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聚乙烯微孔膜的超滤膜制备与性能
1
作者 钟天 赵国珂 +3 位作者 张杨 潘国元 李煜 刘轶群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超滤膜能有效截留料液中的蛋白质、病毒、酶等大分子物质,在生物制药、食品工业、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为解决传统聚酯无纺布-亲水聚合物复合超滤膜成本昂贵、工艺复杂、国产化率不高的问题,探索以聚烯烃为原料制... 超滤膜能有效截留料液中的蛋白质、病毒、酶等大分子物质,在生物制药、食品工业、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为解决传统聚酯无纺布-亲水聚合物复合超滤膜成本昂贵、工艺复杂、国产化率不高的问题,探索以聚烯烃为原料制备超滤膜的潜在方法,通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亲水改性和涂覆聚乙烯醇(PVA)开发了一种基于商品聚乙烯微孔膜的超滤膜。考察了亲水改性条件、PVA交联时间、PVA溶液含量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0.30%(w)的EVOH改性360 min的聚乙烯微孔膜为基膜,PVA含量为2.5%(w)、交联时间为5 min时制备的超滤膜性能最佳;该超滤膜对1 g/L牛血清白蛋白水溶液具有86.96 L/(m^(2)·h·MPa)的渗透通量,同时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可达98.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超滤膜 聚乙烯 亲水改性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贝壳粉对芦苇纤维/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孟黎鹏 刘璐 +3 位作者 周琦 沈佳龙 李杰玲 孟令宇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1,共5页
本研究采用干法改性制备了改性贝壳粉,证明了改性剂的包覆,发现改性贝壳粉的表面更加粗糙,接触角增加,疏水性提高。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改性与未改性贝壳粉的添加量对芦苇纤维/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改性贝壳粉的添加量为... 本研究采用干法改性制备了改性贝壳粉,证明了改性剂的包覆,发现改性贝壳粉的表面更加粗糙,接触角增加,疏水性提高。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改性与未改性贝壳粉的添加量对芦苇纤维/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改性贝壳粉的添加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当添加量为15%时,其弹性模量达到最大值。改性后的贝壳粉在基体中的分散更加均匀,有效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贝壳粉 芦苇 聚乙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错动作用下埋地聚乙烯管道的变形特征数值模拟
3
作者 燕集中 杨洪 +2 位作者 沈利民 周云 汤文亮 《石油化工设备》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地层错动严重威胁埋地聚乙烯管道的运行安全。基于ABAQUS分析软件,考虑管道和土体的相互作用,开展了在地层错动作用下的埋地聚乙烯管道应力特征数值模拟研究,分别讨论了地层错动深度、管道内压、管道埋深等参数影响下管道的应力变化特... 地层错动严重威胁埋地聚乙烯管道的运行安全。基于ABAQUS分析软件,考虑管道和土体的相互作用,开展了在地层错动作用下的埋地聚乙烯管道应力特征数值模拟研究,分别讨论了地层错动深度、管道内压、管道埋深等参数影响下管道的应力变化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管道最大Mises应力随地层错动深度和管道内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管道埋深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最大Mises应力分布位置随地层错动深度和管道埋深增加由下盘区向过渡区转移,随内压增加而位置基本不变。管道最大变形位置与最大Mises应力位置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地层错动 聚乙烯 数值模拟 管道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油/预处理废旧聚乙烯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
4
作者 冯新军 周瀚贤 傅豪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6-281,共6页
为改善废旧聚乙烯(PE)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和低温性能,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废旧PE进行预处理,将其与生物油复合制备了生物油/预处理废旧PE复合改性沥青。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生物油/预处理废旧PE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制备工艺;通过离析试... 为改善废旧聚乙烯(PE)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和低温性能,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废旧PE进行预处理,将其与生物油复合制备了生物油/预处理废旧PE复合改性沥青。