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聚丙烯酰胺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降解 被引量:14
1
作者 魏利 马放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0,103,共5页
应用厌氧Hungate技术,从大庆油田常规污水回注工艺采油的采出液中分离到一株聚丙烯酰胺降解菌株A9。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为革兰氏阳性(G+),短杆状,具有硫酸盐还原功能,产H2S,兼性厌氧,通过核糖体16... 应用厌氧Hungate技术,从大庆油田常规污水回注工艺采油的采出液中分离到一株聚丙烯酰胺降解菌株A9。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为革兰氏阳性(G+),短杆状,具有硫酸盐还原功能,产H2S,兼性厌氧,通过核糖体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菌株与Anaerofilum pentosovorans(AP716816S)的相似性为98%,暂时命名为Anaerofilum pen-tosovoransA9。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菌株以聚丙烯酰胺为唯一碳源,菌株作用前后表面结构发生变化,分子链上的酰胺基水解成羧基,侧链降解,部分官能团发生改变,浓度为500mg/L时,20 d菌株生物降解率为61.2%,其溶液粘度下降显著。气质联机(GC-MS)初步分析表明:聚合物发生断链生成的低分子量化合物除含双键、环氧和羰基的聚丙烯酰胺碎片外,大多属于一般丙烯酰胺低聚体的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降解菌 生物降解 Anaerofilum pentosovorans A9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降解菌株分离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魏利 马放 +2 位作者 陈忠喜 刘广民 敖蕾娜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62-1265,1296,共5页
应用Hungate厌氧技术,从大庆油田采油五厂十三区聚合物配注站的母液罐中分离到一株聚丙烯酰胺降解菌株CMW,该菌株为G+,杆状,黑色圆形菌落,最适温度为38℃,最佳pH为7.8,具有硫酸盐还原功能,产H2S,严格厌氧.研究表明,该菌株能以聚丙烯酰... 应用Hungate厌氧技术,从大庆油田采油五厂十三区聚合物配注站的母液罐中分离到一株聚丙烯酰胺降解菌株CMW,该菌株为G+,杆状,黑色圆形菌落,最适温度为38℃,最佳pH为7.8,具有硫酸盐还原功能,产H2S,严格厌氧.研究表明,该菌株能以聚丙烯酰胺为唯一碳源,降解侧链,部分官能团发生改变,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菌株具有较高的聚丙烯酰胺降解能力,其溶液黏度下降效果显著.通过形态、生理生化、16S rDNA以及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鉴定,可能为梭菌属的新种,暂时命名为Clostridium.sticklandiiCMW(GenBank登录号为DQ011249).16S rRNA基因序列较为保守更适合属间的鉴定,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包含tRNAIle和tRNAAla基因,更适合属内种间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降解菌 聚丙烯酰胺 16S RDNA 16S^23S rDNA间隔区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菌降解聚丙烯酰胺的性能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郝春雷 刘永建 +4 位作者 王大威 刘同富 陈超 林仲 刘建英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5-180,共6页
为解除聚合物造成的油田污染,将从大庆油田筛选的聚合物降解菌种JHW-1、JHW-3、JJF、JJH复配组成复合菌。在37-45℃、pH6.4~8.0条件下培养7d,可使高分(M=1.8×10^7)聚合物溶液黏度降低61%左右,M降至5.4×10^6,并使... 为解除聚合物造成的油田污染,将从大庆油田筛选的聚合物降解菌种JHW-1、JHW-3、JJF、JJH复配组成复合菌。在37-45℃、pH6.4~8.0条件下培养7d,可使高分(M=1.8×10^7)聚合物溶液黏度降低61%左右,M降至5.4×10^6,并使茵数有所增长。如在聚合物培养基中分别加入酵母粉和蔗糖,则可使黏度下降77.5%、97%,M降至2.5×10^6、2.0×10^5.有蔗糖存在时,菌种能使聚合物中大量的酰胺基转变为羧基,使水解度由25%提高至32%,而无有机营养物存在或有酵母粉存在时上述变化均不明显。最适合4株菌吸收和降解的外源营养物质和聚合物不同,菌种之间有较好的协同效应。JHW,1、JHW-3和JJF主要依靠所分泌的胞外蛋白降解聚合物,数种蛋白组成复杂的降解酶系,共同作用于聚合物使之降解。JJH则释放非蛋白类还原性物质作用于聚合物。图3表6参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聚丙烯酰胺降解菌 降解性能 丙烯酰胺聚合物 生物降解 生物化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含聚丙烯酰胺废水的生物降解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包木太 骆克峻 +3 位作者 耿雪丽 王海峰 郭省学 李希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对聚合物驱油田含聚废水生物处理现状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包括腐生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在内的细菌降解聚丙烯酰胺分子的机理。指出可降解聚丙烯酰胺的细菌可从环境分离,也可采用生物强化技术获得。逐一介绍了文献报道的可降解聚丙烯酰胺的... 对聚合物驱油田含聚废水生物处理现状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包括腐生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在内的细菌降解聚丙烯酰胺分子的机理。指出可降解聚丙烯酰胺的细菌可从环境分离,也可采用生物强化技术获得。逐一介绍了文献报道的可降解聚丙烯酰胺的各种单一菌株和混合菌株及处理含聚废水的效果。图2参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生物降解 聚丙烯酰胺降解菌 降解机理 采油废水 聚合物驱油藏 废水处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含聚丙烯酰胺污水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忠智 卢晓艳 +3 位作者 管仁军 王晗 马道祥 张清军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7年第4期1-4,共4页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含聚丙烯酰胺(HPAM)的模拟污水。在水力停留时间38h,溶解氧(DO)3~4 mg/L,进水流量0.38 L/h 的条件下,考察了温度、HPAM 质量浓度和污水中碳源含量对模拟污水 COD 去除和HPAM 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系统处于...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含聚丙烯酰胺(HPAM)的模拟污水。在水力停留时间38h,溶解氧(DO)3~4 mg/L,进水流量0.38 L/h 的条件下,考察了温度、HPAM 质量浓度和污水中碳源含量对模拟污水 COD 去除和HPAM 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系统处于稳定运行阶段,温度为37.45℃时,平均 COD 去除率分别为60.1%,56.5%,平均 HPAM 降解率为63.2%,57.0%;进水 HPAM 质量浓度为100,120 mg/L 时,平均 COD 去除率分别为56.8%,51.5%,平均 HPAM 降解率为59.7%,55.5%,处理效果均能满足国家污水二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 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采出水 聚丙烯酰胺降解菌 生物接触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