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6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酰胺环氧氯丙烷-膨润土的二元体系增加湿强度效果及其机理 被引量:3
1
作者 宁晓 符庆金 +4 位作者 王燕云 姚春丽 梁帅博 袁涛 顿旭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114,119,共6页
为提高聚丙烯酰胺环氧氯丙烷(PAE)增加湿强度的效果和减少有机氯污染,研究阳离子树脂PAE与无机阴离子助剂膨润土组成二元体系对纸张湿强度的影响,采用测定浆料细小组分留着率和保水值(WRV)、扫描电镜(SEM)观察、浆料电动电势(Zeta电位)... 为提高聚丙烯酰胺环氧氯丙烷(PAE)增加湿强度的效果和减少有机氯污染,研究阳离子树脂PAE与无机阴离子助剂膨润土组成二元体系对纸张湿强度的影响,采用测定浆料细小组分留着率和保水值(WRV)、扫描电镜(SEM)观察、浆料电动电势(Zeta电位)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等手段,进一步分析二元体系增湿强度机理。结果表明:浆料中添加0.75%PAE(相对于绝干浆)时,加入0.5%膨润土,纸张强度最好,干抗张指数、湿抗张指数和耐折度较空白纸张分别增加了38%、2833%和281%,较单加PAE的纸张分别增加了19%、32%、60%。PAE-膨润土二元体系可提高浆料细小组分的留着率和WRV。通过Zeta电位分析可知,PAE-膨润土体系的浆料中存在静电吸附作用;SEM分析可知体系能在纸张表面形成致密网络结构;通过AFM分析得出,膨润土是纳米级的片状材料且呈链圈状分布。通过XPS分析可知,二元体系的纸张保留更多的C=O、COOR和-OH,其可增加PAE和细小纤维的留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环氧氯丙烷 膨润土 湿强度 ZETA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率荧光碳点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精准识别与降解
2
作者 施伟光 孙晓静 +2 位作者 邵丹阳 李昌升 董彪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5-552,共8页
以L-色氨酸、叶酸和氯化铜为原料,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水热合成了特异性识别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铜掺杂碳点(Cu-CD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稳态瞬态荧光光谱等表征方法对碳点结构、HPAM识别机制与降解性能进行... 以L-色氨酸、叶酸和氯化铜为原料,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水热合成了特异性识别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铜掺杂碳点(Cu-CD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稳态瞬态荧光光谱等表征方法对碳点结构、HPAM识别机制与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CDs的荧光量子产率为60%,具有抗离子干扰特性,特异性识别水中的HPAM。在1~1000 mg/L范围内,Cu-CDs的比率荧光强度(I_(360)/I_(450))和HPAM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27 mg/L。经365 nm紫外光照射2 h,Cu-CDs催化HPAM的降解率为78%,而且经过5个降解循环后,仍保持较高的降解率(67%),展现出优异的光催化稳定性。本研究为精准识别与降解HPAM、实现高效的污染物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率荧光碳点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特异性识别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晶增强聚丙烯酰胺复合导电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谢俊龙 钟雨薇 +1 位作者 张诗童 蔡少君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08-3213,共6页
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锂(AMPSLi)和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制备得到P(AM-co-AMPSLi)导电水凝胶,并以纤维素纳米晶(CNC)为增强相以提高水凝胶的机械性能。对CNC/P(AM-co-AMPSLi)复合水凝胶的结构、机械性能、电导率和微观形貌进行... 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锂(AMPSLi)和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制备得到P(AM-co-AMPSLi)导电水凝胶,并以纤维素纳米晶(CNC)为增强相以提高水凝胶的机械性能。对CNC/P(AM-co-AMPSLi)复合水凝胶的结构、机械性能、电导率和微观形貌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CNC与P(AM-co-AMPSLi)水凝胶之间存在氢键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水凝胶的综合力学性能;3%CNC/P(AM-co-5%AMPSLi)复合水凝胶的导电性能(0.65S/m)和综合力学性能最优(最大负荷0.473 N,抗拉强度30.37 kPa),抗拉强度相较于未添加CNC的共聚水凝胶提高了4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纤维素纳米晶 导电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功能聚丙烯酰胺增黏及驱油机理
4
作者 李雅婧 伊卓 +3 位作者 胡晓娜 刘希 张瑞琪 范荣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501,共7页
