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酸接枝聚氧乙烯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分散性能 被引量:13
1
作者 汪威 赵艳 +1 位作者 刘莲英 杨万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9-92,共4页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和甲基丙烯酰氯(MAC)反应合成了壬基酚聚氧乙烯大单体(NPEO-MA),将其与丙烯酸沉淀共聚得到了一系列的聚丙烯酸接枝共聚物PAA-g-NPEO。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共振(1H-NMR)等方...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和甲基丙烯酰氯(MAC)反应合成了壬基酚聚氧乙烯大单体(NPEO-MA),将其与丙烯酸沉淀共聚得到了一系列的聚丙烯酸接枝共聚物PAA-g-NPEO。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共振(1H-NMR)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所设计结构的接枝共聚物在丙烯酰胺分散聚合体系中的稳定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氧乙烯 分散剂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氧琥珀酸接枝聚丙烯酸的阻垢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沙亚东 陈东升 +4 位作者 魏无际 韦远扬 周永璋 徐宁 韩萍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8,共4页
聚环氧琥珀酸接枝聚丙烯酸(PESA-g-PAA)是一种新型的无磷无氮绿色阻垢剂。研究了PESA-g-PAA对CaCO3、CaSO4、Ca3(PO4)2的静态阻垢性能和稳定锌盐性能,系统探讨了阻垢剂添加量、碱度、硬度、温度、恒温时间对PESA-g-PAA阻CaCO3垢性能的影... 聚环氧琥珀酸接枝聚丙烯酸(PESA-g-PAA)是一种新型的无磷无氮绿色阻垢剂。研究了PESA-g-PAA对CaCO3、CaSO4、Ca3(PO4)2的静态阻垢性能和稳定锌盐性能,系统探讨了阻垢剂添加量、碱度、硬度、温度、恒温时间对PESA-g-PAA阻CaCO3垢性能的影响,并与PESA的相关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ESA-g-PAA对CaCO3、CaSO4的阻垢性能比PESA更好,但对Ca3(PO4)2的阻垢效果及对锌盐的稳定效果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阻垢剂 环氧琥珀酸聚丙烯酸 阻垢 稳定锌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共聚物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陆悦 周静 +2 位作者 施和平 陈强 吴石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8,共4页
探讨了酸醇(-COOH/-OH)物质的量比、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和反应温度对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MPEG)和丙烯酸(AA)之间的酯化率的影响。在相同的反应时间,随着酸醇物质的量比、对甲苯磺酸用量的增加和反应温度升高,酯化率提高。... 探讨了酸醇(-COOH/-OH)物质的量比、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和反应温度对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MPEG)和丙烯酸(AA)之间的酯化率的影响。在相同的反应时间,随着酸醇物质的量比、对甲苯磺酸用量的增加和反应温度升高,酯化率提高。聚丙烯酸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共聚物(PAA-g-MPEG)组成比与投料比较接近。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丙烯酸酯(MPEGAA)的热分解主要在320℃-450℃范围,其最大热分解速率出现在417.5℃。PAA-g-MPEO中的支链热降解和主链脱羧分别发生在330℃-425℃和425℃-460℃范围,其最大热分解速率分别出现在393℃和4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乙二醇单醚丙烯酸 聚丙烯酸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 组成比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接枝聚乙二醇单甲醚的氧化石墨烯/聚丙烯相变材料
4
作者 赵唯栋 谢明 +3 位作者 包建坤 姚锋华 陈龙 孙俊芬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21,共9页
在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中引入具有三嗪环结构的2-氨基-4,6-二氯-1,3,5-三嗪(ADCT),将MPEG的-OH接枝在ADCT的三嗪环4、6位制备具有三嗪环结构的MPEG(ADMT),然后负载于载体材料氧化石墨烯(GO)得到定形相变材料(FSPCM),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将... 在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中引入具有三嗪环结构的2-氨基-4,6-二氯-1,3,5-三嗪(ADCT),将MPEG的-OH接枝在ADCT的三嗪环4、6位制备具有三嗪环结构的MPEG(ADMT),然后负载于载体材料氧化石墨烯(GO)得到定形相变材料(FSPCM),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将FSPCM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备FSPCM质量比为5%、10%、15%的PP/FSPCM共混材料,并采用^(1)HNMR、FT-IR、DSC、热台测试等试验手段对ADMT、FSPCM、PP/FSPCM共混材料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FSPCM结晶焓值为96.1J·g^(-1),在250℃下仍保留较好的定形效果。10%质量比的PP/FSPCM相变焓值为9.10J·g^(-1),焓值效率为6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定形相变材料 化学 乙二醇单甲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接枝聚氨酯共聚物合成及应用
