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共混超滤膜的研制与改性 被引量:15
1
作者 续曙光 胡晓松 刘忠洲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2,共3页
研究了聚丙烯腈 /二醋酸纤维素 (PAN/CA)共混超滤膜的性能与聚合物共混比、聚合物质量分数等的关系 .结果表明 ,加有氯化锂 (LiCl)的二甲基乙酰胺 (DMAC)是PAN/CA共混体系的良溶剂 .当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 14 % ,PAN/CA共混比为 5 0 / 5 ... 研究了聚丙烯腈 /二醋酸纤维素 (PAN/CA)共混超滤膜的性能与聚合物共混比、聚合物质量分数等的关系 .结果表明 ,加有氯化锂 (LiCl)的二甲基乙酰胺 (DMAC)是PAN/CA共混体系的良溶剂 .当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 14 % ,PAN/CA共混比为 5 0 / 5 0时 ,所制得的共混超滤膜的性能较好 .对共混超滤膜进行水解改性的实验发现 :膜的截留率上升 ,水通量下降 .用酱油、药酒为料液的超滤实验表明 :共混膜和水解改性膜的耐污染性能优于聚丙烯腈 (PAN)、聚砜 (PS)和磺化聚砜 (S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 共混超滤膜 研制 改性 醋酸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在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艳春 白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98,104,共6页
为拓展小檗碱的应用领域,对小檗碱理化性能进行研究,并将小檗碱应用于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染色。通过正交试验对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小檗碱染色工艺进行优化,测定了上染速率曲线和吸附等温线,并测试了染色后聚丙烯腈/... 为拓展小檗碱的应用领域,对小檗碱理化性能进行研究,并将小檗碱应用于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染色。通过正交试验对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小檗碱染色工艺进行优化,测定了上染速率曲线和吸附等温线,并测试了染色后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小檗碱能溶于水,在p H值3~11范围内耐酸碱稳定性好,在120℃以下热稳定性好;小檗碱对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染色吸附等温线呈Langmuir型,小檗碱染色半染时间为15. 5 min,平衡上染百分率为97%;最佳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为100℃,染色保温时间为40 min,染色p H值为8;染色后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可达到9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天然染料 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 理化性能 纤维染色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薄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贺东 蒲浩 +5 位作者 樊军伟 哈欣怡 苏冰 刘洪扬 楠顶 郭泽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103,共5页
纳米纤维薄膜因其特殊的构成和易于调控的表面结构而成为疏水改性的研究热点。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具有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适当比例的醋酸纤维素(CA)和聚丙烯腈(PAN)进行物理混纺,获得了一... 纳米纤维薄膜因其特殊的构成和易于调控的表面结构而成为疏水改性的研究热点。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具有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适当比例的醋酸纤维素(CA)和聚丙烯腈(PAN)进行物理混纺,获得了一种结构和性能都优异的复合纳米纤维薄膜。结果表明:CA/PAN纳米纤维薄膜的最大水接触角为122°,最大吸油系数为8.93g/g,且具有超高的水粘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 聚丙烯腈 静电纺丝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二醋酸纤维素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永建 沈新元 +1 位作者 王庆瑞 陈雪英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5-41,共7页
