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在硝胺发射药中的缓蚀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泽昊 陈冲 +4 位作者 卢佳新 张波波 肖飞 刘波 梁泰鑫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4-831,共8页
为研究新型有机硅材料八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OPS)在发射药中的缓蚀特性及作用机理,制备了OPS含量分别为2%、5%、8%的硝胺发射药以及不含OPS的硝胺发射药对照样。通过差示扫描热量热仪(DSC)研究了OPS与硝胺发射药组分的相容性,采用氧... 为研究新型有机硅材料八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OPS)在发射药中的缓蚀特性及作用机理,制备了OPS含量分别为2%、5%、8%的硝胺发射药以及不含OPS的硝胺发射药对照样。通过差示扫描热量热仪(DSC)研究了OPS与硝胺发射药组分的相容性,采用氧弹量热仪、密闭爆发器、半密闭爆发器分别研究了发射药的能量性能、燃烧性能以及烧蚀特性,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表征烧蚀管内壁表面的微观结构、元素分布和产物组成。结果表明,OPS与硝胺发射药组分相容;OPS会降低发烧药的爆热、最大压力和火药力;随着OPS含量的增加,硝胺发射药降烧蚀率逐渐增大,缓蚀效果逐渐增强,当OPS含量为5%和8%时,降烧蚀率分别为23.9%、36.0%。对烧蚀管内壁表面裂纹、产物及其分布情况的分析表明,OPS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SiO2均匀分布在管壁内层,形成了具有优异热阻特性的保护层,降低了高温燃气、固体颗粒对管壁的侵蚀与冲刷作用,实现高效缓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OPS) 功能添加剂 硝胺发射药 烧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倍半硅氧烷在钢铁防腐环氧涂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巩荣耀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3,共6页
重点综述了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结构特征、引入环氧涂层的方式、对环氧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POSS独特的无机核/有机壳结构,对有机基团的可裁剪性、相容性和反应性为设计具有多种功能的POSS/环氧防腐涂层提供了可能。POSS可以通... 重点综述了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结构特征、引入环氧涂层的方式、对环氧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POSS独特的无机核/有机壳结构,对有机基团的可裁剪性、相容性和反应性为设计具有多种功能的POSS/环氧防腐涂层提供了可能。POSS可以通过自身为主体结构或修饰其他主体结构的方式引入到环氧涂层中。POSS的引入能有效提高环氧涂层的防腐性能,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POSS纳米笼的物理填充屏蔽作用、增强环氧网络的交联致密化作用、发挥电活性特征促进稳定钝化层的形成与主动修复作用。未来应加强探索POSS引入环氧树脂的新方式,控制POSS结构的分散均匀性,深入揭示POSS与环氧树脂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寻求更多阐释POSS提高涂层防腐性能的直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 环氧树脂 纳米结构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杂化材料的冷结晶及熔融行为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晓静 贾天刚 +3 位作者 方少明 张成贵 李亚东 马文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78,共4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OCAPS/PLLA)杂化材料。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仪研究表明,OCAPS在PLLA基体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该...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OCAPS/PLLA)杂化材料。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仪研究表明,OCAPS在PLLA基体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该体系的冷结晶及熔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CAPS不会改变PLLA基体结晶的α晶型,但具有异相成核作用,降低了PLLA基体的冷结晶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降低,由于晶粒熔融重结晶导致PLLA基体熔融单峰分裂成为双峰,并且OCAPS促进了PLLA的熔融重结晶过程,使晶粒结构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形聚倍半硅氧烷 乳酸 杂化材料 冷结晶 熔融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天玉 黄玉东 张学忠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7-392,共6页
笼形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类真正分子水平上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介绍了POSS的有机无机杂化的笼形结构和相应性能,总结了通过三官能的有机硅单体水解缩聚合成POSS及其衍生物的路线及存在的低产率、高成本问题,并概... 笼形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类真正分子水平上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介绍了POSS的有机无机杂化的笼形结构和相应性能,总结了通过三官能的有机硅单体水解缩聚合成POSS及其衍生物的路线及存在的低产率、高成本问题,并概述了POSS基聚合物的性能、杂化结构和制备方法,指出了POSS在各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对POSS基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 纳米材料 笼形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 POSS基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晶粒诱导的聚乳酸结晶行为及性能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凯 李磊 +1 位作者 陈广新 李齐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8,共4页
