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 Ⅱ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取向模压增强 被引量:9
1
作者 廖凯荣 卢泽俭 薄颖慧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9-63,共5页
分别用熔融共混和溶液 超声分散复合方法制备了聚 (DL 乳酸 ) (PDLLA) /超细微羟基磷灰石 (HA)复合物 ,并用取向模压法制得 3 2mm的圆棒 .两种制备复合物方法均使PDL LA相对分子质量降低 2 5%~ 2 8% ,但后一方法可得到HA粒子均匀分... 分别用熔融共混和溶液 超声分散复合方法制备了聚 (DL 乳酸 ) (PDLLA) /超细微羟基磷灰石 (HA)复合物 ,并用取向模压法制得 3 2mm的圆棒 .两种制备复合物方法均使PDL LA相对分子质量降低 2 5%~ 2 8% ,但后一方法可得到HA粒子均匀分布的复合物 .模压温度对圆棒的弯曲强度有很大影响 .在较低的温度模压 ,由于模坯在模压过程中发生较大的取向形变 ,可得到较高的弯曲强度的圆棒 ,PDLLA最高可达 150MPa ,复合物 (含w(HA)为 5% )最高达 175MP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骨折内固定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 Ⅰ.超细微羟基磷灰石的合成及表面处理 被引量:35
2
作者 薄颖慧 廖凯荣 +1 位作者 卢泽俭 郑臣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3-47,共5页
采用水热反应法合成了超细微羟基磷灰石(HA),研究了晶化时间对HA微晶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增长,沿c轴的微晶尺寸略有增大,沿a轴的微晶尺寸不变.FTIR分析表明,HA晶胞中不存在OH-之间的强烈氢键作用... 采用水热反应法合成了超细微羟基磷灰石(HA),研究了晶化时间对HA微晶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增长,沿c轴的微晶尺寸略有增大,沿a轴的微晶尺寸不变.FTIR分析表明,HA晶胞中不存在OH-之间的强烈氢键作用,但支持OH-与PO3-4存在弱的氢键的结论.用聚乳酸、棕榈酸、三甲基一氯硅烷分别对HA进行表面处理,显著改善了HA粒子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微晶尺寸 表面处理 聚乳酸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佑宁 杨小玲 曹蕾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7-280,共4页
采用溶液共混、超声振荡的方法制备了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A/HA)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对PLA/HA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LA/H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亲水性能、热稳定性以及降解性能。结果表明,HA颗粒均匀分散在PLA基体中... 采用溶液共混、超声振荡的方法制备了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A/HA)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对PLA/HA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LA/H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亲水性能、热稳定性以及降解性能。结果表明,HA颗粒均匀分散在PLA基体中,没有团聚现象发生;与纯PLA比较,PLA/HA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提高了7.9 MPa,拉伸强度下降不明显;由于HA的加入,提高了PLA/HA复合材料热稳定性,亲水性能也有所改善;降解过程中,PLA/HA复合材料中的HA颗粒能够中和PLA部分酸性代谢产物,降低了材料自催化效应及产生速度,减缓了材料重量损失速度,前6周的重量损失小于1%,在第12周的最终重量损失为5.8%,降解后期的重量损失比纯PLA材料低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聚乳酸 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其细胞毒性 被引量:9
4
作者 杜欧 盖丽婷 +1 位作者 王民艳 姜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0-305,共6页
目的:制备不同质量配比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LA/HA)复合材料,对其机械性能和细胞毒性进行研究,得出两者的最佳质量配比,并探讨其作为乳前牙根管桩材料的可行性。方法:以NH4H2PO4、Ca(CH3COO)2·H2O和CH3COONH4为原料制... 目的:制备不同质量配比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LA/HA)复合材料,对其机械性能和细胞毒性进行研究,得出两者的最佳质量配比,并探讨其作为乳前牙根管桩材料的可行性。方法:以NH4H2PO4、Ca(CH3COO)2·H2O和CH3COONH4为原料制备微球型HA。采用溶液共混法和热压成型法制备PLLA/HA复合材料,按复合材料中HA质量分数不同分为PI上A、PLLA-3%HA、PLLA-5%HA、PLLA-7%HA和PLLA9%HA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HA形貌和尺寸;X射线晶体衍射(XRD)法进行物相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分析产物成分;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MTT法检测PLLA/HA复合物对L929细胞相对增殖率(RGR)的影响。结果:扫描电镜,所制备的HA为片层状晶体所构成的微球形,直径约1μm,大小均匀,形态一致。XRD图谱,观测到HA的特征峰,无明显杂峰。FTIR谱图中可见PO4^3-基团在565、606和1042cm。处的强吸收峰。与PLLA组比较,含有HA的各组PLLA—HA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明显增高(P〈0.01),PLLA-5%HA组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最大(138MPa、4.6GPa)。MTT法,PLLA、PLLA-3%HA、PLLA-5%HA、PLLA-7%HA和PLLA-9%HA各组复合材料RGR均在93%以上,细胞毒性级别均为0~1级。结论:PLLA/HA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无细胞毒性,有望成为理想的乳前牙根管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羟基磷灰石微球 乳前牙根管桩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 Ⅲ.聚(D,L-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体外降解行为 被引量:15
