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缝合模式对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影响
1
作者 尹志豪 葛超坤 +3 位作者 徐平 铁瑛 张臻臻 鞠光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8,33,共8页
在航空航天领域,缝合复合材料因其卓越的抗冲击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不同缝合模式会对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产生影响,并且在缝合过程中,缝线对复合材料的层内性能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采用多尺度建模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聚乙烯... 在航空航天领域,缝合复合材料因其卓越的抗冲击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不同缝合模式会对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产生影响,并且在缝合过程中,缝线对复合材料的层内性能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采用多尺度建模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聚乙烯-甲基丙烯酸(EMAA)缝线缝合间距、缝合方向对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和层内性能的影响,验证了缝合复合材料板多尺度模型的有效性。缝合导致复合材料层合板缝线周围面内性能下降,但面外方向抗冲击性能有所提高。不同缝合间距的比较显示,缝合间距越小,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提升越高。对比45°和0°两种不同缝合方向的层合板性能发现,45°缝合方向相较于0°缝合方向,在面内和面外性能方面表现都更为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甲基丙烯酸(emaa) 复合材料 缝合 机械性能 低速冲击 多尺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改性Ti_(3)C_(2)T_(x) MXene交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薄膜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和抗静电性能研究
2
作者 夏碧华 李家豪 +5 位作者 张枭楠 侯茗萱 瞿润怡 黄杨宇 李婷 东为富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5-183,共9页
随着网络通信的发展和电子设备使用频率的增加,电磁波辐射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亟需研究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材料。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二维片层材料Ti_(3)C_(2)T_(x) MXene为研究对象,以含有大量氨基的高分... 随着网络通信的发展和电子设备使用频率的增加,电磁波辐射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亟需研究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材料。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二维片层材料Ti_(3)C_(2)T_(x) MXene为研究对象,以含有大量氨基的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亚胺为改性剂,基于Ti_(3)C_(2)T_(x) MXene和聚乙烯亚胺之间的氢键作用使聚乙烯亚胺分子接枝在Ti_(3)C_(2)T_(x) MXene表面,制得改性Ti_(3)C_(2)T_(x) MXene。通过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之间的加成反应制备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并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作为聚合物基体,以改性Ti_(3)C_(2)T_(x) MXene作为交联剂,通过溶液聚合和浇铸成膜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乙烯亚胺接枝Ti_(3)C_(2)T_(x) MXene交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薄膜。对制备的聚乙烯亚胺接枝Ti_(3)C_(2)T_(x) MXene交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薄膜的结构进行透射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拉曼光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对该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电磁屏蔽性能、拉伸性能和抗静电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薄膜表现出45 dB的高电磁屏蔽效率,12 MPa的高拉伸强度以及5×10^(7)Ω的高表面电阻,均高于不含Ti_(3)C_(2)T_(x) MXene的聚乙烯亚胺交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片层材料MXene 聚乙烯亚胺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 电磁屏蔽性能 抗静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等离子体诱导聚乙烯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 被引量:5
3
作者 邱晔 王真 +2 位作者 洪品杰 戴树珊 张承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89-491,共3页
聚乙烯(PE)通常作为性能优良的薄膜材料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表面能低,导致表面亲水性差,粘结性弱,染色性能、印刷性能等很不理想[1,2].在高分子材料的各种表面改性方法中,接枝共聚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3~5].本文探... 聚乙烯(PE)通常作为性能优良的薄膜材料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表面能低,导致表面亲水性差,粘结性弱,染色性能、印刷性能等很不理想[1,2].在高分子材料的各种表面改性方法中,接枝共聚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3~5].本文探讨了用微波冷等离子体激活聚乙烯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等离子体 聚乙烯 表面接枝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薄膜等离子体接枝甲基丙烯酸及阻燃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施来顺 王建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89-493,共5页
