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酸长链酯的Huggins常数与其分子量的依赖性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杨云松 彭红云 戚国荣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45-549,553,共6页
聚丙烯酸高碳醇酯(PBA)及聚丙烯酸十八醇酯(POA)是具有长烷基侧链的梳状聚合物,在溶剂苯中的Huggins常数(k′)随其分子量(M)的变化而变化.在PBA-苯体系中发现,当M低于某一临界分子量(MLC)时,k′随分子量的降低显著增大;当M大于某临界分... 聚丙烯酸高碳醇酯(PBA)及聚丙烯酸十八醇酯(POA)是具有长烷基侧链的梳状聚合物,在溶剂苯中的Huggins常数(k′)随其分子量(M)的变化而变化.在PBA-苯体系中发现,当M低于某一临界分子量(MLC)时,k′随分子量的降低显著增大;当M大于某临界分子量(MHC)时,k′随分子量的升高而增大;当M在MLC~MHC时,k′基本上保持不变.而在POA-苯体系中发现,当M低于某一临界分子量(MC)时,k′随分子量的降低显著增大;当M大于该临界分子量(MC)时,k′在0.33~0.43变化.文中同时给出了精确算法用来计算PBA-苯体系及POA-苯体系中PBA及POA的特性粘度.当k′>0.758时,用稀释外推法计算;当0.758>k′>0.426时,用一点法公式[η]=ηsp/Cηr计算;当0.426>k′>0.334时,用另一一点法公式[η]=2(ηsp-lnηr)/C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长链 Huggins常数 分子量 特性粘度 聚丙烯酸高碳醇 聚丙烯酸十八 依赖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对丙烯酸十八酯聚合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宋昭峥 葛际江 +1 位作者 张贵才 赵福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49,共5页
进行了丙烯酸十八酯在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甲苯和四氯乙烷 4种有机溶剂中的聚合实验 ,探讨了影响聚合反应和聚丙烯酸十八酯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 ,在丙烯酸十八酯的溶液聚合过程中 ,4种溶剂的链转移常数的顺序为 :四... 进行了丙烯酸十八酯在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甲苯和四氯乙烷 4种有机溶剂中的聚合实验 ,探讨了影响聚合反应和聚丙烯酸十八酯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 ,在丙烯酸十八酯的溶液聚合过程中 ,4种溶剂的链转移常数的顺序为 :四氯化碳 >三氯甲烷 >甲苯 >四氯乙烷。 4种溶剂对聚丙烯酸十八酯的溶解性质的影响不同 ,聚丙烯酸十八酯在三氯甲烷溶剂中最为松散 ,相对粘度最大 ,其链终止常数最小 ,在聚合过程中单聚物随转化率的升高 ,聚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降低最少。在高转化率情况下 ,聚丙烯酸十八酯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受溶剂的链转移作用影响 ,但在单体转化率大于 30 %的条件下 ,出现了Mn(甲苯 )大于Mn(四氯乙烷 )的反常现象。聚丙烯酸十八酯分子在甲苯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好于在四氯乙烷溶剂中的 ,凝胶效应对聚丙烯酸十八酯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超过了溶剂中链转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十八酯 溶液聚合 链转移 原油降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十八酯的聚合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昭峥 张贵才 +1 位作者 王晓翠 赵福麟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58-60,共3页
用溶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十八酯 ,主要探讨了引发剂、单体、温度及溶剂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由实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丙烯酸十八酯在进行溶液聚合反应时 ,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与引发剂的浓度的0 .5次方成正比 ,聚合... 用溶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十八酯 ,主要探讨了引发剂、单体、温度及溶剂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由实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丙烯酸十八酯在进行溶液聚合反应时 ,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与引发剂的浓度的0 .5次方成正比 ,聚合反应常数的指前因子Aa =12 3.4,活化能Ea=2 9.72kJ/mol;在实验条件下 ,溶剂结构对丙烯酸十八酯的聚合反应速率没有显著的影响 ,聚合反应过程中 ,没有加速聚合现象 ;在聚合反应过程中 ,四种溶剂链转移常数的次序为 :四氯化碳 >三氯甲烷 >二氯甲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动力学 速率 聚丙烯酸十八酯 链转移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十八酯的微波辅助聚合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科军 刘芳 胡珊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31-33,共3页
以自制丙烯酸十八酯单体为原料,BPO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采用微波技术制备了聚丙烯酸十八酯,以特征粘度、产率为指标,探讨了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引发剂用量、溶剂用量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分别用红外光谱、GPC和DSC测定了聚合产... 以自制丙烯酸十八酯单体为原料,BPO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采用微波技术制备了聚丙烯酸十八酯,以特征粘度、产率为指标,探讨了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引发剂用量、溶剂用量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分别用红外光谱、GPC和DSC测定了聚合产物的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Tm和熔融热。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在聚合物合成中显示了非常好的效果,所制备产物的分子结构特征与文献报道的并无明显差异;在微波功率195W、辐射时间15min的条件下,聚合物的分子量(Mw)达13259,分子量分布相当窄,Mw/Mn仅为1.50,特征粘度13.2mL·g-1,产率84.6%。其生产效率和节能方面充分体现了微波辅助聚合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聚丙烯酸十八酯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含量阳离子型硅丙乳液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番 刘海峰 +2 位作者 王柱 张涛 胡志忠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20,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为基础单体,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三甲基硅氧基)硅烷为改性单体,在阳/非离子复合乳化剂(3%)、引发剂(1%)和交联剂(1.5%)的作用下,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半连续法,制备了高硅含量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为基础单体,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三甲基硅氧基)硅烷为改性单体,在阳/非离子复合乳化剂(3%)、引发剂(1%)和交联剂(1.5%)的作用下,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半连续法,制备了高硅含量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通过外观观察、稳定性测试、粒度测量、红外光谱、热重分析、透射电镜、接触角及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核壳粒子的形貌结构、热稳定性和吸水率,以及不同有机硅含量和不同乳液稀释浓度对织物拒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单体参与了共聚反应,所得乳液外观均匀,色泽乳白泛蓝,稳定性好,平均粒径为170 nm左右,具有清晰的核壳结构。随着有机硅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耐热性提高,吸水率明显降低。乳液对织物进行整理后发现,当乳液稀释质量浓度相同时,随着有机硅含量的增加,织物表面对水接触角逐渐提高;当有机硅含量相同时,随着乳液的稀释质量浓度降低,织物表面对水接触角逐渐提高,拒水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水整理 阳离子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 十八烷基聚丙烯酸三甲基氯化铵 核壳结构 棉织物 涤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