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微球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任晓慧 李莉 +1 位作者 刘松财 张永亮 《吉林畜牧兽医》 2005年第3期13-15,共3页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是一类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材料,通过其自身降解来调节药物释放,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文对微球的制备方法、释药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聚乳酸/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封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微囊促进成骨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袁莉红 陈晨 +1 位作者 马语笛 梁睿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2-580,共9页
目的 探索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囊包封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对成骨细胞骨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双通道微量注射泵制备包封BMP-2的2种相对分子质量(12 000和30 000)的PLGA微囊。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 目的 探索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囊包封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对成骨细胞骨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双通道微量注射泵制备包封BMP-2的2种相对分子质量(12 000和30 000)的PLGA微囊。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微囊形态结构;磷酸盐缓冲溶液浸泡法表征微囊缓释性能;细胞Calcein-AM/PI染色及CCK-8法检测微囊细胞相容性;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包封BMP-2的微囊作用48 h对MC3T3-E1细胞的趋化作用;碱性磷酸酶活力测定、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微囊作用MC3T3-E1细胞后对细胞骨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 2种相对分子质量的微囊均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相对分子质量12 000的微囊的趋化作用最佳。相对分子质量30 000的微囊较相对分子质量12 000的微囊缓释时间长,且初始爆发量减少了约25%。成骨诱导14、21 d后,相对分子质量30 000的微囊形成的钙沉积结节较相对分子质量12 000的微囊多。结论 本研究通过调控PLGA的相对分子质量控制BMP-2的释放,发现相对分子质量30 000的微囊能够更好地诱导MC3T3-E1细胞的长期骨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聚乙醇共聚物微囊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髓干细胞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支架上粘附与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巍巍 李艳萍 +3 位作者 梁鹏 董海波 甘友华 牛玉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83-1085,1088,共4页
目的:研究成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支架上粘附与增殖的情况。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免疫组化法及体外诱导分化对细胞进行鉴定。将人牙髓干细胞与PLGA支架材料进行复合培养,扫描电镜(SEM... 目的:研究成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支架上粘附与增殖的情况。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免疫组化法及体外诱导分化对细胞进行鉴定。将人牙髓干细胞与PLGA支架材料进行复合培养,扫描电镜(SEM)观察支架材料形态,细胞粘附、增殖及基质分泌情况;细胞计数检测其增殖力。结果:细胞接种2、5、10d,扫描电镜及细胞计数均显示HDPSCs与PLGA支架材料粘附紧密,生长状态良好,细胞明显增殖(P<0.05),有丰富的细胞外基质形成。结论:PLGA是一种适宜人牙髓干细胞粘附与增殖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牙髓干细胞 聚乳酸-聚乙醇共聚物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丝素共混纳米纤维多孔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肖红伟 熊杰 +2 位作者 李妮 张红萍 谢军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2-145,150,共5页
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共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丝素(SF)共混纳米纤维多孔膜。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多功能拉伸仪、液滴形状分析仪对共混纤维多孔膜的形貌、分子结构... 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共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丝素(SF)共混纳米纤维多孔膜。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多功能拉伸仪、液滴形状分析仪对共混纤维多孔膜的形貌、分子结构、力学性能及亲水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共混多孔膜中随SF的加入纤维直径降低,均匀性变好;PLGA与SF只发生分子间的互容并且存在氢键作用;当SF含量超过40%时共混多孔膜的力学性能就会变得极差;另外SF的存在能够显著改变共混多孔膜的亲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乙醇共聚物 丝素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多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调控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超细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肖红伟 李妮 +1 位作者 谢军军 熊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1,共5页
