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烯醇缩丁醛作为界面改性剂制备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竹粉复合材料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春 徐欣蔷 杨彪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123,共5页
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作为非反应型界面改性剂用于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竹粉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考察了其界面改性效果及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PVB分子中的羟基与缩醛基可以分别与竹粉表面的极性基团以及树脂基体相互作用... 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作为非反应型界面改性剂用于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竹粉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考察了其界面改性效果及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PVB分子中的羟基与缩醛基可以分别与竹粉表面的极性基团以及树脂基体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结果表明,PVB直接添加或溶液添加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PVB使PBAT与竹粉的界面结合明显改善。在竹粉含量为30%(质量分数,下同)下,PVB含量为竹粉含量的1%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从5.16 MPa提高到6.0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聚已-对苯二甲酸丁二 竹粉 聚乙烯醇缩丁醛 界面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8
2
作者 林杉 马建莉 +3 位作者 陈春银 郭威男 李庆蛟 王标兵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0,20,共5页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聚乳酸/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混物。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聚乳酸及其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用经Jeziorny修正的Avrami方程和Mo法对其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vrami方程和Mo法都...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聚乳酸/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混物。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聚乳酸及其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用经Jeziorny修正的Avrami方程和Mo法对其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vrami方程和Mo法都适用于处理聚乳酸及其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共混物的结晶速率大于聚乳酸的结晶速率。此外,用Huffman-Lauritzen理论计算了非等温结晶的结晶活化能,发现共混体系的结晶活化能绝对值小于聚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 聚已-对苯二甲酸丁二 共混物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环己烷二甲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聚酯的合成及结晶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于浩淼 陈延明 +1 位作者 王立岩 吴全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1,共5页
以对苯二甲酸(PTA)、1,4-丁二醇(BDO)和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熔融缩聚工艺路线,在5L缩聚釜中制备了CHDM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共聚酯。通过乌氏黏度计、核磁共振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台正交偏光显微镜... 以对苯二甲酸(PTA)、1,4-丁二醇(BDO)和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熔融缩聚工艺路线,在5L缩聚釜中制备了CHDM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共聚酯。通过乌氏黏度计、核磁共振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台正交偏光显微镜对共聚酯的组成结构与熔融结晶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BDO相比较,共聚体系中CHDM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CHDM破坏了PBT的结构规整性,随着CHDM含量的增加,共聚酯的熔点下降,结晶温度降低,球晶直径逐渐减小,结晶能力逐渐降低。拉膜实验表明与商业化PBT相比较,改性共聚酯具有更好的成膜性。为制备低结晶度PBT共聚酯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丁二 1 4-环己烷甲醇 共聚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及代谢产物邻苯二酸-单-2-乙基己酯对雄性幼鼠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杨俊杰 马洪 +4 位作者 李静 刘红 张伟同 周永正 赵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58-1763,共6页
