
上海林达塑料母料厂
出处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6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文摘
以三元(聚合物/弹性体/无机粉体)复合理论为基础的多元复合共混改性理论取代单一的偶联剂或二元(聚合物/弹性体)体系。在塑料加工业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应用多元复合共混改性理论,以2000-2500目超细滑石粉作为成核剂和无机粉体,以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为相容剂。采用复合偶联剂、弹性体包覆、茂金属共混等多种改性方法,并在加工中使用预塑化、预混合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透明薄膜母料。该母料的透光率高达91.6%,且在母料质量分数为20%-30%时,制成厚度为12μm的薄膜,其透光率也超过9l%,并可同时保持树脂的力学性能,降低薄膜的生产成本。
关键词
多元
复合
共混改性理论
聚合物/弹性体/无机粉体复合体系
有机包覆
透明薄膜母料
滑石
透光率
分类号
TQ311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无机粉体/聚合物复合体系中的无机粉体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金广泉
李训生
陈雪娟
《胶体与聚合物》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芳纶短纤维增强EPDM弹性体及其烧蚀性能的研究
耿小鹏
王有道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多元复合共混改性理论及其应用
刘伯元
陈更新
王梓刚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