通过超声处理,将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与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制成共混纺丝液。将该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即可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复合超细纤维,并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差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多功能拉伸... 通过超声处理,将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与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制成共混纺丝液。将该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即可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复合超细纤维,并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差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多功能拉伸仪和透射电镜(TEM)对超细纤维的表面形貌、热性能、力学性能和多壁碳纳米管的分散及取向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的加入能够使纤维直径减小,热稳定性提高;当多壁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为0.5%时,其在纤维内部分散、取向及增强效果均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聚乳酸-乙醇共聚物 静电纺丝 超细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乙醇酸熔融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6
作者 程艳玲 龚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5期1935-1937,共3页
以乳酸(LA)、乙醇酸(GA)为单体,通过直接熔融共聚法合成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乙醇酸(PLGA)共聚物.研究了聚合时间、催化剂种类、搅拌速度、单体配比等因素对聚合物特性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LA/乙醇酸GA为1:1,反应时间... 以乳酸(LA)、乙醇酸(GA)为单体,通过直接熔融共聚法合成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乙醇酸(PLGA)共聚物.研究了聚合时间、催化剂种类、搅拌速度、单体配比等因素对聚合物特性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LA/乙醇酸GA为1:1,反应时间10h,氯化亚锡为催化剂,搅拌速度为200f/min时聚合物特性粘数最大。同时对共聚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乙醇 熔融共聚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子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细胞周期时相、p27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苗立夫 黄超联 +7 位作者 陈连凤 朱文玲 杨菁 王以光 张华 刘佩毛 佘铭鹏 宋存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8,139,共8页
目的评估本实验室自制包载雷帕霉素(RPM)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NPs)对离体培养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细胞周期时相、p27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按不同浓度RPM-PLGA NPs设定药物作用组,并设立RPM组、PLG... 目的评估本实验室自制包载雷帕霉素(RPM)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NPs)对离体培养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细胞周期时相、p27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按不同浓度RPM-PLGA NPs设定药物作用组,并设立RPM组、PLGA组和M231培养基及平滑肌细胞生长添加剂(M231-SMGs)组作为对照。采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不同处理组HUASMC p27蛋白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的差异,流式细胞技术评价各处理组对HUASMC细胞周期时相的影响,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RPM和RPM-PLGA NPs对HUASMC存活率的影响。结果10μg/L及以上浓度的RPM和50μg/L及以上浓度的RPM-PLGA NPs可明显抑制HUA-smc生长,并呈浓度依赖性。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时间曲线显示,100μg/L RPM和500μg/L RPM-PLGA NPs作用于HUASMC 24 h后细胞计数值明显低于M231-SMGs对照组;单纯PLGA NPs对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与PLGA组和M231-SMGs培养基对照组相比,RPM组和RPM-PLGA NPs组G_0/G_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S期及G_2/M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均<0.01),但两组间细胞周期时相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100μg/LRPM和500μg/L RPM-PLGA NPs组的HUASMC p27蛋白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PLGA组和M231-SMGs培养基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RPM-PLGA NPs抑制体外培养的HUASMC生长效果与RPM相似,并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HUASMC p27蛋白表达,阻抑其细胞周期进程于G_1/S期而抑制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聚乳酸-聚乙醇共聚物 纳米粒子 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p27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堵剂用聚乳酸/聚乙醇酸复合纤维的制备及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吴鹏飞 崔华帅 +4 位作者 朱金唐 史贤宁 崔宁 李杰 黄庆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66-271,共6页
