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流模技术在聚偏二氟乙烯压电传感器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玲 何伟 裴柳进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53-55,共3页
应用电流模技术 ,采用具有有源电流反馈 ,高速、宽带的低噪高精度单片集成数放AMP 0 1,研究聚偏二氟乙烯 (PVDF)薄膜的压电效应、任意分布特性 ,建立压电特性方程 ,从而说明任意分布的集成智能结构触觉传感器模型 。
关键词 压电效应 电流模 乙烯 压电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基柔性压电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齐芳汐 徐思懿 +1 位作者 刘皓 李晓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7,52,共6页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柔性压电传感器作为传感器的主要类型之一,是感知信息、发出信号的关键,柔性压电材料的选择与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密切相关。与传统的压电材料相比,聚偏氟乙烯(PVDF)在柔性、可拉伸性、化学稳定性、机电转换、易用性...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柔性压电传感器作为传感器的主要类型之一,是感知信息、发出信号的关键,柔性压电材料的选择与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密切相关。与传统的压电材料相比,聚偏氟乙烯(PVDF)在柔性、可拉伸性、化学稳定性、机电转换、易用性和声传播阻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PVDF成为研究的热点。详细介绍PVDF柔性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全面介绍了不同类型基于PVDF的柔性压电式传感器,分析了其优缺点及发展前景,为高性能、多功能的柔性PVDF压电传感器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压电传感器 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聚偏氟乙烯互穿网络凝胶的合成及其压电性能
3
作者 杜丽君 孟庆华 金鑫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
为构筑具有较高压电性能、高柔性的含聚偏氟乙烯(PVDF)水凝胶,采用原位交联聚合和溶剂置换相结合的合成方法,以丙烯酰胺(AM)为单体、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设计了聚丙烯酰胺(PAM)交联网络与P... 为构筑具有较高压电性能、高柔性的含聚偏氟乙烯(PVDF)水凝胶,采用原位交联聚合和溶剂置换相结合的合成方法,以丙烯酰胺(AM)为单体、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设计了聚丙烯酰胺(PAM)交联网络与PVDF分子链互穿的水凝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等表征手段对互穿网络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VDF分子链均匀分布在水凝胶结构中,并与PAM交联网络互穿;PVDF的β晶型明显增加;含PVDF的水凝胶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压电性能,在12.5 kPa压缩应力下最高电压差可达15.17 mV,展现了作为高性能压电传感器材料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丙烯酰胺 互穿网络凝胶 丙烯腈 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嗪/聚乙烯亚胺对共沉积后界面聚合制备的聚偏二氟乙烯复合疏松纳滤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陈淑怡 张晨 +2 位作者 张琪 蒋淑红 王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0,共8页
复合纳滤膜染料废水处理中染料和盐分的分离是一项重大挑战,迫切需要开发对染料具有较高截留率而对盐具有高渗透性的新型复合疏松纳滤膜。文中使用哌嗪(PIP)、聚乙烯亚胺(PEI)与多巴胺(DA)代替PEI/DA共沉积体系进行共沉积后与均苯酰氯(T... 复合纳滤膜染料废水处理中染料和盐分的分离是一项重大挑战,迫切需要开发对染料具有较高截留率而对盐具有高渗透性的新型复合疏松纳滤膜。文中使用哌嗪(PIP)、聚乙烯亚胺(PEI)与多巴胺(DA)代替PEI/DA共沉积体系进行共沉积后与均苯酰氯(TMC)进行界面聚合,制备了复合聚偏二氟乙烯(PVDF)疏松纳滤膜,探讨了PIP/PEI对PVDF复合疏松纳滤膜结构与性能及其对模拟RB5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IP/PEI质量比的增加,PVDF复合疏松纳滤膜表面结节和粗糙度均增加,选择层厚度和PEG800截留率先减小后增大,纯水和染料废水的通量先增大后减小。当PIP/PEI质量比为50/50时复合纳滤膜性能最佳,此时纯水通量和染料废水通量分别为26.6 L/(m^(2)·h)和17.1 L/(m^(2)·h),较单一胺共沉积体系分别增加了70.5%和119.2%,RB5和NaCl的截留率分别为96.3%和1.7%。上述结果表明,用PIP/PEI/DA代替PIP/DA做共沉积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PVDF复合疏松纳滤膜的通量和NaCl的透过率,同时保证较高的染料截留率,使染料和盐得到较好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复合疏松纳滤膜 哌嗪/乙烯亚胺 共沉积与界面合法 RB5模拟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l_(3)-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聚偏二氟乙烯膜电导率的影响