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生物油/预处理废旧PE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制备工艺;通过离析试验和流变性能试验研究复合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梁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了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处理废旧PE改性沥青相比,预处理废旧PE改性沥青具有更好的储存稳定性且加入生物油后,复合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改善;添加预处理废旧PE和生物油会降低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但能显著提高其低温性能;预处理废旧PE能够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但会降低其低温抗裂性能,与生物油复合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与水稳定性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低温抗裂性能提升明显且均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预处理废旧聚乙烯 储存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复合材料增强体制备与工艺
5
作者 瞿才新 赵磊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5年第1期24-26,55,共4页
文章提供了基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复合材料增强体的制备工艺流程。该纺织结构增强体的制备方法是将非织造材料作为基体层,将广角布作为基体层的增强层,使得制备的纺织结构增强体具备较强的抵抗纵、横向变形能力和优越的综合力学性... 文章提供了基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复合材料增强体的制备工艺流程。该纺织结构增强体的制备方法是将非织造材料作为基体层,将广角布作为基体层的增强层,使得制备的纺织结构增强体具备较强的抵抗纵、横向变形能力和优越的综合力学性能。文章的研究成果对开发纺织结构增强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基体层 非织造 增强层 广角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堵裂缝用物理-化学交联高强度聚乙烯醇颗粒制备
6
作者 葛际江 陈晋 陈伟雄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5-273,共9页
塔河油田地层内裂缝、溶洞发育,注水过程中水窜严重,用于流道调整的交联聚丙烯酰胺颗粒因在高温、高盐条件下易脱水而使用效果不佳。为解决此问题,以聚乙烯醇为成胶剂、戊二醛为交联剂、二氯乙酸为催化剂,采用化学交联法制备了耐温、耐... 塔河油田地层内裂缝、溶洞发育,注水过程中水窜严重,用于流道调整的交联聚丙烯酰胺颗粒因在高温、高盐条件下易脱水而使用效果不佳。为解决此问题,以聚乙烯醇为成胶剂、戊二醛为交联剂、二氯乙酸为催化剂,采用化学交联法制备了耐温、耐盐交联聚乙醇烯醇颗粒,考察了反应温度、交联剂和催化剂用量对颗粒储能模量和热稳定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化学交联与循环冷冻-解冻的物理交联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可用于温度130℃、盐质量浓度2.2×10^(5) mg/L模拟地层水的高强度交联聚乙醇烯醇颗粒。结果表明:按聚乙烯醇、戊二醛和二氯乙酸质量分数分别为8%、0.1%和1.0%构建成胶液,采用-20℃下冷冻6 h、25℃解冻18 h、循环3次的循环冷冻-解冻法制备交联聚乙醇烯醇颗粒,该颗粒能够在温度130℃地层中顺利完成物理交联至化学交联的转变;所得湿颗粒具有自愈合性,在温度130℃、盐质量浓度2.2×10^(5) mg/L模拟地层水中热处理90 d后脱水率为18.6%,且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油藏 颗粒堵剂 交联聚乙烯 循环冷冻-解冻法 自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负载纳米银(AgNPs@PVA/MC)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对瓯柑贮藏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代帅帅 吴伟杰 +6 位作者 房祥军 陈杭君 黄俊 刘瑞玲 陈慧芝 牛犇 郜海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9-358,共10页
以甲基纤维素(MC)和聚乙烯醇(PVA)为复合膜基材,纳米银(AgNPs)为抑菌剂,甘油为增塑剂,制备具有抑菌作用的AgNPs@PVA/MC复合膜。通过考察不同质量分数(0%、0.05%、0.1%、0.2%、0.3%)AgNPs对复合膜的性能影响并对其外观、机械性能、微观... 以甲基纤维素(MC)和聚乙烯醇(PVA)为复合膜基材,纳米银(AgNPs)为抑菌剂,甘油为增塑剂,制备具有抑菌作用的AgNPs@PVA/MC复合膜。通过考察不同质量分数(0%、0.05%、0.1%、0.2%、0.3%)AgNPs对复合膜的性能影响并对其外观、机械性能、微观结构及抑菌性等性能进行表征,为开发瓯柑贮藏保鲜材料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随着AgNPs含量增加,复合膜对桔青霉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显著(P<0.05)。其中,0.1%AgNPs含量的复合膜综合性能最为优异,其抗拉强度达到12.45 MPa、断裂伸长率为6.47%、水蒸气透过率为21.03×10^(-6)g·mm/(m^(2)·s·Pa)、氧气透过率为2.31×10^(-6)cm^(3)/(cm^(2)·s·Pa),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其横截面具有规则、紧密及分布均匀的AgNPs颗粒,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结合性和热稳定性。0.1%AgNPs@PVA/MC复合膜可有效减小瓯柑贮藏期间失重率,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VC的消耗速率,延缓瓯柑的成熟并显著抑制致腐菌桔青霉的生长,能较好地保持瓯柑贮藏期品质,为瓯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柑 复合膜 纳米银 甲基纤维素 聚乙烯 贮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聚乙烯纤维热稳定性的策略与研究进展
