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胶-凝胶法制备聚酰胺-酰亚胺粘结MoS_(2)/SiO_(x)固体润滑涂层及其真空摩擦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霍丽霞 苟世宁 +4 位作者 郭芳君 贺颖 冯凯 周晖 张凯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11-115,共5页
为了提升粘结MoS_(2)固体润滑涂层对空间活动零部件的润滑效果,本工作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酰亚-酰亚胺粘结MoS_(2)/SiO_(x)固体润滑涂层,通过正硅酸乙酯与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中通过共水解反应制... 为了提升粘结MoS_(2)固体润滑涂层对空间活动零部件的润滑效果,本工作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酰亚-酰亚胺粘结MoS_(2)/SiO_(x)固体润滑涂层,通过正硅酸乙酯与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中通过共水解反应制备了有机硅溶胶。硅溶胶进一步与聚酰胺-酰亚胺树脂、MoS_(2)混合,获得润滑涂料,并喷涂于G95Cr18基体表面,经固化获得聚酰亚-酰亚胺粘结MoS_(2)/SiO_(x)固体润滑涂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了粘结剂结构,利用热失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表征了涂层的热性能。通过真空球盘摩擦试验机研究了涂层的真空摩擦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对磨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iO_(x)表面的环氧基团能够与聚酰胺-酰亚胺在固化过程中产生化学键合作用,增加了两相的相容性,SiO_(x)在涂层中的分布均匀;随着SiO_(x)含量的增加,润滑涂层的热稳定性和聚酰胺-酰亚胺的T_(g)提高;SiO_(x)在涂层中分散均匀,含量达到2.0%(质量分数)以上时,能够有效降低涂层的磨损,在涂层中与固体润滑剂MoS_(2)产生协同润滑效果,通过产生滚动作用来提升润滑涂层的强度,从而起到降低涂层真空摩擦系数与磨损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 固体润滑涂层 真空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毒性有机交联两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的研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应泽 刘卫东 萧汉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59,共5页
采用低毒性的对住取代苯酚十六亚甲基四胺为交联剂,制备了在高温地层内交联成胶的两性聚合物凝胶调驱剂。所用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DQ和-DL水解度25%,阳离子度5%,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8×10^7和1.7×10^7。实验成胶温度... 采用低毒性的对住取代苯酚十六亚甲基四胺为交联剂,制备了在高温地层内交联成胶的两性聚合物凝胶调驱剂。所用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DQ和-DL水解度25%,阳离子度5%,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8×10^7和1.7×10^7。实验成胶温度为80℃,一般在80℃测定凝胶黏度。考察了每一组分的优化用量,结果如下:聚合物3.0g/L,交联剂胺组分1.0g/L,酚组分0.45g/L(DQ聚合物凝胶)或0.50g/L(DL聚合物凝胶),催化剂(pH调节剂)草酸1.5g/L或1.0g/L;淡水配制的成胶液成胶时间为15天,凝胶黏度45-48Pa·s;加入草酸的矿化度2.0g/L盐水成胶液的成胶时间为2.5~4.0天,同时加入碳酸氢钠可调节成胶时问;在硫脲、硫代硫酸钠和亚硫酸钠中,后者用作高温稳定剂的效果最好,适宜加量为0.3g/L。配液用水矿化度由2.0g/L增至10g/L时,凝胶的剪切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仅略有下降。图7表4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 有机交联剂 对位取代苯酚佚甲基四体系 配方研究 地层内交联成 调驱剂 高温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改性壳聚糖气凝胶对Cr(Ⅵ)和Cu(Ⅱ)的吸附及机理 被引量:5
3
作者 曾湘楚 黄红诚 +2 位作者 宋华 银秀菊 武哲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58,共12页
以壳聚糖(CS)为基材,戊二醛(GA)为交联剂,聚乙烯亚胺(PEI)为接枝材料,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一种聚乙烯亚胺改性壳聚糖气凝胶吸附剂(CS/PEI)。对制备的气凝胶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其对水体Cr(Ⅵ)和Cu(Ⅱ)的吸附性能、模型和机理。CS/PEI-... 以壳聚糖(CS)为基材,戊二醛(GA)为交联剂,聚乙烯亚胺(PEI)为接枝材料,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一种聚乙烯亚胺改性壳聚糖气凝胶吸附剂(CS/PEI)。对制备的气凝胶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其对水体Cr(Ⅵ)和Cu(Ⅱ)的吸附性能、模型和机理。CS/PEI-1吸附Cr(Ⅵ)、Cu(Ⅱ)的最佳pH分别为3、6。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更符合拟二级模型和Langmuir模型,对Cr(Ⅵ)、Cu(Ⅱ)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88.69、93.51 mg/g。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CS/PEI-1吸附Cr(Ⅵ)、Cu(Ⅱ)是一个自发、吸热、熵增的过程。吸附机理表明,CS/PEI-1吸附Cr(Ⅵ)、Cu(Ⅱ)的作用主要包括静电吸引、螯合、络合、氧化-还原、孔扩散、孔填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乙烯 重金属离子 冷冻-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稳定剪切条件下聚乙烯亚胺冻胶成胶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梦云 张锁兵 +2 位作者 丁树柏 欧阳坚 赵青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2,15,共5页
