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水溶液中溶解氧的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明征 蓝丽红 +2 位作者 蓝平 李媚 廖安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6715-16716,16743,共3页
[目的]测定聚乙二醇(PEG)水溶液中的溶解氧。[方法]以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反应为基础,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PEG水溶液中的溶解氧,并考察了PEG分子量、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在选定条件下,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测定结果的最大相对误... [目的]测定聚乙二醇(PEG)水溶液中的溶解氧。[方法]以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反应为基础,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PEG水溶液中的溶解氧,并考察了PEG分子量、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在选定条件下,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测定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25%。在相同浓度下,PEG水溶液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随PEG分子量的增加而下降;在相同分子量时,溶解氧质量浓度随PEG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结论]分光光度法测定PEG水溶液中的溶解氧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水溶液 溶解氧 测定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水溶液法制备乌拉草纤维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慧 赵艳娇 +3 位作者 杨雪 董国虎 降帅 刘丽芳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8-174,共7页
采用双相水(聚乙二醇(PEG)-2 000/无机盐)溶液法制备乌拉草纤维.首先对原料进行预氧处理,然后进行双相水溶液处理以脱除余下的非纤维素物质,并用单因子控制变量法对该工艺进行优化,最后对采用最佳处理工艺得到的纤维进行测试与表征.结... 采用双相水(聚乙二醇(PEG)-2 000/无机盐)溶液法制备乌拉草纤维.首先对原料进行预氧处理,然后进行双相水溶液处理以脱除余下的非纤维素物质,并用单因子控制变量法对该工艺进行优化,最后对采用最佳处理工艺得到的纤维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双相水溶液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即为10%PEG-2 000,2.5%NaOH,1.5%Na2SO3,1.5%Na2CO3,浴比1∶20,处理温度为90℃,处理时间为2h;测试得到纤维的平均长度、线密度、回潮率、结晶度、拉伸断裂强度分别为30mm、2.72tex、10.66%、42%、1.84cN/dtex;乌拉草及其纤维均主要含有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处理后纤维素含量显著提高,而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降低;乌拉草纵向凹凸不平,横向呈波浪状,且波峰部分由孔洞结构组成,波谷部分由实心物质组成;纤维纵向基本平直,单根纤维表面有少量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草 乌拉草纤维 双相水溶液 乙二醇(PEG)-2000 预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离子对PEG水溶液浊点温度的影响
3
作者 夏志清 曹益林 +1 位作者 郑洪河 张庆芝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92-94,共3页
本文用激光法测定了过渡金属离子对1%聚乙二醇(PEG)水溶液浊点温度的影响,确定了不同浓度,不同金属离子作用下的浊点曲线。结果表明:浊点温度tc与金属离子质量摩尔浓度m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当阴离子相同时,2价阳离... 本文用激光法测定了过渡金属离子对1%聚乙二醇(PEG)水溶液浊点温度的影响,确定了不同浓度,不同金属离子作用下的浊点曲线。结果表明:浊点温度tc与金属离子质量摩尔浓度m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当阴离子相同时,2价阳离子的盐析能力与离子半径、离子势、离子构型以及水合离子构型有关。本文还考查了盐析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离子 浊点 乙二醇 水溶液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敏感聚丙烯酸盐/聚乙二醇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合成及重金属离子吸收 被引量:8
4
作者 唐群委 孙慧 +2 位作者 敖海勇 林建明 吴季怀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90,共5页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新型两步水溶液聚合法合成出聚丙烯酸盐/聚乙二醇互穿网络(PAA/PEG IPN)水凝胶。对其溶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具有正温度敏感性,其LCST为25℃。基于聚丙烯酸盐与金...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新型两步水溶液聚合法合成出聚丙烯酸盐/聚乙二醇互穿网络(PAA/PEG IPN)水凝胶。对其溶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具有正温度敏感性,其LCST为25℃。基于聚丙烯酸盐与金属阳离子的络合作用,将该水凝胶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回收。采用SEM、FTIR对其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穿网络水凝胶 丙烯酸盐 乙二醇 温度敏感性 两步水溶液 重金属离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相转移催化作用下Darzens酯缩合
