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廖柏明 罗光汉 朱海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4期92-94,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治疗慢性丙肝的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两组患者各13...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治疗慢性丙肝的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两组患者各13例,分别肌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1.0、1.5μg/kg,每周1次,口服利巴韦林胶囊均为1000 mg/d。疗程为24周。每周进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和丙型肝炎正链RNA病毒(HCV-RNA)载量检测及28项生化检查,计算应答率并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剂量对治疗慢性丙肝的疗效相近,其中高低剂量组的完全应答率分别为53.85%(7/13)和46.15%(6/13),部分应答率分别为23.08%(3/13)和30.77%(4/13),应答率均为76.92%,三者间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程度总体较轻,但高剂量组的头痛和发热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低剂量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均能达到理想效果,且不良反应较轻,二者无显著差异,但考虑到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低剂量组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慢性丙型肝炎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替诺福韦酯经治慢性乙肝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巍峰 杨瑞 +3 位作者 窦芊 杜敬佩 刘淑媛 李长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1453-1455,共3页
目的观察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替诺福韦酯(TDF)经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5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经过TDF治疗的CHB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29例)和单药组(29例)。单药组继续应用TDF治疗,联合组... 目的观察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替诺福韦酯(TDF)经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5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经过TDF治疗的CHB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29例)和单药组(29例)。单药组继续应用TDF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Peg-IFN-α2b治疗,疗程均为48周,观察治疗24、48周两组患者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和HBsAg清除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4周时两组患者HBeAg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转换率和HBsAg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8周两组患者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和HBsAg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联合Peg-IFN-α2b治疗TDF经治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比单药TDF在HBeAg、HBsAg血清学转换方面更具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替诺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生髓成肝方加减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大伟 陆定波 +1 位作者 江诗怡 李瀚旻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4期86-90,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生髓成肝方加减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70例CHB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 目的观察补肾生髓成肝方加减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70例CHB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予以补肾生髓成肝方加减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候评分,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乙肝病毒标志物[ALT复常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率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TBil、ALT、AST水平降低,且观察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TBil、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肝纤维化指标(PCⅢ、Ⅳ-C、LN、H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Ⅲ、Ⅳ-C、LN、H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HBeAg阴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生髓成肝方加减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CHB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生髓成肝方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钦 张小帆 +1 位作者 刘红 高扬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7期19-20,共2页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探讨临床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方法。方法选择6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38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80μg,1...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探讨临床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方法。方法选择6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38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80μg,1次/周皮下注射,加上病毒唑450mg,3次/d,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30例,用甘乐能干扰素α-2b3Mu隔日肌内注射1次,加上病毒唑450mg,3次/d,疗程6个月。两组停药后随访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慢性丙肝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状况,生化应答率、病毒应答率和临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71.05%、18.42%和89.47%;对照组分别是66.67%、16.67%和83.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联合治疗组的持续应答率为47.37%,而对照组为16.67%,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副作用均有发热、乏力、胃肠道症状、白细胞下降、肌肉酸痛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HCV-RNA的阴转,临床用安全,停药6个月后的持续完全应答显著优于甘乐能干扰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病毒唑 慢性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及对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付敏 朱廷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0期98-101,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其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恩替卡韦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恩替卡韦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恩替卡韦组...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其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恩替卡韦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恩替卡韦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恩替卡韦组的基础上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生化指标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1年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血清干扰素-α(INF-α)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血清INF-α水平(4.11±0.83)pg/ml高于恩替卡韦组的(3.01±0.78)pg/ml,血清IL-17、IL-4水平分别为(1.27±0.36)、(2.05±0.63)pg/ml,低于恩替卡韦组的(3.02±0.78)、(4.20±0.9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肾小球滤过率(eGFR)、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ALB)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血清TBIL水平(18.88±1.94)μmol/L低于恩替卡韦组的(20.98±2.10)μmol/L,PTA、ALB水平分别为(75.48±8.39)%、(43.72±5.84)g/L,高于恩替卡韦组的(68.37±7.84)%、(37.38±7.9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外周血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联合治疗组外周血CD4^(+)、CD4^(+)/CD8^(+)水平分别为(41.85±6.86)%、(1.47±0.18)均高于恩替卡韦组的(37.27±5.84)%、(1.12±0.16),CD8^(+)水平(28.47±3.08)%低于恩替卡韦组的(33.27±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可通过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而降低患者肝损伤,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同时不增加对患者肾功能的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恩替卡韦 T细胞亚群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付菊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7期118-119,共2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佩乐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对照组应用普通干扰素治疗,疗程48周。