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酸接枝聚氧乙烯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分散性能 被引量:13
1
作者 汪威 赵艳 +1 位作者 刘莲英 杨万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9-92,共4页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和甲基丙烯酰氯(MAC)反应合成了壬基酚聚氧乙烯大单体(NPEO-MA),将其与丙烯酸沉淀共聚得到了一系列的聚丙烯酸接枝共聚物PAA-g-NPEO。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共振(1H-NMR)等方...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和甲基丙烯酰氯(MAC)反应合成了壬基酚聚氧乙烯大单体(NPEO-MA),将其与丙烯酸沉淀共聚得到了一系列的聚丙烯酸接枝共聚物PAA-g-NPEO。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共振(1H-NMR)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所设计结构的接枝共聚物在丙烯酰胺分散聚合体系中的稳定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氧乙烯 共聚物 分散剂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共聚物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陆悦 周静 +2 位作者 施和平 陈强 吴石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8,共4页
探讨了酸醇(-COOH/-OH)物质的量比、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和反应温度对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MPEG)和丙烯酸(AA)之间的酯化率的影响。在相同的反应时间,随着酸醇物质的量比、对甲苯磺酸用量的增加和反应温度升高,酯化率提高。... 探讨了酸醇(-COOH/-OH)物质的量比、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和反应温度对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MPEG)和丙烯酸(AA)之间的酯化率的影响。在相同的反应时间,随着酸醇物质的量比、对甲苯磺酸用量的增加和反应温度升高,酯化率提高。聚丙烯酸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共聚物(PAA-g-MPEG)组成比与投料比较接近。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丙烯酸酯(MPEGAA)的热分解主要在320℃-450℃范围,其最大热分解速率出现在417.5℃。PAA-g-MPEO中的支链热降解和主链脱羧分别发生在330℃-425℃和425℃-460℃范围,其最大热分解速率分别出现在393℃和4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乙二醇单醚丙烯酸 聚丙烯酸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共聚物 组成比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蜡/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在PP共混体系中的迁移扩散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汉佳 祝亚非 +1 位作者 张艺 许家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46,共5页
利用ATR-FTIR光谱对聚合物表面的组成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扩散动力学方程、拟合曲线和扩散系数考察了聚丙烯蜡/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在聚丙烯共混体系中的迁移扩散。实验发现:温度和分子结构对接枝共聚物在聚丙烯改性体系中的扩散存在影响... 利用ATR-FTIR光谱对聚合物表面的组成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扩散动力学方程、拟合曲线和扩散系数考察了聚丙烯蜡/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在聚丙烯共混体系中的迁移扩散。实验发现:温度和分子结构对接枝共聚物在聚丙烯改性体系中的扩散存在影响。不同结构的接枝共聚物对温度的敏感不同,较高温度区间的温度变化对体系迁移扩散的影响更明显。接枝率越高、亲水性侧链的长度越长,亲基体主链摩尔质量越大,接枝共聚物在聚丙烯共混体系中的迁移扩散性能越差,扩散系数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丙烯-乙二醇共聚物 扩散 ATR-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9
4
作者 孙毅毅 侯世祥 +2 位作者 陈彤 何军 袁子雁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6-79,104,共5页
用1,1'羰基二咪唑活化MPEG法制备活化MPEG,再用活化MPEG与壳聚糖上的伯氨基反应,两步法合成了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用FT-IR、1H-NMR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用重量法、间接法及1H-NMR测定了接枝率约为11%,符合经典隐... 用1,1'羰基二咪唑活化MPEG法制备活化MPEG,再用活化MPEG与壳聚糖上的伯氨基反应,两步法合成了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用FT-IR、1H-NMR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用重量法、间接法及1H-NMR测定了接枝率约为11%,符合经典隐形纳米粒材料的PEG含量。用X-射线衍射及DSC证明了聚合物的结晶度有所增强,有望作为隐形纳米粒的载体材料使用。为长循环及实体瘤给药系统研究提供新的载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乙二醇 共聚物 隐形纳米粒 载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链为聚乙二醇单甲醚的高接枝率水溶性梳状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崭 王蔚茹 +1 位作者 高彦芳 谢续明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80-985,共6页
