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烯-丙烯酸辐射接枝物形态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唐黎明 赵津 龙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1-24,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光衍射和差热技术研究了聚乙烯-丙烯酸辐射接枝物的形态结构,并测定其性能,结果表明,接枝反应是由聚乙烯表面向内部进行并达到整体接枝,两种聚合物间存在相结合。随着接枝率的提高,材料的凝胶含量,亲... 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光衍射和差热技术研究了聚乙烯-丙烯酸辐射接枝物的形态结构,并测定其性能,结果表明,接枝反应是由聚乙烯表面向内部进行并达到整体接枝,两种聚合物间存在相结合。随着接枝率的提高,材料的凝胶含量,亲水性,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相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丙烯酸 结构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薄膜等离子体接枝甲基丙烯酸及阻燃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施来顺 王建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89-493,共5页
以聚乙烯为基础 ,通过等离子体接枝方法接枝甲基丙烯酸 .研究了接枝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 ,并对接枝样品的阻燃性能进行了表征 .接枝后样品的点燃时间明显延长 ,极限氧指数明显提高 ,成炭量明显增加 ,说明接枝后的侧基 (—COOH,— COO... 以聚乙烯为基础 ,通过等离子体接枝方法接枝甲基丙烯酸 .研究了接枝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 ,并对接枝样品的阻燃性能进行了表征 .接枝后样品的点燃时间明显延长 ,极限氧指数明显提高 ,成炭量明显增加 ,说明接枝后的侧基 (—COOH,— COO-Na+和— COO-K+ )在热降解过程中不仅自身参与成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性 冷等离子体 聚乙烯 表面 改性 甲基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辐照聚乙烯醇纤维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的接枝、交联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万喜 张长春 +3 位作者 孙国恩 董文飞 于黎 石洪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5,共5页
在缓冲溶液和亚铁离子存在下 ,辐照后的聚乙烯醇 ( PVA)纤维和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 ( N ,N -MBAA)发生接枝、交联反应 .研究了单体浓度、单体和聚合物质量比、亚铁离子浓度、p H值、温度、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适... 在缓冲溶液和亚铁离子存在下 ,辐照后的聚乙烯醇 ( PVA)纤维和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 ( N ,N -MBAA)发生接枝、交联反应 .研究了单体浓度、单体和聚合物质量比、亚铁离子浓度、p H值、温度、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适合于提高 PVA纤维的耐热软化点的接枝率为 1 5 %~ 2 0 % ,较佳的工艺条件为 :亚铁离子浓度为 0 .0 0 1 mol/L ,单体浓度大于 2 .5 g/d L,单体和聚合物的质量比 ( m ( N ,N -MBAA) /m( PVA) )大于 0 .4 ,p H值 3.4 ,接枝温度 80℃ ,接枝反应时间 1 5~ 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纤维 N N′-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 共聚 交联 辐照 钴60 PVA纤维 改性 耐热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熔融挤出接枝α-甲基丙烯酸 被引量:3
4
作者 郁锋 李树材 +1 位作者 崔永岩 郭伟凯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7-29,共3页
通过聚乙烯熔融挤出接枝甲基丙烯酸 (MAA) ,研究了各种因素对LDPE接枝率及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 ,MAA用量对接枝率影响较大 ,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影响不大 ;丙烯酸 (AA)的加入提高了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 ,而加入马来酸酐 (MAH... 通过聚乙烯熔融挤出接枝甲基丙烯酸 (MAA) ,研究了各种因素对LDPE接枝率及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 ,MAA用量对接枝率影响较大 ,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影响不大 ;丙烯酸 (AA)的加入提高了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 ,而加入马来酸酐 (MAH)接枝率则反而下降 ;DCP BPO为 4 1时接枝率最高 ;阻交联剂的加入提高了熔体流动速率 ,但降低了接枝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Α-甲基丙烯酸 熔融挤出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中空纤维膜组件整体远程动态等离子体流活化-诱导接枝丙烯酸
5
作者 李梅生 赵之平 王明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8-894,共7页
