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黏度光敏预聚物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丙烯酸酯的合成
1
作者 黄笔武 黄树槐 莫健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43-746,共4页
以N ,N -二甲基苯胺为催化剂、对羟基苯甲醚为阻聚剂 ,利用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PEGDE)和丙烯酸为两种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低黏度光敏预聚物———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丙烯酸酯。研究了反应温度、阻聚剂、催化剂用量这些因素对其反... 以N ,N -二甲基苯胺为催化剂、对羟基苯甲醚为阻聚剂 ,利用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PEGDE)和丙烯酸为两种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低黏度光敏预聚物———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丙烯酸酯。研究了反应温度、阻聚剂、催化剂用量这些因素对其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优化的合成反应条件是温度 90~ 10 5℃、m(催化剂 )∶m(PEGDE) =(0 0 0 7~ 0 0 0 9)∶1、m(阻聚剂 )∶m(PEGDE) =(0 0 0 2~ 0 0 0 4 )∶1。同时 ,把产物作为光敏预聚物配成光固化涂料对其光固化膜进行了性能测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缩水甘油醚 丙烯酸 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松香与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预聚体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马一静 沈敏敏 +1 位作者 李因文 哈成勇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60,共4页
丙烯酸松香与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酯化合成环氧树脂预聚体。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优条件为三乙胺用量0.02%(以丙烯酸松香质量计),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5 h。预聚体的环氧值0.19 mol/100 g,黏度16.3 Pa.... 丙烯酸松香与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酯化合成环氧树脂预聚体。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优条件为三乙胺用量0.02%(以丙烯酸松香质量计),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5 h。预聚体的环氧值0.19 mol/100 g,黏度16.3 Pa.s(36℃),酸值0.4 mg/g。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FT-IR等方法研究了固化物性能。结果表明,甲基六氢苯酐(MeHHPA)为固化剂,当m(MeHHPA)∶m(预聚体)8∶10,固化条件为:预聚100℃,反应2 h,190℃固化5 h,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最高(5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松香 乙二醇缩水甘油醚 环氧树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齐聚物的合成及其红外激光固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斌 张世海 +2 位作者 陈勇 唐黎明 周其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62-164,共3页
使用 3种方法合成了具有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PEGDA)齐聚物 ,包括 :聚乙二醇(PEG)与丙烯酸反应、聚乙二醇与丙烯酰氯反应、聚乙二醇钠与丙烯酰氯反应 ,并在此基础上对 3种合成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了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齐聚... 使用 3种方法合成了具有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PEGDA)齐聚物 ,包括 :聚乙二醇(PEG)与丙烯酸反应、聚乙二醇与丙烯酰氯反应、聚乙二醇钠与丙烯酰氯反应 ,并在此基础上对 3种合成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了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齐聚物的红外激光固化反应 ,利用红外分析测定双键转化率 ,发现随着齐聚物分子量增大 ,激光固化后的双键转化率有所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丙烯酸酯 红外激光固化 性能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交联共聚型酸液稠化剂的合成 被引量:5
4
作者 葛际江 张贵才 孙铭勤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114,共4页
以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AMPS)为主要单体,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扩链剂,研制了一种注酸时稠化能力强、返排时黏度低的新型酸液稠化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合成AM-AMPS二元共聚物的最优条件:AM/AMPS的摩... 以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AMPS)为主要单体,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扩链剂,研制了一种注酸时稠化能力强、返排时黏度低的新型酸液稠化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合成AM-AMPS二元共聚物的最优条件:AM/AMPS的摩尔比7/3,单体的质量分数20%,引发剂的加入量125 mg/l,引发温度15℃。在聚合过程中,加入占AM和AMPS单体质量分数7.5×10-6的PEGDA,增黏能力可提高近1倍。酸化过程中,由于PEGDA中的酯基断裂,稠化酸的黏度降低,有利于残酸返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压裂 稠化酸 稠化剂 乙二醇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搅拌棒吸附萃取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牛奶中的磺胺类药物 被引量:5
5
作者 马乔 余琼卫 +1 位作者 罗彦波 冯钰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4-630,共7页