5
作者 李欢 周继承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219,共6页
以FeCl_(3)和鳞片石墨为原料,通过改进熔融盐法制得高导电的FeCl_(3)插层的石墨层间化合物(FeCl_(3)-GICs);将其作为导电填料,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基体,制备了具有各向异性导电的FeCl_(3)-GICs/PVDF复合导电膜。利用多种表征方法对... 以FeCl_(3)和鳞片石墨为原料,通过改进熔融盐法制得高导电的FeCl_(3)插层的石墨层间化合物(FeCl_(3)-GICs);将其作为导电填料,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基体,制备了具有各向异性导电的FeCl_(3)-GICs/PVDF复合导电膜。利用多种表征方法对所制备的FeCl_(3)-GICs填料及复合导电膜进行结构分析和性能评测。结果表明,FeCl_(3)-GICs产品层间距从石墨原料的0.335 nm增加至0.94 nm;其粉末电导率从石墨原料的2.86×10^(4) S/m提高到9.09×10^(4) S/m,导电性能提高3倍以上。以FeCl_(3)-GIC为导电填料制备的复合导电膜不仅可以将PVDF膜的水平方向电导率提高10个数量级,且具有电导率分布的各向异性;此外,复合导电薄膜表现出极好的柔性与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l_(3)-石墨层间化合物 石墨高分子复合导电膜 电导率 各向异性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压电聚偏二氟乙烯有序纳米纤维及其在压力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凌云 马思远 吴德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98-2504,共7页
针对传统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偏二氟乙烯(PVDF)压电纤维工艺复杂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采用滚筒收集方式制备PVDF有序纳米纤维的方法。通过改变滚筒转速收集纤维,得到了有序程度不同的PVDF纤维膜。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有... 针对传统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偏二氟乙烯(PVDF)压电纤维工艺复杂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采用滚筒收集方式制备PVDF有序纳米纤维的方法。通过改变滚筒转速收集纤维,得到了有序程度不同的PVDF纤维膜。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有序纤维膜β晶相的含量,并利用NI数据采集卡在相同条件下测试了纤维膜的压电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滚筒转速提高,纤维有序度增强,β相的含量提高,压电电压输出也明显增大,由此得知滚筒转速变化对β晶相的含量及压电输出电压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基于得到的结果,设计制作了利用该有序PVDF纤维膜的压力传感器,并在不同气压下进行了动态响应测试。结果显示:所制备的PVDF有序纤维压力传感器在0.145-0.165 MPa下的电压输出随气压的增加呈线性增大,表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度,其灵敏度达179mV/kPa。采用该种方法制备PVDF纤维对研制动态压力传感器极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滚筒收集 乙烯有序纳米纤维 压电特性 压力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偏二氟乙烯传感器的斜拉桥损伤识别
7
作者 刘建胜 汪同庆 +2 位作者 王贵新 居琰 王代华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1-43,共3页
斜拉索是斜拉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斜拉桥的主要承载部件。斜拉桥桥跨结构的质量和桥上活载绝大部分或全部通过斜拉索传递到索塔上。实时监测分布于大桥上的桥索张力变化 ,对于了解斜拉桥的健康状态 ,确保斜拉桥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斜拉索是斜拉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斜拉桥的主要承载部件。斜拉桥桥跨结构的质量和桥上活载绝大部分或全部通过斜拉索传递到索塔上。实时监测分布于大桥上的桥索张力变化 ,对于了解斜拉桥的健康状态 ,确保斜拉桥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聚偏二氟乙烯 (polyvinylidenefluoride)传感器通过监测应变得到拉索的振动信号 ,采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实现振动信号的快速傅立叶变换 ,利用变换得到的振动频率计算出拉索的张力 ,实现斜拉索张力的在线测量。将桥索张力的变化输入到神经网络中进行斜拉桥损伤识别 ,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损伤识别 乙烯 斜拉桥 斜拉索 桥索张力 振动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聚偏二氟乙烯界面导热性能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梦娇 伍斌 +2 位作者 夏茹 钱家盛 陈鹏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定性分析石墨烯取向对石墨烯/聚偏二氟乙烯(PVDF)复合材料界面热导的影响,研究石墨烯边缘功能化及其比例与石墨烯/PVDF界面热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调节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取向程度及对石墨烯边缘功能化...