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物包埋微生物高效降解水中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邱东亚 薛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39-1345,共7页
苯酚属于高毒性有机物,工业废水中常含有苯酚等酚类污染物,即使低浓度排放,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以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物为载体包埋微生物,获得了高效降解水中苯酚的固定化微生物球形催化剂。固定化微生物初次处理苯酚... 苯酚属于高毒性有机物,工业废水中常含有苯酚等酚类污染物,即使低浓度排放,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以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物为载体包埋微生物,获得了高效降解水中苯酚的固定化微生物球形催化剂。固定化微生物初次处理苯酚水溶液,30℃下反应120 h,苯酚浓度由100 mg·L^(-1)降至0.48 mg·L^(-1),苯酚降解率高于99%;而在相同条件下,使用游离微生物苯酚的降解率仅为21.1%。固定化微生物重复使用处理苯酚水溶液,催化活性提高显著,第4次重复使用,反应5 h苯酚的降解率已达到99%;65次循环处理苯酚水溶液,苯酚的降解率达到99%所用的时间几乎保持不变(5 h)。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物包埋微生物,既包埋了微生物实现了固定化,又为微生物活性的发挥提供了适宜的微环境,使得制备的固定化微生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降解 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物 固定化微生物 包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对水体和土壤中总砷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肖静 庞龙 +3 位作者 何领好 王明花 陈砚 张治红 《轻工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58-64,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通过吸附试验和解吸试验分别考察其对水溶液及土壤溶液中总砷的吸附及解吸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是一种比表面积较大且具有较多孔隙的材料... 采用水热法制备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通过吸附试验和解吸试验分别考察其对水溶液及土壤溶液中总砷的吸附及解吸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是一种比表面积较大且具有较多孔隙的材料,孔隙直径为10~60μm;该水凝胶对水溶液及土壤溶液中的总砷均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对水溶液,每g水凝胶吸附3.976 mg砷,对土壤溶液,每g水凝胶吸附3.480 mg砷;该水凝胶对总砷的解吸率较高,可重复利用,对水溶液和土壤溶液中的总砷解吸率分别为74.7%~81.4%和64.1%~77.0%.这说明,利用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可以有效去除水体和土壤中的总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 总砷 吸附 解吸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物/聚丙烯腈复合纳滤膜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侯进 陈国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23-1726,共4页
以壳聚糖和聚乙烯醇共混物溶液为铸膜液,涂敷在聚丙烯腈超滤膜上,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荷正电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物/聚丙烯腈复合纳滤膜。探讨了交联时间、交联温度、交联剂浓度、铸膜液浓度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 以壳聚糖和聚乙烯醇共混物溶液为铸膜液,涂敷在聚丙烯腈超滤膜上,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荷正电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物/聚丙烯腈复合纳滤膜。探讨了交联时间、交联温度、交联剂浓度、铸膜液浓度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制膜条件为:以1.5%(质量分数)的壳聚糖和聚乙烯醇共混液为铸膜液,50℃下干燥2h,在戊二醛与无水乙醇质量比为0.75∶50的体系中交联,在40℃水浴中交联4h,50℃下热处理15min。在温度为25℃,流速为30L/h,操作压力为1.0MPa时,对复合膜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别探讨了操作压力和料液类型等因素与膜性能的关系。其纯水渗透系数为5.80L/(h.m2.MPa)。对1000mg/L NaCl、MgCl2、MgSO4和Na2SO4的截留率分别为63.50%、94.30%、81.00%、32.70%,通量分别为3.10、3.65、2.40、2.70L/(h.m2)。对不同类型无机盐的截留顺序为MgCl2>Mg-SO4>NaCl>Na2SO4,呈现阳离子型复合纳滤膜的截留特征。流动电位曲线进一步说明了该复合膜荷正电性,其电压渗系数β为5.68mV/Pa。通过扫描电镜对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显示了该膜的复合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物 荷正电 复合纳滤膜 截留率 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β-磷酸三钙/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欧阳君君 周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95-999,共5页