治疗后...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佩乐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对照组应用普通干扰素治疗,疗程48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观察12、24、48周病毒学应答、生化学指标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早期病毒学应答率高,肝功能复常率高,副作用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利巴韦林 慢性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对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CD4^+/CD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建山 《北方药学》 2019年第4期96-97,共2页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对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CD4^+/CD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0例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对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CD4^+/CD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0例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48周后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CD3^+、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采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提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转阴率,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及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8
作者 刘诗琪 陈黎 +1 位作者 姚俊丽 苟小军 《山东医药》 2025年第3期96-101,共6页
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读秀、Ovid、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重组... 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读秀、Ovid、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年龄≤7岁)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2月27日。2名独立的研究者遵循纳入与排除标准,采用改良后的Jadad量表和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提取临床总有效率、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局指标,通过Stata16.0软件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Meta网状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4篇文献,共计307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对照组干预措施包括利巴韦林、常规治疗、喜炎平、开喉剑及热毒宁等。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不同干预措施相比,试验组采用重组干扰素α-2b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缩短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P均<0.05),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对比其他治疗方案,使用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干扰素α-2b 疱疹性咽峡炎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对干扰素α-2b的初步化学修饰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田浤 姚文兵 +1 位作者 吴梧桐 沈子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4-77,共4页
以几种不同方法活化的聚乙二醇 5 0 0 0对干扰素进行化学修饰 ,并对修饰条件、修饰后干扰素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比较。相同反应条件下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甲酸琥珀酰亚胺酯 (SC mPEG)的选择性较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酸琥珀酰亚胺酯 (SS mP... 以几种不同方法活化的聚乙二醇 5 0 0 0对干扰素进行化学修饰 ,并对修饰条件、修饰后干扰素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比较。相同反应条件下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甲酸琥珀酰亚胺酯 (SC mPEG)的选择性较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酸琥珀酰亚胺酯 (SS mPEG)高 ,聚乙二醇甲酸琥珀酰亚胺酯 (BSC PEG)由于有两个活性基团 ,选择性与SS mPEG相近。以聚乙二醇活化的修饰剂会使干扰素分子见形成交联 ,修饰后生物活性损失较大 ,而单甲氧基聚乙二醇活化的修饰剂修饰干扰素 ,修饰率保持在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干扰素 rhuIFNα-2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CHB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永勤 吕其军 +1 位作者 陈谭昇 荆瑞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乙二醇干扰素α-2A HbEAG阳性 临床观察 乙二醇干扰素A-2A 治疗 CHb 慢性乙型肝炎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思源 荣光 王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0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观察。方法 1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三组,阿德福韦酯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及联合组,对比分析在治疗24、36、48周时各组HBV-DNA...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观察。方法 1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三组,阿德福韦酯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及联合组,对比分析在治疗24、36、48周时各组HBV-DNA转阴率、转氨酶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和HBsAg转阴率差别。结果在治疗第24周,联合组患者HBV-DNA下降幅度log(3.56±1.16)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在36、48周时,联合组在转氨酶复常率、HBs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和HBV-DNA转阴率对比另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一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二醇干扰素α-2A 阿德福韦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酚磺醛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陆乐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0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聚甲酚磺醛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 目的:分析聚甲酚磺醛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聚甲酚磺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症状改善时间、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观察组异常分泌物消失时间、腰骶酸痛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2、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甲酚磺醛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宫颈炎 甲酚磺醛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ɑ-2b注射液及利巴韦林治疗32例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建山 《北方药学》 2019年第6期81-82,共2页
目的: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利巴韦林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耀2017年3月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64例,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2)。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干... 目的: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利巴韦林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耀2017年3月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64例,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2)。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利巴韦林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脏硬度值(LSM)]。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LSM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利巴韦林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能改善肝功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鳖甲软肝片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 利巴韦林 慢性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
14
作者 高汇波 代振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9期165-166,共2页
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对就我院门诊或住院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乙二醇干扰素α-2A 疗效观察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临床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
