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搅拌棒吸附萃取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牛奶中的磺胺类药物 被引量:5
1
作者 马乔 余琼卫 +1 位作者 罗彦波 冯钰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4-630,共7页
将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MAA-co-EDMA))聚合物原位聚合于玻璃内插管外表面上,得到一种多孔聚合物涂层;将其作为搅拌棒吸附萃取的萃取介质,考察了其对磺胺类药物的萃取性能;最后将其与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 将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MAA-co-EDMA))聚合物原位聚合于玻璃内插管外表面上,得到一种多孔聚合物涂层;将其作为搅拌棒吸附萃取的萃取介质,考察了其对磺胺类药物的萃取性能;最后将其与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联用,建立了一种牛奶中4种磺胺类药物的检测方法。在最佳条件下,牛奶中4种磺胺类药物的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0.11~0.52μg/L和0.35~1.72μg/L。在1~500μg/L的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11.3%。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且成本低,适合于牛奶中磺胺类药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棒吸附萃取 (甲基丙烯酸-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合物 磺胺类药物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朱薇 杨隽 陈为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1-23,28,共4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与聚乙二醇400直接酯化合成聚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对阻聚剂的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利用1HNMR和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较佳的反应条件是... 采用甲基丙烯酸与聚乙二醇400直接酯化合成聚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对阻聚剂的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利用1HNMR和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较佳的反应条件是:选用质量分数0.9%对羟基苯甲醚做阻聚剂,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8h,醇酸摩尔比3.0,对甲苯磺酸质量分数为2.5%,在此条件下收率达到8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甲基丙烯酸 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微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雌激素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永花 金少格 +1 位作者 王秋英 陆光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4-458,共5页
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有机聚合材料用于微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建立了膜保护微固相萃取快速测定水体中E1、E2、E3、EE2和BPA 5种典型雌激素的方法。详细研究了萃取条件和解析条件... 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有机聚合材料用于微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建立了膜保护微固相萃取快速测定水体中E1、E2、E3、EE2和BPA 5种典型雌激素的方法。详细研究了萃取条件和解析条件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E3的检出限为0.2μg/L,线性范围为1~500μg/L,其余4种目标物检出限为0.02μg/L,线性范围为0.1~500μg/L。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4%。方法用于实际污水处理厂污水中痕量雌激素的测定,样品加标回收率大于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雌激素 微固相萃取 (甲基丙烯酸-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性气体带水法合成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1200)酯的研究
4
作者 曾小君 陈剑威 +1 位作者 路中培 夏方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6-88,共3页
采用惰性气体带水法,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以甲基丙烯酸(MAA)和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了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MPEGMAA)。考察了单体摩尔比、阻聚剂用量、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酯... 采用惰性气体带水法,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以甲基丙烯酸(MAA)和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了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MPEGMAA)。考察了单体摩尔比、阻聚剂用量、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征了酯化产物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当n(MAA)∶n(MPEG)=2∶1,催化剂用量为聚乙二醇单甲醚和甲基丙烯酸总质量的3%,阻聚剂用量为甲基丙烯酸质量的4%,控制反应温度在120℃,反应时间为8h时酯化率可达到7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单甲醚 惰性气体带水法 酯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及其聚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智力 唐孝芬 +2 位作者 孟洁云 张兴祥 石海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5-179,共5页
