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接枝KH550的石墨烯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热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
作者 李亚莎 田泽 +3 位作者 王璐敏 庞梦昊 曾跃凯 赵光辉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2,共6页
为分析表面接枝有硅烷偶联剂KH550的石墨烯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性能的影响,本工作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对纯PDMS、未接枝KH550的石墨烯改性PDMS,以及表面接枝KH550的石墨烯(接枝密度分别为6%和12%)改性PDMS进行建模,从微观角度对比... 为分析表面接枝有硅烷偶联剂KH550的石墨烯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性能的影响,本工作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对纯PDMS、未接枝KH550的石墨烯改性PDMS,以及表面接枝KH550的石墨烯(接枝密度分别为6%和12%)改性PDMS进行建模,从微观角度对比分析改性后PDMS热力学性能的提升。模拟结果表明,在PDMS中掺杂石墨烯或在石墨烯表面接枝KH550后再与PDMS混合,均能改善PDMS热导率、玻璃化转变温度、自由体积、均方位移及水分子的扩散系数和结合能等热力学性能。在含水模型中,接枝密度为6%和12%的表面接枝KH550石墨烯改性PDMS相较于纯PDMS 250 K热导率分别提高25.6%和21.6%,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提高70 K和77 K。对比接枝KH550的石墨烯改性PDMS的含水与不含水的模型可知,水分子能够提高均方位移,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减小自由体积,同时水分子扩散系数及结合能随温度与接枝密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本研究的结果可为减少冰闪电压对电力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对研发输电线路融冰、疏水性材料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硅氧烷(PDMS) 硅烷偶联剂 KH550 热导率 扩散系数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修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膜的制备及其CO_(2)/N_(2)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文 王波 +2 位作者 冯晗俊 李桃 肖睿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6,共6页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被广泛用作气体分离复合膜中间层,但强疏水性的PDMS与大多数CO_(2)选择性材料界面粘附弱,严重影响膜分离性能和使用寿命,故需要进行表面改性。以无纺布基聚砜膜为支撑层,PDMS为选择层,通过添加氨基交联剂、预交联...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被广泛用作气体分离复合膜中间层,但强疏水性的PDMS与大多数CO_(2)选择性材料界面粘附弱,严重影响膜分离性能和使用寿命,故需要进行表面改性。以无纺布基聚砜膜为支撑层,PDMS为选择层,通过添加氨基交联剂、预交联和控制热处理等方式制备了氨基修饰的PDMS复合膜,实现了PDMS表面功能改性和亲水性改善,同时有效抑制了带侧链基团的交联剂对膜空间结构的破坏,保持了CO_(2)高渗透通量与高选择性。研究了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用量对复合膜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APTMS)∶m(PDMS)=0.8时复合膜综合性能最优,其CO_(2)渗透率为5437.407GPU,CO_(2)/N_(2)选择性为10.680;m(APTMS)∶m(PDMS)大于0.4时,复合膜表面水接触角小于91°,相较于未改性PDMS复合膜水接触角(117.84°),水接触角降幅超过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亲水性改善 复合膜 CO_(2) 二甲基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中12种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绵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GC-MS法检测
3
作者 梁未未 刘悦 +4 位作者 林贤文 朱焕慧 孙立敏 陈晓晖 王松才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4-470,共7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疏水多孔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绵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装置(PDMS-Sponge-DLLME),并实现了对尿液中12种常见苯二氮卓类(BZDs)安眠药的快速高效提取,借助气相色谱-质谱(GC-MS)直接进样完成检验鉴定。通过方糖提供的骨架实现疏... 设计了一种基于疏水多孔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绵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装置(PDMS-Sponge-DLLME),并实现了对尿液中12种常见苯二氮卓类(BZDs)安眠药的快速高效提取,借助气相色谱-质谱(GC-MS)直接进样完成检验鉴定。通过方糖提供的骨架实现疏水多孔有机PDMS海绵材料的制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结构性能进行表征,结合医用注射器、磁搅拌子及橡胶堵头完成该萃取装置的组装,利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在最优条件下,尿液中12种常见安眠药在0.1~1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25~0.200μg/mL,定量下限为0.050~0.400μg/mL,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64.4%~112%,相对标准偏差为0.80%~9.4%。该新型分散液液微萃取装置可在数分钟内完成对尿液中安眠药的高效提取、富集,借助GC-MS即可实现快速检验,具有绿色、高效、简便、廉价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硅氧烷海绵 分散液液微萃取 苯二氮卓类药物 尿液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硼酸疏水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如妹 孔雀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48,共5页