目的了解环境内分泌干扰因子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已酯(DEHP)及代谢产物邻苯二酸-单-2-乙基己酯(MEHP)对雄性幼鼠生精细胞凋亡有否影响。方法生后2周龄的Wistar雄性幼鼠98只,随机分为14组,7只/组。随机选择1组行生理盐水(0.9%NS 0.2 ml.kg-.... 目的了解环境内分泌干扰因子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已酯(DEHP)及代谢产物邻苯二酸-单-2-乙基己酯(MEHP)对雄性幼鼠生精细胞凋亡有否影响。方法生后2周龄的Wistar雄性幼鼠98只,随机分为14组,7只/组。随机选择1组行生理盐水(0.9%NS 0.2 ml.kg-.1d-1)灌胃喂养3周,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再选1组行环磷酰胺(CTX 100 mg·kg-1·d-1)灌胃喂养1周,作为阳性对照组(PC组);余各组分别用DEHP、MEHP按低剂量(100 mg·kg-1·d-1)、中剂量(200 mg·kg-1·d-1)、高剂量(300 mg·kg-1·d-1)灌胃喂养1周;以及分别按低剂量(100 mg·kg-1·d-1)灌胃喂养1、2、3周分组,建立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时期、不同剂量下睾丸生精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应用TUNEL法检查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情况,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以及睾酮T)水平。结果(1)睾丸生精细胞的变化:用药组生精细胞萎缩、发育落后、数量少,线粒体肿胀、空泡化等;在喂养1周的不同剂量组内,随剂量增加生精细胞损害加重,在低剂量不同喂养时间组内,随喂养时间的延长生精细胞损害亦加重;(2)睾丸组织中生精细胞凋亡:与NC组比较,用药组生精细胞凋亡显著增多(P<0.01);在喂养1周的不同剂量组内、以及低剂量不同喂养时间组内生精细胞凋亡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性激素水平:与NC组比较,用药组FSH、LH水平升高,T水平下降(P<0.05);在喂养1周的不同剂量组内、以及低剂量不同喂养时间组内性激素水平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HP及代谢产物MEHP对幼鼠生精细胞凋亡有明显影响,且呈时间-量效依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酸乙基已 -单-2-乙基己 生精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和偏苯三酸三辛酯在临床不同药液中溶出量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虹 杨凤敏 +2 位作者 沈刚 杨月阳 唐亚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2-529,共8页
聚氯乙烯( PVC)材质的医疗器械产品中需要加入增塑剂以改善柔韧性,目前最常用的增塑剂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本文考察了 PVC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产品在脂溶性药液(紫杉醇注射液)、肠外营养... 聚氯乙烯( PVC)材质的医疗器械产品中需要加入增塑剂以改善柔韧性,目前最常用的增塑剂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本文考察了 PVC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产品在脂溶性药液(紫杉醇注射液)、肠外营养液(脂肪乳)、酸性药液(左氧氟沙星,pH 3.0~5.0)和碱性药液(呋塞米,pH 8.0~9.0)中的DEHP和 TOTM溶出量,并进行对比分析。先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 HPLC-UV)方法测定增塑剂的溶出量,并利用该方法对增塑剂的溶出量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增塑剂在不同药液中均有一定的溶出情况,其中紫杉醇注射液对增塑剂的溶出量要高于脂肪乳,并远高于左氧氟沙星和呋塞米注射液。通过对比 DEHP 和TOTM的溶出量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浸提条件下,TOTM 的溶出量远低于 DEHP 的溶出量。利用紫杉醇注射液浸提24 h,PVC输液器产品 DEHP 的溶出量为21.14 mg,而 TOTM 的溶出量仅为0.078 mg。DEHP 的溶出量为TOTM溶出量的270倍。因此,TOTM具有的较好耐迁移性,是一种潜在的 DEHP替代增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 二甲酸(2-乙基)己 三辛 聚氯乙烯 溶出行为 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甲二酯的热分解行为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闰明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60,共4页
研究了惰性气氛下聚对苯二甲酸甲二酯(PMT)的非等温热分解行为及其动力学,并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PBT)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PMT的热降解过程包括两个主要失重阶段,其热分解反应不是一级反应。第一阶段的起始分解温度较低是由于产物... 研究了惰性气氛下聚对苯二甲酸甲二酯(PMT)的非等温热分解行为及其动力学,并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PBT)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PMT的热降解过程包括两个主要失重阶段,其热分解反应不是一级反应。第一阶段的起始分解温度较低是由于产物的分子链末端基中含有Br或Cl能催化聚合物的降解反应;第二阶段为分子链主体的热分解过程,由于分子链中苯环的密度较大,分子链的热稳定性比具有较低苯环密度的PBT要高。而PBT的降解失重过程仅为一个阶段,为一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 热分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合金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韩晓意 张胜 +2 位作者 谷晓昱 辛菲 陈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6-140,共5页