5
作者 王艳君 李剑颖 +2 位作者 曹汇川 郑灿 曹同玉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967-970,共4页
确定了首先合成出带有异氰酸酯端基的聚氨酯预聚体支链部分,然后在聚丙烯酸酯主链上引入带有活泼氢的单体,通过异氰酸基与羟基反应将支链枝枝到主链上的合成路线,制备了聚丙烯酸酶接枝聚氨酯共聚物溶液,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确定了... 确定了首先合成出带有异氰酸酯端基的聚氨酯预聚体支链部分,然后在聚丙烯酸酯主链上引入带有活泼氢的单体,通过异氰酸基与羟基反应将支链枝枝到主链上的合成路线,制备了聚丙烯酸酶接枝聚氨酯共聚物溶液,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确定了产物的接枝共聚结构.将所合成的接枝共聚物溶液用于织物涂层整理,得到了具有优良性能的防水透湿涂层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酸 聚丙烯酸 涂层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康酸/丙烯酸与聚酯织物接枝共聚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宋移团 王锐 张大省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19,共4页
研究了在水溶液中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衣康酸/丙烯酸为单体与碱处理后的三叶形聚酯(PET)平纹织物接枝共聚;对共聚条件如聚合温度、时间、引发剂浓度、单体物质的量比等进行研究,得出最佳聚合条件。电子扫描电镜照片和傅里叶红外变... 研究了在水溶液中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衣康酸/丙烯酸为单体与碱处理后的三叶形聚酯(PET)平纹织物接枝共聚;对共聚条件如聚合温度、时间、引发剂浓度、单体物质的量比等进行研究,得出最佳聚合条件。电子扫描电镜照片和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显示衣康酸/丙烯酸共聚到聚酯大分子上。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接枝率的上升,织物吸湿快干性能提高;阳离子染料上染率大幅度提高,织物色光鲜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织物 衣康酸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化甲氧基聚乙二醇接枝改性镍钛合金 被引量:3
7
作者 杨隽 高家诚 常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1-813,820,共4页
采用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为原料,经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硅烷化反应制备的产物-硅烷化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Si),对经过氩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镍钛合金进行表面接枝改性。研究了溶液酸度对MPEG-Si接... 采用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为原料,经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硅烷化反应制备的产物-硅烷化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Si),对经过氩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镍钛合金进行表面接枝改性。研究了溶液酸度对MPEG-Si接枝镍钛合金的影响。利用全反射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对接枝层表面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的涂层具有MPEG-Si大分子结构特性,当pH=2时,MPEG-Si能够均匀地接枝到镍钛合金表面,并且高分子薄膜层晶粒均匀致密;体外抗凝血实验证明,表面接枝MPEG-Si可以有效改善镍钛合金的抗凝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合金 甲氧基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聚丙烯接枝聚乙二醇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童身毅 万敏 张良均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1年第3期6-8,共3页
以用等规聚丙烯改性氯化制得的氯化聚丙烯(MCPP)与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在金属钠作用下,合成了以MCPP为主链、PEG为支链的梳形结构的两亲性高聚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表征了高聚物的结构,并测试了MCPP... 以用等规聚丙烯改性氯化制得的氯化聚丙烯(MCPP)与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在金属钠作用下,合成了以MCPP为主链、PEG为支链的梳形结构的两亲性高聚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表征了高聚物的结构,并测试了MCPP接枝前后的吸水性和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结果表明,两亲性高聚物的吸水性能随着PEG含量的增加而增强,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随着PEG含量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高 氯化聚丙烯 乙二醇 合物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蜡/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在PP共混体系中的迁移扩散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汉佳 祝亚非 +1 位作者 张艺 许家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46,共5页
