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友谊 杨建军 +3 位作者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刘久逸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50-4057,共8页
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由正丁醛和聚乙烯醇(PVA)缩合而成,在工业上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耐水、耐热、成膜性好、透明度高等优良特性,可广泛用于汽车玻璃夹层、胶黏剂、光伏电池膜,防护薄膜等众多领域。随着生产、生活需求的不断提... 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由正丁醛和聚乙烯醇(PVA)缩合而成,在工业上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耐水、耐热、成膜性好、透明度高等优良特性,可广泛用于汽车玻璃夹层、胶黏剂、光伏电池膜,防护薄膜等众多领域。随着生产、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功能型PVB树脂的改性研究从未停止,从6个不同应用方面总结了PVB树脂的功能化改性研究,包括防紫外、导热、防水耐油、防污抗菌、防腐蚀和自修复。综述了最近几年研究人员对功能化改性PVB树脂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材料的未来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应向着经济、多功能、环保的方向继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功能型 改性 防紫外 防水耐油 防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蜂胶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2
作者 代智慧 罗云纲 刘志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8-244,共7页
目的:制备负载蜂胶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纳米纤维膜,阐明其理化性能、药物释放行为、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将质量分数为0.12%的蜂胶溶解于质量分数为18%的PVB甲醇溶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法分别以PVB和PVB-蜂胶(PVB-P)溶液制备PVB及PV... 目的:制备负载蜂胶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纳米纤维膜,阐明其理化性能、药物释放行为、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将质量分数为0.12%的蜂胶溶解于质量分数为18%的PVB甲醇溶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法分别以PVB和PVB-蜂胶(PVB-P)溶液制备PVB及PVB-P纳米纤维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PVB-P纳米纤维微观形貌,Nano Measurer软件分析纤维直径分布,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PVB-P化学组成,水接触角测量评价PVB-P亲水性,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同时间点蜂胶累计释放量;将PVB和PVB-P纳米纤维膜与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大肠杆菌(E.coli)、白色念珠菌(C.albicans)、沙门氏菌(Salmonella)及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共培养,分为PVB组和PVB-P组,采用吸收法计算PVB和PVB-P对5种细菌的抑菌值;将NIH-3T3细胞接种于PVB和PVB-P纳米纤维膜上,分为PVB组和PVB-P组,CCK-8法检测PVB组和PVB-P组纳米纤维膜在1、3和7 d的细胞存活率。结果:SEM观察,PVB与PVB-P纳米纤维相互交叉呈网状多孔结构,粗细均匀,无串珠;Nano Measurer软件检测,PVB纳米纤维直径为(0.50±0.10)μm,PVB-P纳米纤维直径为(0.54±0.16)μm。FTIR分析,PVB-P纳米纤维膜出现PVB特征峰(1140和1002 cm^(-1))和蜂胶特征峰(1161 cm^(-1))。水接触角测量PVB膜为(144.26°±2.90°),PVB-P膜为(128.13°±1.36°)。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蜂胶1 d时释放0.04 mg,3 d时释放0.07 mg,7 d释放达到稳定,累计释放0.79 mg。吸收法检测,PVB-P纳米纤维膜对S.aureus、E.coli、C.albicans、Salmonella和P.aeruginosa抑菌值分别为4.39、1.27、5.68、3.16及1.87。CCK-8法检测,1、3和7 d NIH-3T3细胞在PVB组和PVB-P组细胞存活率均>90%,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载蜂胶的PVB纳米纤维膜直径增大,对S.aureus和C.albicans等具有抗菌作用并可实现蜂胶的持续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蜂胶 静电纺丝 生物相容性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照对氮化硼/碳纳米管/聚乙烯醇缩丁醛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申福花 张媛娟 +3 位作者 徐锦波 张立军 肖贵勇 林欢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47-10052,共6页
以PVB为基底,碳纳米管和氮化硼为填料,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成复合材料,并针对波长范围、照射时长和辐照强度3种影响因素,开展了人工紫外照射实验,通过瞬态电热技术测量了不同波长、不同照射时长和不同辐照强度下复合材料的热扩散系数和... 以PVB为基底,碳纳米管和氮化硼为填料,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成复合材料,并针对波长范围、照射时长和辐照强度3种影响因素,开展了人工紫外照射实验,通过瞬态电热技术测量了不同波长、不同照射时长和不同辐照强度下复合材料的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结果表明,氮化硼/碳纳米管/聚乙烯醇缩丁醛复合材料对波长为340 nm的光照射线更为敏感,且随着照射时间的增长或者辐照强度的增大,材料内部结构会发生断裂和降解,使得其热扩散系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紫外辐射 导热性能 瞬态电热技术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超滤膜的制备 被引量:6