以聚乙烯为基础 ,通过等离子体接枝方法接枝甲基丙烯酸 .研究了接枝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 ,并对接枝样品的阻燃性能进行了表征 .接枝后样品的点燃时间明显延长 ,极限氧指数明显提高 ,成炭量明显增加 ,说明接枝后的侧基 (—COOH,— COO... 以聚乙烯为基础 ,通过等离子体接枝方法接枝甲基丙烯酸 .研究了接枝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 ,并对接枝样品的阻燃性能进行了表征 .接枝后样品的点燃时间明显延长 ,极限氧指数明显提高 ,成炭量明显增加 ,说明接枝后的侧基 (—COOH,— COO-Na+和— COO-K+ )在热降解过程中不仅自身参与成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性 冷等离子体 聚乙烯 表面接枝 改性 甲基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制备极性聚乙烯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国华 颜文礼 糜庆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52,共4页
在水 甲苯介质中制备了聚乙烯 g 甲基丙烯酸甲酯 (PE g PMMA)。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引发剂 (BPO)、单体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用裂解色谱、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对接枝物进行表征。接枝聚乙烯对极性材料如尼龙、铝... 在水 甲苯介质中制备了聚乙烯 g 甲基丙烯酸甲酯 (PE g PMMA)。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引发剂 (BPO)、单体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用裂解色谱、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对接枝物进行表征。接枝聚乙烯对极性材料如尼龙、铝箔、玻璃纤维等的界面亲和力有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接枝共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熔融挤出接枝α-甲基丙烯酸 被引量:3
6
作者 郁锋 李树材 +1 位作者 崔永岩 郭伟凯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7-29,共3页
通过聚乙烯熔融挤出接枝甲基丙烯酸 (MAA) ,研究了各种因素对LDPE接枝率及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 ,MAA用量对接枝率影响较大 ,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影响不大 ;丙烯酸 (AA)的加入提高了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 ,而加入马来酸酐 (MAH... 通过聚乙烯熔融挤出接枝甲基丙烯酸 (MAA) ,研究了各种因素对LDPE接枝率及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 ,MAA用量对接枝率影响较大 ,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影响不大 ;丙烯酸 (AA)的加入提高了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 ,而加入马来酸酐 (MAH)接枝率则反而下降 ;DCP BPO为 4 1时接枝率最高 ;阻交联剂的加入提高了熔体流动速率 ,但降低了接枝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Α-甲基丙烯酸 熔融挤出 接枝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对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的表面改性及增强机理 被引量:4
7
作者 柯勇 沈一丁 +1 位作者 费贵强 王海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3-106,111,共5页
以硝酸铈铵(CAN)作为引发剂,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通过悬浮接枝共聚法对水溶性聚乙烯醇(PVA)纤维进行表面改性。讨论了GMA添加量、CAN浓度、H+浓度对PVA纤维接枝率(GR)的影响,以及GR对纸张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GMA浓度... 以硝酸铈铵(CAN)作为引发剂,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通过悬浮接枝共聚法对水溶性聚乙烯醇(PVA)纤维进行表面改性。讨论了GMA添加量、CAN浓度、H+浓度对PVA纤维接枝率(GR)的影响,以及GR对纸张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GMA浓度为0.2mol/L,CAN浓度为6×10-3mol/L,H+浓度为0.1mol/L时,GR为35%,纸张获得较佳强度,耐折度为56次,干拉力为68.2N,湿拉力为17.8N。FT-IR表明,GMA在原纤维表面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SEM表明,改性后PVA纤维表面由槽状结构变为鳞片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聚乙烯醇纤维 表面改性 增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混物的相态结构 被引量:4
8
作者 苏志忠 林明穗 +3 位作者 方丽华 苏雪丽 饶强 王坚荣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36-1341,共6页
以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EMAG)为增容剂,制备了聚乳酸(PLA)/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EMAG的共混物。采用SEM,DSC,WAXD等手段对PLA/LLDPE/EMAG共混物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共混物中的EMAG起到了增容作用,使PL... 以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EMAG)为增容剂,制备了聚乳酸(PLA)/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EMAG的共混物。采用SEM,DSC,WAXD等手段对PLA/LLDPE/EMAG共混物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共混物中的EMAG起到了增容作用,使PLA/LLDPE/EMAG共混物的结晶能力减弱,分散相LLDPE在基体PLA中的粒径明显减小。Harkin’s铺展系数法计算结果表明,EMAG可在LLDPE中扩散并完全包覆LLDPE。实验结果表明,PLA/LLDPE/EMAG共混物的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均随EMAG含量的增加而提高,m(PLA)∶m(LLDPE)∶m(EMAG)=81∶9∶10时的PLA/LLDPE/EMAG共混物的伸长率可达227%,冲击强度可达32.0 kJ/m2,并能保持较高的强度和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乙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 扩展系数法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交联聚乙烯醇微球表面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及接枝微球对含氮代谢及药物分子吸附特性的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正国 高保娇 +1 位作者 雷青娟 陈志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64-1568,共5页
