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约聚亚甲基链的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向红 章林溪 +2 位作者 夏阿根 徐芸 许健民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46-50,共5页
采用旋转异构态模型,计算受约于无限长圆柱体的聚亚甲基链的配分函数.发现受约聚亚甲基链的配分函数可以写成lnZ=aN+b,其中,N是键的数目,a和b与温度T、无限长圆柱体的直径D有关.
关键词 旋转异构态模型 聚亚甲基链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亚甲基链的弹性形变研究
2
作者 姜舟婷 章林溪 夏阿根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4-26,共3页
本文采用旋转异构态模型 ,对聚亚甲基链受到无相变的弹性形变后的热力学性质进行研究 ,计算出在不同形变时聚亚甲基链体系的自由能、内能等热力学函数 ,同时还分析了应力与弹性形变的关系以及内能对弹性形变的贡献 .
关键词 旋转异构态模型 聚亚甲基链 弹性形变 热力学性质 自由能 内能 热力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亚甲基链在弹性形变时的链段取向研究
3
作者 章林溪 黄有兴 赵得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11-513,共3页
In this paper, molecular orientation behavior of polymethylene chains was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considering long\|distance interactions by using the enumeration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rotational isomeric st... In this paper, molecular orientation behavior of polymethylene chains was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considering long\|distance interactions by using the enumeration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rotational isomeric state(RIS) model. The chain lengths are from \%N\%=12 to \%N=\%24, and the Lennord\|Jennes potential was adopted in the non\|local interaction calculations. The molecular orientation function(Legendre polynomial) may be well expressed as\$\$<P\-2(ζ)>/(λ\+2-λ\+\{-1\})=a(λ\+2-λ\+\{-1\})+b\$\$here\% a\% and\% b\% only depend on the chain length, and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chain length, especially for \%b\%. In the meantime, we also calculate the Helmholtz free energy 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tensile deformation. Comparisons with Gaussian chains are made, and our results are close to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Roe and Krigbaum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亚甲基链 段取向 弹性形变 旋转异构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亚甲基链的温度系数
4
作者 章林溪 夏阿根 许健民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39-41,共3页
本文采用旋转异构态模型,考虑排斥体积效应,用 Monte Carlo模拟方法计算了聚亚甲基高分子链的温度系数dln<R^2>/dT。考虑排斥体积的聚亚甲基链的温度系数大于无扰聚亚甲基链的温度系数,并更接近实验值。
关键词 聚亚甲基链 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相互作用对聚亚甲基链末端距四次矩的影响
5
作者 夏阿根 章林溪 许健民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04-108,共5页
本文用三级相互作用近似理论导出了高分子链末端距的四次矩的计算公式。计算聚亚甲基链的末端距四次矩,并同二级相互作用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对于聚亚甲基链,三级相互作用近似的四次矩小于二级相互作用近似的四次矩。
关键词 聚亚甲基链 末端距四次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减渣及其超临界萃取残渣沥青质中的桥接链和烷基侧链分布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占纲 郭绍辉 +3 位作者 闫光绪 赵锁奇 宋兰琪 陈立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601-2607,共7页
利用钌离子催化氧化(RICO)方法研究了大港减渣庚烷沥青质和大港减渣超临界萃取(SFEF)残渣庚烷沥青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两种庚烷沥青质的芳香结构上都存在一定量的烷基侧链和桥接不同芳碳的聚亚甲基桥接链,烷基侧链碳数最... 利用钌离子催化氧化(RICO)方法研究了大港减渣庚烷沥青质和大港减渣超临界萃取(SFEF)残渣庚烷沥青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两种庚烷沥青质的芳香结构上都存在一定量的烷基侧链和桥接不同芳碳的聚亚甲基桥接链,烷基侧链碳数最大约为33,聚亚甲基桥最大碳数约为24,含量均随碳数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偶碳优势。SFEF残渣沥青质C25+烷基侧链比减渣沥青质少,但C16~C25的烷基侧链比减渣沥青质多;SFEF残渣沥青质的聚亚甲基桥接链含量比减渣沥青质少约25倍,这说明减渣沥青质中部分长链结构在SFEF过程中可能发生了热裂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超临界萃取残渣 钌离子催化氧化 烷基侧 甲基桥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