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于智能变压器绝缘油净化的聚偏二氟乙烯纳米纤维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潇 周年荣 +3 位作者 王飞鹏 黄镜亮 张林山 谭向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5-201,共7页
智能变压器作为智能电网中结构最复杂的电气设备,其事故率高、故障影响明显,对相关绝缘油净化技术提出了高要求。为此,通过改变纺丝电压和聚偏二氟乙烯(PVDF)溶液浓度来提高PVDF纳米纤维的绝缘油净化性能。使用不同浓度的PVDF/二甲基甲... 智能变压器作为智能电网中结构最复杂的电气设备,其事故率高、故障影响明显,对相关绝缘油净化技术提出了高要求。为此,通过改变纺丝电压和聚偏二氟乙烯(PVDF)溶液浓度来提高PVDF纳米纤维的绝缘油净化性能。使用不同浓度的PVDF/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在不同电压下进行静电纺丝。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随着PVDF浓度的增加,PVDF纳米纤维中的α相逐渐减少,β相含量增加;纺丝电压从16kV增至20 kV时,纳米纤维直径减小,分布均匀,当纺丝电压超过20 kV时纤维直径变化趋势相反。在纺丝电压为20 kV和溶液浓度为14%(质量分数)条件下制备的PVDF纳米纤维可将老化油的工频击穿电压提高52.5%,相对介电常数ε_(r)和损耗因子tanδ明显降低,接近新油水平。实验结果表明:电纺PVDF纳米纤维对老化绝缘油具有良好的净化性能,纺丝电压和溶液浓度是优化PVDF纳米纤维净化绝缘油能力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压器 绝缘油 纳米纤维 乙烯 绝缘油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嗪/聚乙烯亚胺对共沉积后界面聚合制备的聚偏二氟乙烯复合疏松纳滤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陈淑怡 张晨 +2 位作者 张琪 蒋淑红 王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0,共8页
复合纳滤膜染料废水处理中染料和盐分的分离是一项重大挑战,迫切需要开发对染料具有较高截留率而对盐具有高渗透性的新型复合疏松纳滤膜。文中使用哌嗪(PIP)、聚乙烯亚胺(PEI)与多巴胺(DA)代替PEI/DA共沉积体系进行共沉积后与均苯酰氯(T... 复合纳滤膜染料废水处理中染料和盐分的分离是一项重大挑战,迫切需要开发对染料具有较高截留率而对盐具有高渗透性的新型复合疏松纳滤膜。文中使用哌嗪(PIP)、聚乙烯亚胺(PEI)与多巴胺(DA)代替PEI/DA共沉积体系进行共沉积后与均苯酰氯(TMC)进行界面聚合,制备了复合聚偏二氟乙烯(PVDF)疏松纳滤膜,探讨了PIP/PEI对PVDF复合疏松纳滤膜结构与性能及其对模拟RB5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IP/PEI质量比的增加,PVDF复合疏松纳滤膜表面结节和粗糙度均增加,选择层厚度和PEG800截留率先减小后增大,纯水和染料废水的通量先增大后减小。当PIP/PEI质量比为50/50时复合纳滤膜性能最佳,此时纯水通量和染料废水通量分别为26.6 L/(m^(2)·h)和17.1 L/(m^(2)·h),较单一胺共沉积体系分别增加了70.5%和119.2%,RB5和NaCl的截留率分别为96.3%和1.7%。上述结果表明,用PIP/PEI/DA代替PIP/DA做共沉积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PVDF复合疏松纳滤膜的通量和NaCl的透过率,同时保证较高的染料截留率,使染料和盐得到较好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复合疏松纳滤膜 哌嗪/乙烯亚胺 共沉积与界面合法 RB5模拟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l_(3)-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聚偏二氟乙烯膜电导率的影响
3
作者 李欢 周继承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219,共6页
以FeCl_(3)和鳞片石墨为原料,通过改进熔融盐法制得高导电的FeCl_(3)插层的石墨层间化合物(FeCl_(3)-GICs);将其作为导电填料,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基体,制备了具有各向异性导电的FeCl_(3)-GICs/PVDF复合导电膜。利用多种表征方法对... 以FeCl_(3)和鳞片石墨为原料,通过改进熔融盐法制得高导电的FeCl_(3)插层的石墨层间化合物(FeCl_(3)-GICs);将其作为导电填料,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基体,制备了具有各向异性导电的FeCl_(3)-GICs/PVDF复合导电膜。利用多种表征方法对所制备的FeCl_(3)-GICs填料及复合导电膜进行结构分析和性能评测。结果表明,FeCl_(3)-GICs产品层间距从石墨原料的0.335 nm增加至0.94 nm;其粉末电导率从石墨原料的2.86×10^(4) S/m提高到9.09×10^(4) S/m,导电性能提高3倍以上。以FeCl_(3)-GIC为导电填料制备的复合导电膜不仅可以将PVDF膜的水平方向电导率提高10个数量级,且具有电导率分布的各向异性;此外,复合导电薄膜表现出极好的柔性与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l_(3)-石墨层间化合物 石墨高分子复合导电膜 电导率 各向异性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压电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研究
4
作者 齐芳汐 刘皓 徐思懿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8,共6页
