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8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婷 黄炜 戎翀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50-155,共6页
基于Weibull统计分布理论和Lemaitre等效应变假定原理,推导出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模型,对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进行单轴受压试验,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该模型参数,通过试验曲线和模型曲线的对比分析发现两者拟合较好。... 基于Weibull统计分布理论和Lemaitre等效应变假定原理,推导出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模型,对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进行单轴受压试验,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该模型参数,通过试验曲线和模型曲线的对比分析发现两者拟合较好。基于考虑中间主应力、拉压性能影响的适用于任何材料的统一强度理论,推导出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双剪损伤本构模型,建立了纤维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从单轴到双轴的转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 统一强度理论 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模型 双剪损伤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霍俊芳 白笑笑 +3 位作者 姜鹏飞 郝贠洪 储建军 宋的添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2-95,99,共5页
研究了不同掺量的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对再生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的影响。并给出了各个力学性能与纤维掺量的经验公式。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再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 研究了不同掺量的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对再生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的影响。并给出了各个力学性能与纤维掺量的经验公式。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再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及弹性模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对劈裂抗拉强度的提升最为显著,对轴心抗压强度的提升不明显,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钢纤维掺量为2%时,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分别提高44.8%、34.0%,钢纤维掺量为1.5%时,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分别提高19.4%、10.5%。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8 kg/m3时,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分别提高15.8%、40.5%、39.6%、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再生混凝土 轴心抗压强度 劈裂抗拉强度 抗折强度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掺量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何文昌 孔祥清 +2 位作者 高化东 刘华新 王学志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2-86,共5页
为了研究高掺量聚丙烯纤维对再生混凝土(RAC)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掺量为0.6%、0.9%、1.2%的高掺量聚丙烯纤维RAC(PFRAC)试件的坍落度、抗压、劈裂抗拉及抗折等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高掺量下,... 为了研究高掺量聚丙烯纤维对再生混凝土(RAC)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掺量为0.6%、0.9%、1.2%的高掺量聚丙烯纤维RAC(PFRAC)试件的坍落度、抗压、劈裂抗拉及抗折等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高掺量下,聚丙烯纤维对RAC的流动性具有显著影响。高掺量聚丙烯纤维的掺入使得PFRAC的抗压强度较素RAC略有降低,但减低幅度不大;劈裂抗拉及抗折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纤维掺量为0.9%时,PFRAC试件的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再生混凝土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收缩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昌彬 张丽娟 +2 位作者 丁东 赵军 王志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28,33,共5页
使用低强度的再生混凝土材料制备预制墙板,对扩大再生混凝土的应用领域、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利用率有着积极的意义。将再生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0、5%、10%)和聚丙烯纤维(0、1.2 kg/m^(3)),对其进行抗压强度和收缩性能试验,分析了引气剂掺... 使用低强度的再生混凝土材料制备预制墙板,对扩大再生混凝土的应用领域、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利用率有着积极的意义。将再生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0、5%、10%)和聚丙烯纤维(0、1.2 kg/m^(3)),对其进行抗压强度和收缩性能试验,分析了引气剂掺量和聚丙烯纤维掺量对于再生混凝土自重、抗压强度和收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引气剂可减轻自重,但抗压强度会随着引气剂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复掺引气剂与聚丙烯纤维会明显改善再生混凝土的收缩性能。试验结果为将再生混凝土应用于预制混凝土墙板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 引气剂 抗压强度 收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断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丁东 张丽娟 +1 位作者 赵军 阮晓辉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79,84,共7页
