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物/聚丙烯腈复合纳滤膜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侯进 陈国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23-1726,共4页
以壳聚糖和聚乙烯醇共混物溶液为铸膜液,涂敷在聚丙烯腈超滤膜上,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荷正电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物/聚丙烯腈复合纳滤膜。探讨了交联时间、交联温度、交联剂浓度、铸膜液浓度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 以壳聚糖和聚乙烯醇共混物溶液为铸膜液,涂敷在聚丙烯腈超滤膜上,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荷正电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物/聚丙烯腈复合纳滤膜。探讨了交联时间、交联温度、交联剂浓度、铸膜液浓度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制膜条件为:以1.5%(质量分数)的壳聚糖和聚乙烯醇共混液为铸膜液,50℃下干燥2h,在戊二醛与无水乙醇质量比为0.75∶50的体系中交联,在40℃水浴中交联4h,50℃下热处理15min。在温度为25℃,流速为30L/h,操作压力为1.0MPa时,对复合膜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别探讨了操作压力和料液类型等因素与膜性能的关系。其纯水渗透系数为5.80L/(h.m2.MPa)。对1000mg/L NaCl、MgCl2、MgSO4和Na2SO4的截留率分别为63.50%、94.30%、81.00%、32.70%,通量分别为3.10、3.65、2.40、2.70L/(h.m2)。对不同类型无机盐的截留顺序为MgCl2>Mg-SO4>NaCl>Na2SO4,呈现阳离子型复合纳滤膜的截留特征。流动电位曲线进一步说明了该复合膜荷正电性,其电压渗系数β为5.68mV/Pa。通过扫描电镜对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显示了该膜的复合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聚乙烯醇 荷正电 复合纳滤 截留率 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水性聚氨酯/聚乙烯醇共混膜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良宇 徐树英 +2 位作者 李英教 林常 潘莉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02-210,共9页
环境友好型薄膜代替传统石油基薄膜用于农用地膜等领域愈发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薄膜性能的提高仍然是当下所要攻克的难题。针对解决传统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在薄膜领域力学强度低,耐水性及隔绝紫外能力差的缺点,同时为... 环境友好型薄膜代替传统石油基薄膜用于农用地膜等领域愈发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薄膜性能的提高仍然是当下所要攻克的难题。针对解决传统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在薄膜领域力学强度低,耐水性及隔绝紫外能力差的缺点,同时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生物质资源的使用价值,该研究以聚乙烯醇(PVA)为原料,木质素(Lignin)、水性聚氨酯(waterborne polyurethane,WBPU)作为填料剂,对木质素进行液化制备木质素液化物L(D),采用溶液浇筑法成功制备木质素基水性聚氨酯/聚乙烯醇共混膜。通过对共混膜的光学性能,形貌特征,化学结构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分析,探究了木质素用量,L(D)/WBPU质量比对共混膜的影响。结果表明,L(D)与WBPU均能与PVA充分混合,并在含有15%L(D)的共混膜中表现出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最好,拉伸强度提升了10%,耐水性提高了32%,同时加强了膜的抗紫外能力,在400 nm紫外区的透光率从81.44%降低至7.69%;在不同L(D)/WBPU质量比的作用下,膜的耐水性和抗紫外性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耐水性最高提升了68%,400 nm紫外区的透光率接近于0。该研究制备的共混膜具备较高的应用潜力,同时对食品、医药包装等领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耐水性 水性聚氨酯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蒙脱土纳米复合物-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渗透汽化性能 被引量:15
3
作者 董永全 张林 +2 位作者 侯同刚 陈欢林 高从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22-2426,共5页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蒙脱土(PAM/MM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镜研究了蒙脱土在聚丙烯酰胺基体中的形貌和分布.结果表明,蒙脱土以片层结构分布在聚合物基体中.用超声波分散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酰胺-蒙脱土共混铸膜液制得共混膜,用...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蒙脱土(PAM/MM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镜研究了蒙脱土在聚丙烯酰胺基体中的形貌和分布.结果表明,蒙脱土以片层结构分布在聚合物基体中.