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降解聚乳酸/骨粉杂化材料的制备与降解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华林 戴静 +1 位作者 翟林峰 左金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7-170,共4页
以聚乳酸(PLA)和骨粉为原料,利用超声波分散技术,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PLA/骨粉杂化材料。通过FT-IR,DSC,SEM等测试手段对相关产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骨粉在PLA基质中分散均匀,与PLA基质间以氢键结合,相容性良好。与PLA相比,PLA/骨粉的... 以聚乳酸(PLA)和骨粉为原料,利用超声波分散技术,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PLA/骨粉杂化材料。通过FT-IR,DSC,SEM等测试手段对相关产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骨粉在PLA基质中分散均匀,与PLA基质间以氢键结合,相容性良好。与PLA相比,PLA/骨粉的耐温性能明显提高。杂化材料在37℃的生理盐水中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PLA/骨粉杂化材料降解12周后,呈三维立体支架结构,利于血管及骨细胞黏附长入。此外,由于骨粉的引入,使PLA降解的酸性产物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中和,可以减小因PLA酸性过高引发的炎症反应,便于细胞增殖和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骨粉杂化材料 超声波分散技术 溶液共混 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二氧化硅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海鸥 史铁钧 +2 位作者 王华林 翟林峰 王继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0-222,226,共4页
以聚乳酸(PLA)、正硅酸乙酯(TEO S)为原料,活性单体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偶联剂,采用两步法制备PLA/S iO2杂化材料。采用FT-IR、DSC和TEM等技术对杂化材料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中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通过APTES发... 以聚乳酸(PLA)、正硅酸乙酯(TEO S)为原料,活性单体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偶联剂,采用两步法制备PLA/S iO2杂化材料。采用FT-IR、DSC和TEM等技术对杂化材料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中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通过APTES发生了化学键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着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大而提高;随APTES加入量增大、酰胺化反应温度升高,反应时间延长,杂化材料的溶胶分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材料 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正硅酸乙酯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化纳米HNTs-d-RGO/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贾仕奎 王忠 +3 位作者 朱艳 陈立贵 付蕾 梁文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6-142,共7页
以埃洛石纳米管(HNTs)和氧化石墨烯(GO)为增强填料,聚乳酸(PLA)为基体,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APTES)将HNTs与GO杂化获得HNTs-d-RGO纳米粒子,再通过熔融挤出热拉-骤冷工艺制备了一系列纳米HNTs-d-RGO/PLA复合材料。分别采用透射电镜、红... 以埃洛石纳米管(HNTs)和氧化石墨烯(GO)为增强填料,聚乳酸(PLA)为基体,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APTES)将HNTs与GO杂化获得HNTs-d-RGO纳米粒子,再通过熔融挤出热拉-骤冷工艺制备了一系列纳米HNTs-d-RGO/PLA复合材料。分别采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维卡软化仪研究了纳米HNTs-d-RGO/PLA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结晶性能与热性能。结果表明,与GO的结晶衍射峰相比,杂化HNTs-d-RGO相应的特征衍射峰强度明显减弱;与纯PLA相比,当HNTs-d-RGO含量达到5%时,其结晶度和耐热变形温度较纯PLA分别提高了19.3%和54.3℃,当HNTs-d-RGO含量达到7%后,纳米HNTs-d-RGO/PLA复合材料团聚现象明显,而相应的结晶度和耐热变形温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洛石纳米管 石墨烯 聚乳酸 复合材料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杂化材料的冷结晶及熔融行为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晓静 贾天刚 +3 位作者 方少明 张成贵 李亚东 马文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78,共4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OCAPS/PLLA)杂化材料。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仪研究表明,OCAPS在PLLA基体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该...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OCAPS/PLLA)杂化材料。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仪研究表明,OCAPS在PLLA基体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该体系的冷结晶及熔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CAPS不会改变PLLA基体结晶的α晶型,但具有异相成核作用,降低了PLLA基体的冷结晶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降低,由于晶粒熔融重结晶导致PLLA基体熔融单峰分裂成为双峰,并且OCAPS促进了PLLA的熔融重结晶过程,使晶粒结构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形聚倍半硅氧烷 聚乳酸 材料 冷结晶 熔融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晓静 贾天刚 +3 位作者 张成贵 李亚东 闫春绵 马文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5-107,111,共4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OCAPS/PLLA)杂化材料,研究了OCAPS对PLLA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与OCAPS之间形成了氢键,OCAPS在PLLA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随着OCAPS质量分数由0增至15%,OCAPS...