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十二烷基苯磺酸对聚苯胺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马明明 史帅 崔淑慧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3-179,共7页
考察了多扫循环伏安法制备出的聚十二烷基苯磺酸/聚苯胺(PDBSA/PANI)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与自吸附十二烷基苯磺酸/聚苯胺(DBSA/PANI)、纯PANI相比,PDBSA/PANI复合材料的荷电量最大,电化学阻抗最小,说明PDBSA更能显著地增强P... 考察了多扫循环伏安法制备出的聚十二烷基苯磺酸/聚苯胺(PDBSA/PANI)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与自吸附十二烷基苯磺酸/聚苯胺(DBSA/PANI)、纯PANI相比,PDBSA/PANI复合材料的荷电量最大,电化学阻抗最小,说明PDBSA更能显著地增强PANI的导电性;PDBSA/PANI复合材料的比电容为407.692F/g,比DBSA/PANI复合材料(339.307F/g)和纯PANI(235.088F/g)均高,表明PDBSA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善PANI的电荷贮存性;pH和扫速试验显示PDBSA没有改变PANI的单电子单质子的氧化还原反应,说明PDBSA没有参与到聚苯胺的氧化还原反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苯磺酸 苯胺 聚十二烷基苯磺酸 多扫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在聚吡咯-十二烷基苯磺酸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 被引量:5
2
作者 程发良 宁满霞 +1 位作者 莫金垣 戴晓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15-118,共4页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血红素(Heme)在聚吡咯(Ppy)-十二烷基苯磺酸(DDSB)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探讨了影响血红素电化学反应速率的诸因素。并提出了用聚吡咯-十二烷基苯磺酸修饰电极测定的方法。结果表明:聚吡咯是血红素电子转移反...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血红素(Heme)在聚吡咯(Ppy)-十二烷基苯磺酸(DDSB)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探讨了影响血红素电化学反应速率的诸因素。并提出了用聚吡咯-十二烷基苯磺酸修饰电极测定的方法。结果表明:聚吡咯是血红素电子转移反应的稳定媒价体,血红素在聚吡咯-十二烷基苯磺酸修饰电极表面起准可逆氧化还原反应,-206.1mv处还原峰电流的1.5次微分与血红素浓度在5.0×10-6~1.0×10-8mol/L范围成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素 吡咯-十二烷基苯磺酸 修饰电极 直接电化学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聚吡咯在阳极-阴极交替极化下的防污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珈漪 贾梦洋 +3 位作者 姜晓辉 张志明 于良民 王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96-2403,共8页
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吡咯(PPy-DBSA),并研究了其电化学防污性能.循环伏安(CV)曲线表明,PPy-DBSA在天然海水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采用循环伏安扫描方法实现阳极极化和阴极极化交替进行,并... 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吡咯(PPy-DBSA),并研究了其电化学防污性能.循环伏安(CV)曲线表明,PPy-DBSA在天然海水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采用循环伏安扫描方法实现阳极极化和阴极极化交替进行,并对极化后的PPy-DBSA电极进行了抑菌性能研究,发现PPy-DBSA在循环伏安阳极-阴极交替(-1. 0~2. 0 V vs. SCE)极化下,可成功抑制微生物(大肠杆菌)的附着,其中在-0. 6~0. 8 V范围内循环伏安阳极-阴极交替极化20 min时防污效果最佳,抑菌率可达99. 8%,明显优于恒电位阳极极化和恒电位阴极极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吡咯 电化学防污 循环伏安 阳极-阴极交替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