通过自由基引发溶液聚合,将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丙烯酸单酯大单体与丙烯酸(AA)小单体共聚,合成一系列侧链为mPEG、不同侧链长度且具有较高接枝率的水溶性梳状接枝共聚物聚丙烯酸接枝聚乙二醇单甲醚(PAA-g-mPEG),并对共聚物进行表征。... 通过自由基引发溶液聚合,将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丙烯酸单酯大单体与丙烯酸(AA)小单体共聚,合成一系列侧链为mPEG、不同侧链长度且具有较高接枝率的水溶性梳状接枝共聚物聚丙烯酸接枝聚乙二醇单甲醚(PAA-g-mPEG),并对共聚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mPEG丙烯酸单酯大单体和AA小单体的共聚活性较高;梳状接枝共聚物PAA-g-mPEG的接枝率较高,即使侧链为链段较长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 000的mPEG(mPEG5 000),共聚物中mPEG5 000的质量分数仍可高达55.7%。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梳状接枝共聚物在100℃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共聚物 乙二醇单甲醚 梳状共聚物 共聚 丙烯酸单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醋酸纤维素与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6
6
作者 游天彪 谭英 +1 位作者 唐青 胡艾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6-348,共3页
以1,6-己二异氰酸酯(HD I)作交联剂,聚乙二醇(PEG)与二醋酸纤维素(CDA)接枝得二醋酸纤维素-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用正交试验法L27(133)研究了PEG分子量、CDA与PEG的配比、HD I的用量、催化剂的用量和反应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接枝反... 以1,6-己二异氰酸酯(HD I)作交联剂,聚乙二醇(PEG)与二醋酸纤维素(CDA)接枝得二醋酸纤维素-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用正交试验法L27(133)研究了PEG分子量、CDA与PEG的配比、HD I的用量、催化剂的用量和反应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接枝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PEG分子量200,n[NCO]∶n[OH]=4∶4,m(PEG)∶m(CDA)=5.0∶3.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10%,反应时间为1.5 h。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二醋酸纤维素与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接枝率为253.3%。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FT-IR测试技术得到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醋酸纤维素-乙二醇 共聚物 己二异氰酸酯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醋酸纤维素-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核磁共振表征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东山 黄勇 沈家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18,共3页
用1HNMR和 13CNMR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二醋酸纤维素和聚乙二醇的接枝反应 ,并确定了 1HNMR和13CNMR谱中各谱峰的归属 。
关键词 核磁共振 二醋酸纤维素 乙二醇 反应 共聚物 生物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6
8
作者 杨飚 杜志平 +1 位作者 张威 李佩秀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71-374,共4页
通过聚乙二醇单甲醚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接枝反应,合成了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为主链的梳型表面活性剂(SMA-g-MPEG)。研究了催化剂用量、马来酸酐和聚乙二醇单甲醚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梳型表面活性剂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聚乙二醇单甲醚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接枝反应,合成了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为主链的梳型表面活性剂(SMA-g-MPEG)。研究了催化剂用量、马来酸酐和聚乙二醇单甲醚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梳型表面活性剂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对甲苯磺酸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4%、聚乙二醇单甲醚和马来酸酐的摩尔比为3∶4、反应时间为8 h时,可以制备出优化的梳型表面活性剂,其收率为36.5%。产品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进行表征。优化梳型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1.24 g/L,最低表面张力为34.2 mN/m,显示出较高的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型表面活性剂 反应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乙二醇单甲醚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化甲氧基聚乙二醇接枝改性镍钛合金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隽 高家诚 常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1-813,820,共4页
