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流控芯片的紫外光照射表面处理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孟斐 陈恒武 +2 位作者 方群 朱海霖 方肇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64-1268,共5页
研究了紫外光化学表面改性对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微流控芯片的片基间粘接力及毛细管通道电渗流性能的影响 .PDMS片基经紫外光射照后 ,粘接力增强 ,可实现 PDMS芯片的永久性封合 ,同时亲水性得到改善 ,通道中的电渗流增大 .与文献报道... 研究了紫外光化学表面改性对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微流控芯片的片基间粘接力及毛细管通道电渗流性能的影响 .PDMS片基经紫外光射照后 ,粘接力增强 ,可实现 PDMS芯片的永久性封合 ,同时亲水性得到改善 ,通道中的电渗流增大 .与文献报道的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方法比较 ,采用紫外光表面处理 ,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耗费少 ,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芯片表面处理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 微流分析系统 二甲基硅氧烷芯片 光化学 表面处理 微型金分析系统 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基质微流控芯片封接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叶美英 方群 +1 位作者 殷学锋 方肇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243-2246,共4页
考察了聚二甲基硅氧烷 ( Polydimethylsiloxane,PDMS)预聚体与固化剂间的配比、固化温度及固化时间对 PDMS芯片封接强度的影响 ,得出 PDMS芯片封接的最佳条件基片和盖片所用 PDMS预聚体与固化剂质量配比分别为 1 0∶ 1与 5∶ 1 ,固化温... 考察了聚二甲基硅氧烷 ( Polydimethylsiloxane,PDMS)预聚体与固化剂间的配比、固化温度及固化时间对 PDMS芯片封接强度的影响 ,得出 PDMS芯片封接的最佳条件基片和盖片所用 PDMS预聚体与固化剂质量配比分别为 1 0∶ 1与 5∶ 1 ,固化温度为 75℃ ,固化时间分别为 35~ 5 0 min和 2 5~ 4 0 min,封接后继续加热 6 0 min.在该条件下封接制作的微芯片历经半年 5 0多次的分析、冲洗及抽液后未见明显损坏 ,足以满足一般分析任务的要求 ,并将芯片成功用于两种氨基酸的快速毛细管电泳分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接技术 二甲基硅氧烷 微流芯片 毛细管电泳 微流芯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微流控芯片封装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毛静 张斌珍 +3 位作者 杨潞霞 王春水 南雪莉 李惠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8-231,共4页
提出一种优化的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键合技术,对PDMS基片与PDMS盖片使用不同的预聚物和固化剂配比进行键合。设置了按不同比例键合、氧气等离子体表面处理键合及涂覆液态PDMS键合这三种方法的对比实验,并将其应用于微流控芯片的... 提出一种优化的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键合技术,对PDMS基片与PDMS盖片使用不同的预聚物和固化剂配比进行键合。设置了按不同比例键合、氧气等离子体表面处理键合及涂覆液态PDMS键合这三种方法的对比实验,并将其应用于微流控芯片的封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比例键合后的芯片键合强度适宜,可重复利用,高效节能。键合参数:基片和盖片所用预聚体、固化剂质量比分别为10∶1和15∶1;盖片的固化温度75℃,固化时间4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硅氧烷 微流芯片 封装 不同比例 键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层自组装聚电解质用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玻璃微流控芯片修饰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友元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56-959,共4页
