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湿纺聚丙烯腈/二甲基亚砜原液流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鹏 潘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1-43,共3页
通过对干湿纺聚丙烯腈 (PAN) /二甲基亚砜 (DMSO)纺丝流变性能的研究 ,确立了分子量、温度、浓度、剪切速率四种主要因素对纺丝原液黏度的影响 ,并通过正交实验分析法得出四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 ,为控制PAN/DMSO溶液的流变性能 。
关键词 聚丙烯腈/二甲基亚砜原液 干喷湿纺 流变性能 黏度 正交实验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P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二甲基亚砜纺丝原液流变性及流变方程拟合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峰钰 王成国 +4 位作者 朱波 于美杰 王延相 刘玉兰 周海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以高黏均分子量(-Mη)聚丙烯腈(PAN)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黏均分子量(-Mη,以下简称分子量)、温度(T)、固含量(wt)和剪切速率(γ)对聚丙烯腈(PAN)/二甲基亚砜(DMSO)纺丝原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纺丝原液分子量和剪切速率皆存在... 以高黏均分子量(-Mη)聚丙烯腈(PAN)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黏均分子量(-Mη,以下简称分子量)、温度(T)、固含量(wt)和剪切速率(γ)对聚丙烯腈(PAN)/二甲基亚砜(DMSO)纺丝原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纺丝原液分子量和剪切速率皆存在一个临界值。在临界值之前,表观黏度随分子量增加迅速增大,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迅速降低,在临界值之后,变化趋势均趋于平缓;且临界值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依据试验结果进行表观黏度与四因素线性相关方程拟合,经对比,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差不大,可以为纺丝原液表观黏度的预测和后续纺丝工艺的改进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二甲基亚砜 表观黏度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中的二甲基亚砜残留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建军 王成国 +1 位作者 陈娟 尹玉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4-285,共2页
建立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原丝中二甲基亚砜(DMSO)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三氟乙酸-水(体积比为29∶1∶70)混合溶液,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10... 建立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原丝中二甲基亚砜(DMSO)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三氟乙酸-水(体积比为29∶1∶70)混合溶液,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05nm,柱温为常温。研究结果表明,在DMSO的质量浓度为1.00-100.00mg/L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8 9,最低检出限为0.3mg/L,平均回收率为98.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另外,利用建立的HPLC方法,对原丝中残留的DMSO在水中的溶出规律也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HPLC) 二甲基亚砜(DMSO)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PAN-based carbon FIBER precurs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变特性研究高浓度聚丙烯腈/二甲基亚砜溶液的均匀稳定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会杰 和淑倩 +3 位作者 葛宏飞 沈志刚 张玥 张玉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96,共7页
