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储能聚合商参与能量-调频市场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范展滔 张鸿轩 +2 位作者 楼楠 刘士齐 金朝意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38,共9页
提出了一种混合储能聚合商(hybrid energy storage aggregator,HESA)参与能量-调频市场的控制策略。首先,对于独立系统运营商(ISO)发出的调频指令信号进行VMDWVD时频域分析,重构固有模态分量(IMF)生成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分别作为HESA... 提出了一种混合储能聚合商(hybrid energy storage aggregator,HESA)参与能量-调频市场的控制策略。首先,对于独立系统运营商(ISO)发出的调频指令信号进行VMDWVD时频域分析,重构固有模态分量(IMF)生成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分别作为HESA中功率型储能和能量型储能的输入信号。其次,构建了计及多市场价格不确定性的HESA投标与运行策略min-max-min模型,基于列和约束生成算法(C&CG)和强对偶理论对主子问题进行迭代交替求解。最后,基于实际PJM市场的价格、调频信号等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了HESA主体投标运营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混合储能聚合 锂电池 超级电容 能量-调频市场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享聚合相变储能系统的区域联合削峰填谷策略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超 贾长杰 +2 位作者 何文俊 钟泰军 冯忠楠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5-34,共10页
相变储能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具备高弹性、高可靠性与绿色性的分布式储能形式,能够以柔性可调负荷形式为电网提供灵活可靠的辅助服务。为进一步挖掘相变储能系统的应用潜力,提出一种基于共享聚合相变储能系统的区域联合削峰填谷策略。首... 相变储能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具备高弹性、高可靠性与绿色性的分布式储能形式,能够以柔性可调负荷形式为电网提供灵活可靠的辅助服务。为进一步挖掘相变储能系统的应用潜力,提出一种基于共享聚合相变储能系统的区域联合削峰填谷策略。首先,构建分布式相变储能单元的聚合可控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共享相变储能的区域联合控制可行架构;然后,在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等不同商业模式下,建立区域内及区域间的联合削峰填谷控制策略;最后利用量子粒子群算法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有效求解。算例仿真结果验证所提策略在降低负荷方差及区域电力系统运行成本等方面的优越性,可作为电网辅助服务的一种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储能 聚合储能 共享储能 区域联合削峰填谷 量子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通信可靠性的5G基站储能聚合商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毛安家 张丽婧 盛倩倩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64-2374,共11页
5G通信正在迅速发展,其基站数量十分庞大,基站内部的备用储能可作为灵活资源参与电网调度,实现电力系统与通信系统的有效互动,促成双方的合作共赢。首先,基于5G基站储能特性提出了基站储能聚合商的概念,并设计了其调度架构;其次,考虑通... 5G通信正在迅速发展,其基站数量十分庞大,基站内部的备用储能可作为灵活资源参与电网调度,实现电力系统与通信系统的有效互动,促成双方的合作共赢。首先,基于5G基站储能特性提出了基站储能聚合商的概念,并设计了其调度架构;其次,考虑通信可靠性对5G基站储能的备电容量进行了建模,并在此基础上对5G基站储能聚合商的可调度潜力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5G基站储能聚合商参与电网调度,建立了以电网负荷波动标准差与聚合商收益为目标的优化调度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通信可靠性所需备电容量时,聚合后的5G基站储能仍具有可观的可调度容量,其参与电网调度在降低电网负荷峰谷差的同时也可为通信运营商带来较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基站 储能聚合 可靠性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聚合商参与的配电网分布式储能系统优化配置 被引量:29
4
作者 唐权 胥威汀 +3 位作者 叶希 沈力 苟竞 刘友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83-92,共10页
聚合商参与配网投资模型已成为一种新兴商业模型,提出一种考虑聚合商参与的配电网分布式储能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模型。首先,构建分布式储能系统综合收益和网损灵敏度指标。然后,储能聚合商将分布式储能系统投资运营综合收益最大作为上层... 聚合商参与配网投资模型已成为一种新兴商业模型,提出一种考虑聚合商参与的配电网分布式储能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模型。首先,构建分布式储能系统综合收益和网损灵敏度指标。然后,储能聚合商将分布式储能系统投资运营综合收益最大作为上层目标函数,下层配网运营商将分布式储能系统并网后的网损灵敏度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并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分别对上下层模型进行求解。最后,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与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储能聚合商与配网运营商耦合决策作用实现不同主体的利益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储能系统 储能聚合 配网运营商 双层规划 综合收益 网损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均衡技术的分布式储能聚合模型及评估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叶鹏 刘思奇 +3 位作者 关多娇 姜竹楠 孙峰 顾海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89-1699,共11页
针对分布式储能广域分布、资源分散、无法高效聚合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均衡技术的分布式储能聚合模型及评估方法.首先,建立基于储能容量、功率、荷电状态等动态特性参数的自适应均衡函数模型.然后,在自适应均衡函数模型基础上,建... 针对分布式储能广域分布、资源分散、无法高效聚合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均衡技术的分布式储能聚合模型及评估方法.首先,建立基于储能容量、功率、荷电状态等动态特性参数的自适应均衡函数模型.然后,在自适应均衡函数模型基础上,建立以储能功率调节度、自适应均衡度和容量贡献度3种聚合度动态参数为决策的储能聚合模型.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该模型可实现各储能单体以更小的体内差异性、更高的体间聚合度完成储能单体到储能聚合体的聚合,可实际应用于大规模参与辅助服务的分布式储能的聚合,实现储能资源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均衡技术 分布式储能聚合模型 储能单体 聚合 储能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互穿网络结构提升聚偏氟乙烯基材料储能温度稳定性
6
