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2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酰胺(PAM)改良黄泛区粉土堤防水理特性试验
1
作者 马少春 刘宴利 +2 位作者 鲍鹏 潘艳辉 郭成超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3,共6页
为解决堤防粉土难压实、黏结性差、遇水易浸透、流失等问题,利用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对粉土进行改良,研究了PAM改良土的水理特性,分析了PAM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AM对土体进气值和残余含水率影响较大,但对土体... 为解决堤防粉土难压实、黏结性差、遇水易浸透、流失等问题,利用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对粉土进行改良,研究了PAM改良土的水理特性,分析了PAM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AM对土体进气值和残余含水率影响较大,但对土体脱湿速率影响较小。在相同基质吸力下,改良土的体积含水率和残余含水率随PAM掺量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表明其持水性增强。对改良土的水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短时间和长时间改良土的崩解率均随PAM掺量增加而减小,表明PAM对粉土的耐崩解性有较好的提升效果。当掺量为1.0%~1.2%时,改良土样基本未发生崩解,水稳性相对较强。研究成果对预防粉土病害,堤防安全,附近或上部历史建筑的结构安全、保护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土 pam 堤防 水理特性 崩解试验 体积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条件的优化与玉米贮藏蛋白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
2
作者 苏萍 戴常军 +1 位作者 任红波 高春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年第2期21-22,共2页
研究了影响玉米贮藏蛋白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 ,分离胶缓冲液的离子强度、pH值、电极缓冲液的离子强度和胶浓度是影响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电泳条件 玉米 贮藏蛋白 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 电泳分离 分离胶浓度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雨强下PAM分子量对土质堤防产流产沙的影响
3
作者 邹浩 李怡阳 +2 位作者 魏希莹 郑琪严 刘鸿涛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PAM分子量对东北某地堤防护坡防侵蚀效果,及喷施方式下PAM溶液对堤防坡面的减流减沙作用,为东北土质堤防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东北某河流上游堤防背水坡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共设置3种不同降雨强... [目的]探究不同PAM分子量对东北某地堤防护坡防侵蚀效果,及喷施方式下PAM溶液对堤防坡面的减流减沙作用,为东北土质堤防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东北某河流上游堤防背水坡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共设置3种不同降雨强度(180,200,220 mm/h),裸地(分子量为0)及4种不同PAM分子量(1200,1400,1600,1800万),PAM浓度采用4 g/m^(2),对试验坡面进行喷洒PAM溶液,溶液采用4 g/m^(2) PAM配比3.5 L水。研究3种降雨强度下,施加不同PAM分子量坡面的产流产沙特性,分析其水力学参数。[结果](1)在同种降雨强度下,施加PAM的坡面流产流沙量都小于裸地坡面。(2)在相同PAM分子量情况下,坡面产流产沙都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3种降雨强度下,1800万分子量的减流减沙效果最好,最大可减沙57.74%。(3)通过计算坡面水流的雷诺数(Re)发现水流形态为层流,当降雨强度为220 mm/h时,裸地坡面流态为急流,其余均为缓流。降雨强度、PAM分子量对水流功率和单位水流功率均可以用幂函数进行描述。[结论]在东北某地堤防坡面施加不同分子量的PAM溶液可有效减少产流产沙量,其中减沙效果尤为明显,在试验所选定的PAM分子量区间中,施加分子量为1800万的PAM对于试验坡面的减流减沙效果最为显著,PAM可以提高土壤水分的入渗能力,为治理土质堤防水土流失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强度 pam(聚丙烯酰胺)分子量 减流减沙 土质堤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对固化淤泥流动性和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4
作者 李东黎 李帅 +1 位作者 章荣军 徐志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4-211,共8页