探讨了聚丙烯腈/二醋酸纤维素共混溶剂的选择、体系的相容性和流变性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是体系的较好溶剂,体系表现出切力变稀性质;并随着二醋酸纤维素/聚丙烯腈共混比的增加,总固含量的提高以及温度的降低,共混溶液的非牛顿... 探讨了聚丙烯腈/二醋酸纤维素共混溶剂的选择、体系的相容性和流变性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是体系的较好溶剂,体系表现出切力变稀性质;并随着二醋酸纤维素/聚丙烯腈共混比的增加,总固含量的提高以及温度的降低,共混溶液的非牛顿指数降低、结构粘度指数上升,且剪切弹性模量和最大松弛时间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醋酸纤维 共混 流变性 膜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与二醋酸纤维素共混膜的研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永建 沈新元2王庆瑞 陈雪英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4-35,共2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示差扫描量热仪、超滤装置等方法研究了成膜工艺条件与膜结构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膜的结构与性能是共混体系组成、总固浓度、成膜温度、预蒸发时间及温度、凝固浴组成及温度和热处理温度等诸因素的...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示差扫描量热仪、超滤装置等方法研究了成膜工艺条件与膜结构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膜的结构与性能是共混体系组成、总固浓度、成膜温度、预蒸发时间及温度、凝固浴组成及温度和热处理温度等诸因素的函数,从而为根据实际需要来制备一定结构性能的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醋酸纤维 共混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阻菌、单向导湿醋酸纤维素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6
作者 李清怡 周源 +3 位作者 孙近 赵瑞方 王康建 谭淋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6,共7页
为满足防止液体药物制剂被微生物污染的需求,本研究以环氧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EPDMDAC)作为抗菌成分,醋酸纤维素(CA)作为主体成分,采用相转换法制备醋酸纤维素药液过滤膜,并通过醚化作用将EPDMDAC接枝到CA膜表面,得到季铵盐抗菌... 为满足防止液体药物制剂被微生物污染的需求,本研究以环氧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EPDMDAC)作为抗菌成分,醋酸纤维素(CA)作为主体成分,采用相转换法制备醋酸纤维素药液过滤膜,并通过醚化作用将EPDMDAC接枝到CA膜表面,得到季铵盐抗菌醋酸纤维素膜(Q-CA)。并通过红外(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水蒸气透过率等手段对Q-CA膜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Q-CA膜表面开孔分散均匀,孔具有非对称结构。Q-CA膜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抗菌率和阻菌率均>99.9%。且Q-CA膜还具有良好的单向导湿性能,10μL液滴通过Q-CA膜仅需20.02 s。因此,Q-CA膜具有良好的抗菌、阻菌功能,不仅能防止膜本身以及药液被微生物污染,还可以阻止药液反向渗透进入制剂容器中,在液体药物制剂过滤与纯化领域具有很大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导湿 抗菌 阻菌 醋酸纤维流延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多孔膜的制备及蛋白质吸附
7
作者 侯文杰 杨娜 +3 位作者 任剑飞 高大海 郭改萍 戴玉华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0,共5页
以醋酸纤维素为原料、以丙酮为溶剂、以水为非溶剂,制备结构可调、水通量高的醋酸纤维素多孔膜。并通过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溴化钠(NaBr)/次氯酸钠(NaClO)氧化引入羧基基团用于蛋白质的选择分离。当醋酸纤维素浓度为10%(质量分数,... 以醋酸纤维素为原料、以丙酮为溶剂、以水为非溶剂,制备结构可调、水通量高的醋酸纤维素多孔膜。并通过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溴化钠(NaBr)/次氯酸钠(NaClO)氧化引入羧基基团用于蛋白质的选择分离。当醋酸纤维素浓度为10%(质量分数,下同)、凝固浴温度为10℃、非溶剂水的含量为30%时,醋酸纤维素多孔膜的综合性能最好,孔隙率为92.5%,水通量为1 655.7 L/(m^(2)·h),经氧化后,该膜在pH=6的环境下,对溶菌酶的吸附率为2 806.1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 非溶剂致相分离 多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钴基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纤维膜的性能研究
