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多巴胺涂覆改性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娇娇 左晓飞 +2 位作者 覃小红 张弘楠 王荣武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7,32,共9页
以聚多巴胺(PDA)为涂层剂,静电纺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为基体,制备了PDA/PAN纳米纤维复合材料,测试多巴胺涂层处理对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孔径分布、纯水通量与乳化油截留率等相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涂层后的静电... 以聚多巴胺(PDA)为涂层剂,静电纺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为基体,制备了PDA/PAN纳米纤维复合材料,测试多巴胺涂层处理对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孔径分布、纯水通量与乳化油截留率等相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涂层后的静电纺纳米纤维断裂强度明显增加;膜纯水通量明显增大,在涂层液质量浓度为1 mg/mL时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纯水通量最高达到14 656L/(m^2·h),较未改性纳米纤维膜增加63%;在涂层液质量浓度为1.5mg/mL时纤维膜获得了最小孔径,其乳化油截留率也达到最佳值(96.1%),同时可以保证高水通量和高乳化油截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静电纺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 涂层 纯水通量 乳化油截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复合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过滤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董锋 王航 +2 位作者 滕士英 庄旭品 程博闻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共7页
为发挥纳米纤维膜在高效空气过滤材料领域的作用并实现连续化生产,通过自制静电辅助溶液喷射纺丝实验机,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直径和纺丝工艺参数的关系。利用在线复合方式连续制备了不同直径梯度... 为发挥纳米纤维膜在高效空气过滤材料领域的作用并实现连续化生产,通过自制静电辅助溶液喷射纺丝实验机,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直径和纺丝工艺参数的关系。利用在线复合方式连续制备了不同直径梯度复合的PAN纳米纤维膜并将其用于空气过滤领域,并对纤维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纺丝工艺参数可有效地实现对纤维直径的控制;同时由该技术所制得的复合膜在消除静电后,通过物理筛分作用,对0.4μm的癸二酸二辛酯粒子具有99.923%的过滤效率和117 Pa的压降,对大于0.8μm的粒子具备100%的过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 宏量制备 直径调控 复合纤维 高效空气过滤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永兰 郭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5,共5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碳纳米管-聚丙烯腈(CNT-PAN)复合纳米纤维膜,以期利用CNT增强PAN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能和染料吸附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物理吸附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不同CNT含量的复合纤维膜的微观结构、孔隙率、比表面积以...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碳纳米管-聚丙烯腈(CNT-PAN)复合纳米纤维膜,以期利用CNT增强PAN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能和染料吸附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物理吸附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不同CNT含量的复合纤维膜的微观结构、孔隙率、比表面积以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以亚甲基蓝为模板分子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纳米纤维膜对染料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CNT含量的增加,纳米纤维的直径略微增大,膜孔隙率和孔径变化不大。CNT的加入明显提高了PAN的力学性能和对染料的吸附性能,CNT的质量分数为10%时CNT-PAN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性能最佳,与纯PAN纤维膜相比,断裂强度提高了152%,染料吸附率提高了将近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纳米 纳米纤维 染料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聚丙烯腈多层纳米纤维膜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应黎君 常怀云 熊杰 《现代纺织技术》 2014年第6期1-4,共4页