5
作者 廖凯荣 赵剑豪 +1 位作者 罗丙红 卢泽俭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7,共4页
将取向模压增强的聚(D,L-乳酸)/羟基磷灰石(PDLLA/HA)复合物圆棒(φ=3.2mm)在37℃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降解试验,考察了PDLLA的相对分子质量、水解液的pH值和棒材的力学性能随降解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 将取向模压增强的聚(D,L-乳酸)/羟基磷灰石(PDLLA/HA)复合物圆棒(φ=3.2mm)在37℃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降解试验,考察了PDLLA的相对分子质量、水解液的pH值和棒材的力学性能随降解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HA对PDLLA的降解有较大抑制作用,圆棒的力学强度保持时间比纯PDLLA棒长.SEM观察表明,纯PLA材料的“双态降解”(bimodeldegradation)现象在 PDLLA/HA复合材料中同样出现.复合物中PDLLA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但它们的降解速率常数明显小于纯PDL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D L-乳酸) 羟基磷灰石 复合材料 体外降解 相对分子质量 力学强度 降解速率 内固定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潘亚妮 付亚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8-90,共3页
以羟脯氨酸改性后聚乳酸(PLA)作为基体材料,以羟基磷灰石(HA)为改性材料,制备了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PLA/HA)。通过X射线(XRD)表征可知,改性后的PLA和HA的混合为物理混合,混合的过程中并没有改变HA的结晶性。TG分析结果表明,HA的... 以羟脯氨酸改性后聚乳酸(PLA)作为基体材料,以羟基磷灰石(HA)为改性材料,制备了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PLA/HA)。通过X射线(XRD)表征可知,改性后的PLA和HA的混合为物理混合,混合的过程中并没有改变HA的结晶性。TG分析结果表明,HA的加入能够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可知纳米级HA粒子未发生团聚现象,两种物质的界面相容性良好。力学性能测试得出:材料的力学强度在HA的含量为10%时为最佳,此时的拉伸强度为45.7MPa、弯曲强度为127.7MPa、弯曲模量为2.34GPa,能够满足人体骨组织的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乳酸 羟脯氨酸 羟基磷灰石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尧 赵雄燕 +1 位作者 孙占英 王鑫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14-2018,共5页
综述了近年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改性方法,包括溶液共混法、熔融共混法和原位共聚法等。同时对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人工骨修复以及生物固定支撑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高性... 综述了近年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改性方法,包括溶液共混法、熔融共混法和原位共聚法等。同时对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人工骨修复以及生物固定支撑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化和降解速率可控将是新一代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追求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羟基磷灰石 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激光选区烧结工艺优化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林坷升 刘洁 +1 位作者 张媛玲 闫春泽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355-2362,2370,共9页
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和生物骨基质的主要无机成分羟基磷灰石(HA)为研究对象。为获得复合材料激光选区烧结(SLS)制件的最佳成形参数,首先对纯PLA的SLS工艺进行了优化,发现最优的激光能量密度范围为0.040~0.075 J/mm2,且制得的纯... 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和生物骨基质的主要无机成分羟基磷灰石(HA)为研究对象。为获得复合材料激光选区烧结(SLS)制件的最佳成形参数,首先对纯PLA的SLS工艺进行了优化,发现最优的激光能量密度范围为0.040~0.075 J/mm2,且制得的纯PLA试样的拉伸强度均超过23 MPa,最高可达27.28 MPa。为研究HA含量对PLA/HA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激光能量密度为0.040 J/mm2(激光功率12 W,扫描速度1500 mm/s)对不同HA含量的PLA/HA复合材料进行了成形。实验结果表明,当HA质量分数为10%时,PLA/H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最优。水接触角测试显示材料的接触角从69.52°降至57.96°,表明材料的亲水性能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羟基磷灰石 激光选区烧结 成形参数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修复用钛合金-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综述
9
作者 姜文平 庞兴志 +2 位作者 何娟霞 杨文超 湛永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62,共14页