4
作者 沈飞 陆晓峰 +1 位作者 卞晓锴 施柳青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63,共5页
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作为本体高分子材料,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PVB不对称超滤膜;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所制膜的超滤结构.研究了PVB本体浓度、制膜间隙、凝胶浴温度以及乙酸添加剂等因素对PVB不对称超滤膜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乙酸及聚乙烯... 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作为本体高分子材料,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PVB不对称超滤膜;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所制膜的超滤结构.研究了PVB本体浓度、制膜间隙、凝胶浴温度以及乙酸添加剂等因素对PVB不对称超滤膜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乙酸及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作为添加剂对大孔径PVB超滤膜皮层结构的影响.当PVB本体浓度为12%时,膜的纯水通量及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通量分别为876.4 L/(m2.h)和89.8 L/(m2.h),此时膜对BSA的截留率为96.8%;PVB膜纯水通量随着制膜间隙的增加及凝胶浴温度的上升而降低;乙酸及PVP的添加均提高了PVB超滤膜的纯水通量,通量增加幅度分别为136%和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pvb) 超滤膜 浸没沉淀相转化法 膜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包覆硝酸铵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杰 杨荣杰 +2 位作者 刘云飞 白渝平 安红梅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1-43,共3页
采用液相分离技术 ,用聚乙烯醇缩丁醛 (PVB)对硝酸铵 (AN)进行包覆。研究了包覆后硝酸铵的性能 ,并对包覆的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用 PVB包覆 AN,包覆效果较好 ,产品的吸湿性、结块性都有大幅度下降 ,
关键词 硝酸铵 AN 聚乙烯醇 pvb 吸湿性 结块性 包覆层 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42
6
作者 苑会林 马沛岚 +2 位作者 王婧 李军 郭娴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3-46,共4页
概述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的基本性能、反应原理、生产方法及在安全玻璃、工程塑料、纤维、陶瓷花纸、铝箔纸、粘合剂等方面的应用,阐述了我国PVB生产技术改造及向特殊应用领域发展的必要性。
关键词 聚乙烯醇树脂 性能 生产方法 应用 安全玻璃 工程塑料 陶瓷花纸 铝箔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聚乙烯醇缩丁醛超滤膜的形成 被引量:2
7
作者 沈飞 陆晓峰 +1 位作者 施柳青 卞晓锴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3-38,共6页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在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DMF)及二甲亚砜(DMSO)等4种溶剂下制备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超滤膜,铸膜液组成为PVB-溶剂二元体系,水为非溶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PVB膜的...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在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DMF)及二甲亚砜(DMSO)等4种溶剂下制备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超滤膜,铸膜液组成为PVB-溶剂二元体系,水为非溶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PVB膜的表面形貌与断面结构,并对其渗透及分离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着重讨论了PVB膜表面结构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溶剂种类不仅决定了PVB-溶剂二元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同时也影响了其成膜过程的动力学效应;PVB膜断面结构受溶剂-非溶剂相互扩散速度的控制,而膜表面形貌则是铸膜液平衡热力学与成膜动力学结合的结果;不同溶剂的PVB超滤膜纯水通量大小的顺序依次为DMSO>DMAC>DMF>NMP,其截留分子量则分别在40 000~50 000道尔顿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pvb) 不对称超滤膜 膜形成机理 浸没沉淀相转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国东 张泓 +1 位作者 李亚宁 刘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93-96,119,共5页
介绍了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在安全玻璃、胶粘剂、陶瓷花纸、膜分离技术、油墨、太阳能光伏电池等领域的应用;概述了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同时结合工程技术、经济等方面展望了技术、应用的发展动态。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树脂 膜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拉伸法制备亲水聚丙烯/聚乙烯醇缩丁醛中空纤维膜 被引量:5