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与硼酸(BA)之间的酯交换合成疏水整理剂PDMS-BA,并通过浸渍法将PDMS-BA整理到棉织物上。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表面元素分析、接触角、透气性、透湿性、断裂强力和化学稳定性等对PDMS-BA及其整理的棉织物进... 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与硼酸(BA)之间的酯交换合成疏水整理剂PDMS-BA,并通过浸渍法将PDMS-BA整理到棉织物上。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表面元素分析、接触角、透气性、透湿性、断裂强力和化学稳定性等对PDMS-BA及其整理的棉织物进行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整理后棉织物表面的接触角最大可达到137.5°,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和耐久性;而透气性、透湿性和断裂强力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不影响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整理 棉织物 疏水 二甲基硅氧烷 硼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原位固化3D打印装置及工艺
5
作者 苏炼 封森文 +2 位作者 谢英睿 栾丛丛 姚鑫骅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3-981,共9页
针对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3D打印的前驱体中加入的特定添加剂的缺陷以及PDMS固化时间长的问题,提出基于热场辅助的PDMS原位固化打印新方法,设计搭建原位固化3D打印平台.通过正交试验获取打印成型平台面与成型面丝材的最优工艺参数组... 针对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3D打印的前驱体中加入的特定添加剂的缺陷以及PDMS固化时间长的问题,提出基于热场辅助的PDMS原位固化打印新方法,设计搭建原位固化3D打印平台.通过正交试验获取打印成型平台面与成型面丝材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基于最优工艺参数组合打印了倾斜结构、仿生结构及Y型气管支架3种典型复杂结构,实现了在打印平台内PDMS制件的原位快速固化成型.该方法拓展了PDMS及同类热固性材料在复杂结构件打印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硅氧烷(PDMS) 原位固化 3D打印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基热界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6
作者 伍治国 盛鑫鑫 +1 位作者 王智彬 陈颖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共4页
采用熔融混合法制备了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封装低熔点合金的热界面材料,通过腔室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核酸扩增检测分析仪器研究了其传热强化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的导热系数为1.23 W/(m·K),为纯PDMS导热系数的4.56倍,同时... 采用熔融混合法制备了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封装低熔点合金的热界面材料,通过腔室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核酸扩增检测分析仪器研究了其传热强化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的导热系数为1.23 W/(m·K),为纯PDMS导热系数的4.56倍,同时兼具良好的柔韧性和可模塑成任何形状的能力,能够有效消减接触热阻。将该材料应用于核酸检测设备时,升温和降温的响应时间比未应用该材料的设备分别缩短了22.2%和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硅氧烷 温度控制 热界面材料 低熔点合金 传热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硅橡胶/甲基硅橡胶增韧PA6/CF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7