因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优异的压电性能、化学稳定性,在柔性传感器、钠离子电池隔膜和生物医学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但纯PVDF的β相含量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而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简便有效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纤维直径、提高PVD... 因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优异的压电性能、化学稳定性,在柔性传感器、钠离子电池隔膜和生物医学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但纯PVDF的β相含量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而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简便有效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纤维直径、提高PVDF的β压电相性能。文章对PVDF性能与静电纺丝技术分别进行介绍,对静电纺PVDF纳米纤维工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静电纺施加电压、接收距离与β相含量关系进行对比,对静电纺PVDF的主要应用情况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智能纺织品 应用 复合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压电聚偏二氟乙烯有序纳米纤维及其在压力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凌云 马思远 吴德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98-2504,共7页
针对传统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偏二氟乙烯(PVDF)压电纤维工艺复杂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采用滚筒收集方式制备PVDF有序纳米纤维的方法。通过改变滚筒转速收集纤维,得到了有序程度不同的PVDF纤维膜。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有... 针对传统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偏二氟乙烯(PVDF)压电纤维工艺复杂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采用滚筒收集方式制备PVDF有序纳米纤维的方法。通过改变滚筒转速收集纤维,得到了有序程度不同的PVDF纤维膜。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有序纤维膜β晶相的含量,并利用NI数据采集卡在相同条件下测试了纤维膜的压电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滚筒转速提高,纤维有序度增强,β相的含量提高,压电电压输出也明显增大,由此得知滚筒转速变化对β晶相的含量及压电输出电压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基于得到的结果,设计制作了利用该有序PVDF纤维膜的压力传感器,并在不同气压下进行了动态响应测试。结果显示:所制备的PVDF有序纤维压力传感器在0.145-0.165 MPa下的电压输出随气压的增加呈线性增大,表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度,其灵敏度达179mV/kPa。采用该种方法制备PVDF纤维对研制动态压力传感器极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滚筒收集 乙烯有序纳米纤维 压电特性 压力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的结构调控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朝威 成悦 +3 位作者 苏新 陈鹏飞 李大伟 付译鋆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9-237,共9页
为促进聚偏氟乙烯(PVDF)基纳米纤维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首先阐述了PVDF压电效应产生的关键在于其偶极子的取向排列,进一步以PVDF纳米纤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纳米纤维的偶极子与纤维表面极性电荷的键合作用机制;归纳总结了随机分布型、... 为促进聚偏氟乙烯(PVDF)基纳米纤维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首先阐述了PVDF压电效应产生的关键在于其偶极子的取向排列,进一步以PVDF纳米纤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纳米纤维的偶极子与纤维表面极性电荷的键合作用机制;归纳总结了随机分布型、取向排列型、中空以及图案化PVDF纳米纤维的结构调控;重点讨论了石墨烯、氧化锌、钛酸钡以及碳纳米管等各种掺杂材料对静电纺PVDF复合纳米纤维薄膜压电性能的影响,并详细介绍了其在伤口敷料、药物载体以及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指出结构调控和添加剂掺杂以及2种方法的组合是提高PVDF压电性能的有效方法,有望进一步拓展PVDF基纳米复合压电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纳米纤维 结构调控 压电特性 生物医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菌性Ag@mSiO_(2)改性聚偏氟乙烯双层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余洋 谭依锦 +3 位作者 胡永丽 廖婵娟 陈怡雯 阳广华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6-60,76,共6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核壳结构银-介孔氧化硅球(Ag@mSiO_(2)),以共铸方式流延刮膜,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抑菌性Ag@mSiO_(2)/PVDF双层超滤膜。