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向拉伸聚乙烯醇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夏礼栋 徐萌 +3 位作者 高达利 卢洪超 吴长江 张师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5-218,共4页
通过挤出流延和同步双向拉伸工艺制备了双向拉伸聚乙烯醇(BOPVA)薄膜。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电子拉力试验机和透氧仪测试了BOPVA的结构、力学性能和氧气阻隔性,研究了双向拉伸工艺条件对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通过挤出流延和同步双向拉伸工艺制备了双向拉伸聚乙烯醇(BOPVA)薄膜。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电子拉力试验机和透氧仪测试了BOPVA的结构、力学性能和氧气阻隔性,研究了双向拉伸工艺条件对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30~155℃拉伸3—4倍、并在180~200℃进行热处理是较为适宜的工艺条件。在该范围内,较高的拉伸和热处理温度、较大的拉伸倍率和较长的热处理时间,可以促进薄膜结晶,有利于熔点、拉伸强度和氧气阻隔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薄膜 双向拉伸 结晶度 力学性能 氧气阻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视紫红质-聚乙烯醇薄膜M态衰减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美玲 李宝芳 江龙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6-101,共6页
利用闪光光解法和紫外 可见光谱法研究了室温条件下 ,pH值的增加和干燥时间的延长对细菌视紫红质 (bR) 聚乙烯醇 (PVA)薄膜光循环过程中M态衰减动力学的影响。闪光光解动力学研究表明 ,M态的衰减随着 pH值的提高和干燥时间的延长而明... 利用闪光光解法和紫外 可见光谱法研究了室温条件下 ,pH值的增加和干燥时间的延长对细菌视紫红质 (bR) 聚乙烯醇 (PVA)薄膜光循环过程中M态衰减动力学的影响。闪光光解动力学研究表明 ,M态的衰减随着 pH值的提高和干燥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减慢 ,在pH =1 0和干燥时间为 72h的最佳制备条件下薄膜M态的衰减最为缓慢 .紫外 可见光谱法表明 ,M态的衰减可持续 1 5min以上 ,比自然条件下M态的寿命提高约 4个数量级 .本文还探讨了最佳制备条件下细菌视紫红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视紫红质 聚乙烯醇薄膜 光循环 M态 光致变色 蛋白质 衰减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橙/聚乙烯醇薄膜相位光栅的制作及其偏振态转化
3
作者 李琳 付申成 +1 位作者 李金环 张丽秋 《物理实验》 2017年第4期51-55,共5页
研究了掺杂有甲基橙的聚乙烯醇聚合物膜在偏振全息图光感应转化的光学各向异性和偏振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甲基橙/聚乙烯醇薄膜能够产生各向异性的周期性分布,并可以有效地转化红光的圆偏振态,可将其应用于高密度光存储及功能集成化的光... 研究了掺杂有甲基橙的聚乙烯醇聚合物膜在偏振全息图光感应转化的光学各向异性和偏振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甲基橙/聚乙烯醇薄膜能够产生各向异性的周期性分布,并可以有效地转化红光的圆偏振态,可将其应用于高密度光存储及功能集成化的光子型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橙/聚乙烯醇薄膜 相位光栅 光取向 光致各向异性 光异构 偏振全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聚乙烯醇/SiO_2超疏水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杜海燕 宋震 +3 位作者 郝晓刚 梁镇海 王永洪 申迎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8-142,共5页
以亲水性高分子聚乙烯醇(PVA)为基体,二氧化硅(SiO_2)纳米颗粒为无机填料,旋涂在玻璃表面后的PVA/SiO_2再经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C_(13)H_(13)F_(17)O_3Si,FAS)修饰,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能的PVA/SiO_2-FAS薄膜。考察了PVA与SiO_2复合... 以亲水性高分子聚乙烯醇(PVA)为基体,二氧化硅(SiO_2)纳米颗粒为无机填料,旋涂在玻璃表面后的PVA/SiO_2再经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C_(13)H_(13)F_(17)O_3Si,FAS)修饰,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能的PVA/SiO_2-FAS薄膜。考察了PVA与SiO_2复合的比例及FAS修饰对膜疏水性的影响。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超疏水表面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形貌表征,用接触角测量仪观察了水滴在膜表面的润湿性。结果显示,当PVA/SiO_2体积比为1∶5时,氟化PVA/SiO_2膜表面具有较好的超疏水功能,静态接触角可达151.24°,滚动角约为4°。