用超声波分散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酰胺-蒙脱土共混铸膜液制得共混膜,用红外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和形貌.考察了共混膜在异丙醇-水混合溶液中的溶胀吸附性能及共混比和蒙脱土含量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聚乙烯醇膜中添加适量的蒙脱土纳米粒子可以大大改善膜的分离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聚丙烯酰胺/蒙脱土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蒸发膜的研制──聚丙烯酸与聚乙烯醇等共混及其缩醛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倪秀元 许振良 施亚钧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6期735-739,共5页
以乙醇水溶液为分离对象,研究了聚丙烯酸(PAA)与聚酰胺羧酸或聚乙烯醇(PVA)共混膜的渗透蒸发分离性能,以及均相、非均相缩醛反应对PVA膜分离因素a和渗透通量J的影响。实验发现,戊二醛交联PVA膜的a提高到49.5... 以乙醇水溶液为分离对象,研究了聚丙烯酸(PAA)与聚酰胺羧酸或聚乙烯醇(PVA)共混膜的渗透蒸发分离性能,以及均相、非均相缩醛反应对PVA膜分离因素a和渗透通量J的影响。实验发现,戊二醛交联PVA膜的a提高到49.5(乙时含水C_1=10%,温度为55℃);增加非均相缩甲醛反应时间,PVA/PAA共混膜的α先下降而后趋于不变,同时J存在一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蒸发 分离 聚丙烯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华林 盛敏刚 +2 位作者 翟林峰 史铁钧 李延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9-231,235,共4页
基于流延法和溶剂蒸发技术,以聚乳酸(PLA)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制备可降解PLA/PVA共混膜。通过考察不同的共溶剂对共混膜成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二甲基亚砜(DM SO)是制备PLA/PVA共混膜优良的共溶剂。研究PLA与PVA配比对PLA/PVA共混膜性... 基于流延法和溶剂蒸发技术,以聚乳酸(PLA)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制备可降解PLA/PVA共混膜。通过考察不同的共溶剂对共混膜成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二甲基亚砜(DM SO)是制备PLA/PVA共混膜优良的共溶剂。研究PLA与PVA配比对PLA/PVA共混膜性能的影响,探索PLA与PVA分子链在共混膜中的结合状况。结果表明,当PLA的含量低于20%时,可以得到均质的PLA/PVA共混膜,且PLA与PVA分子链间以氢键结合。此外,在共混过程中,PLA与PVA的结晶均受到一定的破坏,结晶度比纯PLA与PVA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乙烯醇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二氧化硅共混膜的制备及耐温、耐溶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邓国宏 余立新 +2 位作者 郝继华 陈翠仙 李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2-125,共4页
以聚乙烯醇 (PVA)和正硅酸乙酯 (TEOS)为原料 ,通过溶胶 -凝胶 (Sol- Gel)方法 ,制备出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的聚乙烯醇 /二氧化硅 (PVA/Si O2 )共混均质膜。通过热重分析 (TGA)、示差扫描量热法 (DSC)和动态力学分析 (DMA)研究了共混膜的... 以聚乙烯醇 (PVA)和正硅酸乙酯 (TEOS)为原料 ,通过溶胶 -凝胶 (Sol- Gel)方法 ,制备出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的聚乙烯醇 /二氧化硅 (PVA/Si O2 )共混均质膜。通过热重分析 (TGA)、示差扫描量热法 (DSC)和动态力学分析 (DMA)研究了共混膜的热性能。结果表明 ,与 PVA膜相比 ,PVA/Si O2 共混膜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 ,随 Si O2 含量的增大 ,共混膜的分解温度升高 ,玻璃化温度也略有提高。以水为溶剂 ,测定了共混膜的耐溶剂性能。与 PVA膜相比 ,PVA/Si 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二氧化硅 溶胶-凝胶 耐热性 耐溶剂性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共混改性膜作为农药种衣剂成膜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潘立刚 周一万 +2 位作者 叶海洋 郝双红 张兴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0-164,共5页
以水溶性聚合物聚乙烯醇(PVA)和水不溶性聚合物乙酸乙烯-乙烯共聚物(VAE)乳液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PVA-VAE共混膜,为农药成膜剂的制备开辟了新途径。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显示,PVA溶液中的胶束被打开,体系的... 以水溶性聚合物聚乙烯醇(PVA)和水不溶性聚合物乙酸乙烯-乙烯共聚物(VAE)乳液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PVA-VAE共混膜,为农药成膜剂的制备开辟了新途径。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显示,PVA溶液中的胶束被打开,体系的比表面积急剧增大,两相间的界面消失,说明共混体系分子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透水性与耐水性测定结果表明,PVA-VAE的质量比为80∶20、70∶30、60∶40时其共混膜的性能适用于农药种衣剂的成膜剂;种子发芽试验显示,与单独使用PVA膜相比,引入适当比例VAE后的共混膜用于种子包衣,其耐水性显著提高,渗水率适宜,对种子发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乙酸乙烯-乙烯聚物 农药种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明胶共混膜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张幼珠 尹桂波 徐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36,共3页