将不同浓度的聚丙烯腈纺丝液依次进行静电纺丝,制备多层纳米纤维膜,并对其孔隙率、比表面积、力学性能和过滤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多层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均较高,由4种质量分数为14%、12%、10%和8%的聚丙烯腈纺丝液依... 将不同浓度的聚丙烯腈纺丝液依次进行静电纺丝,制备多层纳米纤维膜,并对其孔隙率、比表面积、力学性能和过滤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多层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均较高,由4种质量分数为14%、12%、10%和8%的聚丙烯腈纺丝液依次纺丝制备的四层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最高,分别为54.7%和11.0m2/g,且此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优异。静电纺PAN多层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效率值也较高,由质量分数分别为14%和8%两种纺丝液循环1次纺丝制备二层的纳米纤维膜过滤效率最高,对所有测试粒径的粒子的过滤效率都高于99.99994%,过滤阻力为863Pa,随循环次数增加,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效率有所降低,过滤阻力则明显降低,这与多层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的变化趋势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丙烯腈 多层纳米纤维 复合纤维 过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偕胺肟化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油水乳液分离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玉周 周梦洁 +2 位作者 姜圆金 陈家本 李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2-49,共8页
为探究膜材料对纤维膜亲水性的影响机制,首先以聚丙烯腈(PAN)为原料制备偕胺肟(PAO),之后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PAO纳米纤维膜,并对其表面形貌、纤维直径、平均孔径、表面粗糙度、表面润湿性、力学性能、纤维膜官能团组成和油水乳液分离性... 为探究膜材料对纤维膜亲水性的影响机制,首先以聚丙烯腈(PAN)为原料制备偕胺肟(PAO),之后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PAO纳米纤维膜,并对其表面形貌、纤维直径、平均孔径、表面粗糙度、表面润湿性、力学性能、纤维膜官能团组成和油水乳液分离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静电纺丝技术可成功制备PAO纳米纤维膜,该纤维膜表面亲水性、油水乳液分离性能与未经偕胺肟化处理的PAN纤维膜相比有明显提升,当静电纺丝PAO质量分数为10%时,制备的PAO纳米纤维膜表现出优异的表面润湿性能和油水乳液分离性能,其初始水接触角为15.6°,水下油接触角为157°,对硅油乳液的分离通量为1362.9 L/(m^(2)·h),截留率为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纳米纤维 偕胺肟 静电纺丝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莹 郑婷 +2 位作者 林清 柳思奇 严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58,共4页
目前,采油废水随着石油开采难度的增加,治理难度也相应提高。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偏氟乙烯(PVDF)、聚丙烯腈(PAN)为原料,N,N-二甲基酰胺(DMF)、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制得了不同比例的PVDF/PAN纳米纤维膜。并对所做出来的PVDF/PA... 目前,采油废水随着石油开采难度的增加,治理难度也相应提高。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偏氟乙烯(PVDF)、聚丙烯腈(PAN)为原料,N,N-二甲基酰胺(DMF)、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制得了不同比例的PVDF/PAN纳米纤维膜。并对所做出来的PVDF/PAN纳米纤维膜的形貌和性质进行表征,优选出了最佳比例,在最佳质量比PVDF∶PAN=3∶2的基础上,优选出质量分数12%的PVDF/PAN纳米纤维膜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此膜对采油废水的处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聚丙烯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PAN/TBAHP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压电性能研究
7
作者 赵良 向晓蕾 +1 位作者 厉宗洁 孙晓斌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9-243,250,共6页
聚丙烯腈(PAN)是一种优异的新型压电聚合物,在PAN中引入有机支化盐四丁基六氟磷酸铵(TBAHP),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AN/TBAHP纳米纤维膜,研究了TBAHP浓度对纳米纤维膜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力学性能和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TBAHP... 聚丙烯腈(PAN)是一种优异的新型压电聚合物,在PAN中引入有机支化盐四丁基六氟磷酸铵(TBAHP),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AN/TBAHP纳米纤维膜,研究了TBAHP浓度对纳米纤维膜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力学性能和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TBAHP掺杂到PAN中会导致纤维膜的平面锯齿状构象含量增加,晶面间距减小,进而增强纳米纤维膜的压电性能。当TBAHP浓度达到0.1mol/L时,PAN/TBAHP纳米纤维膜中平面锯齿状构象含量最高,纤维膜的压电性能显著提升,与纯PAN纳米纤维膜相比,PAN/TBAHP纳米纤维膜压电电压和压电电流分别提高150%和400%,功率密度提升2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丁基六氟磷酸铵 聚丙烯腈 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压电纳米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PAN/TMAB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压电性能研究
