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压聚乙烯反应管爆破试验 被引量:11
1
作者 钟汉通 陈国理 王作池 《压力容器》 1991年第2期40-43,共4页
本文采用王仁东的按材料的扭转剪切强度数据计算大壁厚圆筒爆破压力的方法,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在3.3%以内。在试验方面,本文解决了近万大气压(近千兆帕)超高压爆破试验的两大技术关键——超高压倍加器和开式圆筒的端部超高压的密封,成... 本文采用王仁东的按材料的扭转剪切强度数据计算大壁厚圆筒爆破压力的方法,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在3.3%以内。在试验方面,本文解决了近万大气压(近千兆帕)超高压爆破试验的两大技术关键——超高压倍加器和开式圆筒的端部超高压的密封,成功地爆破了三件超高压聚乙烯反应管试件,在国内外尚属首次,为聚乙烯反应管的安全技术鉴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反应管 爆破 试验 超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聚乙烯反应管自增强残余应力松弛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薛青利 林玉霞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3,共3页
针对高压聚乙烯反应管在服役期间的自增强残余应力松弛现象 ,根据反应管的服役条件 ,分析了正常服役条件下反应管自增强残余应力松弛的原因 ,指出了影响反应管自增强残余应力松弛的主要因素是正常操作时的稳态平均温度场和开停工循环压... 针对高压聚乙烯反应管在服役期间的自增强残余应力松弛现象 ,根据反应管的服役条件 ,分析了正常服役条件下反应管自增强残余应力松弛的原因 ,指出了影响反应管自增强残余应力松弛的主要因素是正常操作时的稳态平均温度场和开停工循环压力 ;通过自增强厚壁圆筒在循环压力和均匀温度场单独和综合作用下的残余应力松弛试验 ,建立了高压聚乙烯反应管自增强残余应力松弛量的工程算式。研究表明 ,高压聚乙烯反应管仅受到正常服役时的开停工循环压力和操作温度作用时 ,在其 2 0a的寿命期内 ,反应管壁内仍有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聚乙烯反应管 自增强 残余应力 松弛 研究 聚乙烯装置 厚壁圆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聚乙烯反应管自增强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康林 黄小平 +1 位作者 王金娥 夏智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983-985,共3页
针对超高压聚乙烯反应管内径小、壁厚大、内部介质压力为超高压等特点 ,开发出一套管内壁应变片粘贴装置和引线密封装置 ,从而保证了内压达 5 5 0 MPa以上时应变片及引线的密封与绝缘性。基于内壁应变—压力关系曲线与残余应力之间的对... 针对超高压聚乙烯反应管内径小、壁厚大、内部介质压力为超高压等特点 ,开发出一套管内壁应变片粘贴装置和引线密封装置 ,从而保证了内压达 5 5 0 MPa以上时应变片及引线的密封与绝缘性。基于内壁应变—压力关系曲线与残余应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成功地测取了反应管内壁残余应力。本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小管径管道内壁应变和自增强残余应力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聚乙烯管式反应 自增强 残余应力 密封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聚乙烯反应器检验与安全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明东 杜护军 +5 位作者 崔军 王家辉 王乐福 马润生 马建华 张健 《压力容器》 2002年第10期47-51,共5页
针对我国 2 0世纪 60年代由英国 (ICI)西蒙 -卡夫斯公司引进的超高压聚乙烯反应器的结构特点 。
关键词 超高压聚乙烯反应 检验 安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聚乙烯反应器制造的质量控制
5
作者 聂颍新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0年第5期8-11,18,共5页
结合聚乙烯、聚丙烯反应器制造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大型压力容器制造技术在该项目上的突破和发展,对大型石化容器工厂制作和现场组焊的质量控制有一定的启迪。
关键词 聚乙烯反应 现场组焊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聚乙烯反应器的疲劳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黎庭新 李添祥 《压力容器》 1990年第4期20-25,共6页
本文对在役九年的超高压反应管的筒体、螺纹、法兰、螺栓做了疲劳试验,着重作了疲劳分析与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并且表明该反应器仍可继续使用。
关键词 高压反应 聚乙烯反应 疲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聚乙烯反应器的制造
7
作者 秦瑞康 吉仁旺 《压力容器》 2002年第10期32-35,共4页
介绍南化公司化机厂通过加强对聚乙烯反应器制造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
关键词 聚乙烯反应 设计 材料 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掺杂TiO_2光催化降解聚乙烯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熊裕华 李凤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7-611,共5页
以快速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并用Fe3+对其掺杂改性,在室温条件下,用于固相光催化降解聚乙烯(PE)包装薄膜的研究.对催化剂和薄膜进行了X衍射分析(XRD)、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观察.结果表明,... 以快速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并用Fe3+对其掺杂改性,在室温条件下,用于固相光催化降解聚乙烯(PE)包装薄膜的研究.对催化剂和薄膜进行了X衍射分析(XRD)、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观察.结果表明,60W紫外光辐射240h后,PE失重为8.43%,锐钛矿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使PE失重30.66%;用Fe3+掺杂后,0.5%Fe2O3/TiO2、1.0%Fe2O3/TiO2和2.0%Fe2O3/TiO2分别使PE失重35.91%、20.72%和13.30%.光催化剂加速了PE的失重,碳链的断裂和光氧化腐蚀,在薄膜表面形成大量的坑洞,降解产物中的小分子量的石蜡含量明显增高.Fe3+掺杂有一个最佳量,0.5%Fe2O3/TiO2光催化降解PE的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Fe^3+参杂 聚乙烯薄膜 固相光催化降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ipol PE反应器注入催化剂后无反应的现象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栗文革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1年第5期15-17,共3页
讨论了unipol聚乙烯反应器注入催化剂后不建立反应的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 Unipol聚乙烯反应 催化剂 聚合反应 种子床 杂质 反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应力松弛和自增强处理压力对在役高压容器的安全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海辉 曾莹莹 钟汉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227-3231,共5页
为了确定残余应力松弛和自增强处理压力对在役高压容器安全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测试结果获得了残余应力的松弛规律,计算了在工作压力、残余应力作用下的当量等效应力沿壁厚分布情况,模拟计算出了不同的工作压力、自增强处理压力下的安... 为了确定残余应力松弛和自增强处理压力对在役高压容器安全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测试结果获得了残余应力的松弛规律,计算了在工作压力、残余应力作用下的当量等效应力沿壁厚分布情况,模拟计算出了不同的工作压力、自增强处理压力下的安全系数,推导出了最佳自增强处理压力。结果表明所研究的高压聚乙烯反应管在使用10年后,环向应力在近内壁区衰减最快,从-600MPa衰减到-333MPa,衰减率达45%;在弹性区衰减较小,残余应力峰值位置外移,但其峰值大小变化不大。对于自增强处理后的压力容器,在工作压力作用下,随着残余应力的松弛,内壁面当量等效应力增大,当量等效应力在弹塑性交界处最大,应该按此处的当量等效应力计算安全系数。依据示例聚乙烯反应管尺寸,模拟计算出在工作压力分别为180、280、380MPa时,经过自增强处理压力分别为606、677、743MPa的最佳自增强处理后,其安全系数比残余应力全部衰减为0时分别高16%、26%、37%。压力容器工作压力越大,经最佳自增强处理后安全系数增大得越多,但残余应力衰减对其安全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松弛 最佳自增强处理压力 安全系数 高压容器 聚乙烯反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