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定性分析石墨烯取向对石墨烯/聚偏二氟乙烯(PVDF)复合材料界面热导的影响,研究石墨烯边缘功能化及其比例与石墨烯/PVDF界面热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调节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取向程度及对石墨烯边缘功能化有利于提高石墨烯/PVDF复合材料界面热导.模拟结果为设计和制备高导热复合材料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乙烯 分子动力学 导热性能 边缘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聚偏氟乙烯压力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曾辉 余尚江 +1 位作者 杨吉祥 丁世敬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48,共3页
聚偏氟乙烯(PVDF)压电薄膜的热电效应对PVDF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灵敏度影响较大。通过对研制的PVDF压力传感器灵敏度受温度影响的试验研究得出:传感器的灵敏度随温度增加而增大,两者关系是一条曲线;在-20~60℃范围内其热灵敏度漂移系数是... 聚偏氟乙烯(PVDF)压电薄膜的热电效应对PVDF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灵敏度影响较大。通过对研制的PVDF压力传感器灵敏度受温度影响的试验研究得出:传感器的灵敏度随温度增加而增大,两者关系是一条曲线;在-20~60℃范围内其热灵敏度漂移系数是个常数,其值为0.007619℃;利用室温时传感器校准得出的输出灵敏度,用公式可以计算出-20~60℃范围内任何温度时的灵敏度,从而实现了传感器灵敏度受热电效应影响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压力传感器 灵敏度 热电效应 热灵敏度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膜光导纤维乙醇传感器的研制
10
作者 冯业铭 康琪 王永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3-114,共2页
聚偏氟乙烯膜光导纤维乙醇传感器的研制冯业铭1*康琪2王永志1(1中国矿业大学煤综合利用系徐州221008,2山东矿业学院济南分院化工系济南)关键词乙醇,传感器,聚偏氟乙烯膜,光导纤维1996-03-19收稿,1996... 聚偏氟乙烯膜光导纤维乙醇传感器的研制冯业铭1*康琪2王永志1(1中国矿业大学煤综合利用系徐州221008,2山东矿业学院济南分院化工系济南)关键词乙醇,传感器,聚偏氟乙烯膜,光导纤维1996-03-19收稿,1996-07-26修回光导纤维化学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传感器 乙烯 光导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膜中聚偏二氟乙烯β相形成和含量提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大若 周烨 +5 位作者 朱成 胡欣 倪亚茹 方亮 陆春华 许仲梓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44,共12页
聚偏二氟乙烯(PVDF)作为一种优秀的聚合物压电材料能够达到工业或日常应用的需求,同时还具有优良的柔韧性、耐候性、耐冲击性和生物相容性,环境适应能力强,在压电应用领域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作为一种半结晶高分子材料,PVDF的压电性主... 聚偏二氟乙烯(PVDF)作为一种优秀的聚合物压电材料能够达到工业或日常应用的需求,同时还具有优良的柔韧性、耐候性、耐冲击性和生物相容性,环境适应能力强,在压电应用领域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作为一种半结晶高分子材料,PVDF的压电性主要来源于其内部全反式TTTT构象的β相。因此,对PVDF的β相含量的提高是研究和提高PVDF压电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简要总结PVDF的β相形成和含量提高的主要策略,从原料选择、制备工艺和后处理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影响PVDF中β相含量的因素,分析各种策略的优势与不足,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 乙烯(PVDF) Β相 压电性能 共混 填料复合 掺杂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二氟乙烯的压电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敏 高国伟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4-29,共6页
本文阐述了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物理特性,着重介绍了其压电性。PVDF是一种半晶状聚合物,它有四种不同的晶型。这些晶型可通过热、电场和压力作用而转变。
关键词 乙烯 压电 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FeCl3复合纤维膜柔性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亦可 贾凡 +2 位作者 桂澄 晋蕊 李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20,共8页