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微球,利用其表面大量的羟基,与铈盐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现了甲基丙烯酸(MAA)的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制备了接枝微球CPVA-g-PMAA。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zeta电位... 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微球,利用其表面大量的羟基,与铈盐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现了甲基丙烯酸(MAA)的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制备了接枝微球CPVA-g-PMAA。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zeta电位测定等法,对接枝微球的化学结构及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初步考察了接枝微球CPVA-g-PMAA对代谢分子肌酐(Cr)及药物分子5-氟尿嘧啶(5-FU)的吸附性能,分析了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较大的pH值范围内,接枝微球CPVA-g-PMAA的zeta电位为绝对值较大的负值,即其表面携带高密度的负电荷。受静电相互作用的驱动,接枝微球CP-VA-g-PMAA对含N的Cr及5-FU分子表现出很强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微球 甲基丙烯酸 接枝聚合 肌酐 5-氟尿嘧啶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纤维加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机械性能测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志刚 莫三心 +2 位作者 吉雅丽 张秋霞 宋忠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 观察聚乙烯纤维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否有加强作用。方法 采用自制模具 ,制作化学固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组、化学固化PMMA加 0 2 5mm结扎丝组、化学固化PMMA加Ribbond聚乙烯纤维组 3组试样 ,共 2 8个。用万能材料实验机... 目的 观察聚乙烯纤维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否有加强作用。方法 采用自制模具 ,制作化学固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组、化学固化PMMA加 0 2 5mm结扎丝组、化学固化PMMA加Ribbond聚乙烯纤维组 3组试样 ,共 2 8个。用万能材料实验机进行三点弯曲实验 ,记录试样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值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化学固化PMMA组的弯曲强度为 (5 1 383± 2 76 1)MPa,弹性模量为 (1791 2± 113 76 0 )MPa。化学固化PMMA加0 2 5mm结扎丝组的弯曲强度为 (5 8 72 5± 1 2 18)MPa ,弹性模量为 (2 0 92 76± 12 0 2 80 )MPa。Ribbond聚乙烯纤维加强组的弯曲强度为 (80 975± 2 5 80 )MPa,弹性模量为 (2 86 6 5 3± 10 7 5 10 )MPa。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之间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Newman_Keuls法检测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纤维 甲基丙烯酸甲酯 机械性能 PMMA 树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聚乙烯醇半互穿网络水凝胶的溶胀行为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国利 李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9-152,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半互穿网络水凝胶(PDVA)。研究了原料配比对该系列半互穿网络水凝胶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影响,以及介质pH值、温度对半互穿网络水凝胶溶... 以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半互穿网络水凝胶(PDVA)。研究了原料配比对该系列半互穿网络水凝胶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影响,以及介质pH值、温度对半互穿网络水凝胶溶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VDA系列半互穿网络水凝胶的LCST随PVA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该系列水凝胶的溶胀度与温度之间的变化关系恰恰相反;当温度低于LCST时,水凝胶的溶胀度随介质pH值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而当温度高于LCST时,PDVA系列水凝胶的溶胀度几乎不随介质pH值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N N-二甲氨基乙酯 聚乙烯 半互穿网络 水凝胶 溶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重氮衍生物-聚甲基丙烯酸高分子复合物固定酶的制备和性质的研究
12
作者 王玲治 刘毅敏 江英彦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3期195-200,共6页
本文用聚乙烯醇缩对苯甲醛氯化重氮物和聚甲基丙烯酸复合物作为载体,制备了固定化纤维素酶和葡萄糖氧化酶。此固定化酶有较高的活性,贮存、反应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比固定化前都有较大提高。