将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MAA-co-EDMA))聚合物原位聚合于玻璃内插管外表面上,得到一种多孔聚合物涂层;将其作为搅拌棒吸附萃取的萃取介质,考察了其对磺胺类药物的萃取性能;最后将其与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 将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MAA-co-EDMA))聚合物原位聚合于玻璃内插管外表面上,得到一种多孔聚合物涂层;将其作为搅拌棒吸附萃取的萃取介质,考察了其对磺胺类药物的萃取性能;最后将其与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联用,建立了一种牛奶中4种磺胺类药物的检测方法。在最佳条件下,牛奶中4种磺胺类药物的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0.11~0.52μg/L和0.35~1.72μg/L。在1~500μg/L的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11.3%。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且成本低,适合于牛奶中磺胺类药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棒吸附萃取 (甲基丙烯酸-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合物 磺胺类药物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对漆酶的固定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敏 孟庆辉 王炎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66,共6页
采用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600、6000、20000)的聚乙二醇(PEG)为单体合成了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所得产物经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交联后得到具有溶胀性的固体材料,将材料作为载体通过物理吸附用于漆酶的固定化。研究了载体制备条件对固定化漆... 采用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600、6000、20000)的聚乙二醇(PEG)为单体合成了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所得产物经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交联后得到具有溶胀性的固体材料,将材料作为载体通过物理吸附用于漆酶的固定化。研究了载体制备条件对固定化漆酶酶活的影响,发现交联的聚乙二醇(PEG20000)二丙烯酸酯对漆酶的固定化效果最好,适宜的交联反应条件为:交联剂质量分数0.5%,175℃反应30 min;以聚乙二醇(PEG20000)为载体进一步优化了漆酶的固定化条件;2,4-二氯酚的降解实验表明,固定化漆酶中单位质量酶的降解能力要远远高于游离漆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漆酶 交联乙二醇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固定化漆酶的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明慧 孟庆辉 +1 位作者 赵敏 王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9-105,共7页
为探究交联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为载体的固定化漆酶的优势,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在不同条件下对固定化漆酶和游离漆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游离漆酶相比,固定化漆酶与底物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的... 为探究交联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为载体的固定化漆酶的优势,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在不同条件下对固定化漆酶和游离漆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游离漆酶相比,固定化漆酶与底物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的亲和力下降,但稳定性明显提高,最适p H值也发生了变化。固定化漆酶的最适温度为60℃,比游离漆酶升高了5℃;固定化操作p H为3.5时,固定化漆酶的酶活力最高。固定化漆酶对2,4-二氯苯酚降解时间为24 h时,降解率达到了85%,酶活力保持80%以上,漆酶的使用效率和稳定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乙二醇丙烯酸酯 漆酶 固定化漆酶 游离漆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诱导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水凝胶的聚合交联动力学 被引量:1
8
作者 钟宇浩 孙广东 +2 位作者 吕玲玲 陈恩宇 黄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24,共8页
为探明蓝光诱导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水凝胶聚合交联的动力学,系统地研究了光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及光照强度等因素对水凝胶聚合前驱液的蓝光聚合性能和凝胶化行为的影响。以樟脑醌(CQ)/N,N-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DB)/二苯基碘金... 为探明蓝光诱导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水凝胶聚合交联的动力学,系统地研究了光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及光照强度等因素对水凝胶聚合前驱液的蓝光聚合性能和凝胶化行为的影响。以樟脑醌(CQ)/N,N-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DB)/二苯基碘金翁六氟磷酸盐(DPI)为三组分光引发剂,配制了PEGDA光聚合前驱液。以400~500 nm蓝光为辐照光源,采用光差示扫描量热法(Photo-DSC)和光流变系统(Photo-rheology)对PEGDA光聚合前驱液的聚合反应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水凝胶聚合前驱液的聚合速率(Rp)与CQ/EDB,DPI的用量和光照强度(I)的平方根,及PEGDA用量均呈线性增长关系。过高的引发剂和单体用量、光强均会影响这种线性关系。光流变行为表明,PEGDA水凝胶的凝胶转变反映了其黏弹性变化趋势,凝胶转变时间(tgel)与光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及光照强度均呈现指数降低关系。PEGDA水凝胶弹性模量与光照时间呈指数增长关系。不同条件下PEGDA水凝胶的理论终点弹性模量(G′∞)较为稳定,均位于1.1×10^(5)~1.5×10^(5) Pa的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丙烯酸酯水凝胶 合交联 合动力学 光流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为壁材的防晒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9