将再生混凝土应用于外挂墙板等对强度要求不高的装配式构件中,是实现再生混凝土工程应用的有效途径。采用不同引气剂掺量(0、5%、10%)和不同聚丙烯纤维掺量(0、1.2 kg/m^(3))的再生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了引气剂掺量和聚丙烯纤维掺量对... 将再生混凝土应用于外挂墙板等对强度要求不高的装配式构件中,是实现再生混凝土工程应用的有效途径。采用不同引气剂掺量(0、5%、10%)和不同聚丙烯纤维掺量(0、1.2 kg/m^(3))的再生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了引气剂掺量和聚丙烯纤维掺量对于再生混凝土自重、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抗折强度以及断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入引气剂可以减轻混凝土的自重,但是对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和断裂性能有不利的影响。聚丙烯纤维的加入能够降低引气剂掺入对混凝土强度以及断裂性能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 引气剂 断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龚建伍 田富磊 杨泰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99,共8页
以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设计正交试验,分析玄武岩纤维(BF)体积掺量、聚丙烯纤维(PPF)体积掺量和再生粗骨料(RCA)取代率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种纤维呈现出正混杂效应,在相应的最优掺量下,混杂... 以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设计正交试验,分析玄武岩纤维(BF)体积掺量、聚丙烯纤维(PPF)体积掺量和再生粗骨料(RCA)取代率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种纤维呈现出正混杂效应,在相应的最优掺量下,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劈拉、轴压和抗折等强度指标的最大增幅分别为9.7%、35.2%、10.6%和20.1%。(2)RCA取代率控制在30%内不会显著改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当取代率超过30%时,随取代率增加混凝土强度显著降低。(3)RCA取代率对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BF掺量次之,PPF掺量再次;BF体积掺量为0.1%、PPF体积掺量为0.15%、RCA取代率为30%时,再生混凝土具有相对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4)随着纤维掺量的递增,再生混凝土的破坏特征由脆性破坏逐渐过渡为一定程度的塑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混杂纤维 玄武岩纤维 聚丙烯纤维 力学性能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复合聚丙烯纤维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力学性能研究
7
作者 张培恒 王正旺 +5 位作者 赵静 王增鑫 祁海峰 李继先 倪剑刚 韩尚宇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7-262,共6页
在旧城改造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混凝土,为实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资源化利用,提出了一种新型泡沫混凝土制备工艺,并通过正交试验的研究方法,探究了水灰比、泡沫掺量和聚丙烯(PP)纤维掺量对再生混凝土骨料轻质混凝土(RCALC)性能的影... 在旧城改造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混凝土,为实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资源化利用,提出了一种新型泡沫混凝土制备工艺,并通过正交试验的研究方法,探究了水灰比、泡沫掺量和聚丙烯(PP)纤维掺量对再生混凝土骨料轻质混凝土(RCALC)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通过抛填工艺既可实现对再生粗骨料(RCA)的直接利用,又可控制RCA掺入量,防止因RCA过多造成泡沫混凝土材料重量过大;在RCALC试样受压过程中发现RCA出现破碎,RCA起到了一定的承压作用;改变泡沫掺量、水灰比、PP纤维掺量均会对RCALC的性能产生影响,对于干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均为泡沫掺量影响最大,PP纤维掺量影响最小;综合考虑泡沫掺量、水灰比、PP纤维掺量3个因素,确定RCALC的合理配合比参数为水灰比0.55、泡沫掺量5%、PP纤维掺量0.2%;RCALC材料相比普通泡沫混凝土可节省约60元/m^(3),产品制备费用可节约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 泡沫混凝土 泡沫掺量 水灰比 聚丙烯纤维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对改性沥青混凝土性能影响分析
8
作者 赖晓龙 邹志云 +1 位作者 谢凤翔 黎文娥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2-970,共9页
沥青混凝土道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承受车辆荷载、温度变化和雨水侵蚀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出现一些病害问题。为有效增强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了聚丙烯纤维(PPF)对改性沥青混凝土性能影响。通过预处理等步骤预处理PPF,将处理后的PPF与基质沥... 沥青混凝土道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承受车辆荷载、温度变化和雨水侵蚀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出现一些病害问题。为有效增强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了聚丙烯纤维(PPF)对改性沥青混凝土性能影响。通过预处理等步骤预处理PPF,将处理后的PPF与基质沥青及骨料等材料混合后制备成纤维改性沥青混凝土。通过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方法分别测试不同基质沥青用量(质量分数)下、不同纤维掺杂量(质量分数)下所制备的沥青混凝土的性能,以此明确基质沥青和纤维用量,设计车辙实验,确定纤维长度对实验样品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基质沥青用量增加,实验样品的体积相对密度和稳定度先升后降,基质沥青用量(质量分数)4%时材料性能最好;PPF掺杂质量分数3%时提高体积密度和稳定度,但过量会降低性能。较长聚丙烯纤维降低破坏几率,但过长影响纤维分散性,26mm纤维长度时沥青混凝土车辙实验结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沥青混凝土 纤维长度 马歇尔 车辙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缝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碳化试验研究
9
作者 吴海林 李岳松 +2 位作者 周超月 张玉 何卫平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26,共5页
