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生增强制备聚乳酸基骨组织工程复合材料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国富 牟申周 +3 位作者 周灵平 廖素三 尹志民 崔福斋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6-89,共4页
依据仿生原理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nHA-PLA)复合的骨框架材料.此复合材料中的主要成分是纳米羟基磷灰石,纳米相的羟基磷灰石就是天然骨中主要的无机相.在保持高孔隙率(90%)的同时,复合材料的抗压性能达到2.07 MPa,高于单纯的聚... 依据仿生原理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nHA-PLA)复合的骨框架材料.此复合材料中的主要成分是纳米羟基磷灰石,纳米相的羟基磷灰石就是天然骨中主要的无机相.在保持高孔隙率(90%)的同时,复合材料的抗压性能达到2.07 MPa,高于单纯的聚乳酸框架材料(为0.89 MPa).分离成骨细胞并在三维框架材料上培养,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细胞贴附性能.仿生制备的三维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骨框架材料,无论从结构还是性能上,都是骨组织工程中的优选材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组织工程 聚乳酸基复合框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聚乳酸材料复合兔骨髓基质细胞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冰 陈鹏 +1 位作者 毛天球 岳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观察nHAC/PLA复合兔BMSCs的异位成骨能力。方法:通过负压吸附使BMSCs与nHAC/PLA材料复合,将nHAC/PLA+自体BMSCs、自体BMSCs、nHAC/PLA材料分别植入新西兰兔背部肌袋内,术后4、8周通过大体、组织学观察来研究其异位成骨能力。结果:... 目的:观察nHAC/PLA复合兔BMSCs的异位成骨能力。方法:通过负压吸附使BMSCs与nHAC/PLA材料复合,将nHAC/PLA+自体BMSCs、自体BMSCs、nHAC/PLA材料分别植入新西兰兔背部肌袋内,术后4、8周通过大体、组织学观察来研究其异位成骨能力。结果:自体BMSCs组与nHAC/PLA材料组在新西兰兔背部肌袋内均无骨质形成,nHAC/PLA+自体BMSCs组8周时有大量较成熟的骨质形成,同时材料本身部分吸收。结论:通过负压吸附的方法制备出的nHAC/PLA+自体BMSCs具有良好的异位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磷灰石复合胶原/聚乳酸材料 骨髓质细胞 异位成骨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生物基聚乳酸/白酒糟复合材料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咪 石小卫 +1 位作者 曹雨 王新龙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0,34,共5页
以苯基次膦酸铝(BPA-Al)为阻燃剂,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无卤阻燃生物基全降解聚乳酸(PLA)/白酒糟(DDGS)复合材料,通过SEM、电子拉力机、维卡软化仪分析了填料的分散状况、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变形温度等,结果表明:BPA-Al与DDGS... 以苯基次膦酸铝(BPA-Al)为阻燃剂,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无卤阻燃生物基全降解聚乳酸(PLA)/白酒糟(DDGS)复合材料,通过SEM、电子拉力机、维卡软化仪分析了填料的分散状况、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变形温度等,结果表明:BPA-Al与DDGS之间形成氢键与配位作用,相容性得到改善,BPA-Al/DDGS体系在聚乳酸中分散均匀,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热变形温度最高可达59.5 MPa和78.1℃;采用氧指数、水平垂直燃烧仪、拉曼、FTIR等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残炭,结果表明:白酒糟成炭效果显著,BPA-Al和DDGS共同发挥气相和凝聚相阻燃作用,材料燃烧后形成了致密的石墨焦炭层,起到了隔热、隔氧的作用,说明BPA-Al/DDGS体系在PLA材料中具有较好的阻燃作用,当BPA-Al含量为25%时,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氧指数为24.5%,UL-94达V-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次磷酸铝 白酒糟 生物全降解复合材料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IL-88A(Fe)/AC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染料的光催化脱色
4
作者 李朝晖 季青豪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66,共6页
采用原位生长法在活性炭纤维(ACF)上负载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了CA-MIL-88A(Fe)/ACF复合材料,并通过SEM、XRD、FT-IR和XPS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体比例、光源、H_(2)O_(2)用量对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活性艳蓝KN-R性能的... 采用原位生长法在活性炭纤维(ACF)上负载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了CA-MIL-88A(Fe)/ACF复合材料,并通过SEM、XRD、FT-IR和XPS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体比例、光源、H_(2)O_(2)用量对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活性艳蓝KN-R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光催化脱色机理。结果表明:配体富马酸(FA)和柠檬酸(CA)的物质的量比为7∶1,60℃原位生长6 h所制得的复合材料,对活性艳蓝KN-R染液的脱色效果最好;光照和加入0.24 mL/L H_(2)O_(2)有利于复合材料对染料的催化脱色。复合材料重复使用5次,脱色率由98.7%下降到82.4%。在光催化脱色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羟基自由基(·OH)和过氧自由基(·O_(2)^(-))。引入CA配体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光-芬顿催化脱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脱色 催化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活性炭纤维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GO和壳聚糖复合阻燃聚乳酸材料 被引量:6