暂堵剂是石油气开采中增产的重要材料,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可降解暂堵剂材料已成为当前石油气开采中的首选材料。聚乙醇酸作为降解速率最快且最简单的线性脂肪族聚酯,由其制成的可降解暂堵绳结已在石油气开采中得到应用。但聚乙醇酸存... 暂堵剂是石油气开采中增产的重要材料,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可降解暂堵剂材料已成为当前石油气开采中的首选材料。聚乙醇酸作为降解速率最快且最简单的线性脂肪族聚酯,由其制成的可降解暂堵绳结已在石油气开采中得到应用。但聚乙醇酸存在降解速率快、货架期短等问题,大大限制了其产品的推广使用。本工作采用复合熔融纺丝法制备了以聚乳酸为皮层、聚乙醇酸为芯层的圆形截面皮芯复合纤维,研究了不同皮芯比例聚乳酸/聚乙醇酸复合纤维的形貌、降解性能、热性能和结晶性。结果表明:复合纤维在70℃下的溶解率“转折点”出现在降解6 h时,降解前6 h内,复合纤维的溶解率都在3%(质量分数)以内;降解6 h后,复合纤维的溶解率几乎呈线性升高,皮芯比例为20/80的复合纤维降解24 h后,溶解率可以达到23.2%。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复合纤维降解24 h后,聚乳酸层厚度越小,纤维降解程度越高,在皮芯比例为20/80的复合纤维中,聚乳酸层大量开裂,造成芯层的聚乙醇酸沿纤维轴向降解断裂成小段。热性能结果显示,聚乳酸结晶度随降解时间延长而增大,而聚乙醇酸结晶度随降解时间延长先增大后减小。广角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复合纤维中聚乙醇酸晶粒尺寸较小,尤其是c轴长度仅为约34 nm。纤维强度保持率和降解液的pH值都与皮层厚度成正比。本工作为暂堵剂制备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乙醇(PGA) 皮芯复合纤维 暂堵剂 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涂法制备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聚丙烯腹壁复合补片的体外降解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永祥 李娇娇 +6 位作者 欧思敏 李嘉嘉 夏怡琳 程杰 刘志远 王国锋 崔景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3-128,136,共7页
现代无张力修补手术是目前治疗疝气最主要的手术方法,该方法采用疝气补片取代局部组织缺损。针对目前腹壁疝气手术中常用的聚丙烯(PP)补片存在的术后不适感及粘连脏器等不足,文中采用浸涂法,将生物相容性优良的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 现代无张力修补手术是目前治疗疝气最主要的手术方法,该方法采用疝气补片取代局部组织缺损。针对目前腹壁疝气手术中常用的聚丙烯(PP)补片存在的术后不适感及粘连脏器等不足,文中采用浸涂法,将生物相容性优良的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涂覆在PP补片一侧,制备了PLGA/PP腹壁复合补片,研究了其体外降解性能,并与PP补片的力学性能对比。结果表明,PLGA/PP补片有更好的弹性和拉伸性能,相比PP补片,PP/PLGA补片的纵向弹性回复率增加了5.6%,PP/PLGA补片的纵、横向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增加了61.79 N,68.49 N和39.5%,24.4%,PLGA先从内部开始降解的特性,有利于避免补片植入前期脏器粘连问题的出现。PLGA/PP补片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腹壁疝修补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复合补片 聚丙烯 聚乳酸乙醇 力学性能 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酸和DL─乳酸交替共聚物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沈正荣 朱家蕙 马臻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89-493,共5页
乙醇酸和DL-乳酸交替共聚物具有不同于其无规共聚物的理化性能和生物降解性。以DL-3-甲基-1,4-二烷-2,5-二酮为单体,通过在辛酸亚锡引发下的本体开环聚合,合成了该交替共聚物,并进行了结构表征。
关键词 乙醇 DL-乳酸 交替共聚物 生物医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和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的溶液热力学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四叶 曹欣祥 +1 位作者 刘丰 王晔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7,共7页
为了准确地预测溶液热力学数据,分别使用了36和38种溶剂对聚乳酸和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正交优化计算方法确定了聚乳酸和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的三维溶度参数,分别为:δ_d=17. 969 (MPa)^(1/2),δ_p=6. 707 (MPa)^(1/2),δ_... 为了准确地预测溶液热力学数据,分别使用了36和38种溶剂对聚乳酸和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正交优化计算方法确定了聚乳酸和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的三维溶度参数,分别为:δ_d=17. 969 (MPa)^(1/2),δ_p=6. 707 (MPa)^(1/2),δ_h=7. 324(MPa)^(1/2);δ_d=17. 083 (MPa)^(1/2),δ_p=6. 939 (MPa)^(1/2),δ_h=8. 650 (MPa)^(1/2)。单体中乳酸和乙醇酸浓度的升高会引起高分子聚合物溶度参数的增大。依据溶度参数,计算了聚乳酸和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与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参数和相互作用半径。同时,计算了聚乳酸和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溶剂的体积修正系数,聚乳酸—溶剂体系和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溶剂体系的体积修正系数分别在0. 80~0. 90和0. 85~1. 10范围内。获得的相互作用参数、相互作用半径及体积校正系数完全符合Flory-Huggins高分子溶液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乳酸-乙醇共聚物 溶度参数 相互作用参数 体积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载药复合纤维制备及其释药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龙新云 蔡晴 +3 位作者 杨小平 邓旭亮 唐劲天 隋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4-909,共6页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且降解速率可由相对分子质量和共聚物组成来调控。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以PLGA为壳层材料、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内芯材料的复合纤维,研究两种模型药物(5-氟...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且降解速率可由相对分子质量和共聚物组成来调控。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以PLGA为壳层材料、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内芯材料的复合纤维,研究两种模型药物(5-氟尿嘧啶和硝苯地平)在同轴复合纤维载体中的药物释放行为,并用扫描、透射电镜观察复合纤维的形貌与结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载药量和累积释放率。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芯、壳纺丝液浓度、PLGA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共聚物中LA和GA的组成比,可制得具有芯-壳结构且直径大小不同的复合纤维。采用相同电纺丝条件,可以将不同药物以相同载药量包覆于复合纤维中,但药物的释放行为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乙醇共聚物 同轴静电纺丝 复合纤维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雪雁 梁争论 +4 位作者 周绍兵 张华远 李孝红 邓先模 李河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5-215,共1页
