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8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MFC聚合物/填料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贾中实 黄明宇 倪红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20,42,共4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高效环保、经济安全、比能量和比功率高、启动快、寿命长等优点,受到各国政府和大公司的广泛关注。双极板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关键部件之一,直接影响到电池组的性能和成本,降低双极板的成本已经成为PE...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高效环保、经济安全、比能量和比功率高、启动快、寿命长等优点,受到各国政府和大公司的广泛关注。双极板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关键部件之一,直接影响到电池组的性能和成本,降低双极板的成本已经成为PEMFC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综述了聚合物/填料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聚合物/石墨,聚合物/中间相碳微球(MCMB),聚合物/其它填料等聚合物/填料复合材料双极板原料及制备方法,并提出了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发展趋势。目前,聚合物/填料双极板的研究重点是选用合适的高分子聚合物和导电填料,改善复合时聚合物和填料的加工性能,在导电填料尽可能少的情况下,保证双极板的高导电性和力学强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 双极板 聚合物/填料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体系对聚合物基PT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论述
2
作者 胡洪亮 丁旭 金玉杰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4,21,共6页
讨论了不同交联体系对正温度系数效应(PTC)材料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对电阻率、PTC强度和负温度系数效应(NTC)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适当的交联处理可以优化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构建稳定的导电网络,从而提升PTC性能并显著减弱或消除NT... 讨论了不同交联体系对正温度系数效应(PTC)材料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对电阻率、PTC强度和负温度系数效应(NTC)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适当的交联处理可以优化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构建稳定的导电网络,从而提升PTC性能并显著减弱或消除NTC效应。在单一交联体系中,辐照交联通过形成三维交联网络有效抑制高温下导电填料的迁移,增强了材料的热机械稳定性;化学交联则通过基体改性和基体-填料桥连,进一步改善了导电填料的分散性及相容性。双重交联体系结合了辐照和化学交联的优势,展现出更大的潜力,不仅在提升PTC强度方面效果显著,还能有效改善材料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正温度系数效应复合材料 交联体系 辐照交联 化学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结构健康监测功能的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厚义 赫玉欣 +4 位作者 黄烈然 高子昂 张瑞麟 刘虎 刘春太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许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本身的结构特点,以及所处环境和荷载情况的复杂性,对其整体性和耐久性进行分析比较困难。采用结构健康监测(SHM)技术对复合...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许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本身的结构特点,以及所处环境和荷载情况的复杂性,对其整体性和耐久性进行分析比较困难。采用结构健康监测(SHM)技术对复合材料的结构状况进行监测,提高了复合材料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基于电阻传感的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SHM方式及其应用,并对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SHM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 聚合物复合材料 结构健康监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界面自组装工艺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
4
作者 宋寒霖 赫玉欣 +3 位作者 张丽 王浏杰 杜厚义 张瑞麟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7,共6页
基于界面自组装工艺制备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PBNCs)因具有强度高、韧性大、制造成本低、制备流程简单、适用性广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研究。简要介绍了界面自组装工艺的原理及PBNCs的种类,综述了PBNCs在传感器、电容器和光电探测器等领... 基于界面自组装工艺制备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PBNCs)因具有强度高、韧性大、制造成本低、制备流程简单、适用性广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研究。简要介绍了界面自组装工艺的原理及PBNCs的种类,综述了PBNCs在传感器、电容器和光电探测器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PBNCs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自组装 纳米复合材料 聚合物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绿色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结构性能设计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壮壮 李佳宇 +2 位作者 琚璇 杨雅琦 段宏基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0-42,共13页
目的综述当前绿色电磁屏蔽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CPCs)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设计制备以吸收机制为主导的绿色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提供参考。方法厘清绿色电磁屏蔽材料的意义及其与吸波材料的异同,阐明各自在性能... 目的综述当前绿色电磁屏蔽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CPCs)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设计制备以吸收机制为主导的绿色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提供参考。方法厘清绿色电磁屏蔽材料的意义及其与吸波材料的异同,阐明各自在性能测试原理及评估方法上的差别,综述高性能绿色电磁屏蔽CPCs最新的结构设计策略、成型加工方法及其屏蔽性能调控机理,讨论并展望绿色电磁屏蔽CPCs的设计发展方向。结论发展可在高性能聚合物基体中大规模构筑可控电磁梯度网络的成型制备方法,实现CPCs电磁屏蔽材料超高效屏蔽性能,长效的稳定性、良好的复杂环境适应性与多功能性,以及动态可调的电磁响应特征,是推进CPCs绿色电磁屏蔽材料在下一代智能电子设备安全、可靠、绿色电磁防护中应用的重要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电磁屏蔽 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CPCs) 低反射 结构设计策略 性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摩擦特性研究进展