概述了近些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热塑性聚酯合金,如PET与聚烯烃(PO)、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的研究进展。叙述包括PET,PO,PC,PTT,PBT纯树脂和相应合金的性能优缺点以及近期关于此类... 概述了近些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热塑性聚酯合金,如PET与聚烯烃(PO)、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的研究进展。叙述包括PET,PO,PC,PTT,PBT纯树脂和相应合金的性能优缺点以及近期关于此类合金相容性、酯交换反应、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合金 聚烯烃 聚碳 对苯二甲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环己烷二甲醇改性PBAT共聚酯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葛铁军 王美元 +2 位作者 尚祖明 俞利生 刘啸凤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为提高降解塑料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加工性能,在PBAT的分子链中引入1,4-环己烷二甲醇(CHDM)单体,采用熔融缩聚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HDM含量的新型聚对苯二甲酸-co-己二酸环己烷二甲酯/对苯二甲酸-co-... 为提高降解塑料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加工性能,在PBAT的分子链中引入1,4-环己烷二甲醇(CHDM)单体,采用熔融缩聚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HDM含量的新型聚对苯二甲酸-co-己二酸环己烷二甲酯/对苯二甲酸-co-己二酸丁二酯(PBCAT)。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液固两用核磁共振仪对共聚酯进行结构表征;利用乌氏黏度计、万能电子拉伸机、差示扫描量热仪、维卡软化点测试机、接触角测量仪分别测试了共聚酯的黏均分子量、力学性能、热性能和亲水性。结果表明,随着CHDM物质的量的增加,PBCAT共聚酯的熔点和结晶温度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熔点由136℃降至114℃,然后升至123℃,结晶温度由90℃降至46℃,然后升至61℃,结晶度下降。当PBCAT共聚酯的黏均分子量可达126 075 g/mol,水接触角均小于90°,材料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当CHDM物质的量占醇总量的25%时,PBCAT共聚酯综合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20.74 MPa,与PBAT相比,提升了17%,且该共聚酯结晶度小,熔融温度较PBAT降低了7.4℃,维卡软化点达到12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己丁二 共聚改性 1 4-环己烷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水解生物降解聚酯PBAT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徐梓迅 苑静 +3 位作者 杜夕彦 张馨鹏 徐军 郭宝华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采用添加抗水解剂碳化二亚胺(CDI)和聚碳化二亚胺(PCDI),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PCDI和PBAT/CDI共混物,分析了不同抗水解剂含量对PBAT热性能、力学性能、分子量和水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CDI在提高PBAT... 采用添加抗水解剂碳化二亚胺(CDI)和聚碳化二亚胺(PCDI),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PCDI和PBAT/CDI共混物,分析了不同抗水解剂含量对PBAT热性能、力学性能、分子量和水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CDI在提高PBAT耐水解性能方面表现优异,加入1.5%PCDI的PBAT端羧基含量由未加入时的28.2 mol/t下降到0.4 mol/t;在70℃条件下水解1 051 h后,未添加抗水解剂的样品水解失重率达到7.54%,加入PCDI质量分数为0.5%、1.0%、1.5%的样品的水解失重率分别为6.71%、4.34%、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己丁二 聚碳化亚胺 抗水解剂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S与二乙基次膦酸铝协同阻燃GF增强PBT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左景奇 李雄武 +2 位作者 李方军 王雄刚 黄安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39,共5页