作者 张伟臻 张琦 +2 位作者 李源 卢咏来 张师军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1,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环氧化硅橡胶/甲基硅橡胶(ESR-5/PDMS)增韧聚酰胺6/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ESR-5/PDMS复配增韧体系中环氧基团含量对PA6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冲击性能、耐热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增韧复配体系中ESR-5和P...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环氧化硅橡胶/甲基硅橡胶(ESR-5/PDMS)增韧聚酰胺6/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ESR-5/PDMS复配增韧体系中环氧基团含量对PA6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冲击性能、耐热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增韧复配体系中ESR-5和PDMS各为10份时,通过原位接枝反应提高了硅橡胶与PA6的界面作用力,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抗冲击和抗损伤能力,23、-20、-60℃的缺口冲击强度相较于PA6/CF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73.6%、178.0%、196.8%,在低温环境下表现出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并且最大程度地降低弹性体的引入使体系力学性能下降的影响;同时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ESR-5/PDMS增韧体系为碳纤维增强聚酰胺6复合材料在低温环境下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硅橡胶 酰胺6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增韧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处理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与硅橡胶粘接性能研究
8
作者 曹鹏宇 董宏刚 +2 位作者 李娜 李丽英 王国勇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53-156,共4页
为改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与硅橡胶粘接性能,采用打磨、喷砂以及硅烷偶联剂分别对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并对不同处理表面微观形貌、粗糙特性、室温及高温粘接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喷砂处理表面粗糙度显著提高,粘接性能提升效果最... 为改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与硅橡胶粘接性能,采用打磨、喷砂以及硅烷偶联剂分别对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并对不同处理表面微观形貌、粗糙特性、室温及高温粘接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喷砂处理表面粗糙度显著提高,粘接性能提升效果最为明显,室温粘接强度提高125.1%,300℃和400℃粘接强度对应提升206.8%和387.5%。最后利用扫描电镜分别观察了不同表面处理下对应粘接破坏界面的微观形貌特征,对粘接界面破坏行为和增强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 酰亚胺复合材料 硅橡胶 粘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修饰生物炭吸附水体中多环芳烃的效能与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薛禄 钟豪杰 +3 位作者 张建 王艳龙 胡术刚 刘华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2-807,813,共7页
用磷酸活化法制备秸秆生物炭,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借助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BET)、傅里叶红外光谱测量仪(FTIR)、接触角测量仪对改性前后的生物炭进行表征,探究生物炭疏水改性对水体中典型多环芳烃(PAHs)(菲、... 用磷酸活化法制备秸秆生物炭,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借助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BET)、傅里叶红外光谱测量仪(FTIR)、接触角测量仪对改性前后的生物炭进行表征,探究生物炭疏水改性对水体中典型多环芳烃(PAHs)(菲、苊、萘)的强化吸附效能与机制。结果表明PDMS疏水改性生物炭对菲、苊和萘的最大吸附量分别提升23%,33%和14%,疏水改性生物炭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以化学吸附为主;等温线模型拟合结果表明,Freundlich模型更符合实验结果,为多分子层吸附。FTIR光谱图显示,疏水改性后的生物炭表面检测出一种新的Si—O—Si键,说明PDMS涂层对生物炭进行了表面修饰,同时PDMS涂层导致生物炭表面水接触角增大10°左右。PDMS疏水涂层提高了生物炭的疏水性能,从而有效提升生物炭对疏水性多环芳烃的吸附性能,PDMS疏水改性为强化生物炭吸附水体中PAHs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多环芳烃 二甲基硅氧烷 疏水涂层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甲基甲氧基硅氧烷交联剂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雁明 朱宝菊 +1 位作者 金日光 张军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31,60,共3页