采用常规实验评价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活性功能聚丙烯酰胺(A-HPAM)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在不同温度和矿化度下的溶液性质,通过可视化实验明确运移规律,从原子分子水平探讨增黏及驱油机理。实验结果表明,A-HPAM溶液在一定... 采用常规实验评价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活性功能聚丙烯酰胺(A-HPAM)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在不同温度和矿化度下的溶液性质,通过可视化实验明确运移规律,从原子分子水平探讨增黏及驱油机理。实验结果表明,A-HPAM溶液在一定的温度和矿化度范围内有温增黏和盐增黏趋势,可大幅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分散原油的能力强,驱油效率相比HPAM更高。A-HPAM疏水基团相互缔合是热增黏的关键因素。A-HPAM上磺酸基团使其受盐离子影响小,在高矿化度下黏度更高。疏水基团可增强A-HPAM与油相的相互作用,降低界面张力。同时,A-HPAM分子在孔道内形成的空间网络结构,使原油随驱替液稳定移动,提高驱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功能聚丙烯酰胺 分子动力学模拟 可视化 增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丙烯酰胺化学驱的制备与乳化性能研究
5
作者 邢丽洁 李晨毓 +3 位作者 李佳卉 蔡湘西 王秀宇 安玉秀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3-650,共8页
化学驱是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技术之一,其中,聚表二元复合驱是化学驱中的主要选择。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具有优异的波及效率,成为化学驱中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但是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由于存在较大的水解基团,耐温... 化学驱是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技术之一,其中,聚表二元复合驱是化学驱中的主要选择。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具有优异的波及效率,成为化学驱中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但是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由于存在较大的水解基团,耐温和抗盐抗钙性不足,影响波及和驱油效率。为了提高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的抗温、抗盐抗钙性,采用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纳米SiO_(2)通过自由基共聚方法制备了两种丙烯酰胺类聚合物(AM-AMPS、AM-AMPS-纳米SiO_(2))。对其进行结构表征,探究流变和驱油性能。结果表明,AM-AMPS-纳米SiO_(2)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能更好。当溶液浓度在1.5%~2.0%时,聚合物的增稠性最优。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两种1.5%聚合物溶液的抗盐性先急剧减小后逐渐增大,随着CaCl2浓度的增大,先减小后趋于平缓。相比之下,AM-AMPS-纳米SiO_(2)具有更好的洗油效率和乳化驱油作用。制备的两种聚丙烯酰胺共聚物与传统的聚丙烯酰胺相比在抗温、抗盐、驱油、乳化方面均表现出了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 化学驱 聚丙烯酰胺 流变性能 驱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在聚丙烯酰胺上层凝胶电泳免疫印迹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伟光 严辰杰 +5 位作者 许朝进 董依婷 毛智超 孙嘉玮 王万铁 袁琳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6-1040,共5页
目的:探讨染料Remazol BrOrange yellow(RBY)和赤藓红(erythrosine,ERY)分别用于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浓缩胶染色后对免疫印迹分析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聚丙烯酰胺凝胶分为5组:对照组(按常规试剂盒步骤制备)、终浓度为0.08 g/L的RBY... 目的:探讨染料Remazol BrOrange yellow(RBY)和赤藓红(erythrosine,ERY)分别用于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浓缩胶染色后对免疫印迹分析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聚丙烯酰胺凝胶分为5组:对照组(按常规试剂盒步骤制备)、终浓度为0.08 g/L的RBY染色组、终浓度为0.16 g/L的RBY染色组、终浓度为0.08 g/L的ERY染色组和终浓度为0.8 g/L的ERY染色组。依次制胶进行电泳,结束后用考马斯亮蓝对电泳胶进行染色,观察蛋白条带;随后转膜,并进行PVDF膜封闭、Ⅰ抗及Ⅱ抗孵育、洗涤,最后进行曝光拍照,观察目的蛋白黏着斑蛋白(vinculin)条带。结果:与未染色浓缩胶相比,RBY或ERY预染色浓缩胶的上样孔更加清晰可见,且经Marker显示和电泳后的凝胶考马斯亮蓝染色分析表明,RBY或ERY染色浓缩胶后,蛋白电泳能力与未染色浓缩胶无显著差异。蛋白免疫印迹对比分析也表明,转移到PVDF膜的蛋白样品检测不受影响。结论:RBY或ERY预染色浓缩胶可提高基于凝胶的电泳和免疫印迹分析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Remazol BrOrange yellow 赤藓红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过氧化物酶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计算机分子模拟
7