采用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为原料,经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硅烷化反应制备的产物-硅烷化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Si),对经过氩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镍钛合金进行表面接枝改性。研究了溶液酸度对MPEG-Si接... 采用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为原料,经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硅烷化反应制备的产物-硅烷化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Si),对经过氩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镍钛合金进行表面接枝改性。研究了溶液酸度对MPEG-Si接枝镍钛合金的影响。利用全反射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对接枝层表面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的涂层具有MPEG-Si大分子结构特性,当pH=2时,MPEG-Si能够均匀地接枝到镍钛合金表面,并且高分子薄膜层晶粒均匀致密;体外抗凝血实验证明,表面接枝MPEG-Si可以有效改善镍钛合金的抗凝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合金 甲氧基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醋酸乙烯酯接枝聚乙二醇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钱浩 祝亚非 许家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0-34,共5页
研究了以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为主链化合物,利用威廉森(Williamson)合成法,在主链上接枝聚乙二醇,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表征了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及合成的接枝共聚物的化学结构,讨论了实验条件... 研究了以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为主链化合物,利用威廉森(Williamson)合成法,在主链上接枝聚乙二醇,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表征了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及合成的接枝共聚物的化学结构,讨论了实验条件对接枝产物大分子链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 乙二醇 共聚物 大分子表面改性剂 合成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修饰的聚乙二醇-壳聚糖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喻红英 吴丽莎 曾庆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5-97,共3页
报道了一种在壳聚糖重复单元C6位用聚乙二醇化学选择性修饰的新方法,主要以壳聚糖(CS)和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为原料,先用邻苯二甲酸酐保护壳聚糖C2-氨基,然后利用N-溴琥珀酰亚胺和三苯基膦将壳聚糖C6-伯羟基取代成溴,得到6-溴-N-邻... 报道了一种在壳聚糖重复单元C6位用聚乙二醇化学选择性修饰的新方法,主要以壳聚糖(CS)和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为原料,先用邻苯二甲酸酐保护壳聚糖C2-氨基,然后利用N-溴琥珀酰亚胺和三苯基膦将壳聚糖C6-伯羟基取代成溴,得到6-溴-N-邻苯二甲酰壳聚糖,将其与活化的mPEG反应,再用水合肼脱保护,即得到壳聚糖C6-聚乙二醇(mPEG-CS)。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和溶解实验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由1 H-NMR谱得到mPEG-CS的接枝率为15.0%,并用碱量法对接枝率结果进行确证。与壳聚糖相比,该接枝共聚物在较宽pH值范围的水溶液中均有良好的溶解性,并保留了氨基活性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水溶性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砜接枝聚乙二醇共聚物的点击制备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建强 于云飞 张琛琛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1,17,共6页
为制备结构可调、侧链带有可反应性双键官能团聚合物,提出了一种用点击化学调控接枝共聚物精细结构的方法,以聚醚砜类聚合物为主链,聚乙二醇为侧链,制得微观结构可调的功能性聚醚砜基接枝共聚物。首先以二烯丙基双酚硫、双酚硫、4,4-二... 为制备结构可调、侧链带有可反应性双键官能团聚合物,提出了一种用点击化学调控接枝共聚物精细结构的方法,以聚醚砜类聚合物为主链,聚乙二醇为侧链,制得微观结构可调的功能性聚醚砜基接枝共聚物。首先以二烯丙基双酚硫、双酚硫、4,4-二氟二苯砜为反应单体,利用缩聚反应合成了2种不同双键侧基含量的聚醚砜(PES A(14%)、PES B(28%));之后利用巯基-烯点击化学的方法,将巯基PEG作为接枝侧链,制备了聚醚砜接枝共聚物(PES-g-PEG);通过调节聚醚砜双键的含量与聚乙二醇的分子量调节接枝密度与接枝链长,从而调节其精细结构,为接枝共聚物的可控制备提出了新的方法。结果表明:1H-NMR、红外表征证明功能性聚合物的成功制备;热重分析仪(TG)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的起始分解温度高于350℃,其热稳定性良好;凝胶渗透色谱仪(GPC)表征表明,PES A的Mn为67000,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2.40,PES B的Mn为52000,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2.30;差式扫描量热结果表明,聚合物处于无定形态,出现了2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出现了微相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醚砜 乙二醇 点击化学 密度 链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射法制备聚羟基丁酸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
13
作者 蔡志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8,共4页