提高聚丙烯腈(PAN)纺丝液浓度一方面可以提高纺丝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纺程丝条承受张力的能力,从而有望提高纤维的结构致密性和力学性能;但是提高浓度会影响溶液的稳定性和可纺性,为此文中制备了质量分数为21%~31%的聚丙烯腈/二甲... 提高聚丙烯腈(PAN)纺丝液浓度一方面可以提高纺丝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纺程丝条承受张力的能力,从而有望提高纤维的结构致密性和力学性能;但是提高浓度会影响溶液的稳定性和可纺性,为此文中制备了质量分数为21%~31%的聚丙烯腈/二甲基亚砜(PAN/DMSO)溶液,通过流变性能来判断PAN/DMSO溶液浓度与其均匀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水相沉淀法制备的黏均分子量为7.6×104的PAN,在用DMSO进行溶解时,对PAN的溶解能力较强,充分溶解后,溶液质量分数可达31%。质量分数21%~26%的PAN/DMSO溶液在低频区的稳态表观黏度与动态复数黏度曲线基本吻合,且在0~80℃温度范围内未发生凝胶化转变,表明21%~26%的PAN/DMSO溶液是均匀稳定的;而29%和31%的PAN/DMSO溶液具有较高的黏弹性,分别在3.4℃和10.3℃发生了低温凝胶转变,显示出非均相溶液特征,其中,31%的PAN/DMSO溶液产生了化学凝胶。因此,从纺丝溶液的均匀稳定性来考虑,建议PAN/DMSO溶液质量分数应控制在29%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二甲基亚砜 高浓度 流变特性 凝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强化脱除聚丙烯腈薄膜中残留二甲基亚砜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张策 杨卫民 +2 位作者 谭晶 丁玉梅 程礼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共7页
用X射线衍射仪、元素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微波脱除聚丙烯腈(PAN)薄膜中残留二甲基亚砜(DMSO)的工艺,分析了微波功率和处理时间对DMSO的脱除效果、PAN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波处理功率的提高或微... 用X射线衍射仪、元素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微波脱除聚丙烯腈(PAN)薄膜中残留二甲基亚砜(DMSO)的工艺,分析了微波功率和处理时间对DMSO的脱除效果、PAN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波处理功率的提高或微波处理时间的延长,PAN中的DMSO残留量不断降低,PAN薄膜的结晶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晶粒尺寸不断增加,PAN薄膜的微孔孔径显著减小,拉伸强度总体上升、断裂伸长率下降。经540 W的微波处理4 min后的PAN薄膜的拉伸强度达到21.36 MPa,较初始薄膜提升46.5%,PAN薄膜内部平均孔径减小,整体结构更加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薄膜 残留二甲基亚砜 微波 脱除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碳纤维的聚丙烯腈原液制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6
作者 武卫莉 于博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2-66,共5页
采用丙烯腈、马来酸酐、衣康酸为聚合单体,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合成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原液。研究了单体的转化率、聚合物的黏度及平均分子量对聚合工艺的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了单体和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和... 采用丙烯腈、马来酸酐、衣康酸为聚合单体,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合成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原液。研究了单体的转化率、聚合物的黏度及平均分子量对聚合工艺的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了单体和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和时间对单体的转化率、黏度与黏均分子量的影响,搅拌的剪切速度、聚合物的固含量及分子量对PAN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浓度为28%,引发剂浓度达到0.7%,在60℃下反应8 h,单体的转化率和黏均分子量适中。当聚合物溶液剪切速度为3 s^-1、固含量为20%和分子量为24万时,其黏度达到最佳值45.37 Pa s,可制得适用于碳纤维生产的PAN原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聚丙烯腈原液 黏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原液膜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蔡邦肖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89-194,共6页
