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烯吡咯烷酮抑制蒙古栎组培褐化效果及其生理响应
1
作者 杨悦 吴晓微 +2 位作者 董思贤 沈海龙 杨玲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7,共10页
为降低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组培过程褐化现象,阐明褐化发生是否与抗氧化酶系统及酚类物质产生有关。以蒙古栎成熟合子胚为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优化蒙古栎再生植株体系获得再生植株,探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抑制褐化处理对蒙古... 为降低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组培过程褐化现象,阐明褐化发生是否与抗氧化酶系统及酚类物质产生有关。以蒙古栎成熟合子胚为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优化蒙古栎再生植株体系获得再生植株,探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抑制褐化处理对蒙古栎合子胚萌发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PVP 40(40代表PVP平均分子量范围)抑制褐化效果最佳,添加0.2 g/L PVP 40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为71.17%,其芽增殖系数为3.90,芽生根率为40.37%,移栽存活率为73%;PVP降低了蒙古栎外植体抗氧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及总酚酶活力,有效抑制褐化现象。PVP有效降低蒙古栎组培褐化效果抑制褐化不再加剧,优化蒙古栎器官再生植株体系,分析PVP抑制褐化处理对蒙古栎合子胚萌发的内在生理机制,为栎属其他树种抑制褐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聚乙烯吡咯烷酮 褐化 植株再生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复配体系抑制水合物生成效果实验
2
作者 姚自义 刘怀珠 +5 位作者 何水良 赵康宁 李玲 李芳芳 马攀 汪杰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工业常用的热力学抑制剂存在使用量大、成本高、污染严重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根据热力学与动力学抑制剂复配协同抑制原理,对甲醇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复配体系抑制水合物生成的效果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甲醇分子通过亲水性羟... 工业常用的热力学抑制剂存在使用量大、成本高、污染严重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根据热力学与动力学抑制剂复配协同抑制原理,对甲醇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复配体系抑制水合物生成的效果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甲醇分子通过亲水性羟基和亲油性甲基抑制水合物生成,水合物生成量随甲醇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甚至消失,质量分数为10.00%时甲醇抑制水合物生成的效果最优。PVP通过内部溶解与表面吸附抑制水合物成核与生长,PVP抑制水合物生成的效果由相对分子质量和物质的量分数共同决定,且存在抑制效果最佳质量分数。一定范围内,物质的量分数相同的抑制剂溶液中,PVP对水合物生成的抑制性能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增强。PVP与甲醇复配体系抑制水合物生成的效果均优于单独使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甲醇,具有良好的协同抑制性能。不同类型抑制剂复配使用,既可降低使用成本,又可提高抑制水合物生成的效果,确保气井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水合物 甲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协同抑制原理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协助导电聚合物防腐涂层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苏洋 徐梦 +5 位作者 鲍冕宇 彭淑捷 程明月 董延茂 袁妍 蒋莉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5,共7页
为提高聚苯胺(PANI)涂层在酸性环境中长期服役稳定性,首先采用一步电聚合引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PANI进行改性,获得PANI-PVP底层,随后在PANI-PVP表面电沉积大分子质子酸植酸(PA)掺杂的聚吡咯(PPY)面层,构筑了PANI-PVP/PPY复合涂层体... 为提高聚苯胺(PANI)涂层在酸性环境中长期服役稳定性,首先采用一步电聚合引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PANI进行改性,获得PANI-PVP底层,随后在PANI-PVP表面电沉积大分子质子酸植酸(PA)掺杂的聚吡咯(PPY)面层,构筑了PANI-PVP/PPY复合涂层体系。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手段探讨了该复合涂层与单层PANI-PVP涂层之间的成分、结构和耐腐蚀性的差异。结果表明:PVP的修饰显著提高了PANI致密性,减少了PANI的孔隙缺陷并降低了其自腐蚀电流密度;同时,外层PPY的引入提高了复合涂层的导电性,使之具有良好的阳极保护功能。且PANI-PVP/PPY复合涂层服役360 h对不锈钢仍具有高效的腐蚀防护作用,涂层体系表现出稳定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防腐蚀涂层 聚苯胺 聚乙烯吡咯烷酮 吡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对山核桃多酚去除效果的毒理学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瑜 黄坚钦 +2 位作者 高飞 王向军 钱永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4-107,112,共5页