利用SEM、EDS、渗透通量、机械强度、循环过滤和抑菌等试验研究了Ag@mSiO_(2)/PVDF双层杂化膜的结构和... 采用水热法合成核壳结构银-介孔氧化硅球(Ag@mSiO_(2)),以共铸方式流延刮膜,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抑菌性Ag@mSiO_(2)/PVDF双层超滤膜。利用SEM、EDS、渗透通量、机械强度、循环过滤和抑菌等试验研究了Ag@mSiO_(2)/PVDF双层杂化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Ag@mSiO_(2)的添加,Ag@mSiO_(2)/PVDF双层膜的水通量趋于增加,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保持在91%以上。当Ag@mSiO_(2)添加量为0.3wt%时,双层膜的水通量从373 L/(m^(2)·h)上升到536 L/(m^(2)·h),通量恢复率(FRR)从57.9%增加到82.5%,抗污染性能明显提高。同时,随着Ag@mSiO_(2)添加量的增加,膜对大肠杆菌抗菌效果逐渐增强并展现出优良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氧化硅 纳米颗粒 乙烯 双层膜 抗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聚偏二氟乙烯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冬 杨凯棣 +2 位作者 贾彤彤 李旭华 贾顺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8-87,共10页
选择性透过膜用于油水分离具有能耗低、装置简便、易操作、效率高的特点,其核心在于采用过滤效率高及使用寿命长的膜材.本文采用了高压静电纺丝工艺,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原料,制备一种超疏水、结构可调控的电纺PVDF膜(EPVDF膜).利用... 选择性透过膜用于油水分离具有能耗低、装置简便、易操作、效率高的特点,其核心在于采用过滤效率高及使用寿命长的膜材.本文采用了高压静电纺丝工艺,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原料,制备一种超疏水、结构可调控的电纺PVDF膜(EPVDF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粉末X-射线衍射(XRD)、X-光电子能谱(XPS)等对EPVDF膜进行了形貌成份的表征,采用水接触角(WCA)对膜材表面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电纺PVDF膜的油水分离效率可达95%以上,对三种油水混合物均可实现30次以上的有效分离,其最大油通量可达到5 300 L/(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聚偏二氟乙烯纳米纤维膜(EPVDF) 乙烯(PVDF) 静电纺丝 油水分离 油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膜工艺对聚偏氟乙烯生物分离膜结构调控以及分离性能影响机制研究
9
作者 黄博武 谢绍业 +2 位作者 郭秋兰 王建明 陈顺权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163,共5页
为了获得具有纯海绵结构且具有良好拦截性能的聚偏氟乙烯生物分离膜,系统考察铸膜液温度、凝固浴温度、空气湿度、空气停留时间对分离膜纯水通量和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溶液的透过率、通量、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铸膜液温度为6... 为了获得具有纯海绵结构且具有良好拦截性能的聚偏氟乙烯生物分离膜,系统考察铸膜液温度、凝固浴温度、空气湿度、空气停留时间对分离膜纯水通量和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溶液的透过率、通量、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铸膜液温度为65℃,空气湿度为85%,空气停留时间为10s,凝固浴温度为45℃,凝固浴停留时间为3min的条件下制备出的聚偏氟乙烯膜具有表面开孔均匀、断面呈现全海绵结构的特点,该膜的纯水通量较大,耐压性能较好,IVIG透过率较高,IVIG通量和载量较大,并且对20nm纳米金的截留率较高,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纳米 分离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钛酸钡/聚偏氟乙烯纳米复合柔性压电纤维膜 被引量:8
10