作者 王方略 张力雯 +3 位作者 张东晨 徐敬尧 吴学凤 邓胜松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8-1477,共10页
为探究锰过氧化物酶(MnP)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HPAM)的微观相互作用,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HPAM)与MnP的结合,根据-CDOCKER Energy_score打分最高的原则,对获得最佳结合构象进行分析.结合亲和力分... 为探究锰过氧化物酶(MnP)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HPAM)的微观相互作用,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HPAM)与MnP的结合,根据-CDOCKER Energy_score打分最高的原则,对获得最佳结合构象进行分析.结合亲和力分析表明,MnP对HPAM-5有最高的亲和力,而且MnP对HPAM的亲和力随其碳链的延长逐渐升高.相互作用分析表明,MnPHPAM-2的稳定性比MnP-HPAM-3更差是由于HPAM-2分子内氢键;MnP-HPAM-4比MnP-HPAM-2和MnP-HPAM-3更稳定是由于盐桥;强氢键是MnP-HPAM-5最稳定的主要原因.MD模拟结果分析表明,MnP-HPAM-4享有最小的RMSD、RMSF和Rg,此时复合物结合是最稳定的.根据模拟及降解实验结果提出了MnP降解HPAM机理:H2O2引发MnP中Mn^(2+)氧化为Mn^(3+);Mn^(3+)从HPAM(1)和(2)攻击位点上抢夺一个电子而引发自由基链反应,在不破坏化学键下产生2种阳离子自由基,而且Mn^(3+)还原成Mn^(2+)供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过氧化物酶(MnP) 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HPAM)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MD)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对酶诱导碳酸盐沉淀固沙效果影响
8
作者 吴林玉 缪林昌 孙潇昊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73-1580,共8页
为提高酶诱导碳酸盐沉淀(enzyme-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简称EICP)技术固化风积沙效果,将EICP技术与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简称PAM)联合用于沙土固化。首先研究了PAM对脲酶活性及碳酸钙生成量的影响,然后通过固沙试验确... 为提高酶诱导碳酸盐沉淀(enzyme-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简称EICP)技术固化风积沙效果,将EICP技术与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简称PAM)联合用于沙土固化。首先研究了PAM对脲酶活性及碳酸钙生成量的影响,然后通过固沙试验确定了PAM的适宜添加量,采用风洞试验对比了EICP和EICP+PAM固化风积沙的抗风蚀能力,并探究了PAM对EICP固沙保水性和吸水性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浓度范围内(0~1 g/L)PAM对脲酶活性及碳酸钙产量影响较小。随PAM浓度增大,沙样的表面强度及硬壳层厚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PAM浓度为0.6 g/L时,沙样表面强度及硬壳层厚度最大,因此,将0.6 g/L作为PAM的适宜浓度。相比EICP固化沙土,EICP+PAM固化沙土的抗风蚀能力增强,30 m/s风速下EICP+PAM固化沙的风蚀速率仅为13.28g/(m^(2)·min)。此外,添加PAM后固化沙土表面硬壳的保水性及长期稳定性更好,表明PAM与EICP技术结合可有效提高固化风积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诱导碳酸盐沉淀 聚丙烯酰胺 风积沙固化 表面强度 风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对固化淤泥流动性和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9
作者 李东黎 李帅 +1 位作者 章荣军 徐志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4-211,共8页
作为强化纯水泥固化(PCSM)淤泥胶结作用的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的加入改变了淤泥的微观结构及宏观力学性能,但其掺加后对PCSM固化淤泥的工程施工影响还未进行过系统性研究。鉴于此,针对不同水灰比的固化淤泥,按照是否掺加PAM展开了流... 作为强化纯水泥固化(PCSM)淤泥胶结作用的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的加入改变了淤泥的微观结构及宏观力学性能,但其掺加后对PCSM固化淤泥的工程施工影响还未进行过系统性研究。鉴于此,针对不同水灰比的固化淤泥,按照是否掺加PAM展开了流动性、黏滞性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揭示了PAM作为絮凝剂对固化淤泥流动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AM的加入能显著降低PCSM固化淤泥的流动度并提高其黏滞性,且初始含水率对于固化淤泥流动度的影响大于固化剂掺量的影响;建议将掺加PAM的固化淤泥水灰比值调整至大于14来满足施工需要;对于絮凝-固化联合法(FSCM)处理的淤泥,当含水率较低时,黏度随拌和时间呈现先增加后趋近于不变的趋势,当含水率较高时,黏度变化不大;FSCM固化淤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略有增加,且相较于PCSM固化淤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略高,但随放置时间的增长而趋势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淤泥 聚丙烯酰胺(PAM) 流动度 黏滞性 无侧限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假酸浆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
10
