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阳离子改性的棉织物低盐低碱染色
1
作者 王小丽 鹿旺 +2 位作者 房磊 包伟 房宽峻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6,39,共6页
针对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上染率低和排放废水量大等问题,开发了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为改性剂、Na_(2)CO_(3)协同增效、汽蒸固色的新型低盐低碱染色工艺,探究了改性后棉织物的表面电位、亲水性和染色性能的变化。结果发现:P... 针对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上染率低和排放废水量大等问题,开发了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为改性剂、Na_(2)CO_(3)协同增效、汽蒸固色的新型低盐低碱染色工艺,探究了改性后棉织物的表面电位、亲水性和染色性能的变化。结果发现:PDADMAC改性后棉织物表面电位由-19.82 mV升高到+19.10 mV,明显改善了活性染料的上染率;通过红外谱图确认改性织物表面成功引入季铵基。Na_(2)CO_(3)与PDADMAC的协同作用使得染料与纤维之间的共价键加强,汽蒸固色后,织物颜色深度进一步加深。该研究为棉织物染色提供了一条高效环保的工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活性染料 阳离子改性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普 乔俊莲 +3 位作者 王国强 任晓芬 胡颖慧 董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18,21,共5页
研究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对实验室培养的铜绿微囊藻和藻液中的胞外分泌物及天然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藻浓度、pH等因素对除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DMDAAC具有良好的除藻能力,在投加量为2.8mg·L-1时即可达到98%的... 研究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对实验室培养的铜绿微囊藻和藻液中的胞外分泌物及天然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藻浓度、pH等因素对除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DMDAAC具有良好的除藻能力,在投加量为2.8mg·L-1时即可达到98%的藻去除率,并可去除80.7%的溶液中TOC。PDMDAAC还具有有效的抑制藻类生长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铜绿微囊藻 絮凝 TOC 藻浓度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控制聚合方法 被引量:18
3
作者 贾旭 张跃军 余沛芝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4,共6页
对控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特性黏数的聚合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以已知杂质含量的工业一步法合成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溶液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无需使用链转移剂和链终止剂,通过控制单... 对控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特性黏数的聚合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以已知杂质含量的工业一步法合成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溶液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无需使用链转移剂和链终止剂,通过控制单体的起始含量(w(DMDAAC)=35.0%~65.0%)和引发剂APS的用量(m(APS):m(DMDAAC)=(0.25~10.00):100)制备出单体转化率大于98.00%、特性黏数为0.10~3.00 dL/g的7种PDMDAAC。讨论了目标产物制备条件的多样性、影响目标产物特性黏数及转化率的因素,并与文献方法进行了比较。该PDMDAAC产物控制聚合方法简洁、稳定、重复性好且已工业化应用。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PDMDAAC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基氯化铵 过硫酸铵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控制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在聚合硫酸铁中的粘度行为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立华 龚竹青 +1 位作者 黄坚 郑雅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29-1033,共5页
从分子结构上探讨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在聚合硫酸铁(PFS)中的粘度变化。采用FTIR、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PDMDAAC与PFS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DMDAAC由于其特定的吡咯环结构使之在PFS中保持分子链伸展构象;铁的高电荷多核... 从分子结构上探讨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在聚合硫酸铁(PFS)中的粘度变化。采用FTIR、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PDMDAAC与PFS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DMDAAC由于其特定的吡咯环结构使之在PFS中保持分子链伸展构象;铁的高电荷多核阳离子基团较强的静电排斥作用能促使高分子链扩张;其粘度行为受PFS的总铁浓度和盐基度影响小,但受本身浓度变化的影响大。在质量浓度大于20g/L时,表现为高分子链的物理缠结;在08~20g/L范围内,表现为高分子链的伸展;小于08g/L时,表现为聚电解质行为。FTIR、S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PDMDAAC与PFS中的主要物相Fe4.67(SO4)6(OH)2·20H2O发生了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 合硫酸铁(PFS) 电解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黏度系列化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杀菌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赵晓蕾 张跃军 朱玲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1,共5页
配制6个受菌污染的水样,研究了在不同培养基种类、含量和菌含量的影响下,特征黏度(η)系列化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的实际杀菌能力。结果表明,PDM对含0.1%或10%有机、无机培养基的4种微污染水(菌含量1×104~1×105个/mL... 配制6个受菌污染的水样,研究了在不同培养基种类、含量和菌含量的影响下,特征黏度(η)系列化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的实际杀菌能力。结果表明,PDM对含0.1%或10%有机、无机培养基的4种微污染水(菌含量1×104~1×105个/mL)与含10%有机、无机培养基的2种重污染水(菌含量1×106~1×107个/mL)的杀菌率先随加药量增加而增大。当加药质量浓度分别达到4、0.03、11、0.10、14、2.8 mg/L时,杀菌率均可接近或超过99%。实验结果发现,有机培养基的含量明显影响PDM杀菌性能,低含量无机培养基对PDM杀菌率的影响最小。由估算得到PDM(η:0.48、1.53、2.52、3.99 dL/g)对不含培养基的微污染水和重污染水杀菌率达99%时,实际用量分别为0.029、0.028、0.027、0.026 mg/L和2.73、2.35、2.33、2.31 mg/L。PDM的特征黏度越大,杀菌性能越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特征黏度 杀菌性能 杀菌率 有机培养基 无机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静态杀菌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赵晓蕾 张跃军 朱玲玲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2-396,共5页