为制备灵敏度高的柔性传感器,将六水合三氯化铁(FeCl3·6H2O)加入聚偏氟乙烯(PVDF)中,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PVDF/FeCl3复合纤维膜并组装成传感器。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接触角分析仪等对纤维膜的... 为制备灵敏度高的柔性传感器,将六水合三氯化铁(FeCl3·6H2O)加入聚偏氟乙烯(PVDF)中,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PVDF/FeCl3复合纤维膜并组装成传感器。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接触角分析仪等对纤维膜的形貌、结构、润湿性、力学性能及压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适量的FeCl3·6H2O添加可增加纤维膜中β晶型的相对含量,进而有效提高传感器的压电输出性能,但过多FeCl3·6H2O会抑制β晶型的形成;当FeCl3·6H2O质量分数为0.5%时,纤维晶体结构中β晶型的比例达到最大值68.74%,最高输出电压达到约5 V;传感器对激振过程的反应时间可达0.025 s,且在不同激振频率下的响应时间基本一致,动态高频时具有较高的压电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六水合三氯化铁 柔性传感器 压电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偏氟乙烯的柔性呼吸传感器研制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薛君 辛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4-108,共5页
鉴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实时监测的必要性,设计了一种基于聚偏氟乙烯(PVDF)的便携式柔性呼吸传感器。采用环膜结构作为整体结构,以亲肤凝胶为基底,粘贴在人体腹部。利用ANSYS Workbench 18.0的ACTPiezoAndMEMS-v180.1压电分析模块对PVD... 鉴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实时监测的必要性,设计了一种基于聚偏氟乙烯(PVDF)的便携式柔性呼吸传感器。采用环膜结构作为整体结构,以亲肤凝胶为基底,粘贴在人体腹部。利用ANSYS Workbench 18.0的ACTPiezoAndMEMS-v180.1压电分析模块对PVDF环膜结构进行应力变形分析,找出能够产生最大变形效应的拱高作为最佳设计结构,旨在采集最强呼吸信号。另外通过信号调理电路放大采集信号,输出标准的呼吸电压信号。经过人体佩戴测试,得出正常呼吸波形图和呼吸暂停波形图。测试波形数据结果显示:该传感器测量准确,可实现家庭就地实时监控,为后续该结构在家庭监护方向的推广提供了依据,也为与之配套的监控系统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分析 柔性呼吸传感器 ANSYS 环膜结构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钛酸钡/聚偏氟乙烯纳米复合柔性压电纤维膜 被引量:8
15
作者 蒋洁 陈胜 +3 位作者 李静静 付润芳 林义 顾迎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9,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聚偏氟乙烯(PVDF)的压电性能,采用具有铁电性能的钛酸钡(BaTiO_3)纳米颗粒为无机填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BaTiO_3/PVDF纳米复合纤维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反射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以及脉冲电压测试... 为进一步提高聚偏氟乙烯(PVDF)的压电性能,采用具有铁电性能的钛酸钡(BaTiO_3)纳米颗粒为无机填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BaTiO_3/PVDF纳米复合纤维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反射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以及脉冲电压测试等仪器对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及分析,探究了不同添加量的BaTiO_3对复合纤维膜结晶结构及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静电纺丝过程中静电力的拉伸和纳米BaTiO_3的成核作用促进了PVDF具有压电性的β晶型的形成;当BaTiO_3质量分数为10%,复合纤维膜的β晶型含量达到90.8%,纤维膜的输出电压值由20 V增加至50 V;制得的BaTiO_3/PVDF复合纤维薄膜具有良好的压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压电 纳米钛酸钡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的聚偏二氟乙烯微孔膜结构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文明 杨健 +1 位作者 王晓琳 赵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0-83,共4页
通过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聚偏二氟乙烯(PVDF)微孔膜,选用的稀释剂为二苯甲酮、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碳酸丙二醇酯。测定了各个体系的相图并比较了不同条件下得到的膜孔结构的差异,以此为依据分析了稀释剂种类、聚合物浓... 通过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聚偏二氟乙烯(PVDF)微孔膜,选用的稀释剂为二苯甲酮、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碳酸丙二醇酯。测定了各个体系的相图并比较了不同条件下得到的膜孔结构的差异,以此为依据分析了稀释剂种类、聚合物浓度和冷却条件对相分离机理和膜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相分离 乙烯 微孔膜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压电薄膜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雨 王清海 +1 位作者 崔剑 姜维维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2-64,共3页