作者 刘泳斌 徐雅婷 +2 位作者 吴明 高景晖 钟力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74-2381,共8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油气勘探等高温环境对电储能器件的需求迅速增长,对储能电容器的小型化与高温化要求越来越高。常见的极性介质材料能够实现高储能密度特性,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其介电性能严重降低;而常见的高温聚合物,虽然高温介电性能...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油气勘探等高温环境对电储能器件的需求迅速增长,对储能电容器的小型化与高温化要求越来越高。常见的极性介质材料能够实现高储能密度特性,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其介电性能严重降低;而常见的高温聚合物,虽然高温介电性能温度稳定性良好,但是极化响应较低。为此研究了利用半互穿交联聚合物共混方法,在具有高介电性能的聚偏氟乙烯中引入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与高击穿强度的聚甲基丙烯酸酯,构建互穿交联网络结构协同提高储能性能及其温度稳定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结果发现形成的半互穿交联聚合物无定形区温度稳定性随聚甲基丙烯酸酯含量增加而增强。获得的最优组分在30~120℃范围内同一电场强度下的储能密度与效率控制在6.9~7.6 J/cm~3与81%~59.7%,储能密度随温度的相对变化率在11.2%,高于大部分铁电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聚合 互穿网络 共混 温度稳定性 聚偏氟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储能发展的国际政策与市场规则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宋安琪 武利会 +4 位作者 刘成 岳芬 李恒真 邱太洪 徐际强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1期306-316,共11页
从国际储能市场来看,分布式储能的崛起与发展离不开政策的鼓励与机制的支持。政策方面,自2011年至今,全球范围内已经有10余个国家或地区出台了分布式储能补贴政策,大多是从支持用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储能”最大化自发自用可再生能源电... 从国际储能市场来看,分布式储能的崛起与发展离不开政策的鼓励与机制的支持。政策方面,自2011年至今,全球范围内已经有10余个国家或地区出台了分布式储能补贴政策,大多是从支持用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储能”最大化自发自用可再生能源电力或支持独立的家庭储能系统的角度,对储能系统进行补贴。从补贴形式来看,主要采取提供“初装补贴”的方式,帮助减轻用户在购买、租赁、安装储能系统阶段所承担的初始投资压力。从补贴标准来看,大多数补贴政策为每套储能系统提供的额度在初始投资成本的30%~60%之间。机制方面,在迎来了政策激励带来的分布式储能快速发展阶段之际,部分国家开始从简化分布式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流程、降低市场准入规模门槛、允许分布式储能参与更多市场等方面推进电力市场规则修改,一方面挖掘分布式储能在维持电力系统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帮助接入更多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潜力与价值,另一方面为分布式储能所有者提供更多收益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自发电激励计划 分布式储能补贴 分布式储能聚合 电力市场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响应率差异的需求响应交易机制设计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孙伟卿 郑钰琦 薛贵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83-94,共12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使得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面临着巨大挑战,需求响应作为一种重要调节手段在电力供需平衡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然而,需求侧资源响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需求响应市场规模有限,经济驱动力不足。为有...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使得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面临着巨大挑战,需求响应作为一种重要调节手段在电力供需平衡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然而,需求侧资源响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需求响应市场规模有限,经济驱动力不足。为有效引导需求侧提供高质量响应服务,设计了一种考虑响应率差异的交易机制,提出资源质量评估指标,基于"高质高价"原则制定动态奖惩规则。在该机制作用下,需求侧为规避低响应质量带来的经济风险,提出广义储能聚合商的形式,构建将高响应精度、高成本的狭义储能与低响应精度、低成本的虚拟储能相结合的广义储能运营决策模型,协同参与市场交易,并探讨改进机制对其运营决策的影响。基于美国PJM市场数据的算例表明,改进机制可为聚合商提供经济利益驱动,有效引导其主动提升响应率,为电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以实现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 交易机制 响应服务水平 广义储能聚合 运营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vinyl butyral/Pluronic F127/PEG200 blend systems
9
作者 欧阳伟 邱运仁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1891-1896,共6页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mass fraction of Pluonic F127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vinyl butyric (PVB)/Pluronic F127/polyethylene glycol (PEG) 200 blend systems was investigated by a rotational rh...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mass fraction of Pluonic F127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vinyl butyric (PVB)/Pluronic F127/polyethylene glycol (PEG) 200 blend systems was investigated by a rotational rheometer with parallel plat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lend systems approach homogeneous state at 140, 150 and 160℃while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blend systems significantly deviate from the homogeneous systems at 120℃. Shear thinning behavior is observed for all the blend system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is enhanced by increasing Pluronic F127 content. The complex viscosity, storage modulus, loss modulus, zero-shear activation energy and flow recovery of the blend system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Pluronic F127 content. There is a crossing point for the loss modulus and the storage modulus of each sample at high frequency, which is called specified frequency (SF). The loss modulus is larger than the storage modulus when the frequency is less than the SF, and when frequency is more than SF, the loss modulus is smaller than the storage modu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vinyl butyral amphiphilic copolymer polyethylene glycol dynamic rheologica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