为了探讨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在裂缝状态下的碳化规律,设计并开展带缝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碳化试验,研究了不同裂缝性状和纤维掺量对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裂缝宽度和深度均显著影响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裂缝处碳化深... 为了探讨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在裂缝状态下的碳化规律,设计并开展带缝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碳化试验,研究了不同裂缝性状和纤维掺量对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裂缝宽度和深度均显著影响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裂缝处碳化深度随裂缝宽度和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掺入混杂纤维可减小同等条件下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混杂纤维混凝土在钢纤维体积掺量1.5%、聚丙烯纤维掺量0.06%时,碳化深度最小,相较于素混凝土、单掺钢纤维和单掺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最大碳化深度分别降低了47.5%、5.9%、42.9%。开裂后,混杂纤维混凝土裂缝处碳化深度增加,但仍低于同种状态下素混凝土和单掺纤维混凝土。研究证实,适量掺入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在开裂状态下的抗碳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 裂缝 碳化试验 碳化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荷载作用下聚丙烯纤维喷射混凝土孔隙结构及能量耗散试验研究
10
作者 刘世豪 刘宇平 李学昭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探究振动荷载对隧道聚丙烯纤维喷射混凝土孔隙结构及力学性能影响规律,利用核磁共振检测仪(NMR)及电液伺服压力机对振动荷载作用下(0、1、5、10、15、20)喷射混凝土及聚丙烯纤维喷射混凝土孔隙结构及能量演化规律开展试验研究,分析聚... 为探究振动荷载对隧道聚丙烯纤维喷射混凝土孔隙结构及力学性能影响规律,利用核磁共振检测仪(NMR)及电液伺服压力机对振动荷载作用下(0、1、5、10、15、20)喷射混凝土及聚丙烯纤维喷射混凝土孔隙结构及能量演化规律开展试验研究,分析聚丙烯纤维及振动荷载作用次数对喷射混凝土T2图谱、孔隙率、孔隙分形维数及能量耗散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混凝土试件T2图谱均呈三峰型,且主峰高度远大于次峰峰值。喷射混凝土主峰、次峰及三峰强度是聚丙烯喷纤维射混凝土的1.72倍、2.31倍、1.38倍,聚丙烯纤维的掺入使得喷射混凝土孔隙直径及孔隙数目均减小。(2)相较于振动荷载未作用试件,振动冲击荷载作用1次、5次、10次、15次、20次时喷射混凝土试件孔隙率增幅为1.62%、7.84%、19.19%、35.41%、52.70%,聚丙烯纤维喷射混凝土试件孔隙率增幅为0.93%、5.37%、19.90%、32.82%、53.82%,振动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使得试件孔隙数目增加、直径增大,孔隙率增加。(3)振动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使得两种混凝土试件孔隙分形维数均呈线性降低变化,试件内部孔隙形成连接贯通,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降低。(4)振动荷载作用0次、1次、5次、10次、15次、20次时聚丙烯纤维喷射混凝土耗散能是喷射混凝土的4.86倍、4.82倍、5.02倍、4.97倍、4.86倍、4.73倍,聚丙烯纤维的掺入极大增强了喷射混凝土材料的耗能效果,在变形过程能能够吸收更多的外部输入能量而不发生破坏,极大增强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荷载 聚丙烯纤维 喷射混凝土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硅溶胶改性再生混凝土性能试验
11
作者 王兴国 柳志炫 +3 位作者 王永贵 姜茂林 宋广明 程朝霞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3,共6页
研究目的:再生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较薄弱,微孔隙较多,导致力学性能下降,严重危害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为研究纳米SiO_(2)溶液对再生碎石料预浸泡的浓度、混掺钢-聚乙烯醇纤维量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拟采用正交试验... 研究目的:再生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较薄弱,微孔隙较多,导致力学性能下降,严重危害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为研究纳米SiO_(2)溶液对再生碎石料预浸泡的浓度、混掺钢-聚乙烯醇纤维量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16组纳米SiO_(2)改性骨料-钢/PVA纤维再生混凝土试块测试各因素对其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1)掺入纤维可以改善再生混凝土内部的应力状态,使破坏后的试件仍保持一定的整体性;(2)纳米SiO_(2)溶液可以改善再生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性能,使混凝土内部更加致密化;(3)钢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影响最大且呈正向影响,PVA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影响较小,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具有负向影响;(4)提出的纳米SiO_(2)改性骨料-钢/PVA纤维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预测模型,对再生混凝土工程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纳米SiO_(2) 纤维 PVA纤维 正交试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与钢纤维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王俊波 申贺文 +1 位作者 王永贵 黄旭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32,共12页
为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通过掺入纳米SiO_(2)与钢纤维对其进行改性。以再生骨料取代率、纳米SiO_(2)及钢纤维掺量为控制参数,利用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再生混凝土破坏形态、力学性能、弯曲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钢纤... 为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通过掺入纳米SiO_(2)与钢纤维对其进行改性。以再生骨料取代率、纳米SiO_(2)及钢纤维掺量为控制参数,利用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再生混凝土破坏形态、力学性能、弯曲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钢纤维有利于改善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尤其能明显提高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及抗折强度。掺入纳米SiO_(2)可使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同时可改善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延性。与单一掺入钢纤维或纳米SiO_(2)相比,复合掺入纳米SiO_(2)与钢纤维对再生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的提升效果更显著,最佳的纳米SiO_(2)与钢纤维掺量分别为1%、1.5%。掺入纳米SiO_(2)可提高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弯曲韧性,复合掺入纳米SiO_(2)与钢纤维对混凝土弯曲韧性的提升效果要优于单独掺入纳米SiO_(2)或钢纤维。建议采用JG/T 472—2015《钢纤维混凝土》标准评价纳米SiO_(2)与钢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的弯曲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再生骨料 纳米SiO_(2) 纤维 破坏形态 力学性能 弯曲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强度指标换算