作者 刘天群 赵迪 +3 位作者 李雪婷 康园园 鲁希华 邱高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75-1079,共5页
采用自由基界面聚合法,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 200)为壁材单体,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紫外线吸收剂胡莫柳酯(HMS)为芯材,制备具有防晒功能的微胶囊。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别对微胶囊的形貌、粒... 采用自由基界面聚合法,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 200)为壁材单体,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紫外线吸收剂胡莫柳酯(HMS)为芯材,制备具有防晒功能的微胶囊。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别对微胶囊的形貌、粒径分布和化学组成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为光滑的球形,包覆率达96.8%,平均粒径11.7μm。通过UV-2000S紫外线透过率分析仪测试其SPF值,证明微胶囊化的胡莫柳酯的防晒效果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丙烯酸酯 防晒微胶囊 胡莫柳酯 SP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对PLA/PBAT共混材料相容性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萌萌 杨红娟 +3 位作者 沈思宇 冯硕 张伟蒙 胡晶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27,共8页
以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为相容剂与聚乳酸(PLA)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通过转矩流变仪进行熔融共混。通过傅里叶变换全反射红外光谱仪(ATR-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探究了不同含量PEDGD... 以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为相容剂与聚乳酸(PLA)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通过转矩流变仪进行熔融共混。通过傅里叶变换全反射红外光谱仪(ATR-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探究了不同含量PEDGDE对PLA/PBAT共混体系断面微观形貌、热性能、力学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加PEGDGE的PLA/PBAT的共混体系相比,加入3份PEGDGE时,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可由14.6%增加至38.9%,是PLA/PBAT的2.7倍。加入PEGDGE后,PLA/PBAT共混体系冷结晶向低温移动,且加入5份PEGDGE时,结晶度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酸-对苯甲酸丁醇酯 乙二醇缩水甘油醚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蛋白/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协同改性脲醛树脂的性能
11
作者 雍宬 徐跃定 +5 位作者 杜珂珂 孙恩惠 黄红英 曲萍 陈玲 孙倩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3-99,共7页
探究角蛋白和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协同改性对脲醛(UF)树脂理化性能的影响,从而改善UF树脂游离甲醛含量高、韧性不足的缺陷,减少传统石油基化学物质的使用及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使用还原法从废弃羽毛中提取角蛋白,并与PEGDGE... 探究角蛋白和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协同改性对脲醛(UF)树脂理化性能的影响,从而改善UF树脂游离甲醛含量高、韧性不足的缺陷,减少传统石油基化学物质的使用及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使用还原法从废弃羽毛中提取角蛋白,并与PEGDGE分别替代部分尿素与甲醛缩聚交联形成改性UF树脂,通过表征树脂基本理化性能,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拉伸测试和热力学分析评价树脂官能团变化、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力学强度和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角蛋白和PEGDGE的协同改性使UF树脂的黏度提升37.1%;角蛋白中氨基、羧基和PEGDGE中的环氧基分别参与UF树脂的缩聚过程,形成化合键连接;角蛋白和PEGDGE协同改性使UF树脂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升了24.6%和35.3%;TG分析表明,角蛋白和PEGDGE协同改性使UF树脂出现第4热解峰,表明生成的醚键或者PEGDGE本身链段的断裂,同时,改性UF树脂的残碳量也有所降低;DSC分析表明,PEGDGE的添加使改性UF树脂的ΔH_(1)相比于UF树脂的ΔH_(1)明显增加约79.4%,但角蛋白和PEGDGE的协同作用使改性UF树脂的ΔH_(1)相比于角蛋白改性UF树脂的ΔH_(1)明显降低4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 乙二醇缩水甘油醚 脲醛树脂 协同作用 增韧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对老化丝纤维的加固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智文 黄小芳 +5 位作者 张敬 曹晓晔 郑海玲 周旸 赵丰 彭志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4-47,共4页
在制备人工老化样的基础上,利用丝素蛋白/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对老化丝纤维进行加固,并对加固前后的丝纤维进行了性能和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丝素蛋白与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位点为Tyr羟苯基上的羟基、Lys上的氨基、... 在制备人工老化样的基础上,利用丝素蛋白/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对老化丝纤维进行加固,并对加固前后的丝纤维进行了性能和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丝素蛋白与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位点为Tyr羟苯基上的羟基、Lys上的氨基、His咪唑基上的亚氨基等;加固样的断裂强力从1.54 N提高到15.8 N,伸长率从2%提高到8.0%,硬挺度从1.08×10-2mN.m降到0.71×10-2mN.m。加固后丝纤维的断裂强力、伸长率、柔软性大幅度提高;热稳定性和耐热老化性较好,这种加固方法具有可再加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丝纤维 丝素蛋白 乙二醇缩水甘油醚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交联血红蛋白的反应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宇红 路秀玲 +2 位作者 郑春杨 谭天伟 苏志国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1-406,共6页