对两种受菌污染模拟水体,通过杀菌实验,研究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系列样品的静态杀菌性能,考察了加药量、作用时间、特征黏度[η]等因素对杀菌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聚合物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及市售杀菌剂十二烷... 对两种受菌污染模拟水体,通过杀菌实验,研究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系列样品的静态杀菌性能,考察了加药量、作用时间、特征黏度[η]等因素对杀菌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聚合物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及市售杀菌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的杀菌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微污染水,杀菌率先随加药量的增加而增大,加药量〉4 mg/L后,杀菌率达到最大,基本保持不变。加药量为4 mg/L时,DM、1227、PDM系列样品的24 h杀菌率分别为29.76%、96.78%、97.93%-99.90%。加药量相同时,特征黏度越大,杀菌率越大。对于重污染水,杀菌率随加药量的增加而增大,加药量为14 mg/L时,DM、1227、PDM系列样品的24 h杀菌率分别为27.84%、99.98%、98.25%-99.86%。对于微污染水,PDM作用时间对杀菌率的影响规律与特征黏度有关,特征黏度越大,达到最大杀菌率的时间越短,杀菌率也越大。由此可见,PDM系列样品可作杀菌剂使用,对于微污染水,其杀菌性能优于1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 杀菌率 杀菌性能 微污染水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化聚乙烯醇/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正硅酸乙酯杂化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建勋 董锐 +1 位作者 孙晓斌 周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5-609,633,共6页
通过在季铵化聚乙烯醇(QPVA)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混合聚合物水溶液中添加正硅酸乙酯(TEOS)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得到了不同配比的溶胶-凝胶铸膜液,并将各铸膜液在模具中干燥得到杂化膜,随后将杂化膜在戊二醛/丙酮溶液... 通过在季铵化聚乙烯醇(QPVA)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混合聚合物水溶液中添加正硅酸乙酯(TEOS)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得到了不同配比的溶胶-凝胶铸膜液,并将各铸膜液在模具中干燥得到杂化膜,随后将杂化膜在戊二醛/丙酮溶液中交联得到尺寸稳定的杂化阴离子交换膜。考察了季铵化聚乙烯醇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铸膜液的质量比对杂化膜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分析了4种尺寸稳定阴离子交换膜的外观形貌、红外光谱、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含水/甲醇率和膜的离子交换容量。结果表明,QPVA/0.25PDADMAC/0.1TEOS碱性杂化膜在甲醇中尺寸稳定,微观结构致密,在65~140℃时热稳定性优良,离子交换容量可达到1.091 41 mmol/g。具有在中低温型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使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合物电解质膜 季铵化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正硅酸乙酯 稳定性 离子交换容量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在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潇潇 张跃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5-383,共9页
对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在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介绍PDMDAAC结构与性质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PDMDAAC在原水处理中作为混凝助剂的应用,强化混凝机制,和用于供水处理时的安全性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 对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在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介绍PDMDAAC结构与性质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PDMDAAC在原水处理中作为混凝助剂的应用,强化混凝机制,和用于供水处理时的安全性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强调了PDMDAAC通过与无机混凝剂制得复合混凝剂用于原水强化混凝处理制取饮用水的方法的优势。指出结合机理研究展开复合混凝剂针对不同地表水水质特点的应用工艺研究,以提高其应用性能,是今后工作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原水处理 强化混凝 机制 使用安全性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偶联剂改性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姚培 李树白 +3 位作者 张启蒙 刘媛 杨敏 李欣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7-210,216,共5页
采用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和硅烷偶联剂(KH550)对钙基膨润土进行改性,得到有机改性膨润土。研究发现,PDMDAAC和KH550成功负载在膨润土表面,其结构没有发生改变。以苯酚为吸附对象,采用该有机改性膨润土对其进... 采用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和硅烷偶联剂(KH550)对钙基膨润土进行改性,得到有机改性膨润土。研究发现,PDMDAAC和KH550成功负载在膨润土表面,其结构没有发生改变。以苯酚为吸附对象,采用该有机改性膨润土对其进行模拟吸附,当有机改性膨润土的投加量为2g/L,吸附时间20min,pH=7,温度30℃时,苯酚废水去除率高达87%。有机膨润土吸附苯酚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为表面化学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硅烷偶联剂 有机改性膨润土 苯酚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静态灭藻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晓蕾 刘程 张跃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4-607,616,共5页