8
作者 吴成炜 赖宇坤 +1 位作者 曾国坪 刘保江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5,共7页
聚乙烯纤维具有高强度、轻质和耐腐蚀等优良特性,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聚乙烯改性的主要方法及其对热稳定性能的提升效果。物理改性、共聚改性和接枝改性可以改善聚乙烯纤维的基本物理性能及其他特性,但在提升热稳定性和纤维... 聚乙烯纤维具有高强度、轻质和耐腐蚀等优良特性,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聚乙烯改性的主要方法及其对热稳定性能的提升效果。物理改性、共聚改性和接枝改性可以改善聚乙烯纤维的基本物理性能及其他特性,但在提升热稳定性和纤维改性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发展;而交联改性能从分子层面有效提高热稳定性,其中紫外光交联作为一种具有较大潜力的提升方案,展现了显著优势。概述了交联改性的发展现状,为未来聚乙烯纤维热稳定性改性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进而推动聚乙烯纤维在日常生活及更广泛领域中的创新应用与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纤维 热稳定性 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 交联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缠结度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凝聚态结构和冲击强度的影响
9
作者 宋新月 胡本旻 +5 位作者 孟帅 石恒冲 施德安 王兆阳 杨华伟 栾世方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8,共11页
以实验室合成的低缠结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及11种商用UHMWPE树脂为实验对象,系统探究了熔体缠结度(G_(N)^(t))对UHMWPE凝聚态结构的影响,并将之与冲击强度进行了关联。实验结果表明,缠结度增加,结晶度(X_(m))变化较小,结晶... 以实验室合成的低缠结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及11种商用UHMWPE树脂为实验对象,系统探究了熔体缠结度(G_(N)^(t))对UHMWPE凝聚态结构的影响,并将之与冲击强度进行了关联。实验结果表明,缠结度增加,结晶度(X_(m))变化较小,结晶活化能(?E)先减小后增大;在凝聚态结构上,片晶长周期(l)随缠结度的变化表现出与结晶活化能类似的现象。在缠结度较高的区域,l与缠结度具有指数相关性,缠结度越高,片晶厚度越大;最后,将凝聚态结构与冲击强度进行关联,发现UHMWPE的缺口冲击强度与非晶区厚度表现出负线性相关性,线性拟合系数达0.94,即非晶区厚度越小,UHMWPE冲击强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分子链缠结 长周期 凝聚态结构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瓜尔胶/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形状记忆导电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唐言 严娇 +6 位作者 王犁 安鹏 颜贵龙 来婧娟 李振宇 周利华 武元鹏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44,共7页
通过共混和冻融的方法制备了羧甲基瓜尔胶(CMGG)/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PAM)复合导电水凝胶,并用万能拉伸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等仪器手段对复合导电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形状记忆功能以及导电性能进行了一系列表征与研究。利用CMGG/P... 通过共混和冻融的方法制备了羧甲基瓜尔胶(CMGG)/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PAM)复合导电水凝胶,并用万能拉伸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等仪器手段对复合导电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形状记忆功能以及导电性能进行了一系列表征与研究。利用CMGG/PVA/PAM之间的氢键作用制备的复合导电水凝胶的拉伸强度可达0.38 MPa。NaCl的加入赋予了水凝胶优异的导电性能,CMGG的加入也使水凝胶具有形状记忆以及离子印迹的功能,且提高了水凝胶的电导率(6.19 ms·cm^(-1))。同时,利用该水凝胶制备了一种简单的应变传感器,其可有效地检测人体的微小运动。传感器还具有良好的压缩应变敏感性,可以实现在水凝胶上的信息加密及解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瓜尔胶(CMGG) 聚乙烯醇(PVA) 导电水凝胶 形状记忆 应变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型聚乙烯醇纸张表面施胶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11