首次将聚丙烯氯化铵和聚丙烯酸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层层组装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玻璃芯片内部,修饰后的芯片电渗流(EOF)随pH值的变化较小,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EOF在2周内的变化率为1.58%。该芯片已经用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胰岛素(ins... 首次将聚丙烯氯化铵和聚丙烯酸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层层组装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玻璃芯片内部,修饰后的芯片电渗流(EOF)随pH值的变化较小,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EOF在2周内的变化率为1.58%。该芯片已经用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胰岛素(insulin)的分离,BSA和胰岛素在20 s内得到了有效的分离,修饰后的芯片对BSA和胰岛素的理论塔板数分别为4.99×104/m,1.69×105/m,分离度为2.17;而未修饰的芯片对BSA和胰岛素的理论塔板数分别为4.65×103/m,4.13×104/m,分离度为1.32。该修饰方法可以有效抑制蛋白的吸附和样品峰拖尾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芯片 电解质 二甲基硅氧烷 丙烯氯化铵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流控通道内温控表面张力微阀的研制
5
作者 张宜文 马丹 +2 位作者 王毅 何巧红 陈恒武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27-331,共5页
介绍一种在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流控芯片通道中制备温控毛细管力微阀的简易方法.通过二苯甲酮诱导的光引发聚合接枝反应,在PDMS表面接枝聚丙烯酸(PAA)或温敏高聚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使高度疏水的PDMS表面改性为亲水(接... 介绍一种在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流控芯片通道中制备温控毛细管力微阀的简易方法.通过二苯甲酮诱导的光引发聚合接枝反应,在PDMS表面接枝聚丙烯酸(PAA)或温敏高聚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使高度疏水的PDMS表面改性为亲水(接枝PAA)或温控亲疏水性可调(接枝PNIPAAm).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在PDMS通道内的"二步区域接枝法",即在PDMS大部分通道表面引入亲水性PAA,而在需要设置温控毛细管力微阀的部位接枝PNIPAAm,以此在已封合的全PDMS通道内研制了温控毛细管力微阀.通过微型半导体加热/制冷器对微阀温度进行调控,室温时水溶液可以通过微阀;而40℃时,液流的前沿接触到PNIPAAm接枝区后会停止流动,实现了在T型PDMS通道内水溶液流体的简单操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力微阀 微流芯片 二甲基硅氧烷 N-异丙基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分析芯片的简易热压制作法 被引量:26
6
作者 杜晓光 关艳霞 +1 位作者 王福仁 方肇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962-1966,共5页
提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MMA)微流控分析芯片的一种简易热压制作法 ,研究了镍基、单晶硅和玻璃 3种阳模制备芯片及芯片的封合条件 .采用扫描电镜 ( SEM)和电荷耦合检测器 ( CCD)对 PMMA芯片的微通道及其横截面形貌进行了表征 .SEM图和 ... 提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MMA)微流控分析芯片的一种简易热压制作法 ,研究了镍基、单晶硅和玻璃 3种阳模制备芯片及芯片的封合条件 .采用扫描电镜 ( SEM)和电荷耦合检测器 ( CCD)对 PMMA芯片的微通道及其横截面形貌进行了表征 .SEM图和 CCD图表明实现了热压封接 .测定了 PMMA芯片的伏安曲线和电渗流 ,其电渗流值与文献报道值基本一致 .本法制作的 PMMA芯片用于电泳分离 Cy5荧光染料 ,峰高RSD为 2 .2 % ( n=1 1 ) ,理论塔板数 7.4× 1 0 4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微流芯片 热压法 形貌表征 电泳分离 芯片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分子分离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冰 林栋 +3 位作者 许林 类彦辉 薄强龙 寿崇琦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0-444,共5页
利用亲水性超支化聚酰胺酯通过化学键合的方法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流控芯片的表面进行改性。对改性后PMMA微流控芯片的表面进行了接触角的测定,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体视显微镜观察了改性后芯片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改性后... 利用亲水性超支化聚酰胺酯通过化学键合的方法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流控芯片的表面进行改性。对改性后PMMA微流控芯片的表面进行了接触角的测定,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体视显微镜观察了改性后芯片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PMMA微流控芯片表面形成了一层均匀、致密、连续的亲水性涂层,芯片表面的亲水性得到了明显提高,接触角由未改性时的89.9°降低到29.5°。改性后芯片的电渗流较之改性前明显降低。利用芯片对腺苷和L-赖氨酸两种生物分子进行了分离检测。两种生物分子实现了完全分离,所得到的检测峰峰形尖锐,分离清晰。对腺苷和L-赖氨酸的分离柱效(理论塔板数)分别高达8.44×104塔板/m和9.82×104塔板/m,分离度(Rs)达到5.31,均远远高于未改性的芯片。