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质素/聚丙烯腈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宋乐 沈兰萍 +5 位作者 黄显雯 衡芳芳 马洪波 欧阳琴 陈鹏 王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2,共6页
为降低传统聚丙烯腈(PAN)纤维的制备成本并实现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对木质素/PAN共混溶液的黏度进行研究,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不同比例的木质素/PAN复合纤维,确定其最佳纺丝工艺。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同步分析仪... 为降低传统聚丙烯腈(PAN)纤维的制备成本并实现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对木质素/PAN共混溶液的黏度进行研究,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不同比例的木质素/PAN复合纤维,确定其最佳纺丝工艺。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同步分析仪、单纤维物性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对复合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含量为35%的木质素/PAN纤维仍具有均匀致密的结构,其强度达到3.81 cN/dtex;加入木质素后,二者的协同作用赋予了复合纤维良好的热稳定性,该复合纤维在低成本碳纤维和功能纺织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聚丙烯腈复合纤维 湿法纺丝 可纺性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在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艳春 白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98,104,共6页
为拓展小檗碱的应用领域,对小檗碱理化性能进行研究,并将小檗碱应用于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染色。通过正交试验对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小檗碱染色工艺进行优化,测定了上染速率曲线和吸附等温线,并测试了染色后聚丙烯腈/... 为拓展小檗碱的应用领域,对小檗碱理化性能进行研究,并将小檗碱应用于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染色。通过正交试验对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小檗碱染色工艺进行优化,测定了上染速率曲线和吸附等温线,并测试了染色后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小檗碱能溶于水,在p H值3~11范围内耐酸碱稳定性好,在120℃以下热稳定性好;小檗碱对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染色吸附等温线呈Langmuir型,小檗碱染色半染时间为15. 5 min,平衡上染百分率为97%;最佳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为100℃,染色保温时间为40 min,染色p H值为8;染色后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可达到9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天然染料 聚丙烯腈/醋酸纤维复合纤维 理化性能 纤维染色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纤维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梁鸿骏 陶桦铭 王之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34-37,共4页
由于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通过掺入一定比例的多壁碳纳米管/聚丙烯腈复合纤维制备具有抗裂性能的混凝土,使用wA-1000B型液压式万能试验机和PTS.E0系统分别对试件的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混凝土综合抗裂模型,... 由于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通过掺入一定比例的多壁碳纳米管/聚丙烯腈复合纤维制备具有抗裂性能的混凝土,使用wA-1000B型液压式万能试验机和PTS.E0系统分别对试件的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混凝土综合抗裂模型,对掺加量为1-2 - 2.1kg/m,的4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纤维的掺入可以提高水泥混凝土强度40%左右,同时减少了表面裂缝的出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随着复合纤维掺加量的增加呈现增强趋势,但复合纤维的工程用量需要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聚丙烯腈复合纤维 混凝土 抗裂性能 复合纤维 耐久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PANI复合纳米纤维纱线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文翀 胡文 +2 位作者 张弘楠 覃小红 张坤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9-697,712,共10页
采用两步法制备聚丙烯腈(PAN)/聚苯胺(PANI)复合纳米纤维纱线,即先通过改良的静电纺丝装置制备PAN纳米纤维纱线,再通过气相原位聚合法制备PAN/PANI复合纳米纤维纱线。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数字万用表等仪... 采用两步法制备聚丙烯腈(PAN)/聚苯胺(PANI)复合纳米纤维纱线,即先通过改良的静电纺丝装置制备PAN纳米纤维纱线,再通过气相原位聚合法制备PAN/PANI复合纳米纤维纱线。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数字万用表等仪器对复合纳米纤维纱线进行测试表征,讨论了氧化剂浓度、聚合时间、盐酸浓度、聚合温度等因素对其表面形态、电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化剂浓度为0.375 mol/L、聚合时间为5h、盐酸浓度为1mol/L、聚合温度为20℃的条件下,复合纳米纤维纱线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及力学性能,电导率最大可达(3.15±0.19)S/m,此时拉伸强度达到(30.30±5.6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丙烯腈/聚苯胺复合纳米纤维纱线 气相聚合 电导率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SWCNTs复合纳米纤维纱线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悦 吴韶华 +1 位作者 张弘楠 覃小红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317,331,共6页
采用改进的静电纺丝装置,分别制备了纯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纱线和不同单壁碳纳米管(SWCNTs)质量分数的PAN/SWCNTs复合纳米纤维纱线.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拉曼光谱仪和X射线多晶衍射仪分别对复合纳米纤维... 采用改进的静电纺丝装置,分别制备了纯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纱线和不同单壁碳纳米管(SWCNTs)质量分数的PAN/SWCNTs复合纳米纤维纱线.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拉曼光谱仪和X射线多晶衍射仪分别对复合纳米纤维纱线进行了形貌和直径表征、分子结构分析、结晶结构分析,并测试了不同SWCNTs质量分数对复合纳米纤维纱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SWCNTs质量分数的PAN/SWCNTs复合纳米纤维纱线均具有良好的形态且沿着纱线轴向有序排列;随着SWCNTs质量分数的增加,纱线和纤维的直径均呈现减小的趋势,并且纤维中的串珠增多;碳纳米管沿纤维轴向均匀分布;碳纳米管的加入没有产生新的特征峰,但PAN的峰值有所减弱或增强;碳纳米管的加入改变了PAN的结晶性能;当SWCNTs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纳米纤维纱线的拉伸强度达到最高值为24.2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 聚丙烯腈/单壁碳纳米管(PAN/SWCNTs)复合纳米纤维纱线 取向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