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应宗荣 戚裕 +3 位作者 王志高 欧阳钊 许宝俊 刘群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4,共4页
以聚乳酸和杨木粉为原料制备了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研究了木粉处理、木粉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与未处理木粉相比,木粉表面偶联处理使复合材料力学强度略有下降,碱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强... 以聚乳酸和杨木粉为原料制备了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研究了木粉处理、木粉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与未处理木粉相比,木粉表面偶联处理使复合材料力学强度略有下降,碱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强度的提高并不明显。随木粉用量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在木粉质量分数为40%和20%时达到最高值,比纯聚乳酸的强度分别高出41.8%和38.6%。复合材料为假塑性流体,随木粉用量增加,剪切黏度增加。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未处理木粉能够均匀分散在聚乳酸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木粉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的力学及吸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华晋 赵志敏 +1 位作者 余伟 王田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62-1764,1767,共4页
采用聚乳酸(PLA)及偶联剂马来酸酐(MAPP)对木粉进行改性,研究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的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吸水性能、微观特性,以及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力学性能方面,随着木粉含量从10g增加到25g,最大拉力增... 采用聚乳酸(PLA)及偶联剂马来酸酐(MAPP)对木粉进行改性,研究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的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吸水性能、微观特性,以及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力学性能方面,随着木粉含量从10g增加到25g,最大拉力增加了4倍,抗拉强度增加了3倍;偶联剂使用后,最大拉力和抗拉强度较未使用前最大增加值都超过了1倍。吸水性能方面,随着木材成分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同时增加,2和24h增重最多分别为2.85%和8.12%;偶联剂的使用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吸水率,2和24h增重最多分别为0.72%和3.58%。最后使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观察发现同样木粉含量,添加偶联剂后界面更加光滑,PLA与木粉之间的粘合更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粉 聚乳酸 吸水性 力学性能 微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处理对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明明 储富祥 +1 位作者 王春鹏 金立维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7,共4页
采用熔融挤出工艺制备了聚乳酸(PLA)/木粉(WF)复合材料。考察了木粉含量及硅烷偶联剂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接触角测量、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对材料的性能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WF含量的升高,复合材料... 采用熔融挤出工艺制备了聚乳酸(PLA)/木粉(WF)复合材料。考察了木粉含量及硅烷偶联剂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接触角测量、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对材料的性能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WF含量的升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逐步降低,弯曲强度出现峰值。硅烷偶联剂提高了PLA与WF的界面结合力,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粉 聚乳酸 硅烷偶联剂 熔融挤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粉成核剂对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文迪 张振 +1 位作者 吴广峰 张会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104,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研究木粉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用于研究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4%木粉的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是34.57 J/m,与PLA的冲击强度32.15 J/m相比几...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研究木粉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用于研究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4%木粉的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是34.57 J/m,与PLA的冲击强度32.15 J/m相比几乎没有变化,但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稍有降低。而添加4%木粉可以使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能力增加,导致聚乳酸结晶速率加快,Avrami指数在1.97—2.26,成核机理不易受降温速率的影响,木粉充当了复合材料的成核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木粉 成核剂 结晶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粉对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非等温冷结晶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文迪 张振 +1 位作者 吴广峰 张会轩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28,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木粉对复合材料非等温冷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质量分数为4%的木粉,可以使聚乳酸的结晶度提高4.1%、结晶温度降低11.8℃、结晶速率加快。修正后...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木粉对复合材料非等温冷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质量分数为4%的木粉,可以使聚乳酸的结晶度提高4.1%、结晶温度降低11.8℃、结晶速率加快。修正后的Avrami方程和MO方程能准确地描述非等温冷结晶过程。聚乳酸和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的Avrami指数约为3,木粉质量分数为4%时,结晶速率常数最大。利用Kissinger模型计算的复合材料的结晶活化能为62.5 k J/mol,木粉使复合材料成核密度增加,球晶数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木粉 成核剂 复合材料 非等温冷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预聚体改性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6