作者 费贵强 李实 +2 位作者 肖文娟 杨晨榕 解攀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改善聚乙烯醇、淀粉作为纸张表面施胶剂的应用性能,选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和硼砂(STB)为交联剂,交联改性淀粉(PS)和聚乙烯醇(PVA1799),制备出不同交联程度的纸张表面施胶剂(CPSn-PVA).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 为了改善聚乙烯醇、淀粉作为纸张表面施胶剂的应用性能,选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和硼砂(STB)为交联剂,交联改性淀粉(PS)和聚乙烯醇(PVA1799),制备出不同交联程度的纸张表面施胶剂(CPSn-PVA).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及稳定性测试对纸张表面施胶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KH560和STB的添加比例对纸张施胶剂的性能以及施胶后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STB添加量为0.1 g、KH560添加量为3 g时,纸张施胶剂膜拉伸强度可达25.6 MPa、断裂伸长率为326%.同时,与原纸相比,多重交联型纸张表面施胶剂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性能,施胶后的纸张耐折次数、撕裂指数、接触角分别提升了6700%、65.04%、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施胶剂 改性淀粉 聚乙烯 硅烷偶联剂 稳定性 耐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聚乙烯薄膜的后辐射氧化反应
12
作者 韩磊 王静 +4 位作者 鲁曼丽 张文礼 沈蓉芳 刘伟华 王谋华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25年第1期21-31,共11页
聚乙烯(PE)辐照后接触氧气时发生的长期、缓慢反应即后辐射氧化反应对辐射改性PE材料的长期使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选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膜(UHMWPE)、高密度聚乙烯薄膜(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三种典型的PE材料,采用γ... 聚乙烯(PE)辐照后接触氧气时发生的长期、缓慢反应即后辐射氧化反应对辐射改性PE材料的长期使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选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膜(UHMWPE)、高密度聚乙烯薄膜(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三种典型的PE材料,采用γ射线对其进行辐照,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后辐射氧化反应羰基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温度、氧气分压和吸收剂量等因素对PE后辐射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UHMWPE和HDPE具有明显的后辐射氧化现象,而LDPE的后辐射氧化反应微弱;UHMWPE和HDPE的后辐射氧化反应常温下可以长时间维持,且50℃时反应速率最大,70℃以上时氧化反应仅能维持几小时。后辐射氧化反应与氧气分压和吸收剂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本研究不仅为理解PE后辐射氧化反应提供了新视角,还可为完善辐射改性PE材料的加速老化评价方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Γ射线辐照 后辐射氧化反应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角蛋白复合膜对孔雀绿吸附性能的研究
13
作者 郭柯赟 吕维思 +1 位作者 黄飞鸿 李凤红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228,共6页
以聚乙烯醇(PVA)和人发角蛋白为原料,通过流延成膜法制备了用于吸附孔雀绿的PVA/角蛋白复合膜,考察了吸附条件对复合膜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PVA/角蛋白复合膜对孔雀绿的吸附率随着角蛋白... 以聚乙烯醇(PVA)和人发角蛋白为原料,通过流延成膜法制备了用于吸附孔雀绿的PVA/角蛋白复合膜,考察了吸附条件对复合膜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PVA/角蛋白复合膜对孔雀绿的吸附率随着角蛋白含量、孔雀绿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呈递增的趋势,最大吸附率高达88.30%左右;复合膜循环使用5次后仍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可重复使用性能良好;吸附是一个熵增且自发吸热的过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度更高,吸附属于多分子层的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角蛋白 膜材料 孔雀绿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解度和纺丝液含量对聚乙烯醇静电纺纳米纤维隔膜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毕谷帅 张锦中 +1 位作者 唐晓峰 查刘生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5,共5页