有关植物源饮料和食品原料中多酚的去除已有报道,但大多数是用多酚去除率等理化指标进行效果评估,很少有用生物学毒性指标来评估多酚去除的效果。本研究以山核桃鲜果仁水提物为例,用PVPP吸附法去除山核桃水提物中的多酚,并利用神经细胞... 有关植物源饮料和食品原料中多酚的去除已有报道,但大多数是用多酚去除率等理化指标进行效果评估,很少有用生物学毒性指标来评估多酚去除的效果。本研究以山核桃鲜果仁水提物为例,用PVPP吸附法去除山核桃水提物中的多酚,并利用神经细胞模型的毒理学检测,评估PVPP去除多酚的效果。数据显示,用PVPP吸附法处理山核桃水提物可以显著地去除多酚(p<0.01),以40mg PVPP对500mg山核桃仁的比例处理10min,多酚去除率可达到84.6%。进一步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的细胞毒理学测定表明,未经PVPP处理的山核桃水提物显著(p<0.01)地增加了人类SH-SY5Y-EGFP神经肿瘤细胞和人类HUVEC正常细胞的死亡率,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而PVPP去除多酚的山核桃水提物没有显著地引起SH-SY5Y-EGFP神经肿瘤细胞和HUVEC正常细胞的死亡(p>0.05)。以上结果表明山核桃鲜果仁水提物因为含有较多的多酚物质,对人类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都具有显著的体外细胞毒性(p<0.01),以此为毒理学评估指标,发现PVPP处理可以大量地去除多酚,降低山核桃果仁水提物中多酚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毒理学评价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在茶饮料沉淀控制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庆磊 孔俊豪 +2 位作者 陈小强 涂云飞 杨秀芳 《中国茶叶加工》 2011年第2期29-32,共4页
PVPP可吸附茶饮料中的部分茶多酚,延缓茶饮料冷后浑的发生,可以提高茶饮料的稳定性,延长贮藏期。本文综述了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的结构和性能,并阐述了PVPP在茶饮料冷后浑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 茶多酚 沉淀 茶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脲醛树脂(UF)包覆耐晒黄G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朝辉 湛雪辉 荀育军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0,共5页
用界面聚合法(以PVP为囊壁)和原位聚合法(以UF为囊壁)制备了耐晒黄G微胶囊.实验结果表明:当以Na2SO4为分离剂,其水溶液加入速度为20 mL/min,囊材含量为15%,分散剂浓度为2.5%时,得到的PVP包覆的耐晒黄G微胶囊性能最好,其平均粒径小于4μm... 用界面聚合法(以PVP为囊壁)和原位聚合法(以UF为囊壁)制备了耐晒黄G微胶囊.实验结果表明:当以Na2SO4为分离剂,其水溶液加入速度为20 mL/min,囊材含量为15%,分散剂浓度为2.5%时,得到的PVP包覆的耐晒黄G微胶囊性能最好,其平均粒径小于4μm;而在酸性条件下,以NH4Cl代替有机酸做催化剂,控制酸化时间为4 h,反应终点pH为1.5,固化温度为70℃,固化时间为2 h时,得到的UF包覆的耐晒黄G微胶囊性能最好,其平均粒径达3.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聚合法 原位聚合法 聚乙烯吡咯烷酮 脲醛树脂 耐晒黄G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_(K30)(PVP)微/纳米球的制备及其表征
7
作者 杜建时 宋岩 +7 位作者 白杰 杨清彪 王书刚 李耀先 董传迎 张小溪 肖建业 袁宏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61-864,共4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原料,将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采用电纺丝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电纺产物.通过扫描电镜(SEM)对产物形态表征.研究了纺丝过程中溶液浓度对纺丝产物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溶剂及实验条件下,溶液浓度的影响...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原料,将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采用电纺丝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电纺产物.通过扫描电镜(SEM)对产物形态表征.研究了纺丝过程中溶液浓度对纺丝产物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溶剂及实验条件下,溶液浓度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只有一个定值才能获得单一的微纳米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纺丝 聚乙烯吡咯烷酮 微纳米球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制备定向排列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管簇 被引量:2
8
作者 乔俊娟 张晓宏 +1 位作者 林彰达 吴世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579-1581,M011,共4页
Arrayed clusters of poly(vinyl pyrrolidone) (PVP) nano-tube were prepared by using porous alumina membrane treated with hydrophobic materials as the template. Fluorescence spectrum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characteri... Arrayed clusters of poly(vinyl pyrrolidone) (PVP) nano-tube were prepared by using porous alumina membrane treated with hydrophobic materials as the template. Fluorescence spectrum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modified pore walls of template by solvents with different polariti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VP nano-tube form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pore walls of template was discussed prelimin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纳米管 Al2O3模板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改性氰酸酯树脂耐湿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结良 梁国正 +2 位作者 赵雯 吕生华 马晓燕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72-76,共5页
