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的降解性能 被引量:20
1
作者 全大萍 高建文 +1 位作者 廖凯荣 卢泽俭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91-394,共4页
 以辛酸亚锡为引发剂,聚乙二醇大分子为共引发剂进行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系列聚乳酸(PLA) 聚乙二醇(PEG) 聚乳酸(PLA)三嵌段共聚物。从共聚物在生理盐水中降解时特性粘度[η]、质量和热行为的变化,考察了PEG分子量和丙交酯/PEG(摩尔...  以辛酸亚锡为引发剂,聚乙二醇大分子为共引发剂进行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系列聚乳酸(PLA) 聚乙二醇(PEG) 聚乳酸(PLA)三嵌段共聚物。从共聚物在生理盐水中降解时特性粘度[η]、质量和热行为的变化,考察了PEG分子量和丙交酯/PEG(摩尔比)对共聚物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嵌段对共聚物的降解速率有重要影响。丙交酯/PEG一定时,PEG分子量越大,共聚物越容易降解;PEG嵌段长度一定时,丙交酯/PEG越大,共聚物降解速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降解性能 聚乳酸 乙二醇 辛酸亚锡 丙交酯 开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安强 林雅铃 +1 位作者 魏芬芬 王炼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4-88,共5页
以不同臂数和分子量的星型聚乙二醇(sPEG)和L-丙交酯为原料,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了以星型聚乙二醇为内部嵌段、聚L-乳酸为外部嵌段的多臂星形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sPEG-b-PLLA)。研究了sPEG的臂数、分子量及L-丙交酯/sPEG投料比等... 以不同臂数和分子量的星型聚乙二醇(sPEG)和L-丙交酯为原料,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了以星型聚乙二醇为内部嵌段、聚L-乳酸为外部嵌段的多臂星形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sPEG-b-PLLA)。研究了sPEG的臂数、分子量及L-丙交酯/sPEG投料比等参数对产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分别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证实所合成的嵌段共聚物具有预期的结构。结果表明,sPEG-b-PLLA为结晶性聚合物,且表现出与PLLA相似的晶型,随着PLLA链段的增加,产物的结晶度也呈增大的趋势;与PLLA相比,sPEG-b-PLLA的接触角随着PEG链段的增多而增大,表明其亲水性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 星型乙二醇 开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键合多西紫杉醇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韶晖 徐效义 +3 位作者 田玉新 王瑞 刘铜军 景遐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7-338,共2页
目的研究键合多西紫杉醇(TSD)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A-PEG/TSD)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TSD、PLA-PEG/TSD和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作用于PC-3细胞,应用MTT法检测各组药物在不同浓度下作用24、48、72 h后P... 目的研究键合多西紫杉醇(TSD)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A-PEG/TSD)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TSD、PLA-PEG/TSD和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作用于PC-3细胞,应用MTT法检测各组药物在不同浓度下作用24、48、72 h后PC-3细胞的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C-3细胞周期变化,应用电镜观察PC-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结果 PLA-PEG/TSD和TSD比较,对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相似(P>0.05),并且两组均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抑制率逐渐增高。PLA-PEG和对照组比较,对PC-3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PLA-PEG/TSD和TSD两组PC-3细胞明显阻滞于G2/M期,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PLA-PEG/TSD和TSD两组PC-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一致。结论 PLA-PEG/TSD与TSD相比较,抑制PC-3细胞增殖的特点和机制相似,PLA-PEG/TSD在治疗前列腺癌方面有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聚乳酸-乙二醇共聚物 前列腺肿瘤 PC-3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吗啡/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缓释微球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浮 廖晓明 +1 位作者 尹光福 顾建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7-29,55,共4页