8
作者 陶倩蓝 胡旋 +1 位作者 李琳琳 陈敏敏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52,159,共7页
以醋酸纤维素(C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基质(CP),对钴基金属有机骨架(Co-MOF)进行封装,构建了比色活性纳米纤维膜CP/Co-MOF。结果表明,Co-MOF通过氢键作用分散在基质中,增加纤维直径及其疏水性,对热稳定性影响不大;Co-MOF赋予纤维膜... 以醋酸纤维素(C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基质(CP),对钴基金属有机骨架(Co-MOF)进行封装,构建了比色活性纳米纤维膜CP/Co-MOF。结果表明,Co-MOF通过氢键作用分散在基质中,增加纤维直径及其疏水性,对热稳定性影响不大;Co-MOF赋予纤维膜良好的抗菌活性;目标纤维膜CP/Co-MOF27对多种气体(EtOH、NH_(3)和NH_(3)-H_(2)S)比色响应灵敏,呈现出肉眼可辨识的颜色变化;CP/Co-MOF纳米纤维膜在食品新鲜度保持和实时监测方面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 钴基金属有机骨架 静电纺丝 抗菌活性 比色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丙烯腈接枝改性反渗透干膜 被引量:6
9
作者 刘玉荣 陈东升 +3 位作者 王力宁 陈一鸣 洪勇奇 龚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23-327,共5页
本文介绍了醋酸纤维素-丙烯腈接枝改性反渗透膜的铸液组成、溶剂、致孔剂的选择及其交互影响,也详细介绍了成膜条件及膜干燥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醋酸纤维 丙烯腈 改性 反渗透膜 成膜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聚丙烯复合膜固定化转谷氨酰胺酶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时敏 王雪 +1 位作者 马丽娜 于殿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5-158,共4页
通过醋酸纤维素-聚丙烯复合膜对转谷氨酰胺酶进行固定,以酶活力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酶液质量浓度、吸附时间、戊二醛添加量、戊二醛交联时间对转谷氨酰胺酶活力的影响,确定最佳固定化条件为:酶液质量浓度15mg/mL、吸附时间3h、... 通过醋酸纤维素-聚丙烯复合膜对转谷氨酰胺酶进行固定,以酶活力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酶液质量浓度、吸附时间、戊二醛添加量、戊二醛交联时间对转谷氨酰胺酶活力的影响,确定最佳固定化条件为:酶液质量浓度15mg/mL、吸附时间3h、戊二醛添加量0.3g/100mL、戊二醛交联时间4h。在最佳固定化条件下固定的酶活力可达16.1U/g膜。对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酶学性质进行比较,得出游离酶最适温度为35~40℃,而固定化酶膜最适温度为45~50℃;游离酶最适pH值为6~7,固定化酶膜最适pH值为5~6,固定化酶比游离酶向酸性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聚丙烯复合膜 转谷氨酰胺酶 酶活力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对PVC/CPVC共混平板膜的改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信翔 钱建华 +1 位作者 许玉琦 范洋瑞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7-74,共8页
以聚氯乙烯(PVC)和氯化聚氯乙烯(CPVC)为基膜材料,选用酯化度不同的醋酸纤维素(CA和CDA)为改性剂,并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PVC/CPVC/CA和PVC/CPVC/CDA两种共混平板膜。在不同共混比下,分析两种共混平板膜的... 以聚氯乙烯(PVC)和氯化聚氯乙烯(CPVC)为基膜材料,选用酯化度不同的醋酸纤维素(CA和CDA)为改性剂,并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PVC/CPVC/CA和PVC/CPVC/CDA两种共混平板膜。在不同共混比下,分析两种共混平板膜的剪切黏度、红外光谱、表面形貌和截面形貌、纯水通量、截留率和通量恢复率,并比较CA酯化度对共混平板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CPVC/CA共混比为70/10/20时膜的综合性能最好,其纯水接触角为54.11°,水通量为55.78 L/(m^(2)·h),对0.1 g/L BSA溶液的截留率为64.67%,通量恢复率为55.92%;PVC/CPVC/CDA共混比为65/10/25时膜的综合性能最好,其纯水接触角为53.34°,水通量为91.21 L/(m^(2)·h),对0.1 g/L BSA溶液的截留率为90.85%,通量恢复率为56.93%。研究结果发现,改性膜各方面性能较未改性膜有了显著的提升,说明醋酸纤维素可以有效改善膜的亲水性能和耐污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 亲水性 水通量 截留率 耐污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醋酸纤维素超滤膜的改性及制备 被引量:27