通过溶液及熔融两步共混方法,用带有环氧基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EVOS)对聚乳酸(PLA)进行改性,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相态等方面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EVOS的加入,PLA冷结晶温度降低,结晶和熔融温度变化不大,结... 通过溶液及熔融两步共混方法,用带有环氧基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EVOS)对聚乳酸(PLA)进行改性,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相态等方面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EVOS的加入,PLA冷结晶温度降低,结晶和熔融温度变化不大,结晶热和熔融热下降。1%的EVOS在PLA中实现了纳米尺度的分散,随着EVOS含量增加,球晶尺寸明显增加。当EVOS的添加量为5%时,材料的拉伸强度比纯PLA增加26.2%,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吡啶桥联聚倍半硅氧烷及其镍(Ⅱ)、铽(Ⅲ)配合物的合成与磁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吴连斌 吕志卿 +2 位作者 陈遒 陈利民 蒋剑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44-1749,共6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含联吡啶基桥联倍半硅氧烷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在稀盐酸催化下,分别与镍盐(醋酸镍)或铽盐(氯化铽)反应,制备了联吡啶基桥联聚倍半硅氧烷及其金属配合物,并对聚合物及其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与配... 合成了一种新型含联吡啶基桥联倍半硅氧烷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在稀盐酸催化下,分别与镍盐(醋酸镍)或铽盐(氯化铽)反应,制备了联吡啶基桥联聚倍半硅氧烷及其金属配合物,并对聚合物及其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与配体成功络合.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合成的聚合物和金属配合物为粒径均一、形状规则的球状粒子.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区两者都具有铁磁性,其中镍(Ⅱ)配合物具有较大的矫顽力、剩余磁化强度及磁滞回线面积,表现出硬铁磁性,而铽(Ⅲ)配合物具有很小的矫顽力、剩余磁化强度及磁滞回线面积,表现出软铁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吡啶 桥联聚倍半硅氧烷 金属配位合物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晓静 贾天刚 +3 位作者 张成贵 李亚东 闫春绵 马文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5-107,111,共4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OCAPS/PLLA)杂化材料,研究了OCAPS对PLLA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与OCAPS之间形成了氢键,OCAPS在PLLA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随着OCAPS质量分数由0增至15%,OCAPS...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OCAPS/PLLA)杂化材料,研究了OCAPS对PLLA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与OCAPS之间形成了氢键,OCAPS在PLLA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随着OCAPS质量分数由0增至15%,OCAPS/PLLA杂化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由54.1℃升至54.5℃,熔融温度(Tm)由149.0℃降至147.6℃,OCAPS的加入没有改变PLLA的热分解温度,但使PLLA的储能模量由2206MPa降至1203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形聚倍半硅氧烷 乳酸 杂化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段型聚倍半硅氧烷-硅橡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刘玉峰 石芸慧 +3 位作者 张典 党煜 邓淋丹 黄光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共5页
通过缩合聚合反应使含有2个乙氧基的八苯基聚倍半硅氧烷(DOPO)与羟基封端的聚硅氧烷预聚物通过化学键合,得到POSS位于聚硅氧烷主链的POSS-聚硅氧烷嵌段共聚物,然后硫化得到POSS位于聚硅氧烷分子链的嵌段型POSS-硅橡胶。研究表明,通过化... 通过缩合聚合反应使含有2个乙氧基的八苯基聚倍半硅氧烷(DOPO)与羟基封端的聚硅氧烷预聚物通过化学键合,得到POSS位于聚硅氧烷主链的POSS-聚硅氧烷嵌段共聚物,然后硫化得到POSS位于聚硅氧烷分子链的嵌段型POSS-硅橡胶。研究表明,通过化学共聚,POSS以纳米尺寸均匀分散于硅橡胶中并显著影响聚硅氧烷的分子运动,从而显著影响其粘弹性和力学性能。POSS的引入不仅提高了聚硅氧烷的零切黏度和模量,并使剪切变稀提前,而且使硅橡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储能模量均得到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刚性POSS的引入可显著提高硅橡胶的热稳定性,POSS质量分数为5%时,硅橡胶的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了73℃,最大分解温度提高了127℃,残余率从0.18%提高到18.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倍半硅氧烷 硅橡胶 嵌段 缩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基对聚倍半硅氧烷结构和表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陈辉 周树学 +1 位作者 游波 武利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2,共4页