作者 杨琳强 金立维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92,共6页
通过共混挤出法制备聚氨酯预聚体(PUP)改性的聚乳酸/木粉(PLA/WF)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动态热机械分析、接触角测量以及断面扫描电镜分析。力学性能分析表明:当PUP用量(以PLA和WF的质量计)为20%时,复合材料断裂弯曲... 通过共混挤出法制备聚氨酯预聚体(PUP)改性的聚乳酸/木粉(PLA/WF)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动态热机械分析、接触角测量以及断面扫描电镜分析。力学性能分析表明:当PUP用量(以PLA和WF的质量计)为20%时,复合材料断裂弯曲应变和冲击强度分别为5.78%和18.3 k J/m2,较未改性的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209%和123%,PUP显示出较好的增韧效果。动态热机械分析表明:随着PUP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中PUP相和PLA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有所下降,并且储能模量显著降低,材料韧性得到改善。PUP的加入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对水的接触角,材料疏水性能得到改善。当PUP用量为25%时,接触角达83.7°,较未增韧复合材料接触角(66.6°)提高25.7%。拉伸断面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添加PUP的复合材料断面有更多的木粉被拉出且空穴变多,断面更为不平整,呈现韧性断裂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木粉 聚氨酯预聚体 增韧 疏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处理对亚麻/聚乳酸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孙靖博 方春月 +2 位作者 王建刚 王春红 邹专勇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71,共7页
为改善亚麻纤维与聚乳酸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分别采用碳酸氢钠和硬脂酸对亚麻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在碳酸氢钠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硬脂酸处理),并通过热压工艺制备了表面处理前后的亚麻/聚乳酸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水接触角和断面形貌表... 为改善亚麻纤维与聚乳酸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分别采用碳酸氢钠和硬脂酸对亚麻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在碳酸氢钠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硬脂酸处理),并通过热压工艺制备了表面处理前后的亚麻/聚乳酸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水接触角和断面形貌表征手段,探究了表面处理前后亚麻织物性能及其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情况,并分析碳酸氢钠和硬脂酸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碳酸氢钠处理的亚麻织物与聚乳酸之间的界面结合得到了改善,与未处理的复合材料相比,经过碳酸氢钠处理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高了11.2%,弯曲强度提高了4.7%,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相较于纯聚乳酸有所下降,而热分解后的600℃质量残余率增加到6.31%。经过硬脂酸处理的亚麻织物表现出良好的疏水性,水接触角达到112.7°,通过观察复合材料断面形貌,发现纤维与基体的界面无明显间隙,界面结合得到了显著改善。与未处理的复合材料相比,经过硬脂酸处理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高了18.2%,弯曲强度提高了17.6%;与经过碳酸氢钠处理的复合材料相比,经过硬脂酸处理的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有所下降,但质量损失50%时的温度和最大分解速率下的温度均有所提升,600℃时质量残余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纤维 聚乳酸 硬脂酸 碳酸氢钠 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ene-氧化石墨烯改性碳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左红梅 高敏 +2 位作者 阮芳涛 邹梨花 徐珍珍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为提高聚乳酸(PLA)的力学性能,以碳纤维(CF)为增强体,研究了CF、聚乙烯亚胺(PEI)和MXene-氧化石墨烯(MXene-GO)改性CF对PLA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PEI在CF表面引入活性胺基基团,得到PEI-CF;其次,通过MXene-GO改性CF-PEI;最后,通过双... 为提高聚乳酸(PLA)的力学性能,以碳纤维(CF)为增强体,研究了CF、聚乙烯亚胺(PEI)和MXene-氧化石墨烯(MXene-GO)改性CF对PLA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PEI在CF表面引入活性胺基基团,得到PEI-CF;其次,通过MXene-GO改性CF-PEI;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和注射成型方法制备了不同CF/PLA复合材料,探究了PEI和不同MXene-GO质量分数改性CF对CF/PL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I和MXene-GO改性后CF/PLA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得到了改善;由于纤维的长度小于临界增强长度,PEI和MXene-GO改性对CF/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影响较小;此外,随着MXene-GO的添加及其质量分数的增加,CF-PEI/PLA复合材料拉伸断裂面越来越不平整,PEI-MXene-GO改性后的CF/PLA复合材料断裂面出现断裂碎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氧化石墨烯 过渡金属碳/氮化物 纤维表面改性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聚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草莓包装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罗国荣 高玺捷 +2 位作者 李万菊 徐丹 任丹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4-263,271,共11页