作者 郭万金 孙浩 +1 位作者 曹雏清 赵立军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9,共11页
为去除染料废水中的刚果红(CR)分子,以假酸浆、聚丙烯酰胺(PAM)和改性石墨为原料,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一种复合材料吸附剂,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Zeta电位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H、加入量、吸附时间、... 为去除染料废水中的刚果红(CR)分子,以假酸浆、聚丙烯酰胺(PAM)和改性石墨为原料,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一种复合材料吸附剂,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Zeta电位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H、加入量、吸附时间、温度和溶液浓度对其吸附CR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研究了吸附过程,并分析了重复利用性。材料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表面粗糙不均且存在大量活性位点和多种官能团,有明显的褶皱,比表面积较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pH是影响复合材料对CR的吸附性能的主要因素,复合材料对CR的吸附性能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较好,碱性条件下较差;当溶液pH=7时,CR去除率可达89.6%;初始溶液浓度为80 mg/L时,随吸附剂投入量增加,CR去除率由76.5%提高至86.6%;当初始溶液浓度为100 mg/L及复合材料投入量为100 mg时,吸附平衡的时间约为826 min,CR去除率为84.5%;复合材料对CR的吸附属于放热过程,在303~323 K温度范围内,复合材料对CR的吸附性能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吸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对CR的吸附符合伪1级动力学模型。等温线分析结果表明,吸附反应更加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吸附过程主要发生在复合材料的非均相吸附位点上,且以化学吸附为主。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对CR的吸附是自发的放热过程。重复利用性分析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所制备复合材料吸附剂对刚果红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为制备去除染料废水中刚果红的吸附剂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酸浆 聚丙烯酰胺 改性石墨 吸附性能 刚果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响应型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
11
作者 费贵强 郑朗 +1 位作者 陈海建 纪东杭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虽然传统的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在聚合物驱油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它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如溶解慢、环境污染和注入困难,这些缺点限制了HAPAM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本文通过分子设计原理,采用水分散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环境友好的聚丙烯... 虽然传统的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在聚合物驱油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它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如溶解慢、环境污染和注入困难,这些缺点限制了HAPAM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本文通过分子设计原理,采用水分散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环境友好的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TR-PAM),它具有快速溶解和良好的耐温及耐盐性能.此外,TR-PAM还具有温度响应特性.对TR-PAM乳液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研究了不同DMAAC-18含量和不同温度下TR-PAM溶液的性质和作用机理.结果显示,TR-PAM可以在300 s内完全溶解,在65℃时具有最佳的增稠效果.耐盐测试表明,在100 000 mg/L的NaCl溶液和50 000 mg/L的CaCl_(2)溶液中,TR-PAM的粘度保持率分别可达48.5%和56.2%.1 wt%的TR-PAM溶液和TR-PAM CaCl_(2)溶液在90℃和170s^(-1)的条件下剪切1小时后,其表观粘度分别可达179 mPa·s和110 mPa·s,显示出良好的流变性能.其储能模量G′大于损耗模量G″表现出良好的粘弹性.此外,TR-PAM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可在室温下储存超过6个月.基于上述性能,TR-PAM在中高温油藏的提高油气采收率(EOR)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包水乳液 温度响应 疏水缔合 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辅助驱油用聚丙烯酰胺的抗盐性研究
12