12
作者 张厚江 管成 +6 位作者 文剑 许耀光 张慧 黄六莲 郑秋梅 曹石林 陈礼辉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共9页
亲水性差、水通量低制约了醋酸纤维素膜在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本研究以丙烯酸(AA)为单体对醋酸纤维素粉末进行亲水性接枝改性,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制备改性醋酸纤维素(CA-g-PAA)膜,并通过添加正硅酸乙酯增加膜的孔洞数... 亲水性差、水通量低制约了醋酸纤维素膜在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本研究以丙烯酸(AA)为单体对醋酸纤维素粉末进行亲水性接枝改性,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制备改性醋酸纤维素(CA-g-PAA)膜,并通过添加正硅酸乙酯增加膜的孔洞数量,进而提高膜的水通量。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静态接触角测试仪、扫描电镜对改性前后的醋酸纤维素膜的形貌结构、组成及其润湿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及透过性测试,考察改性后醋酸纤维素膜的机械强度及透过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醋酸纤维素接枝丙烯酸单体后,醋酸纤维素膜的亲水性、机械性能及渗透性明显改善,而正硅酸乙酯的添加使得膜的孔洞数量增加,截留率略有下降,膜水通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醋酸纤维 亲水性 正硅酸乙酯 水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羧甲基甲壳素/聚丙烯腈复合纳滤膜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国华 王娟 +1 位作者 黄瑞华 陈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7-483,共7页
羧甲基甲壳素(CM-CH)溶液浇铸在聚丙烯腈超滤膜上,并与环氧氯丙烷(ECH)交联制得1种新型的复合纳滤膜,研究了复合膜的制备影响因素及操作条件对膜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羧甲基甲壳素的浓度为2.096,环氧氯丙烷的浓度为2.5%... 羧甲基甲壳素(CM-CH)溶液浇铸在聚丙烯腈超滤膜上,并与环氧氯丙烷(ECH)交联制得1种新型的复合纳滤膜,研究了复合膜的制备影响因素及操作条件对膜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羧甲基甲壳素的浓度为2.096,环氧氯丙烷的浓度为2.5%,6012下交联24.0h,然后5012下热处理10min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纳滤膜的截盐效果最好。表征结果表明:对聚乙二醇的截留分子量为550Da,孔径在(6.6~7.8)×10^-10m之间,离子交换容量为2.94mmol·cm^-2,静电位为-0.20mV。对1000mg·L^-1的K2SO4,Na2SO4,MgSO4,KCl,NaCl,MgCl2和CaCl2溶液的截盐率分别为93.33%,91.00%,42.61%,36.10%,44.00%,9.26%和14.21%。研究表明,复合膜对不同盐的截留行为主要决定于荷电膜与电解质离子之间静电斥力的大小。另外还发现该膜具有较好的耐藻类吸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甲壳 聚丙烯腈 复合纳滤膜 截盐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醋酸纤维素超滤膜的改性及制备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耀光 张慧 +3 位作者 黄六莲 郑秋梅 曹石林 陈礼辉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6,共7页
亲水性差、水通量低制约了醋酸纤维素膜在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本研究以丙烯酸(AA)为单体对醋酸纤维素粉末进行亲水性接枝改性,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制备改性醋酸纤维素(CA-g-PAA)膜,并通过添加正硅酸乙酯增加膜的孔洞数量,进... 亲水性差、水通量低制约了醋酸纤维素膜在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本研究以丙烯酸(AA)为单体对醋酸纤维素粉末进行亲水性接枝改性,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制备改性醋酸纤维素(CA-g-PAA)膜,并通过添加正硅酸乙酯增加膜的孔洞数量,进而提高膜的水通量。