以NaCl为致孔剂,采用溶盐致孔法制备了多孔β-磷酸三钙/壳聚糖/聚乙烯醇(β-TCP/CS/PVA)复合水凝胶材料。通过对比其含水率、溶胀比、拉伸强度、X射线衍射谱图、SEM和热重分析曲线,探讨了在相同环境下壳聚糖与β-磷酸三钙(β-TCP)的不... 以NaCl为致孔剂,采用溶盐致孔法制备了多孔β-磷酸三钙/壳聚糖/聚乙烯醇(β-TCP/CS/PVA)复合水凝胶材料。通过对比其含水率、溶胀比、拉伸强度、X射线衍射谱图、SEM和热重分析曲线,探讨了在相同环境下壳聚糖与β-磷酸三钙(β-TCP)的不同用量对聚乙烯醇(PVA)的结晶度以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此复合材料含水率为70%~76%。当壳聚糖与β-TCP的质量比为2∶8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0.56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370%,其较好的力学性能,足以承受正常人眼压,可用作人工角膜周边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乙烯醇 Β-磷酸三钙 水凝胶 人工角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修饰氧化镁/聚ε-己内酯纳米复合物性能研究
5
作者 鲁越 曹剑飞 +4 位作者 袁明伟 熊左春 陈和春 熊成东 陈栋梁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85,共4页
使用超声分散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修饰的氧化镁(MgO)/聚ε-己内酯(PCL)纳米复合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电子万能试验机、场发射扫描电镜对纳米粒子及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VA被成功地修饰到了MgO纳米粒子表... 使用超声分散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修饰的氧化镁(MgO)/聚ε-己内酯(PCL)纳米复合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电子万能试验机、场发射扫描电镜对纳米粒子及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VA被成功地修饰到了MgO纳米粒子表面;MgO纳米粒子、PVA、PCL之间存在氢键的相互作用;当MgO-PVA添加量为2%时,MgO-PVA在PCL中能够很好地分散,并使得PCL的拉伸强度提高10%、断裂伸长率提高13.7%,但是当添加量为5%和10%时,由于纳米粒子的团聚,造成了力学性能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纳米粒子 聚乙烯醇 表面修饰 纳米复合物 聚Ε-己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水凝胶药物缓释体系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尚文 韩丹丹 +3 位作者 汪鑫 胡升 丁宗贤 胡燕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3-277,共5页
优化设计的功能水凝胶是一种优良的药物缓释载体。以聚乙烯醇(PVA)和羧甲基壳聚糖(CMCS)为原料,以两种物理交联方法相结合,制备了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PVA-CMCS复合水凝胶。通过形貌特征分析、X射线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分析和溶胀性能等... 优化设计的功能水凝胶是一种优良的药物缓释载体。以聚乙烯醇(PVA)和羧甲基壳聚糖(CMCS)为原料,以两种物理交联方法相结合,制备了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PVA-CMCS复合水凝胶。通过形貌特征分析、X射线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分析和溶胀性能等一系列表征考察了复合凝胶的物理化学性能。探索了PVA-CMCS复合水凝胶的最佳制备条件,并进行了载药和释药行为研究。结果发现:CMCS浓度、甘油磷酸钠(GP)用量及冻融次数均会影响复合水凝胶的形态和溶胀性能。其中5%PVA与3%CMCS等量混合、加入0.6g GP、冻融4次的复合水凝胶,在形态和溶胀上的结果最好。然后分别以大分子药物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小分子药物盐酸二甲双胍(MH)为模型药物,经释药研究表明,该复合水凝胶具有明显的pH敏感性,而且对大分子药物表现出更好的缓释效果。该复合凝胶制备方法简单温和,在作为大分子药物缓控释输送载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水凝胶 聚乙烯醇 羧甲基壳聚糖 β-甘油磷酸钠 冻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β-环糊精/壳聚糖/聚乙烯醇负载牛至油缓释膜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马源 唐善虎 +6 位作者 李思宁 郝刚 王健翔 骆卓伶 周海栋 廖彬旭 陈寒霜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90-197,共8页