以L-聚乳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LLA-PEG-PLLA)为载体材料,通过超临界流体强制溶液分散技术制备吗啡/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MF/PLLA-PEG-PLLA)的复合微球,考察了PEG分子量的变化对微球性能的影响。通过表面形貌,粒径及粒径分布,载药... 以L-聚乳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LLA-PEG-PLLA)为载体材料,通过超临界流体强制溶液分散技术制备吗啡/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MF/PLLA-PEG-PLLA)的复合微球,考察了PEG分子量的变化对微球性能的影响。通过表面形貌,粒径及粒径分布,载药量,包封率及释放性能来表征复合微球的各项性能;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残留量;通过溶血实验来评价复合微球的血液相容性。实验表明,所制备的复合微球呈球形或类球形形貌,平均粒径在1.99~6.20μm之间,载药量达到17.92%,包封率最高可至69.57%,复合微球的药物释放呈先突释后缓释的释药模式;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残留量分别为0.0076%和0.0016%;微球溶血率<1%,远小于国家标准5%,证明复合微球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 吗啡 L-聚乳酸-乙二醇共聚物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的PLA中空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沈鹏 张玉坤 +2 位作者 许嘉瑛 陈顺权 杜如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7,39,共5页
合成制备了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并用NMR和GPC对其进行了表征。将PLA-PEG-PLA作为亲水性添加剂用于中空纤维的制备,并研究了PLA-PEG-PLA的加入对中空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PLA-PEG-PLA和PL... 合成制备了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并用NMR和GPC对其进行了表征。将PLA-PEG-PLA作为亲水性添加剂用于中空纤维的制备,并研究了PLA-PEG-PLA的加入对中空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PLA-PEG-PLA和PLA有很好的相容性,而且PLA中空纤维的抗污性能明显得到改善。随着PLA-PEG-PLA用量的增加,中空纤维的透水量逐渐下降,牛血清白蛋白(BSA)阻止率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 中空纤维 透水量 抗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亲水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勤 王传栋 +1 位作者 刘阳 马丽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1-84,共4页
以DL-丙交酯和分子量Mn=400、1000和2000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在辛酸亚锡催化下开环聚合制备了聚乳酸(PLA)-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PLEG)。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产率和[η]的影响。用FT-IR、1 H-NMR、GPC、DSC、XRD、静... 以DL-丙交酯和分子量Mn=400、1000和2000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在辛酸亚锡催化下开环聚合制备了聚乳酸(PLA)-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PLEG)。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产率和[η]的影响。用FT-IR、1 H-NMR、GPC、DSC、XRD、静态水接触角等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0.2%、反应时间分别为PLEG400共聚物2~4h、PLEG1000共聚物4~8h和PLEG2000共聚物8~12h较宜;共聚物组成比与投料比较一致,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与理论计算值较一致;共聚物为无定形态,PEG的引入使共聚物Tg明显低于PLA均聚物,且随PEG的Mn减小,共聚物的Tg随之降低;而且PEG的引入明显提高了PLA的亲水性,PEG的Mn越小,PLA亲水性的提高程度越大。通过控制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150℃可以得到分子量符合投料组成比要求、亲水性有明显提高的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乙二醇 共聚物 亲水性 改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改性聚乳酸嵌段共聚物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勤 王传栋 +1 位作者 马丽霞 刘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2-64,共3页
辛酸亚锡催化下开环聚合制备聚乳酸(DL-PLA)-聚乙二醇(PEG)-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用GPC、DSC、1 H-NMR、质量损失、静态接触角等方法在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37℃下研究了分子量Mn=400、1000和4000的PEG改性DL-PLA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 辛酸亚锡催化下开环聚合制备聚乳酸(DL-PLA)-聚乙二醇(PEG)-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用GPC、DSC、1 H-NMR、质量损失、静态接触角等方法在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37℃下研究了分子量Mn=400、1000和4000的PEG改性DL-PLA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PEG嵌段增强了共聚物的亲水性,降低了共聚物Tg,加速了共聚物降解,随着PEG分子量增加及两端DL-PLA链段增长,共聚物分子量下降速率加快。由研究结果得出,共聚物降解期间DL-PLA链段中的酯键随机断裂,PEG两端DL-PLA链段逐渐变短;降解后期DL-PLA链段进一步变短,并有短链DL-PLA均聚物产生,当PEG两端DL-PLA链段足够短时,共聚物在介质中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乙二醇 共聚物 降解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对聚乳酸/SBS共混物相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博成 刘桅 +4 位作者 涂征 吴崇刚 石彪 胡涛 龚兴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833-3836,共4页