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静态接触角测试仪、扫描电镜对改性前后的醋酸纤维素膜的形貌结构、组成及其润湿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及透过性测试,考察改性后醋酸纤维素膜的机械强度及透过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醋酸纤维素接枝丙烯酸单体后,醋酸纤维素膜的亲水性、机械性能及渗透性明显改善,而正硅酸乙酯的添加使得膜的孔洞数量增加,截留率略有下降,膜水通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醋酸纤维 亲水性 正硅酸乙酯 水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素/聚丙烯腈复合纳滤膜的制备与截留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复生 陈国华 +1 位作者 陈容 高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以甲壳素钠溶液为铸膜液,在聚丙烯腈超滤底膜上流延成膜,以环氧氯丙烷的乙醇溶液为交联剂交联制得一种新型的复合纳滤膜.该膜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甲壳素钠溶液浓度为2%,环氧氯丙烷的乙醇溶液浓度为0.6%,在50℃交联18 h.膜负电荷来源于底... 以甲壳素钠溶液为铸膜液,在聚丙烯腈超滤底膜上流延成膜,以环氧氯丙烷的乙醇溶液为交联剂交联制得一种新型的复合纳滤膜.该膜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甲壳素钠溶液浓度为2%,环氧氯丙烷的乙醇溶液浓度为0.6%,在50℃交联18 h.膜负电荷来源于底膜部分水解.膜的静电位为-0.05 mV,电压渗系数为-3.23 mV/MPa;截留分子量为670 g/mol,膜孔半径约0.8 nm.该膜对电解质溶液的截留性能主要决定于荷负电膜对不同电解质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 环氧氯丙烷 脱盐率 聚丙烯腈 复合纳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3+)协同催化芦苇基醋酸纤维素的制备及其机制
16
作者 包新军 王兴 +5 位作者 张卓 蒋辛伟 解开放 陈情 何斌 周衡书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0,共11页
为探究芦苇基醋酸纤维素制备的可行性,在传统乙酰化催化的基础上,以醋酸为溶剂、醋酸酐为酰化剂,并首次以浓硫酸和La^(3+)为协同催化剂,构建芦苇基溶解浆粕乙酰化反应的高效催化体系。借助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系统地研... 为探究芦苇基醋酸纤维素制备的可行性,在传统乙酰化催化的基础上,以醋酸为溶剂、醋酸酐为酰化剂,并首次以浓硫酸和La^(3+)为协同催化剂,构建芦苇基溶解浆粕乙酰化反应的高效催化体系。借助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系统地研究了醋酸酐用量、乙酰化反应时间、乙酰化反应温度及La^(3+)添加量对乙酰化产物取代度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70℃,芦苇基溶解浆粕、乙酸、乙酸酐的固液比为2∶100∶18时,在活化过程中加入硫酸和硝酸镧混合催化剂,当硝酸镧添加量与芦苇基溶解浆粕质量比为22.5%时,醋酸纤维素的取代度达到了最大值2.85。进一步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La^(3+)协同强化催化芦苇基溶解浆粕乙酰化反应机制进行理论分析,计算结果证实随着La^(3+)加入,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强配位能力,La^(3+)和醋酸酐分子相互作用生成中间体络合物[La(Ac_(2)O)_(2)]^(3+),络合物中的电子密度重新分布,极大降低了硫酸电离出的电子给予体HSO_(4)^(-)与之反应生成乙酰基磺酸的能垒,继而乙酰基磺酸与芦苇基溶解浆中的纤维素发生乙酰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基溶解浆粕 醋酸纤维 乙酰化 协同催化 取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醋酸纤维素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及相转化工艺参数的优化
17
作者 林明杰 李士洋 +2 位作者 马俊梅 高从堦 薛立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8-1427,共10页
正渗透(forward osmosis,FO)分离技术具有低操作压力、低能耗、膜污染程度轻等优点,可能成为解决世界上水资源匮乏和能源短缺等极具挑战性问题的潜在方案。然而,正渗透技术缺乏性能优异且稳定的FO膜被认为是限制其发展及应用的主要障碍... 正渗透(forward osmosis,FO)分离技术具有低操作压力、低能耗、膜污染程度轻等优点,可能成为解决世界上水资源匮乏和能源短缺等极具挑战性问题的潜在方案。然而,正渗透技术缺乏性能优异且稳定的FO膜被认为是限制其发展及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从调控相转化工艺参数出发,通过改变铸膜液中的致孔剂种类以及操作参数(涂布厚度、溶剂蒸发时间和凝固浴温度)来实现对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CA)基底结构和性能的有效调控,并采用界面聚合(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IP)的方法在这种亲水的多孔基底上制备聚酰胺(polyamide,PA)分离层,得到薄膜复合正渗透(TFC-FO)膜。实验结果表明,用10%(质量分数)CA、致孔剂A等组成的铸膜液在150μm浇铸刀下涂布,立即浸入25℃凝固浴相转化制得CA基底,再经界面聚合所得的TFC-FO膜的渗透选择性最佳,以1mol/L NaCl溶液作为汲取液,去离子水作为原料液,膜的FO水通量达10.94L/(m^(2)·h),反向盐通量为0.0500mol/(m^(2)·h),对NaCl的截留率为95.0%,结构参数为140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 相转化 聚酰胺 醋酸纤维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抗菌纳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8