以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和甲基丙烯酰氯为原料,采用醇钠-酰氯法合成了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DEGOEMA),并利用自由基聚合得到聚(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PDEGOEMA).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测试了PDEGOEMA的分子... 以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和甲基丙烯酰氯为原料,采用醇钠-酰氯法合成了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DEGOEMA),并利用自由基聚合得到聚(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PDEGOEMA).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测试了PDEGOEMA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TG)和X射线衍射(XRD)对DEGOEMA和PDEGOEMA的结构、相变行为、热稳定性和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单体及其聚合物是一种具有稳定的结构、良好的结晶性能、高相变焓及良好热稳定性的相变材料.PDEGOEMA的起始吸热温度为41℃,起始放热温度为36℃,热焓为73 J/g,在314℃以下热稳定性良好,可用于加工或使用温度较高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物相变材料 梳状合物 自由基 (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丁腈橡胶/聚甲基丙烯酸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珍 陈祥宝 +3 位作者 王景鹤 栗付平 王力 郭湘瑶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16,共5页
采用序列法制备氢化丁腈橡胶(HNBR)/聚甲基丙烯酸酯互穿聚合物网络(IPN)阻尼材料。IPN体系的红外曲线在1750-1700cm^-1及1190-1150cm^-1范围内出现了较强的特征峰,可以证明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存在。物理机械性能表明,随着甲基丙烯酸... 采用序列法制备氢化丁腈橡胶(HNBR)/聚甲基丙烯酸酯互穿聚合物网络(IPN)阻尼材料。IPN体系的红外曲线在1750-1700cm^-1及1190-1150cm^-1范围内出现了较强的特征峰,可以证明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存在。物理机械性能表明,随着甲基丙烯酸酯的酯基体积增大,IPN的硬度、拉伸强度及100%定伸强度减小。动态性能表明HNBR与聚甲基丙烯酸酯形成的IPN体系能够拓宽HNBR的阻尼温度范围。HNBR/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IPN的阻尼因子较高,适用于约束阻尼系统,而HNBR/聚甲基丙烯酸甲酯IPN具有较高的损耗模量和适宜的阻尼因子,适于自由阻尼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丁腈橡胶 甲基丙烯酸酯 互穿合物网络 阻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酯的降凝选择性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3
7
作者 杨道胜 侯泽民 +1 位作者 许白敏 向文成 《润滑油》 CAS 2012年第5期30-38,共9页
文章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酯(PMA)降凝剂的选择性和降凝机理,在工业上所生产的诸多油品中,从PMA12酯开始到PMA18酯均存在着自己的选择性和降凝范围,而这种性能只与油品的倾点相关。油品的分子量、黏度、蜡分子量和蜡含量只影响降低倾点的... 文章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酯(PMA)降凝剂的选择性和降凝机理,在工业上所生产的诸多油品中,从PMA12酯开始到PMA18酯均存在着自己的选择性和降凝范围,而这种性能只与油品的倾点相关。油品的分子量、黏度、蜡分子量和蜡含量只影响降低倾点的幅度(ΔT)大小,而与选择何种PMA并无关系。从PMA12开始出现的脆点反常升高来源于侧链产生的结晶,正是这种侧链结晶使PMA具有了降凝效果,而其降凝范围就是从侧链结晶温度附近开始到从油中析出点结束。这种降凝机理与传统的吸附理论不同,是由于在侧链结晶温度时,PMA在油中也产生侧链结晶而形成梳子状结构,此时油品析出的蜡进入了PMA梳状结构中,产生共晶变成小的蜡晶种,这就防止了蜡进一步形成大片结晶,从而起到降凝的效果。共晶的最好证明就是有侧链结晶的PMA降低了油品的浊点。不同倾点的油品有其最佳降凝效果的PMA醇链,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很好。通过不同醇链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共聚可以为不同倾点的油品量身定做最好的PMA降凝剂,这是因为共聚得到了满足所需要的侧链结晶温度和析出温度的要求,从而达到最佳的降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甲基丙烯酸酯 降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酯类玻璃化温度的量子化学-神经网络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万强 王学业 +3 位作者 李新芳 龙清平 文小红 李建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0-173,共4页