制备了不同配比的聚乙烯醇 /明胶共混膜。用扫描电镜 (SEM)观察了共混膜的表面形貌 ;用DSC TG、FT IR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共混膜的结构 ;测试了共混膜的力学性能、溶胀率和溶解率。结果表明 ,当m (PVA)∶m(明胶 )为 9∶1时 ,两组分相容... 制备了不同配比的聚乙烯醇 /明胶共混膜。用扫描电镜 (SEM)观察了共混膜的表面形貌 ;用DSC TG、FT IR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共混膜的结构 ;测试了共混膜的力学性能、溶胀率和溶解率。结果表明 ,当m (PVA)∶m(明胶 )为 9∶1时 ,两组分相容性好 ,膜表面均匀光滑规整 ,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较大的溶胀率和较小的溶解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明胶 力学性能 溶胀率 溶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丝素蛋白共混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孙东豪 吴徵宇 卢锋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8,共3页
通过聚乙烯醇 (PVA)与丝素 (SF)物理共混 ,制备了PVA/SF共混膜。用SEM、DSC、IR和X 射线分析仪对共混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试了膜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 ,探讨了共混膜用作创面保护膜的可行性。
关键词 聚乙烯醇 丝素 结构 性能 创面保护 医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羟乙基纤维素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董锐 马磊 +2 位作者 邵荣 郭海滨 云志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86,共4页
以羟乙基纤维素(HEC)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通过溶液浇铸共混制备不同含量的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HEC/PVA)共混膜,用傅立叶红外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并考察了HEC/PVA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PVA质量含量为40%... 以羟乙基纤维素(HEC)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通过溶液浇铸共混制备不同含量的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HEC/PVA)共混膜,用傅立叶红外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并考察了HEC/PVA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PVA质量含量为40%时,共混膜的力学性能较纯HEC有显著提高;温度越低膜的溶胀度越小,但当温度升到60℃以后,膜的溶胀度几乎不变化,说明膜在高温下尺寸的稳定性很好;随着温度的升高,膜的含水率不断增加,制备的共混膜的使用温度不要超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纤维素 聚乙烯醇 改性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共混膜制备及对离子吸附性能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立芳 邱如斌 +1 位作者 张夏红 林水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1,共4页
以天然高分子海藻酸钠为原料,与聚乙烯醇进行溶液共混,研制海藻酸钠与聚乙烯醇共混膜。探讨了共混膜对微量A(sⅤ)、C(rⅥ)、Cu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共混膜具有韧性、有较高的抗水性和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等特点,并且对离子的去除率较... 以天然高分子海藻酸钠为原料,与聚乙烯醇进行溶液共混,研制海藻酸钠与聚乙烯醇共混膜。探讨了共混膜对微量A(sⅤ)、C(rⅥ)、Cu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共混膜具有韧性、有较高的抗水性和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等特点,并且对离子的去除率较高,提高了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吸附 海藻酸钠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酸酯化淀粉/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汪兰 吴文锦 +5 位作者 李新 丁安子 乔宇 王俊 廖李 熊光权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2-127,共6页