8
作者 李银辉 李旭冉 +2 位作者 梁建国 李朋伟 张锦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3,共5页
自供电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因其优异的压电性、良好的柔性和舒适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PAN)掺杂三甲基氨硼烷(TMAB)柔性全有机复合纳米纤维膜。系统地研究了纺丝电压和辊筒转速对复合纳米纤维膜压电和铁... 自供电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因其优异的压电性、良好的柔性和舒适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PAN)掺杂三甲基氨硼烷(TMAB)柔性全有机复合纳米纤维膜。系统地研究了纺丝电压和辊筒转速对复合纳米纤维膜压电和铁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纺丝电压为21 kV和辊筒转速为1000 r/min时,PAN/TMAB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输出性能最佳,输出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可达2.60 V和0.59μA。在同样的纺丝条件下,剩余极化强度最大值为0.34μC/cm^(2)。经过6000次敲击循环测试,所制备的PAN/TMAB复合纳米纤维膜输出电压保持稳定。PAN/TMAB复合纳米纤维膜可实时监测手指关节弯曲,行走和跳跃等状态,在可穿戴电子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三甲基氨硼烷 复合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 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硝酸钠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压电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横 金欣 +3 位作者 王闻宇 朱正涛 林童 牛家嵘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32,共7页
为提高聚丙烯腈(PAN)纤维膜的压电性能,将硝酸钠(NaNO3)掺杂到PAN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AN/NaNO3纳米纤维膜。探究了NaNO3用量以及纺丝速度对静电纺PAN纤维膜压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驻极... 为提高聚丙烯腈(PAN)纤维膜的压电性能,将硝酸钠(NaNO3)掺杂到PAN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AN/NaNO3纳米纤维膜。探究了NaNO3用量以及纺丝速度对静电纺PAN纤维膜压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驻极体非织造压电性能测试系统以及压电测试仪对PAN/NaNO3纤维膜的表面形貌、构象和压电性能进行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将NaNO3掺杂到PAN中会导致纤维膜的平面锯齿构象含量增加,晶面间距减小,进而影响PAN纤维膜的压电性能;当NaNO3质量分数为0.9%、纺丝速度为1000 mm/s时,纤维膜的压电性能明显提高,此时PAN/NaNO3纤维膜中平面锯齿构象含量最多,晶面间距最小,与未掺杂NaNO3的PAN纤维膜相比,此PAN纤维膜压电电压和电流分别提高了40%和174.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钠 聚丙烯腈纤维 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螯合纳米纤维膜对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翔 龚宸悦 +3 位作者 武健丹 张爱英 叶霖 冯增国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在盐酸羟胺溶液中对PAN纳米纤维膜进行化学改性,得到PAN螯合(A-PAN)纳米纤维膜。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的升高使PAN分子中腈基转化为偕胺肟基团的转化率增大,但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A-PAN的...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在盐酸羟胺溶液中对PAN纳米纤维膜进行化学改性,得到PAN螯合(A-PAN)纳米纤维膜。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的升高使PAN分子中腈基转化为偕胺肟基团的转化率增大,但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A-PAN的结晶结构,纤维膜柔韧性降低。A-PAN纤维膜对Fe^(3+),Cu^(2+),Pb^(2+)混合离子的吸附具有选择性,吸附过程可用伪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表明偕胺肟基团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受金属离子的扩散和两者的配位反应共同控制,为化学吸附。其中,A-PAN纤维膜对Fe^(3+)的吸附量最大,平衡吸附量可达117.42 mg/g。A-PAN纤维膜在重金属污染治理、贵金属的富集与回收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偕胺肟化 选择吸附性 重金属离子 螯合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铋/聚丙烯腈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X射线防护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晶晶 孟胜楠 +3 位作者 刘洪玲 斯阳 俞建勇 丁彬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2,42,共8页