对两种营养化的模拟水体,通过灭藻实验,研究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系列样品的静态灭藻性能,考察了加药量、作用时间、特征黏度等因素对灭藻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聚合物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及市售灭藻剂十二烷... 对两种营养化的模拟水体,通过灭藻实验,研究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系列样品的静态灭藻性能,考察了加药量、作用时间、特征黏度等因素对灭藻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聚合物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及市售灭藻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的灭藻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叶绿素a去除率先随加药量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药量后(中营养水4mg/L,富营养水80mg/L),叶绿素a去除率达到最大,不再变化。加药量相同时,特征黏度越大,叶绿素a去除率越大。DM、1227、PDM系列样品对中营养水的加药量为4mg/L时,24h叶绿素a去除率分别为24.7%、34.8%、45.2%-62.7%;对富营养水的加药量为80mg/L时,24h叶绿素a去除率分别为37.9%、47.4%、51.1%~62.8%。PDM作用时间对叶绿素a去除率的影响规律与特征黏度有关,特征黏度越大,达到最大叶绿素a去除率的时间越短,去除率也越大。由此可见,PDM系列样品可作灭藻剂使用,其灭藻性能优于1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 叶绿素a去除率 灭藻性能 营养化水体 小球藻 水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杀生性能与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晓蕾 张跃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33-838,842,共7页
该文对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的杀生性能与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针对目前国内外关于PDMDAAC杀生性能与机理的研究现状,尝试从应用领域、作用对象、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等方面,对PDMDAAC的杀生性能研究进行了归纳,并简述了PDMD... 该文对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的杀生性能与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针对目前国内外关于PDMDAAC杀生性能与机理的研究现状,尝试从应用领域、作用对象、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等方面,对PDMDAAC的杀生性能研究进行了归纳,并简述了PDMDAAC杀生机理研究的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对PDMDAAC的杀生性能认识不足,尚未真正涉及PDMDAAC的杀生机理。最后,对今后PDMDAAC杀生性能与机理研究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杀生性能 杀生机理 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高炉渣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岳钦艳 许鹏举 +1 位作者 李倩 刘莉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5-738,共4页
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改性高炉渣以提高其对印染废水的处理能力.研究了改性过程中改性剂浓度、温度和制备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对模拟印染废水和实际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表明PDMDAAC改性大大提高了高炉渣对染料的吸附能力.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高炉渣 改性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荷密度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固着剂的湿部化学行为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立军 肖禾 王进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7,共5页
选用4种分子质量相同而电荷密度不同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考察了这4种PDADMAC作为固着剂控制碱性过氧化氢漂白机械浆(APMP)中溶解与胶体物质(DCS)时的湿部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电荷密度越高的PDADMAC不仅更容易和浆料中的... 选用4种分子质量相同而电荷密度不同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考察了这4种PDADMAC作为固着剂控制碱性过氧化氢漂白机械浆(APMP)中溶解与胶体物质(DCS)时的湿部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电荷密度越高的PDADMAC不仅更容易和浆料中的DCS作用,而且更容易被纤维吸附,同时其去除白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质、DCS、以及COD的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固着剂 碱性过氧化氢漂白机械浆 溶解与胶体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合成及与牛血清蛋白络合表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峰 慕慧 张立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8,共4页
用过硫酸盐氧化还原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PDADMAC)高聚物是具有多种用途的离子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可作为生物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医学技术上 ,并可与蛋白质进行络合。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出一定环境下此高聚... 用过硫酸盐氧化还原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PDADMAC)高聚物是具有多种用途的离子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可作为生物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医学技术上 ,并可与蛋白质进行络合。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出一定环境下此高聚物与牛血清蛋白 (BSA)的络合比 ,并观察了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牛血清蛋白 紫外吸收光谱 络合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对碳钢表面缓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培 祝晓杰 +3 位作者 李树白 张启蒙 刘媛 李梦婷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4-282,共9页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测量,探讨在不同工艺条件(腐蚀介质、添加浓度、温度、复配比)下,研究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环保型缓蚀剂对碳钢Q235的缓蚀性能,得出最佳工艺条件:10℃时,1 mol/L HCl腐蚀介质中,PDMDAAC浓度为0.5 g/L,PD...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测量,探讨在不同工艺条件(腐蚀介质、添加浓度、温度、复配比)下,研究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环保型缓蚀剂对碳钢Q235的缓蚀性能,得出最佳工艺条件:10℃时,1 mol/L HCl腐蚀介质中,PDMDAAC浓度为0.5 g/L,PDMDAAC与KI质量复配比为1∶2,缓蚀效果最好,最高为95.78%。研究机理表明,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吸附过程为以化学吸附为主的混合吸附,SEM、XPS结果验证了PDMDAAC可以在碳钢表面形成保护膜,抑制碳钢表面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缓蚀剂 电化学测量 盐酸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转化率对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特征黏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旭 张跃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0-385,共6页