将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作为血红蛋白(Hb)的交联剂制备红细胞代用品.采用SDS-PAGE电泳、高效液相色谱和多角度激光散射检测器联用鉴定交联产物.实验表明,在pH 8.7,血红蛋白浓度为20 mg·mL^-1,修饰剂EGDE与血红蛋白的摩尔比... 将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作为血红蛋白(Hb)的交联剂制备红细胞代用品.采用SDS-PAGE电泳、高效液相色谱和多角度激光散射检测器联用鉴定交联产物.实验表明,在pH 8.7,血红蛋白浓度为20 mg·mL^-1,修饰剂EGDE与血红蛋白的摩尔比达100:1时反应4 h,交联产物中90%为分子内交联的血红蛋白.在pH 7.5、血红蛋白浓度为200mg·mL^-1,修饰剂EGDE与血红蛋白的摩尔比为25:1时反应12 h,交联产物主要为寡聚血红蛋白,分子量范围在145-375 kD之间;其中二聚体血红蛋白占总蛋白量的74.7%,三聚体血红蛋白18.9%,四到六聚血红蛋白6.4%,几乎无高聚物生成.采用血氧分析仪对交联产物进行活性鉴定,制备的分子内交联和寡聚血红蛋白均具有携氧能力,小鼠的生物学实验表明产品无异常毒性,具备了作为红细胞代用品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缩水甘油醚 血红蛋白 交联 红细胞代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在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型环状碳酸酯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柯杰曦 羊凤 +2 位作者 王凤 亢茂青 王军威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6-720,共5页
以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DGE)和CO_2为原料,在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D296的作用下,通过环加成反应合成了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型环状碳酸酯(5CC-PPGDGE)。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了催化剂D296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以及催化... 以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DGE)和CO_2为原料,在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D296的作用下,通过环加成反应合成了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型环状碳酸酯(5CC-PPGDGE)。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了催化剂D296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以及催化剂的活化时间对PPGDGE转化率的影响。采用序贯均匀设计实验,确定了对转化率影响的主要因素,并且根据拟合回归模型得到各影响因素与转化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最优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2%(以PPGDGE质量计,下同),反应时间38 h,反应温度125℃,反应压力1.0 MPa,催化剂活化时间24 h,在该条件下PPGDGE的转化率几乎为100%,并对产物进行FTIR、~1HNMR、^(13)CNMR、GPC和TGA表征,证明得到目标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缩水甘油醚 环状碳酸酯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改性环氧力学性能及固化动力学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晓龙 谢利鹏 +1 位作者 张鹏 张彦飞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114,共6页
采用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DGE)对环氧树脂进行了改性,力学性能测试表明PPGDGE可在基本不影响环氧树脂弯曲性能的同时有效地提高环氧树脂抗冲击性能,当添加量为20%时,环氧树脂冲击强度可达31.84 kJ/m^(2),相比于纯环氧树脂提高了70.5... 采用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DGE)对环氧树脂进行了改性,力学性能测试表明PPGDGE可在基本不影响环氧树脂弯曲性能的同时有效地提高环氧树脂抗冲击性能,当添加量为20%时,环氧树脂冲击强度可达31.84 kJ/m^(2),相比于纯环氧树脂提高了70.5%。通过对EP/20%PPGDGE/DDS体系的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及活化能的求解,表明稀释剂的加入几乎不影响体系的固化,仅活化能略微降低。等温DSC固化动力学研究表明,固化反应遵循自催化反应机理,可使用Kamal模型较好地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水甘油醚 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固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对E51树脂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蕊 乔英杰 林宇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124-8130,共7页
利用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增韧改性剂与E51共混制备改性树脂,研究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增韧改性剂填量对复合材料常温力学性能及低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增韧改性剂填量为20%(质量分数)时,改性树脂的性能最优。在常温下拉伸断... 利用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增韧改性剂与E51共混制备改性树脂,研究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增韧改性剂填量对复合材料常温力学性能及低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增韧改性剂填量为20%(质量分数)时,改性树脂的性能最优。在常温下拉伸断裂应变达到了7.5%,与改性前相比提高了82.9%,改性树脂浇注体的常温拉伸强度为93.3MPa,与改性前相比提高了25.2%,压缩强度为129.8 MPa,弯曲强度为116.60 MPa。在低温下改性树脂浇注体的拉伸断裂应变为5.4%,与改性前相比提高了50%,改性树脂浇注体低温拉伸强度为130.4 MPa,低温压缩强度为174.6 MPa,低温弯曲强度为154.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材料 缩水甘油醚 增韧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环氧氯丙烷的残留量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建磊 杜一平 胡慧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6-89,共4页