5
作者 岑鑫浩 张咪 +2 位作者 马琴 叶剑雄 王新龙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35,共4页
以壳聚糖、ZIF-8负载氧化石墨烯(ZG)为阻燃剂,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LA复合薄膜,通过SEM、电子拉力机、氧指数仪等对复合薄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填料在PLA基体中的分散情况以及填料对PLA力学、阻燃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PLA复合薄膜... 以壳聚糖、ZIF-8负载氧化石墨烯(ZG)为阻燃剂,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LA复合薄膜,通过SEM、电子拉力机、氧指数仪等对复合薄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填料在PLA基体中的分散情况以及填料对PLA力学、阻燃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PLA复合薄膜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ZG的加入起到了相容剂的作用,有效地改善了壳聚糖与PLA基体的相容性;ZG和壳聚糖的加入能明显地增强PLA的力学性能,当壳聚糖、ZG含量分别为6.2%和0.8%时,PLA-5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为52.4MPa,比纯PLA的拉伸强度提高了52.3%;ZnO等ZG的燃烧产物催化成炭效果显著,薄膜燃烧后,生成连续且致密的炭层,从而提高了PLA的阻燃性能,PLA-5复合薄膜的LO1值可达到25.2%,与纯PLA相比,增加了2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壳聚糖 生物复合材料 阻燃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衍生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设计及性能调控策略 被引量:6
6
作者 欧品希 郑琦 江莞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1-661,共11页
开发轻质高效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对抗电磁干扰、信息安全、国防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MOFs)衍生的多孔碳基复合材料在轻质吸波材料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得益于MOFs高度可调的孔结构以及可精准设计的组分和... 开发轻质高效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对抗电磁干扰、信息安全、国防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MOFs)衍生的多孔碳基复合材料在轻质吸波材料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得益于MOFs高度可调的孔结构以及可精准设计的组分和微观结构等优势,热解原位生成的金属基吸波基元不仅在多孔碳基质中形成了多界面和多样化的吸波组分,同时还产生了协同交联的导电网络,极大地丰富和强化了电磁波损耗机制,从而显著增强电磁波的吸收效能。其中,多种组分的合理设计和微观结构的可控构建是调控电磁参数的关键。立足于组分和孔结构调控策略,综述了近年来研究者们如何基于金属种类和空间分布、多元MOFs异质结构以及碳基质多孔结构对MOFs衍生碳基复合吸波材料进行理性设计及性能优化和提升。最后,对此类复合吸波材料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吸收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 复合材料 结构设计 性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阻燃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梦琪 陈雅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114,共13页
对近5年国内外用于聚乳酸(PLA)的纳米阻燃剂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石墨烯、纳米蒙脱土、生物基纳米阻燃剂、碳纳米管等,总结归纳了这些纳米阻燃剂阻燃PLA的制备方法、性能和机理,... 对近5年国内外用于聚乳酸(PLA)的纳米阻燃剂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石墨烯、纳米蒙脱土、生物基纳米阻燃剂、碳纳米管等,总结归纳了这些纳米阻燃剂阻燃PLA的制备方法、性能和机理,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纳米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碳纳米管 石墨烯 生物纳米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木质素基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4
8
作者 俞张勇 杨兆昆 +1 位作者 施冬健 陈明清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3-107,118,共6页
聚乳酸(PLA)存在结晶速度慢、结晶度较低等问题,使其热学性能及力学性能均较差。环氧大豆油(ESO)可以改善PLA的结晶性能,但是ESO与PLA的相容性较差,使其对PLA结晶行为的改善程度有限。采用木质素(LM)改善PLA和ESO的相容性,制备PLA/ESO/L... 聚乳酸(PLA)存在结晶速度慢、结晶度较低等问题,使其热学性能及力学性能均较差。环氧大豆油(ESO)可以改善PLA的结晶性能,但是ESO与PLA的相容性较差,使其对PLA结晶行为的改善程度有限。采用木质素(LM)改善PLA和ESO的相容性,制备PLA/ESO/LM复合材料,从而调控其结晶行为。为了深入研究ESO/LM对PLA结晶行为的调控机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PLA/ESO/LM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并利用Avrami和莫志深等理论模型分别对PLA及PLA/ESO/LM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SO/LM具有较好的成核作用;在不同的降温速率下,PLA/ESO/LM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更符合莫志深方程,这表明,ESO/LM在PLA结晶过程中作为异相成核剂,可以使PLA的结晶能垒由46.25 kJ/mol降低至5.05 kJ/mol,从而促进结晶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复合材料 木质素 环氧大豆油 异相成核剂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BAT/绢云母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震 胡应模 +3 位作者 庞宝宝 武莎莎 崔奎 郭素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38,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复合材料、PLA/绢云母复合材料以及PLA/PBAT/绢云母三元复合材料,以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为参数,探究了PBAT和绢云母的用量对PLA基复合材料力学... 