采用聚苯硫醚(PPS)与二乙基次膦酸铝复配(ALDP),对玻璃纤维(GF)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进行无卤阻燃改性,研究了复配阻燃体系对GF增强PBT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ALDP与PPS复配具有明显的协同阻燃效果,且随PPS含量... 采用聚苯硫醚(PPS)与二乙基次膦酸铝复配(ALDP),对玻璃纤维(GF)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进行无卤阻燃改性,研究了复配阻燃体系对GF增强PBT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ALDP与PPS复配具有明显的协同阻燃效果,且随PPS含量的增加,阻燃GF增强PBT的力学性能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热变形温度、热分解温度和高温残留率逐渐提高,最大热分解速率逐渐降低。当添加PPS与ALDP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15%时,阻燃GF增强PBT的阻燃性能可达到UL94 V–0级(1.6 mm),拉伸强度为97.6 MPa,弯曲强度为149.1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7.3 k J/m2,热变形温度为210.2℃,失重50%时的热分解温度(T50%)为513.5℃,700℃时的残留率为42.08%,最大热分解速率为9.53%/min。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PPS的加入可以促进阻燃材料成炭,且对燃烧中形成的炭化层有加固作用,有效阻隔氧气和热量的传递,从而提高阻燃材料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丁二 乙基次膦 硫醚 无卤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环己烷二甲醇改性PBT共聚酯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于浩淼 陈延明 +1 位作者 王立岩 吴全才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8-33,共6页
以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为第三单体,对苯二甲酸(PTA)和1,4-丁二醇(BDO)为基本原料,在熔融缩聚釜中制得不同第三单体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4-环己二甲醇酯(PBTG)。通过挤出式毛细管流变仪和旋转流变仪对PBTG共聚酯的流变性能... 以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为第三单体,对苯二甲酸(PTA)和1,4-丁二醇(BDO)为基本原料,在熔融缩聚釜中制得不同第三单体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4-环己二甲醇酯(PBTG)。通过挤出式毛细管流变仪和旋转流变仪对PBTG共聚酯的流变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PBTG共聚酯为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其非牛顿指数均小于1;第三单体CHDM的加入增加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动态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丁二 1 4环己烷甲醇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酸酯改性蛋壳粉填充PBAT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佳宇 熊舟翼 +1 位作者 夏长兴 熊汉国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2-137,共6页
通过铝酸酯偶联剂(ACA)干法改性蛋壳粉(ESP),并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复合制备PBAT/ESP复合薄膜。为了确定ACA的最佳改性质量分数,通过测定改性前后ESP的接触角、沉降体积及吸油值对改性效果进行评价,并结合红外光谱分析表... 通过铝酸酯偶联剂(ACA)干法改性蛋壳粉(ESP),并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复合制备PBAT/ESP复合薄膜。为了确定ACA的最佳改性质量分数,通过测定改性前后ESP的接触角、沉降体积及吸油值对改性效果进行评价,并结合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CA在ESP表面发生了反应。测定ESP/PBAT复合薄膜的吸水率、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CA能够将ESP表面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改性后的ESP具有高的接触角、低沉降体积与吸油值;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了ACA在ESP表面发生了反应;当ACA改性的质量分数为2%时,ESP改性效果最好,复合材料体系相容性最好,分散均匀,薄膜材料的防水性能与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壳粉 聚己酸/对二甲酸丁二 偶联剂 改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步共混法制备PBAT/PGA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丽莎 王梓冲 +6 位作者 吴亮 李璐瑶 王权林 徐鼐 庞素娟 潘莉莎 黎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38,共9页
采用二步共混法制备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乙醇酸(PBAT/PGA)共混物,其中,添加多元环氧化合物(ADR)为扩链剂和反应增容剂。首先通过第一步高温熔融共混(235℃),制备得到PBAT/PGA二元预混物;随后添加ADR进行低温共混(170℃),... 采用二步共混法制备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乙醇酸(PBAT/PGA)共混物,其中,添加多元环氧化合物(ADR)为扩链剂和反应增容剂。首先通过第一步高温熔融共混(235℃),制备得到PBAT/PGA二元预混物;随后添加ADR进行低温共混(170℃),最终得到(PBAT/PGA)/ADR二步法共混物。并采用常见的一步共混法来制备同样配比的PBAT/PGA/ADR共混物作为比照。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和ADR添加量对共混物流变行为、微观形貌和拉伸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二步共混法,可在保持较大PGA分散相尺寸的同时,又能兼顾改善PBAT/PGA两相界面相容性。相对于PBAT/PGA(65/35)二元共混物和一步法共混物,二步法共混物在拉伸屈服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方面具有更为均衡的性能。如当ADR添加量为0.8份时,(PBAT/PGA)/ADR(65/35/0.8)二步法共混物的拉伸屈服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可分别达到11.57 MPa,160.88 MPa和309.5%。此外,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二步法共混物,ADR的扩链/支化反应对一步法共混物流变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酸/对二甲酸丁二 聚乙 步共混法 流变行为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废弃PET的环氧超支化聚酯扩链剂应用性能