9
作者 罗大军 邵会菊 +4 位作者 靳进波 谢高艺 崔振宇 于杰 秦舒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38-1845,共8页
以聚丙烯(PP)为基材,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为亲水改性剂,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增容剂,通过熔融-拉伸法(MS-S)制备亲水PP/PVB中空纤维膜.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水接触角(WCA)测试考察了PVB添加量对PP/PVB共混物结晶行为及亲... 以聚丙烯(PP)为基材,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为亲水改性剂,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增容剂,通过熔融-拉伸法(MS-S)制备亲水PP/PVB中空纤维膜.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水接触角(WCA)测试考察了PVB添加量对PP/PVB共混物结晶行为及亲水性的影响;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和小角X射线散射(SAXS)研究了PP/PVB中空纤维热处理后片晶微观结构;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了PP/PVB中空纤维膜内表面孔结构的变化,测试了PP/PVB中空纤维膜的孔隙率及纯水通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VB含量的增加,PP/PVB共混物的WCA从103°降低到76°,表明PP/PVB共混物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同时,PVB可以起到异相成核作用,但由于MAH与PVB发生键合作用,过量添加PVB会阻碍PP分子链段运动,导致晶体结构不完善,这与WAXD和SAXS分析结果相同.PP/PVB2.5(PVB质量分数为2.5%)中空纤维膜热处理后结晶度、片晶取向度、厚度及Shish-kebab结构完善度均高于纯PP样品.对应膜孔隙率为66%,纯水通量达到320 L/(m2·h),比纯PP膜提高了7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改性 中空纤维膜 片晶 水通量 熔融-拉伸 聚丙烯/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纳米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海东 程凤梅 +1 位作者 王宇明 高玉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6,共4页
制备了不同聚乙烯醇浓度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利用偶联剂和超声波分散法对纳米TiO2进行了表面处理,用共混法制备了PVB/纳米TiO2复合材料。采用FT-IR、XRD、SEM等测试手段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红外吸收性能、光学性能、结构和微观形... 制备了不同聚乙烯醇浓度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利用偶联剂和超声波分散法对纳米TiO2进行了表面处理,用共混法制备了PVB/纳米TiO2复合材料。采用FT-IR、XRD、SEM等测试手段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红外吸收性能、光学性能、结构和微观形貌,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由于纳米TiO2粒子的加入,复合材料的韧性得到明显提高,其断裂伸长率为纯PVB的6~8倍左右,同时使PVB/TiO2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紫外线屏蔽性能。该材料的制备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纳米TIO2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接枝改性物的制备及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4
11
作者 方瑞娜 马可颖 +2 位作者 张娟 雒廷亮 刘国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55-258,共4页
利用邻苯二甲酸酐对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了聚乙烯醇缩丁醛接枝改性物(WPVB)。用红外、核磁氢谱对WPVB进行了表征,采用多重扫描速率法Flynn-Wall-Ozawa(FWO)积分法、Kissinger和Starink微分法对WPVB第一步分解的热分解... 利用邻苯二甲酸酐对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了聚乙烯醇缩丁醛接枝改性物(WPVB)。用红外、核磁氢谱对WPVB进行了表征,采用多重扫描速率法Flynn-Wall-Ozawa(FWO)积分法、Kissinger和Starink微分法对WPVB第一步分解的热分解性能进行研究,计算出其热分解表观活化能E、指前因子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接枝改性 热分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纳米TiO_2原位法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东亮 李红莲 +1 位作者 马晓敏 秦志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7-59,共3页