利用紫外辐射法制备了聚羟基丁酸酯/聚乙二醇(PHB/PEG)接枝共聚物,共聚物中聚乙二醇接枝含量分别为1.7%、2.6%、3.8%、6.4%和10.1%。利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广角X射线衍射(WAXD)、表面接触角及力学性能测试... 利用紫外辐射法制备了聚羟基丁酸酯/聚乙二醇(PHB/PEG)接枝共聚物,共聚物中聚乙二醇接枝含量分别为1.7%、2.6%、3.8%、6.4%和10.1%。利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广角X射线衍射(WAXD)、表面接触角及力学性能测试对不同聚乙二醇接枝含量的共聚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接枝聚乙二醇后,PHB链的规整度降低,PHB的结晶度下降,表面亲水性变好,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中出现了明显的屈服点,断裂伸长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达到了12%~15%,力学性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丁酸酯 乙二醇 化学辐射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ATRP法合成两亲性星状多臂h-PCMS-g-mPEG接枝共聚物 被引量:6
14
作者 姚军善 赵庸 +4 位作者 张勇林 刘超 宫希杰 雷良才 李海英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8-112,共5页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CMS)为活性单体,CuCl/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合成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超支化聚对氯甲基苯乙烯(h-PCMS),分别考查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所合成的h-PCMS的组成结构、相对分...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CMS)为活性单体,CuCl/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合成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超支化聚对氯甲基苯乙烯(h-PCMS),分别考查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所合成的h-PCMS的组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和转化率的影响。在NaH催化下,以不同支化度的h-PCMS与单甲氧基封端聚乙二醇(mPEG)进行醚化反应,制得以超支化大分子h-PCMS为疏水性核,以单甲氧基封端聚乙二醇(mPEG)为亲水性臂的两亲性星状多臂接枝共聚物h-PCMS-g-mPEG。采用红外光谱(IR)、凝胶色谱(GPC)、核磁共振氢谱(1H-NMR)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技术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 超支化对氯甲基苯乙烯 甲氧基封端乙二醇 两亲性星状多臂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冰片烯大分子单体开环易位聚合制备PEG取代的接枝共聚物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薇 张秋平 +1 位作者 杜创 汤钧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7-570,共4页
先用酯化的方法合成了含有聚乙二醇(PEG)的降冰片烯大分子单体,再用开环易位聚合方法使大分子单体聚合,得到了PEG取代的聚降冰片烯接枝共聚物.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研究合成的接枝共聚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聚... 先用酯化的方法合成了含有聚乙二醇(PEG)的降冰片烯大分子单体,再用开环易位聚合方法使大分子单体聚合,得到了PEG取代的聚降冰片烯接枝共聚物.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研究合成的接枝共聚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万~4.4万;分子量分布为1.11~1.22,并且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随[M]/[I]的增加而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共聚物 开环易位 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的合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勇林 王梦元 +4 位作者 姚军善 刘超 叶妮雅 雷良才 李海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5-98,110,共5页
借助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和环氧功能基团的大分子后修饰反应合成具有梳型结构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首先,采用ATRP方法,以2-溴代丙酸乙酯(EPN-Br)为引发剂,氯化亚铜(CuCl)/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 借助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和环氧功能基团的大分子后修饰反应合成具有梳型结构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首先,采用ATRP方法,以2-溴代丙酸乙酯(EPN-Br)为引发剂,氯化亚铜(CuCl)/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无规共聚,合成二元无规共聚物P(MMA-co-GMA);然后,在催化剂BF3/Et2O的作用下,无规共聚物P(MMA-co-GMA)的环氧基团开环,与单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mPEG)发生接枝(grafting-onto)反应,获得具有梳型结构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采用红外光谱(IR)、凝胶色谱(GPC)、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技术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的特点是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可控性好,后修饰反应获得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效率高,为研究接枝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供了物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 (甲基丙烯酸甲酯-co-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 甲氧基封端的乙二醇 两亲性梳型共聚物P(MMA-co-GMA)-g-mP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两亲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其结晶行为