为研发性能优良的缓释膜,本研究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壳聚糖(chitosan,CS)为成膜基质,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为缓释剂,牛至油(oregano oil,OEO)为抗菌抗氧化剂,制备含不同体积分数OEO的β-CD/CS/PVA膜,并探... 为研发性能优良的缓释膜,本研究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壳聚糖(chitosan,CS)为成膜基质,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为缓释剂,牛至油(oregano oil,OEO)为抗菌抗氧化剂,制备含不同体积分数OEO的β-CD/CS/PVA膜,并探讨不同体积分数OEO对复合膜的基本特性、理化结构、抗菌抗氧化能力以及缓释性能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各组分的加入均未引起膜结构的改变;随着OEO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膜的延展性、疏水性能和光阻隔性能均得到提升,抗菌和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强(P<0.05)。当OEO体积分数为2%时,复合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8.42 mm和9.24 mm,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达80.84%;同时复合膜在95%乙醇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当OEO体积分数为0.5%和1.5%时,复合膜中的活性物质可在该介质中持续释放540 min。综上,当OEO体积分数为2%时,复合膜的综合性能较好,更具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壳聚糖 牛至油 Β-环糊精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蒙脱土插层复合物对热应激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杨焕琳 高元 +4 位作者 郭展辉 谭飞 陈浩然 巨向红 雍艳红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7-92,共6页
试验研究了壳聚糖-蒙脱土插层复合物(CS-MMT)对热应激雄性小鼠临床症状、睾丸形态和精子质量的保护作用。选择30只6周龄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热应激组(HS组)、低剂量CS-MMT组(L组,50 mg/kg CS-MMT)、中剂量CS-MMT组(... 试验研究了壳聚糖-蒙脱土插层复合物(CS-MMT)对热应激雄性小鼠临床症状、睾丸形态和精子质量的保护作用。选择30只6周龄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热应激组(HS组)、低剂量CS-MMT组(L组,50 mg/kg CS-MMT)、中剂量CS-MMT组(M组,100 mg/kg CS-MMT)和高剂量CS-MMT组(H组,200 mg/kg CS-MMT),先连续给药7 d后,再热应激处理7 d,采集小鼠组织及精液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HS组小鼠睾丸组织损伤明显,精子密度显著降低(P<0.05),精子活率和顶体完整性极显著降低(P<0.01),精子畸形率和顶体畸形率极显著升高(P<0.01)。与HS组小鼠相比,CS-MMT组小鼠睾丸组织形态结构明显改善,精子密度增加,精子活率和顶体完整性极显著提高(P<0.01),精子畸形率和顶体畸形率极显著降低(P<0.01),呈剂量依赖性。研究表明,CS-MMT具有缓解热应激引起的雄性小鼠生殖功能损伤的作用,以200 mg/kg的给药量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蒙脱土插层复合物 热应激 精子质量 生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金/多壁碳纳米管-普鲁士蓝-壳聚糖纳米复合物/蛋白A定向固定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龚俊华 郑峻松 +2 位作者 宋明辉 李艳 程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478-2482,共5页
目的以金纳米粒子修饰的氧化铟锡(ITO)玻璃为基底电极,将多壁碳纳米管-普鲁士蓝-壳聚糖(MWNTs-PB-CHIT)纳米复合物及蛋白A(PA)共修饰于其表面固载抗体制得高灵敏甲胎蛋白(AFP)电流型免疫传感器。方法先在ITO电极表面电沉积一层纳米金,... 目的以金纳米粒子修饰的氧化铟锡(ITO)玻璃为基底电极,将多壁碳纳米管-普鲁士蓝-壳聚糖(MWNTs-PB-CHIT)纳米复合物及蛋白A(PA)共修饰于其表面固载抗体制得高灵敏甲胎蛋白(AFP)电流型免疫传感器。方法先在ITO电极表面电沉积一层纳米金,随后将MWNTs-PB-CHIT纳米复合物滴涂于ITO玻璃电极的纳米金膜上,最后利用壳聚糖的吸附性及在酸性(pH=6.5)环境的负电性,静电吸附蛋白A并定向固定甲胎蛋白抗体(anti-AFP),制得电流型免疫传感器。结果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响应的峰电流值与AFP浓度在1.0~250.0ng/ml的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0.5ng/ml,反应达到稳定电流所用时间为6min,并且电流值相对标准差小于3%。结论成功构建一次性使用、价格低廉的新型传感器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传感器 甲胎蛋白 多壁碳纳米管-普鲁士蓝-壳聚糖纳米复合物 蛋白A ITO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壳聚糖-碳纳米管-顺铂复合物对卵巢癌细胞的体外抑瘤效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佳 刘思思 +3 位作者 黎雁英 叶元 金美华 周英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9-673,共5页