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复合材料、PLA/绢云母复合材料以及PLA/PBAT/绢云母三元复合材料,以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为参数,探究了PBAT和绢云母的用量对PLA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LA/PBAT/绢云母复合材料的最佳质量配比为80/20/40时,其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36.8 MPa,弯曲强度为62.8 MPa,断裂伸长率为9.6%,冲击强度为6.9 kJ/m^(2)。利用扫描电镜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测试以及自然生物降解测试对PLA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LA/PBAT/绢云母(80/20/40)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降解性能最佳,其结晶度为37.1%,六个月自然降解率可达3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绢云母 聚乳酸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A/ECC的新型自复位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钱辉 裴金召 +1 位作者 李宗翱 康莉萍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4-73,80,共11页
为了提高框架节点塑性铰区损伤自修复自复位能力,减小结构的残余变形,实现框架结构震后结构功能的快速恢复,文章采用超弹性SMA筋和超高韧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增强RC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5个1/2缩尺比例框架节点,其... 为了提高框架节点塑性铰区损伤自修复自复位能力,减小结构的残余变形,实现框架结构震后结构功能的快速恢复,文章采用超弹性SMA筋和超高韧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增强RC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5个1/2缩尺比例框架节点,其中2个为考虑了梁端塑性铰区不同长度的SMA增强ECC节点模型,3个为对比节点模型,即普通混凝土节点、ECC增强混凝土节点和SMA增强混凝土节点。在新型SMA/ECC节点梁端塑性铰区,采用超弹性NiTi-SMA筋代替普通纵筋、ECC代替普通混凝土以增强其复位能力和耗能能力。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新型节点的破坏过程、耗能能力、位移延性、残余变形和自复位性能。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往复荷载作用下,SMA节点均呈现"旗帜形"滞回性能,具有良好的自复位能力;ECC材料够优化框架节点梁端塑性铰的发展,提高结构的延性及耗能能力,延缓结构的屈服;SMA/ECC复合材料系统虽然会降低结构的初始刚度,但能够显著提高节点的延性及自复位能力,延缓刚度退化速度,提高结构抗侧移能力,可以实现结构损伤自修复和功能的快速恢复;覆盖梁端塑性铰区,SMA的长度的改变对自复位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高延性水泥复合材料 自复位 框架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改性及在包装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晋慧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5-138,142,共5页
主要介绍了聚乳酸(PLA)的制备、改性以及在包装领域中的应用。指出通过改变PLA立构规整度、与其它单体共聚或与高分子、有机和无机增韧增强剂共混等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PLA的韧性、耐穿刺性能和耐热性等性能,制备出满足包装应用性能... 主要介绍了聚乳酸(PLA)的制备、改性以及在包装领域中的应用。指出通过改变PLA立构规整度、与其它单体共聚或与高分子、有机和无机增韧增强剂共混等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PLA的韧性、耐穿刺性能和耐热性等性能,制备出满足包装应用性能的材料。并且,PLA优异的生物可降解性能和生物可再生性,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是一种发展前景广泛的包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材料 生物质材料 聚乳酸 共聚 复合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PL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阻燃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刚 彭中朝 +3 位作者 宋强 彭建文 李端生 黄若森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28,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将二乙基次膦酸铝(ADP)引入聚乳酸(PLA)中,制备了一系列阻燃聚乳酸复合材料(FR-PLA)。在此基础上,采用热重分析、极限氧指数、UL 94垂直燃烧、微型量热测试研究了二乙基次膦酸铝对阻燃聚乳酸复合材料热稳定性、阻燃性... 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将二乙基次膦酸铝(ADP)引入聚乳酸(PLA)中,制备了一系列阻燃聚乳酸复合材料(FR-PLA)。在此基础上,采用热重分析、极限氧指数、UL 94垂直燃烧、微型量热测试研究了二乙基次膦酸铝对阻燃聚乳酸复合材料热稳定性、阻燃性能以及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DP可以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30%(质量分数,下同)的ADP使得PLA/ADP30通过UL 94 V-0级别,极限氧指数达到31.6%(体积分数,下同); ADP使得阻燃PLA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降低,但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成炭性; ADP使得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明显下降,PLA/ADP30热释放速率峰值为290 W/g,相对于PLA下降37.1%,明显降低复合材料的火灾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二乙次膦酸铝 复合材料 阻燃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PFRCC框架梁抗火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秀领 蔡帅 闫庆喜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4-959,986,共7页