作者 苏智青 李应成 +3 位作者 许汇 孙慧 王兰 沙鸥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3-160,共8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不同离子浓度下的超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和聚合物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的黏度进行测试,并用测试的数据进行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得到了可以预测两个样品增黏能力的深度学习模型。模型对溶液黏度预测结果的相关系数...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不同离子浓度下的超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和聚合物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的黏度进行测试,并用测试的数据进行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得到了可以预测两个样品增黏能力的深度学习模型。模型对溶液黏度预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高达99.975%和99.978%。预测结果可以精细的提供不同盐离子对样品黏度影响的协同作用,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黏度而言,低温或低矿化度时钙的影响约是镁的2倍,高温或高矿化度下差别减小。对聚合物型表面活性剂溶液而言,Na^(+)造成整体矿化度的增加成为主要影响因素,盐增稠现象明显。镁离子影响较小,而钙离子浓度的增加会出现在高温高盐时出现反常的增黏现象。能有效快速预测典型聚合物在不同条件下增黏性能的高可信度预测模型,可为驱油剂选择时根据油藏条件提供快速直观的支撑,同时上述耐盐规律的发现对不同油藏的驱油剂的研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型表面活性剂 深度学习 二价离子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氧化铁负载聚丙烯酰胺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除锑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施周 刘彤 +3 位作者 常嘉琪 夏思蒙 杨灵芳 邓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5-694,共10页
以丙烯酰胺(Acrylamide,AM)为基底,在引发聚合过程中接入羟基氧化铁(FeOOH),合成新型复合絮凝剂羟基氧化铁/聚丙烯酰胺(FeOOH@PAM)。采用BET(Brunauer-Emmett-Teller)、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XRD(X-ray diffraction)方法... 以丙烯酰胺(Acrylamide,AM)为基底,在引发聚合过程中接入羟基氧化铁(FeOOH),合成新型复合絮凝剂羟基氧化铁/聚丙烯酰胺(FeOOH@PAM)。采用BET(Brunauer-Emmett-Teller)、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XRD(X-ray diffraction)方法对絮凝剂的孔结构、表面性质、晶体结构进行表征,采用FT-IR(Fourier Transforms Infrared Spectroscopy)和XP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方法探究FeOOH@PAM去除Sb(Ⅴ)的机制。系统考察不同FeOOH掺杂质量分数、pH值、絮凝剂及污染物投加质量浓度、共存离子种类、反应时间对絮凝剂除Sb(Ⅴ)效果的影响以及絮凝过程中的粒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与羟基氧化铁相比,复合絮凝剂为多孔无定型结构且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在最优条件下,絮凝剂对低质量浓度Sb(Ⅴ)(20μg/L)水源水的去除率在13 min时达98.03%,去除率受HPO_(4)^(3-)和腐殖酸质量浓度的影响较大。絮体主要在慢速搅拌时形成,锑酸盐离子通过静电吸附迅速迁移至絮凝剂表面,与表面位点络合形成絮凝微团聚结沉降而被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锑污染 羟基氧化铁 聚丙烯酰胺 絮凝 吸附电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热分解与脱硝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俊 张彬彬 +4 位作者 闫珍 许战峰 张昭军 吴雪莲 王琪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4-1108,共5页
选择三种不同类型聚丙烯酰胺作为高分子脱硝剂,通过热重分析、程序升温-质谱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聚丙烯酰胺升温分解过程,同时考察其高温烟气脱硝性能。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聚丙烯酰胺最终失重率大小为:阳离子型CPAM>非离子型NPAM&... 选择三种不同类型聚丙烯酰胺作为高分子脱硝剂,通过热重分析、程序升温-质谱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聚丙烯酰胺升温分解过程,同时考察其高温烟气脱硝性能。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聚丙烯酰胺最终失重率大小为:阳离子型CPAM>非离子型NPAM>阴离子型APAM。通过程序升温-质谱检测显示,三种聚丙烯酰胺在升温分解过程中均首先发生端基酰胺基分解产生氨气,然后发生主链断裂。三种聚丙烯酰胺的热分解生成氨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CPAM 169.72 kJ/mol,APAM 246.58 kJ/mol和NPAM 210.18 kJ/mol。三种聚丙烯酰胺脱硝性能为NPAM>CPAM>APAM。脱硝活性与PAM分解产氨的速率和产氨量有关,产氨速率较慢、产氨量较高的NPAM脱硝活性较高,产氨量较低的APAM活性较差。优良的高分子脱硝剂需要较好的热稳定性以及更多分解氨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热分解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方略 张力雯 +3 位作者 张东晨 徐敬尧 吴学凤 邓胜松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9-264,共6页