用密度泛函(DFT)方法在6-31G(d)基组优化了32种聚甲基丙烯酸酯类的结构单元,得到了其量子化学参数,用模式识别,逐步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探讨了这些参数与聚甲基丙烯酸酯类Tg的关系,模式识别两类Tg大小不同的聚合物基本分布在不同区域... 用密度泛函(DFT)方法在6-31G(d)基组优化了32种聚甲基丙烯酸酯类的结构单元,得到了其量子化学参数,用模式识别,逐步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探讨了这些参数与聚甲基丙烯酸酯类Tg的关系,模式识别两类Tg大小不同的聚合物基本分布在不同区域,用逐步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所建立的定量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0,0.9912,预报结果与实验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酯 玻璃化温度 量子化学参数 模式识别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9
作者 郭睿 赵艳艳 +2 位作者 来肖 韦鹏 孙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6期31-34,共4页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和丙烯酸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制备了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并通过红外、核磁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经正交试验得最佳合成条件为:酸醇比为2.5,反应时间为7 h,反应温度为130℃,催化剂用量为...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和丙烯酸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制备了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并通过红外、核磁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经正交试验得最佳合成条件为:酸醇比为2.5,反应时间为7 h,反应温度为130℃,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5%,阻聚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酯化率可达85.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 酯化 合成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运动单元结构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禹新良 陈建芳 刘万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53,共5页
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非晶态高聚物材料的一项很重要的参数。文中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56种聚甲基丙烯酸酯类高聚物Tg的结构-性能定量关系(QSPR)模型。模型所用参数从聚甲基丙烯酸酯类主链包含10个重复单元的运动单元计算得到。... 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非晶态高聚物材料的一项很重要的参数。文中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56种聚甲基丙烯酸酯类高聚物Tg的结构-性能定量关系(QSPR)模型。模型所用参数从聚甲基丙烯酸酯类主链包含10个重复单元的运动单元计算得到。模型训练集(包含36种聚甲基丙烯酸酯类高聚物)的相关系数为0.971,标准误差为15.731K;模型测试集(包含20种聚合物)相关系数为0.946,均方根误差(rms)为17.286K;整个数据集(56种聚合物)相对误差为4.065%。结果表明,本文所得模型对聚甲基丙烯酸酯类高聚物Tg有着较强的预测能力。因此从高分子主链段运动单元得到分子参数预测Tg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化转变温度 运动单元 甲基丙烯酸酯 结构-性能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互穿网络共聚甲基丙烯酸酯纤维制备及其交联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封严 肖长发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5-7,共3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水相悬浮聚合方法制备共聚甲基丙烯酸酯(CPMA);以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溶解CPMA,选择适当潜交联剂FJLJ,采用先纺丝成形后交联工艺,制备了具有半互穿聚合物网络 (semi-IPN)结构的共聚甲基丙烯酸酯纤维(CPMA...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水相悬浮聚合方法制备共聚甲基丙烯酸酯(CPMA);以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溶解CPMA,选择适当潜交联剂FJLJ,采用先纺丝成形后交联工艺,制备了具有半互穿聚合物网络 (semi-IPN)结构的共聚甲基丙烯酸酯纤维(CPMA-H),并对其交联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化学交联结构相比,semi-IPN结构较为疏松,有利于纤维吸油性能的提高,CPMA-H纤维对甲基的饱和吸油率可以达到 15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互穿合物网络 甲基丙烯酸酯纤维 吸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P体系下一种聚甲基丙烯酸酯侧链型液晶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海良 邵志美 钟冠群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0-85,共6页