主要研究了BA/PVA、纳米TiO2和催化剂及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原位复合材料膜性能的影响;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所制备的原位复合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PVB树脂合成阶段中引入纳米TiO2粒子... 主要研究了BA/PVA、纳米TiO2和催化剂及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原位复合材料膜性能的影响;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所制备的原位复合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PVB树脂合成阶段中引入纳米TiO2粒子,制得的原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韧性得到了明显提高。在TiO2相对PVB含量较低时(为3.6%),其断裂伸长率达到纯PVB的6倍左右。其优化合成条件为:TiO2用量为PVA量的6%,BA/PVA质量配比为0.65,催化剂用量为0.9%,表面活性剂用量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纳米二氧化钛 原位复合材料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准固态电解质薄膜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伟 黄其煜 +3 位作者 王晓晨 齐芳艺 焦方 郑一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34-1138,共5页
研究了聚乙烯醇缩丁醛准固态电解质薄膜的制备及相关性能.通过向聚乙烯醇缩丁醛中加入适量造孔剂和辅助剂制备电解质薄膜,研究了薄膜制备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和不同孔隙率的电解质薄膜对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通过向0.200g... 研究了聚乙烯醇缩丁醛准固态电解质薄膜的制备及相关性能.通过向聚乙烯醇缩丁醛中加入适量造孔剂和辅助剂制备电解质薄膜,研究了薄膜制备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和不同孔隙率的电解质薄膜对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通过向0.200g聚乙烯醇缩丁醛中加入6.000g碳酸钙、0.310g氯化钙和0.150g葡萄糖所制备的电解质薄膜性能最优,用其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η=4.720%(开路电压Voc=0.7194V,短路电流密度Jsc=10.014mA·cm-2,填充因子FF=0.6559),达到相同条件下液态电解质电池的88%以上.薄膜电解质制备简单,封装方便,所用原料无毒无害,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准固态电解质 电解质薄膜 聚乙烯醇 多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石墨烯/聚乙烯醇缩丁醛纳米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雷定锋 马文石 肖舒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8-151,共4页
首先用Hummers法从石墨制得氧化石墨烯(GO),并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TS)改性GO,然后将其化学还原得到功能化石墨烯(FG),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HTS已成功接到了石墨烯上;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FG纳米复合... 首先用Hummers法从石墨制得氧化石墨烯(GO),并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TS)改性GO,然后将其化学还原得到功能化石墨烯(FG),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HTS已成功接到了石墨烯上;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FG纳米复合膜。用万能试验机、扫描电镜、电阻率测试仪、紫外-可见光透光率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G的质量分数为6.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到34.5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44.5%;3.0%的FG就能让材料的导电率提高7个数量级;含FG 1.0%的复合膜(厚度为1 mm)对270~400 nm波长范围内紫外光的吸收率可以达到6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功能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导电 紫外吸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分离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慧琴 张玉忠 +2 位作者 贺鹏 李泓 李然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37-40,共4页
以聚乙烯醇缩丁醛为膜材料,采用湿法相转化法制备了聚乙烯醇缩丁醛多孔分离膜,考察了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成膜规律和膜性能。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缩丁醛膜表面接触角比聚乙烯醇缩乙醛膜大,但在相似的成膜条件下,聚乙烯醇缩丁醛膜具有较大的... 以聚乙烯醇缩丁醛为膜材料,采用湿法相转化法制备了聚乙烯醇缩丁醛多孔分离膜,考察了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成膜规律和膜性能。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缩丁醛膜表面接触角比聚乙烯醇缩乙醛膜大,但在相似的成膜条件下,聚乙烯醇缩丁醛膜具有较大的平均孔径;聚乙烯醇缩丁醛膜与聚乙烯醇缩乙醛膜具有相似的横断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 超滤膜 相转化 膜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冲击下的聚乙烯醇缩丁醛夹层风挡玻璃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骏 刘博涵 +1 位作者 葛东云 李一兵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36-139,共4页