为探究氧化铋/聚丙烯腈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工艺及其X射线防护性能,以聚乙二醇为分散剂、聚丙烯腈为聚合物,将氧化铋均匀分散到聚合物溶液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氧化铋/聚丙烯腈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氧化铋添加量对纤维膜微观形貌、... 为探究氧化铋/聚丙烯腈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工艺及其X射线防护性能,以聚乙二醇为分散剂、聚丙烯腈为聚合物,将氧化铋均匀分散到聚合物溶液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氧化铋/聚丙烯腈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氧化铋添加量对纤维膜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及X射线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氧化铋与聚丙烯腈的质量百分比为160%构筑的前驱体溶液,经静电纺丝并于60℃干燥2 h后可获得颗粒分散均匀、纤维形貌良好的轻质(密度为0.21 g/cm^(3))纳米纤维膜,其在20~120 kV管电压下的X射线衰减效率高于50%,质量衰减系数在20 kV电压下达62.16 cm^(2)/g,具有良好的X射线防护效果,这对无铅、轻质、高屏蔽效率X射线防护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铋 聚丙烯腈 纳米纤维 X射线防护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双疏型聚丙烯腈基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仝伟 方汝仙 +1 位作者 李家炜 易玲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为制备耐磨性能良好的双疏型纤维膜并将其应用于油/水、油/油分离领域,以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为基材,采用多巴胺(DA)与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G617)对纤维膜进行改性制得双疏型PAN纤维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接... 为制备耐磨性能良好的双疏型纤维膜并将其应用于油/水、油/油分离领域,以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为基材,采用多巴胺(DA)与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G617)对纤维膜进行改性制得双疏型PAN纤维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手段探讨纺丝条件、DA与G617用量等对改性前后PAN纤维膜表面形貌以及疏水疏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纺丝液中PAN质量分数为13. 8%、纺丝电压为18 k V时,纤维形貌最佳;改性后PAN纤维膜的乙二醇接触角可达135. 1°,甲苯接触角为0°,水接触角可达141. 9°,色拉油接触角可达131. 2°;摩擦20次后PAN纤维膜的水、色拉油接触角均大于125°,可顺利实现水/甲苯、甲苯/乙二醇以及甲苯/水乳液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丙烯腈 纳米纤维 多巴胺改性 油/水分离 油/油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色响应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过滤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倪安琪 高婧 +2 位作者 侯兵兵 张弘楠 覃小红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1-778,共8页
采用静电纺丝制备刚果红-聚丙烯腈变色响应纳米纤维膜.通过电导率、变色响应、微观结构形貌、过滤及孔径等测试,分析不同质量分数的刚果红对纺丝性能、膜过滤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目视比色法,检测纳米纤维膜对HCl气体的变色响应情况.结果表... 采用静电纺丝制备刚果红-聚丙烯腈变色响应纳米纤维膜.通过电导率、变色响应、微观结构形貌、过滤及孔径等测试,分析不同质量分数的刚果红对纺丝性能、膜过滤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目视比色法,检测纳米纤维膜对HCl气体的变色响应情况.结果表明: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性能不受刚果红质量分数的影响;当刚果红质量分数为0.5%时,聚丙烯腈纤维膜暴露在HCl气体中,5s内可明显由粉色变为蓝紫色;当纺丝时间为16 min时,纤维膜滤效为98.48%,滤阻为248.92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 刚果红 变色响应 HCl气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聚丙烯腈/硫酸铜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博亚 李佳慧 +1 位作者 张如全 李建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20,共6页