目的探讨叶酸-壳聚糖-碳纳米管-顺铂(cisplatin-carbon nanotube-chitosan-folic acid,DDP-SWCNT-CHI-FA)复合物对人卵巢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制备DDP-SWCNT-CHI-FA复合物,测定复合物中顺铂的药载浓度;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卵巢癌细胞的作... 目的探讨叶酸-壳聚糖-碳纳米管-顺铂(cisplatin-carbon nanotube-chitosan-folic acid,DDP-SWCNT-CHI-FA)复合物对人卵巢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制备DDP-SWCNT-CHI-FA复合物,测定复合物中顺铂的药载浓度;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卵巢癌细胞的作用;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KOV3/DDP细胞中铜转运蛋白-1(human copper transporter-1,h CTR-1)的表达。结果 SWCNT-CHI-FA和FA-CHI携载顺铂的载药率分别为125.7%和46.08%;顺铂和DDP-SWCNT-CHI-FA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IC50分别为(8.27±0.39)μg/μl和(5.18±0.83)μg/μl,对其耐药株SKOV3/DDP的IC50分别为(37.43±1.24)μg/μl和(28.23±1.17)μg/μl;SKOV3/DDP细胞中DDP-SWCNT-CHI-FA组的h CTR-1蛋白表达水平较顺铂组低。结论制备的DDP-SWCNT-CHI-FA复合物具有高载药率;可以增强顺铂对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叶酸-壳聚糖-碳纳米管-顺铂复合物 铜转运蛋白-1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硫堇纳米复合物修饰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艳 程平 +3 位作者 龚俊华 郑峻松 王猛 徐泽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采用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硫堇(MWCNT-CS-THi)纳米复合物及半胱氨酸盐酸盐共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固载抗体制得高灵敏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方法先在玻碳电极表面滴涂一层MWCNT-CS-THi纳米复合物,随后利用壳聚糖和硫堇分子中大量的正... 目的采用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硫堇(MWCNT-CS-THi)纳米复合物及半胱氨酸盐酸盐共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固载抗体制得高灵敏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方法先在玻碳电极表面滴涂一层MWCNT-CS-THi纳米复合物,随后利用壳聚糖和硫堇分子中大量的正电荷氨基固定纳米金(GNPs)并吸附半胱氨酸盐酸盐(CH),最后用戊二醛(GA)交联甲胎蛋白特异性抗体制得电流型免疫传感器。结果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响应的峰电流值与甲胎蛋白抗原(AFP)浓度在0.1~200.0ng/ml的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0.07ng/ml。结论成功建立了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该方法制备简单,线性范围宽,检测下线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硫堇纳米复合物 半胱氨酸盐酸盐 免疫传感器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酒石酸复合物的制备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希荣 夏文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3-138,共6页
壳聚糖与酒石酸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壳聚糖-酒石酸复合物,实验结果表明电位滴定法可准确测定壳聚糖-酒石酸复合物中酒石酸含量。反应过程中酒石酸使用量越大,复合物中酒石酸含量越高,壳聚糖-酒石酸复合物的粘度大于壳聚糖,并随酒石酸含... 壳聚糖与酒石酸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壳聚糖-酒石酸复合物,实验结果表明电位滴定法可准确测定壳聚糖-酒石酸复合物中酒石酸含量。反应过程中酒石酸使用量越大,复合物中酒石酸含量越高,壳聚糖-酒石酸复合物的粘度大于壳聚糖,并随酒石酸含量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酒石酸 壳聚糖-酒石酸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D_3-壳聚糖复合物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法制备工艺 被引量:1
13
作者 洪流 沈佩琼 +1 位作者 孙丽君 赵亚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24,共4页
以壳聚糖粒子为载体,VD3为模型物,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法制备VD3-壳聚糖复合物。采用紫外测试法考察过程参数压力、温度以及时间对VD3在VD3-壳聚糖复合物中负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增加,VD3负载量均为先增大后减小;... 以壳聚糖粒子为载体,VD3为模型物,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法制备VD3-壳聚糖复合物。采用紫外测试法考察过程参数压力、温度以及时间对VD3在VD3-壳聚糖复合物中负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增加,VD3负载量均为先增大后减小;当压力20MPa、温度35℃时,VD3负载量达到最大值;当温度和压力一定时,时间由1h增至3h,VD3负载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法 VD3-壳聚糖复合物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壳聚糖银/铜复合物吸附性能及抑菌性能研究