绿色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green high-performance fiber-reinforc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GHPFRCC)是在传统ECC基础上加入大掺量粉煤灰制成的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GHPFRCC具有高延性特点,很适合用于框架梁、柱及节点,但... 绿色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green high-performance fiber-reinforc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GHPFRCC)是在传统ECC基础上加入大掺量粉煤灰制成的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GHPFRCC具有高延性特点,很适合用于框架梁、柱及节点,但GHPFRCC框架梁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其抗火性能研究较少,为了探明GHPFRCC框架梁的抗火性能,进行10根GHPFRCC框架梁的耐火试验,研究荷载比、纵筋率、剪跨比等因素对火灾下GHPFRCC框架梁的跨中挠度、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火灾下GHPFRCC框架梁升温速度最快的是梁底面,速度最慢的是梁顶面;剪跨比为火灾下GHPFRCC框架梁破坏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跨中挠度曲线近似线性下降,且剪跨比越大,跨中挠度下降斜率越大;纵筋率可有限提高GHPFRCC框架梁的抗剪承载力,箍筋对保证火灾下GHPFRCC框架梁的抗剪性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GHPFRCC) 三面受火 剪跨比 框架 抗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积极开发应用热电材料
14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7-257,共1页
作为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科技成果之一的新兴热电材料,采用现代纳米结构合成技术,主要由三大类材料组成:硅基复合材料、碲基复合材料和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热电材料通过“热”端和“冷”端之间的温度差产生电流,导电隔热... 作为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科技成果之一的新兴热电材料,采用现代纳米结构合成技术,主要由三大类材料组成:硅基复合材料、碲基复合材料和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热电材料通过“热”端和“冷”端之间的温度差产生电流,导电隔热特性愈好效率愈高,一般情况下热梯度愈大发电效果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欧盟 复合材料 应用 开发 金属硫化物 科技成果 框架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微种植体支抗在比格犬下颌骨内降解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硕 王一舟 +2 位作者 王春晖 崔毅 刘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09-1413,共5页
目的:通过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不同配比的聚乳酸基复合材料微种植体在实验动物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探讨其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将6只成年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3组,下颌骨共植入72颗微种植体。术后2、4、6个月分别处死... 目的:通过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不同配比的聚乳酸基复合材料微种植体在实验动物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探讨其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将6只成年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3组,下颌骨共植入72颗微种植体。术后2、4、6个月分别处死两只。动物处死前14 d和4 d分别肌肉注射盐酸四环素。对下颌骨标本和微种植体分别进行锥形束CT(CBCT)和扫描电镜检查,观察微种植体降解情况及其表面形貌变化情况;对组织切片进行甲苯胺蓝染色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CBCT显示,随着微种植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的延长,其逐渐呈阻射影像。扫描电镜显示微种植体表面形貌变化明显,并逐渐发生降解。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微种植体周围有新生骨组织形成,且无炎症反应。盐酸四环素标记显示10 d间微种植体周围有新骨基质沉积。结论:聚乳酸基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微种植体生物相容性较好,能够促进周围骨组织的形成,其在体内可发生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 微种植体支抗 聚乳酸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塑料》总目录
16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I0001-I0003,共3页
关键词 复合材料结构 纳米复合材料 接枝改性 聚丙烯 聚烯烃 纳米蒙脱土 聚合物复合材料 聚乳酸 聚三亚甲级碳酸酯 纳米莫来石 性能研究 性能表征 塑料 聚合物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