以α-溴代异丁酸乙酯(EBB)为引发剂,CuBr/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制得了一系列分子量可控且分子量分布较窄的含联苯基团的聚甲基丙烯酸酯侧链液晶聚合物,通过1H NMR、GPC、DSC、POM、WXRD等... 以α-溴代异丁酸乙酯(EBB)为引发剂,CuBr/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制得了一系列分子量可控且分子量分布较窄的含联苯基团的聚甲基丙烯酸酯侧链液晶聚合物,通过1H NMR、GPC、DSC、POM、WXRD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呈现三个相转变,分别为玻璃化转变、近晶E向近晶A转变及近晶A向各向同性转变;随着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大,其相应的相转变温度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 甲基丙烯酸酯 侧链液晶高分子 近晶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酯吸油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秀芳 程芳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5-28,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酯为单体 ,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低交联度的聚甲基丙烯酸酯高吸油性树脂 ,研究了单体结构、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树脂性能的影响 。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酯 吸油树脂 合成 悬浮合法 吸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酯结构中混合醇的组成解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进 魏斌斌 张风媛 《润滑油》 CAS 2021年第4期21-23,共3页
聚甲基丙烯酸酯可以用做润滑油黏度指数改进剂或降凝剂,根据用途,可用不同比例的脂肪醇和甲基丙烯酸反应合成相应的甲基丙烯酸酯,再聚合成不同分子量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用做黏度指数改进剂或降凝剂。文章通过高温裂解聚甲基丙烯酸酯,二氯... 聚甲基丙烯酸酯可以用做润滑油黏度指数改进剂或降凝剂,根据用途,可用不同比例的脂肪醇和甲基丙烯酸反应合成相应的甲基丙烯酸酯,再聚合成不同分子量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用做黏度指数改进剂或降凝剂。文章通过高温裂解聚甲基丙烯酸酯,二氯甲烷回收裂解气,再用GC/MS分析裂解气,分析产品中混合醇的组成结构;同时采用溶剂提取方法富集产品中游离醇,计算混合醇的比例,相互印证两种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酯 高温裂解 GC/MS 组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对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亲水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艳平 郑康 +3 位作者 纪波印 马文中 陈慧蓉 陶国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9-55,共7页
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单甲醚两亲性接枝共聚物(C-MMA/MA-MPEG),并用两亲性共聚物C-MMA/MA-MPEG对聚偏氟乙烯(PVDF)进行亲水性改性制备微孔膜。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接... 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单甲醚两亲性接枝共聚物(C-MMA/MA-MPEG),并用两亲性共聚物C-MMA/MA-MPEG对聚偏氟乙烯(PVDF)进行亲水性改性制备微孔膜。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接枝共聚物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表征与分析,当MA-MPEG的摩尔含量为10%时,接枝聚合物的接枝率提高到8.9%,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基本相同,稳定在2.0左右;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PVDF膜的热性能进行测试,PVDF微孔膜的熔融温度变化不明显,当C-MMA/MA-MPEG-4的添加量为20%时,结晶温度下降了8℃;用扫描电镜以及接触角测量仪对PP膜表面形貌结构与亲水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其随改性剂用量的增多,亲水性得到提高,微孔膜的孔隙率也得到增大,当改性剂添加量为20%时,接触角降低到5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氟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乙二醇单甲醚 微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交换法合成聚乙二醇单乙醚甲基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维娜 方云 何志强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97-800,共4页
研究了一种合成大分子单体聚乙二醇单乙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EMA)的新工艺。先用镁铝基复合氧化物催化环氧乙烷嵌入乙酸乙酯中合成聚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PEGMEA)中间体,再将此中间体与甲基丙烯酸乙酯(EMA)经酯交换反应合成PEGMEMA。同时... 研究了一种合成大分子单体聚乙二醇单乙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EMA)的新工艺。先用镁铝基复合氧化物催化环氧乙烷嵌入乙酸乙酯中合成聚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PEGMEA)中间体,再将此中间体与甲基丙烯酸乙酯(EMA)经酯交换反应合成PEGMEMA。同时考察了酯交换催化剂及阻聚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配比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催化剂和阻聚剂中,钛酸四正丁酯(TBOT)的催化活性最高,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的阻聚效果最佳。以 TBOT 为催化剂、TEMPO 为阻聚剂,PEGMEA 和 EMA 进行酯交换反应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3 h、TBOT 的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7%、TEMPO 的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0.1%、n(EMA):n(PEGMEA)=3。