5
作者 熊丽曾 俞凌翀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6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环氧酸酯缩合作用通常在无水条件下进行,不能在应用氢氧化钠水溶液的相转移催化条件下进行。因为卤代酸酯在此情况下发生水解。M.Makosza在无水碳酸钾和18-冠醚-6的两相体系中合成了2-苯基环氧酸乙酯,b.p.99-109℃/0.5mmHg产率72%。
关键词 氢氧化钠水溶液 两相体系 相转移催化作用 乙二醇 无水碳酸钾 冠醚 无水条件 卤代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氢二钾催化多组分一锅法反应合成1,4-二氢吡喃并[2,3-c]吡唑衍生物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非 毛胜雪 +2 位作者 孙越 吕成伟 安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01-1207,共7页
绿色、简便、高效的催化四组分反应合成吡喃并[2,3-c]吡唑类杂环化合物是当今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发展了在水与聚乙二醇(PEG-200)的混合液中,廉价易得的磷酸氢二钾(K2HPO4·3H2O)催化乙酰乙酸乙酯、水合肼、芳香醛和丙二... 绿色、简便、高效的催化四组分反应合成吡喃并[2,3-c]吡唑类杂环化合物是当今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发展了在水与聚乙二醇(PEG-200)的混合液中,廉价易得的磷酸氢二钾(K2HPO4·3H2O)催化乙酰乙酸乙酯、水合肼、芳香醛和丙二腈的多组分"一锅法"反应,合成一系列1,4-二氢吡喃并[2,3-c]吡唑-5-腈衍生物,产率为88%~98%。该方法避免了使用复杂昂贵的催化剂和繁琐的纯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氢二钾 1 4-二氢吡喃并[2 3-c]吡唑-5-腈 多组分 合成 聚乙二醇200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剪切增稠液的制备及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范佳慧 曹海建 +2 位作者 徐山青 陈红霞 黄晓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0-172,177,共4页
分别以直径12nm、2μm的SiO_2作为分散相,聚乙二醇-200(PEG-200)作为分散介质,通过机械和超声震荡的方式制备不同体系的剪切增稠液(STF)。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SiO_2粒子的外观形貌及团聚情况,采用流变仪测试STF的稳态流变性能。结果表... 分别以直径12nm、2μm的SiO_2作为分散相,聚乙二醇-200(PEG-200)作为分散介质,通过机械和超声震荡的方式制备不同体系的剪切增稠液(STF)。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SiO_2粒子的外观形貌及团聚情况,采用流变仪测试STF的稳态流变性能。结果表明:直径12nm的SiO_2粒子团聚现象明显,直径2μm的SiO_2粒子没有团聚现象;STF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呈现先变稀、再增稠的现象,表现为非牛顿流体特性;随着纳米SiO_2含量的增加,STF的临界黏度随之增加,而临界剪切速率则随之下降;直径12nm的SiO_2粒子制备的STF体系剪切增稠效果好于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粒子 剪切增稠液 乙二醇-200 临界剪切速率 临界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碳点为探针荧光猝灭法测定水中痕量镍 被引量:1
8
作者 罗道成 罗铸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1-1194,1199,共5页
以葡萄糖为碳源,聚乙二醇-200(PEG-200)为分散剂和表面修饰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良好水溶性的荧光碳点(CDs)。以CDs为荧光探针,在p H 5.72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镍离子可使CDs的荧光显著猝灭,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 以葡萄糖为碳源,聚乙二醇-200(PEG-200)为分散剂和表面修饰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良好水溶性的荧光碳点(CDs)。以CDs为荧光探针,在p H 5.72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镍离子可使CDs的荧光显著猝灭,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镍离子的荧光光度新方法。结果表明,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为350 nm,最大发射波长为435 nm;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镍离子浓度在3.0~80μmol/L范围内与CDs的相对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F=1.009+0.031 0 c(μmol/L),相关系数(r)为0.998 3,检出限为0.13μmol/L。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镍的测定,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符。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8.1%~103.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荧光猝灭 乙二醇-200 环境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合成对氨基苯甲酸苄酯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延 李丕高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94-797,共4页