采用远程动态Ar等离子体流对聚乙烯(PE)中空纤维膜组件进行整体活化-诱导接枝丙烯酸(AA),制得亲水性能持久的PE中空纤维膜组件(PE-g-AA).这种膜表面等离子体化学改性工艺具有高效、环境友好和表面无(低)损伤等特点.大量—COOH基团的引... 采用远程动态Ar等离子体流对聚乙烯(PE)中空纤维膜组件进行整体活化-诱导接枝丙烯酸(AA),制得亲水性能持久的PE中空纤维膜组件(PE-g-AA).这种膜表面等离子体化学改性工艺具有高效、环境友好和表面无(低)损伤等特点.大量—COOH基团的引入使得PE-g-AA组件膜丝外表面的水接触角从120°降至50°左右,且PE-g-AA膜表面的化学结构和物理形貌沿膜丝轴向变得更为均匀;在为期120 d的膜性能老化实验中,经过7次纯水过滤后,PE-g-AA组件的稳态纯水通量仍为原膜的1.5倍左右,水接触角仅恢复约8°,表明PE-g-AA膜组件具有良好亲水稳定性;同时PE-g-AA组件表现出良好的抗牛血清白蛋白污染性,清洗后其纯水通量可恢复到污染前的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聚乙烯中空纤维 组件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薄膜接枝甲基丙烯酸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松柏 苏介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6-28,38,共4页
研究在水介质中,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α—甲基丙烯酸在LDPE薄膜上进行的接枝改性。采用正交设计探索了单体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找出了接枝率与接枝薄膜耐热性、拉伸强度之间的关系,并用红外光谱验... 研究在水介质中,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α—甲基丙烯酸在LDPE薄膜上进行的接枝改性。采用正交设计探索了单体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找出了接枝率与接枝薄膜耐热性、拉伸强度之间的关系,并用红外光谱验证了接枝物的存在。当接枝率为30~50%时接枝薄膜的耐热性最好,其软化点为130~175℃,此时,拉伸强度也出现最大值。将接枝率为30~50%的接枝薄膜在130℃烘30min后,拉伸强度至少可达1.3MPa。该膜适用作耐热包装用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甲基 丙烯酸 共聚 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膜上丙烯酸辐照接枝聚合的XPS研究
7
作者 许观藩 罗云霞 +1 位作者 杨弘 方天如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用氮气氛下预辐照方法制备了丙烯酸接枝聚乙烯(PE)膜,用重量法测定了接枝率。结果表明,在相同剂量率下接枝率随总剂量的增加而增高。XPS研究表明,表面聚丙烯酸(PAA)与PE的摩尔比与接枝率有一定的关系,从而成为其XPS表征的基础。XPS和SE... 用氮气氛下预辐照方法制备了丙烯酸接枝聚乙烯(PE)膜,用重量法测定了接枝率。结果表明,在相同剂量率下接枝率随总剂量的增加而增高。XPS研究表明,表面聚丙烯酸(PAA)与PE的摩尔比与接枝率有一定的关系,从而成为其XPS表征的基础。XPS和SEM研究表明,PAA在PE膜表面分布呈不均匀状态,可能有一部分PE表面未被接枝,这个结果对于功能膜的制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丙烯酸 聚合 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辐照聚乙烯膜共接枝丙烯酸和苯乙烯单体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莹 许志立 谭春红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27-231,共5页
利用预辐照聚乙烯膜产生的过氧化物与丙烯酸和苯乙烯单体共接枝,讨论了单体组成、单体浓度、预辐照剂量、接枝温度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单体共接枝率高于单一单体接枝率,且在反应温度为60℃,预辐照剂量为30... 利用预辐照聚乙烯膜产生的过氧化物与丙烯酸和苯乙烯单体共接枝,讨论了单体组成、单体浓度、预辐照剂量、接枝温度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单体共接枝率高于单一单体接枝率,且在反应温度为60℃,预辐照剂量为30~40kGy,单体配比(丙烯酸/苯乙烯,体积分数)为1:1时,接枝率最大。初步建立了单体共接枝速率(R_g)与单体浓度(ρ)及预辐照剂量(D)之间的关系为R_g∞ρ^(1.10)D^(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辐照共聚 乙烯 丙烯酸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聚乙烯溶胀悬浮接枝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 被引量:1
9
作者 熊琼 何培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39,共4页
研究了氯化聚乙烯(CPE)溶胀悬浮法接枝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膨胀剂乙酸乙酯(EA)的用量、分散介质水的用量、单体HEMA的用量、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的用量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同时,用红外光... 