提出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环氧氯丙烷残留量的方法。样品5.000 0 g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并定容。所得溶液经超声处理后,采用HP-5MS毛细管柱、载气程序升流和柱程序升温进行气相色谱分离。质谱分析中采用... 提出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环氧氯丙烷残留量的方法。样品5.000 0 g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并定容。所得溶液经超声处理后,采用HP-5MS毛细管柱、载气程序升流和柱程序升温进行气相色谱分离。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环氧氯丙烷的质量浓度在12.06~602.97 m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4.21 mg·L^(-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8)为0.5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4.2%~97.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选择离子监测模式 乙二醇缩水甘油醚 环氧氯丙烷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蒙脱土协同增强大豆蛋白膜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廖木荣 黄嘉雯 +2 位作者 韦凝思 张一甫 秦志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26-231,243,共7页
为了提高大豆分离蛋白(SPI)材料的耐水性能与力学性能,扩大其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本研究以SPI和蒙脱土(MMT)为原料,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为交联剂,制备SPI/MMT复合膜,并对其物理力学性能及水阻隔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MMT和EGD... 为了提高大豆分离蛋白(SPI)材料的耐水性能与力学性能,扩大其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本研究以SPI和蒙脱土(MMT)为原料,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为交联剂,制备SPI/MMT复合膜,并对其物理力学性能及水阻隔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MMT和EGDE的加入均能够有效提高复合膜的物理力学性能,当SPI复合膜中同时添加MMT和EGDE(20%)时,各项性能最佳,复合膜拉伸强度为14.95 MPa,比纯SPI膜增加了239.77%、弹性模量增加88.98%、含水率降低16.12%、吸湿性降低31.07%、总溶解物降低39.68%、水蒸气透过率降低35.85%。EGDE与MMT的协同增强作用,提高了SPI复合膜的物理力学性能与水阻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膜 蒙脱土 乙二醇缩水甘油醚 协同作用 力学性能 水阻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双酚A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复合光固化膜的性能
19
作者 唐春怡 刘伟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70,74,共4页
由聚醚型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甲基丙烯酸合成了可光固化的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DMA),再按不同质量配比将此合成物与双酚A型环氧甲基丙烯酸酯(BEMA)混合,经紫外光照射得到复合光固化膜,然后对所得固化膜的耐热性、柔... 由聚醚型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甲基丙烯酸合成了可光固化的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DMA),再按不同质量配比将此合成物与双酚A型环氧甲基丙烯酸酯(BEMA)混合,经紫外光照射得到复合光固化膜,然后对所得固化膜的耐热性、柔韧性、硬度、光泽度、可见光透过率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膜兼具DMA和BEMA的优点,呈现良好的耐热性、柔韧性、硬度、光泽度和可见光透过率,而且DMA和BEMA相容性好。在所选的固化条件下,DMA和BEMA为5/5时,所得透明膜的T5%和T50%可分别达291.2℃和433.6℃,并且柔韧性和硬度良好,光泽度达1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酯 双酚A型环氧甲基丙烯酸酯 光固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型超支化聚酯胺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翔 罗静 +4 位作者 钱佳怡 梁雪 张一帆 李小杰 陈明清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7-193,共7页
以Mn=250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为A2单体(含有两个A基因的单体,其余类推),N-乙基乙二胺为B’B2单体,利用丙烯酸酯基和胺基的迈克尔加成聚合反应,一锅法合成了表面含丙烯酸酯键、骨架含聚乙二醇(PEG)、内部含叔胺的具有三维椭球状结构的... 以Mn=250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为A2单体(含有两个A基因的单体,其余类推),N-乙基乙二胺为B’B2单体,利用丙烯酸酯基和胺基的迈克尔加成聚合反应,一锅法合成了表面含丙烯酸酯键、骨架含聚乙二醇(PEG)、内部含叔胺的具有三维椭球状结构的超支化聚酯胺,并研究了其聚合动力学。利用咪唑对超支化聚酯胺进行改性,并初步研究了咪唑改性的超支化聚酯胺的pH响应性和水溶性。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GPC-MALLS多角度激光散射系统表征了超支化聚酯胺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聚乙二醇链段的引入能够赋予超支化聚酯胺水溶性;咪唑的引入有利于提高超支化聚酯胺的pH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酯胺 乙二醇丙烯酸酯 迈克尔加成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