以溶液聚合的聚丙烯腈原液为铸模液,研究了溶液铸膜法工艺参数:铸膜液温度、凝胶水温度、铸膜液浓度等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存在蒸发时间的影响以及不需调整原液的组分和浓度是聚丙烯腈原液膜区别于其它膜制作技术的显著特点... 以溶液聚合的聚丙烯腈原液为铸模液,研究了溶液铸膜法工艺参数:铸膜液温度、凝胶水温度、铸膜液浓度等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存在蒸发时间的影响以及不需调整原液的组分和浓度是聚丙烯腈原液膜区别于其它膜制作技术的显著特点。调节有关制膜工艺参数即可获得特定用途的超滤分离膜。在具有三层结构、平均孔径为5nm的聚丙烯腈原液干膜上复合了聚乙烯醇(PVA)的PVA/PAN复合膜,分离醇水溶液的渗透汽化(PV)性能优良。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聚丙烯腈原液膜的形态结构,表明膜的结构与膜性能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原液 溶液铸膜法 分离膜 复合膜 超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长径比双螺杆挤出聚丙烯腈原液流变性能
8
作者 王建 胡晓峰 +3 位作者 石珊 刘方可 邵明旺 许嫚嫚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3-128,共6页
超大长径比(136)双螺杆挤出机为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其螺杆直径为30 mm、螺杆总长4.08 m,采用双头螺纹元件,配置有输送、剪切、混合元件。采用超大长径比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PAN纺丝原液,通过旋转流变仪测试并研究了PAN粉料质量分数和... 超大长径比(136)双螺杆挤出机为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其螺杆直径为30 mm、螺杆总长4.08 m,采用双头螺纹元件,配置有输送、剪切、混合元件。采用超大长径比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PAN纺丝原液,通过旋转流变仪测试并研究了PAN粉料质量分数和循环挤出次数对PAN纺丝原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AN粉料质量分数的增大,PAN纺丝原液的黏度和弹性模量增加;原液的黏性模量变化受到剪切频率的影响,在低频剪切条件下随质量分数的增加有一定增加,而在高频剪切条件下受质量分数的影响变小;随着循环挤出次数的增加,各质量分数的PAN纺丝原液的黏度和黏弹性模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且随质量分数的增加,循环挤出次数的影响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纺丝原液 流变性能 循环挤出 双螺杆挤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化度对聚丙烯腈聚合进程和原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石金 钱鸿川 +2 位作者 李森源 王飞翔 李常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6-179,共4页
聚丙烯腈(PAN)溶液是制备高性能碳纤维原丝的纺丝溶液,通过氨化改性PAN溶液进行纺丝,可获得结构均质、致密、性能优良的原丝。在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AN/MA/ITA)三元聚合体系中加入不同量氨水,研究不同氨化度对PAN转化率、分... 聚丙烯腈(PAN)溶液是制备高性能碳纤维原丝的纺丝溶液,通过氨化改性PAN溶液进行纺丝,可获得结构均质、致密、性能优良的原丝。在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AN/MA/ITA)三元聚合体系中加入不同量氨水,研究不同氨化度对PAN转化率、分子量及分布、黏度和亲水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氨化度低于20%时,对PAN转化率和分子量及分布影响较小;当氨化度大于20%时,PAN溶液转化率由91.73%降低至87.2%,重均分子量由28.5×10^(4)降低至24.5×10^(4),数均分子量由9.4×10^(4)降低至7.6×10^(4),分布系数由2.98升至3.4,对聚合反应进程和原液指标有明显影响。聚会体系加入氨水后,随着氨化度增加,聚合原液旋转黏度和接触角持续降低,原液旋转黏度由11.9×10^(4)cP下降至9.8×10^(4)cP,接触角由70.1°降低至60.3°,原液亲水性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聚合 氨化度 反应进程 原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纤维原液着色用纳米炭黑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仕铭 杜长森 +2 位作者 伍金平 宋文强 付少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23,33,共6页