作为强化纯水泥固化(PCSM)淤泥胶结作用的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的加入改变了淤泥的微观结构及宏观力学性能,但其掺加后对PCSM固化淤泥的工程施工影响还未进行过系统性研究。鉴于此,针对不同水灰比的固化淤泥,按照是否掺加PAM展开了流... 作为强化纯水泥固化(PCSM)淤泥胶结作用的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的加入改变了淤泥的微观结构及宏观力学性能,但其掺加后对PCSM固化淤泥的工程施工影响还未进行过系统性研究。鉴于此,针对不同水灰比的固化淤泥,按照是否掺加PAM展开了流动性、黏滞性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揭示了PAM作为絮凝剂对固化淤泥流动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AM的加入能显著降低PCSM固化淤泥的流动度并提高其黏滞性,且初始含水率对于固化淤泥流动度的影响大于固化剂掺量的影响;建议将掺加PAM的固化淤泥水灰比值调整至大于14来满足施工需要;对于絮凝-固化联合法(FSCM)处理的淤泥,当含水率较低时,黏度随拌和时间呈现先增加后趋近于不变的趋势,当含水率较高时,黏度变化不大;FSCM固化淤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略有增加,且相较于PCSM固化淤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略高,但随放置时间的增长而趋势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淤泥 聚丙烯酰胺(pam) 流动度 黏滞性 无侧限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亚高山棕壤各土层崩解特征及PAM加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继祥 段青松 +4 位作者 王忠良 杜技能 陈正发 颜科宇 刘辉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40-148,共9页
【目的】探明滇中亚高山棕壤各土层崩解特征及聚丙烯酰胺(PAM)对棕壤各土层的加固效果,为滇中亚高山土壤侵蚀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静水崩解试验测定棕壤各土层的崩解性,设置不同梯度(0%、0.1%、0.2%、0.3%)PAM施用量,研究PAM对棕... 【目的】探明滇中亚高山棕壤各土层崩解特征及聚丙烯酰胺(PAM)对棕壤各土层的加固效果,为滇中亚高山土壤侵蚀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静水崩解试验测定棕壤各土层的崩解性,设置不同梯度(0%、0.1%、0.2%、0.3%)PAM施用量,研究PAM对棕壤各土层的加固效果。【结果】棕壤各土层抗崩解性由强到弱表现为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施用PAM后,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崩解率在90 min时分别减小2.75~10.52百分点、48.50~60.90百分点、17.53~23.77百分点,平均崩解速率分别减小0.03~0.11%/min、0.53~0.69%/min、4.36~4.41%/min,加固效果表现为母质层>淀积层>淋溶层。施用PAM后,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微团聚体含量分别减小2~10百分点、3~13百分点、6~11百分点,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分别增大0.17~0.37 mm、0.27~0.36 mm、0.74~1.07 mm,对母质层团聚体的黏结效果明显大于淋溶层和淀积层。扫描电镜(SEM)观察,PAM通过抑制土壤表面结皮和缝隙的产生、增强土壤内部颗粒间的黏结力来增强土壤的抗崩解性。【结论】滇中亚高山棕壤各土层抗崩解性表现为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施用PAM黏结土壤颗粒可增强棕壤抗崩解性,在工程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壤 崩解特征 微团聚体 聚丙烯酰胺(pam) 亚高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PAM)对黄土坡地降雨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冯浩 吴普特 黄占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51,共4页
从防治水土流失和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的角度出发 ,为使 PAM能在黄土地区广泛使用 ,该文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和冲刷试验 ,研究了黄土坡地土壤表层施加 PAM对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分析了产流、径流累计量、泥沙累计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从防治水土流失和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的角度出发 ,为使 PAM能在黄土地区广泛使用 ,该文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和冲刷试验 ,研究了黄土坡地土壤表层施加 PAM对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分析了产流、径流累计量、泥沙累计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建立了相应的相关关系。比较了不同 PAM用量的作用效果及不同土壤对 PAM施用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当坡度为 15°,雨强 1.2 m m / min,降雨历时为 30 min时 ,每平方米土壤表层施加 0 .8gPAM后的产流量减少 16 % ,产沙量不到 1kg,减沙率达 87.87% ;连续冲刷试验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模拟降雨 pam 黄土坡地 产流过程 产沙过程 土壤改良剂 土壤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PAM)的改土及增产效应 被引量:68