以聚甲基甲氧基硅氧烷(PMOS)作为交联剂,将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在室温下交联固化生成硅橡胶,并研究了PMOS对硅橡胶固化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计算表明,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92kJ/mol,IR测试表征了体系固化前后官能团的变化... 以聚甲基甲氧基硅氧烷(PMOS)作为交联剂,将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在室温下交联固化生成硅橡胶,并研究了PMOS对硅橡胶固化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计算表明,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92kJ/mol,IR测试表征了体系固化前后官能团的变化。硅橡胶的密度随PMOS含量的提高而增大。与传统交联剂相比,PMOS可以原位形成一种高交联密度的PMOS相,这种PMOS相对硅橡胶有显著地增强作用,当PMOS含量由15%增加到47%时,硅橡胶的模量增加3倍,断裂伸长率减小一半。PMOS可作为硅橡胶的新型室温增强交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甲氧基硅氧烷 硅橡胶 交联剂 原位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弹性体的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宸辉 王璐 +5 位作者 刘晓骏 吴治诚 井新利 樊威 张承双 王淑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1-190,共10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可再生能源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ENGs)可以将机械能转为电能,是重要的能量收集技术之一。TENG由于成本低、效率高且输出功率大,被广泛用于微纳电源、自供电传感器、大规模海...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可再生能源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ENGs)可以将机械能转为电能,是重要的能量收集技术之一。TENG由于成本低、效率高且输出功率大,被广泛用于微纳电源、自供电传感器、大规模海洋能量收集和高压直接电源等领域。TENG的输出性能主要取决于摩擦电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由于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生物相容性及负极性是优异的负摩擦电材料。文中综述了PDMS作为负摩擦电材料的优势,探讨了PDMS的物理改性或化学改性对TENG性能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PDMS基TENG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电纳米发电机 二甲基硅氧烷弹性体 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多孔填料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基质渗透汽化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静 金万勤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3-644,共12页
开发高性能渗透汽化膜材料是提高渗透汽化膜技术的竞争力,实现高效、低能耗有机溶剂分离回收过程的重要途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有机溶剂优先渗透型渗透汽化膜材料,但其分离性能不理想。在PDMS膜主体内引入多孔... 开发高性能渗透汽化膜材料是提高渗透汽化膜技术的竞争力,实现高效、低能耗有机溶剂分离回收过程的重要途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有机溶剂优先渗透型渗透汽化膜材料,但其分离性能不理想。在PDMS膜主体内引入多孔填料构筑混合基质膜,有望同时强化有机溶剂分子的溶解与扩散行为,实现分离性能的提升。与一维及二维填料相比,三维填料具有丰富连通的内部孔道,孔道结构一般不存在取向性,且填料种类及功能化手段丰富,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填料类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三维多孔填料的PDMS混合基质膜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类型三维多孔填料的特点、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PDMS混合基质膜的研究挑战,以期为高性能PDMS混合基质膜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多孔填料 二甲基硅氧烷 混合基质膜 渗透汽化 分离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处理参数对细胞牵引力测量的影响
13
作者 鲁云飞 刘肖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59-659,共1页
目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是微流控生物芯片的常用材料,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孵育均匀荧光粒子,通过测量细胞牵引力作用下荧光粒子的位移,可以测量细胞牵引力。不同的表面处理流程可以影响荧光粒子的黏附以及PDMS的表面特性,从而影响细胞... 目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是微流控生物芯片的常用材料,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孵育均匀荧光粒子,通过测量细胞牵引力作用下荧光粒子的位移,可以测量细胞牵引力。不同的表面处理流程可以影响荧光粒子的黏附以及PDMS的表面特性,从而影响细胞牵引力的结果,本研究拟探究不同处理流程对细胞牵引力测量的影响。方法使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PDMS进行前置浸泡处理,使得APTES与PDMS表面的羟基结合,并于其末端结合荧光粒子,然后在其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进行静态培养,测量细胞在基底产生的变形与牵引力。研究在该过程中,是否等离子清洗、APTES浓度为2%与5%、处理时间为30、60 min对基底变形及牵引力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选取空间分辨率明显的位移场进行分析,以未等离子清洗、APTES溶液浓度为5%、处理时间30 min为实验组,进行3组对照。在ATPES处理前对PDMS进行等离子清洗导致细胞在PDMS基底产生的变形下降25%;将APTES溶液浓度由5%降至2%导致细胞产生的变形下降39%;将APTES处理时间由30 min延长至60 min导致变形下降20%。结论等离子清洗处理、降低APTES溶液浓度以及延长处理时间均会导致细胞产生的变形减小,从而引起细胞牵引力的计算结果偏小,前两个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清洗 二甲基硅氧烷 细胞牵引力 浸泡处理 常用材料 空间分辨率 静态培养 处理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修复聚二甲基硅氧烷/单壁碳纳米管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4