13
作者 董硕 郑立森 +2 位作者 史奉伟 王来 刘哲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03,共8页
以再生粗骨料替换率(0%~100%)和钢纤维体积掺量(0%~1.5%)为主要变量,设计制作了240个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SFGRC)试件,并进行各项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微观形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再生粗骨料替换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各项基本力学性... 以再生粗骨料替换率(0%~100%)和钢纤维体积掺量(0%~1.5%)为主要变量,设计制作了240个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SFGRC)试件,并进行各项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微观形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再生粗骨料替换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各项基本力学性能均会降低。当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0%时,采用再生粗骨料100%替换天然骨料的SFGRC,其立方体和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分别降低15%、9%、25%、15%和15%,峰值应变增加24%。除了弹性模量外,钢纤维的掺入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试件破坏呈延性模式;当再生粗骨料替换率为100%时,掺入1.5%钢纤维的SFGRC后,其立方体和轴心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分别增加15%、9%、10%、65%、39%。根据试验结果并综合考虑再生粗骨料替换率和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影响,提出了SFGRC基本强度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换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混凝土 纤维 再生粗骨料 力学性能 强度指标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预制构件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陈英杰 杜嘉宾 +2 位作者 林力生 杨同梁 王亚楠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4,共6页
针对再生骨料导致使混凝土开裂等问题,通过使用PVA纤维强化RAC,来探究不同替换率的再生骨料、不同PVA纤维掺量对RAC的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RAC属于脆性破坏,PVA纤维RAC属于塑性破坏;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提高,RAC的强度先小幅提... 针对再生骨料导致使混凝土开裂等问题,通过使用PVA纤维强化RAC,来探究不同替换率的再生骨料、不同PVA纤维掺量对RAC的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RAC属于脆性破坏,PVA纤维RAC属于塑性破坏;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提高,RAC的强度先小幅提升后加快降低,50%取代率的RAC基本满足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在50%骨料取代率基础上,掺加PVA纤维使RAC抗压强度提升不明显,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最高提升15.02%、13.53%,PVA纤维最佳掺量为0.1%;并给出骨料取代率、PVA纤维掺量与力学强度的函数关系。通过工程应用,证明PVA纤维再生混凝土制作的预制空调挂板可以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为RAC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PVA纤维 力学性能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再生自密实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
15
作者 王连坤 郭一彬 梁锡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470,共6页
本实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长度、再生骨料替代率对自密实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纤维长度的增加,劈裂抗拉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均提高;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劈裂抗拉强度降低,轴心抗压强度先升后降。最佳... 本实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长度、再生骨料替代率对自密实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纤维长度的增加,劈裂抗拉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均提高;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劈裂抗拉强度降低,轴心抗压强度先升后降。最佳纤维长度和再生骨料取代率的组合,较普通自密实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分别提升了46.02%、56.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再生骨料 自密实混凝土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6
作者 梁宁慧 毛金旺 +2 位作者 游秀菲 刘新荣 周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2,共8页
为研究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弯曲疲劳性能,开展基准混凝土、聚丙烯粗纤维混凝土及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静载试验及不同应力水平(0.75、0.80、0.85)下的弯曲疲劳试验,建立弯曲疲劳寿命方程,并结合ABAQUS与FE-SAFE软件建立纤维混... 为研究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弯曲疲劳性能,开展基准混凝土、聚丙烯粗纤维混凝土及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静载试验及不同应力水平(0.75、0.80、0.85)下的弯曲疲劳试验,建立弯曲疲劳寿命方程,并结合ABAQUS与FE-SAFE软件建立纤维混凝土梁的三点弯曲疲劳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尤其是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掺显著增强了混凝土基体的抗折、抗疲劳性能。双对数lgS-lgN疲劳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应力水平与疲劳寿命的相关性,使用lgS-lgN疲劳方程计算得到200万次循环荷载作用下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疲劳强度最高,为3.91 MPa。三组试件疲劳寿命的数值模型预测值均介于实测疲劳寿命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并接近于疲劳寿命平均值,该模型为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疲劳寿命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弯曲疲劳 疲劳寿命预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增强珊瑚混凝土韧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易金 王磊 +2 位作者 李增 张继旺 池俊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13-921,共9页