骨修复用钛合金-羟基磷灰石(HA)复合材料因兼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材料的金属部分构成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基体骨架,由钙磷化合物组成的非金属部分则能有效促进骨细胞生长,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该类材... 骨修复用钛合金-羟基磷灰石(HA)复合材料因兼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材料的金属部分构成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基体骨架,由钙磷化合物组成的非金属部分则能有效促进骨细胞生长,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该类材料现有制备工艺有高温烧结和搅拌摩擦焊接两大类,其中高温烧结主要包括热压烧结、无压传热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微波烧结与激光烧结。目前高温烧结存在着烧结温度低时力学性能不足与烧结温度过高时钙磷化合物热分解严重的问题,而搅拌摩擦焊接制备工艺尚不成熟。本文介绍了骨修复用钛合金/HA复合材料的上述制备工艺的工作原理与特点,分析和讨论了各制备工艺对材料的相组成、微观组织形貌、力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的影响,阐述了高温烧结机理、烧结过程是否加压等工艺因素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原因的观点,认为对钙磷化合物影响较小的搅拌摩擦焊接和微波烧结这两种制备工艺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并总结了各制备工艺的优缺点与评价其发展前景,最后提出骨修复用钛合金/HA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三个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羟基磷灰石 粉末冶金 搅拌摩擦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11
10
作者 魏俊超 马丽莉 +4 位作者 戴延凤 陈义旺 章培标 崔毅 陈学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74-2679,共6页
利用溶剂复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表面接枝聚(γ-苄基-L-谷氨酸)的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熔融与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聚乳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3℃,而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65.8℃,不同样... 利用溶剂复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表面接枝聚(γ-苄基-L-谷氨酸)的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熔融与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聚乳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3℃,而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65.8℃,不同样品在140℃等温结晶后,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球晶直径仅为聚乳酸(PLLA)球晶直径的16.7%~66.7%.复合材料的熔点提高到1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羟基磷灰石 表面改性 纳米复合材料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界面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程俊秋 段可 +1 位作者 翁杰 张兴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7-520,共4页
本文以TIPS法 ,在溶液中制备得到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乳酸复合材料 ,并对无机相与有机相之间的界面结合情况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乳酸 复合材料 组织工程 界面 骨替换植入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清宇 翁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0-81,共2页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和聚乳酸(PLLA)在溶剂中混合,干燥后再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n-HA/PLLA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n-HA采用F-127和PEG改性处理。拉伸实验发现:n-HA加入PLLA基体中,能提高PLLA的塑性;PEG改性n-HA与PLLA复合力学性能较好,...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和聚乳酸(PLLA)在溶剂中混合,干燥后再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n-HA/PLLA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n-HA采用F-127和PEG改性处理。拉伸实验发现:n-HA加入PLLA基体中,能提高PLLA的塑性;PEG改性n-HA与PLLA复合力学性能较好,PEG可以改善HA的分散性。扫描电镜图片显示:与PLLA比较,PEG改性n-HA/PLLA复合材料的断裂为韧性断裂,PLLA的断裂接近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乳酸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怀超 刘德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862-1865,共4页