作者 刘晨阳 梁天赐 +1 位作者 费国霞 夏和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5,共11页
传统金属屏蔽材料以反射电磁波为主,易产生二次辐射,且存在高密度、高硬度及易腐蚀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以吸收电磁波为主的柔性聚合物电磁屏蔽材料成为研究热点。文中利用超声分散辅助液相沉积技术,将单壁碳纳米管包覆在具有动态性... 传统金属屏蔽材料以反射电磁波为主,易产生二次辐射,且存在高密度、高硬度及易腐蚀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以吸收电磁波为主的柔性聚合物电磁屏蔽材料成为研究热点。文中利用超声分散辅助液相沉积技术,将单壁碳纳米管包覆在具有动态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粉末表面,并通过热压工艺制备了复合材料。由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单壁碳纳米管在聚合物基体中形成了隔离网络结构。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电磁屏蔽性能,单壁碳管质量分数为1%时,在X波段电磁屏蔽性能超过20 dB;当质量分数为5%时,屏蔽效能高达70 d B,而且吸收损耗占比高达93%。此外,复合材料中聚合物基体的动态性与碳管的光电特性相结合,可以实现在热、电、近红外光等多种刺激下的自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二甲基硅氧烷 隔离结构 电磁屏蔽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膜蒸汽渗透分离乙醇/二氧化碳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新宇 谢纹纹 +5 位作者 毛恒 王涛 陈欣如 齐昊 胡晓雪 赵之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6,共8页
生物质发酵制乙醇过程中,发酵尾气的产生与排放对生态环境有极大影响.本文以聚偏氟乙烯(PVDF)多孔膜为基底,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分离层基质,制备出适用于发酵尾气乙醇/CO_(2)分离的PDMS/PVDF复合膜.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 生物质发酵制乙醇过程中,发酵尾气的产生与排放对生态环境有极大影响.本文以聚偏氟乙烯(PVDF)多孔膜为基底,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分离层基质,制备出适用于发酵尾气乙醇/CO_(2)分离的PDMS/PVDF复合膜.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PDMS/PVDF复合膜进行了系统表征,探究了热交联时间、进料压力、进料乙醇浓度、进料温度、吹扫气流量对PDMS/PVDF复合膜渗透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VDF基底上成功制备出薄约10.5μm、致密且均质的PDMS分离层.热交联时间越长,膜的选择性越低而渗透性升高;随着进料压力增加,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均升高;随着进料乙醇浓度升高,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着进料温度升高,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均下降;随吹扫气流量的增加,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先升高后下降.在进料温度35℃、进料压力0.15 MPa(表压)、乙醇蒸汽体积分数0.1%时,所制PDMS/PVDF复合膜的乙醇渗透性高达33052.2 Barrer,乙醇/CO_(2)选择性为17.1.此外,在连续测试60 h中,所制复合膜性能保持稳定,在生物乙醇发酵尾气处理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渗透 二甲基硅氧烷 复合膜 发酵尾气 乙醇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硼酸交联疏水界面自愈合性能研究
16
作者 孔雀 栗志广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8-152,共5页
疏水界面易受到外界环境如刮擦、磨损等影响,难以保持持久疏水性能。因此,具有自愈合性能的疏水界面的制备成为研究热点。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硼酸按照一定的比例反应,其中以异丙醇为溶剂,利用有机硅固有的疏水特性,设计和合成具有聚... 疏水界面易受到外界环境如刮擦、磨损等影响,难以保持持久疏水性能。因此,具有自愈合性能的疏水界面的制备成为研究热点。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硼酸按照一定的比例反应,其中以异丙醇为溶剂,利用有机硅固有的疏水特性,设计和合成具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网络链和动态硼酸酯交联的薄膜(BA/PDMS),通过浸渍的方式将BA/PDMS处理到载玻片表面,对其表面红外光谱、表面元素分析、接触角、自愈合性能、表面能和稳定性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BA/PDMS结构具有良好的自愈合性能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硅氧烷 疏水性 自愈合 交联薄膜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响应聚二甲基硅氧烷阵列表面水滴的定向去除
17
作者 田永图 张洋 +2 位作者 李泓颉 来华 成中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0-147,共8页