利用ATR-FTIR光谱对聚合物表面的组成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扩散动力学方程、拟合曲线和扩散系数考察了聚丙烯蜡/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在聚丙烯共混体系中的迁移扩散。实验发现:温度和分子结构对接枝共聚物在聚丙烯改性体系中的扩散存在影响... 利用ATR-FTIR光谱对聚合物表面的组成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扩散动力学方程、拟合曲线和扩散系数考察了聚丙烯蜡/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在聚丙烯共混体系中的迁移扩散。实验发现:温度和分子结构对接枝共聚物在聚丙烯改性体系中的扩散存在影响。不同结构的接枝共聚物对温度的敏感不同,较高温度区间的温度变化对体系迁移扩散的影响更明显。接枝率越高、亲水性侧链的长度越长,亲基体主链摩尔质量越大,接枝共聚物在聚丙烯共混体系中的迁移扩散性能越差,扩散系数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丙烯-乙二醇 扩散 ATR-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酸在PET纳米纤维膜上的接枝聚合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贵合 石艳 +1 位作者 付志峰 曹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66-2169,共4页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酸(AA)表面接枝聚合对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纳米纤维薄膜的改性研究。实验探索了放电时间和放电功率对薄膜润湿性的影响,在真空度60 Pa、AA气体流量3 L/min条件下,放电功率75~150 W范围内,放电时间6...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酸(AA)表面接枝聚合对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纳米纤维薄膜的改性研究。实验探索了放电时间和放电功率对薄膜润湿性的影响,在真空度60 Pa、AA气体流量3 L/min条件下,放电功率75~150 W范围内,放电时间60 s和放电功率150 W、放电时间30~60 s范围内,处理后薄膜的水接触角均为0°,结果说明了此改性PET纳米纤维膜具有超亲水性。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和力学性能等测试讨论了接枝处理前后薄膜的形态及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气相低温等离子体接枝处理后,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度有一定的增强。低温等离子体引发AA表面接枝PET纳米纤维薄膜的方法有望成为电纺PET纤维膜表面改性的有效手段,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丙烯酸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接枝聚乙二醇改性聚丙烯微孔膜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淑义 徐祥 +2 位作者 朱菊芳 王素贞 俞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2-107,共6页
以聚丙烯接枝聚乙二醇(PP-g-PEG)对聚丙烯共混改性,通过单向拉伸工艺制备亲水性聚丙烯微孔膜。使用压汞仪、扫描电镜、Gurley值和水蒸气透过率表征微孔膜的孔结构和透过性能,研究PP-g-PEG含量、PEG接枝率及链长对微孔膜孔结构、水蒸汽... 以聚丙烯接枝聚乙二醇(PP-g-PEG)对聚丙烯共混改性,通过单向拉伸工艺制备亲水性聚丙烯微孔膜。使用压汞仪、扫描电镜、Gurley值和水蒸气透过率表征微孔膜的孔结构和透过性能,研究PP-g-PEG含量、PEG接枝率及链长对微孔膜孔结构、水蒸汽透过率及锂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接枝率为0.78%的PP-g-PEG,随着添加剂PP-g-PEG含量增加,微孔膜孔隙率和微孔尺寸下降,反映孔道结构的曲挠度及喉孔比上升;微孔膜孔结构与亲水性的综合作用导致水蒸气透过率在PP-g-PEG含量为2.5%时达到最大值。PP-g-PEG含量为2.5%和5.0%的微孔膜组装的锂电池具有较低的电荷转移电阻和较高的充放电比容量,电池性能优于未改性微孔膜组装的电池。提高PEG接枝率使得改性微孔膜孔结构有所变差,但是水蒸气透过率提高,组装电池的性能也更好。长PEG侧链PP-g-PEG对微孔膜孔结构的破坏程度大于短PEG侧链PP-g-PEG,导致组装电池的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微孔膜 聚丙烯乙二醇 孔结构 亲水性 锂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法制备高亲水聚偏氟乙烯-g-聚丙烯酸钠超滤膜及其抗蛋白质污染性能
12
作者 陈嘉智 孟晓荣 +3 位作者 朱俊锋 田玉瑞 周文帅 王旭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86,92,共9页
以丙烯酸(AA)为单体、碱化聚偏氟乙烯(HPVDF)为基材,通过自由基接枝共聚与碱诱导沉淀相转化连续进行的“一锅法”过程,制备了高亲水性聚偏氟乙烯-g-聚丙烯酸钠(PVDF-g-PAAS)超滤膜(FAS)。探讨了聚合反应及相转化条件对FAS理化性质、微... 以丙烯酸(AA)为单体、碱化聚偏氟乙烯(HPVDF)为基材,通过自由基接枝共聚与碱诱导沉淀相转化连续进行的“一锅法”过程,制备了高亲水性聚偏氟乙烯-g-聚丙烯酸钠(PVDF-g-PAAS)超滤膜(FAS)。探讨了聚合反应及相转化条件对FAS理化性质、微观形貌及蛋白质污染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接枝体系料比(AA/HPVDF)和料液比(w(HPVDF))的增大,FAS表面由平整变为褶皱,断面由指状孔向海绵状过渡。FAS系列的初始水接触角均低于60°,在10s内完全润湿,牛血清白蛋白(BSA)截留率大于90%。料比为6/12时得到的FAS12-6的AA接枝率最高,纯水通量达565.83L/(m^(2)·h),清洗通量恢复率达94.62%,4次循环后稳态通量衰减低于8%,干后再润湿的纯水通量恢复率达8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氟乙烯聚丙烯酸 一锅法 高亲水 超滤膜 抗蛋白质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端基官能团PEG与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接枝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英伟 徐建峰 +1 位作者 朱梦冰 俞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2-35,共4页