对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氰酸酯树脂体系的耐湿热性能进行系统研究。选取湿热老化环境为100h/100℃沸水老化。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PVP用量的增大,固化改性树脂的吸湿率逐渐增大。湿热老化使固化树脂的力学性能急剧下降,但PVP的加入能... 对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氰酸酯树脂体系的耐湿热性能进行系统研究。选取湿热老化环境为100h/100℃沸水老化。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PVP用量的增大,固化改性树脂的吸湿率逐渐增大。湿热老化使固化树脂的力学性能急剧下降,但PVP的加入能够有效改善下降趋势。当PVP用量为5wt%时,湿热老化后固化树脂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的强度保持率从原始氰酸酯的38.8%和35.5%提高到86.8%和66.1%。湿热老化对体系力学性能的损伤可从固化树脂老化前后断口形貌得到合理解释。湿热老化过程中,PVP的加入对体系的热性能、电性能及尺寸稳定性的不利影响较小。综合考虑体系的各项性能指标,以PVP用量为5%时体系耐湿热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BADCy) 湿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对炭黑分散体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守军 冯博洪 +2 位作者 贺晨霞 刁红亮 张瑞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8-141,共4页
黏度和触变指数是对炭黑分散体流变性能的简单量化表征。通过在炭黑分散体母体中加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添加量的PVP,制备了具有不同流变性能的炭黑分散体,检测并分析了各炭黑分散体的黏度-温度曲线、黏度-剪切速率曲线和触变指数,... 黏度和触变指数是对炭黑分散体流变性能的简单量化表征。通过在炭黑分散体母体中加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添加量的PVP,制备了具有不同流变性能的炭黑分散体,检测并分析了各炭黑分散体的黏度-温度曲线、黏度-剪切速率曲线和触变指数,以此来探讨PVP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分散体母体具有剪切稀化行为,加入PVP后可以显著提高体系的表观黏度和触变指数;该体系的表观黏度随温度升高而呈线性降低,对温度具有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炭黑分散体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剂对聚醚砜制膜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蒋炜 江成璋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3-68,共6页
本文考察了不同PVP/PES比率对PES/PVP/DMAc/H2O制膜体系热力学平衡关系、成膜动力学因子De以及膜分离性能的影响,揭示了亲水性聚合物添加剂PVP在PES膜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PVP不是单纯... 本文考察了不同PVP/PES比率对PES/PVP/DMAc/H2O制膜体系热力学平衡关系、成膜动力学因子De以及膜分离性能的影响,揭示了亲水性聚合物添加剂PVP在PES膜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PVP不是单纯的致孔剂,它改变了制膜液相平衡关系及浸入沉淀时非溶剂侵入速度而延迟或促进相分离,从而影响了成膜的结构和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醚砜 pvp添加剂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四氧化三铁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响 赵一阳 +2 位作者 卢晓峰 王海鹰 王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02-2004,共3页
Poly(vinyl pyrrolidone)(PVP)/Fe 3O 4 composite nanofiber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using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The composite nanofib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Poly(vinyl pyrrolidone)(PVP)/Fe 3O 4 composite nanofiber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using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The composite nanofib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XRD(X-ray diffraction)and TGA(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images of the PVP/Fe3O4 nanofibers show that the Fe3O4 nanoparticles with a diameter about 10.5 nm were dispersed in PVP fiber matrices.The XR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ticles in PVP fibers were indeed Fe3O4 nanoparticles.And the TGA of PVP/Fe3O4 nanofiber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Fe3O4 nanoparticles in the composite was about 36.8%(mass fraction).The PVP/Fe3O4 nanofibers were found to be superparamagnetic.The hysteresis loop at room temperature showed a high saturated magnetization(M s=15.1 emu/g)and a low coercive force(μ c=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复合纳米纤维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聚乙烯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性能、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46