14
作者 孙涛 张妮 +3 位作者 陈婉萱 谢晶 薛斌 邵则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2-84,共3页
制备两种金属含量相近的活性炭-壳聚糖银/铜复合物,研究了两者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及其抑菌性能。结果表明:与活性炭相比,两种金属复合物吸附性能有所下降,而抑菌性能大幅提升。其中,活性炭-壳聚糖银复合物抑制效果更佳。
关键词 活性炭-壳聚糖复合物 壳聚糖活性炭银/铜复合物 抑菌性 吸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壳聚糖-丝胶共价复合物在天然乳胶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远 田晓慧 +1 位作者 孙金煜 元以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4-186,190,共4页
采用高碘酸钾氧化壳聚糖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水溶性氧化壳聚糖(OCS),将OCS与丝胶(SS)反应获得多糖-蛋白共价复合物,进一步将所得复合物和OCS分别与天然乳胶共混成膜,并对膜材料的力学性能、老化性能、耐溶剂性、抗菌性、表面形貌及水溶性... 采用高碘酸钾氧化壳聚糖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水溶性氧化壳聚糖(OCS),将OCS与丝胶(SS)反应获得多糖-蛋白共价复合物,进一步将所得复合物和OCS分别与天然乳胶共混成膜,并对膜材料的力学性能、老化性能、耐溶剂性、抗菌性、表面形貌及水溶性蛋白含量(WSP)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天然乳胶通过复合物改性成膜可导致诸多性能的改善,如抗菌性,膜表面更致密且平整,水溶性蛋白含量大幅下降。这些性能的改善使其作为医用薄膜材料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壳聚糖-丝胶共价复合物 天然乳胶 改性 水溶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茶多酚复合物对冷藏南美白对虾的微生物区系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甘晖 米强 +5 位作者 韦恺丽 杨明伟 卢小花 陈世富 吕敏 马华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12-220,共9页
微生物污染是引起水产品加工贮藏过程中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明确壳聚糖-茶多酚复合物对冷藏中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微生物区系与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复合物(3 g/100 mL壳聚糖+3 g/100 mL茶多酚)、3 g/100 mL壳聚糖、3 g... 微生物污染是引起水产品加工贮藏过程中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明确壳聚糖-茶多酚复合物对冷藏中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微生物区系与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复合物(3 g/100 mL壳聚糖+3 g/100 mL茶多酚)、3 g/100 mL壳聚糖、3 g/100 mL茶多酚和无菌水分别处理南美白对虾,然后于0℃冷藏8 d,采用16 S rRNA Illumina-MiSeq高通量序列分析了虾冷藏中微生物区系变化,并测定感官指标、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ATP复合物含量、K值、生物胺含量和菌落指数指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无菌水、茶多酚、壳聚糖和复合处理组南美白对虾的感官评价货架期分别为5、7、7 d和8 d,货架期结束时,Pseudoalteromonas、Candidatus Bacilloplasma和Psychromonas是无菌水处理组的主要优势腐败菌,Pseudoalteromonas、Psychromonas、Candidatus Bacilloplasma和Aliivibrio是复合处理组的主要优势腐败菌,而壳聚糖和茶多酚处理组的主要优势腐败菌均是Aliivibrio、Moritella和Pseudoalteromonas。由于保鲜剂改变了南美白对虾冷藏中的微生物区系,指示品质的化学指标也随之改变。与茶多酚和壳聚糖处理组相比,复合处理组冷藏过程中的总挥发性盐基氮、腐胺、尸胺和次黄嘌呤含量较低,但其次黄嘌呤核苷、肌苷含量在冷藏后期较高。表明,壳聚糖-茶多酚复合物改变了南美白对虾在0℃冷藏中的微生物区系,抑制了品质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壳聚糖-茶多酚复合物 微生物区系 品质 生物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17
作者 杨韬 刘丽萍 +1 位作者 罗云纲 刘志辉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1-498,共8页
利用冻融法制备了负载不同质量分数ε-聚赖氨酸(ε-PL)的聚乙烯醇(PVA)/壳聚糖(CS)复合水凝胶(PCE),并对该复合水凝胶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溶胀性、抗菌性和细胞毒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ε-PL的加入使PCE复合水凝胶的热稳定性增强;... 利用冻融法制备了负载不同质量分数ε-聚赖氨酸(ε-PL)的聚乙烯醇(PVA)/壳聚糖(CS)复合水凝胶(PCE),并对该复合水凝胶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溶胀性、抗菌性和细胞毒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ε-PL的加入使PCE复合水凝胶的热稳定性增强;随着ε-PL含量的增加,水凝胶的溶胀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此外,当ε-PL的质量分数达到0.6%时,PCE复合水凝胶即可完全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PCE复合水凝胶也具有优异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壳聚糖 聚乙烯醇 抗菌活性 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银/蒙脱土纳米中间体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颖 周宁琳 +4 位作者 李利 黄颖霞 魏少华 章峻 沈健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49,共5页