随着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可降解植物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的食品包装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亲水性竹纤维(bamboo fiber,BF)与疏水性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之间的界面不相容性削弱了BF在复合材料中的力学增强效果,因此复合材料的界面... 随着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可降解植物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的食品包装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亲水性竹纤维(bamboo fiber,BF)与疏水性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之间的界面不相容性削弱了BF在复合材料中的力学增强效果,因此复合材料的界面调控尤为重要。该文探究了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改性BF对PLA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将该PLA基复合材料作为草莓托盘包装,研究其对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的加入可提高复合材料的模量,其中GOBF/PLA的改善效果最显著(较纯PLA,GOBF/PLA的弯曲和拉伸模量分别提高了16.39%和35.90%)。GOBF/PLA具有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呈现出较好的界面结合性能。与BF相比,GOBF的异相成核能力更强,促使GOBF/PLA具有更低的冷结晶温度和更高的结晶度。扫描电镜结果显示,BF/PLA弯曲断面有大量孔洞和微裂缝,GOBF/PLA的则仅有少量微裂缝。亲水性纤维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憎水性,但与BF相比,GOBF对材料强度和憎水性的影响较小。草莓贮藏结果显示,GOBF/PLA可显著降低草莓果实的腐烂率,且延缓贮藏后期草莓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对草莓果实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综上,该研究可为一次性使用、绿色环保果蔬托盘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改性竹纤维 聚乳酸 界面相容性 草莓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郭世锐 徐馨怡 +1 位作者 景占鑫 曲炳良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4-180,共7页
结合壳聚糖(CS)和聚乳酸(PLA)性能优势构筑可完全生物降解的CS/PLA复合材料,是未来的生物质基高分子材料发展的方向。系统阐述了CS/PLA复合材料在相容性优化、成型工艺及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从物理共混、化学改性及纳米复合三... 结合壳聚糖(CS)和聚乳酸(PLA)性能优势构筑可完全生物降解的CS/PLA复合材料,是未来的生物质基高分子材料发展的方向。系统阐述了CS/PLA复合材料在相容性优化、成型工艺及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从物理共混、化学改性及纳米复合三个方面介绍了提升CS与PLA相容性的策略;接着详述了静电纺丝、3D打印及层层自组装等先进成型技术在CS/PLA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最后回顾了CS/PLA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环保、农业与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成果。分析表明,界面相容性提升与功能化改性是CS/PLA复合材料发展的关键方向,同时应加强多功能复合体系与先进制造工艺的结合,以拓展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壳聚糖 聚乳酸 复合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纤维添加量对木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超 罗书品 +3 位作者 唐启恒 高黎 常亮 郭文静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6,共9页
通过共混熔融挤出、注塑成型制备杨木纤维(wood fiber,WF)/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WF/PLA)复合材料,探究不同木纤维添加量(1%、5%、10%、20%)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木纤维添加量的增加,其与聚乳酸界面的相容性变差... 通过共混熔融挤出、注塑成型制备杨木纤维(wood fiber,WF)/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WF/PLA)复合材料,探究不同木纤维添加量(1%、5%、10%、20%)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木纤维添加量的增加,其与聚乳酸界面的相容性变差,复合材料的疏水性、拉伸和弯曲强度下降,拉伸和弯曲模量增加;在木纤维的添加量为1%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较好;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相比纯聚乳酸分别提高了45.9%和13.2%。堆肥降解实验表明,添加20%木纤维的复合材料在第8个月的质量损失率达到55.7%,复合材料中聚乳酸基体的重均和数均分子量分别降低至80和40 kDa,有助于复合材料降解。研究为聚乳酸性能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有助于拓展天然植物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在包装和农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纤维 聚乳酸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型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羽佳 王喜明 +1 位作者 姚利宏 胡建鹏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天然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具有天然环保、可生物降解、力学性能较好等特点,已经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绿色材料”。功能型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发对于提升复合材料附加值、拓宽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综述了植物纤... 天然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具有天然环保、可生物降解、力学性能较好等特点,已经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绿色材料”。功能型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发对于提升复合材料附加值、拓宽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综述了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在阻燃、耐候、隔音、保温隔热、抗菌、色彩以及抗静电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分析了阻燃剂、抗老化剂、保温剂、抗菌剂、颜料以及导电填物等功能型助剂选择、内在功能性机理解析、产业化技术研发以及产品功能多样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功能型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纤维 聚乳酸 功能型复合材料 阻燃性 耐老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质纤维形态对聚乳酸基竹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龚新怀 黄垚焜 +3 位作者 葛良望 蔡佳栩 金富露 肖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为高值化利用竹材加工剩余物资源,以聚乳酸(PLA)为基体,竹粉纤维(BF)、竹屑纤维(BS)、竹原纤维(BN)与竹浆纤维(BP)为填料,采用密炼-注塑工艺制备了四种竹塑复合材料,研究了竹质纤维种类对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BP与BN纤维... 