14
作者 黄炫淇 李小林 +2 位作者 戴永斌 陈珍明 李鹏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3-150,共8页
以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降解产物为核心,制备了环氧超支化聚酯扩链剂(EHBP),探究了该扩链剂对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聚乳酸/碳酸钙(PBAT/PLA/CaCO_(3))三元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ET降... 以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降解产物为核心,制备了环氧超支化聚酯扩链剂(EHBP),探究了该扩链剂对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聚乳酸/碳酸钙(PBAT/PLA/CaCO_(3))三元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ET降解产物制备的EHBP对复合材料有明显的增容作用。扩链剂中的高活性环氧基团能够与PBAT和PLA上的端羧基、端羟基发生开环加成反应,形成扩链大分子以增强PBAT和PLA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当EHBP添加量达到0.6份时,可以明显观察到两相间变得模糊、孔洞减少。缺口冲击强度由6.48 kJ/m^(2)增加到43.02 kJ/m^(2),拉伸强度由10.15 MPa增加到24.59 MPa,断裂伸长率由11.8%增加到56.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 对苯二甲酸-己丁二 聚乳 扩链剂 相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酯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艳秋 孔玲佩 +1 位作者 赵永仙 高建国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114,共4页
综述了热塑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在工程塑料应用方面改性的研究进展,分别阐述了聚酯的结晶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其它性能的改性等,并指出其改性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改性 对苯二甲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 工程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酯PMT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侯少华 吴丝竹 吴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37-40,共4页
聚对苯二甲酸甲二酯 (PMT)是一种新型芳香族聚酯 ,本文以DSC差示扫描量热计对PMT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用Avrami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 :PMT的Avrami指数n在 2 4~ 2 6之间 ,为非整数且接近于 3,说明PMT结晶时倾... 聚对苯二甲酸甲二酯 (PMT)是一种新型芳香族聚酯 ,本文以DSC差示扫描量热计对PMT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用Avrami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 :PMT的Avrami指数n在 2 4~ 2 6之间 ,为非整数且接近于 3,说明PMT结晶时倾向于异相成核 ;在实验温度范围内 ,随着等温结晶温度Tc的升高 ,PMT的结晶速率常数K减小 ,半结晶时间t1/ 2 增加。PMT的熔点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接近 ,但高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 (PT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PBT)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 DSC差示扫描量热计 等温结晶动力学 Avrami方程 对苯二甲酸 对苯二甲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次膦酸铝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PET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璐 向宇姝 +2 位作者 龙丽娟 李娟 何文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5-108,126,共5页