采用酸性条件下有机三烷氧基硅烷的水解缩合制备聚倍半硅氧烷。通过富里叶红外光谱(FTIR)、29Si核磁共振谱(29Si NMR)、X射线衍射谱(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光学接触角(OCA)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表面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酸性条件下有机三烷氧基硅烷的水解缩合制备聚倍半硅氧烷。通过富里叶红外光谱(FTIR)、29Si核磁共振谱(29Si NMR)、X射线衍射谱(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光学接触角(OCA)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表面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有机三烷氧基硅烷中取代基的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其相应聚倍半硅氧烷的笼状网状结构比增加,缩合程度降低,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和水接触角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倍半硅氧烷 三烷氧基硅烷 结构 表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倍半硅氧烷微/纳米球的合成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郝丽芬 杨锐妮 +2 位作者 王学川 许伟 安秋凤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共10页
聚倍半硅氧烷微/纳米球(PSQ M/NPs)作为一种结构独特、性能优异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易于合成,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现已成为化学、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功能基聚倍半硅氧烷微/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在发光材料、... 聚倍半硅氧烷微/纳米球(PSQ M/NPs)作为一种结构独特、性能优异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易于合成,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现已成为化学、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功能基聚倍半硅氧烷微/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在发光材料、吸附材料、生物医药载体、阻燃材料和功能涂层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指出在PSQ M/NPs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倍半硅氧烷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水解-缩合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倍半硅氧烷基铁络合物阻燃剂的合成及改性环氧树脂 被引量:6
11
作者 曾碧榕 陈锦梅 +4 位作者 胡蓉 刘新瑜 陈国荣 郑薇 戴李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共9页
采用Kabachnik-Fields反应合成出含有邻苯二酚功能团、磷杂菲基团和笼型倍半硅氧烷结构基元的新型配体POSS-DOPO-Catechol(PDC),再与Fe^3+配位络合形成低聚倍半硅氧烷基铁络合物Fe(PDC)3,进一步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EP)进行固化制备出EP... 采用Kabachnik-Fields反应合成出含有邻苯二酚功能团、磷杂菲基团和笼型倍半硅氧烷结构基元的新型配体POSS-DOPO-Catechol(PDC),再与Fe^3+配位络合形成低聚倍半硅氧烷基铁络合物Fe(PDC)3,进一步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EP)进行固化制备出EP/Fe(PDC)3复合材料。利用红外、质谱和核磁共振表征配体及络合物的化学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氧指数测定、微形量热、动态力学实验等方法研究铁络合物Fe(PDC)3的引入对环氧树脂固化温度、热性能、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Fe(PDC)3可以降低环氧树脂的固化温度、热释放速率及总热释放量,提高残炭量、氧指数,这是由于铁络合物可以有效促进材料在高温下形成稳定性良好的致密炭层,起到隔氧隔热作用,从而在燃烧过程中阻止材料进一步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倍半硅氧烷衍生物 铁络合物 环氧树脂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及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薛裕华 冯连芳 +1 位作者 王嘉骏 胡国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82-285,289,共5页
综述了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的结构、性质与合成方法,重点介绍了单官能团、双官能团、多官能团3类POSS可以通过共聚、缩聚、接枝、共混等多种方式引进聚合物中,形成真正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最后指出了POSS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 纳米材料 合物 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内杂化纳米结构体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丰 刘长军 +1 位作者 高万玉 张彦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28,共5页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是基于化学键合作用形成的分子内杂化体系,其改性后的材料是一类具有广泛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文中介绍了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单体的结构、性能、单体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以及其改性聚合物...