作者 莫敏富 林亚玲 +4 位作者 林丹妮 傅成龙 邓小强 修锦鸿 黄六莲 《中国造纸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56-168,共13页
采用原位杂交法成功将银纳米颗粒(AgNPs)固定在醋酸纤维素纳滤膜(CA-NF)表面,制备了一种醋酸纤维素抗菌纳滤膜(CA-NF@AgNO_(3))。以AgNO_(3)和二乙烯三胺混合溶液为水相,1,3,5-均苯三甲酰氯为有机相单体,在醋酸纤维素超滤基膜(CA超滤基... 采用原位杂交法成功将银纳米颗粒(AgNPs)固定在醋酸纤维素纳滤膜(CA-NF)表面,制备了一种醋酸纤维素抗菌纳滤膜(CA-NF@AgNO_(3))。以AgNO_(3)和二乙烯三胺混合溶液为水相,1,3,5-均苯三甲酰氯为有机相单体,在醋酸纤维素超滤基膜(CA超滤基膜)上进行原位杂交和界面聚合,并利用Ag NPs进行修饰,使得CA-NF@AgNO_(3)表面更光滑,亲水性更高,并提高了膜的渗透性能和防污性能。AgNPs与羧基的静电作用加强了膜支撑层与聚酰胺层的结合,使纳滤膜结构更稳定。CA-NF@AgNO_(3)在Na_(2)SO_(4)溶液中长时间的运行下,通量稳定在37.7 L/(m^(2)·h)。此外,CA-NF@AgNO_(3)能够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对两种细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 纳滤膜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聚合法制备醋酸纤维素基纳滤膜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林亚玲 莫敏富 +3 位作者 傅成龙 修锦鸿 邓小强 黄六莲 《中国造纸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46-155,共10页
本研究以二乙烯三胺为水相单体,1,3,5-均苯三甲酰氯为有机相单体,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具有增强抗污和分离性能的醋酸纤维素基聚酰胺纳滤(CA-NF)膜。在醋酸纤维素超滤(CA-UF)膜表面构筑的亲水性和无缺陷的聚酰胺活性层具有较高的染料保... 本研究以二乙烯三胺为水相单体,1,3,5-均苯三甲酰氯为有机相单体,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具有增强抗污和分离性能的醋酸纤维素基聚酰胺纳滤(CA-NF)膜。在醋酸纤维素超滤(CA-UF)膜表面构筑的亲水性和无缺陷的聚酰胺活性层具有较高的染料保留率,孟加拉玫瑰红和刚果红染料的去除率为99%,甲基橙去除率为95.5%,次甲基蓝去除率为96.1%,金属盐离子的拦截率由大到小依次为Na_(2)SO_(4)(92.7%)>MgSO_(4)(91.8%)>MgCl_(2)(84.2%)>NaCl(54.1%)。此外,CA-NF该膜的水接触角为39.8°,电负性为-24.8 mV,良好的亲水性和强电负性赋予其良好的防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界面聚合 抗污 二乙烯三胺 醋酸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酯化法制备芦苇基醋酸纤维素的工艺研究
20
作者 唐海哲 周衡书 +1 位作者 徐奕 徐国强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26,共4页
以芦苇纤维素为原材料,在以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为催化剂,醋酸异丙烯酯(IPA)或乙酸乙烯酯(VA)为乙酰化试剂,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的条件下,对芦苇纤维素进行转酯化反应制备芦苇基醋酸纤维素。探讨了不同试验条件对芦苇基... 以芦苇纤维素为原材料,在以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为催化剂,醋酸异丙烯酯(IPA)或乙酸乙烯酯(VA)为乙酰化试剂,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的条件下,对芦苇纤维素进行转酯化反应制备芦苇基醋酸纤维素。探讨了不同试验条件对芦苇基醋酸纤维素聚合度及取代度的影响,并通过聚合度测定、酸碱滴定取代度测定及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以IPA作为乙酰化试剂,DMSO作为溶剂,DBU作为催化剂,反应时间为4.5 h,反应温度为110℃时所制备的芦苇基醋酸纤维素最佳;所制芦苇基二醋酸纤维素的聚合度可达483.63,取代度可达2.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醋酸纤维 转酯化法 聚合度 取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