为高值化利用竹材加工剩余物资源,以聚乳酸(PLA)为基体,竹粉纤维(BF)、竹屑纤维(BS)、竹原纤维(BN)与竹浆纤维(BP)为填料,采用密炼-注塑工艺制备了四种竹塑复合材料,研究了竹质纤维种类对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BP与BN纤维长径比更大,BS中颗粒形态较多,BF与BS质地较刚硬。BF、BN与PLA共混熔体的混炼扭矩更大,PLA/BP复合材料吸水率最大。BF,BS,BN与PLA的界面相容性较好,其添加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而BP添加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PLA相比,在纤维质量分数为30%时,PLA/BF,PLA/BS与PLA/BN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17.85%,13.6%,11.89%,冲击强度分别提高24.33%,18.70%,35.57%,弯曲强度分别提高19.45%,21.45%,4.99%。PLA/BF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其次为PLA/BS复合材料,PLA/BP复合材料最差。研究可为竹塑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塑复合材料 竹纤维 聚乳酸 微观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纳米填料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烨华 高召阳 +3 位作者 王龙飞 田伟 戚栋明 严小飞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9,共10页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逐渐严峻,自然资源消耗严重,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不断被开发来替代传统石油基塑料,文章主要对生物基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及纳米填料增强复合材料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直接法和间接法合成聚乳酸的过程以及不同化学结构聚乳...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逐渐严峻,自然资源消耗严重,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不断被开发来替代传统石油基塑料,文章主要对生物基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及纳米填料增强复合材料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直接法和间接法合成聚乳酸的过程以及不同化学结构聚乳酸的物理和力学性能,阐述了不同形态纳米填料增强增韧聚乳酸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包装材料、生命医药、纺织等领域的主要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聚乳酸及其纳米填料增强复合材料的未来应用进行展望,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合成方法 可降解纤维 纳米填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粉/聚乳酸可降解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宋丽贤 姚妮娜 +2 位作者 宋英泽 丁涌 杨松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37-5040,5044,共5页
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和桉木粉(WF)为原料,制备木粉/聚乳酸(WF/PLA)复合材料,为实现木塑复合材料完全生物降解提供新思路。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同步热分析仪(TG/DSC)及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了... 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和桉木粉(WF)为原料,制备木粉/聚乳酸(WF/PLA)复合材料,为实现木塑复合材料完全生物降解提供新思路。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同步热分析仪(TG/DSC)及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了改性前后木粉的红外结构,WF/PLA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热性能和结晶性能以及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偶联剂KH-570的烷基结构成功接枝到了木粉表面;改性后的木粉在聚乳酸基体中分散均匀;木粉的添加有利于WF/PLA复合材料异相成核结晶和热稳定性的提高;木粉对PLA起到增强作用,当木粉填量为50%(质量分数)时,WF/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大,值为29.9MPa,比纯PLA提高了10MPa,木粉填量为30%(质量分数)时,WF/PLA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最大,值为43.2MPa,比纯PLA提高了7.3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木粉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增容剂对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龙 左迎峰 +2 位作者 顾继友 谭海彦 张彦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95,103,共6页
用乙二醇、甘油和聚乙二醇-400(PEG400)为增容剂,制备了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研究了不同增容剂对复合材料的两相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为增容剂时,木粉和聚乳酸的界面相容性最好。对不同增... 用乙二醇、甘油和聚乙二醇-400(PEG400)为增容剂,制备了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研究了不同增容剂对复合材料的两相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为增容剂时,木粉和聚乳酸的界面相容性最好。对不同增容剂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和吸水率测定的结果显示,甘油为增容剂时,储能模量的斜率最小,表明木粉和聚乳酸的相互作用最强,且复数黏度介于乙二醇和PEG400之间;甘油为增容剂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于乙二醇和PEG400为增容剂;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则随着增容剂碳链的增长而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粉 聚乳酸 复合材料 增容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用量对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彦华 杨龙 +3 位作者 左迎峰 吕闪闪 谭海彦 顾继友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1-1116,共6页