6
作者 冯智 王进 仝哲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147,共7页
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比强度高,结构/性能可设计性强,通过纤维组份与结构设计可实现低润滑与高耐磨特性,在航空、航天以及汽车行业上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在摩擦学上的应用与进展。阐述了纤维织物/... 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比强度高,结构/性能可设计性强,通过纤维组份与结构设计可实现低润滑与高耐磨特性,在航空、航天以及汽车行业上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在摩擦学上的应用与进展。阐述了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在不同润滑方式下的润滑与抗磨机理,对比分析了不同纤维种类的摩擦特性,并对纤维种类对复合材料润滑、减磨的影响方式与机理进行了讨论。阐述了纤维的结构形式对复合材料摩擦学行为的影响机理与规律。最后从复合材料的接触尺度与摩擦稳定性、界面优化与改性以及导热优化三方面提出了纤维织物/聚合物复合材料摩擦应用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问题,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织物 结构 聚合物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海洋应用
7
作者 罗银胜 林家辉 +1 位作者 范方强 黄锦涛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共4页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CFRP)因其轻质、耐腐蚀、高强、抗疲劳、抗冲击等特性而在海洋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对碳纤维的性能、CFRP材料的成型加工以及CFRP在海洋装备中的一些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碳纤维 聚合物复合材料 耐压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简介
8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0-80,共1页
由张玉霞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一书于2017年6月出版,本书介绍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种类及目前的生产与应用状况,重点介绍了目前研究得较多、有一定的生产量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应用的几种可... 由张玉霞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一书于2017年6月出版,本书介绍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种类及目前的生产与应用状况,重点介绍了目前研究得较多、有一定的生产量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应用的几种可生物降解塑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无机颗粒改性聚合物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9
作者 仝哲 黎相孟 +2 位作者 燕超 张雅君 雷文星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6-242,共7页
聚合物较低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导致其摩擦稳定性与抗磨性不够理想,严重限制了聚合物基复合材在自润滑领域的应用。二维无机颗粒凭借优异的面内性能和低的层间剪切特性,成为理想的自润滑改性材料。总结了当前常用的无机二维无机颗粒种类... 聚合物较低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导致其摩擦稳定性与抗磨性不够理想,严重限制了聚合物基复合材在自润滑领域的应用。二维无机颗粒凭借优异的面内性能和低的层间剪切特性,成为理想的自润滑改性材料。总结了当前常用的无机二维无机颗粒种类、各自的结构特点以及物理化学属性。综述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自润滑技术上的主要应用领域,揭示了二维无机颗粒改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自润滑方式与减磨机理。进一步讨论了多种类颗粒协同、颗粒间杂化以及颗粒有序取向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机制。最后从颗粒的选择与制备、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设计以及低摩擦实现等方面指出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自润滑应用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复合材料 二维无机颗粒 自润滑 协同作用 摩擦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割方法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开孔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潘星 贾仕君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6,共7页
采用刀具机械加工、磨料水射流加工和纳秒激光加工在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及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板上制备中心带直径6 mm圆孔、尺寸为200 mm×25 mm×2 mm的矩形试样,对... 采用刀具机械加工、磨料水射流加工和纳秒激光加工在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及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板上制备中心带直径6 mm圆孔、尺寸为200 mm×25 mm×2 mm的矩形试样,对比了不同切割方法下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形貌特征,研究了切割方法对不同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磨料水射流加工试样表面粗糙度最小,刀具机械加工次之,两者加工精度较高,纳秒激光加工试样表面粗糙度最大,且加工精度较低;刀具机械加工和磨料水射流加工孔侧面均出现少量毛刺及分层等缺陷,切割面无开裂及热影响区,纳秒激光加工切割面发生严重的烧蚀和氧化;对于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3种切割方法下开孔拉伸强度相似;对于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刀具机械加工下开孔拉伸强度最大,磨料水射流加工次之,纳秒激光加工最小;对于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刀具机械加工和磨料水射流加工下开孔拉伸强度相似且较大,纳秒激光加工下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复合材料 切割方法 力学性能 数字图像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驱动器的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德海 许宸语 +5 位作者 郭东杰 李艳芹 祝志逢 马选雄 周盛茂 浮绍椿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1,共9页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on-exchange Polymer-metal Composite,IPMC)因其形变展现出高度的非线性且自身具有质量轻、机电转换能力强和对大变形耐受性高的独特性质,在医疗、电气、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综述...