为了制备酯化淀粉/聚乙烯醇(PVA)共混膜,拓宽长链脂肪酸酯化淀粉的加工应用范围,以玉米淀粉制备的月桂酸酯化淀粉为原料,采用流延法制备淀粉/PVA共混膜,并对共混膜的显微结构、机械性能和热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月桂酸酯化改性增加... 为了制备酯化淀粉/聚乙烯醇(PVA)共混膜,拓宽长链脂肪酸酯化淀粉的加工应用范围,以玉米淀粉制备的月桂酸酯化淀粉为原料,采用流延法制备淀粉/PVA共混膜,并对共混膜的显微结构、机械性能和热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月桂酸酯化改性增加共混膜的表面的光滑性,提高共混膜的透明度和断裂伸长率,但对共混膜的耐水性和抗拉伸强度改善不明显;热重分析结果表明酯化淀粉共混膜与原淀粉共混膜相比,其热分解更不完全。月桂酸酯化改性能有效提高淀粉与PVA的相容性,扩大淀粉/PVA共混膜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酸酯化淀粉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壳聚糖共混膜优先透醇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新平 沈之荃 +1 位作者 张富尧 林荣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978-980,共3页
聚乙烯醇/壳聚糖共混膜优先透醇性能的研究王新平,沈之荃,张富尧,林荣轩(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化学系,杭州,310027)关键词渗透蒸发,聚乙烯醇/壳聚糖共混物膜,乙醇水溶液本文首次报道利用亲水性的聚乙烯醇和壳聚糖制得具... 聚乙烯醇/壳聚糖共混膜优先透醇性能的研究王新平,沈之荃,张富尧,林荣轩(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化学系,杭州,310027)关键词渗透蒸发,聚乙烯醇/壳聚糖共混物膜,乙醇水溶液本文首次报道利用亲水性的聚乙烯醇和壳聚糖制得具有很高的乙醇优先透过选择性的透醇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蒸发 聚乙烯醇 壳聚糖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壳聚糖共混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6
14
作者 章汝平 丁马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04-2007,共4页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聚乙烯醇/壳聚糖(PVA/CS)共混膜,对共混膜进行了IR、DSC表征和吸水率、透光率、力学性能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VA与CS分子链间在共混膜中有一定的相互作用,相容性好;CS的引入有利于改善PVA的吸水性、透光率和综合力学...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聚乙烯醇/壳聚糖(PVA/CS)共混膜,对共混膜进行了IR、DSC表征和吸水率、透光率、力学性能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VA与CS分子链间在共混膜中有一定的相互作用,相容性好;CS的引入有利于改善PVA的吸水性、透光率和综合力学性能,但热稳定性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壳聚糖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壳聚糖共混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盛 朱伟 +2 位作者 周红艳 田大听 张升晖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8-40,44,共4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共混膜和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壳聚糖共混膜。通过FT-IR、TG、SEM及力学性能等测试对共混膜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共混膜中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及壳聚糖三组分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共混膜和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壳聚糖共混膜。通过FT-IR、TG、SEM及力学性能等测试对共混膜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共混膜中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及壳聚糖三组分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相容性,三者共混明显改善了纯聚合物和二元膜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海藻酸钠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9
16
作者 章汝平 丁马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5-297,共3页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海藻酸钠/聚乙烯醇(SA/PVA)共混膜,并对其进行了IR、DSC表征和吸水率、透气率、力学性能等测定。结果表明,在这种由两种可生物降解的高聚物共混而成的共混膜中,PVA与SA分子链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相容性好;共混膜有较高...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海藻酸钠/聚乙烯醇(SA/PVA)共混膜,并对其进行了IR、DSC表征和吸水率、透气率、力学性能等测定。结果表明,在这种由两种可生物降解的高聚物共混而成的共混膜中,PVA与SA分子链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相容性好;共混膜有较高的抗水性和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海藻酸钠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共混超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邱运仁 张启修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8-31,共4页