作者 蒋洁 陈胜 +3 位作者 李静静 付润芳 林义 顾迎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9,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聚偏氟乙烯(PVDF)的压电性能,采用具有铁电性能的钛酸钡(BaTiO_3)纳米颗粒为无机填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BaTiO_3/PVDF纳米复合纤维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反射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以及脉冲电压测试... 为进一步提高聚偏氟乙烯(PVDF)的压电性能,采用具有铁电性能的钛酸钡(BaTiO_3)纳米颗粒为无机填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BaTiO_3/PVDF纳米复合纤维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反射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以及脉冲电压测试等仪器对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及分析,探究了不同添加量的BaTiO_3对复合纤维膜结晶结构及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静电纺丝过程中静电力的拉伸和纳米BaTiO_3的成核作用促进了PVDF具有压电性的β晶型的形成;当BaTiO_3质量分数为10%,复合纤维膜的β晶型含量达到90.8%,纤维膜的输出电压值由20 V增加至50 V;制得的BaTiO_3/PVDF复合纤维薄膜具有良好的压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压电性 纳米钛酸钡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接枝型纳米二氧化硅对聚偏氟乙烯膜的亲水化改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阮文祥 廖俊斌 +3 位作者 王国庆 张先伟 王建黎 计建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5-194,共10页
采用溶液接枝法合成了离子液体接枝型纳米二氧化硅(IL-Si O2),并利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离子液体接枝型纳米二氧化硅(PVDF/IL-Si O2)杂化膜,考察了IL-Si O2含量对杂化膜性能的影响。采用流动电位、接触角和水通量等手段... 采用溶液接枝法合成了离子液体接枝型纳米二氧化硅(IL-Si O2),并利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离子液体接枝型纳米二氧化硅(PVDF/IL-Si O2)杂化膜,考察了IL-Si O2含量对杂化膜性能的影响。采用流动电位、接触角和水通量等手段分析研究了杂化膜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VDF/IL-Si O2杂化膜表面带有正电荷;IL-Si O2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杂化膜的亲水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杂化膜纯水通量显著增加的同时,对蛋白质的吸附量和截留率均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杂化膜 离子液体 纳米氧化硅 亲水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素复合超滤膜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白浩龙 李帅 张力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42-146,共5页
以聚偏氟乙烯为原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为添加剂,并向聚偏氟乙烯铸膜液中混入纳米纤维素,采用相转化工艺制备了复合超滤膜。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了制备复合超滤膜的最优条件:聚偏氟乙烯质量分数为1... 以聚偏氟乙烯为原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为添加剂,并向聚偏氟乙烯铸膜液中混入纳米纤维素,采用相转化工艺制备了复合超滤膜。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了制备复合超滤膜的最优条件:聚偏氟乙烯质量分数为14%,添加剂PVP K30质量分数为0.5%,纳米纤维素加入量为0.7%,空气中溶剂蒸发时间为10 s,凝胶浴为水。测定复合超滤膜的水通量、截留率、平均孔径、孔隙率、力学强度等一系列性能,膜的水通量为40.7 L/(m2.h),对牛血清蛋白的截留率为91.8%,孔隙率为52.3%,平均孔径为15.3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超滤膜 乙烯 纳米纤维 水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聚偏二氟乙烯界面导热性能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梦娇 伍斌 +2 位作者 夏茹 钱家盛 陈鹏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定性分析石墨烯取向对石墨烯/聚偏二氟乙烯(PVDF)复合材料界面热导的影响,研究石墨烯边缘功能化及其比例与石墨烯/PVDF界面热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调节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取向程度及对石墨烯边缘功能化...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定性分析石墨烯取向对石墨烯/聚偏二氟乙烯(PVDF)复合材料界面热导的影响,研究石墨烯边缘功能化及其比例与石墨烯/PVDF界面热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调节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取向程度及对石墨烯边缘功能化有利于提高石墨烯/PVDF复合材料界面热导.