7
作者 员学锋 吴普特 冯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2期55-58,共4页
通过夏玉米施加聚丙烯酰胺 (PAM)的大田实验 ,确定了 PAM的改土、增产效应。研究表明 ,PAM施用量为 0 .75~ 1.2 5 g/ m2 时可使土壤容重平均下降 0 .0 6 8g/ cm3 ,团聚体总量 (>0 .2 5 mm )平均增加 30 .2 % ,同时 ,PAM增产效果显... 通过夏玉米施加聚丙烯酰胺 (PAM)的大田实验 ,确定了 PAM的改土、增产效应。研究表明 ,PAM施用量为 0 .75~ 1.2 5 g/ m2 时可使土壤容重平均下降 0 .0 6 8g/ cm3 ,团聚体总量 (>0 .2 5 mm )平均增加 30 .2 % ,同时 ,PAM增产效果显著 ,增产幅度为 11.7%~ 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pam) 玉米 土壤改良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及聚丙烯酰胺(PAM)作用下土壤的封闭过程和结皮的形成 被引量:38
8
作者 唐泽军 雷廷武 +1 位作者 张晴雯 赵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74-681,共8页
封闭、结皮是土壤表面水土相互作用的结果 ,能显著减少土壤入渗、降低水资源的利用率 ;增加地表径流并导致土壤侵蚀。为深入理解封闭的作用过程和结皮的形成 ,利用 PAM能缓解封闭作用并抑制结皮形成的特性 ,进行了一系列的人工降雨模拟... 封闭、结皮是土壤表面水土相互作用的结果 ,能显著减少土壤入渗、降低水资源的利用率 ;增加地表径流并导致土壤侵蚀。为深入理解封闭的作用过程和结皮的形成 ,利用 PAM能缓解封闭作用并抑制结皮形成的特性 ,进行了一系列的人工降雨模拟试验 ,试验采用 3个重复 ,包括 3个雨强 ( 5 0 mm/ h、1 0 0 mm/ h和 1 5 0 mm/ h)、4个坡度 ( 8.74 %、1 7.6 3%、36 .4 %和 4 6 .6 3% )和 3个 PAM覆盖率 ( 80 %、6 0 %和 4 0 % )。通过对比土壤表面的电子扫描显微镜 ( SEM)照片 ,可以认为土壤结皮是由结构结皮和沉积结皮构成 ,入渗量与时间的历时曲线反映了结皮的 4个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聚丙烯酰胺 pam 结皮 入渗 土壤表面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PAM)对黄土结皮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胡霞 蔡强国 +4 位作者 刘连友 李顺江 蔡崇法 张光远 朱远达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5-68,共4页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溅蚀方法,通过采样制作土壤切片,研究聚丙烯酰胺(PAM)对黄土结皮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AM能改善土壤结构状况,显著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从而有效地抑制土壤结皮形成;但是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这种抑制作用逐渐被雨...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溅蚀方法,通过采样制作土壤切片,研究聚丙烯酰胺(PAM)对黄土结皮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AM能改善土壤结构状况,显著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从而有效地抑制土壤结皮形成;但是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这种抑制作用逐渐被雨滴破坏;试验筛选出PAM-1抑制土壤结皮形成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pam 黄土结皮 形成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聚丙烯酰胺)应用于西北黄土地区旱作农业的经济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陆军 黄兴法 +1 位作者 唐泽军 詹卫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0,共4页