以聚乙烯醇(PVA)为成纤聚合物,以水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用纳米纤维隔膜,研究了PVA醇解度和纺丝液含量对隔膜孔隙率、吸液率、热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纺丝液含量相同的条件下,PVA的... 以聚乙烯醇(PVA)为成纤聚合物,以水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用纳米纤维隔膜,研究了PVA醇解度和纺丝液含量对隔膜孔隙率、吸液率、热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纺丝液含量相同的条件下,PVA的醇解度越高,隔膜的孔隙率、吸液率、抗拉强度、热尺寸稳定性和离子电导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在PVA醇解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纺丝液含量的增加,隔膜的孔隙率和离子电导率逐渐升高,抗拉强度呈下降趋势;PVA的醇解度和纺丝液含量对隔膜的电化学稳定性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纳米纤维隔膜 聚乙烯 静电纺丝 醇解度 纺丝液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矿化聚乙烯醇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分析
15
作者 郑智建 张晶晶 +1 位作者 孔祥东 赵瑞波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75-184,共10页
为了提升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A)膜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仿生矿化策略引入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 CMC)和磷酸钙寡聚体(Calcium phosphate oligomer, CPO),通过有机无机共聚制备新型PVA复合膜材料(PVA/CMC/CPO f... 为了提升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A)膜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仿生矿化策略引入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 CMC)和磷酸钙寡聚体(Calcium phosphate oligomer, CPO),通过有机无机共聚制备新型PVA复合膜材料(PVA/CMC/CPO films, PCC);对PCC膜的形貌、亲疏水性、结晶性、热稳定性、流变性以及力学性能等进行表征,并分析CPO含量对PCC膜材料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VA、CMC可诱导CPO矿化形成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P)纤维,形成有机无机PVA复合膜材料,有效提高了PAV、CMC和CPO在膜材料内的均匀分布,提高了PCC膜的疏水性、热稳定性,并维持其良好的光透过率(85.3%);掺入24%CPO的PCC膜材料弹性模量可达33.1 MPa,断裂伸长率可达823%。该研究制备的PVA复合膜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功能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矿化 有机无机共聚 聚乙烯 羧甲基壳聚糖 磷酸钙寡聚体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化聚乙烯醇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16
作者 王柯梦 江小龙 +5 位作者 廖钰源 王文广 赵小雨 高文文 魏珊珊 陈宪宏 《包装学报》 2025年第2期88-95,共8页
选用三氯氧磷(POCl_3)对聚乙烯醇(PVA)膜进行化学改性,制备出磷化的PVA膜(PPVA),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失重(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所得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VA高分子链上的部... 选用三氯氧磷(POCl_3)对聚乙烯醇(PVA)膜进行化学改性,制备出磷化的PVA膜(PPVA),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失重(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所得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VA高分子链上的部分羟基被磷化。随着磷含量的增加,PPVA膜的T_g逐渐降低,结晶能力逐渐减弱,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也逐渐降低,但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和耐水性逐渐提升。当磷质量分数为1.44%(PPVA-2)时,改性膜的阻燃等级就达到UL 94 V-0级,极限氧指数(LOI)达26.1%。PPVA膜的残炭率随磷含量的增加逐渐升高,当磷质量分数为4.14%(PPVA-5)时,其残炭率达到了33.0%,远高于PVA膜在600 ℃时5.7%的残炭率,提高了约478.9%。PVA经磷化处理后,改变了其高分子链的化学结构,聚集态结构也受到改变,使膜的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和耐水性等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磷化改性 阻燃性能 阻燃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掺杂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的电纺工艺及性能研究
17
作者 汤浩哲 刘凡 +6 位作者 赵言超 裴英雪 袁梦雨 乔进生 马会芳 刘金玲 张显华 《辽宁丝绸》 2025年第1期17-18,24,共3页