模拟结果为设计和制备高导热复合材料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乙烯 分子动力学 导热性能 边缘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电纺纳米纤维电池隔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好义 张子鹏 +3 位作者 谢超 杨卫民 丁玉梅 王瑞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9,14,共5页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膜由于成膜的高空隙率、低孔径和均匀的孔径分布等优点,为高性能新型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提供了新的选择。而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材料为基体制成的电纺纳米纤维膜除了上述优点外,还具有机械性能强、电解质...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膜由于成膜的高空隙率、低孔径和均匀的孔径分布等优点,为高性能新型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提供了新的选择。而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材料为基体制成的电纺纳米纤维膜除了上述优点外,还具有机械性能强、电解质浸润性高及收缩率小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锂电池隔膜的重要原料之一。综述了不同种类PVDF基电纺纤维隔膜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特点,分析了与商业聚烯烃隔膜的对比优势,为未来高性能隔膜研究及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乙烯 纳米纤维 锂电池隔膜 隔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聚偏二氟乙烯复合纤维过滤膜的制备及其过滤性能 被引量:7
15
作者 胡雪敏 杨文秀 李腾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37,共6页
为得到高过滤效率、低过滤阻力的空气过滤材料,将氧化石墨烯掺入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基体,N,N-二甲基甲酰胺与丙酮为混合溶剂的纺丝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高性能氧化石墨烯/PVDF复合纤维过滤膜。研究不同聚偏二氟乙烯质量分数、... 为得到高过滤效率、低过滤阻力的空气过滤材料,将氧化石墨烯掺入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基体,N,N-二甲基甲酰胺与丙酮为混合溶剂的纺丝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高性能氧化石墨烯/PVDF复合纤维过滤膜。研究不同聚偏二氟乙烯质量分数、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静电纺丝电压、接收距离等参数对复合纳米纤维过滤膜外观形态、过滤效率、过滤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偏二氟乙烯质量分数为16%,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1. 0%,静电纺丝电压为29. 0 k V,接收距离为16 cm时,制备的复合纤维过滤膜形貌较好,纤维连续且均匀,过滤效率为99. 99%,过滤阻力为11. 53 Pa/μm,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乙烯复合纤维 过滤膜 静电纺丝 过滤效率 过滤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聚偏氟乙烯共混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薇 董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3-170,177,共9页
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NIPS)法,添加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研究了MWCNTs-COOH的添加量、管径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分别研究了膜的形态、结构... 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NIPS)法,添加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研究了MWCNTs-COOH的添加量、管径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分别研究了膜的形态、结构、晶型变化。结果表明,在MWCNTs-COOH质量分数为0.03%,管径为20~30nm时,中空纤维膜纯水通量、对牛血清蛋白(BSA)截留率、亲水性、抗污染性能达到最大。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相比纯PVDF膜显著提高,随MWCNTs-COOH添加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在0.03%达到最大;但随管径增大而减小。结果显示,质量分数0.03%,管径为20~30nm的MWCNTs-COOH制备出的中空纤维膜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 乙烯 制备 管径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铝/聚偏二氟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介电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洪全 高素华 高素梅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25-1427,共3页