为开发可应用于医疗敷料的铜离子纳米纤维膜,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无水硫酸铜复合纳米纤维膜,探讨了纺丝液质量分数及黏度、导电率对纺丝过程和纤维外观形貌的影响,并对其所含元素及纤维粒径分布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铜... 为开发可应用于医疗敷料的铜离子纳米纤维膜,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无水硫酸铜复合纳米纤维膜,探讨了纺丝液质量分数及黏度、导电率对纺丝过程和纤维外观形貌的影响,并对其所含元素及纤维粒径分布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铜离子存在于纳米纤维膜中;在设定的纺丝工艺参数下,当纺丝液中聚丙烯腈的质量分数增加时,溶液黏度随之增加,纤维直径逐渐变大;当纺丝液中无水硫酸铜的质量分数增加时,溶液导电率随之增加,纤维直径先变小后变大,且易出现纤维粗细不匀及串珠现象;当纺丝液中聚丙烯腈与无水硫酸铜质量比为8∶3时,纤维的外观形貌最好,且直径在300 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丙烯腈 硫酸铜 纳米纤维 医用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树博 秦湘普 +2 位作者 石磊 庄旭品 李振环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3,共6页
为提高全氟磺酸(Nafion)膜的质子传导率和尺寸稳定性,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氧化石墨烯量子点(GOQDs)/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并通过Nafion溶液浸渍法制备了纳米纤维复合质子交换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和... 为提高全氟磺酸(Nafion)膜的质子传导率和尺寸稳定性,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氧化石墨烯量子点(GOQDs)/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并通过Nafion溶液浸渍法制备了纳米纤维复合质子交换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纳米纤维及复合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GOQDs在PAN纳米纤维中均匀分布,GOQDs的加入减小了纳米纤维的直径;纳米纤维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对复合膜起到了骨架支撑作用,提高了复合膜的尺寸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和吸水性;GOQDs质量分数的增加提高了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80℃时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最高可达0.182 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 质子交换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及其复合纳米纤维膜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忠柱 张梦霞 +1 位作者 罗海玉 秦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4-88,92,共6页
首先探讨了静电纺丝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的最佳纺丝工艺条件,随后利用多巴胺(DA)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改性(PDA-MWCNTs)。并以最佳静电纺丝条件下制备的PAN纳米纤维膜为基体,通过超声吸附-浸渍的方法制备出PDA-MWCNTs@PAN纳... 首先探讨了静电纺丝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的最佳纺丝工艺条件,随后利用多巴胺(DA)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改性(PDA-MWCNTs)。并以最佳静电纺丝条件下制备的PAN纳米纤维膜为基体,通过超声吸附-浸渍的方法制备出PDA-MWCNTs@PAN纳米纤维复合材料。考察了纺丝电压和纺丝距离对PAN纳米纤维膜形貌的影响,着重探讨了PDA-MWCNTs@PAN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形貌、热稳定性及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纺丝距离和纺丝电压分别为15cm和18kV为最佳工艺条件;在MWCNTs表面包覆一层PDA(PDA-MWCNTs),并且PDA-MWCNTs能够较好地吸附于PAN纳米纤维膜表面;PDA-MWCNTs@PAN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质量损失速率较纯PAN膜变慢;PDA-MWCNTs@PAN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吸附性能随着MWCNTs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静电纺丝 多壁碳纳米 pan纳米纤维 吸附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增强聚氨酯基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鑫 赵莹 李妮 《现代纺织技术》 2019年第2期12-17,共6页
利用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聚氨酯(PAN/PU)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热处理复合纳米纤维膜制备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增强聚氨酯基(PANNFs/PU)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PAN/PU复合纳米纤维膜热处理前后的形貌结构,采用多功能拉伸仪测... 利用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聚氨酯(PAN/PU)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热处理复合纳米纤维膜制备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增强聚氨酯基(PANNFs/PU)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PAN/PU复合纳米纤维膜热处理前后的形貌结构,采用多功能拉伸仪测试纤维膜热处理前后的力学性能。分析发现,PANNFs/PU复合膜力学性能受混纺溶液中占比多的一方影响,当混纺溶液中PAN和PU质量比为4∶6时,得到的PANNFs/PU复合膜断裂应力达到152.1 MPa,断裂伸长达到178.8%,较其他质量比PANNFs/PU复合膜,整体所表现的力学性能佳;当混纺溶液PAN和PU质量比为4∶6时,混纺溶液质量分数增加到18%时,和PAN/PU复合纳米纤维膜相比,PANNFs/PU复合膜断裂应力增长了3倍左右,达到217.8 MPa,断裂伸长增长了2.5倍左右,达到32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聚丙烯腈 聚氨酯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羧基丁苯乳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雪松 顾嘉怡 +2 位作者 胡建臣 魏真真 赵燕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40,共7页