我国西北地区雨养(旱作)农业面积广大、产量低而不稳。水是限制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地表使用PAM可以提高降雨入渗、提高作物产量。该文从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出发,研究用PAM进行旱作农业的经济性。分析了作物产量函数关系,得到PAM降... 我国西北地区雨养(旱作)农业面积广大、产量低而不稳。水是限制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地表使用PAM可以提高降雨入渗、提高作物产量。该文从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出发,研究用PAM进行旱作农业的经济性。分析了作物产量函数关系,得到PAM降雨入渗增加和作物产量增加的关系。由试验数据,得到了用PAM增加作物可用水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定量计算不同降雨量、作物价格和PAM成本比条件下采用PAM提高作物生产经济效益的函数关系。用相关数据计算得到用PAM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种植玉米使用PAM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说明在西北黄土地区用PAM进行旱作农业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m 黄土地区 雨养农业 经济性 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PAM)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2
11
作者 员学锋 吴普特 冯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2期141-145,共5页
聚丙烯酰胺 (PAM)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土壤结构改良剂 ,属高分子聚合物 ,具有很强的絮凝性 ,近年来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详细论述了国内外 PAM的研究进展状况 ,综合分析得出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pam) 研究进展 应用前景 土壤结构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PAM)对黄土溅蚀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霞 李顺江 +3 位作者 蔡强国 蔡崇法 张光远 朱远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54,59,共5页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用摩根溅蚀盘测定土壤的溅蚀量,研究聚丙烯酰胺(PAM)对溅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聚丙烯酰胺(PAM)会改变土壤的溅蚀速率,不同浓度PAM溶液对溅蚀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而且随降雨历时的延长结皮对溅蚀速率的影响作用...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用摩根溅蚀盘测定土壤的溅蚀量,研究聚丙烯酰胺(PAM)对溅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聚丙烯酰胺(PAM)会改变土壤的溅蚀速率,不同浓度PAM溶液对溅蚀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而且随降雨历时的延长结皮对溅蚀速率的影响作用会占主导地位。一般来说,在降雨初期,由于PAM的聚合作用,使得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增加,土壤溅蚀速率较小,随着时间的延长,溅蚀速率开始上升,但是当土壤表面开始发育结皮时,结皮的形成使土壤表面抗溅蚀的强度增强,土壤溅蚀速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pam) 人工模拟降雨 土壤溅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PAM)对扰动红壤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纪根 张平仓 陈展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3,共5页
为了研究聚丙烯酰胺(PAM)对防治扰动红壤水土流失的影响,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探讨了不同坡度、雨强与土壤处理下扰动红壤坡面产流与产沙变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630T型PAM减流效果好于630S型PAM效果,其减流效益在雨强越大的情况... 为了研究聚丙烯酰胺(PAM)对防治扰动红壤水土流失的影响,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探讨了不同坡度、雨强与土壤处理下扰动红壤坡面产流与产沙变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630T型PAM减流效果好于630S型PAM效果,其减流效益在雨强越大的情况下效益越显著;630S型PAM2g/m2减沙效益最显著,平均含沙量比对照减少93.22%~99.65%,侵蚀总量减少93.83%~99.96%;但从经济角度来看,630T型PAM1g/m2最佳,其平均含沙量比对照减少83.59%~99.69%,侵蚀总量减少89.23%~9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扰动红壤 减流 减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用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三元共聚物PAMS的合成 被引量:25
14