在微波辐射下,以对氨基苯甲酸、NaOH和氯化苄为原料,以聚乙二醇-200(PEG-200)为相转移催化剂和溶剂,合成了对氨基苯甲酸苄酯。用熔点测定法和IR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等因素... 在微波辐射下,以对氨基苯甲酸、NaOH和氯化苄为原料,以聚乙二醇-200(PEG-200)为相转移催化剂和溶剂,合成了对氨基苯甲酸苄酯。用熔点测定法和IR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可明显促进对氨基苯甲酸苄酯的合成;在n(对氨基苯甲酸)∶n(NaOH)∶n(氯化苄)∶n(PEG-200)=1∶1.50∶1.75∶2.82、微波辐射功率500W、辐射时间12min的条件下,合成的对氨基苯甲酸苄酯收率可达到96.01%。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和产物收率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氨基苯甲酸 氯化苄 氢氧化钠 乙二醇-200 微波辐射 对氨基苯甲酸苄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鸭瘟病毒的提纯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福英 刁有祥 《山东畜牧兽医》 2003年第6期3-5,共3页
将分离的新型鸭瘟病毒 (暂定名 )毒种接种 1 2日龄番鸭胚传代 ,收集病毒尿囊液 ,用不同方法将病毒粗提、纯化。通过病毒蛋白含量测定和病毒纯度鉴定 ,证实以 5 0 %饱和度 ( NH4) 2 SO4法或1 0 %聚乙二醇 60 0 0沉淀法粗提 ,再经葡聚糖 G... 将分离的新型鸭瘟病毒 (暂定名 )毒种接种 1 2日龄番鸭胚传代 ,收集病毒尿囊液 ,用不同方法将病毒粗提、纯化。通过病毒蛋白含量测定和病毒纯度鉴定 ,证实以 5 0 %饱和度 ( NH4) 2 SO4法或1 0 %聚乙二醇 60 0 0沉淀法粗提 ,再经葡聚糖 G-2 0 0层析纯化 ,可获得纯度较高的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病毒 提纯方法 硫酸铵 乙二醇6000 沉淀法 糖G-200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肿头败血症病毒的提纯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都启晶 蒋文灿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88-89,共2页
将分离的鸭肿头败血症病毒(暂定名)毒种接种12日龄鸭胚传代,收集鸭胚尿囊液,分别以50%饱和硫酸铵、20%聚乙二醇6000粗提后,然后经过葡聚糖G-200层析。经病毒蛋白含量测定和病毒纯度鉴定,证实50%饱和硫酸铵粗提后经过葡聚糖G-200层析,能... 将分离的鸭肿头败血症病毒(暂定名)毒种接种12日龄鸭胚传代,收集鸭胚尿囊液,分别以50%饱和硫酸铵、20%聚乙二醇6000粗提后,然后经过葡聚糖G-200层析。经病毒蛋白含量测定和病毒纯度鉴定,证实50%饱和硫酸铵粗提后经过葡聚糖G-200层析,能得到纯度较高的病毒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肿头败血症病毒 硫酸铵 乙二醇6000 糖G-2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塑料专利
12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0-150,共1页
一种可降解羟甲基纤维素抗菌包装膜的制备工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羟甲基纤维素抗菌包装膜的制备工艺,其制备方法如下:称取一定量的羟甲基纤维素,按一定比例加入特定浓度乙醇水溶液,搅拌至全部溶解。加入一定量的壳聚糖和/或山... 一种可降解羟甲基纤维素抗菌包装膜的制备工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羟甲基纤维素抗菌包装膜的制备工艺,其制备方法如下:称取一定量的羟甲基纤维素,按一定比例加入特定浓度乙醇水溶液,搅拌至全部溶解。加入一定量的壳聚糖和/或山梨酸钾,30%的聚乙二醇-400,60℃下搅拌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甲基纤维素 乙二醇-400 专利 塑料 中国 制备工艺 乙醇水溶液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专利文摘
13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45-1345,共1页
以秸秆为原料在均相水介质中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以秸秆为原料在均相水介质中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无机酸和聚乙二醇的双相盐水溶液体系对秸秆进行处理得到纤维素;将得到的纤维素加入到预先配制好的... 以秸秆为原料在均相水介质中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以秸秆为原料在均相水介质中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无机酸和聚乙二醇的双相盐水溶液体系对秸秆进行处理得到纤维素;将得到的纤维素加入到预先配制好的氢氧化钠-尿素或氢氧化锂-尿素的水溶液中,然后放人冰箱中冷冻,之后取出机械搅拌,得到均匀的纤维素溶液;在纤维素溶液中加入丙烯基单体,并进行均相接枝聚合得到高吸水性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文摘 高吸水性树脂 纤维素溶液 水溶液体系 乙二醇 氢氧化锂 氢氧化钠 机械搅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氰电镀光亮Sn—Cu合金电解液
14
作者 覃奇贤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3期34-34,共1页
发明了一种能在宽广的阴极电流密度范围内获得光亮SnCu合金镀层的电解液,该电解液为无氰化物的水溶液。电解液中含有亚锡盐、铜盐、有机磺酸、分散剂和光亮剂。亚锡盐为有机磺酸盐、铜盐也采用有机磺酸盐,分散剂至少由下列两种化合物... 发明了一种能在宽广的阴极电流密度范围内获得光亮SnCu合金镀层的电解液,该电解液为无氰化物的水溶液。电解液中含有亚锡盐、铜盐、有机磺酸、分散剂和光亮剂。亚锡盐为有机磺酸盐、铜盐也采用有机磺酸盐,分散剂至少由下列两种化合物组成:聚氧乙烯烷基酚基醚、聚氧乙烯烷基醚和烯基乙二醇烷基醚。光亮剂可由下列化合物中选择:脂肪或芳香醛、脂肪或芳香酮、脂肪族羧酸或其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液 无氰电镀 氧乙烯烷基醚 Cu SN 电流密度范围 脂肪族羧酸 合金镀层 有机磺酸 亚锡盐 光亮剂 分散剂 磺酸盐 化合物 水溶液 氰化物 乙二醇 芳香醛 芳香酮 混合物 铜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