研究了氯化聚乙烯(CPE)溶胀悬浮法接枝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膨胀剂乙酸乙酯(EA)的用量、分散介质水的用量、单体HEMA的用量、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的用量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同时,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定性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作分散介质,乙酸乙酯作膨胀剂的溶胀悬浮接枝体系,在回流温度和一定搅拌速度下,可实现CPE接枝水溶性单体HEMA,且接枝(效)率较高,可获得最高接枝(效)率的投料比为CPE/HEMA/BPO/EA/H_2O=2/2/0.1/7/50(g/g/g/mL/mL),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为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乙烯 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 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改性乙烯-α-烯烃共聚物封装胶膜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志远 徐梦楠 +1 位作者 陶家骏 蒋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4,共8页
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苯乙烯(St)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接枝单体,熔融接枝乙烯-α-烯烃共聚物(POE)制备POE-g-P(HEMA-co-St)(以下简称POE-g-PHS)和POE-g-P(HEMA-co-St-co-KH570)(以下简称POE-g-PHSK)。以过... 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苯乙烯(St)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接枝单体,熔融接枝乙烯-α-烯烃共聚物(POE)制备POE-g-P(HEMA-co-St)(以下简称POE-g-PHS)和POE-g-P(HEMA-co-St-co-KH570)(以下简称POE-g-PHSK)。以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TBEC)为交联剂、POE-g-PHS和POE-g-PHSK为改性剂,分别加入POE基材中,经熔融共混和层压交联制备POE/POE-g-PHS胶膜和POE/POE-g-PHSK胶膜,研究了POE-g-PHS和POE-g-PHSK对胶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OE-g-PHS和POE-g-PHSK含量的增加,POE预制膜的防交联剂迁移能力明显提升;同时,POE胶膜交联度的提升和结晶度的变化也影响其综合性能。当POE-g-PHS和POE-g-PHSK质量分数分别为9%和6%时,综合性能最优。预制膜表面摩擦系数变化率从17.13%分别降低到0.53%和0.49%,胶膜交联度从86.28%分别提高至89.87%和90.91%,剥离强度从12.86 N/cm分别提升至20.86 N/cm和32.14N/cm,同时,抗紫外老化性能、力学性能和体积电阻率等性能均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α-烯烃共聚物胶 熔融 交联剂迁移 表面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蜡的丙烯酸接枝改性及乳化工艺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辉 崔燕朋 +2 位作者 强西怀 王艳娇 李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9-122,共4页
以丙烯酸为单体,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对聚乙烯蜡进行接枝改性。结果表明,当m(引发剂)∶m(聚乙烯蜡)=0.5∶100,m(丙烯酸)∶m(聚乙烯蜡)=15∶100,m(二甲苯)∶m(聚乙烯蜡)=300∶100,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6 h的... 以丙烯酸为单体,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对聚乙烯蜡进行接枝改性。结果表明,当m(引发剂)∶m(聚乙烯蜡)=0.5∶100,m(丙烯酸)∶m(聚乙烯蜡)=15∶100,m(二甲苯)∶m(聚乙烯蜡)=300∶100,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6 h的条件下,可制得酸值为14 mg KOH/g蜡的接枝改性蜡。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聚乙烯蜡分子中引入了羧基。对接枝蜡用复合乳化剂、相转化法进行剪切乳化,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乙烯蜡易乳化分散,m(OS15)∶m(改性蜡)=10∶100,乳化温度为90℃~95℃,连续剪切分散30 min^40min,可制得均一、稳定的接枝改性蜡乳液,乳液平均粒径为5.8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改性 丙烯酸 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膜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民英 王玉东 +3 位作者 牛俊峰 徐卫河 赵清香 李相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2-56,共5页
通过一系列实验选择以 (NH4 ) 2 Ce(NO3 ) 6/ H2 SO4 为引发剂 ,研究了尼龙 - 6膜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合反应。通过改变单体浓度、反应温度、(NH4 ) 2 Ce(NO3 ) 6浓度、H2 SO4 浓度、尼龙 - 6膜在甲酸中的溶胀时间等因素发现 ,接枝膜的... 通过一系列实验选择以 (NH4 ) 2 Ce(NO3 ) 6/ H2 SO4 为引发剂 ,研究了尼龙 - 6膜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合反应。通过改变单体浓度、反应温度、(NH4 ) 2 Ce(NO3 ) 6浓度、H2 SO4 浓度、尼龙 - 6膜在甲酸中的溶胀时间等因素发现 ,接枝膜的接枝率与单体浓度有关 ,随单体浓度的改变 ,接枝率有一个极大值 ,单体浓度高于或低于此浓度 ,接枝率都较低 ;通过改变 (NH4 ) 2 Ce(NO3 ) 6和 H2 SO4 浓度也得到类似规律 ;反应温度对接枝膜的接枝率也有影响 ,温度过高 (>70℃ )或过低 (<4 0℃ )都得不到较高的接枝率 ;将尼龙 - 6膜在 2 0 %甲酸中溶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丙烯酸 共聚合 单体浓度 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丙烯酸接枝膜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清香 刘民英 +3 位作者 张征 牛俊峰 王玉东 李相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5-38,共4页