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on-exchange Polymer-metal Composite,IPMC)因其形变展现出高度的非线性且自身具有质量轻、机电转换能力强和对大变形耐受性高的独特性质,在医疗、电气、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综述了同类型的材料在驱动性能和原理上的差异,从离子在电场中的迁移、膜内静电力和水分子导致的溶胀3个角度研究了IPMC的驱动原理,汇总分析了相关理论并建立了相关计算模型,分析了离子交换膜、电极和阳离子对驱动性能的影响因素,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并期望对整体驱动结果进行改善。根据应用场景,综述了IPMC作为驱动器和传感器的应用案例。最后,对面向驱动器的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研究中仍然存在的难题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材料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 性能分析 离子迁移 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填料表面修饰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庆宇 温变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58,共8页
对于自身不具备电磁屏蔽性能的聚合物材料而言,加入功能填料是赋予其屏蔽性能的主要方法。然而,简单的填充并不能达到上述目的,填料表面的功能化修饰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文中总结了填料表面功能化修饰的主要方... 对于自身不具备电磁屏蔽性能的聚合物材料而言,加入功能填料是赋予其屏蔽性能的主要方法。然而,简单的填充并不能达到上述目的,填料表面的功能化修饰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文中总结了填料表面功能化修饰的主要方法,包括化学镀、表面炭化、包覆聚合物、表面接枝和表面生长金属有机骨架(MOF)等,讨论了各种表面修饰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产生的改性效果及最终对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并对相关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填料 表面修饰 聚合物复合材料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填料结构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13
作者 周雪颖 秦盟盟 封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5-303,共9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重要的热管理材料之一,然而聚合物的本征导热系数较低,添加导热填料是提高其导热系数的主要方法。研究填料本征结构对其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提高填料的利用效率是获得高导热复合材料的关键。根据“拓扑优...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重要的热管理材料之一,然而聚合物的本征导热系数较低,添加导热填料是提高其导热系数的主要方法。研究填料本征结构对其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提高填料的利用效率是获得高导热复合材料的关键。根据“拓扑优化-简化-验证”的研究思路,以复合材料的高导热性能为目标,基于拓扑优化得到具有最佳导热性能的填料结构,并对其结构进行简化,借助有限元模拟、红外热像仪等对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填料的形状是两端较大、中间较小的哑铃状时,复合材料呈现出最佳的定向导热性能。该研究结果为高效导热填料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填料 拓扑优化 聚合物复合材料 导热系数 热管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碳系填料填充聚合物基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占晓 谭妍妍 +3 位作者 杜婧羽 杨人元 张道海 邹凯翔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90,共9页
为了满足电子设备轻量化和高度集成化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健康需求,轻量化、低成本、耐腐蚀的电磁屏蔽材料日益受到青睐。碳系导电填料,尤其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在聚合物基电磁屏蔽复合材料中应用广泛。但碳系导电填料颗粒的应用通常因其... 为了满足电子设备轻量化和高度集成化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健康需求,轻量化、低成本、耐腐蚀的电磁屏蔽材料日益受到青睐。碳系导电填料,尤其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在聚合物基电磁屏蔽复合材料中应用广泛。但碳系导电填料颗粒的应用通常因其在聚合物基中有限的分散性使得它们与聚合物基体的相互作用受到障碍,从而对电磁屏蔽效能产生不利影响。文中综述了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及相关复合材料的典型改性方式及其电磁屏蔽性能,旨在为其在聚合物基电磁屏蔽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提供良好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系填料 石墨烯 碳纳米管 电磁屏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薄膜电容器应用的高储能密度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研究进展
15
作者 尹训茜 倪金哲 +2 位作者 孙大宇 陈昭伟 贾芷若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46-2259,共14页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朝着多功能化、集成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传统介电材料很难满足电力电子设备对高能量密度以及小设备体积和重量的需求。高储能密度的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因其优异的加工性能、良好的可设计性和介电性能而受到了广...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朝着多功能化、集成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传统介电材料很难满足电力电子设备对高能量密度以及小设备体积和重量的需求。高储能密度的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因其优异的加工性能、良好的可设计性和介电性能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文首先介绍了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及界面;然后,从低含量填料填充、核壳结构(改性)填料填充、聚合物电介质表面处理和多层结构构建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高储能密度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体系的构建策略;最后,指出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电容器 电介质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储能性能 核壳结构 多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损检测技术在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机械损伤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康康 程蹈 +4 位作者 刘点 陈玉霞 涂道伍 郭勇 吴自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应用在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中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成果,分析比较了超声波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基于X射线的无损检测技术(X射线摄影、X射线断层摄影技术与X射线暗场成像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及特性,针对已有的...