概述聚偏氟乙烯(PVDF)压电薄膜的优点,介绍国内外在材料研究和传感器件的研究、应用方面的进展,重点介绍国外PVDF压电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医疗、冲击测试等方面的应用实例,以及国內材料研究、试验测试的进展情况。指出PVDF压电材料在... 概述聚偏氟乙烯(PVDF)压电薄膜的优点,介绍国内外在材料研究和传感器件的研究、应用方面的进展,重点介绍国外PVDF压电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医疗、冲击测试等方面的应用实例,以及国內材料研究、试验测试的进展情况。指出PVDF压电材料在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压电薄膜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伸工艺对聚偏二氟乙烯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戚晓芳 余琨 +1 位作者 冯玉军 井晓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B11期68-73,共6页
用熔融热压法和溶液浇铸法制备聚偏二氟乙烯初始膜,在25 ~110 ℃下进行不同形变量的拉伸.结果表明,拉伸促使初始膜中的球晶α相向片晶β相转变.降低拉伸温度,增大拉伸比,可增大相变量.高温高拉伸比还可促使非晶相向β相转... 用熔融热压法和溶液浇铸法制备聚偏二氟乙烯初始膜,在25 ~110 ℃下进行不同形变量的拉伸.结果表明,拉伸促使初始膜中的球晶α相向片晶β相转变.降低拉伸温度,增大拉伸比,可增大相变量.高温高拉伸比还可促使非晶相向β相转变,增大β相含量,从而提高压电性能.拉伸及退火均使薄膜电击穿强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压电 薄膜 电击穿强度 拉伸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CNT复合颗粒填充聚偏二氟乙烯介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秋婷 于淑会 +2 位作者 梁先文 孙蓉 谢盛辉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39,43,共7页
利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钛酸钡表面负载碳纳米管的复合颗粒BT-CNT,将其填充到聚偏二氟乙烯中制备了三相复合材料(BT-CNT/PVDF),研究BT-CNT对该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T-CNT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显著增加,而... 利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钛酸钡表面负载碳纳米管的复合颗粒BT-CNT,将其填充到聚偏二氟乙烯中制备了三相复合材料(BT-CNT/PVDF),研究BT-CNT对该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T-CNT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显著增加,而介质损耗及电导率仍保持在较低值,复合材料在BT-CNT质量分数为50%时未出现典型的渗流效应。介电常数的增加主要源于导电性CNT引起的界面极化,而长的CNT经机械球磨在BT表面形成较短的CNT片段,静电吸附于BT表面,难以在整个复合材料中形成导电性渗流网络。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随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由于温度升高导致更强烈的界面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CNT复合颗粒 乙烯 介电性能 渗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导电TiO2复合压电薄膜的制备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婉婉 高强 +2 位作者 王阳毅 龙啸云 葛明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0,22,共6页
为探究提高聚偏氟乙烯压电性能的方法,采用静电纺丝结合填料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导电TiO_2复合纳米纤维压电薄膜,并讨论了不同添加量的导电二氧化钛晶须对纤维薄膜直径、形貌、结晶形态和β相和γ相含量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 为探究提高聚偏氟乙烯压电性能的方法,采用静电纺丝结合填料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导电TiO_2复合纳米纤维压电薄膜,并讨论了不同添加量的导电二氧化钛晶须对纤维薄膜直径、形貌、结晶形态和β相和γ相含量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方法表征纤维薄膜材料的微观形态结构和结晶结构。对复合纳米纤维薄膜的压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静电纺丝是提高聚偏氟乙烯中β相含量的有效方法。导电TiO_2的添加除了诱导结晶取向,促进更多β相和γ相的形成,而且有助于将纺丝过程中形成的构相固定起来,从而达到提高产物压电性的目的。除此之外,添加导电TiO_2后,聚偏氟乙烯纤维膜的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导电氧化钛纳米晶须 静电纺丝 压电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