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氮化铝(Al N)/聚偏二氟乙烯(PVDF)纳米复合材料。将AlN纳米粉末加入无水乙醇中,经超声分散得悬浮液;将PVDF粉末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悬浮液,磁力搅拌,经干燥箱干燥得AlN/PVDF纳米复合膜。采用SEM、XRD、FTI... 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氮化铝(Al N)/聚偏二氟乙烯(PVDF)纳米复合材料。将AlN纳米粉末加入无水乙醇中,经超声分散得悬浮液;将PVDF粉末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悬浮液,磁力搅拌,经干燥箱干燥得AlN/PVDF纳米复合膜。采用SEM、XRD、FTIR等手段表征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及结构变化,另分析了介电常数与频率的相关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当AlN纳米粒子的填充量为10%时,尺寸小于100 nm的Al N纳米片均匀分散在PVDF基体内,二者相容性好,观察不到相界面,且AlN/PVDF纳米复合材料仍具有高的韧性。AlN/PVDF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对频率的依赖性非常大,在低频下具有非常高的介电常数,其值达到55,为纯PVDF的27倍,但高频条件下AlN/PVDF纳米复合膜与PVDF膜的介电常数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铝 乙烯 纳米复合材料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高悦 梁永日 +2 位作者 温世鹏 刘月星 刘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6-181,190,共7页
压电聚合物因柔性、加工容易和成本低等优点备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生物医学、能源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数据储存器、纳米发电机、传感器和驱动器等器件的开发方面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文中对聚偏氟乙烯的结晶结构、晶型调控以及应用方面... 压电聚合物因柔性、加工容易和成本低等优点备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生物医学、能源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数据储存器、纳米发电机、传感器和驱动器等器件的开发方面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文中对聚偏氟乙烯的结晶结构、晶型调控以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重点介绍聚偏氟乙烯压电聚合物纳米纤维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在纳米器件等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Β-晶型 压电性能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二氟乙烯(PVF_2)纤维结构性能的研究
19
作者 王依民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1-10,共10页
本文对不同分子量的 PVF_2熔纺纤维,用广、小角 X 衍射,DSC,双折射和力学性能测定法进行了研究,对其α晶体取向、β晶体的产生和样品力学性能随纺丝张力变化的规律作了研究.结果表明,α和β晶体共存于高分子量样品中,产生β晶体的临界... 本文对不同分子量的 PVF_2熔纺纤维,用广、小角 X 衍射,DSC,双折射和力学性能测定法进行了研究,对其α晶体取向、β晶体的产生和样品力学性能随纺丝张力变化的规律作了研究.结果表明,α和β晶体共存于高分子量样品中,产生β晶体的临界张力约为3×10~6Pa,β晶体含量随纺丝张力而增加,结晶取向和力学性能与纺丝张力有关而在一定范围内与分子量大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纤维 性能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的防结冰性能(英文)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婷 王成臣 +1 位作者 郭小颖 张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9-965,共7页
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掺杂离子液体([BMIM][PF_6])的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研究结果表明,[BMIM][PF_6]与PVDF具有相互作用,并可促进PVDF形成β相晶体.在溶剂挥发后,离子液体存在于PVDF纳米纤维的表面.纳米纤维中的离子液体含量对... 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掺杂离子液体([BMIM][PF_6])的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研究结果表明,[BMIM][PF_6]与PVDF具有相互作用,并可促进PVDF形成β相晶体.在溶剂挥发后,离子液体存在于PVDF纳米纤维的表面.纳米纤维中的离子液体含量对复合纳米纤维的表面形态和润湿性具有显著影响.通过离子液体的引入,可有效推迟水滴在纳米纤维表面的结冰时间,降低水滴的结晶温度,并且降低冰黏附强度.研究结果显示含有10%[BMIM][PF_6]的PVDF纳米纤维疏水性最高,并具有优异的防结冰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离子液体 纳米纤维 疏水性 防结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