用聚乙烯醇 (PVA)、醋酸纤维素 (CA)、冰醋酸、水为制膜原料 ,用相转化制备了PVA CA共混超滤膜。在一定范围内研究了不同膜液组成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 ,得到了较佳的膜液配方。制备的PVA CA共混超滤膜在操作压力 0 30MPa下 ,处理质量浓... 用聚乙烯醇 (PVA)、醋酸纤维素 (CA)、冰醋酸、水为制膜原料 ,用相转化制备了PVA CA共混超滤膜。在一定范围内研究了不同膜液组成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 ,得到了较佳的膜液配方。制备的PVA CA共混超滤膜在操作压力 0 30MPa下 ,处理质量浓度为 1 0 0 0mg/L的水油型模拟含油乳化液 ,其渗透速率约 40L/ (m2 ·h2 ) ,除油率可达 90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醋酸纤维素 相转移 超滤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共混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江月 李光 +1 位作者 李玲琍 江建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7-312,共6页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PVA-CMC)共混膜。用SEM、FT-IR、DSC对其进行表征,并测试了膜的性能、交联速率和凝胶分数。结果表明:共混膜组分之间相容性良好,综合力学性能比单一组分有所提高。利用磷酸和氯化钙溶液可以有...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PVA-CMC)共混膜。用SEM、FT-IR、DSC对其进行表征,并测试了膜的性能、交联速率和凝胶分数。结果表明:共混膜组分之间相容性良好,综合力学性能比单一组分有所提高。利用磷酸和氯化钙溶液可以有效地对共混膜进行交联,使其在醇水混合溶液中稳定存在;且交联过程未引入有毒物质,这种共混膜材料有望用作软骨修复材料的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羧甲基纤维素钠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1
19
作者 曾嵘 管蓉 +4 位作者 李凯 向莉丽 张钊钦 付小康 杨忠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35-1443,共9页
用乙酸和水为溶剂,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三种不同比例混合的壳聚糖(CS)和聚乙烯醇(PVA)共混膜,然后在碱性条件下用环氧氯丙烷对共混膜进行了交联。采用FTIR、DMA、TG、XRD和SEM对所制备的膜进行了表征,测试了交联前后膜的溶胀性能和机械... 用乙酸和水为溶剂,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三种不同比例混合的壳聚糖(CS)和聚乙烯醇(PVA)共混膜,然后在碱性条件下用环氧氯丙烷对共混膜进行了交联。采用FTIR、DMA、TG、XRD和SEM对所制备的膜进行了表征,测试了交联前后膜的溶胀性能和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壳聚糖与聚乙烯醇两组分相容性良好,共混膜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结晶度均介于两种纯组分之间;聚乙烯醇的加入提高了壳聚糖膜的机械性能;环氧氯丙烷的交联使共混膜的溶胀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而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乙烯醇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化羟乙基纤维素/季铵化聚乙烯醇共混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锐 李远兵 +3 位作者 张建勋 孙晓斌 马磊 许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2-616,621,共6页
阴离子交换膜是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ADMFC)的核心。本文将季铵化羟乙基纤维素(QHEC)和季铵化聚乙烯醇(QPVA)共混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配比的QPVA/QHEC阴离子交换膜并对其进行热交联,对膜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膜表面均匀致密,低于300... 阴离子交换膜是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ADMFC)的核心。本文将季铵化羟乙基纤维素(QHEC)和季铵化聚乙烯醇(QPVA)共混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配比的QPVA/QHEC阴离子交换膜并对其进行热交联,对膜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膜表面均匀致密,低于300℃膜基本稳定;QPVA/QHEC共混膜的导电率随着QPVA量的增大而增大,在(2.0~7.8)×10-2 s/cm范围内,随着使用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QHEC膜对甲醇有很好的阻隔效果,在20℃时,甲醇渗透率最低为2.49×10-6 cm2/s;随QPVA量的增加,共混膜的甲醇渗透率会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 聚乙烯醇 羟乙基纤维素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