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卤阻燃聚乙烯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世双 刘敏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4-6,共3页
研究了无卤阻燃剂Al(OH)_3、Mg(OH)_2、红磷等单独使用时对LDPE阻燃性能的影响。并对Mg(OH)_2粒度,Al(0H)_3/Mg(OH)_2、红磷/Al(OH)_3/Mg(OH)_2复配体系的协同效果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PE 协同效应 无卤阻燃剂 LDPE 聚乙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乙烯醇体系熔体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茹 王琪 +1 位作者 李莉 陈宁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6-20,共5页
采用HAAKERHEOCORD 90挤出式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改性PVA体系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 ,改性PVA熔体是对剪切速率敏感的假塑性流体 ,非牛顿指数n较小 ,熔体偏离牛顿流体的程度较大。在相同温度及剪切速率下 ,随水含量增加 ,改性PVA体系的表... 采用HAAKERHEOCORD 90挤出式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改性PVA体系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 ,改性PVA熔体是对剪切速率敏感的假塑性流体 ,非牛顿指数n较小 ,熔体偏离牛顿流体的程度较大。在相同温度及剪切速率下 ,随水含量增加 ,改性PVA体系的表观粘度下降。改性PVA体系的粘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提高和水含量减少而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聚乙烯体系 熔体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堵剂聚乙烯亚胺冻胶成冻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贾艳平 王业飞 +1 位作者 何龙 赵福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研究了聚乙烯亚胺(PEI)交联的聚合物强冻胶(强凝胶)的成冻性能。成冻液用4.0g/LNaCl盐水配制。组分选择结果如下:从冻胶90℃、2个月稳定性考虑,在4种聚合物中,M=8.0×10^6、HD=5%的HPAMDF800最好,M=1.5×10^4的PEI... 研究了聚乙烯亚胺(PEI)交联的聚合物强冻胶(强凝胶)的成冻性能。成冻液用4.0g/LNaCl盐水配制。组分选择结果如下:从冻胶90℃、2个月稳定性考虑,在4种聚合物中,M=8.0×10^6、HD=5%的HPAMDF800最好,M=1.5×10^4的PEIQL1001-C3好于M=3×10^3的QL-1001-C1。发表了DFS00/QL1001-C3体系在75℃、90℃、105℃下的成冻时间(形成G级凝胶的时间)等值图和突破真空度(冻胶强度)等值图,及1.5%/1.2%、1.2%/0.6%、0.9%/0.3%的DF800/QL-1001-C3体系在3个温度下的2项性能数据,表明PEI冻胶的成冻规律与一般冻胶相同,即聚合物、交联剂用量增大,成冻温度升高,则成冻时间缩短,成冻强度增大。pH值6~7时成冻时间较短。配液盐水中NaCl浓度由5.0g/L增至30g/L时,1.2%/0.6%体系成冻时间延长,成冻强度下降。碳酸钙、石英砂对该体系的成冻性能无影响。PEI毒性小,推荐该体系用于海上油田堵水调剖。图8表4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聚乙烯亚胺凝胶体系 聚乙烯亚胺凝胶 强凝胶 堵水调剖剂 配方研究 成胶性能 海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HDPE导电复合体系中Kerner-Nielson方程修正及电渗流与粘弹渗流的相关性 被引量:8
4
作者 郑强 吴刚 +1 位作者 沈烈 宋义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86-1188,共3页
The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lectrical percolation and viscoelastic percolation for carbon black(CB) fille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 conductive composites was carried out through examining the fill... The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lectrical percolation and viscoelastic percolation for carbon black(CB) fille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 conductive composites was carried out through examining the filler volume fraction dependence of the volume resistivity(ρ) and normalized dynamic storage modulus,G c/G p,in which G c,G p are dynamic storage modulus of the composites and the matrix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ritical filler volume fraction of viscoelastic percolation approached the lower threshold(φ1) of the electrical percolation,indicating an insulator-semiconductor change corresponding to the beginning of network structure formation. Substituting K for A,a modified Kerner-Nielson equation was obtained and used to analyze the formation of network structure. It is suggested that parameter K is associated with CB volume fraction. [WT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高密度聚乙烯导电复合体系 渗流 动态粘弹性 Kerner-Nielson方程修正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PAM/PEI体系延缓成胶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锦霞 赵梦云 赵青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9-283,共5页
使用一种氨基保护剂与3种商品聚乙烯亚胺反应,制得了钝化率不同(50%,70%,95%)的3个系列改性聚乙烯亚胺PEI-Sc,通过红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谱确认了改性物的化学结构。考察了1.25%PAM(相对分子质量1.0×107)+0.625%PEI-Sc水溶液在120... 使用一种氨基保护剂与3种商品聚乙烯亚胺反应,制得了钝化率不同(50%,70%,95%)的3个系列改性聚乙烯亚胺PEI-Sc,通过红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谱确认了改性物的化学结构。考察了1.25%PAM(相对分子质量1.0×107)+0.625%PEI-Sc水溶液在120℃的成胶时间(形成Sydansk相对强度代码D级凝胶所需时间)。结果表明成胶时间随PEI-Sc钝化率的增大而大幅度增大,最大值超过40小时,为使用未改性PEI时的30倍以上;减小原料PEI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配液用水的矿化度(由0增至6、20 g/L),均可增大成胶时间;在较低温度下(90℃,100℃),成胶时间大幅度增加。PEI-Sc/PAM体系可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堵水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化学改性 聚丙烯酰胺/聚乙烯亚胺凝胶体系 延缓交联 成胶时间 堵水调剖剂 高温 高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改性HDPE共混体系的组成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冯建民 张雁 +3 位作者 李忠明 杨鸣波 李喜武 何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44-147,共4页