利用模板赋形和表面修饰方法,制备了具有磁响应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柱状阵列(SMPA).该柱状阵列具有超疏水及低黏附特性,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表现出可逆弯曲形变,且弯曲程度随外加磁场强度和柱状阵列中磁性粒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磁... 利用模板赋形和表面修饰方法,制备了具有磁响应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柱状阵列(SMPA).该柱状阵列具有超疏水及低黏附特性,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表现出可逆弯曲形变,且弯曲程度随外加磁场强度和柱状阵列中磁性粒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磁场作用下,柱状阵列弯曲能够挤压结构内的水滴,迫使其从表面跳离.研究结果表明,当柱状阵列表面尺寸一致时,与静态结构相比,磁响应动态结构可以实现更小水滴在表面的去除.同时,水滴离开的方向和体积与柱状阵列的结构参数和弯曲角度紧密相关.基于磁场作用,水滴跳离的体积大小和方向可以实现智能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二甲基硅氧烷柱状阵列 磁响应 水滴跳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甲基丙酮肟基硅氧烷交联剂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蔡喜庆 张军营 史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79,共3页
以聚甲基丙酮肟基硅氧烷(PMKS)作为交联剂,将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在室温下交联固化生成硅橡胶,并研究了PMKS对硅橡胶固化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计算表明,交联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4kJ/mol,IR测试表征了体系固化前后官能团的变... 以聚甲基丙酮肟基硅氧烷(PMKS)作为交联剂,将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在室温下交联固化生成硅橡胶,并研究了PMKS对硅橡胶固化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计算表明,交联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4kJ/mol,IR测试表征了体系固化前后官能团的变化。硅橡胶的交联密度随PMKS含量的提高而增大。与传统交联剂相比,PMKS可以原位形成一种高交联密度的PMKS相,这种PMKS相对硅橡胶有显著地增强作用。PMKS可作为硅橡胶的新型室温增强交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酮肟基硅氧烷 硅橡胶 交联剂 原位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余海斌 张邦华 +2 位作者 宋谋道 郝广杰 何炳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4-58,共5页
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DMS-b-OE)为增容剂,增容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PDMS/PU)共混体系,重点研究了增容剂的增容效应。结果表明,DMS-b-OE对PDMS/PU共混体系的增容效果与... 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DMS-b-OE)为增容剂,增容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PDMS/PU)共混体系,重点研究了增容剂的增容效应。结果表明,DMS-b-OE对PDMS/PU共混体系的增容效果与聚氨酯的化学结构有关;DMS-b-OE对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四氢呋喃聚氨酯(PDMS/PU)共混体系有良好的增容作用,使其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硅氧烷 氨酯 相容性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聚二甲基硅氧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吴惠勤 林晓珊 +5 位作者 朱志鑫 马叶芬 黄晓兰 黄芳 邓欣 罗辉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43-1146,共4页
建立了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GC-MS)测定食品中聚二甲基硅氧烷残留量的方法。样品中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1,体积比)提取,通过硅胶小柱净化,经石油醚淋洗除去油脂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5∶1)洗脱。采用裂解气相色谱... 建立了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GC-MS)测定食品中聚二甲基硅氧烷残留量的方法。样品中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1,体积比)提取,通过硅胶小柱净化,经石油醚淋洗除去油脂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5∶1)洗脱。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将聚二甲基硅氧烷热裂解为小分子产物,测定裂解产物的组成,以相对分子质量相差74的系列甲基环硅氧烷作定性成分,以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基为定量指标,以m/z207作定量离子,选择离子监测法(SIM)定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500 mg/L,相关系数为0.995,加标回收率为91%~103%,相对标准偏差为7.1%~8.3%,定量下限(S/N=10)为5 mg/kg。方法适用于食品中微量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 气相色谱-质谱 二甲基硅氧烷 含量 食品 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