关键词 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 效应研究 生物学 药物控释系统 聚乳酸(PLA) 生物降解材料 生物相容性 FDA批准 乙醇 载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熔体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兰平 薛元 喻琳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40,共4页
采用直接法熔融缩聚制备了L 乳酸和乙醇酸共聚物PLGA ,并用锥板流变仪对PLGA的流变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 :PLGA熔体属于切力变稀流体 ,PLGA熔体的非牛顿指数值大于聚乳酸PLLA熔体的对应值 ,其表观粘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小 ;PLGA熔体... 采用直接法熔融缩聚制备了L 乳酸和乙醇酸共聚物PLGA ,并用锥板流变仪对PLGA的流变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 :PLGA熔体属于切力变稀流体 ,PLGA熔体的非牛顿指数值大于聚乳酸PLLA熔体的对应值 ,其表观粘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小 ;PLGA熔体的表观粘流活化能较高 ,且在同样的切变速率下 ,PLGA熔体的表观粘流活化能大于PLLA熔体的对应值 ,其表观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大于PLLA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板流变仪 聚乳酸 乙醇 熔体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乳酸和乙醇酸共聚物的固相缩聚 被引量:2
15
作者 兰平 徐旭凡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536-540,共5页
以直接熔融缩聚法合成了L-乳酸与乙醇酸的共聚物(PLGA).进而研究了PLGA的固相缩聚工艺以及产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固相缩聚使产物PLG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幅度提高,产物的结晶度及熔点均随反应温度和时间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在一定的反... 以直接熔融缩聚法合成了L-乳酸与乙醇酸的共聚物(PLGA).进而研究了PLGA的固相缩聚工艺以及产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固相缩聚使产物PLG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幅度提高,产物的结晶度及熔点均随反应温度和时间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在一定的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内,结晶度增加;而当温度更高或反应时间更长时,由于氧化及热降解的发生,致使结晶度及熔点转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酸 乙醇 共聚物 固相缩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法合成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迪 潘欣 +1 位作者 张冬梅 陈亚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50,共4页
采用微波辐射的方法,以乳酸(LA)、乙醇酸(GA)为原料,通过熔融缩聚开环的方法合成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通过核磁共振谱(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接触角(CA)测定等手段... 采用微波辐射的方法,以乳酸(LA)、乙醇酸(GA)为原料,通过熔融缩聚开环的方法合成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通过核磁共振谱(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接触角(CA)测定等手段对PLGA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构、性能等进行分析.考察了一定实验条件下单体投料比对PLGA共聚物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单体投料比中乳酸含量的增加,所得PLGA分子量增大,而对应的Tg则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熔融聚合 乳酸-乙醇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乙醇酸摩尔比对其共聚物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建刚 王锐 +1 位作者 张大省 贾典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5-58,共4页
以不同摩尔比的L-乳酸(LA)和乙醇酸(GA)直接熔融聚合,以占总投料质量0.5%的氯化亚锡为催化剂,在170℃、系统压力小于70 Pa下反应10 h,合成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采用FT-IR、DSC、X射线衍射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LGA的溶解性随GA的摩... 以不同摩尔比的L-乳酸(LA)和乙醇酸(GA)直接熔融聚合,以占总投料质量0.5%的氯化亚锡为催化剂,在170℃、系统压力小于70 Pa下反应10 h,合成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采用FT-IR、DSC、X射线衍射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LGA的溶解性随GA的摩尔百分含量增加而变差;除PLLA、PLGA10/90和PGA有结晶结构外,其它共聚摩尔比的PLGA为无规共聚物;单体投料摩尔比为20/80(LA/GA,以下同)时,PLGA的[η]和分子量最大,而LA/GA接近50/50时最小;通过熔融指数仪进行熔融纺丝,发现投料摩尔比为30/70的PLGA具有较好的可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酸(LA) 乙醇(GA) 直接熔融共聚 生物降解材料 聚乳酸-乙醇(PL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的制备及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诚 王锐 +1 位作者 朱志国 董振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4-46,共3页