采用苯乙烯(St)-丙烯酸甲酯(MA)无规共聚物(PSMA)(n St∶n MA=75∶25)为增容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将聚乳酸(PLA)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三嵌段共聚物熔融共混,研究了PSMA的含量对PLA/SBS共混物(m PLA∶m SBS=90∶10)相容性的影响。... 采用苯乙烯(St)-丙烯酸甲酯(MA)无规共聚物(PSMA)(n St∶n MA=75∶25)为增容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将聚乳酸(PLA)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三嵌段共聚物熔融共混,研究了PSMA的含量对PLA/SBS共混物(m PLA∶m SBS=90∶10)相容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旋转流变仪对共混物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热性能和流变性能进行表征。SEM结果表明,加入1%(质量分数)的PSMA使PLA/SBS共混物中SBS相分散更均匀,界面粘接增强。加入1%(质量分数)PSMA的PLA/SBS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是PLA的7.1倍和2.3倍。DSC和流变学结果表明,PSMA的加入增强了PLA和SBS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苯乙烯-丙烯酸甲酯无规共聚物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PLA-PEG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5
9
作者 任杰 宋金星 洪海燕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1-195,共5页
首先利用开环聚合的方法 ,制备了聚乳酸 -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然后以此为基材 ,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 ,制备了聚乳酸 -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微球 ,分别研究了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和聚乙二醇的分子量等对共聚物的特性粘数 [η]的影响以及稳... 首先利用开环聚合的方法 ,制备了聚乳酸 -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然后以此为基材 ,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 ,制备了聚乳酸 -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微球 ,分别研究了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和聚乙二醇的分子量等对共聚物的特性粘数 [η]的影响以及稳定剂、乳化剂、共聚物 [η]、搅拌速度及油 /水比对共聚物微球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PEG共聚物 可生物降解 聚乳酸-乙二醇共聚物 微球 乳化溶剂蒸发法 药物载体 制备方法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L及PCL-PEG-PCL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海东 官元 +1 位作者 辛贺 程凤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共5页
以辛酸亚锡[Sn(Oct)2]作为引发剂,采用ε-己内酯(ε-CL)开环均聚合制备聚ε-己内酯(PCL),考察了n(ε-CL)/n[Sn(Oct)2]、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以Sn(Oct)2为催化剂,聚乙二醇(PEG)为引发剂,合成了不同相对... 以辛酸亚锡[Sn(Oct)2]作为引发剂,采用ε-己内酯(ε-CL)开环均聚合制备聚ε-己内酯(PCL),考察了n(ε-CL)/n[Sn(Oct)2]、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以Sn(Oct)2为催化剂,聚乙二醇(PEG)为引发剂,合成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CL-PEG-PCL三嵌段共聚物,研究了ε-CL均聚物及共聚物的结构、热性能和结晶形态。PCL最佳合成工艺为:n(ε-CL)/n[Sn(Oct)2]为400,温度130℃,反应时间4 h。随着PEG相对分子质量从2×103增加到8×103,三嵌段共聚物的熔融温度、熔融焓和结晶温度逐渐升高;结晶温度及PEG相对分子质量对PCL-PEG-PCL三嵌段共聚物球晶的形态和尺寸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己内酯辛酸亚锡 ε-己内酯-乙二醇-ε-己内酯共聚物 等温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 被引量:2
11
作者 匡长春 杜葳 王薇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0期1334-1336,共3页
目的制备冬凌草甲素单甲醚聚乙二醇-聚乳酸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胶束,改善冬凌草甲素的水溶性。方法以单甲醚聚乙二醇-聚乳酸作为载体,采用丙酮溶剂挥发法和透析法制备不同药物/共聚物投料比的冬凌草甲素嵌段共聚物胶束。考察胶束相关性质... 目的制备冬凌草甲素单甲醚聚乙二醇-聚乳酸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胶束,改善冬凌草甲素的水溶性。方法以单甲醚聚乙二醇-聚乳酸作为载体,采用丙酮溶剂挥发法和透析法制备不同药物/共聚物投料比的冬凌草甲素嵌段共聚物胶束。考察胶束相关性质。以载药量为评价标准,得出最佳投料比。结果电镜结果显示,胶束呈球形或类球形,载药量和包封率受制备方法和投料比的影响。透析法得到的胶束粒径较小,分散均匀度好,但载药量和包封率偏低。丙酮溶剂挥发法在药物共聚物的质量比例12.8:25.2时得到的胶束平均粒径为35.675 nm,载药量为22.1%,包封率为65.61%,粒径分布较窄,有利于纳米分散体系的稳定,且对冬凌草甲素有一定的增溶作用。结论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胶束能够作为难溶性抗癌药物冬凌草甲素的良好纳米级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单甲醚乙二醇-聚乳酸 共聚物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构建壳聚糖纳米粒/PLLA-PEG-PLLA复合微粒及其表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爱政 康永强 +2 位作者 王士斌 唐娜 赵晖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65-1576,共12页