关键词 固定酶 高分子复合物 葡萄糖氧化酶 聚乙烯醇缩对苯甲醛氯化重氮物 纤维素酶 甲基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复合纳米纤维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舒泉水 陈仕平 +3 位作者 张鹏 孙复钱 王小玉 曾国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47,共5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复合纳米纤维膜,经过加热处理获得交联的海藻酸钠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复合纳米纤维制备、交联工艺对材料表面形貌、耐水性、热性能等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直径在200~50...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复合纳米纤维膜,经过加热处理获得交联的海藻酸钠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复合纳米纤维制备、交联工艺对材料表面形貌、耐水性、热性能等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直径在200~500nm之间,经过120℃热处理后纤维形态不发生改变。热处理后材料发生交联反应,热稳定性提高。改性后的复合纳米纤维材料耐水性随着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含量增大而提高,吸液倍率在9.6~14.6之间且随着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含量增大而先增后减,获得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吸液性,有望作为新型医用创伤敷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海藻酸钠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纳米纤维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水凝胶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饶思奇 回琳 +2 位作者 邓敏 徐祖顺 张全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3-547,562,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交联剂制备了一系列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水凝胶薄膜,研究了GMA用量对水凝胶样品溶胀性能、力学性能、热失重、生物相容性以及降解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实验表明,制备出的水凝胶薄膜韧性由未加交联剂时...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交联剂制备了一系列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水凝胶薄膜,研究了GMA用量对水凝胶样品溶胀性能、力学性能、热失重、生物相容性以及降解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实验表明,制备出的水凝胶薄膜韧性由未加交联剂时的14%增加到300%左右。耐溶剂性能和溶胀能力随交联剂用量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在GMA用量为5%时最优。另外,MTT分析和溶菌酶降解实验表明水凝胶薄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乙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水凝胶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实时跟踪支化聚乙烯亚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官能团反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茅群龙 张艳 张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8-30,35,共4页
支化聚乙烯亚胺(PEI)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反应体系中,PEI的伯胺基可与GMA上的环氧基和双键发生竞争反应,两者的反应速率显著不同。以红外光谱中的GMA羰基吸收峰为基准,分别对GMA中的环氧基和双键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的... 支化聚乙烯亚胺(PEI)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反应体系中,PEI的伯胺基可与GMA上的环氧基和双键发生竞争反应,两者的反应速率显著不同。以红外光谱中的GMA羰基吸收峰为基准,分别对GMA中的环氧基和双键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进行半定量研究,确定PEI中伯胺基与GMA中环氧基的反应活性远大于与双键的反应,在5 ℃~40 ℃温度区间内,温度升高会加速两组官能团之间的反应但更有利于环氧基与胺基的反应。这些结果证明,可以利用红外光谱这一简便的方法来半定量地跟踪反应过程并获得最优化的反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能团反应 支化聚乙烯亚胺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红外光谱 实时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聚乙烯溶胀悬浮接枝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琼 何培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39,共4页
研究了氯化聚乙烯(CPE)溶胀悬浮法接枝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膨胀剂乙酸乙酯(EA)的用量、分散介质水的用量、单体HEMA的用量、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的用量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同时,用红外光... 研究了氯化聚乙烯(CPE)溶胀悬浮法接枝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膨胀剂乙酸乙酯(EA)的用量、分散介质水的用量、单体HEMA的用量、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的用量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同时,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定性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作分散介质,乙酸乙酯作膨胀剂的溶胀悬浮接枝体系,在回流温度和一定搅拌速度下,可实现CPE接枝水溶性单体HEMA,且接枝(效)率较高,可获得最高接枝(效)率的投料比为CPE/HEMA/BPO/EA/H_2O=2/2/0.1/7/50(g/g/g/mL/mL),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为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乙烯 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 悬浮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修饰的聚乙烯隔膜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为 刘玉春 +6 位作者 朱冠存 安佳钰 窦广鹏 王雨雁 刘靖 孙冬兰 郭也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32-2339,共8页