应用IR确定了尼龙-6与丙烯酸接枝反应的接枝点位于尼龙大分子酰胺键的N原子上,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接枝膜的结晶状况,探讨了接枝率对接枝膜的电阻、离子交换容量、强度等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丙烯酸 尼龙6 碱性蓄电池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等离子体诱导聚乙烯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 被引量:5
14
作者 邱晔 王真 +2 位作者 洪品杰 戴树珊 张承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89-491,共3页
聚乙烯(PE)通常作为性能优良的薄膜材料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表面能低,导致表面亲水性差,粘结性弱,染色性能、印刷性能等很不理想[1,2].在高分子材料的各种表面改性方法中,接枝共聚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3~5].本文探... 聚乙烯(PE)通常作为性能优良的薄膜材料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表面能低,导致表面亲水性差,粘结性弱,染色性能、印刷性能等很不理想[1,2].在高分子材料的各种表面改性方法中,接枝共聚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3~5].本文探讨了用微波冷等离子体激活聚乙烯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等离子体 聚乙烯 表面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尼龙-6接枝膜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玉东 刘民英 +2 位作者 赵清香 牛俊峰 李相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37,共4页
采用(NH4)2Ce(NO3)6/H2SO4这一水溶性高效引发体系引发尼龙-6膜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接枝率的接枝膜,其中接枝率最高可达312%。这一数值是文献报导的接枝率的4倍多。通过对该接枝膜... 采用(NH4)2Ce(NO3)6/H2SO4这一水溶性高效引发体系引发尼龙-6膜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接枝率的接枝膜,其中接枝率最高可达312%。这一数值是文献报导的接枝率的4倍多。通过对该接枝膜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研究发现,尼龙-6与丙烯酸进行接枝反应的接枝点在尼龙-6大分子的氮原子上;接枝密度随接枝率的增加而增加,当接枝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接枝密度不再变化,计算得到尼龙-6接枝膜的最大接枝密度为5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合成 聚酰胺6 共聚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接枝3-苯基丙烯酸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邸玉静 张学俊 赵劲彤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0,76,共5页
以过氧化对苯二甲酰(BPO)为引发剂,3-苯基丙烯酸为单体,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引发接枝聚合,制得接枝3-苯基丙烯酸的聚偏氟乙烯.通过红外测试、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及热失重分析表明3-苯基丙烯酸(CA)接枝到PVDF骨架上.通过接... 以过氧化对苯二甲酰(BPO)为引发剂,3-苯基丙烯酸为单体,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引发接枝聚合,制得接枝3-苯基丙烯酸的聚偏氟乙烯.通过红外测试、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及热失重分析表明3-苯基丙烯酸(CA)接枝到PVDF骨架上.通过接触角测试,发现改性后的聚偏氟乙烯(PVDF—g—P(CA))的接触角由88°降低到54°.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致孔剂,分别以PVDF和改性后的PVDF-g-P(CA)为原料,采用流延法制备聚偏氟乙烯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了PVDF膜改性前后的表面形貌,测试接枝前后PVDF膜纯水通量.结果表明,PVDF—g—P(CA)膜的孔径在600~700nm之间,孔径分布较均匀,纯水通量为81L/(m2·h),比PVDF膜的水通量增加了16L/(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3-苯基丙烯酸 聚合物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与丙烯酸的溶液接枝聚合 被引量:12
17