本工作旨在通过共混改性实现聚烯烃塑料高性能化。介绍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碳酸酯(PC)共混体系中组成对拉伸性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C含量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降... 本工作旨在通过共混改性实现聚烯烃塑料高性能化。介绍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碳酸酯(PC)共混体系中组成对拉伸性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C含量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降低,而加入10phr的增容剂烯基双酚A醚接枝LDPE的体系,在相同PC含量时,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高于未加增容剂的体系;PC含量低时,体系中PC基本上呈圆球状,PC含量较高时,部分PC粒子变形成椭球状、长条状、甚至纤维状;共混物受拉后,较多PC粒子向纤维状转变,就是因为这一形态的变化,承受了拉应力,对拉伸强度产生了贡献,由此给PC对体系拉伸性能影响进行了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成 高密度聚乙烯/聚碳酸酯共混体系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LDPE共混体系在低频振动场中注塑制品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任超 高雪芹 +1 位作者 邓畅 申开智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0,共4页
近年来,在聚合物成型过程中,熔体振动技术引起了高聚物研究者的广泛重视。采用自行研制的低频振动注射装置,在聚合物常规注射成型过程中叠加振动场,控制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从而提高制品力学性能。实验的研究对象为HDPE/LDPE共混体系。... 近年来,在聚合物成型过程中,熔体振动技术引起了高聚物研究者的广泛重视。采用自行研制的低频振动注射装置,在聚合物常规注射成型过程中叠加振动场,控制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从而提高制品力学性能。实验的研究对象为HDPE/LDPE共混体系。研究表明:振动注塑有利于试样增强增韧,与常规注塑试样相比,振动注塑试样拉伸强度最大增幅为53.7%,冲击强度最大增幅为55.4%。采用SEM、WAXD、DSC等方法对试样微观形态结构进行表征,发现试样中大分子链高度取向,并有串晶生成。此外,振动注塑还有利于HDPE和LDPE发生共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注射 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 力学性能 取向 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8
作者 卢建军 谢克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65-1268,共4页
介绍了煤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包括煤粉填料、神府煤 /高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特种无烟煤粉共混塑料、煤 /聚己内酰胺复合材料、风化煤腐殖酸 /聚己内酰胺复合材料和傅 -克烷基化改性煤 /聚丙烯复合材料 ,以及煤基高分子复合材料... 介绍了煤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包括煤粉填料、神府煤 /高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特种无烟煤粉共混塑料、煤 /聚己内酰胺复合材料、风化煤腐殖酸 /聚己内酰胺复合材料和傅 -克烷基化改性煤 /聚丙烯复合材料 ,以及煤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高分子复合材料 煤粉填料 神府煤/高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 特种无烟煤粉共混塑料 煤/聚己内酰胺复合材料 风化煤腐殖酸/聚己内酰胺复合材料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在高分子载体中平衡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钟智 林德溪 黄延宾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5-118,共4页
提出了一种获得任意温度下小分子在高分子载体中平衡溶解度的方法,结合使用热分析实验得到的熔点数据和Flory-Huggins高分子溶液理论来取得完整的溶解度-温度曲线。选用小分子药物芬布芬/聚乙烯基吡咯烷酮(Fen/PVP)作为模型体系进行研... 提出了一种获得任意温度下小分子在高分子载体中平衡溶解度的方法,结合使用热分析实验得到的熔点数据和Flory-Huggins高分子溶液理论来取得完整的溶解度-温度曲线。选用小分子药物芬布芬/聚乙烯基吡咯烷酮(Fen/PVP)作为模型体系进行研究来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一般的小分子/高分子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分散体 热分析方法 Flory-Huggins理论 平衡溶解度 芬布芬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数极谱法测定矿石中微量铼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毓琏 《岩矿测试》 CAS 1988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矿石中铼的含量极微,近年来对铼的测定虽有报导,但方法灵敏度都不太高。本文根据在硫酸溶液中,高铼酸根离子可与碲酸产生一个极谱催化还原波。试验了在硫酸、EDTA、聚乙烯醇体系中,加入适量二苯胍,使铼的催化波提高。
关键词 导数极谱法 催化波 硫酸溶液 催化还原 方法灵敏度 二苯胍 聚乙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vinyl butyral/Pluronic F127/PEG200 blend systems
11
作者 欧阳伟 邱运仁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1891-1896,共6页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mass fraction of Pluonic F127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vinyl butyric (PVB)/Pluronic F127/polyethylene glycol (PEG) 200 blend systems was investigated by a rotational rh...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mass fraction of Pluonic F127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vinyl butyric (PVB)/Pluronic F127/polyethylene glycol (PEG) 200 blend systems was investigated by a rotational rheometer with parallel plat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lend systems approach homogeneous state at 140, 150 and 160℃while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blend systems significantly deviate from the homogeneous systems at 120℃. Shear thinning behavior is observed for all the blend system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is enhanced by increasing Pluronic F127 content. The complex viscosity, storage modulus, loss modulus, zero-shear activation energy and flow recovery of the blend system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Pluronic F127 content. There is a crossing point for the loss modulus and the storage modulus of each sample at high frequency, which is called specified frequency (SF). The loss modulus is larger than the storage modulus when the frequency is less than the SF, and when frequency is more than SF, the loss modulus is smaller than the storage modu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vinyl butyral amphiphilic copolymer polyethylene glycol dynamic rheologica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