为了开发阻燃性优良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材料,扩大该工程塑料的应用范围,合成了一种含P—C键的新型烷基次膦酸铝,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31P核磁及元素分析等证实了所合成的产品与目标产物结构特征一致,并将其作为阻燃剂对PET... 为了开发阻燃性优良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材料,扩大该工程塑料的应用范围,合成了一种含P—C键的新型烷基次膦酸铝,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31P核磁及元素分析等证实了所合成的产品与目标产物结构特征一致,并将其作为阻燃剂对PET进行阻燃改性,通过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和热分析等测试,研究了烷基次膦酸铝对PET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烷基次膦酸铝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当添加量为15%时,可以使材料达到UL94 V–0阻燃级别,极限氧指数为32.4%;与市售次膦酸铝产品的各项性能基本相当,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环保阻燃剂应用于PET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次膦 阻燃剂 对苯二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S2O82-/ZnO-WO3催化涤纶废料制取增塑剂DOTP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月梅 李青仁 +1 位作者 徐占林 牛春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8期577-579,共3页
介绍了由涤纶废丝和异辛醇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步合成增塑剂DOTP,筛选了几种固体酸作为催化剂,研究了以S2O^2 8-/ZnO-WO3为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为:n(PET):n(2-EH)=1:4.0,反应温度210~220℃,催化剂用量1.0g(PET8.4g)... 介绍了由涤纶废丝和异辛醇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步合成增塑剂DOTP,筛选了几种固体酸作为催化剂,研究了以S2O^2 8-/ZnO-WO3为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为:n(PET):n(2-EH)=1:4.0,反应温度210~220℃,催化剂用量1.0g(PET8.4g),反应时间4h,产物DOTP颜色较浅,产率可达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废丝 对苯二甲酸 固体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PBT/PET复合材料的后翘曲变形及机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安朋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27,共6页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工程塑料合金经注射成型后在热环境下的后翘曲变形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采用质量分数30%玻璃纤维增强PBT/PET合金,添加硬脂酸锌、钛酸四丁酯、焦磷酸二氢二钠(DHPP)、成...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工程塑料合金经注射成型后在热环境下的后翘曲变形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采用质量分数30%玻璃纤维增强PBT/PET合金,添加硬脂酸锌、钛酸四丁酯、焦磷酸二氢二钠(DHPP)、成核剂和碳酸钠5种不同功能助剂,制备了不同的玻纤增强PBT/PET复合材料样品,评估了样品的后翘曲变形行为,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深入研究微观机理,为提高材料尺寸稳定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后翘曲变形主要源于PET组分的分子链构象转变和晶体完善程度提高。不同助剂对样品后翘曲变形有显著不同的影响:硬脂酸锌和碳酸钠显著抑制变形(样品后翘曲变形量分别由未添加助剂的0.50 cm降至0.003 cm和0.08 cm),钛酸四丁酯适度降低变形(0.24 cm),DHPP和成核剂则严重加剧变形(变形量分别达1.00 cm和0.84 cm)。硬脂酸锌通过润滑作用提高分子链运动能力,提高出模时PET结晶的完善程度,减少后续热处理过程中的构象转变;钛酸四丁酯通过促进酯交换反应降低PET结晶能力;而DHPP抑制酯交换反应保持PET高结晶能力。此外,相同配方样品在80℃恒温退火、高低温交变循环和阳光辐照等不同模拟工况下的最终变形量基本一致,表明特定组分玻纤增强PBT/PET复合材料的最终变形状态具有一定的确定性。研究成果为PBT/PET合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稳定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丁二/聚对苯二甲酸合金 后翘曲变形 尺寸稳定性 分子链构象 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G/纳米氧化锌/叶绿素铜酸纳米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艳艳 申小清 +1 位作者 牛明军 陈金周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44,共5页
以国内试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为基体,以叶绿素铜酸(CCA)及纳米氧化锌(nano-ZnO)作为复合抗菌剂,采用熔融复合工艺制备了PETG/nano-ZnO/CCA纳米复合抗菌材料,考查了nano-ZnO/CCA质量配比对PETG抗菌性能和力... 以国内试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为基体,以叶绿素铜酸(CCA)及纳米氧化锌(nano-ZnO)作为复合抗菌剂,采用熔融复合工艺制备了PETG/nano-ZnO/CCA纳米复合抗菌材料,考查了nano-ZnO/CCA质量配比对PETG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中nano-ZnO中的含量为1%(质量分数,下同)、CCA的含量为0.5%时,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最佳,达到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醇-1 4环己烷甲醇 纳米氧化锌 叶绿素铜 抗菌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