作者 王中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9,共4页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丙烯酰胺 / 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三元共聚物 ,研究了引发剂用量、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用量、反应时间和单体浓度对共聚物收率和共聚物特性粘度 ,以及 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耐水...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丙烯酰胺 / 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三元共聚物 ,研究了引发剂用量、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用量、反应时间和单体浓度对共聚物收率和共聚物特性粘度 ,以及 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耐水解单体用量和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共聚物泥浆性能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处理剂 降滤失剂 pamS 三元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PAM)对三峡库区紫色土坡面片蚀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肖海 向瑞 +5 位作者 刘畅 叶朝欢 高峰 张伦 夏振尧 崔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37,共6页
设置不同PAM施加量(0,0.4,0.8,1.6 g/m^(2)),在不同坡度(15°,20°,25°)条件下开展不同雨强(60,90,120 mm/h)的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PAM施加量紫色土坡面片蚀产流产沙过程及其对产流产沙量的影响程度和主要因素,并分析了... 设置不同PAM施加量(0,0.4,0.8,1.6 g/m^(2)),在不同坡度(15°,20°,25°)条件下开展不同雨强(60,90,120 mm/h)的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PAM施加量紫色土坡面片蚀产流产沙过程及其对产流产沙量的影响程度和主要因素,并分析了PAM对坡面片蚀可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坡面产流过程呈现先持续增加后趋于波动稳定的变化趋势,产沙过程则呈现先迅速减少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PAM对片蚀的产流产沙过程变化趋势没有影响。和空白对照组相比,PAM施加量为0.4,0.8,1.6 g/m^(2)的产流总量平均分别减小7.71%,35.16%,21.12%,产沙总量平均分别减小35.80%,49.39%,17.85%,PAM施加量为0.8 g/m^(2)时产流总量和产沙总量最小。同种雨强下,不同施加量减流效益的大小顺序为0.8 g/m^(2)>1.6 g/m^(2)>0.4 g/m^(2),而减沙效益则受到坡度影响,在15°坡面减沙效益大小顺序是0.8 g/m^(2)>1.6 g/m^(2)>0.4 g/m^(2),在20°和25°坡面减沙效益大小顺序为0.8 g/m^(2)>0.4 g/m^(2)>1.6 g/m^(2)。施加PAM能有效降低片蚀可蚀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施加PAM后降低效果依次为0.8 g/m^(2)>0.4 g/m^(2)>1.6 g/m^(2),片蚀可蚀性依次降低54.40%,40.94%,18.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pam) 片蚀 紫色土 片蚀可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谷坊和聚丙烯酰胺(PAM)对径流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立亚 王晓光 陈铁秋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0年第1期4-6,共3页
开发建设项目对水土资源的破坏程度是一般耕作活动的100倍之多,为了降低其径流中泥沙含量,通常采用谷坊、沉沙池等措施。研究表明其它材质的谷坊在拦截泥沙方面作用超过了石谷坊。2009年美国土壤学家R.A.Mclaughlin等人进行植物谷坊与... 开发建设项目对水土资源的破坏程度是一般耕作活动的100倍之多,为了降低其径流中泥沙含量,通常采用谷坊、沉沙池等措施。研究表明其它材质的谷坊在拦截泥沙方面作用超过了石谷坊。2009年美国土壤学家R.A.Mclaughlin等人进行植物谷坊与石谷坊在拦截泥沙方面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谷坊拦截泥沙作用明显,植物谷坊+PAM处理拦截泥沙效果更加显著。植物谷坊+PAM处理平均浊度值约为石谷坊处理的1/8。植物谷坊+PAM处理减少悬浮固体物质含量为石谷坊的5倍。其费用植物谷坊也远低于石谷坊。说明植物谷坊对于防止线型开发建设区域内土壤侵蚀既有效,又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坊 侵蚀控制 pam 沉积物输移量 浊度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聚丙烯酰胺(PAM)防治土壤侵蚀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潘德峰 闫少锋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6期32-34,69,共3页