作者 程为庄 彭蓉 杜强国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7-71,共5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进行了丙烯酸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溶液接枝聚合。研究了BPO用量、溶液浓度以及丙烯酸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聚乙烯接枝了丙烯酸后与铝的粘结强度显著增大,当接枝率为7....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进行了丙烯酸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溶液接枝聚合。研究了BPO用量、溶液浓度以及丙烯酸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聚乙烯接枝了丙烯酸后与铝的粘结强度显著增大,当接枝率为7.2%时,剥离强度由未接枝时的193N/m提高到984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 丙烯酸 聚乙烯 粘结 E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接枝聚乙烯增容LLDPE/淀粉共混体系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晓 袁惠根 +1 位作者 唐舜英 周其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54-57,共4页
就丙烯酸接枝LLDPE对LLDPE/淀粉可生物降解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与接枝改性淀粉的配合增容作用作了进一步探索。结果表明丙烯酸接枝LLDPE可以明显提高LLDPE和淀粉的相容性,共混体系拉伸强度可达10.35MPa,伸长率... 就丙烯酸接枝LLDPE对LLDPE/淀粉可生物降解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与接枝改性淀粉的配合增容作用作了进一步探索。结果表明丙烯酸接枝LLDPE可以明显提高LLDPE和淀粉的相容性,共混体系拉伸强度可达10.35MPa,伸长率达100%。此外,研究表明豚对提高体系拉伸强度有所帮助,但导致伸长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共聚 淀粉 生物降解 聚乙烯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交联聚乙烯醇微球表面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及接枝微球对含氮代谢及药物分子吸附特性的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正国 高保娇 +1 位作者 雷青娟 陈志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64-1568,共5页
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微球,利用其表面大量的羟基,与铈盐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现了甲基丙烯酸(MAA)的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制备了接枝微球CPVA-g-PMAA。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zeta电位... 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微球,利用其表面大量的羟基,与铈盐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现了甲基丙烯酸(MAA)的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制备了接枝微球CPVA-g-PMAA。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zeta电位测定等法,对接枝微球的化学结构及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初步考察了接枝微球CPVA-g-PMAA对代谢分子肌酐(Cr)及药物分子5-氟尿嘧啶(5-FU)的吸附性能,分析了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较大的pH值范围内,接枝微球CPVA-g-PMAA的zeta电位为绝对值较大的负值,即其表面携带高密度的负电荷。受静电相互作用的驱动,接枝微球CP-VA-g-PMAA对含N的Cr及5-FU分子表现出很强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微球 甲基丙烯酸 聚合 肌酐 5-氟尿嘧啶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接枝丙烯酸到聚乙烯表面制备pH敏感膜
20
作者 赵扬 袁菊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2-606,共5页
通过紫外接枝技术对高分子膜表面进行改性可以得到具有环境响应性能的智能高分子膜.本实验使用液相光接枝法,由V(丁酮)∶V(水)∶V(乙醇)=1∶8∶1混合体系引发丙烯酸(AA)单体接枝到聚乙烯膜上.用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后的聚乙烯膜进行了... 通过紫外接枝技术对高分子膜表面进行改性可以得到具有环境响应性能的智能高分子膜.本实验使用液相光接枝法,由V(丁酮)∶V(水)∶V(乙醇)=1∶8∶1混合体系引发丙烯酸(AA)单体接枝到聚乙烯膜上.用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后的聚乙烯膜进行了表征.重量法和红外分析均表明接枝时间越长聚乙烯膜接枝单体的量越多.测定了接枝膜的吸水性和对pH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接枝膜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平衡溶胀率RES可达100以上)和很快的pH响应(20s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 聚乙烯 丙烯酸 PH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