为开发新一代高生物相容性的仿生骨材料支架,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掺杂聚乙烯醇(PVA)复合纳米纤维膜,并通过正交实验详细探索了PVA和HA比例、接收距离、纺丝电压和供液速率对纤维状态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出纤... 为开发新一代高生物相容性的仿生骨材料支架,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掺杂聚乙烯醇(PVA)复合纳米纤维膜,并通过正交实验详细探索了PVA和HA比例、接收距离、纺丝电压和供液速率对纤维状态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出纤维形貌及细度,并通过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对复合纤维直径影响大小的顺序依次为PVA浓度跃接收距离跃供液速率跃纺丝电压跃HA的浓度;掺杂HA能够显著提高PVA纤维膜的亲水性。研究结果为PVA/HA纳米纤维材料在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聚乙烯 羟基磷灰石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明胶/丝胶复合纳米纤维电纺工艺及性能研究
18
作者 袁梦雨 张显华 +6 位作者 赵言超 汤浩哲 乔进生 刘思甜 冯向伟 崔佳琪 杨贵梅 《辽宁丝绸》 2025年第1期4-5,3,共3页
通过设计6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研究聚乙烯醇(PVA)、明胶(GEL)和丝胶(SS)的质量配比、纺丝电压、距离和速度对PVA/GEL/SS复合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工艺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复合纳米纤维膜形貌,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和X射线测试... 通过设计6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研究聚乙烯醇(PVA)、明胶(GEL)和丝胶(SS)的质量配比、纺丝电压、距离和速度对PVA/GEL/SS复合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工艺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复合纳米纤维膜形貌,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和X射线测试。结果表明:PVA和GEL组分的增加能明显提高纤维膜的断裂强度。实验结果为PVA/GEL/SS复合纳米纤维膜在医用敷料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明胶 丝胶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聚乙烯醇缩甲醛生物载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刁法林 韩健 李美玲 《盐科学与化工》 2025年第3期9-13,共5页
随着生产生活的迅速发展,污水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多,生活污水及生产污水的处理一直是环境保护的痛点问题。如何平衡社会发展和污水处理排放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聚乙烯醇缩甲醛材料因其具有比表面积较大、... 随着生产生活的迅速发展,污水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多,生活污水及生产污水的处理一直是环境保护的痛点问题。如何平衡社会发展和污水处理排放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聚乙烯醇缩甲醛材料因其具有比表面积较大、价格低廉和稳定性好等特点,作为生物载体能够屏蔽不利的外部环境条件,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聚乙烯醇缩甲醛生物载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处理污水的工艺,并展望了该处理工艺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聚乙烯醇缩甲醛 生物载体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磷酸铵/木质素对高密度聚乙烯电缆料的性能影响
20
作者 齐磊杰 冯希波 +2 位作者 李岩 宋浩源 宋长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共8页
文中将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三聚氰胺(MEL)通过缩聚法包覆于聚磷酸铵(APP)单体表面,得到改性聚磷酸铵(MAPP)。以木质素(Lig)为碳源、MAPP为酸源和气源组成膨胀型阻燃剂(IFR),用于阻燃高密度聚乙烯(HDPE)电缆料的制备。极限氧指数(LOI)... 文中将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三聚氰胺(MEL)通过缩聚法包覆于聚磷酸铵(APP)单体表面,得到改性聚磷酸铵(MAPP)。以木质素(Lig)为碳源、MAPP为酸源和气源组成膨胀型阻燃剂(IFR),用于阻燃高密度聚乙烯(HDPE)电缆料的制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等级(UL-94)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MAPP/Lig对HDPE有更高的阻燃效率。当添加MAPP/Lig质量分数为30%,且配比为3/1时,HDPE复合材料达到垂直燃烧V-1等级,LOI值达到28.6%。锥形量热(CCT)测试结果表明,MAPP/Lig阻燃剂相较APP/Lig阻燃剂可以明显减小HDPE的总热释放量和热释放速率。力学测试表明,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可以使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显著提升。以MAPP取代APP,会导致HDPE复合材料的电气性能降低,但仍能符合标准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木质素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电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