15
作者 李宏英 李培培 宋亚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219-3221,共3页
目的分析康复新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平顶山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摸红蓝球法分为联合组(400例)与单一组(400例)。单一组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 目的分析康复新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平顶山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摸红蓝球法分为联合组(400例)与单一组(400例)。单一组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接受康复新液。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性交后出血)、宫颈修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6.75%(387/400)]较单一组[86.50%(346/400)]高(P<0.05)。与单一组比,联合组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性交后出血缓解时间及宫颈修复时间较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单一组比,联合组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结论采用康复新液、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慢性宫颈炎,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宫颈炎 康复新液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Anti-HBc联合HBsAg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在恩替卡韦经治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应答 被引量:11
16
作者 廖金瑶 陈学福 +1 位作者 陈小苹 肖艺 《循证医学》 CSCD 2017年第5期287-292,共6页
目的探究使用恩替卡韦治疗96周后序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基线Anti-HBc在HBe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103例经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试验组56例,在恩替... 目的探究使用恩替卡韦治疗96周后序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基线Anti-HBc在HBe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103例经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试验组56例,在恩替卡韦治疗基础上序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2周后改为单药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照组47例,持续接受单药恩替卡韦治疗。每12周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肝功能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Anti-HBs、HBeAg、Anti-HBe含量,ELISA检测Anti-HBc,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含量,并比较治疗48周后两组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sAg消失率。结果治疗12周,对照组HBsAg的中位数值相对稳定,试验组呈下降趋势;治疗48周,试验组较对照组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sAg消失率皆有所提高。结论结合基线Anti-HBc定量和HBsAg可作为预测疗效的指标,观察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基线Anti-Hbc 乙二醇干扰素α?2a 恩替卡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α2b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姚文兵 林碧蓉 +1 位作者 沈子龙 吴梧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7-461,共5页
目的 :运用同位素示踪法 -1 2 5I标记和 SDS-PAGE研究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 α2 b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以大鼠为研究对象 ,分别按 1 ,3,5μg/ kg的剂量股静脉注射给药 ,颈动脉采血。利用 SDS-PAGE测定血液中原形药物放射量与总放射量的百... 目的 :运用同位素示踪法 -1 2 5I标记和 SDS-PAGE研究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 α2 b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以大鼠为研究对象 ,分别按 1 ,3,5μg/ kg的剂量股静脉注射给药 ,颈动脉采血。利用 SDS-PAGE测定血液中原形药物放射量与总放射量的百分比 ,以校正全血血药浓度。用小鼠测定1 2 5I-干扰素 α2 b和 1 2 5I-单修饰干扰素α2 b的组织分布和尿粪排泄 ,用大鼠测定其胆汁排泄。结果 :1 2 5I-干扰 α2 b和 1 2 5I-单修饰干扰素 α2 b静脉注射给药符合一级消除动力学的二房室模型。按低 ,中 ,高三个剂量组 ,1 2 5I-干扰素α2 b的消除半衰期 ( t1 / 2 β)分别为 1 .0 2 0 ,0 .91 4 ,0 .6 6 5 h,1 2 5I-单修饰干扰素α2 b的消除半衰期 ( t1 / 2 β)分别为 2 .72 ,3.1 7,2 .6 9h,1 2 5I-单修饰干扰素α2 b在肾中的分布明显减少 ,在肝中的分布明显增加。结论 :聚乙二醇修饰能够显著延长干扰素 α2 b的体内半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b 乙二醇修饰干扰素α2b 药代动力学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α2b的分离纯化和制备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碧蓉 姚文兵 +1 位作者 沈子龙 吴梧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 建立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 α2 b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 运用 Superdex75 Highload制备型凝胶色谱柱 ,以含 0 .1 5 mol/L Na Cl的 0 .0 1 mol/L磷酸盐缓冲液进行洗脱 ,流速为 1 .5 ml/min,检测波长为 2 1 5nm。结果 各洗脱组分经 S... 目的 建立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 α2 b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 运用 Superdex75 Highload制备型凝胶色谱柱 ,以含 0 .1 5 mol/L Na Cl的 0 .0 1 mol/L磷酸盐缓冲液进行洗脱 ,流速为 1 .5 ml/min,检测波长为 2 1 5nm。结果 各洗脱组分经 SDS-PAGE检测呈单一条带。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 α2 b的蛋白回收率为 3 6.5 % ,抗病毒活性回收率为 4 .3 % ,比活度为 4 .74× 1 0 7IU/mg,是原形干扰素 α2 b的 1 0 .4 %。结论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制备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α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b 乙二醇修饰干扰素α2b 分离 纯化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喻霞云 顾国浩 高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9-720,共2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对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治疗效果。方法43例CHC患者均接受派罗欣(1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900 mg/d)治疗,疗程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其HCV基因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HCV RN...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对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治疗效果。方法43例CHC患者均接受派罗欣(1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900 mg/d)治疗,疗程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其HCV基因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HCV RNA量。结果43例CHC患者中只检出了两种基因型,以HCV-Ⅰ型为主(38例,占88.3%),HCV-Ⅱ型少见(5例,占11.7%)。43例CHC患者中,除1例治疗12周无效停药外,其他患者HCV RNA均转阴。5例HCV-Ⅱ型患者中4例(80.0%)为完全应答,1例(20.0%)无应答;38例HCV-Ⅰ患者中,30例(81.6%)患者为完全应答,6例(15.8%)部分应答,2例(5.3%)无应答。低水平组完全应答率较高(90%)、高水平组完全应答率较低(54.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HC治疗,早期、及时地应用干扰素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乙二醇干扰素α-2A 利巴韦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妇康栓与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淑娟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20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采用保妇康栓和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的标准化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礼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作为案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采用保妇康栓和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的标准化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礼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作为案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应用保妇康栓。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和用药安全性。结果:实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阴道出血时间以及阴道排液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无对比数据,P﹥0.05。结论:保妇康栓与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结合用于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控制疾病症状,用药效果突出且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宫颈炎 HPV感染 保妇康栓 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