改性后的芯片具有良好的分离时间重现性。本研究为提高PMMA微流控芯片的亲水性和应用范围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酰胺酯 微流芯片 表面改性 亲水性 氨基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芯片粘接强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尤学一 黄道君 景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02-506,共5页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制作微流控芯片。本文研究了PDMS预聚体与固化剂的配比、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固化模具以及紫外光照射等重要因素对PDMS芯片封接强度的影响,得到PDMS芯片封接的最佳条件为:基片和盖片所用PDMS预聚...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制作微流控芯片。本文研究了PDMS预聚体与固化剂的配比、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固化模具以及紫外光照射等重要因素对PDMS芯片封接强度的影响,得到PDMS芯片封接的最佳条件为:基片和盖片所用PDMS预聚体与固化剂的最佳质量配比为10∶1,最佳固化温度为75℃,固化时间为40 min;采用不同材料模具制作PDMS片,其表面均方根粗糙度控制着芯片的粘接强度。在研究的三种模具材料中,用有机玻璃模具制作的PDMS片间的粘接强度最高,用玻璃模具制作的PDMS片间粘接强度最小;PDMS片经紫外光照射表面处理后,粘接强度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硅氧烷(PDMS) 芯片封接 微流芯片 铸造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流控芯片DNA分析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5
9
作者 杜晓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379-3382,共4页
生物分析是微流控芯片分析最具进一步发展及商品化前景的分支领域之一。报道了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流控芯片DNA分析系统的研制。采用简易热压法自制的PMMA芯片,以小型光纤式激光诱导荧光为检测器,以四触点可切换1800V高压电源... 生物分析是微流控芯片分析最具进一步发展及商品化前景的分支领域之一。报道了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流控芯片DNA分析系统的研制。采用简易热压法自制的PMMA芯片,以小型光纤式激光诱导荧光为检测器,以四触点可切换1800V高压电源为电驱动系统,以2%羟乙基纤维素(HEC)为筛分介质,通过用于DNA分析的TO-PRO-3荧光染料和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670nm截止滤光片的选择,构建了微流控芯片DNA分析系统。芯片凝胶电泳分离φX174-HaeⅢRFDNA片段,以603bp片段计算理论塔板数n为1.14×106.m-1,271/281bp的分离度R为1.2。建立的PMMA微流控芯片DNA分析系统具有制作和运行成本低,芯片可重复使用,分析重现性好等特点。该研究可用于制作微型化便携式DNA分析仪,应用于临床诊断、疾病筛查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微流芯片 DNA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分离 DNA片段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杜晓光 方肇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26-127,共2页
  自从1995年Mathies[1]首次将微流控芯片毛细管凝胶电泳用于基因测序研究以来,DNA片段的分离已成为微流控芯片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最早应用于DNA分析的微流控芯片是玻璃芯片,聚合物微流控芯片以其品种多、成本低、易于加工,与玻璃芯...   自从1995年Mathies[1]首次将微流控芯片毛细管凝胶电泳用于基因测序研究以来,DNA片段的分离已成为微流控芯片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最早应用于DNA分析的微流控芯片是玻璃芯片,聚合物微流控芯片以其品种多、成本低、易于加工,与玻璃芯片相比具有封接温度大大降低,微通道内电渗流显著减小等特点,已被成功应用于DNA片段的分离[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片断 微流芯片 毛细管电泳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土壤中氮钾含量快速测定的非接触电导微流控芯片 被引量:5
11
作者 洪炎 王乐 +5 位作者 王儒敬 苏静明 李浩 张家宝 郭红燕 陈翔宇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1期18-27,共10页