为模拟实际选煤过程中产生的含聚污水,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选择COMPASS II力场,分别对含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的水溶液体系和含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HPAM)的水溶液体系进行模拟。通过分析聚合物的平衡构象、均方位移曲线、径向分... 为模拟实际选煤过程中产生的含聚污水,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选择COMPASS II力场,分别对含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的水溶液体系和含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HPAM)的水溶液体系进行模拟。通过分析聚合物的平衡构象、均方位移曲线、径向分布函数、扩散轨迹及均方回转半径等,进一步探究聚丙酰胺(PAM)水溶液的微观结构与高分子溶液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NPAM在溶液中形成疏水内核球体而悬浮,而HPAM在溶液底部聚集;含HPAM的水溶液中水分子比含NPAM的水溶液中水分子扩散系数较大;HPAM表面与附近水分子作用数较多,形成强氢键;HPAM在溶液中水分子位移和活动范围都比NPAM中水分子大;在水溶液中NPAM比HPAM更好地舒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扩散系数 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HPAM)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 含聚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聚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的壳聚糖增韧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媛 李亮 +2 位作者 刘威 马晶晶 刘让同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以天然多糖海藻酸钠(SA)、丙烯酰胺(AM)单体为基础原料构筑双网络水凝胶,引入不同含量的壳聚糖(CS),增强水凝胶的力学韧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及热失重分析仪等表征水凝胶的形貌特征、网络交联结构及热学性能,... 以天然多糖海藻酸钠(SA)、丙烯酰胺(AM)单体为基础原料构筑双网络水凝胶,引入不同含量的壳聚糖(CS),增强水凝胶的力学韧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及热失重分析仪等表征水凝胶的形貌特征、网络交联结构及热学性能,分析SA/聚丙烯酰胺(PAM)水凝胶的交联机理。结果表明,水凝胶的韧性随CS含量的增加而增加,CS低含量时韧性增加由伸长能力增加引起,而高添加时则因强度伸长同步增加引起,添加10%CS的水凝胶其韧性值达到2.50×10~5 kJ/m~3,明显高于添加5%和7.5%CS的水凝胶;对水凝胶定伸长循环拉伸,其弹性回复率随所定伸长率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在25%定伸长时均高于98%,而在200%时只高于90%,其中添加10%CS的水凝胶弹性最佳,且有较强的断裂应力(0.249 MPa)和断裂伸长率(1 635.65%),在200%及以内定伸长循环拉伸时具有优异的回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聚丙烯酰胺 双网络水凝胶 壳聚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渣+粉煤灰+聚丙烯酰胺固化硫酸盐渍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荣 卢正 +2 位作者 刘杰 赵阳 冯一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3-132,共10页
硫酸盐渍土广泛分布于新疆地区,其盐胀性常常导致道路的开裂破坏。针对新疆地区硫酸盐渍土,采用粉煤灰+矿渣+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简称PAM)联合改性土的方法,通过盐胀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p H/总溶解固体/电导率试验、硫酸根离... 硫酸盐渍土广泛分布于新疆地区,其盐胀性常常导致道路的开裂破坏。针对新疆地区硫酸盐渍土,采用粉煤灰+矿渣+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简称PAM)联合改性土的方法,通过盐胀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p H/总溶解固体/电导率试验、硫酸根离子浓度测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固化土的力学和物理化学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试验分析了其改性机制和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粉煤灰+矿渣+聚丙烯酰胺的无机有机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抑制硫酸盐渍土的盐胀量,而且可以改善盐渍土的力学性能、塑性及抗冻性。综合考虑经济性和适用性,当联合固化材料掺量达到15%,且PAM掺量为2%时最优,其抑制盐胀效果最佳;土体结构性和整体性变强,固化土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993 kPa,相较天然土提高了3倍;土体抗冻融性得到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渍土 粉煤灰 矿渣 聚丙烯酰胺 固化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薄层油气藏的聚丙烯酰胺全悬浮压裂液 被引量:2
18