利用离子凝胶法和超临界强制分散悬浮液(Sp EDS)技术制备具有核壳型结构的壳聚糖纳米粒(CS NPs)/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PLLA-PEG-PLLA)复合微粒,考察和优化了壳聚糖纳米粒和复合微粒的制备条件,并对二者的理化性质和细胞... 利用离子凝胶法和超临界强制分散悬浮液(Sp EDS)技术制备具有核壳型结构的壳聚糖纳米粒(CS NPs)/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PLLA-PEG-PLLA)复合微粒,考察和优化了壳聚糖纳米粒和复合微粒的制备条件,并对二者的理化性质和细胞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优化条件为壳聚糖浓度2mg·ml-1、p H 5.0、三聚磷酸钠浓度1 mg·ml-1。溶剂/非溶剂比为复合微粒粒径的显著影响因素,复合微粒的制备优化条件为油相浓度5 mg·ml-1、水油比0.75:10.00、溶液流速2 ml·min-1、溶剂/非溶剂比0.5:1.0。优化条件制得的复合微粒粒径为323.7 nm,透射电镜(TEM)显示其具有核壳型结构。理化表征结果显示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发生作用,但制备工艺前后材料官能团未发生明显变化,而且复合微粒中PLLA-PEG-PLLA晶型更加均匀;不同浓度组的CS NPs/PLLA-PEG-PLLA复合微粒(0.25、0.50和1.00-g·ml-1)的细胞相对增殖率分别为105.3%、101.9%和100.9%,细胞毒性分级为0级,表明具有核壳结构的CS NPs/PLLA-PEG-PLLA复合微粒生物相容性良好,有望进一步应用于共载基因和抗癌药物的抗癌活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共载载体 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 复合材料 造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雄激素受体三螺旋形成寡核苷酸PEG-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超 张勇 +1 位作者 焦举 沈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2-605,共4页
【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EG-PLGA)制备载雄激素受体三螺旋形成寡核苷酸的纳米粒子(TFO-NPs),并初步探讨其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modified-SESD)制备TF... 【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EG-PLGA)制备载雄激素受体三螺旋形成寡核苷酸的纳米粒子(TFO-NPs),并初步探讨其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modified-SESD)制备TFO-NPs,对其形态、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释放特点进行鉴定。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LNCaP细胞对TFO-NPs的摄取情况,四唑盐(MTT)法测定体外细胞毒作用。【结果】制备的TFO-NPs呈球形、大小均匀,平均粒径128nm,平均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72.28%和1.02%,在体外具有缓释作用。LNCaP细胞对TFO-NPs的摄取率显著高于裸TFO。TFO-NPs对LNCaP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裸TFO(P<0.05),抑制率分别为61.2%±6.5%和20.7%±3.1%。【结论】本法制备的TFO-NPs理化性质优良,在体外能够有效抑制LNCaP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 纳米粒 螺旋形成寡核苷酸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EG-PLA/PLA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和生物矿化性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葛建华 王迎军 郑裕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6-128,132,共4页
系统研究了含有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LA-PEG-PLA)的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SBF)中的降解和生物矿化性能。通过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随着含有PLA-PEG-PLA共聚物的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浸泡时间的增长,... 系统研究了含有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LA-PEG-PLA)的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SBF)中的降解和生物矿化性能。通过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随着含有PLA-PEG-PLA共聚物的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浸泡时间的增长,模拟体液的pH值有下降趋势;支架材料的质量有升有降,是降解和矿化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X射线衍射图谱和FT-IR漫反射图谱研究表明,浸在SBF中的支架表面有磷灰石沉积物出现,并且PLA-PEG-PLA共聚物降解速度比PLA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 组织工程 降解 生物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环糊精与PELA包结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耀明 孙尉翔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18,共5页