[目的/意义]土壤中氮、钾元素在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快速定量检测土壤中氮、钾含量对指导精确施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的土壤氮、钾含量检测方法十分必要。[方法]本研究建立一种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 [目的/意义]土壤中氮、钾元素在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快速定量检测土壤中氮、钾含量对指导精确施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的土壤氮、钾含量检测方法十分必要。[方法]本研究建立一种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微流控芯片电泳和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Capacitively Coupled Contactless Conductivity Detection,C4D)方法,快速定量检测土壤中氮、钾养分离子。通过微流控电泳芯片实现对土壤中多种离子快速分离,利用C4D进行电导率变化的精准测量。基于检测器工作频率输出响应特性,激励电压响应特性和电泳电压,确定最佳分离和检测性能。[结果和讨论]该方法对钾离子(K+)、铵根离子(NH4+)和硝酸根离子(NO_(3)^(-))标准溶液的检测限(S/N=3)分别为0.5、0.1和0.4 mg/L。K^(+)、NH_(4)^(+)和NO_(3)^(-)在0.5~4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4、0.997和0.990,表明该方法可以对土壤中氮、钾养分离子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采用峰高、峰面积和出峰时间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可重复性实验,其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小于4.4%,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此外,对土壤样品进行测试,K^(+)和NH_(4)^(+)可实现完全分离以及同步检测,其检测效率明显提高。通过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率实验,回收率保持在81.74%~127.76%。[结论]本研究为土壤氮钾养分离子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电导检测 微流芯片 土壤养分 二甲基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球形微腔阵列的数字PCR芯片 被引量:2
12
作者 符亚云 景奉香 +1 位作者 李刚 赵建龙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2期78-81,共4页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 PCR)技术是一种核酸绝对定量技术,但现有d PCR平台因其昂贵的设备或复杂的操作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利用气体膨胀浇注成型技术,结合集成微腔阵列的模具,设计、制作了一种成本低廉、简单可靠的d PCR微流控芯片。独特...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 PCR)技术是一种核酸绝对定量技术,但现有d PCR平台因其昂贵的设备或复杂的操作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利用气体膨胀浇注成型技术,结合集成微腔阵列的模具,设计、制作了一种成本低廉、简单可靠的d PCR微流控芯片。独特的球形微腔为液滴存储提供了更稳定的几何形式,保证了样品数字离散化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芯片还利用预脱气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实现自动进样和样品离散化,大大降低了对复杂昂贵设备的依赖,且提供了更高集成度。利用芯片进行了EGFR基因第19号外显子数字PCR定量检测,验证了该芯片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合酶链式反应 二甲基硅氧烷 绝对定量 微流芯片 球形微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三维聚焦功能的微流控芯片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潞霞 郝晓剑 +2 位作者 王春水 张斌珍 王万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09-2316,共8页
为了使用微流体细胞仪对细胞精确计数,采用紫外光刻工艺制作了能够真正实现三维聚焦功能的微流体检测芯片(微流控芯片)。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进行二次倒模复制其结构以缩短微流控芯片制作周期、降低制作成本,并进行了芯片的封装与... 为了使用微流体细胞仪对细胞精确计数,采用紫外光刻工艺制作了能够真正实现三维聚焦功能的微流体检测芯片(微流控芯片)。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进行二次倒模复制其结构以缩短微流控芯片制作周期、降低制作成本,并进行了芯片的封装与测试。首先,利用沉浸式光刻技术和斜曝光工艺制作了具有三维聚焦功能的SU-8微流沟道;然后,利用PDMS对所制作的SU-8微流沟道进行一次倒模,得到其负模结构;对负模结构进行表面处理后,再进行二次倒模,得到PDMS微流沟道;最后,封装PDMS微流沟道与盖片,制得微流控芯片,并对微流控芯片的沟道聚焦效果进行了测试。实验测试发现随着鞘流与样本流流速比不同,得到样本流的聚焦宽度也不同。当鞘流与样本流流速比为20∶1时,可以得到约10.4μm的聚焦宽度。结果表明,该芯片结构可靠,可以满足进一步的流体聚焦检测要求。采用该方法制作的微流控芯片具有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和结构可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芯片 三维 SU-8胶 二甲基硅氧烷(PDMS) 倒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和表面改性
14