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是基于化学键合作用形成的分子内杂化体系,其改性后的材料是一类具有广泛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文中介绍了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单体的结构、性能、单体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以及其改性聚合物材料在航空、航天、卫生、电子等高科技领域内的应用前景。针对国内的研究现状,指出低聚倍半硅氧烷-聚合物杂化体系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 硅氧烷 有机-无机杂化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倍半硅氧烷复合超支化聚酯的结构及相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节莉 赵辉鹏 +2 位作者 陈群 何琳 徐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75-1479,共5页
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为内核,二羟甲基丙酸(DMP)为支化单元用准一步法合成了重均分子量为12100的第四代端羟基脂肪族超支化聚酯G4,并与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PMSQ)共混制备出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复合物.利用固体核磁共振(NMR)等方法表征... 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为内核,二羟甲基丙酸(DMP)为支化单元用准一步法合成了重均分子量为12100的第四代端羟基脂肪族超支化聚酯G4,并与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PMSQ)共混制备出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复合物.利用固体核磁共振(NMR)等方法表征了各个样品的结构和反应程度,并通过测量1HT1ρ值发现超支化聚酯与聚倍半硅氧烷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相容尺寸为3~5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 聚倍半硅氧烷 固体核磁共振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联聚倍半硅氧烷(BP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志卿 吴连斌 +3 位作者 蒋剑雄 陈遒 陈利民 来国桥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75,79,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杂化材料---桥联聚倍半硅氧烷(Bridged polysilsesquioxanes,BPS),该材料由于结构上的特殊性而表现出许多优异的性能。阐述了桥联聚倍半硅氧烷的研究现状及结构特性,重点综述了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电、催化、吸附...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杂化材料---桥联聚倍半硅氧烷(Bridged polysilsesquioxanes,BPS),该材料由于结构上的特殊性而表现出许多优异的性能。阐述了桥联聚倍半硅氧烷的研究现状及结构特性,重点综述了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电、催化、吸附等材料领域内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联聚倍半硅氧烷 杂化材料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氰酸酯杂化树脂固化动力学与固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春宝 杨绪杰 +2 位作者 张楠楠 金鸿 陈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92,共4页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了不同升温速率下氰酸酯及氰酸酯/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复合材料的固化过程,分析了不同升温速率下,POSS对树脂体系固化行为的影响。运用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对杂化树脂固化反应活化能进...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了不同升温速率下氰酸酯及氰酸酯/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复合材料的固化过程,分析了不同升温速率下,POSS对树脂体系固化行为的影响。运用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对杂化树脂固化反应活化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POSS对氰酸酯树脂固化具有催化作用,能显著降低树脂固化温度,含10%POSS的杂化体系固化温度可降至212℃;两种不同模型计算的活化能分别为83.30kJ/mol和85.68kJ/mol,与纯氰酸酯相比,杂化树脂的固化活化能和反应级数均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 氰酸酯 固化动力学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木器漆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韦双颖 李存鲁 +3 位作者 王砥 顾继友 时君友 曹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6期12807-12809,12813,共4页