17
作者 熊圣东 王应席 +3 位作者 黄丽君 张凌飞 易昌凤 徐祖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0-294,共5页
采用大分子单体技术合成了一系列以聚乙二醇为支链、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为主链的含氟两亲接枝共聚物(PHFMA-g-PSPEG)。用1HNMR和凝胶色谱(GPC)对制备的大分子单体和两亲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 采用大分子单体技术合成了一系列以聚乙二醇为支链、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为主链的含氟两亲接枝共聚物(PHFMA-g-PSPEG)。用1HNMR和凝胶色谱(GPC)对制备的大分子单体和两亲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和偏光显微镜(POM)测试技术对含氟两亲接枝共聚物的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DSC和XRD结果表明,随着共聚物中含氟链段质量分数的增加,其结晶温度(Tc)和结晶度(Xc)均降低,而结晶熔融温度(Tm)先减小后增加。POM发现,随着共聚物中含氟链段质量分数的增加,其结晶速度减慢,共聚物形成清晰球晶的能力减弱,当共聚物中含氟链段质量分数为57%时,含氟两亲接枝共聚物已不能形成清晰的球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合物 乙二醇 两亲共聚物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纤维素接枝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8
18
作者 吕社辉 郭元强 +1 位作者 陈鸣才 何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65,共4页
应用化学偶联的方法,将聚乙二醇(PEG)分子接枝到纤维素分子链上。运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对聚乙二醇-纤维素接枝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EG通过化学键偶联在纤维素分子的侧链上,形... 应用化学偶联的方法,将聚乙二醇(PEG)分子接枝到纤维素分子链上。运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对聚乙二醇-纤维素接枝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EG通过化学键偶联在纤维素分子的侧链上,形成接枝共聚物,PEG-CELL接枝物为固-固相变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纤维素 合成 表征 化学偶联 化学键 共聚物 固-固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乙二醇接枝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 被引量:23
19
作者 唐林生 张国政 +1 位作者 李小丽 翟晓欧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4-77,共4页
以甲氧基聚乙二醇衣康酸单酯(IMPEG)为大单体,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聚乙二醇接枝聚羧酸减水剂(减水剂I)。试验结果表明:该减水剂的减水效果比以甲氧基聚乙二醇马来酸单酯和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为大单体合成的好。当减水剂I用量为水泥... 以甲氧基聚乙二醇衣康酸单酯(IMPEG)为大单体,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聚乙二醇接枝聚羧酸减水剂(减水剂I)。试验结果表明:该减水剂的减水效果比以甲氧基聚乙二醇马来酸单酯和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为大单体合成的好。当减水剂I用量为水泥质量的0.325%时,水泥的净浆流动度为310 mm,砂浆减水率为35%,坍落度为230 mm,90 min后坍落度约损失6.5%,1、3、7、28 d的抗压强度增长比分别为220%、190%、170%、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乙二醇衣康酸单酯 乙二醇羧酸盐 减水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醋酸纤维素与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物的表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东山 黄勇 沈家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6-30,共5页
对二醋酸纤维素 (CDA)与聚乙二醇单甲醚 (MPEG)接枝共聚物进行了FTIR ,DSC ,1HNMR和13 CNMR的表征分析 .结果表明 :在 15 38cm- 1出现酰胺II带氨基甲酸酯的吸收峰 ,在 16 0 4cm- 1出现芳香环的吸收峰 ;从DSC分析可知 ,由于MPEG被固定后 ... 对二醋酸纤维素 (CDA)与聚乙二醇单甲醚 (MPEG)接枝共聚物进行了FTIR ,DSC ,1HNMR和13 CNMR的表征分析 .结果表明 :在 15 38cm- 1出现酰胺II带氨基甲酸酯的吸收峰 ,在 16 0 4cm- 1出现芳香环的吸收峰 ;从DSC分析可知 ,由于MPEG被固定后 ,链段运动自由度受到限制 ,使得MPEG的实际的相变焓比理论相变焓小 ;用1HNMR和13 CNMR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这种CDA和MPEG的接枝共聚物 ,并确定了1HNMR和13 CNMR谱中各谱峰的归属 ,证明了MPEG是通过化学键连接到CDA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醋酸纤维素 乙二醇单甲醚 表征 共聚物 生物降解塑料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