作者 孔泳 朱小荧 +1 位作者 陈恒武 吕小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63-,共1页
  高聚物微流控芯片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可批量生产等突出优点而有望成为一次性器件,近年来在国内外引起了同行们的兴趣.但是,高聚物表面的憎水性、对有机分子的强吸附性、电渗流的不稳定性等又成为高聚物芯片在微流控分析领域得...   高聚物微流控芯片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可批量生产等突出优点而有望成为一次性器件,近年来在国内外引起了同行们的兴趣.但是,高聚物表面的憎水性、对有机分子的强吸附性、电渗流的不稳定性等又成为高聚物芯片在微流控分析领域得以广泛应用的障碍.表面改性是改善高聚物芯片分析特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芯片 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聚物微流控芯片上集成化气动微阀的研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山石 胡贤巧 +1 位作者 何巧红 陈恒武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7-140,共4页
报道了一种新型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芯片。该芯片采用PMMA-PDMS…PDMS-PMMA的四层构型,以在芯片上集成气动微阀。具有液路和控制通道网路的PMMA基片与PDMS弹性膜间采用不可逆封接,分别形成液路半芯片和... 报道了一种新型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芯片。该芯片采用PMMA-PDMS…PDMS-PMMA的四层构型,以在芯片上集成气动微阀。具有液路和控制通道网路的PMMA基片与PDMS弹性膜间采用不可逆封接,分别形成液路半芯片和控制半芯片,而2个半芯片则依靠PDMS膜间的粘性实现可逆封接,组成带有微阀的全芯片。这种制备方法解决了制备PMMA-PDMS-PMMA三层结构芯片的封接难题,封接过程简单可靠。其控制部分和液路部分可以单独更换,可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尤其适合一次性应用场合。初步实验表明:该微阀具有良好的开关性能和耐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微阀 微流芯片 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甲基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牡丹籽粕低聚茋类化合物抗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寇丽莎 齐永红 +3 位作者 张璇 申少斐 王德富 牛颜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4-98,共5页
为探究油用牡丹籽粕低聚茋类化合物对人源性乳腺癌细胞(MCF-7)活性的影响,通过设计制作一种浓度梯度微流控芯片,利用AO/PI双染鉴定细胞在不同质量浓度低聚茋类化合物诱导下的活性情况。结果表明:细胞在药液(低聚茋类化合物)诱导下,呈明... 为探究油用牡丹籽粕低聚茋类化合物对人源性乳腺癌细胞(MCF-7)活性的影响,通过设计制作一种浓度梯度微流控芯片,利用AO/PI双染鉴定细胞在不同质量浓度低聚茋类化合物诱导下的活性情况。结果表明:细胞在药液(低聚茋类化合物)诱导下,呈明显皱缩和裂解;在药液质量浓度梯度作用下,芯片每个培养腔内细胞活力不同;进行细胞计数可知,药液质量浓度为0. 5 mg/mL时,细胞活力约50%;药液质量浓度为0. 75 mg/mL时,细胞活力16. 17%;药液质量浓度达到1 mg/mL时,培养腔内几乎无正常细胞。该方法实现了对药液质量浓度梯度影响细胞活性的实时监测和观察,为微流控芯片技术与油用牡丹副产物抗癌活性研究的结合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 茋类化合物 微流芯片 浓度梯度 细胞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双环戊二烯-co-环辛二烯)微流控芯片的制备
17
作者 郭松 孙一思 +3 位作者 杨维成 施惠娟 马海燕 罗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0-1005,1014,共7页
环辛二烯与双环戊二烯通过开环易位聚合制得了聚(双环戊二烯-co-环辛二烯)共聚物。当环戊二烯与环辛二烯的质量比为1∶1时,制得的弹性共聚物的力学性能接近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可通过模塑成型工艺实现高精度的微尺寸结构成型。利用... 环辛二烯与双环戊二烯通过开环易位聚合制得了聚(双环戊二烯-co-环辛二烯)共聚物。当环戊二烯与环辛二烯的质量比为1∶1时,制得的弹性共聚物的力学性能接近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可通过模塑成型工艺实现高精度的微尺寸结构成型。利用聚双环戊二烯半固化凝胶的反应特性,仅需升温至80℃并恒温20 min,即可实现共聚物与聚双环戊二烯基底之间的稳定键合。聚(双环戊二烯-co-环辛二烯)微流控芯片加工全流程耗时<1 h。此外,共聚物微流控芯片可通过类似于PDMS的连接方式,实现简单、高效的密封连接。利用共聚物微流控芯片制得单分散的微液滴,控制连续相的流速即可实现微液滴尺寸的调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戊二烯共 环辛烯 弹性体 微流芯片 单分散液滴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溶剂对PMMA微流控芯片模内键合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徐征 王继章 +2 位作者 杨铎 刘冲 王立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1-328,共8页