利用准静态3点弯曲实验技术获得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夹层风挡玻璃力学性能,并建立其线弹性本构关系。将建立的本构关系嵌入有限元软件中对人体头部冲击PVB夹层风挡玻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PVB夹层风挡玻璃在人体头部冲击下容... 利用准静态3点弯曲实验技术获得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夹层风挡玻璃力学性能,并建立其线弹性本构关系。将建立的本构关系嵌入有限元软件中对人体头部冲击PVB夹层风挡玻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PVB夹层风挡玻璃在人体头部冲击下容易发生破损,也具有一定的吸能效果。力学实验结合数值分析方法为研究PVB夹层风挡玻璃动态响应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夹层风挡玻璃 人车事故 人体头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应变率下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拉伸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素文 吴西强 戎文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1,77,共7页
通过27种工况下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低应变率直接拉伸试验,研究了低应变率下PVB拉伸力学性能,并考虑了厚度、应变率和温度对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厚度和加载应变率对PVB的力学行为影响较小,温度对其力学行为影响较大,说明PVB... 通过27种工况下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低应变率直接拉伸试验,研究了低应变率下PVB拉伸力学性能,并考虑了厚度、应变率和温度对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厚度和加载应变率对PVB的力学行为影响较小,温度对其力学行为影响较大,说明PVB是一种温度敏感材料。基于不同温度下得到的试验结果,拟合了PVB应力-应变关系。采用拉伸松弛试验得到的松弛模量,应用时-温等效原理和弹性回复对应原理,建立了考虑松弛效应的PVB拉伸本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应变率 温度 拉伸性能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嘴水松纸用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油墨连接剂的研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练享 陈均志 季言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1-72,共2页
利用丙烯酸对松香改性,制得水溶性的改性松香增粘剂,再与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共聚制得适合烟用水松纸水溶性油墨连接料,以替代通常的溶剂粘结剂。经检测,该产品具有优良的粘结性能和水溶性。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树脂 松香改性 水性油墨 水松纸 油墨连接料 纸用 烟嘴 水溶性 改性松香 粘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热稳定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乐 刘荣 +1 位作者 陈弦 何波兵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9-842,共4页
本文通过两步加料法合成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树脂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由热老化和热重数据可知,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NaOH、Ca(OH)2、Ba(OH)2的加入分别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PVB树脂热稳定性,比较发现,Ba(OH)2的热稳定效率最... 本文通过两步加料法合成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树脂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由热老化和热重数据可知,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NaOH、Ca(OH)2、Ba(OH)2的加入分别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PVB树脂热稳定性,比较发现,Ba(OH)2的热稳定效率最高。此外,本文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对碱的热稳定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碱之所以能够延缓PVB高温下的热降解,是因为碱可以阻碍PVB受热后缩醛开环和共轭结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碱金属氢氧化物 热稳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包覆氯酸钾及其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钱新明 王鹏飞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06-608,共3页
为了提高氯酸钾的安全性,采用液相分离法,用聚乙烯醇缩丁醛对氯酸钾进行表面包覆。通过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包覆效果进行了表征,采用绝热加速度量热仪器(ARC)、撞击感度仪、摩擦感度仪对包覆前后氯酸钾的安全性进... 为了提高氯酸钾的安全性,采用液相分离法,用聚乙烯醇缩丁醛对氯酸钾进行表面包覆。通过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包覆效果进行了表征,采用绝热加速度量热仪器(ARC)、撞击感度仪、摩擦感度仪对包覆前后氯酸钾的安全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缩丁醛对氯酸钾的包覆度可达到95.13%;与未改性的比,含改性氯酸钾的烟火药剂初始放热温度提高了36.08℃、最大压力减小了0.63 MPa.g-1,摩擦感度降低了64%,撞击感度降低了72%。含改性氯酸钾的烟火药剂安全性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技术及工程 氯酸钾 聚乙烯醇(pvb) 包覆 烟火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