在此反应条件下,PEGMEMA 的收率达到8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 甲基丙烯酸乙酯 乙二醇单乙醚甲基丙烯酸酯 大分子单体 酯交换 钛酸四正丁酯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酯含硼水基润滑剂的合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秀玲 王宝中 +2 位作者 孙晓然 高筠 贾晓鸣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4-46,共3页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酯含硼水基润滑剂。以聚甲基丙烯酸酯分子作为极压剂硼化物的载体 ,既可利用高聚物微粒的弹性、柔韧性 ,又可以利用硼化物的极压润滑性 ,二者复合形成润滑性能优良的吸附膜。实验结果表明 ,该润滑剂...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酯含硼水基润滑剂。以聚甲基丙烯酸酯分子作为极压剂硼化物的载体 ,既可利用高聚物微粒的弹性、柔韧性 ,又可以利用硼化物的极压润滑性 ,二者复合形成润滑性能优良的吸附膜。实验结果表明 ,该润滑剂具有优良的润滑性、防锈性 ,且不易腐败 ,对环境低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硼水基润滑剂 合成 润滑液 甲基丙烯酸酯 硼化物 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双酚A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复合光固化膜的性能
18
作者 唐春怡 刘伟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70,74,共4页
由聚醚型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甲基丙烯酸合成了可光固化的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DMA),再按不同质量配比将此合成物与双酚A型环氧甲基丙烯酸酯(BEMA)混合,经紫外光照射得到复合光固化膜,然后对所得固化膜的耐热性、柔... 由聚醚型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甲基丙烯酸合成了可光固化的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DMA),再按不同质量配比将此合成物与双酚A型环氧甲基丙烯酸酯(BEMA)混合,经紫外光照射得到复合光固化膜,然后对所得固化膜的耐热性、柔韧性、硬度、光泽度、可见光透过率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膜兼具DMA和BEMA的优点,呈现良好的耐热性、柔韧性、硬度、光泽度和可见光透过率,而且DMA和BEMA相容性好。在所选的固化条件下,DMA和BEMA为5/5时,所得透明膜的T5%和T50%可分别达291.2℃和433.6℃,并且柔韧性和硬度良好,光泽度达1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 双酚A型环氧甲基丙烯酸酯 光固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刷 接枝医用功能纸制备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19
作者 吕文志 周小凡 +3 位作者 王润平 王国莲 杨灶银 罗美分 《中华纸业》 CAS 2021年第22期10-15,共6页
为改善纤维素基纸张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本研究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将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刷接枝到纸张表面制备医用功能纸,并对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刷在纸张表面的接枝效率及其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 为改善纤维素基纸张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本研究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将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刷接枝到纸张表面制备医用功能纸,并对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刷在纸张表面的接枝效率及其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可有效地将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刷接枝到纸张表面,且整个接枝过程活性可控;相比原纸,接枝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刷纸张的抗血细胞黏附能力明显增强,补体激活显著改善,细胞毒性显著降低,呈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功能纸 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合物刷 原子转移自由基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调聚及阻聚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道德 黄琴 +2 位作者 伍辉杨 邓敏 彭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25-2733,共9页
本文系统研究了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C6氟酯)的催化调聚体系及阻聚体系的反应条件。在催化调聚体系中,当催化剂为复合催化剂铜粉+4-甲基吡啶,反应温度介于120~130℃,四氟乙烯与五氟碘乙烷的摩尔比为1:4时,产物中6碳原子的氟碳链含... 本文系统研究了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C6氟酯)的催化调聚体系及阻聚体系的反应条件。在催化调聚体系中,当催化剂为复合催化剂铜粉+4-甲基吡啶,反应温度介于120~130℃,四氟乙烯与五氟碘乙烷的摩尔比为1:4时,产物中6碳原子的氟碳链含量多、分子量分布窄、调聚转化率高。在阻聚体系中,复合阻聚剂ZJ-701+MQ的阻聚效果最好。当复合阻聚剂ZJ-701与MQ质量比为1:3,浓度为350 mg·kg^(-1)时,C6氟酯的转换率最小,阻聚效果也最好。对催化调聚体系和阻聚体系反应条件的优化,显著提高C6氟酯的产率,降低了原材料的消耗成本。该工艺路线易操控、成本低廉且转化率高,有利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C6氟酯) 催化调体系 体系 反应 复合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