将环状碳酸酯基团引入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侧链上,制备了聚(2,3-环碳酸甘油酯)甲基丙烯酸酯(PDOMMA),并用其修饰锂离子电池聚乙烯隔膜.通过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及接触角和吸液率测试等研究了PDOMMA的热稳定性及其修饰的聚... 将环状碳酸酯基团引入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侧链上,制备了聚(2,3-环碳酸甘油酯)甲基丙烯酸酯(PDOMMA),并用其修饰锂离子电池聚乙烯隔膜.通过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及接触角和吸液率测试等研究了PDOMMA的热稳定性及其修饰的聚乙烯隔膜对电解液的浸润性和吸液率的影响,并通过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倍率性能测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等研究了修饰隔膜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修饰隔膜相比,修饰隔膜对电解液浸润性更优异(20s内便完全浸润),吸液率更高(440%),电池循环性能更好(放电比容量提高了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 锂离子电池 聚乙烯隔膜 浸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增容PE-HD/木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如寅 万超瑛 +1 位作者 张勇 张隐西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3-66,共4页
以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A)作为增容剂,采用木纤维对高密度聚乙烯(PE-HD)进行填充改性。研究了增容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官能团含量以及木纤维用量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随着木... 以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A)作为增容剂,采用木纤维对高密度聚乙烯(PE-HD)进行填充改性。研究了增容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官能团含量以及木纤维用量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随着木纤维用量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而冲击性能则明显降低;与未添加增容剂的复合材料相比,增容剂的加入进一步改善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弯曲和拉伸性能;当木纤维用量达到50%(质量含量,下同)时, 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可达26 MPa、40 MPa和1807 MPa。当EMAA酸值相同时,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所制得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木塑复合材料 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在生物相容性微球CPVA表面的引发接枝聚合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正国 高保娇 +1 位作者 雷青娟 陈志萍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1-147,共7页
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水溶液体系中利用这些羟基,与铈盐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施了甲基丙烯酸(MAA)的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制备了接枝微球CPVA-g-PMAA,考察了主要因素对接枝聚合的影响。... 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水溶液体系中利用这些羟基,与铈盐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施了甲基丙烯酸(MAA)的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制备了接枝微球CPVA-g-PMAA,考察了主要因素对接枝聚合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接枝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羟基-铈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可有效地引发MAA在CPVA微球的表面接枝聚合,当铈盐浓度为4.9×10-3 mol/L、硫酸浓度为0.17mol/L、反应温度为45°C、单体浓度为0.54mol/L时,每100g接枝微球CPVA-g-PMAA可接枝PMAA 3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醇微球 甲基丙烯酸 表面引发接枝聚合 铈盐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O_3/己二酸锌/聚甲基丙烯酸钙对PVC/ACS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建波 高俊刚 +1 位作者 刘孝谦 张保发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74,共4页
为提高聚氯乙烯(PVC)/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ACS)复合材料的加工热稳定性,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热稳定剂——氧化镧(La2O3)/己二酸锌/聚甲基丙烯酸钙对复合材料改性。用刚果红法研究了复合稳定剂对PVC/ACS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用... 为提高聚氯乙烯(PVC)/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ACS)复合材料的加工热稳定性,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热稳定剂——氧化镧(La2O3)/己二酸锌/聚甲基丙烯酸钙对复合材料改性。用刚果红法研究了复合稳定剂对PVC/ACS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用转矩流变仪、动态力学分析仪、冲击和拉伸试验机测定了不同m(Zn)/m(Ca)时添加La2O3对PVC/ACS试样的塑化行为、耐热性、动态力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Zn)/m(Ca)一定,添加La2O3后,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时间延长,玻璃化转变温度、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当La2O3/己二酸锌/聚甲基丙烯酸钙的质量比为10∶6∶9时热稳定时间最长,达21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 热稳定剂 氧化镧 己二酸锌 甲基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