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OCAPS/PLLA)杂化材料,研究了OCAPS对PLLA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与OCAPS之间形成了氢键,OCAPS在PLLA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随着OCAPS质量分数由0增至15%,OCAPS/PLLA杂化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由54.1℃升至54.5℃,熔融温度(Tm)由149.0℃降至147.6℃,OCAPS的加入没有改变PLLA的热分解温度,但使PLLA的储能模量由2206MPa降至1203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形聚倍半硅氧烷 聚乳酸 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二氧化钛杂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华林 吴立军 +2 位作者 魏征 刘晓涛 姜绍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2-85,共4页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合成了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PLA-PEG-PLA)共聚物;基于溶胶凝胶(sol-gel)工艺,将PLA-PEG-PLA与TiO2溶胶杂化反应,制备了PLA-PEG-PLA/TiO2杂化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光电子能谱(XPS)、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合成了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PLA-PEG-PLA)共聚物;基于溶胶凝胶(sol-gel)工艺,将PLA-PEG-PLA与TiO2溶胶杂化反应,制备了PLA-PEG-PLA/TiO2杂化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光电子能谱(XPS)、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杂化材料进行表征和分析。FT-IR和XPS分析结果显示,TiO2溶胶与PLA-PEG-PLA间发生了杂化反应,形成了Ti-O-C键。DSC分析结果显示,随TiO2%(质量分数,下同)含量的增加,杂化材料的耐热性能提高。XRD证实了杂化材料为无定型结构,有利于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二氧材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形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晓静 贾天刚 石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45-1148,共4页
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笼形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OAPS)与聚乳酸(PLLA)杂化材料。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失重分析(TGA)等手段对该体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OAPS质量分数... 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笼形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OAPS)与聚乳酸(PLLA)杂化材料。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失重分析(TGA)等手段对该体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OAPS质量分数为5时,PLLA的羰基伸缩振动峰由1758cm-1红移至1748cm-1,OAPS氨基伸缩振动峰由3362cm-1红移至3296cm-1,说明PLLA羰基与OAPS氨基之间形成了氢键;随着OAPS质量分数由0增至5,OAPS/PLLA杂化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由47℃升高至56℃,熔融温度(Tm)由141℃升高至146℃,储能模量由1100MPa增至1250MPa;OAPS的加入没有改变PLLA的热分解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 聚乳酸 材料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聚乳酸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能
8
作者 王昌祝 程玉鹏 +2 位作者 王彩凤 陈莉 陈苏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70,共5页
以十二烷基胺(DDA)为表面修饰剂,将巯基水相法合成的CdTe纳米晶转移至有机溶剂三氯甲烷中,然后采用"物理共混法"实现了CdTe/聚乳酸(CdTe/PLA)纳米杂化材料及其透明荧光膜的制备。通过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荧光(PL)、紫... 以十二烷基胺(DDA)为表面修饰剂,将巯基水相法合成的CdTe纳米晶转移至有机溶剂三氯甲烷中,然后采用"物理共混法"实现了CdTe/聚乳酸(CdTe/PLA)纳米杂化材料及其透明荧光膜的制备。通过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荧光(PL)、紫外透射反射分析仪等表征方法考察相转移前后CdTe纳米晶的光学性能,并系统研究了CdTe/PLA纳米杂化材料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相转移后CdTe纳米晶的粒径未发生明显变化,其量子产率却提高了;所制备的CdTe/PLA纳米杂化材料具有优越的荧光性能,CdTe纳米晶在聚合物中仍然保持良好的分散性和较好的量子尺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纳米晶 聚乳酸(PLA) 纳米材料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晶粒诱导的聚乳酸结晶行为及性能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凯 李磊 +1 位作者 陈广新 李齐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8,共4页
通过溶液及熔融两步共混方法,用带有环氧基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EVOS)对聚乳酸(PLA)进行改性,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相态等方面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EVOS的加入,PLA冷结晶温度降低,结晶和熔融温度变化不大,结... 通过溶液及熔融两步共混方法,用带有环氧基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EVOS)对聚乳酸(PLA)进行改性,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相态等方面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EVOS的加入,PLA冷结晶温度降低,结晶和熔融温度变化不大,结晶热和熔融热下降。1%的EVOS在PLA中实现了纳米尺度的分散,随着EVOS含量增加,球晶尺寸明显增加。当EVOS的添加量为5%时,材料的拉伸强度比纯PLA增加26.2%,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 有机-无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聚乳酸星型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柳青 章超雯 +4 位作者 许璐 李立华 焦延鹏 周长忍 鲁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6-78,共3页
以缩水甘油、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合成了多羟基笼状倍半硅氧烷(POSS-AH),并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POSS-AH上的羟基引发左旋丙交酯(L-LA)开环聚合,在无机POSS核表面引入有机左旋聚乳酸(PLLA)链段。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微波... 以缩水甘油、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合成了多羟基笼状倍半硅氧烷(POSS-AH),并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POSS-AH上的羟基引发左旋丙交酯(L-LA)开环聚合,在无机POSS核表面引入有机左旋聚乳酸(PLLA)链段。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微波反应功率45w,反应时间45min,反应温度120℃,催化剂含量1.5wt%。在该反应条件下,通过控制POSS-AH与丙交酯的投料比可以控制接枝聚乳酸链段的长度,采用核磁氢谱对接枝前后笼状倍半硅氧烷的组成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偏光显微镜对POSS-PLLA的结晶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杂化材料与PLLA共混后,在140℃等温结晶能够形成环带球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型倍半硅氧烷 有机无机材料 聚乳酸 微波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