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应用在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中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成果,分析比较了超声波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基于X射线的无损检测技术(X射线摄影、X射线断层摄影技术与X射线暗场成像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及特性,针对已有的无损检测技术和研究现状,对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技术 复合材料 缺陷 机械损伤 纤维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春波 王泽凡 +1 位作者 刘宣伯 张龙贵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9,共9页
相比金属和陶瓷导热材料,热塑性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具有质轻、易加工成型、耐腐蚀等优点,可用于制备电池外壳、锂电池支架、发光二极管的散热壳等。介绍了固体材料导热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及机理,综述了影响填充型导热复合材料导热性能... 相比金属和陶瓷导热材料,热塑性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具有质轻、易加工成型、耐腐蚀等优点,可用于制备电池外壳、锂电池支架、发光二极管的散热壳等。介绍了固体材料导热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及机理,综述了影响填充型导热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因素,探讨了聚合物基体的结构、填料本身性质及其含量、基体与填料之间相互作用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合物 导热 导热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MOFs复合材料抗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安重鑫 马建中 张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0-2130,共11页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一类备受瞩目的新兴材料,在抗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将聚合物与MOFs进行复合制备聚合物基MOFs(PolyMOFs)复合材料,不仅可以增强MOFs的稳定性、机械强度等,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其应用范围。该文重点综述了PolyMOFs复...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一类备受瞩目的新兴材料,在抗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将聚合物与MOFs进行复合制备聚合物基MOFs(PolyMOFs)复合材料,不仅可以增强MOFs的稳定性、机械强度等,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其应用范围。该文重点综述了PolyMOFs复合材料在抗菌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功能性MOFs的制备和主要抗菌机制,以及PolyMOF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总结了具有抗菌功能的PolyMOFs复合材料在医疗健康、食品保鲜、空气净化、水污染防治、纺织品防护领域的应用;最后对具有抗菌功能的PolyMOFs复合材料目前在抗菌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包括特定功能增强、制备工艺优化和应用领域拓展等方面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聚合物基MOFs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抗菌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在法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殷勤红 杨黎华 +2 位作者 王浩 王维之 朱艳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5,41,共8页
分子印迹聚合物拥有特定的印迹位点,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模板匹配,具有高特异性、高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等优势,越来越引起关注。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在环境检测、食品安全和法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样品前处理、分离纯化和传... 分子印迹聚合物拥有特定的印迹位点,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模板匹配,具有高特异性、高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等优势,越来越引起关注。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在环境检测、食品安全和法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样品前处理、分离纯化和传感。为了解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在法医学领域中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基本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分子印聚合物在法医学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复合材料 法医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空间辐照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双 李敬 +4 位作者 李晨阳 毛佳乐 陈玉 于钱 沈自才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0-1363,共14页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可回复变形大、刺激方式可控、成本低等优点,可应用于空间可展开结构,但空间辐照环境对其在轨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首先介绍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分类,接着总结了基于形状记忆聚合...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可回复变形大、刺激方式可控、成本低等优点,可应用于空间可展开结构,但空间辐照环境对其在轨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首先介绍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分类,接着总结了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空间可展开结构应用现状,然后分析了高能电磁辐射、高能粒子辐射和原子氧等空间环境对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形状记忆材料空间辐照环境效应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 复合材料 航天应用 电磁辐射 高能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