这主要是膜表面含有低表面能氟原子及具有纳米粗糙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聚乙烯醇/SiO2薄膜 超疏水表面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光学薄膜项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凯 孔云明 +1 位作者 金芳勇 王懋祥 《安徽建筑》 2017年第5期447-449,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某企业聚乙烯醇光学薄膜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识别、分析、评价其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并提出对策措施和建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 目的:调查分析某企业聚乙烯醇光学薄膜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识别、分析、评价其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并提出对策措施和建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该项目生产性粉尘关键控制点为PVA投料口;生产性毒物关键控制点为均化釜投料口;噪声关键控制点为离心机、泵区、釜区、挤出机巡检点、热风机房等;高温关键控制点为离心机、泵区、釜区、挤出机巡检点等。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总体运行有效,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符合卫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光学薄膜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活性薄膜对大黄鱼保鲜效果及品质动态监控 被引量:16
6
作者 唐智鹏 陈晨伟 +1 位作者 谢晶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90-296,共7页
为研究智能聚乙烯醇活性薄膜对大黄鱼贮藏品质的影响和由于大黄鱼鱼肉p H改变而引起的薄膜动态色差变化,先以溶液流延法制备含有1%纳米二氧化钛和3%花青素的聚乙烯醇活性薄膜,使用其包装大黄鱼贮藏于4℃,再以感官品质、脂质过氧化值、... 为研究智能聚乙烯醇活性薄膜对大黄鱼贮藏品质的影响和由于大黄鱼鱼肉p H改变而引起的薄膜动态色差变化,先以溶液流延法制备含有1%纳米二氧化钛和3%花青素的聚乙烯醇活性薄膜,使用其包装大黄鱼贮藏于4℃,再以感官品质、脂质过氧化值、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和pH并结合贮藏过程中薄膜色差变化,作为评定大黄鱼在包装贮藏过程中的鲜度指标。结果表明:在4℃贮藏期间,聚乙烯醇/纳米二氧化钛/花青素薄膜包装处理组的感官品质、脂质过氧化值、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和pH均优于空白和使用纯聚乙烯醇薄膜包装处理组,且在贮藏第16 d的菌落总数达到7.11lg cfu/g,其他实验组在贮藏第12 d达到7.14lg和7.03lg cfu/g,其货架期延长了4 d。在20 d贮藏期间过程中,聚乙烯醇/纳米二氧化钛/花青素薄膜表现出灰棕色(0 d)、红棕色(4 d)、淡红棕色(8 d)、肉色(12 d)、灰色(16 d)和深灰色(20 d),通过可见的颜色变化依次响应贮藏过程中大黄鱼鱼肉pH的改变。因此,本研究所制备的智能聚乙烯醇活性薄膜不仅有益于食品的贮藏保鲜,还能够作为颜色指示器在食品贮藏过程中起到动态监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活性薄膜 花青素 动态监控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掺杂聚乙烯醇的z扫描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冯岩 林静 丁迎春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8-600,共3页
为了提高聚苯胺的非线性光学性能以及实际应用价值,使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体掺杂聚乙烯醇薄膜,并利用单光束z扫描技术,在波长532nm、脉宽8ns的条件下研究了这种材料的3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计算其3阶非线性光学系数。结... 为了提高聚苯胺的非线性光学性能以及实际应用价值,使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体掺杂聚乙烯醇薄膜,并利用单光束z扫描技术,在波长532nm、脉宽8ns的条件下研究了这种材料的3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计算其3阶非线性光学系数。结果表明,与聚苯胺本体相比,薄膜样品的非线性光学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将其制备成薄膜为今后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3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Z扫描 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体掺杂聚乙烯醇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蓝掺杂聚乙烯醇四波混频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赵刚 丁迎春 +1 位作者 林静 朗海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4-176,179,共4页