作者 游兴鹏 王历历 +3 位作者 高杨 王世彬 李健山 赵金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8,共9页
基于薄层油气资源开发中控制缝高和低排量的需求,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2-丙烯酰胺基乙基溴化铵(DAMAB)、烷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等为原料,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胶束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酰胺嵌段共聚物... 基于薄层油气资源开发中控制缝高和低排量的需求,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2-丙烯酰胺基乙基溴化铵(DAMAB)、烷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等为原料,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胶束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酰胺嵌段共聚物(PMASD)。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流变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MASD的临界缔合浓度、黏弹性和微观结构;同时,研究了PMASD压裂液的静态、动态携砂性能,并与聚丙烯酰胺滑溜水进行对比;最后,将PMASD压裂液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PMASD压裂液存在胶束结构,临界缔合浓度为0.127%。PMASD压裂液体系表现出较好的黏弹性,线性黏弹区范围为0.01~1.00 Pa,疏水缔合后强度大,抗剪切能力强。在低排量(20 L/min)的注入过程中,PMASD压裂液形成的网络结构呈无规则分布,具有很高的结构强度,可以有效携带支撑剂。PMASD压裂液的静态和动态携砂性能均较好。在砂液体积比为12%的实验条件下,PMASD质量分数≥0.25%(黏度为147 m Pa·s)时,在常温及80℃下均表现出较好的悬浮及携砂能力。相较于聚丙烯酰胺滑溜水,PMASD压裂液的携砂效果同比提高160%。在江苏油田X5-X井现场应用中,以2 m3/min的排量泵入PMASD压裂液,日产液由1.4 t增至6.5 t,日产油由0.6 t增至4.2 t,增产效果明显。全悬浮压裂液PMASD体系能满足薄层油气资源在低施工排量下有效携砂的压裂改造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疏水缔合 携砂性 全悬浮压裂液 薄层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士杰 杨旭 +4 位作者 朱丽莲 李昭滢 冯明月 冯志刚 王嘉兴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0-1623,1629,共5页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制备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测试耐盐性能。结果表明,AMPAM在20000 mg/L的NaCl溶液、10000 mg/L的CaCl_(2)溶液中,仍能保持10 mPa·s以上的黏...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制备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测试耐盐性能。结果表明,AMPAM在20000 mg/L的NaCl溶液、10000 mg/L的CaCl_(2)溶液中,仍能保持10 mPa·s以上的黏度。对不同矿化度下0.5%浓度AMPAM溶液,使用SEM扫描电镜对其微观形貌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由于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严重削弱,分子链开始靠拢、卷曲,形成大量的分子簇,最终形成完整的块状结构,此时溶液黏度变化很小,并逐渐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聚丙烯酰胺 合成 耐盐性能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纤维-聚丙烯酰胺改良客土干缩开裂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泽卓 刘瑾 +2 位作者 王梓 卜凡 何承宗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8,共11页
裸露岩质边坡的数量随着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大,客土喷播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边坡护坡绿化技术可以改善岩质边坡的表层稳定性,但多种因素造成表层土体失水开裂,影响客土喷播的修复效果。针对此问题,采用剑麻纤维和聚丙烯酰胺(... 裸露岩质边坡的数量随着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大,客土喷播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边坡护坡绿化技术可以改善岩质边坡的表层稳定性,但多种因素造成表层土体失水开裂,影响客土喷播的修复效果。针对此问题,采用剑麻纤维和聚丙烯酰胺(PAM)对客土进行改良,开展了不同土层厚度、剑麻纤维和聚丙烯酰胺(PAM)含量条件下干缩开裂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对土体干燥失水、表面裂隙发育的影响,采用微观扫描技术(SEM)对改良后客土的内在结构变化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土层厚度增大,改良土蒸发稳定时间有所延长,且土层厚度增大能有效抑制试样表面裂隙的发育。剑麻纤维和PAM的掺入有效延长了黏土蒸发的路径,且随着纤维和PAM含量增加土体蒸发速率逐渐降低,抑制了土体表层裂隙发育。PAM的强吸水性能够降低土体的蒸发速率,纤维的“桥接作用”可以抑制裂隙的扩展,提高土体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剑麻纤维 聚丙烯酰胺 干缩开裂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