考察了由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6.47×106~1.06×107)和水解度(2%~25%)的5种PAM与聚乙烯亚胺PEI-C1(M为3000~3500)的蒸馏水溶液在100℃、静态条件下的成冻性能,选择1.25%HF70008(M=8.18×106、水解度2.5%的PAM)/0.625%PEI-C... 考察了由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6.47×106~1.06×107)和水解度(2%~25%)的5种PAM与聚乙烯亚胺PEI-C1(M为3000~3500)的蒸馏水溶液在100℃、静态条件下的成冻性能,选择1.25%HF70008(M=8.18×106、水解度2.5%的PAM)/0.625%PEI-C1为实验成冻体系。该体系在120℃、51/s下连续剪切时的表观黏度曲线包括诱导、成冻和稳定三个阶段;在110℃下,剪切速率由11/s增至201/s时,初凝时间由2162s缩短至840s;由90℃、100℃、120℃和51/s下的初凝时间按Arrhenius公式求得,该体系的表观反应活化能为61.94kJ/mol,与文献值一致。通过改变该体系中PEI-C1的用量求得HF70008与PEI-C1的临界质量比为2∶1,高于此比例的体系形成的冻胶不稳定。温度、剪切速率、PAM和PEI用量对成冻时间的影响与一般聚合物冻胶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聚合物冻 聚丙烯酰胺 成冻(成)性能 组成与配方 高温 稳态剪切 堵水调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增强PAM/PEI冻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强 于小荣 +2 位作者 肖雪 罗跃 杨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0-205,共6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SiO_(2)为增强剂构建C-SiO_(2)/聚丙烯酰胺(PAM)/聚乙烯亚胺(PEI)冻胶体系,模拟油藏环境对其抗温性、抗盐性、长期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C-SiO_(2)/PAM/PEI冻胶体系在酸性环境下不能成胶,当pH≥7时,C-S...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SiO_(2)为增强剂构建C-SiO_(2)/聚丙烯酰胺(PAM)/聚乙烯亚胺(PEI)冻胶体系,模拟油藏环境对其抗温性、抗盐性、长期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C-SiO_(2)/PAM/PEI冻胶体系在酸性环境下不能成胶,当pH≥7时,C-SiO_(2)/PAM/PEI冻胶体系成胶时间缩短,强度增强。温度由30℃提高到120℃,成胶时间由20 h缩短为1 h,冻胶强度不断提高,在120℃下最终成胶强度可达到Ⅰ级。矿化度由0 mg/L上升到1.0×10^(5)mg/L,成胶时间从3 h延缓为5 d,成胶强度由Ⅰ级降为G级。在120℃下、pH为9、矿化度为7.0×10^(4)mg/L NaCl溶液中,C-SiO_(2)/PAM/PEI冻胶体系最终强度可达到H级,表观黏度可达6.0×10^(5)mPa·s左右,且维持360 d以上不脱水,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结果表明,C-SiO_(2)本身的强度提高了冻胶体系的强度、耐温性和长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增强冻 聚乙烯 聚丙烯酰胺 调剖堵水 抗温性 抗盐性 稳定性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PAM/PEI体系延缓成胶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锦霞 赵梦云 赵青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9-283,共5页
使用一种氨基保护剂与3种商品聚乙烯亚胺反应,制得了钝化率不同(50%,70%,95%)的3个系列改性聚乙烯亚胺PEI-Sc,通过红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谱确认了改性物的化学结构。考察了1.25%PAM(相对分子质量1.0×107)+0.625%PEI-Sc水溶液在120... 使用一种氨基保护剂与3种商品聚乙烯亚胺反应,制得了钝化率不同(50%,70%,95%)的3个系列改性聚乙烯亚胺PEI-Sc,通过红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谱确认了改性物的化学结构。考察了1.25%PAM(相对分子质量1.0×107)+0.625%PEI-Sc水溶液在120℃的成胶时间(形成Sydansk相对强度代码D级凝胶所需时间)。结果表明成胶时间随PEI-Sc钝化率的增大而大幅度增大,最大值超过40小时,为使用未改性PEI时的30倍以上;减小原料PEI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配液用水的矿化度(由0增至6、20 g/L),均可增大成胶时间;在较低温度下(90℃,100℃),成胶时间大幅度增加。PEI-Sc/PAM体系可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堵水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化学改性 聚丙烯酰胺/聚乙烯体系 延缓交联 时间 堵水调剖剂 高温 高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抗温抗盐超强堵剂的研制 被引量:17
7
作者 周明 赵金洲 +1 位作者 蒲万芬 杨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66,共6页
将聚乙烯亚胺用作交联剂,与梳型聚丙烯酰胺(KYPAM)的酰胺基团反应制备一种共价键交联的抗温抗盐堵剂,考察各因素对成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KYPAM相对分子质量、交联剂或KYPAM质量浓度的增加,成胶时间缩短,相应的表观黏度增大,... 将聚乙烯亚胺用作交联剂,与梳型聚丙烯酰胺(KYPAM)的酰胺基团反应制备一种共价键交联的抗温抗盐堵剂,考察各因素对成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KYPAM相对分子质量、交联剂或KYPAM质量浓度的增加,成胶时间缩短,相应的表观黏度增大,相对分子质量太高或交联剂质量浓度过高易脱水;成胶时间随着pH值的增加呈现缩短、增长又缩短的趋势;温度越高成胶时间越短,凝胶强度越大,温度过高会破坏聚合物凝胶的网络结构,高温下形成的凝胶弹性较差,发脆,容易被破坏;成胶时间随矿化度的增加而变长,成胶强度随矿化度的增加而变弱;KY-PAM相对分子质量800万,聚合物质量浓度12 g/L,交联剂质量浓度9 g/L,pH值5-7为最优配方,其适用油藏温度为80-110℃,矿化度小于、等于80 g/LNaCl+1.2 g/LCaCl2;采用最优配方,聚乙烯亚胺PEI-KYPAM凝胶堵剂的突破压力和强度比酚醛树脂-KYPAM凝胶堵剂高,其耐冲刷性也优于酚醛树脂-KYPAM凝胶堵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聚丙烯酰胺凝胶 堵剂 高温高盐油藏 超强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