13
作者 马婷芳 史铁钧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19,共4页
描述了PVP的结构特点和性能 ,讨论了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各种合成路线 ,并分析了各优缺点。同时 ,全面介绍了PVP和PVPP在众多领域中的应用和最新研究情况 ,便于国内PVP的进一步生产开发。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 N-乙烯吡咯烷酮 交联 聚乙烯吡咯烷酮 N-羟乙基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对中国对虾的毒性试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天保 赵增元 +6 位作者 王勇强 任杰顺 杨秀生 杨晓岩 王颖 王淑君 宋万水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10,共2页
关键词 水产药物 聚乙烯 吡咯烷酮 中国对虾 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壳聚糖共混水凝胶的制备与水的状态 被引量:8
15
作者 易国斌 杨少华 +4 位作者 康正 郭建维 崔亦华 谭帼馨 崔英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761-2765,共5页
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壳聚糖(CHI)共混水凝胶,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CHI含量的升高而升高,SEM图谱观察到PVP/CHI凝胶表面呈现随CHI∶PVP比而变化的微相分离·凝胶溶胀率随着PVP含量升高、PVP分子量... 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壳聚糖(CHI)共混水凝胶,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CHI含量的升高而升高,SEM图谱观察到PVP/CHI凝胶表面呈现随CHI∶PVP比而变化的微相分离·凝胶溶胀率随着PVP含量升高、PVP分子量降低、CHI脱乙酰度增大而升高·DSC分析表明,非冷冻状态下,CHI∶PVP为1∶2时,游离水、可冻结结合水、非冻结结合水含量分别为42·7%、43·3%、14·0%;CHI∶PVP为1∶8时,凝胶中含非冻结结合水少,DSC曲线上只有一个明显的失水吸热峰,由游离水与可冻结结合水叠加而成·-123℃冷冻条件下凝胶的DSC升温曲线在0、38、53℃观察到一组明显的焓化峰,这是由于低温时冻结为结晶相的游离水、可冻结结合水,随温度升高吸热又转化为游离水、可冻结结合水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 壳聚糖 水凝胶 水的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相对分子质量对银纳米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易早 李恺 +4 位作者 牛高 罗江山 陈善俊 易有根 唐永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17-2321,共5页
探讨了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对多元醇法制备银纳米结构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及分析,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粒子的光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探讨了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对多元醇法制备银纳米结构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及分析,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粒子的光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吡咯烷酮将得到不同形貌的银纳米粒子;相对分子质量为1×104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得到的银纳米线产率最大,随着聚乙烯吡咯烷酮相对分子质量增加,银纳米线将减少,相应的银纳米立方体将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 银纳米粒子 多元醇法 形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碱性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1
17
作者 傅婧 林瑞 +3 位作者 吕洪 王晓蕾 马建新 乔锦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53-2658,共6页
通过在不同浓度KOH溶液中进行掺杂,制备出了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VA/PVP)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详尽考察了膜的组成、微观结构、热稳定性、离子电导率和甲醇吸收率.结果表明,PVA与PVP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当m(PVA)∶m(PVP)=1∶0.5时... 通过在不同浓度KOH溶液中进行掺杂,制备出了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VA/PVP)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详尽考察了膜的组成、微观结构、热稳定性、离子电导率和甲醇吸收率.结果表明,PVA与PVP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当m(PVA)∶m(PVP)=1∶0.5时,膜断面致密、均匀,未发生大尺度相分离.PVP的混入可以极大提高复合膜的电导率和热稳定性.当m(PVA)∶m(PVP)=1∶1时,复合膜的电导率可达2.01×10-3 S.cm-1.PVA/PVP/KOH膜的甲醇吸收率随温度的升高没有明显变化,100℃时其甲醇吸收率仅为同条件下Nafion 115膜的1/4.这表明该复合膜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固体电解质膜且可提高膜的使用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固体电解质膜 聚乙烯 聚乙烯吡咯烷酮 离子电导率 甲醇吸收率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复合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龚梅 左奕 +2 位作者 邹琴 张利 李玉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9-442,共4页