纳米炭黑是聚丙烯腈纤维原液着色的关键材料之一,以改性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SUA020)为分散剂,采用超声波处理制备了以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分散介质的纳米炭黑,探讨了纳米炭黑对聚丙烯腈纤维原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炭黑质量分数为10%... 纳米炭黑是聚丙烯腈纤维原液着色的关键材料之一,以改性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SUA020)为分散剂,采用超声波处理制备了以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分散介质的纳米炭黑,探讨了纳米炭黑对聚丙烯腈纤维原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炭黑质量分数为10%,SUA020对炭黑质量分数为20%,在超声波处理功率为600 W条件下分散20 min,所制备纳米炭黑的粒径为108.7 nm。纳米炭黑在聚丙烯腈纤维原液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稳定性,当纳米炭黑对纤维干重为9.0%时,所制备原液着色聚丙烯腈浆膜的K/S值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原液着色 纳米炭黑 甲基甲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甲基亚砜对废旧聚酯纺织品的脱色 被引量:17
11
作者 吴宝宅 武志云 +1 位作者 汪少朋 甘胜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87,共4页
为解决着色剂对废旧聚酯纺织品回收利用的影响,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对原液着色涤纶纺织品进行脱色。结果表明,DMSO在较高温度时可以溶解涤纶,但在温度不超过140℃时对涤纶几乎不溶解且具有脱色效果。控制脱色处理温度在140℃,且织物/D... 为解决着色剂对废旧聚酯纺织品回收利用的影响,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对原液着色涤纶纺织品进行脱色。结果表明,DMSO在较高温度时可以溶解涤纶,但在温度不超过140℃时对涤纶几乎不溶解且具有脱色效果。控制脱色处理温度在140℃,且织物/DMSO物质的量比为1∶15的条件下处理10 min,原液着色聚酯纤维织物的脱色率可达47.38%。脱色后的DMSO溶液可经过蒸馏回收,回收纯度为99.0%,可继续作为脱色剂使用。回收后的DMSO再次处理织物时,脱色率仍可达到4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亚砜 原液着色 涤纶织物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康酸铵改性对聚丙烯腈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寿春 温月芳 +2 位作者 杨永岗 郑经堂 凌立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3-106,共4页
在二甲基亚砜溶液体系中,制备了丙烯腈-衣康酸铵共聚树脂。用差示扫描量热和热失重-质谱仪分析了衣康酸铵对聚丙烯腈预氧化稳定化放热曲线和炭化裂解过程的影响。衣康酸铵有效地降低了树脂的预氧化放热峰起始温度和放热量,拓宽放热峰,... 在二甲基亚砜溶液体系中,制备了丙烯腈-衣康酸铵共聚树脂。用差示扫描量热和热失重-质谱仪分析了衣康酸铵对聚丙烯腈预氧化稳定化放热曲线和炭化裂解过程的影响。衣康酸铵有效地降低了树脂的预氧化放热峰起始温度和放热量,拓宽放热峰,提高了炭化收率;衣康酸铵含量从0.2%增至1.0%时,炭化收率逐渐增大;含1.0%衣康酸铵的共聚PAN与均聚PAN相比,炭化过程中部分主要挥发性产物的释放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康酸铵 改性技术 聚丙烯腈 热性能 共聚单体 二甲基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DMSO混合溶剂对丙烯腈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厚 王成国 +1 位作者 崔传生 蔡华苏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8-42,共5页
 为得到高性能的聚丙烯腈原丝,采用H2O DMSO(二甲基亚砜)混合溶剂工艺合成了丙烯腈(AN)与N 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共聚物。探讨了H2O DMSO混合溶剂对丙烯腈(AN)与N 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共聚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计算了聚合反应表观活化能,...  为得到高性能的聚丙烯腈原丝,采用H2O DMSO(二甲基亚砜)混合溶剂工艺合成了丙烯腈(AN)与N 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共聚物。探讨了H2O DMSO混合溶剂对丙烯腈(AN)与N 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共聚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计算了聚合反应表观活化能,并对共聚物进行了GPC元素分析、IR分析。结果表明:随混合溶剂中DMSO含量的增多,聚合反应速率降低,分子量降低且分布变宽,聚合物立构规整性变差;利用Kelen Tudos法测定出单体竞聚率:rAN=0.656±0.015,rNVP=2.11±0.18。在H2O DMSO=80 20(质量比),t=60℃条件下可得到适合纺丝的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SO 混合溶剂 丙烯腈 N-乙烯基吡咯烷酮 共聚反应 影响 聚丙烯腈 二甲基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色彩热塑性聚氨酯/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纱线的制备及其性能
14
作者 林玉婷 许仕林 胡毅 《纺织学报》 2025年第7期78-86,共9页