采用甘油对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进行增容改性,通过熔融挤出法成型,制备了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研究了甘油用量对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热稳定性、流变性、吸水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用量增大有利于提高木粉与聚乳... 采用甘油对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进行增容改性,通过熔融挤出法成型,制备了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研究了甘油用量对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热稳定性、流变性、吸水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用量增大有利于提高木粉与聚乳酸的相容性,当用量达到9%(质量分数)时,二者的相容性明显提高;当甘油用量为6%时,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吸水率最低,耐水性最好;随着甘油用量的增加,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甘油用量为6%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粉 聚乳酸 复合材料 甘油 力学性能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染色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彭尧 刘如 曹金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3-127,共5页
为了丰富木塑复合材料的颜色以扩大其用途,并探索色素对木塑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以毛白杨木粉和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为原料,选用3种食品级色素(胭脂红、柠檬黄、果绿)在不同添加量的条件下制备染色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 为了丰富木塑复合材料的颜色以扩大其用途,并探索色素对木塑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以毛白杨木粉和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为原料,选用3种食品级色素(胭脂红、柠檬黄、果绿)在不同添加量的条件下制备染色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对染色后的复合材料进行耐水洗坚牢度、吸水吸湿性、弹性模量、抗弯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并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添加色素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的颜色,但色素添加量越多,复合材料的耐水洗坚牢度越弱,且高温比室温水浴使材料褪色更加明显。2)添加色素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但对材料的弹性模量影响不大。果绿色素添加量为2%时,对复合材料的抗弯性能影响最小。3)果绿色素添加量为2%时,染色复合材料的吸水、吸湿性最小,与未添加色素的空白组接近。4)FT-IR表明,色素在制造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或者与木材细胞中的物质产生了反应。5)色素的种类和添加量对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染色及物理力学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添加果绿色素且当其添加量为2%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 染色 物理力学性能 耐水洗坚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木粉-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桂新 李冰 +3 位作者 钱建华 曹二平 于云安 郭卫红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4,共5页
选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和聚乳酸、木粉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熔融共混。通过拉伸、冲击、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共混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 选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和聚乳酸、木粉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熔融共混。通过拉伸、冲击、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共混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性能随POE-GMA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POE-GMA的加入使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下降,结晶度升高;当m(PLA)∶m(WF)∶m(POE-GMA)=80∶20∶20时,复合材料的表面自由能最低,接触角最大,吸水性最低;随着木粉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起始热降解温度降低,POE-GMA的含量增加对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的起始热降解温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聚乳酸 结晶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二元醇/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0
作者 严卫 潘家树 +3 位作者 罗国营 李袁帅 胡晓波 袁明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44,共5页
在辛酸亚锡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可生物降解的丙交酯与1,4-丁二醇链转移剂进行开环聚合,合成聚乳酸二元醇。利用制备好的聚乳酸二元醇和氧化石墨烯材料进行熔融共混,制备出聚乳酸二元醇/氧化石墨烯(PLA-OH/GO)复合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了... 在辛酸亚锡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可生物降解的丙交酯与1,4-丁二醇链转移剂进行开环聚合,合成聚乳酸二元醇。利用制备好的聚乳酸二元醇和氧化石墨烯材料进行熔融共混,制备出聚乳酸二元醇/氧化石墨烯(PLA-OH/GO)复合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的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结果表明,聚合物结构与设计的分子结构相符合。凝胶渗透色谱结果显示,聚合物的分子量具有一定的多分散性,多分散性指数约为1.3。热性能分析表明,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室温,使得聚乳酸二元醇在较低温度下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而聚乳酸二元醇的初始热分解温度在约250℃,足以满足聚合物合成和加工工艺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二元醇 氧化石墨烯 开环聚合 复合材料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