一种新型的纳米级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向聚合物体系中加入很少量的POSS便会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明显提高。首先利用顶角-盖帽法合成POSS,用其改性水性聚氨酯木器漆。采用FT-IR、TGA... 一种新型的纳米级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向聚合物体系中加入很少量的POSS便会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明显提高。首先利用顶角-盖帽法合成POSS,用其改性水性聚氨酯木器漆。采用FT-IR、TGA、XRD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且测量复合材料在室温下接触角。结果表明,POSS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漆膜中,形成有机-无机互穿网络结构。此外,POSS的加入提高漆膜的耐热性能,增加涂膜的疏水性。漆膜的机械性能除附着力外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 水性氨酯 木器漆 有机-无机杂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KDP晶体的桥式聚倍半硅氧烷防潮膜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胜伟 徐耀 +3 位作者 吴东 孙予罕 吕海兵 赵松楠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74-1478,共5页
以间苯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制备了具有长桥链结构的聚倍半硅氧烷前驱体,利用制备的前驱体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缩聚制备了桥式聚倍半硅氧烷溶胶,并采用提拉浸涂法对磷酸二氢钾(KDP)晶体镀膜。通过1H NMR对前驱体进行... 以间苯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制备了具有长桥链结构的聚倍半硅氧烷前驱体,利用制备的前驱体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缩聚制备了桥式聚倍半硅氧烷溶胶,并采用提拉浸涂法对磷酸二氢钾(KDP)晶体镀膜。通过1H NMR对前驱体进行结构定性,利用29Si MAS NMR和N2吸附-脱附表征对凝胶结构进行了分析,用AFM对薄膜的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通过湿度为60%时KDP晶体光学性质的变化考察了薄膜的防潮性能。利用三倍频和基频激光测试了薄膜的抗激光损伤性能。结果表明:这种桥式聚倍半硅氧烷薄膜对KDP晶体具有很好的防潮保护作用,并显示了较好的抗激光损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聚倍半硅氧烷 防潮膜 磷酸二氢钾 前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杂化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及修饰 被引量:2
19
作者 欧俊杰 林辉 +3 位作者 刘哲益 张振宾 董靖 邹汉法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2-328,共7页
本文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原位制备了两种杂化毛细管整体柱。首先以含有一个甲基丙烯酸基团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试剂(Bu-POSS)为单体、以含有多个甲基丙烯酸基团的POSS试剂(POSS-MA)为交联剂在二元致孔剂(正丙醇/聚乙二醇400)和引... 本文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原位制备了两种杂化毛细管整体柱。首先以含有一个甲基丙烯酸基团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试剂(Bu-POSS)为单体、以含有多个甲基丙烯酸基团的POSS试剂(POSS-MA)为交联剂在二元致孔剂(正丙醇/聚乙二醇400)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存在下发生热引发聚合,在毛细管中形成聚(Bu-POSS-co-POSS-MA)杂化整体柱;另外仅以POSS-MA为单体在相同条件下制备聚(POSS-MA)杂化整体柱,并将这两种杂化整体柱应用于小分子的毛细管液相色谱(cLC)分析。结果表明,含POSS杂化整体柱具有制备简单、重现性好以及稳定性高的特点。此外,利用聚(POSS-MA)杂化整体柱表面剩余的甲基丙烯酸基团,可以将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硬脂酸酯等)化学键合到整体柱上,不但可以提高色谱柱效,而且使其具有不同的选择性。本文所发展的以POSS试剂为原料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杂化整体柱的方法为新型杂化整体柱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 整体柱 有机-无机杂化 毛细管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形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晓静 贾天刚 石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45-1148,共4页
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笼形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OAPS)与聚乳酸(PLLA)杂化材料。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失重分析(TGA)等手段对该体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OAPS质量分数... 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笼形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OAPS)与聚乳酸(PLLA)杂化材料。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失重分析(TGA)等手段对该体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OAPS质量分数为5时,PLLA的羰基伸缩振动峰由1758cm-1红移至1748cm-1,OAPS氨基伸缩振动峰由3362cm-1红移至3296cm-1,说明PLLA羰基与OAPS氨基之间形成了氢键;随着OAPS质量分数由0增至5,OAPS/PLLA杂化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由47℃升高至56℃,熔融温度(Tm)由141℃升高至146℃,储能模量由1100MPa增至1250MPa;OAPS的加入没有改变PLLA的热分解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 乳酸 杂化材料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