为拓展静电纺纳米纱线的应用,将聚丙烯腈以及热塑性聚氨酯作为聚合物主体,通过静电纺纱制备纳米纤维纱线。在纺丝液中添加阳离子染料,通过原液纺丝实现多色彩纳米纤维纱线的一步法制备。对聚合物比例、纺丝电压、接收器转速等纺丝工艺... 为拓展静电纺纳米纱线的应用,将聚丙烯腈以及热塑性聚氨酯作为聚合物主体,通过静电纺纱制备纳米纤维纱线。在纺丝液中添加阳离子染料,通过原液纺丝实现多色彩纳米纤维纱线的一步法制备。对聚合物比例、纺丝电压、接收器转速等纺丝工艺进行参数优化;选取传统商用氨纶和腈纶纱线与纳米纤维纱线的亲水性进行对比。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证实了染料与聚合物之间具有强静电吸附作用,并进行了色牢度测试。结果表明:在纺丝工艺为聚丙烯腈与热塑性聚氨酯质量比为2∶1,纺丝电压为8 kV,收集器转速为180 r/min,阳离子染料添加量为0%~4.17%时,纺丝过程最稳定,能够制备取向均匀、强力高、亲水性良好的纳米纤维纱线,且其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均达到4~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纱 聚丙烯腈 热塑性聚氨酯 纳米纤维纱线 高比表面积 原液染色 阳离子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PF/DMSO纺丝溶液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邬国铭 梅千芳 +2 位作者 杨之礼 高洸 马卫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6期168-173,共6页
本文研究了纤维素/多聚甲醛/二甲基亚矾(Cell/PF/DMSO)纺丝原液的制备及溶解时甲醛的回收。同时探讨了原液的粘度,原液中粒子分布,原液的流变性、稳定性和熟成等性质。研究表明.溶解时用碳酸铵溶液吸收甲醛,效果良... 本文研究了纤维素/多聚甲醛/二甲基亚矾(Cell/PF/DMSO)纺丝原液的制备及溶解时甲醛的回收。同时探讨了原液的粘度,原液中粒子分布,原液的流变性、稳定性和熟成等性质。研究表明.溶解时用碳酸铵溶液吸收甲醛,效果良好,回收率可达74.2%。该体系溶液稳定,溶液中纤维素的临界浓度约为0.372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二甲基亚砜 纺丝原液 制备 性能/多聚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PI复合纤维的结构
16
作者 李常清 袁姗 +2 位作者 罗荣 郭雅明 徐樑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3-95,共3页
将聚酰亚胺(PI)加入丙烯腈-衣康酸-二甲基亚砜体系进行聚丙烯腈(PAN)溶液聚合,湿法纺丝制备了PAN/PI复合纤维。利用流变仪、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等研究了PAN/PI溶液的性质和复合纤维的结构特点。研究发现,... 将聚酰亚胺(PI)加入丙烯腈-衣康酸-二甲基亚砜体系进行聚丙烯腈(PAN)溶液聚合,湿法纺丝制备了PAN/PI复合纤维。利用流变仪、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等研究了PAN/PI溶液的性质和复合纤维的结构特点。研究发现,加入PI后,聚合物溶液的稳态黏度降低,弹性和粘性模量在低剪切速率区降低;PI作为成核剂,引起初生纤维结晶度增大、晶粒尺寸减小;PI与PAN的溶解性差异导致凝固加快,初生纤维形成皮芯结构,引起原丝体密度减小。PAN/PI纤维在N2下放热量较少,在空气中由于结构疏松放热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聚酰亚胺 原液改性 晶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腈纶纺丝板滤网堵塞原因的分析
17
作者 虞伟钧 李正民 +2 位作者 许秀玲 任继敏 岳秀英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9-619,共1页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PAN 腈纶纤维 滤网 纺丝板孔 纺丝原液 粒径分布 硫酸钠 硫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专利文摘
18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4-94,共1页
一种以离子液体为溶剂制备聚丙烯腈/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以离子液体为溶剂制备聚丙烯腈/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是将碳纳米管分散到离子液体中,然后加入单体、引发剂,聚合得到聚丙烯腈/碳纳米管复合材... 一种以离子液体为溶剂制备聚丙烯腈/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以离子液体为溶剂制备聚丙烯腈/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是将碳纳米管分散到离子液体中,然后加入单体、引发剂,聚合得到聚丙烯腈/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原液,所得的原液经洗涤、烘干即得到聚丙烯腈/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文摘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聚丙烯腈 离子液体 引发剂 制备 溶剂 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