采用江苏沿海地区的粉质砂壤土,对不同用量聚丙烯酰胺( PAM)防治土壤侵蚀的效果进行室内试验,以探讨通过施加PAM抑制土壤侵蚀的最佳比例。试验结果表明:PAM浓度在0~10‰范围内时,土壤产流时间随着PAM浓度的升高而提前,浓度大于1... 采用江苏沿海地区的粉质砂壤土,对不同用量聚丙烯酰胺( PAM)防治土壤侵蚀的效果进行室内试验,以探讨通过施加PAM抑制土壤侵蚀的最佳比例。试验结果表明:PAM浓度在0~10‰范围内时,土壤产流时间随着PAM浓度的升高而提前,浓度大于10‰后,土壤产流时间又有所推迟;试验土壤经PAM处理后入渗率降低,这与部分研究结论有所不同;PAM在0~5‰浓度范围内时,对抑制土壤侵蚀作用明显,当浓度大于5‰后,抑制作用不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质砂壤土 pam 土壤侵蚀 降雨 江苏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施用方式对黄绵土工程堆积体侵蚀产沙的影响
18
作者 罗东 邹超煜 白岗栓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116,共7页
PAM(聚丙烯酰胺)可用于控制土壤侵蚀、防治水土流失。为探寻施用PAM的最佳方式、促进PAM在水土流失防治实践中的推广应用,于2022年5—10月,在黄土丘陵沟壑区设置圆锥状黄绵土工程堆积体,以不施用PAM为对照,按照2.0 g/m2的施用量采取先... PAM(聚丙烯酰胺)可用于控制土壤侵蚀、防治水土流失。为探寻施用PAM的最佳方式、促进PAM在水土流失防治实践中的推广应用,于2022年5—10月,在黄土丘陵沟壑区设置圆锥状黄绵土工程堆积体,以不施用PAM为对照,按照2.0 g/m2的施用量采取先喷水后干撒PAM、先干撒PAM后喷水、直接喷施PAM溶液3种方式在黄绵土工程堆积体表面施用PAM,监测了PAM不同施用方式的黄绵土工程堆积体在自然降雨情况下的地表径流量、侵蚀产沙量、细沟发育数量、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等。结果表明:3种方式施用PAM均可增大产流次数、径流量、径流系数,减小侵蚀产沙量、细沟发育数量、细沟侵蚀量、细沟侵蚀系数,降低土壤含水量,其效果优劣排序为直接喷施PAM溶液>先干撒PAM后喷水>先喷水后干撒PAM,先干撒PAM后喷水与直接喷施PAM溶液效果相当。从便于操作和确保效果两方面综合考虑,建议采用先干撒PAM后喷水的施用方式,或根据天气预报在降雨前干撒P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m 施用方式 工程堆积体 地表径流 侵蚀产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撒PAM对黄绵土工程堆积体侵蚀泥沙的影响
19
作者 罗东 邹超煜 白岗栓 《农学学报》 2024年第8期30-37,共8页
为了探寻PAM(聚丙烯酰胺)的适宜干撒量,以减少工程堆积体的侵蚀泥沙和维持工程堆积体的稳定性,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以不撒PAM(聚丙烯酰胺)为对照(CK),将0.5、1.0、1.5、2.0、2.5 g/m^(2)的PAM干撒于圆锥状黄绵土工程堆积体的表层,监测自... 为了探寻PAM(聚丙烯酰胺)的适宜干撒量,以减少工程堆积体的侵蚀泥沙和维持工程堆积体的稳定性,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以不撒PAM(聚丙烯酰胺)为对照(CK),将0.5、1.0、1.5、2.0、2.5 g/m^(2)的PAM干撒于圆锥状黄绵土工程堆积体的表层,监测自然降雨状况下PAM对黄绵土工程堆积体的地表径流、侵蚀泥沙、细沟发育和堆积体土壤水分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径流量、产流次数和径流系数均随PAM干撒量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其中干撒量为1.0 g/m^(2)的最低,2.5 g/m^(2)的最高。侵蚀泥沙量、细沟侵蚀量和细沟侵蚀系数则随PAM干撒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干撒量为1.5、2.0、2.5 g/m^(2)的显著低于CK、0.5、1.0 g/m^(2)。当PAM干撒量为1.0 g/m^(2)时,工程堆积体的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当PAM干撒量为2.5 g/m^(2)时则最低。PAM干撒量达到1.5 g/m^(2)可促进径流形成,减少侵蚀泥沙量及细沟侵蚀系数,降低黄绵土堆积体的土壤水分含量。为了减少侵蚀泥沙量,维持黄绵土工程堆积体的稳定性,PAM的干撒量应为2.0 g/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m 工程堆积体 径流 侵蚀泥沙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PAM)土壤改良剂与应用效应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海欧 孙小梅 《农技服务》 2021年第6期99-101,共3页
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一种清洁环保型土壤改良剂,在我国的大量研究应用表明,其在改善土壤结构、防止水土流失、促进作物增产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PAM在土壤改良、水... 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一种清洁环保型土壤改良剂,在我国的大量研究应用表明,其在改善土壤结构、防止水土流失、促进作物增产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PAM在土壤改良、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综述PAM的理化特征和在保土、保水、保肥方面的应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聚丙烯酰胺(pam) 理化特征 功能 应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