采用聚丙烯纤维(PPF)对珊瑚混凝土进行增韧和降脆处理.结果表明:适当增加PPF的掺量或长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珊瑚混凝土的抗弯强度与抗拉强度;当PPF长度过长或掺量过大时,PPF卷曲或聚团会引起珊瑚混凝土的局部缺陷,降低增韧效果;PPF增... 采用聚丙烯纤维(PPF)对珊瑚混凝土进行增韧和降脆处理.结果表明:适当增加PPF的掺量或长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珊瑚混凝土的抗弯强度与抗拉强度;当PPF长度过长或掺量过大时,PPF卷曲或聚团会引起珊瑚混凝土的局部缺陷,降低增韧效果;PPF增强珊瑚混凝土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符合三线性本构模型,极限拉应变提升了52%~333%,延性指数高达10.89;尽管PPF能显著提升珊瑚混凝土的韧性,但也可能导致其密实度和抗压强度有所降低,建议在实际应用中精确控制PPF的掺量和长度,以确保珊瑚混凝土既能获得所需的韧性,又能保持适当的密实度和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 抗拉强度 韧性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受压下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汉梁 梁炯丰 +2 位作者 何春锋 鲁圣鹏 杨文瑞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49,55,共4页
为了研究单轴受压下钢纤维的掺量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制作了48个100 mm×100 mm×300 mm的棱柱体试件(钢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6%、0.9%、1.2%,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25%、50%、100%),分析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 为了研究单轴受压下钢纤维的掺量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制作了48个100 mm×100 mm×300 mm的棱柱体试件(钢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6%、0.9%、1.2%,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25%、50%、100%),分析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逐步增加;但是,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均会下降,峰值应变增加。同时基础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下应力-应变曲线关系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再生混凝土 应力-应变曲线 抗压强度 峰值应变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劈裂拉伸力学性能与破坏机理
19
作者 孙小飞 吴天乾 +1 位作者 余振鹏 潘丽君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3-891,共9页
再生骨料相较于普通骨料具有较低的力学性能、较高的吸水率和孔隙率等特征,由其制成的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较差。本文通过掺入钢纤维和强化再生骨料联合方式,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应用电液伺服试验机对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劈裂拉伸力学性... 再生骨料相较于普通骨料具有较低的力学性能、较高的吸水率和孔隙率等特征,由其制成的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较差。本文通过掺入钢纤维和强化再生骨料联合方式,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应用电液伺服试验机对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劈裂拉伸力学性能展开试验研究。同时应用细微观测试技术,从界面形态和界面尺度角度揭示钢纤维掺量和强化再生骨料对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受拉力学性能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钢纤维掺量较高时,混凝土破坏形态受骨料类型的影响不再显著,含有钢纤维的混凝土劈裂拉伸破坏形态呈现多裂缝和韧性特征。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抗拉强度相比普通混凝土提高了2.56%~3.50%。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抗拉强度受钢纤维掺量影响最为显著,最大提高幅度为40.50%;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抗裂性能受钢纤维掺量影响显著高于普通混凝土。研究成果可为再生混凝土强化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再生混凝土 强化再生骨料 抗拉强度 微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断裂性能
20
作者 梁意博 周静海 +2 位作者 曲晶彤 康天蓓 田金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9,共9页
利用废弃纤维来增强再生混凝土,研究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断裂性能,为绿色建筑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考虑再生骨料取代率和废弃纤维掺量对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采用三点弯曲加载试验测试位移曲线,评价其断裂韧度、断裂能... 利用废弃纤维来增强再生混凝土,研究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断裂性能,为绿色建筑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考虑再生骨料取代率和废弃纤维掺量对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采用三点弯曲加载试验测试位移曲线,评价其断裂韧度、断裂能和延性指数等断裂参数,揭示不同因素对试件断裂性能的影响。相较于天然混凝土,骨料取代率为100%的再生混凝土起裂韧度、断裂韧度和断裂能分别降低了34.6%、25.8%和61.9%;掺入0.12%的废弃纤维时,再生混凝土的断裂性能改善效果最佳,其起裂韧度、断裂韧度和断裂能分别提高了40.5%、22.1%和83.7%。合理的废弃纤维掺量可有效提升再生混凝土的断裂性能。此外,建立的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断裂计算模型可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纤维 再生混凝土 断裂韧度 断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