为了提高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键合效率,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流控芯片为对象,以微型注塑机为平台,研究了聚合物模内键合方法。利用注塑机提供的合模力作为键合力,利用模温机提供键合温度,选择异丙醇作为辅助溶剂,借助溶剂溶解特性... 为了提高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键合效率,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流控芯片为对象,以微型注塑机为平台,研究了聚合物模内键合方法。利用注塑机提供的合模力作为键合力,利用模温机提供键合温度,选择异丙醇作为辅助溶剂,借助溶剂溶解特性来降低模内键合中的键合温度和压力。在30~70℃,用测量显微镜和台阶仪测试分析了不同键合温度条件下,辅助溶剂对芯片的表面形貌和微通道结构的影响;利用辅助溶剂进行模内键合实验,用电子万能实验机测试了芯片的键合强度,对模内键合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异丙醇对键合质量的影响与键合温度、键合时间有关,在较高温度下会使芯片产生皲裂、微沟槽变形和堵塞;在键合温度为35℃,键合时间为5min时,芯片的表面质量和微沟槽形貌较完整,键合强度不小于2.64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内键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微流芯片 异丙醇 微注塑 溶剂辅助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微流控芯片的酶固定化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玉平 吴会灵 +1 位作者 陈淑桂 杨芃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47-849,共3页
A new method for the immobilization of enzyme in microfluidic channel on the integrated chip for proteomic analysis was reported. The PDMS film immersing in the acrylic acid solution was irradiated under UV lamp to pr... A new method for the immobilization of enzyme in microfluidic channel on the integrated chip for proteomic analysis was reported. The PDMS film immersing in the acrylic acid solution was irradiated under UV lamp to produce active free radicals and then immersed alternatively into the PDDA solution and trypsin solution for self-assemble. The monomer solution of the produced chip was characterized with the reflectance IR technique, contact angle determination and SEM observations. A standard protein BSA was selected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duct. It was verified that CE and MALDI-TOF/TOF-MS detection can be on-line carried out in a single, successive ru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硅氧烷 一体化微流芯片 酶固定化技术 微全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凝胶微流控芯片的快速加工及在细胞培养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霍丹群 方可敬 +4 位作者 侯长军 杨眉 法焕宝 黄承洪 罗小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27-1332,共6页
采用具有紫外光聚合性能的聚乙二醇(PEG)基水凝胶材料,通过紫外光聚合作用快速加工双层水凝胶微流控芯片,并验证了其对肿瘤细胞代谢液进行检测的可行性.与传统微流控芯片材料相比,该水凝胶芯片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可操控性,可直... 采用具有紫外光聚合性能的聚乙二醇(PEG)基水凝胶材料,通过紫外光聚合作用快速加工双层水凝胶微流控芯片,并验证了其对肿瘤细胞代谢液进行检测的可行性.与传统微流控芯片材料相比,该水凝胶芯片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可操控性,可直接加工成形,在生物学领域特别是细胞培养过程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微流控芯片可在微尺度空间有效模拟细胞生长环境,并实现对细胞连续捕获后的原位培养.将该芯片与卟啉可视阵列传感器系统结合,经代谢特征分析可有效区分不同种类肿瘤细胞,实现芯片细胞培养平台上的细胞代谢指纹快速可视化传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微流芯片 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 紫外光 肿瘤细胞代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