为提高静电纺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将羧基丁苯乳胶(SBR)与PAN纳米纤维膜通过溶液浸泡进行复合,制备了一系列PAN/SBR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了SBR质量分数对PAN纳米纤维膜表面形貌、化学结构、润湿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 为提高静电纺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将羧基丁苯乳胶(SBR)与PAN纳米纤维膜通过溶液浸泡进行复合,制备了一系列PAN/SBR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了SBR质量分数对PAN纳米纤维膜表面形貌、化学结构、润湿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R以物理粘结的形式与PAN纳米纤维膜复合在一起,随着SBR质量分数的增加,其在PAN纤维表面分布逐渐变得不均匀;SBR的加入对PAN纳米纤维膜的热稳定性没有影响,但会使纤维膜的水接触角增大,亲水性变差;加入少量的SBR(小于等于15.6%)会使PAN纳米纤维膜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初始模量、断裂能和耐穿刺力增大,当SBR质量分数为PAN纳米纤维膜的8.5%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断裂能提高约4倍,显著改善了PAN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羧基丁苯乳胶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电池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丙烯腈基纳米炭纤维及其表面结构表征(英文) 被引量:8
19
作者 顾书英 吴琪琳 任杰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1-176,共6页
通过稳定化、炭化静电纺制的聚丙烯腈(PAN)前驱体纤维制备了直径为100nm^300nm的纳米炭纤维。用扫描电镜(S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及扫描量热分析法(DSC)研究了纳米炭纤维及其前驱体纤维的形貌及结构。结果表... 通过稳定化、炭化静电纺制的聚丙烯腈(PAN)前驱体纤维制备了直径为100nm^300nm的纳米炭纤维。用扫描电镜(S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及扫描量热分析法(DSC)研究了纳米炭纤维及其前驱体纤维的形貌及结构。结果表明:纳米炭纤维及其前驱体纤维的直径表现为对数正态分布。静电纺制纤维的环化放热峰移向低温,表明静电纺制纤维可在较低的温度下引发环化。由于静电纺制纤维的粗糙表面及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收缩行为,在纳米炭纤维表面形成了长度为10nm宽度为5nm的凹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聚丙烯腈(pan) 静电纺丝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MXene/磷酸银/聚丙烯腈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鹏 申佳锟 +3 位作者 陆银辉 盛红梅 王宗乾 李长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16,共7页
为解决单一催化剂传质效率低、光生载流子易复合、光吸收性能和反应活性位点有限、重复利用性能差等问题,首先构建了石墨相氮化碳/MXene/磷酸银(g-C3N4/MXene/Ag3PO4)粉状S型异质结催化剂,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g-C3N4/MXene/Ag3PO4... 为解决单一催化剂传质效率低、光生载流子易复合、光吸收性能和反应活性位点有限、重复利用性能差等问题,首先构建了石墨相氮化碳/MXene/磷酸银(g-C3N4/MXene/Ag3PO4)粉状S型异质结催化剂,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g-C3N4/MXene/Ag3PO4/聚丙烯腈复合纳米纤维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纳米纤维膜的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对废水中有机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能够将g-C3N4/MXene/Ag3PO4成功地负载在聚丙烯腈上,并均匀地分布在复合纳米纤维膜表面;纤维负载前后的直径均匀,尺寸为200~400 nm;g-C3N4/MXene/Ag3PO4/聚丙烯腈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催化氧化性能与粉状催化剂相比有所降低,但其在180 min时对染料的降解率并未显著降低(91.2%);重复使用5次后复合纳米纤维膜对活性红195依然具有较高的脱色率;自由基淬灭实验发现,超氧自由基·O2-和空穴h+是染料发生氧化降解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并依此提出光催化氧化降解染料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降解 石墨相氮化碳 静电纺丝 重复使用性能 纳米纤维 聚丙烯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