为研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产物中残余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对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产物性质的影响规律,该文研究了单体转化率对产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以特征黏度[η]计)的影响。采用特征黏度分别为1.27... 为研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产物中残余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对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产物性质的影响规律,该文研究了单体转化率对产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以特征黏度[η]计)的影响。采用特征黏度分别为1.27、1.94和3.12 dL/g,并经清洗去除残余单体的PDMDAAC产物,通过外加单体,以模拟具3个系列特征黏度的单体转化率不同的PDMDAAC,考察单体加入量对加入后产物特征黏度的影响。用实际PDMDAAC产物清洗除残前后的特征黏度来验证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单体DMDAAC、清洗前后的产物和洗脱物质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谱图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当残余单体的质量分数低于50.00%时,其对模拟产物特征黏度[η′]的影响可用式lg[η′]=lg[η]+lgX′表示,相对误差为±6.30%。FTIR和NMR谱图表征结果表明清洗过程去除的主要为未反应单体。验证实验结果说明:当产物中含有较多残余单体时,经清洗后再测定的特征黏度与实际值有较大差距,不能真实表达其合成工艺及产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真实水平,而通过工艺改进提高单体转化率是提高产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甲基丙基氯化铵 单体转化率 特征黏度 残余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单体均聚及染料废水脱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明明 崔建涛 谭之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5-29,共5页
采用系统的单因素试验方法,先后对引发剂添加方式、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pH值、单体纯度等影响单体聚合的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获得了各参数的最佳组合条件。采用此工艺条件实验室聚合出特性粘度高达270... 采用系统的单因素试验方法,先后对引发剂添加方式、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pH值、单体纯度等影响单体聚合的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获得了各参数的最佳组合条件。采用此工艺条件实验室聚合出特性粘度高达270mL/g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并对其进行染料脱色性能试验,活性染料脱色率高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特性粘度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膜的抗菌及成膜性能研究
18
作者 鲁俊 杨海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7-309,313,共4页
对共混法制备的魔芋葡甘聚糖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膜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大肠杆菌和假单胞菌没有抑制作用。膜的抗菌效果同膜中PDADMAC的含量成正比。当PDADMAC... 对共混法制备的魔芋葡甘聚糖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膜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大肠杆菌和假单胞菌没有抑制作用。膜的抗菌效果同膜中PDADMAC的含量成正比。当PDADMAC含量为20w%t时,复合膜具有良好的透明度,较小的水蒸气透过性和吸湿性,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抗菌 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锈-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
19
作者 陆永生 徐喜旺 +2 位作者 冯威 陈晨 万俊锋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5-130,共6页
利用绿锈(GR)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为原料制备绿锈-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GRPDM)复合絮凝剂,采用FT-IR、SEM、XRD表征,考察制备过程中有机物比例及制备温度对絮凝性能的影响。以模拟含磷污水、实际印染废水为处理对象,探究p... 利用绿锈(GR)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为原料制备绿锈-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GRPDM)复合絮凝剂,采用FT-IR、SEM、XRD表征,考察制备过程中有机物比例及制备温度对絮凝性能的影响。以模拟含磷污水、实际印染废水为处理对象,探究pH和投加量对絮凝效率的影响,并使用Zeta电位、有效粒径分布验证其在不同pH下的絮体特征。结果表明,制备最佳条件:PDM与GR体积比为0.3%,温度为50℃;GR-PDM结构特征相较于GR,更有利发挥吸附架桥及电中和作用,稳定性更强;pH为8、投加量为50 mg/L时,处理模拟污水总磷去除率达90%以上;pH为7、投加量为120 mg/L时,实际印染废水氨氮、总磷、COD去除率分别达38%、96%、56%。应用结果与絮体特征分布证明其在pH为7~9范围内的絮凝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锈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复合絮凝剂 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水溶液的动表面张力(英文)
20
作者 莫春生 卡丘洛娃 N N 普杰琳泽娃 M N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230-234,共5页
发现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具有独特的时间相关性 .吸附的前期遵从扩散控制机理 ,而在吸附的后期 ,即接近吸附平衡时遵从扩散 动力学控制机理 .
关键词 动表面张力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