采用壳聚糖-银络合物对钠基蒙脱土进行改性,合成壳聚糖-银/蒙脱土纳米中间体,研究了Ag-NO3浓度、振荡吸附时间对壳聚糖-银络合物合成的影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Ag(I)含量可达25.8 mg/g.C ts,以及反应温度、反应配比、反应时间对蒙... 采用壳聚糖-银络合物对钠基蒙脱土进行改性,合成壳聚糖-银/蒙脱土纳米中间体,研究了Ag-NO3浓度、振荡吸附时间对壳聚糖-银络合物合成的影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Ag(I)含量可达25.8 mg/g.C ts,以及反应温度、反应配比、反应时间对蒙脱土插层效果的影响.用XRD、FTIR及TG-DTA对合成的壳聚糖-银/蒙脱土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 ts-Ag络合物已进入了蒙脱土层间,层间距高达5.732 nm,且C ts-Ag络合物热稳定温度为2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银络合物 壳聚糖-银/蒙脱土复合物 合成 纳米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山梨酸的壳聚糖微囊-EVOH抗菌薄膜对黑鱼鱼肉保鲜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户帅锋 于洁 +2 位作者 赵碧洁 王喆 李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37-243,共7页
分别以质量分数3%山梨酸(sorbic acid,S)、3%壳聚糖(chitosan,CS)、3%山梨酸-壳聚糖微囊粉末(sorbic acid-chitosan microcapsules,S-MP)为抗菌物质,以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ethylene-vinyl alcohol,EVOH)为基材树脂,通过共混造粒、挤出... 分别以质量分数3%山梨酸(sorbic acid,S)、3%壳聚糖(chitosan,CS)、3%山梨酸-壳聚糖微囊粉末(sorbic acid-chitosan microcapsules,S-MP)为抗菌物质,以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ethylene-vinyl alcohol,EVOH)为基材树脂,通过共混造粒、挤出吹塑等工艺,制备山梨酸-EVOH(S-EVOH)、壳聚糖-EVOH(CSEVOH)、山梨酸-壳聚糖微囊-EVOH(S-MP-EVOH)3种抗菌薄膜,并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薄膜为外层薄膜进行复合,制备出S-EVOH/PET、CS-EVOH/PET、S-MP-EVOH/PET复合薄膜以及纯EVOH/PET,在(4±1)℃对黑鱼鱼块进行冷藏保鲜,通过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值、pH值、汁液流失率、K值和感官评定对抗菌薄膜的保鲜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若以菌落总数小于6?(lg(CFU/g))为可食用的标准,在(4±1)℃贮藏环境下,相对于EVOH/PET薄膜,CS-EVOH/PET薄膜能有效延长黑鱼货架期2 d,S-EVOH/PET、S-MP-EVOH/PET两种复合薄膜均能有效延长黑鱼货架期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梨酸 壳聚糖 山梨酸-壳聚糖微囊 乙烯-聚乙烯醇共聚物 黑鱼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膜技术在电氧化制备3-甲基-2-吡啶甲酰胺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嫣红 马秀玲 +2 位作者 陈日耀 郑曦 陈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1-1046,共6页
分别以戊二醛和Fe3+改性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并分别与柔性链聚乙烯醇(PVA)共混,制备了Fe-SA-CS-GA/PVA聚合物双极膜.测定膜的红外光谱,I-V工作曲线,Na+与Cl-透过双极膜的迁移数,离子交换容量及阴阳两极室中OH-及H+的变化,并以扫描电镜观察... 分别以戊二醛和Fe3+改性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并分别与柔性链聚乙烯醇(PVA)共混,制备了Fe-SA-CS-GA/PVA聚合物双极膜.测定膜的红外光谱,I-V工作曲线,Na+与Cl-透过双极膜的迁移数,离子交换容量及阴阳两极室中OH-及H+的变化,并以扫描电镜观察膜表面和界面层形态.IR与接触角分析结果表明,CS经GA/PVA改性后其亲水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将SA-CS/PVA双极膜及Nafion膜应用于电氧化制备3-甲基-2-吡啶甲酰胺.实验结果表明,以SA-CS/PVA双极膜为隔膜合成3-甲基-2-吡啶甲酰胺的产率达到49.8%,高于以Nafion膜为隔膜的产率.与传统的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且能有效利用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膜 海藻酸钠 壳聚糖 聚乙烯醇 3-甲基-2-吡啶甲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