利用羟基与对甲苯磺酰氯和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的分步反应或者与二异氰酸酯的反应,将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的端羟基分别转化为端氨基和端异氰酸酯基。将带有端羟基、端胺基和端异氰酸酯基的MPEG分别与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MPP)反应,制备聚丙... 利用羟基与对甲苯磺酰氯和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的分步反应或者与二异氰酸酯的反应,将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的端羟基分别转化为端氨基和端异氰酸酯基。将带有端羟基、端胺基和端异氰酸酯基的MPEG分别与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MPP)反应,制备聚丙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并比较不同体系的动力学。MPEG端基官能团与MPP链上马来酸酐的反应活性顺序为:-NCO>-NH2>-OH。在端异氰酸酯基MPEG与MPP反应体系中,随n(NCO)/n(MAH)增大,PEG接枝率增大;随MPEG分子量增大,接枝到PP链上的PEG支链数目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乙二醇 端基官能团转化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纤维素接枝物固态相变材料的贮热性能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郭元强 吕社辉 +2 位作者 叶四化 何涛 陈鸣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6-179,共4页
用化学偶联法,将聚乙二醇(PEG)接枝到纤维素分子链上,制备聚乙二醇-纤维素接枝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研究了接枝物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PEG-CELL接枝物的相变焓、相变温度与PEG的分子量、PEG的质量百分比有关。当PEG的分子量在200... 用化学偶联法,将聚乙二醇(PEG)接枝到纤维素分子链上,制备聚乙二醇-纤维素接枝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研究了接枝物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PEG-CELL接枝物的相变焓、相变温度与PEG的分子量、PEG的质量百分比有关。当PEG的分子量在2000以下时,制备的接枝物相变焓很低;当PEG的分子量大于4000时,同等分子量情况下,相变焓、相变温度随PEG的质量百分含量减少而下降。所制备的PEG-CELL接枝物为固态相变材料,热滞后性降低,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纤维素 固态相变材料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毅毅 侯世祥 +2 位作者 陈彤 何军 袁子雁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6-79,104,共5页
用1,1'羰基二咪唑活化MPEG法制备活化MPEG,再用活化MPEG与壳聚糖上的伯氨基反应,两步法合成了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用FT-IR、1H-NMR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用重量法、间接法及1H-NMR测定了接枝率约为11%,符合经典隐... 用1,1'羰基二咪唑活化MPEG法制备活化MPEG,再用活化MPEG与壳聚糖上的伯氨基反应,两步法合成了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用FT-IR、1H-NMR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用重量法、间接法及1H-NMR测定了接枝率约为11%,符合经典隐形纳米粒材料的PEG含量。用X-射线衍射及DSC证明了聚合物的结晶度有所增强,有望作为隐形纳米粒的载体材料使用。为长循环及实体瘤给药系统研究提供新的载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乙二醇 隐形纳米粒 载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共聚法制备聚乙二醇(PEG)/聚乙烯醇(PVA)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47
16
作者 张梅 那莹 姜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0-174,共5页
用接枝共聚法将具有相变特征的聚乙二醇 (PEG)接枝到具有较高熔点的聚乙烯醇 (PVA)主链上 ,得到了系列性能稳定的 PEG/PVA高分子固 -固相转变材料 ,用 DSC,WAXD和 POM对其相变行为及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材料呈现出可逆的... 用接枝共聚法将具有相变特征的聚乙二醇 (PEG)接枝到具有较高熔点的聚乙烯醇 (PVA)主链上 ,得到了系列性能稳定的 PEG/PVA高分子固 -固相转变材料 ,用 DSC,WAXD和 POM对其相变行为及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材料呈现出可逆的固 -固相转变特性 ;其结晶峰值温度和相变焓比纯 PEG低 ,接枝率对相变温度和归一化相变焓影响不大 ;接枝率只影响结晶与熔融行为 ,不影响结晶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乙烯醇 固-固相变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材料表面微波辅助接枝聚乙二醇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麦伟忠 王培连 +2 位作者 屠美 曾戎 赵剑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3-787,共5页