用溶液共混法和冷冻解冻工艺制备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二元复合水凝胶,通过红外、XRD、DSC、含水率与溶胀测试等对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分析表征,并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细胞毒性。结果表明,PVP能与PVA通过化学键合形... 用溶液共混法和冷冻解冻工艺制备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二元复合水凝胶,通过红外、XRD、DSC、含水率与溶胀测试等对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分析表征,并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细胞毒性。结果表明,PVP能与PVA通过化学键合形成分子级混合的PVA/PVP复合水凝胶。PVP含量可以影响PVA水凝胶的结构、结晶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吸水率以及力学性能。该复合水凝胶具有高的吸水率和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而且具有类似天然软骨的可渗透性。PVP/PVA复合水凝胶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人工软骨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聚乙烯吡咯烷酮 水凝胶 人工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纳米Pd粒子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艳丽 谭德新 +2 位作者 徐国财 张明旭 张宏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1-884,共4页
在微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存在下,利用超声还原氯化钯水溶液,制备出超细纳米Pd颗粒,用高分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其表面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Pd粒子的粒径均一,大约为3 nm.纳米P... 在微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存在下,利用超声还原氯化钯水溶液,制备出超细纳米Pd颗粒,用高分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其表面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Pd粒子的粒径均一,大约为3 nm.纳米Pd/PVP复合粉末的羰基红外吸收峰比PVP的羰基吸收峰红移9 cm-1;且当超声反应50 min时,PVP紫外吸收波峰蓝移16 nm,表明了纳米Pd与PVP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力.XPS结果证明,纳米Pd与PVP的羰基基团通过配位作用使超细纳米Pd粒子得以稳定分散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纳米Pd 聚乙烯吡咯烷酮 氯化钯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ggin结构钨磷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膜的制备和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冯威 张铁锐 +3 位作者 刘延 卢然 赵英英 姚建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30-832,共3页
A new photochromic complex of Keggin type tungstophosphate acid/polyvinyl pyrrolidone system was prepared, and its thin films was made by the dipping method. Their photochromic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FTIR, UV... A new photochromic complex of Keggin type tungstophosphate acid/polyvinyl pyrrolidone system was prepared, and its thin films was made by the dipping method. Their photochromic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FTIR, UV Vis spectra. The salts were form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on based on the N atoms in the polymeric molecules and H + of the acids. The UV Vis spectra showed that this type of system had an excellent photochromic behavior. The g values of ESR spectra for the one electron blues wer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etragonal W(Ⅴ) complex in colored thin film. 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charge could be transferred between the anion and cation under irradiation of UV light and the result in the oxidation of the cation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an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钨磷酸 聚乙烯吡咯烷酮 光致变色 电荷转移 复合膜 制备 KEGGIN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