为改善羟基磷灰石(HA)/聚乳酸(PLA)复合材料降解后产生的局部酸性环境,提出Mg-HA/PLA复合材料的新体系,采用溶液共混法结合注塑工艺获得Mg-HA/PLA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复合材料的显微相貌及物相组成,电子拉伸试验机... 为改善羟基磷灰石(HA)/聚乳酸(PLA)复合材料降解后产生的局部酸性环境,提出Mg-HA/PLA复合材料的新体系,采用溶液共混法结合注塑工艺获得Mg-HA/PLA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复合材料的显微相貌及物相组成,电子拉伸试验机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模拟体液浸泡分析其降解特性。结果表明,采用溶液共混结合注塑工艺可以制备该复合材料;HA与Mg在PLA基体中未出现明显的团聚;HA、Mg与PLA三者保持各自物相;与5%(质量分数)HA/PLA复合材料相比,1.5%(质量分数)Mg添加对5%(质量分数)HA/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明显;Mg-HA/PLA复合材料浸泡4周后的pH值为7.41,而HA/PLA复合材料则为6.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聚乳酸 复合材料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聚乳酸复合材料对兔桡骨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云 董洲 +1 位作者 张彩云 赵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57-1461,共5页
目的了解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聚乳酸(HA/CS/PLLA)骨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初步探讨其作为骨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8只,每只兔子的左右前肢按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双侧桡骨制备长约15 mm的完全性骨缺损,实验... 目的了解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聚乳酸(HA/CS/PLLA)骨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初步探讨其作为骨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8只,每只兔子的左右前肢按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双侧桡骨制备长约15 mm的完全性骨缺损,实验组植入HA/CS/PLLA骨修复材料,对照组为空白对照,骨缺损部位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8、12周取标本,采用大体标本、X线和组织学方法检测缺损部位的成骨情况。结果 18只兔子均纳入分析,复合材料植入区未见明显排斥反应。术后12周时实验组骨缺损区修复完整;对照组骨仍有缺损未修复。X线片结果显示:4周时实验组桡骨缺损区可见均匀分布的云雾状骨生成影像,随时间的延长,至12周时,植入体已与缺损处断端骨性愈合,皮质骨连续性较好;对照组12周时显示骨缺损区部分修复。组织学结果表明,4周时实验材料内部可见大量骨形成细胞集中,并开始相互连接成片,到12周时,材料内骨小梁成熟,新生骨小梁相互连接成板状。结论 HA/CS/PLL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聚乳酸 骨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磷钙锌石复合支架促进大鼠骨质疏松性骨缺损愈合
15
作者 罗彩珠 陈金香 +2 位作者 张群 于学钊 张书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0-380,共11页
目的探究将纳米磷钙锌石(nZCP)载入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A/HA)制成复合支架(PHZ)后Zn2+的释放动力学及最佳nZCP含量。方法通过动态光散射(DLS)对nZCP的粒径大小进行测定,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 目的探究将纳米磷钙锌石(nZCP)载入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A/HA)制成复合支架(PHZ)后Zn2+的释放动力学及最佳nZCP含量。方法通过动态光散射(DLS)对nZCP的粒径大小进行测定,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别对PLA/HA、PHZ复合支架以及nZCP的PXRD图谱、形貌、FTIR图谱进行了表征,此外用X射线能谱分析(EDS)对支架进行了元素分析,并测定支架压缩强度,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探究支架的离子释放过程;在体外实验中将PLA/HA、PHZ-1、PHZ-2、PHZ-3制备的浸提液处理rBMSCs细胞不同时间,CCK-8活性检测、死-活染色评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活性分析、茜素红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及Western blot探究材料的促成骨性能;体内实验采用双侧卵巢切除合并股骨髁骨缺损模型,分组为PLA/HA、PHZ-1、PHZ-2、PHZ-3,术后6周和12周分别进行μCT扫描以及组织学染色评价骨修复情况。结果nZCP的DLS、PXRD、SEM、FTIR结果表明粒径10 nm ZCP的成功合成,支架PXRD、FTIR、EDS结果表明nZCP的成功负载,SEM显示支架呈现三维多孔结构,其内部有直径为40μm孔洞分布,nHA和nZCP均匀分布在支架中,PHZ-2(P<0.0001)和PHZ-3(P<0.0005)两组的压缩强度高于PLA/HA,ICP-MS离子释放实验结果表明PHZ-1、PHZ-2、PHZ-3所释放的Zn2+都在有效的促成骨浓度内。在体外细胞实验中,CCK-8和死-活染色实验结果表明,4组实验组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含有不同质量nZCP的支架不同程度地增加了ALP活性(P<0.05)和细胞外基质矿化,并增加了ALP、RUNX相关转录因子2和骨钙素基因的转录和翻译(P<0.05)。在体内实验中,6周数据表明nZCP的掺入提高了材料的骨整合度,12周的数据观察到PHZ-2和PHZ-3相较于剩余两组骨缺损内有较多的新骨生成(P<0.05)。结论PHZ支架能够稳定释放Zn2+,促进骨质疏松性骨缺损愈合,PHZ-2和PHZ-3两组的成骨活性较好,此时的nZCP质量分数为4.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磷钙锌石 羟基磷灰石 骨质疏松 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尧 赵雄燕 +1 位作者 孙占英 王鑫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50-2353,共4页