采用微波辐照辅助技术在聚氨酯膜的表面接枝聚乙二醇,并与传统加热反应接枝聚乙二醇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反应能明显加快聚氨酯表面接枝PEG的速度,其接枝效果受微波功率、反应时间以及投料比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微波功率... 采用微波辐照辅助技术在聚氨酯膜的表面接枝聚乙二醇,并与传统加热反应接枝聚乙二醇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反应能明显加快聚氨酯表面接枝PEG的速度,其接枝效果受微波功率、反应时间以及投料比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微波功率为100W,反应物的质量分数为5%,反应时间为10min时,微波辅助表面接枝反应效果以及效益最好。SEM和AFM表面分析表明,与传统加热反应方法相比,微波辅助反应对膜表面的破坏程度更小,膜表面更加光滑平整。水接触角的结果也表明,微波辅助反应接枝PEG所得膜表面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氨酯 反应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乙二醇接枝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 被引量:23
18
作者 唐林生 张国政 +1 位作者 李小丽 翟晓欧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4-77,共4页
以甲氧基聚乙二醇衣康酸单酯(IMPEG)为大单体,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聚乙二醇接枝聚羧酸减水剂(减水剂I)。试验结果表明:该减水剂的减水效果比以甲氧基聚乙二醇马来酸单酯和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为大单体合成的好。当减水剂I用量为水泥... 以甲氧基聚乙二醇衣康酸单酯(IMPEG)为大单体,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聚乙二醇接枝聚羧酸减水剂(减水剂I)。试验结果表明:该减水剂的减水效果比以甲氧基聚乙二醇马来酸单酯和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为大单体合成的好。当减水剂I用量为水泥质量的0.325%时,水泥的净浆流动度为310 mm,砂浆减水率为35%,坍落度为230 mm,90 min后坍落度约损失6.5%,1、3、7、28 d的抗压强度增长比分别为220%、190%、170%、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乙二醇衣康酸单酯 乙二醇羧酸盐 减水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废丝接枝聚乙二醇相变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静 相恒学 +1 位作者 巩学勇 张银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3-136,共4页
研究了腈纶(PAN)废丝碱催化水解工艺,用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了PAN废丝水解产物的结构。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PAN废丝接枝聚乙二醇制备工艺,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聚乙二醇(PEG)分子量、催化剂用量、接枝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腈纶水解产物和... 研究了腈纶(PAN)废丝碱催化水解工艺,用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了PAN废丝水解产物的结构。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PAN废丝接枝聚乙二醇制备工艺,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聚乙二醇(PEG)分子量、催化剂用量、接枝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腈纶水解产物和聚乙二醇的接枝产物(HPAN-g-PEG)相变性能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考察了PEG、HPAN-g-PEG的晶体结构,通过测定步冷曲线观察了接枝产物的保温性能。结果表明,该接枝材料表现出固-固相转变特性,潜热储存能力达105J/g,并呈现出良好的保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废丝 乙二醇 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纤维素接枝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吕社辉 郭元强 +1 位作者 陈鸣才 何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65,共4页
应用化学偶联的方法,将聚乙二醇(PEG)分子接枝到纤维素分子链上。运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对聚乙二醇-纤维素接枝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EG通过化学键偶联在纤维素分子的侧链上,形... 应用化学偶联的方法,将聚乙二醇(PEG)分子接枝到纤维素分子链上。运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对聚乙二醇-纤维素接枝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EG通过化学键偶联在纤维素分子的侧链上,形成接枝共聚物,PEG-CELL接枝物为固-固相变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纤维素 合成 表征 化学偶联 化学键 固-固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