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辛酸亚锡及L-丙交酯为原料,合成聚(乙二醇-L-乳酸)二嵌段共聚物(PELA),制备了PELA与α-环糊精的包结物.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 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辛酸亚锡及L-丙交酯为原料,合成聚(乙二醇-L-乳酸)二嵌段共聚物(PELA),制备了PELA与α-环糊精的包结物.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ELA分子链被包结在α-CD分子形成的管道中,α-环糊精分子管道并排紧密排列,形成六方晶系的晶体;在包结物中PELA链活动被限制,无结晶和熔融现象;包结物中的α-环糊精与聚乙二醇嵌段重复单元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7.以上结果说明PELA与α-环糊精能够形成包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乙二醇 Α-环糊精 包结物 (乙二醇-L-乳酸)二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光响应眼镜蛇神经毒素PEG-PLGA纳米囊的制备与表征
16
作者 舒洁倩 叶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07-911,共5页
以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嵌段共聚物(PEG-PLGA)为囊材,添加脱镁叶绿酸作为光敏剂,采用复乳法制备了光响应的眼镜蛇神经毒素纳米囊。以纳米囊的包封率、载药量和粒径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法对纳米囊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以差示量热扫描分... 以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嵌段共聚物(PEG-PLGA)为囊材,添加脱镁叶绿酸作为光敏剂,采用复乳法制备了光响应的眼镜蛇神经毒素纳米囊。以纳米囊的包封率、载药量和粒径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法对纳米囊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以差示量热扫描分析其热流变性能,并以累积释药量研究其光控释行为。优化的PEGPLGA、眼镜蛇神经毒素及光敏剂脱镁叶绿酸质量配比为40∶12.5∶1,获得的纳米囊包封率为72.3%±3.6%,载药量为15.1%±1.3%,平均粒径为(862±23)nm,电位为(-46.5±3.8)m V,呈紧密球形,光敏剂分布在囊壳;在650 nm半导体激光照射30 min,体外释放明显加快。该纳米囊在不光照时具有增强药物稳定和缓释作用,而红光可促进药物释放,因而可实现光控靶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眼镜蛇神经毒素 光响应 纳米囊 光控靶向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及PLGA-PEG-PLGA水凝胶的制备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迪 黄晓英 +2 位作者 何旭敏 林旭 夏海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167,共6页
本研究通过控制反应操作条件,优化了聚乳酸乙醇酸(PLGA)的合成工艺,缩短了制备时间,并能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制备预期相对分子质量的PLGA;同时优化后的处理工艺,降低了溶剂残留毒害等级.还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PLGA(珨Mn≥2 000)与系列相对... 本研究通过控制反应操作条件,优化了聚乳酸乙醇酸(PLGA)的合成工艺,缩短了制备时间,并能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制备预期相对分子质量的PLGA;同时优化后的处理工艺,降低了溶剂残留毒害等级.还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PLGA(珨Mn≥2 000)与系列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PEG)共聚,合成具有溶液-凝胶转换特性的PLGA-PEG-PLGA三嵌段共聚物,得到对应组成搭配规律,测出了相应水凝胶特性相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乙醇酸(PLGA) 乙二醇(PEG) 优化 PLGA-PEG-PLGA 共聚物 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键合紫杉醇的纳米胶束与C6胶质瘤细胞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占峰 罗毅男 +3 位作者 郑勇辉 韩海玲 洪新雨 景遐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71-1676,共6页
制备了键合紫杉醇(PTX)的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EG-PLA/PTX)的纳米胶束,采用四氮唑(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考察了PEG-PLA/PTX胶束对C6胶质瘤细胞的影响,包括C6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和细胞周期... 制备了键合紫杉醇(PTX)的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EG-PLA/PTX)的纳米胶束,采用四氮唑(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考察了PEG-PLA/PTX胶束对C6胶质瘤细胞的影响,包括C6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和细胞周期的改变,以及纳米颗粒在细胞内的分布,探讨了PEG-PLA/PTX胶束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EG-PLA/PTX胶束进入到C6细胞内,聚集于细胞浆中,通过与细胞核中DNA的作用改变细胞生长的周期,造成在G2-M期的阻滞,引起细胞的凋亡.因此,PEG-PLA/PTX胶束有望用于脑胶质瘤的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合紫杉醇 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 流式细胞术 透射电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C6胶质瘤 细胞 诱导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