以L-乳酸(L-LA)和乙醇酸(GA)为原料(L-LA和GA投料摩尔比为80∶20),二水合氯化亚锡和对甲苯磺酸(TSA)为复合催化剂,采用直接熔融缩聚法制OLGA预聚物,然后在扩链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存在下进行熔融扩链,最终得到较高分子量的乳酸-... 以L-乳酸(L-LA)和乙醇酸(GA)为原料(L-LA和GA投料摩尔比为80∶20),二水合氯化亚锡和对甲苯磺酸(TSA)为复合催化剂,采用直接熔融缩聚法制OLGA预聚物,然后在扩链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存在下进行熔融扩链,最终得到较高分子量的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其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分别为5.5×104和1.3×105。将溶液浇铸法制备的PLGA薄膜在37℃、pH=7.3~7.4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进行降解实验,采用pH分析、失重率测量、GPC、SEM、FT-IR等方法研究了PLGA薄膜的降解行为,并对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随着降解的进行,PLGA薄膜的相对分子量和质量都会逐渐下降,在降解反应进行的前21天中,相对分子量的减小较明显,21天之后质量损失较明显。结合FT-IR谱图的研究,分析可知PLGA的降解主要是通过酯键的水解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乙醇共聚物 熔融缩聚 扩链 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核剂磷酸三钙对左旋乳酸乙醇酸无规共聚物结晶度、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娜 张田瑶 +1 位作者 陈和春 马志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98,共8页
选择无机生物材料磷酸三钙(TCP)作为异相成核剂加入到左旋乳酸乙醇酸无规共聚物(PLLGA85/15)中,采用X射线衍射仪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结晶情况,用万能力学实验机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成核剂TCP可显著提高PLLGA85/15的结... 选择无机生物材料磷酸三钙(TCP)作为异相成核剂加入到左旋乳酸乙醇酸无规共聚物(PLLGA85/15)中,采用X射线衍射仪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结晶情况,用万能力学实验机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成核剂TCP可显著提高PLLGA85/15的结晶性能,但强度损失较大。对不同TCP含量的复合材料进行降解实验,考察降解过程中样品吸水率、失重率和降解液pH的变化。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考察了材料降解后热力学性能的变化,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降解后样品的微观形貌变化。降解实验的结果表明退火后的材料降解速率加快,复合材料的降解速率减缓。具体来说,结晶度的提高加速了材料的降解,弱碱性TCP延缓了材料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核剂 左旋乳酸乙醇无规共聚物 结晶度 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载雷帕霉素的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子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bcl-2、p27^(kip1)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20
作者 苗立夫 崔永亮 +6 位作者 尹燕平 陈莲凤 张华 刘佩毛 朱文玲 宋存先 杨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3-640,共8页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PM)及其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形成的载药纳米粒子(RPM-PLGA-NPs)在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对离体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s)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cl-2、p27kip1表达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HUASMCs细胞并分别予不...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PM)及其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形成的载药纳米粒子(RPM-PLGA-NPs)在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对离体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s)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cl-2、p27kip1表达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HUASMCs细胞并分别予不同浓度的RPM、RPM-PLGA-NPs作用12和24 h,设立生理盐水及空白PLGANPs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27kip1与bcl-2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流式细胞仪、DNA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末端原位标记法检测各组HUASMCs凋亡及细胞凋亡率,噻唑蓝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RPM和RPM-PLGA-NPs对HUASMCs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RPM及RPM-PLGA-NPs组抑制HUASMCs增殖并呈剂量依赖关系,HUASMCs DNA电泳呈梯度条带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RPM 100 ng/ml和RPM-PLGA-NPs 500 ng/ml组的细胞凋亡百分率分别为(45.45±2.36)%和(35.04±5.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0±0.95)%(P<0.01)。末端原位标记法检测高剂量干预组的24 h凋亡指数显著高于12 h组(P<0.05,P<0.01)。RPM 100 ng/ml组和RPM-PLGA-NPs 500 ng/ml组的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指数(PEI)分别为(0.178±0.077)%和(0.192±0.0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01±0.035)%(P<0.05)。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RPM及RPM-PLGA-NPs组凋亡指数值与p27kip1的PEI无相关性。RPM-PLGA-NPs 50 ng/ml及RPM 10 ng/ml组bcl-2的PEI分别为(6.44±1.31)%和(5.49±1.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4±0.47)%和(2.06±0.53)%(P<0.05)。结论 RPM及RPM-PLGA-NPs上调离体培养的HUASMCs的p27kip1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并无下调抗细胞凋亡基因bcl-2表达的作用。相当载药量的RPM-PLGA-NPs较RPM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更明显,但与p27kip1表达水平无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乳酸-乙醇共聚物 纳米粒子 细胞凋亡 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