为了研究在低功率连续He-Ne激光条件下亚甲基蓝掺杂聚乙烯醇薄膜简并四波混频的基本特性,采用简并四波混频技术研究了亚甲基蓝掺杂聚乙烯醇的相位共轭光与入射角度、前抽运光和后抽运光的变化关系,以及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对相位共轭光... 为了研究在低功率连续He-Ne激光条件下亚甲基蓝掺杂聚乙烯醇薄膜简并四波混频的基本特性,采用简并四波混频技术研究了亚甲基蓝掺杂聚乙烯醇的相位共轭光与入射角度、前抽运光和后抽运光的变化关系,以及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对相位共轭光的影响。在实验中得到了最大的相位共轭反射率为0.27%。所得的结果对研究染料固化在固体基质中的非线性研究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简并四波混频 亚甲基蓝掺杂聚乙烯醇薄膜 相位共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自主创新的新型高阻隔材料——聚乙烯醇(PVA)复合薄膜 被引量:1
9
作者 钱曙 《饮料工业》 2007年第2期5-8,共4页
介绍了食品、药品采用高阻隔材料的必要性及国内常见的高阻隔材料,详细说明了聚乙烯醇PVA的各个方面优越性能及应用。
关键词 高阻隔材料 PVA 应用 聚乙烯醇复合薄膜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乙烯醇制备的自修复胶囊的性能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洪雷 曲明月 +4 位作者 刘伟 陈繁育 周鹏飞 程梦莹 刘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12-6218,共7页
在水泥基材料中掺入含有修复剂的胶囊是实现基体自修复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掌握聚乙烯醇(PVA)作为囊壁材料的基本性能,探明胶囊的化学稳定性、硬度、防水性及分布情况等,本研究不仅评估了三种类型PVA薄膜的表观溶解度、膨胀性能及吸湿... 在水泥基材料中掺入含有修复剂的胶囊是实现基体自修复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掌握聚乙烯醇(PVA)作为囊壁材料的基本性能,探明胶囊的化学稳定性、硬度、防水性及分布情况等,本研究不仅评估了三种类型PVA薄膜的表观溶解度、膨胀性能及吸湿性,还表征了利用优选PVA制备的胶囊的各项基本性能。结果显示,PVA薄膜能够在高pH值环境中保持稳定,其表观溶解度、膨胀指数和吸水率随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减小。从性能和成本综合考虑,国产二PVA(GC2-P)性价比最高,质量分数为5%的GC2-P更适合作为胶囊的囊壁材料。基于此PVA制备的胶囊具备一定的硬度及较好的防水性,能够保障胶囊掺入基体后的完整性及裂缝出现前修复剂的有效性;且粒径为0.5~4 mm的胶囊在基体内部分布均匀,并在裂缝出现后及时开裂,适用于掺入水泥基体中长期有效地修复微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 胶囊 聚乙烯醇薄膜 囊壁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辐照PVA膜透射谱观测
11
作者 王德煌 王威礼 +2 位作者 马季铭 程虎民 毛节泰 《激光技术》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71-173,共3页
报道PVA膜近紫外和可见光透射谱及其在He-Ne激光束辐照下发生变化的实验测定结果。
关键词 激光辐照 透射谱 聚乙烯醇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基PVA无芯片RFID湿度传感器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雨人 薛严冰 +2 位作者 冯冲 陈宝君 鞠艳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87,共6页
传统湿度传感器制造工艺复杂、需有线连接信号,对此,文中提出一种纸基无芯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湿度传感器。为提升传感器谐振特性,选择非对称开口环内部分布式加载金属碎片作为传感器结构,聚乙烯醇(PVA)作... 传统湿度传感器制造工艺复杂、需有线连接信号,对此,文中提出一种纸基无芯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湿度传感器。为提升传感器谐振特性,选择非对称开口环内部分布式加载金属碎片作为传感器结构,聚乙烯醇(PVA)作为湿敏材料,使用遗传算法和HFSS射频仿真软件来设计并优化传感器结构。以喷墨打印技术制作传感器样品,采用滴涂法在传感器表面分别制备了5%、10%、15%三种质量浓度比的PVA薄膜。湿敏特性仿真及测试结果一致表明:PVA与纸基底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传感器灵敏度。随PVA浓度增加灵敏度增加,15%PVA传感器灵敏度最高,高湿灵敏度达到12.22 MHz/%RH,但随PVA浓度增加恢复特性变差,5%PVA湿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恢复特性,恢复度达83.87%。通过长期多次实验验证了PVA纸基湿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与中长期稳定性。与同类研究成果对比,文中设计在感湿范围及灵敏度方面有优势且制造工艺更简单,为低成本湿度传感器的大规模使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芯片射频识别湿度传感器 纸基底 湿敏特性 聚乙烯醇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偏振实验及讨论
13
作者 黄少鹏 《财贸研究》 1988年第5期92-93,共2页
在振光干涉一色偏振实验中,如将剪贴成花样的塑料薄膜放在两偏振片中间,用白光照射,就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样。有一个偏振片旋转时,颜色就要变化。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干涉色,下面我们对此进行讨论。
关键词 色偏振 干涉色 检偏器 光强 波片 透射光 光程差 聚乙烯醇薄膜 相消干涉 光轴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