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ⅡA-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对兔肝动脉栓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红宇 李琦 +5 位作者 陈庆华 赵泽华 韩蕾 王之 徐嵩森 王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77-981,共5页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注入丹参酮ⅡA-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对兔肝动脉的栓塞作用。方法新西兰兔24只在DSA监视下经肝动脉注入丹参酮ⅡA微球,注入后10 min,1、3、7、14、21、30、42 d各取3只再次造影,观察肝动脉栓塞情况,并处死取肝、心、脾...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注入丹参酮ⅡA-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对兔肝动脉的栓塞作用。方法新西兰兔24只在DSA监视下经肝动脉注入丹参酮ⅡA微球,注入后10 min,1、3、7、14、21、30、42 d各取3只再次造影,观察肝动脉栓塞情况,并处死取肝、心、脾、肺、肾和胃组织,观察病理变化,同时作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栓塞后10 min造影显示,肝动脉末梢血管消失。栓塞后第1、3、7、14、21、30 d造影,肝动脉末梢血管均未显影。栓塞后第42 d造影显示肝动脉末梢血管已显影。病理切片显示栓塞部位出现炎性及坏死。常规和生化结果:介入栓塞后白细胞出现一过性升高,第7 d恢复正常水平(P>0.05);AST、ALT均在栓塞后第3 d达到最高值,第7 d恢复正常水平(P>0.05)。结论丹参酮ⅡA微球具有良好的肝动脉末梢栓塞效果,栓塞时间在30~42 d,是一种理想的肿瘤介入栓塞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微球 聚乳酸/羟基乙酸 栓塞 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乙酸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姜黄素负载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桂芳 康玲玲 +3 位作者 朱华泰 赵静养 雷建都 宋先亮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5-101,共7页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共聚物为药物装载材料、油酸改性的四氧化三铁(Fe 3 O 4@OA)纳米颗粒为磁性功能材料,制备姜黄素/PLGA磁性微球,考察了乳化方法、高速均质速度、水油相体积比、PLGA用量、水相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Fe 3 O 4@O...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共聚物为药物装载材料、油酸改性的四氧化三铁(Fe 3 O 4@OA)纳米颗粒为磁性功能材料,制备姜黄素/PLGA磁性微球,考察了乳化方法、高速均质速度、水油相体积比、PLGA用量、水相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Fe 3 O 4@OA用量和姜黄素用量对磁性微球粒径的影响,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振动样品磁强计、热重分析仪等对其形貌及理化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姜黄素/PLGA磁性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选用搅拌-均质两步乳化法、高速均质15000 r/min、水油相体积比10∶1、PLGA用量100 mg、水相PVA质量分数1%、Fe 3 O 4@OA用量40 mg和姜黄素用量40 mg,此条件下制备的微球表面光滑,粒径较均一,多分散性指数(PDI)为0.38,平均粒径为3.60μm,微球的磁感应强度为14.12(A·m^(2))/kg,含磁量约为27.98%。载药微球的包封率为97.09%,载药率为6.40%,在体外释放实验中表现出明显的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聚乳酸/羟基乙酸 油酸改性的四氧化三铁 磁性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