采用十二烷基醇对纳米羟基磷灰石(HA)进行了表面改性,提高了在聚乳酸(PLA)中的分散性,增强PLA与HA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与HA/PLA复合材料相比,改性后的m HA/PLA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均明显提高。
关键词 聚乳酸 羟基磷灰石 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体外降解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姜小婷 王倩 张普敦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5-760,共6页
采用溶剂浇铸-盐沥洗法制备了具有较高孔隙率的聚左旋乳酸/羟基磷灰石(PLLA/HA)多孔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和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研究了HA含量对制备样品的形貌以及体外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00/10、100/20... 采用溶剂浇铸-盐沥洗法制备了具有较高孔隙率的聚左旋乳酸/羟基磷灰石(PLLA/HA)多孔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和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研究了HA含量对制备样品的形貌以及体外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00/10、100/20、100/30、100/40和100/50的PLLA/HA复合材料完全降解时间分别为98天、105天、91天、91天和77天。ATR-FTIR研究显示,100/30、100/40和100/50的复合材料降解过程符合二次幂函数模型,其降解半衰期分别为67天、65天和52天;而100/20和100/10的材料降解行为比较散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羟基磷灰石 多孔复合材料 体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晓峰 高恩光 +3 位作者 林元盛 毛敏敏 尚学峰 张可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羟基磷灰石陶瓷(HA)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与骨结合,可用于骨代替材料,但其机械性能欠佳,还有待提高。聚乳酸(P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现将二者复合制备了HA/PLA复合物,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不同比例的HA/PLA多孔... 羟基磷灰石陶瓷(HA)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与骨结合,可用于骨代替材料,但其机械性能欠佳,还有待提高。聚乳酸(P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现将二者复合制备了HA/PLA复合物,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不同比例的HA/PLA多孔复合材料,并对该材料进行了相关的表征。结果表明HA/PLA比例在70:100时获得孔隙率及综合性能较好的多孔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聚乳酸 多孔材料 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HA)表面改性对HA/聚乳酸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永梅 姜萍 翁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424-2426,2430,共4页
采用三种高分子有机物聚乙二醇(PEG)、聚乙烯醇(PVA)和聚丙烯酸(PAA)对羟基磷灰石(HA)颗粒表面进行改性处理,以便改善两相在复合时的界面结合强度,从而获得力学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首先,将三种高分子聚合物分别溶于含HA颗粒的水溶液中,... 采用三种高分子有机物聚乙二醇(PEG)、聚乙烯醇(PVA)和聚丙烯酸(PAA)对羟基磷灰石(HA)颗粒表面进行改性处理,以便改善两相在复合时的界面结合强度,从而获得力学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首先,将三种高分子聚合物分别溶于含HA颗粒的水溶液中,均匀分散后经喷雾干燥获得改性的粉体;然后,利用流延法获得HA/PLLA复合材料薄膜.研究了3种高分子表面改性HA颗粒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自然断面的界面结合情况.结果表明HA表面经PEG改性后,HA与PLLA间的界面结合状态优良,HA/PEG/PLLA的断裂强度较未经表面改性处理的HA颗粒与PLLA的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提高了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聚乳酸 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界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纳米羟基磷灰石改性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利 王鑫 赵雄燕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95-1597,共3页
采用硬脂酸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溶液共混和熔融挤出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研究发现,改性后纳米羟基磷灰石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效果明显改善,同时与未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相比,改性后复合... 采用硬脂酸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溶液共混和熔融挤出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研究发现,改性后纳米羟基磷灰石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效果明显改善,同时与未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相比,改性后复合材料的一些力学性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复合材料 羟基磷灰石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